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社會治安整治發展安排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編者按:本文主要從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思路;工作措施這幾個方面進行講述。其中,主要包括:思路,圍繞一個目標、完善兩種機制、抓住三個重點、落實四項工作;工作措施包括。以開展平安創建為依托,實現“和諧穩定”工作目標、以增強社會矛盾的處置能力為目的,完善兩種機制、以居民群眾的安居樂業為出發點,狠抓三個工作重點、以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落實四項基礎工作等,具體材料請詳見下文:
一、指導思想
20*年*地區的平安創建工作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踐行科學發展觀。以深化打造“平安、和諧、穩定”*為重點,著力提高維護社會穩定、化解社會矛盾、掌控地區治安局勢的能力。以“保穩定、保發展、保平安”理念為導向,大力推進地區的平安穩定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工作目標
加強社會不穩定因素的排查穩控工作,確保重點敏感時期的地區社會政治穩定;強化數字巡訪隊伍建設,推進數字巡訪向地區單位延伸,努力降低地區刑事發案量;建立矛盾糾紛調處化解的“以獎代補”激勵機制,提升地區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加強法治建設,創建平安和諧*。
三、工作思路
圍繞一個目標:深化平安創建,強化打防控體系建設,確保地區的安全、穩定、有序
完善兩種機制:人民調解激勵機制和預防突發性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機制
抓住三個重點:抓打擊整治、降刑事發案;抓矛盾糾紛化解、保民生,促和諧;抓信訪維穩、解民憂,保穩定
落實四項工作:強化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整體素質;強化技防設施投入,著力提升防控能力;強化宣傳教育,著力營造平安創建氛圍;強化重點人群管控幫教,著力夯實基層基礎
四、工作措施
(一)、以開展平安創建為依托,實現“和諧穩定”工作目標。
今年是建國60周年是個喜慶年,但同時也是50周年、“6.4”事件20周年和“6.10”事件10周年,政治敏感問題相對集中,也是江干“決戰東部”三年行動計劃承上啟下的一年,任務重、困難多,為確保地區的社會政治穩定,一是要強思想認識。始終緊繃“穩定是第一責任”這根弦,時刻保持清醒頭腦,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自覺增強做好維穩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對穩定工作常抓不懈;二是要抓組織領導。要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形成各單位主管領導親自抓、分管責任人精心抓、單位成員共同配合,層層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的綜治工作領導格局;三是要重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對責任區域內的不穩定因素的排查要做到深、細、透,尤其在重點敏感時期要對不穩定因素進行反復、全面不間斷地排查,特別要密切關注因國際經濟危機所帶來的一些社會熱點問題的不穩定因素如:征地拆遷的上訪問題、市場改造提升引發的問題、民工欠薪引發的問題,另外,特殊利益群體和民族宗教的問題等各種內部矛盾都可能引發大的問題,不可預測性強,面對嚴峻的形勢,真正做到貴在落實、貴在堅持。
(二)、以增強社會矛盾的處置能力為目的,完善兩種機制
1、完善人民調解激勵機制。為充分增強基層調解工作人員的工作責任感和積極性,激發人民調解工作整體活力,街道將根據“誰調解、獎勵誰”的原則,依據矛盾糾紛的性質類型、調處難易程度、所涉標的規格等標準,確定獎勵幅度,建立矛盾糾紛調處“以獎代補”激勵機制,通過該項激勵機制,實現“花錢買平安”,切實地將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的工作目標。
2、完善突發性應急處置機制。積極完善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機制,健全完善突發性事件應急處置各項預案,采取有力的措施,增強對突發性事件的預見性和主動性,對極易引發群體性事件的問題,要加強信訪、維穩、派出所、相關科室、社區等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想辦法,找對策從源頭上緩解社會矛盾和沖突。針對國際金融危機產生諸如債務糾紛、欠薪、房市波動等的新問題、新情況,要做到早發現、早介入、早處置,最大限度地減少矛盾的激化,積極預防突發群體性事件的發生。
(三)、以居民群眾的安居樂業為出發點,狠抓三個工作重點
