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中藥材產業開發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認清形勢。切實增強搞好中藥材產業開發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性統一思想。
隨著中草藥在世界范圍產生的廣泛影響和我國中醫藥事業的不斷進步。世界上有超過3/4人口在直接或間接地使用中草藥產品,當前。縣中藥材產業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中藥材在國際市場上潛力日益顯現、作用日益增大。為了做大做強中藥材產業,國家正逐年加大對中藥產業化開發與現代化研究的支持力度,省委省政府也高度重視中藥材產業發展,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了省中藥材產業發展方向,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確定了重點項目,這將對中藥材產業發展提供強勁的拉動力,給中藥材產業開發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縣多年來一直是藥材傳統種植大縣,推動農村進步,增加農民收入,促進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逐步成為主導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過去的工作中,中藥材產業開發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同群眾脫貧致富的要求相比,同我縣中藥材資源大縣的地位相比,工作還有很大的差距。一是藥材基地建設上,還停留在擴大種植面積和更新品種上,集約化程度低,未能與制藥企業建立穩定的產銷關系,難以發揮規模效益。二是中藥材生產上,缺乏對傳統優質藥材品種的培育和扶持,生產技術不規范,不能適應藥材產業化的要求。三是品牌意識不強,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優勢品牌和拳頭產品。四是營銷觀念落后,市場競爭力不強,優勢品種市場占有額不大。五是產業鏈條不完善,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的藥材加工企業還屬空白,大宗中藥材仍處于賣原料和粗加工的初級狀態,沒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和經濟優勢。新一屆縣委政府的領導和各級組織的共同努力下,縣在規模種植上已成為隴南第一藥材大縣,但仍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發展中藥材產業潛力很大,同時任務還十分艱巨。因此,全縣上下要進一步認清形勢,統一思想,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高度責任性,緊緊抓住中藥材產業發展機遇,牢固樹立“藥材富縣”強烈意識,確立中藥材產業在縣農業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對中藥材產業開發投入極大的熱情,以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心,克服各種困難和不利因素,全力投入中藥材產業開發,努力把我縣的中藥材產業做大做強。
二、理清思路。增強加快中藥材產業發展的信心明確目標。
一)基本思路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北藥牧,年中藥材產業開發工作要以黨的全會精神和縣全委會精神為指導。堅持“南果蔬。全縣興勞務”產業開發思路不動搖,堅持規劃先行、示范帶動、獎勵扶持工作措施不放松,強化基地建設,優化種植結構,擴大種植模式;完善藥材專業市場,組建全縣藥農總協會,提高藥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加強技術、信息服務,努力提高質量、效益;培植龍頭企業,加快市場建設,暢通銷售渠道,著力推進我縣中藥材開發走上社會化生產、專業化經營,產、加、銷一體的產業化路子,努力把中藥材產業建設成為富民強縣的主導產業。
二)奮斗目標
做好四個中藥材示范帶建設。通過片、帶、點示范,抓好三片傳統藥材生產種植基地建設。建成31個中藥材示范點。年內新增中藥材種植面積24.5萬畝,全年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35萬畝(其中當歸9萬畝、黨參6萬畝、大黃4萬畝、紅黃芪7萬畝、柴胡3萬畝、其它6萬畝)預期藥材總產達到4124萬公斤,總產值達到3.8億元。培育五個拳頭產品,即當歸、紅芪、黃芪、黨參、大黃。實施好兩個項目,即縣鞏固退耕還林成果農戶后續產業發展中藥材基地建設項目和縣官鵝溝百味中藥材示范園建設項目。
三)主要任務
1加強基地建設。擴大種植規模。以、兩片7個鄉鎮20個村為重點。建成7萬畝紅黃芪、3萬畝柴胡種植基地。以、新寨、獅子等7鄉鎮為主,建成9萬畝當歸種植基地。以將臺、何家堡、城關、賈河、車拉、新城子6個鄉鎮15個村為重點。良恭河流域、岷江流域發展大黃4萬畝、黨參6萬畝。適宜區發展市場價格看好的名優中藥材6萬畝,基本形成“一區一品”種植格局。
2加強試驗示范基地建設。集中連片在、、等地建立縣級藥材種植示范點6個。每鄉鎮建立鄉級示范點1個,引進新品種25個。即鄉許家村500畝黃芪無公害栽培示范點、鄉彭家山500畝黨參無公害栽培示范點、拉路梁萬畝中藥材無公害種植示范基地(其中集中連片1000畝)鎮蔡家村千畝中藥材無公害種植示范基地、鄉各竜村500畝當歸GAP種植示范點、將臺鄉羅家村500畝紅芪無公害種植示范點。全縣建成藥材種植示范點33個。抓好官鵝溝百味中藥材科技示范園建設,將示范園建成全縣藥材示范展覽、科技培訓、旅游觀光、娛樂休閑為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科技示范園,使其成為全縣的藥材培訓基地、科技成果展示基地和農業休閑娛樂基地。
