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規劃民生改善思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科學發展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市區委全會精神,以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精心培育四大經濟增長點,更加注重轉型突破、培育壯大產業,更加注重富民增收、統籌城鄉發展,更加注重民生改善、促進社會和諧,全力打造經濟強、文化興、民生優、環境好的中心城區,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全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4%;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8%;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4%;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3.6%。
一、突出園區建設,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步伐
1、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全力支持金河工業園發展壯大,加快推進機械鑄造產業園、石油配套加工產業園建設,年內建成中小企業孵化園,全面提升產業聚集化和項目承載力。完善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700萬元,開工建設污水處理和天然氣管網工程。加快園區項目建設,博磊機械制造、華特電氣等12個項目開工建設,忠誠鑄造、通華石油擴建等項目建成投產,全年實現園區總產值20億元。
2、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堅持做優環境,強化服務,引導扶持東嶺集團、石油機械等骨干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帶動全區工業突破發展。以建設科技創新型城市為契機,全力支持寶橋天元、合力叉車等企業實施技改提升,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建立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雙向支持”機制,發展一批龍頭企業帶動下的中小產業集群。全年力爭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0戶,產值上億元企業5戶。
3、大力發展非公經濟。認真落實扶持非公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著力解決中小企業在稅費減免、土地征用等方面的困難和問題。用足用活金融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公司作用,有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圍繞創建國家創業型城市,成立區級創業服務中心,建立政策扶持、創業培訓、指導服務三大平臺,優化創業環境,提供創業服務,推動全民創業。
二、突出現代服務業發展,做大做強第三產業
4、做精文化旅游業。加快“四景一區”建設,提升景觀檔次,豐富文化內涵。全面完成金臺觀一期改造工程,啟動實施二期建設項目。加快六川河生態示范區開發,建設生態河堤、蜂泉山景區道路,實施東西坡面景觀綠化,興建一批景觀工程。提升西府天地景區品位,完成園林綠化、游客服務中心和污水處理工程。加快代家灣生態公園建設,完成景區廣場和塬頂牌樓工程。
5、做強商貿流通業。加快市場升級改造步伐,實施人民街、恒豐園等市場改造工程,新建上馬營建材市場,鞏固提升全市商貿批發中心地位。大力發展街區經濟,實施第五大道東擴工程,完成金臺大道、陳倉大道、東風路、大慶路美化亮化,傾力打造“一街一品、產業聚集”的特色街區。整合現有物流資源,以西部煤炭物流園為重點,培育壯大一批現代物流企業,鞏固提升全市物流核心地位。
6、做優現代服務業。把現代服務業作為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拓寬發展領域,培育新型業態,推進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積極發展生活性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附加值和發展水平。大力發展金融服務、信息咨詢、星級酒店等新興服務業,啟動融通大酒店、石油大酒店等星級酒店建設。
三、突出城鄉統籌發展,積極構筑城鄉一體化新格局
7、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深入實施“一村一品”戰略,加快陵原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羅家塄千畝精品核桃示范園、金河花卉苗木基地、硤石養殖基地、六川河百果園等建設,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產業帶。繼續加大“3個10村”建設力度,建成閆家村等10個一村一品示范村和陵輝村等1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推動高家灣等10個重點幫扶村整體提升。積極發展農民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年內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10個。全年培訓農民工2.5萬人(次),完成勞務輸出6.5萬人,實現勞務收入6.5億元。