1、抓打擊整治,降刑事案件:一是堅持嚴打、嚴防、嚴管“三嚴”方針,切實加強打防控體系建設,提高動態條件下打擊和預防犯罪的能力,增強嚴打斗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深入開展“打黑除惡”、偵破命案、打擊“兩搶一盜”、禁毒禁賭等專項斗爭,依法嚴厲打擊敵對勢力、邪教組織等滲透顛覆破壞活動和各種犯罪活動,切實加強流動人口“城中村”等重點對象、重點部位的管理,確保地區社會治安秩序的持續穩定,增強群眾的滿意度和安全感。二是加強案情的研判工作,以《*平安簡報》為載體,對多發性案件,案件高發路段、時間進行科學研究分析,準確把握治安動向,為打擊犯罪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三是堅持每季度一次集中排查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認真查找治安隱患和問題癥結,對影響治安秩序的突出問題,由綜治、派出所等部門牽頭,有重點地開展專項治理和行業整治,加大督查力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鞏固發展整治成果。
2、抓矛盾糾紛化解,保民生,促和諧。定期組織集中排查矛盾糾紛,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調處的要求,落實責任人。對直接到街道綜治中心(司法所)要求調解的,根據矛盾糾紛的不同性質,綜合運用多種調解方式進行疏導化解。重大疑難問題,由綜治中心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共同解決。尤其是要重點加強對因金融危機帶來的企業倒閉造成欠薪、勞資糾紛、生活保障等問題的調處與化解。
3、抓信訪穩定,解民憂,保穩定。以綜治工作中心為支點,以黨員連心橋為平臺,繼續落實領導大接訪活動,促進群眾合理訴求的解決。對群眾反映的疑難復雜、涉及面廣、社會關注度高的信訪穩定事項實行領導包案,專案經營,協調相關部門,深入剖析原因,積極尋求解決問題之良方。同時做好網上信訪工作,做到信訪電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反饋。
(四)、以基層基礎建設為重點,落實四項基礎工作
1、強化隊伍建設,著力提高整體素質:一是健全完善各類巡訪隊伍的管理考核辦法,落實各項考核獎懲激勵機制和責任制。二是加強巡訪隊員的業務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培訓,每年不少于三次。進一步提高隊員的自身素質與隊伍的整體形象。三是努力縮小“數字巡訪”工作與兄弟單位的差距,將“數字巡訪”工作重心向地區單位、物業公司延伸,力爭將“數字巡訪”工作推行到27個物業小區和5家內部單位保安。
2、強化技防設施投入,著力提升防控能力:在充分發揮人防、物防優勢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技防設施的改善,在案件發生較多的社區和重點路段,增設電子監控探頭,建造地區電子監控平臺,實現人防、物防、技防相兼并進。健全社會治安信息網絡,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加強信息傳遞,提高決策和指揮效率,完善快速反應機制,不斷提高科技管理水平和整體控制能力。
3、抓宣傳教育,著力營造平安創建的氛圍:以法治建設為切入點,一要充分發揮宣傳欄、黑板報等傳播媒介在平安創建工作、法治建設中的作用,通過懸掛橫幅、圖片展覽、張貼防范知識宣傳畫等形式,引導居民群眾參與平安創建工作,使平安創建工作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二要不斷提高廣大社區干部、社區黨員、居民群眾的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正確運用法律維護和解決各種利益關系,自覺維護社會穩定。三要繼續開展法制宣傳,提高公民法律意識。繼續進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禁毒禁賭等知識的不同方式、多層次宣傳。四要深入開展“民主法制社區”和“省級法治建設先進區”的爭創活動,全面推進依法治街。進一步加強外來務工人員、違法青少年和歸正人員特殊人群的普法教育工作,努力營造法在身邊的法制氛圍。
4、強化重點人群管控幫教,夯實基層基礎:一是充實人員,建立戒毒康復中心,加強對社區涉毒人員的戒毒康復工作。以戒毒康復中心為基礎,開展各種形式的禁毒教育、創建無毒社區活動。二是改進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方式,加強與社區、公安、計生等部門的協調配合,以服務促管理,全方位做好流動人口的管理服務工作。三是建立反邪教宣傳教育基地,開展反邪教宣傳教育,重點加強涉邪人員的轉化幫教工作,積極開展“無邪社區”創建工作。四是搭建重點人員信息庫,將各類重點人員信息統一輸入電腦,方便歸檔、查詢,以綜治短信平臺為交流平臺,相關信息,促進對重點人員的有效幫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