8、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農村水利事業,投資1000萬元,啟動金河集中供水工程,解決1.2萬人的飲水問題。加快農村道路建設,全面完成長坪公路水毀修復任務。深入推進退耕還林工程,完成6000畝補植補造和6900畝基本口糧田改造。扎實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新建戶用沼氣池3600口,力爭建成1個國家級衛生鄉鎮。
9、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以基礎設施、產業發展和人口集聚為重點,加快蟠龍小城鎮建設,完成硤石撤鄉建鎮和金河、陵原撤鄉并鎮工作。全力推進開發式扶貧,年內完成生態移民、扶貧搬遷、農村土坯房改造230戶1100人。制定農民進城規劃,完善相關配套辦法,穩步推進有條件農民進城落戶,積極探索“整村轉居”新路子。加快農村生產生活服務設施建設,建成12個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完成15個村級活動廣場和35個村級農家書屋建設。
四、突出抓好項目建設,增強區域經濟發展后勁
10、全力破解項目難題。緊緊圍繞“十二五”發展規劃,精心謀劃一批支撐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確保全區項目總量增加、質量提高、接替有序。嚴格土地管理,加大儲備報批力度,著力解決項目建設用地難問題。認真落實項目服務“三個零”要求,簡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為項目建設提供“一條龍”服務。
11、切實抓好重點項目。全年計劃安排區級重點項目100個,總投資106.9億元,年度投資41.2億元。加快項目進度,倒排建設工期,促進金橋大成、南車時代技改等50個續建項目早日達產達效。夯實工作責任,強化跟蹤服務,力促德維特機械加工、瑞林石油設備等50個新建項目開工建設。
12、突出抓好招商引資。緊跟國家投資政策,準確把握產業發展動向,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承接東部產業轉移,努力引進一批龍頭型、科技型、稅源型項目。切實做好簽約項目的跟蹤服務,不斷提高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全年力爭引進上億元項目10個,實現合同引資60億元,到位資金25億元,引進外資600萬美元。
五、突出抓好城市建設,不斷提升城市品位
13、加快城中村和舊城改造。配合市上全力抓好東仁堡、代家灣改造和金陵灣廉租房小區建設,積極實施寶十路27號、宏文路片區舊城改造,加快西建康城、錦繡東城和中山路263號舊城改造步伐,強力推進光明、東嶺兩個重點片區改造。啟動金利苑二期工程,平安小區建成入住,全面完成北坡大搬遷各項任務。
14、不斷完善城區基礎設施。加大城市道路建設力度,年內完成摩天院路、電機段東路等10條小道路建設。加快城市配套設施建設,完善老城區公廁、垃圾收集、供排水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創建國家生態園林城市為契機,在主要干道、臺塬坡面、景區廣場、城市出入口等重要節點,打造一批生態綠色景觀。完善數字化城管二級平臺,實現城市管理精細化、高效化、網格化。健全物業管理服務網絡,推進物業標準化管理,實現小區物業管理全覆蓋。
15、加快蟠龍新區開發。按照寶雞特大城市蟠龍組團的規劃定位,完善新區發展詳規,完成產業發展前期策劃,推進新區建設實現重點突破。配合市上完成龍盤西路一期工程,啟動實施蟠龍大道、引水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園區產業發展定位,集中發展一批高科技、低耗能、污染小的工業項目,啟動實施中北學院、新職教中心等教育項目,為新區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六、突出民生改善,推動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16、大力發展社會事業。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全面提高教育現代化水平。制定《學前教育三年規劃》,加快城區幼兒園改造提升,每個鄉鎮建成1所公辦中心幼兒園。加快新福園中學、東仁堡小學、代家灣小學建設,緩解城區就學壓力。穩步推進公立醫院改革,全面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快金臺醫院建設,不斷提升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食品藥品安全。積極推進人口計生綜合改革,認真實施母親健康工程和優生促進工程,創建省級計劃生育綜合改革示范區。扎實開展省級文化先進區創建,做好區文化體育中心建設前期準備工作。
17、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健全完善社保體系,進一步擴大城鄉養老、醫療保險覆蓋面,城鄉低保、醫療救助等社會救助實現應保盡保。啟動蟠龍敬老院建設,充分發揮區中心敬老院、殘疾人托養中心作用,提高五保戶、孤寡老人、貧困重度殘疾人集中供養水平。加強市場監管,努力穩定物價,保障群眾基本生活。千方百計擴大就業,積極鼓勵返鄉農民工和下崗職工自主創業,新增就業崗位600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1000個。
18、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全面啟動“六五”普法,提高全民法律意識。完善信訪聯合接待大廳長效機制,妥善解決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扎實推進“平安金臺”創建,奮力提升“兩率一度”水平,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加快應急體系建設,全面提升防災減災能力,新建一批應急疏散基地和應急避難場所。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發生,確保社會大局和諧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