3抓好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藥材基地建設項目。根本上解決退耕農戶當前生活和長遠發展問題。努力構建生態改善、農民增收和經濟發展的長效機制,退耕還林后續產業藥材基地建設項目。確保退耕農戶長遠生計得到有效解決。為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確保退耕還林成果切實得到鞏固。按照市上要求,全縣退耕區等9個鄉鎮15個村發展中藥材生產基地12500畝。基地建設中,選派專業技術人員駐村蹲點,積極開展中藥材栽培技術和病蟲害防治為重點的農民科技培訓,推廣中藥材GAP種植技術,引進優良品種,加快品種更新換代,實現基地建設良種化。
4加強龍頭企業建設。延長產業鏈條。一是要成立由藥材種植大戶、藥材企業為主的藥農總協會。統一管理,統一組織。互通信息,嚴格標準,整體增強抵御和應對市場風險的能力;要切實幫助引導協會發揮作用,支持協會間加強協作,建立協會聯盟,下功夫提高藥農進入市場的組織化水平,使藥材銷售更加便捷,效益更加明顯。二是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多方招商,引進外資,力爭年內引進1戶制藥企業落戶。同時,全縣選擇產品開發先進、具有一定生產規模、效益比較好的藥材企業作為龍頭進行重點培育,逐步形成基地加農戶、企業帶市場的產業化經營格局。
5加強市場建設。暢通銷售渠道。多方爭取資金。新建黨參銷售加工一條街,爭取完善城關中藥材加工一條街、衙門地藥材加工一條街。建設計子川中藥材市場,并組織加工大戶開展參觀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提高加工技術,增加產品附加值,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藥材產業的經濟效益。利用政府網站和農業信息網,建立縣中藥材專業網站,向國內外定期藥材信息,互通市場行情,實現網上交易,促進產品流通。
6加大科技培訓力度。提高科技含量制定完善《縣中藥材規范化種植技術》培訓教材。提供技術指導。藥材種植重點區域培訓種植大戶300戶,發放到種植大戶。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加工流通體系培訓加工戶300戶,引導種植戶和加工戶的積極性,為全縣中藥材的發展做出示范帶動作用,增加群眾的經濟收入。
7積極開展注冊認證。年內完成8萬畝無公害黨參產品認證。提高產品競爭力切實加強“一注冊三認證”和名牌產品創建申報工作。
三、強化措施。全面完成中藥材產業開發各項工作任務狠抓落實。
1加強組織領導。把中藥材產業開發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精心部署,各鄉鎮、農口各單位要在縣中藥材產業開發領導小組的統一組織協調下。認真研究。科學謀劃,狠抓落實。對中藥材產業開發重點工作主要領導要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要具體抓,全力抓,全體干部職工要全身心投入,推動落實,形成強大的工作合力。同時,要立足全縣工作形勢,進一步明確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制定科學的工作規劃,嚴格組織實施,為順利推進中藥材產業優化升級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2強化工作責任。采取有力措施。由鄉鎮主要領導任組長,縣中藥材產業開發領導小組要從產業發展規劃、基地建設、注冊認證、龍頭企業、產銷信息服務等各個環節入手。狠抓工作落實;各鄉鎮要成立專門的組織機構。制訂具體規劃,明確責任目標,細化工作任務,嚴格績效量化考核制度,切實把中藥材產業的責任、任務落實到鄉、村、社、戶和廣大干部群眾身上。
3提升服務水平。切實抓好生產過程中的技術服務工作。抓好指導,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搞好示范。培育一批產業示范戶,使其發揮輻射作用,力爭全縣戶均達到1個科技明白人。同時要加強對龍頭企業和生產大戶的技術指導,確保產量和質量雙向提高,穩定發揮效益,帶動和幫助周邊群眾加快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步伐。縣中藥材中心要加強技術服務指導,提高產前、產中、產后服務的同時,全力辦好6個縣級高標準規范化示范點,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中藥材產業健康發展。
4加大資金投入。既要爭取國家投資。更要注重啟動民資、招商引資,進一步創新投資機制。銀行融資。改變投資主體單一的局面,形成國家、集體、個人、客商多元投資的體系。涉農各部門要深入研究國家和省市產業發展項目投資政策和我縣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優勢,編寫相關項目報告,積極開展項目申報爭取工作。引導和協調金融部門通過小額信貸、風險投資等方式,投資開發農業特色產業,支持有潛力的企業發展訂單生產,解決中藥材產業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
5加強督促檢查。按照各項工作進度時間表。并采取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形式推進工作落實。各鄉鎮、農口各部門要不斷總結經驗,縣中藥材產業開發領導小組要加強對中藥材產業的調研。定期或不定期地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專項督查。發現問題,尋找差距,主要領導要騰出大量時間深入基層一線,幫助、指導、督促廣大干部群眾搞好產業開發,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問題。要加強管理,量化責任,對農業科技人員制定和實行科學的績效考核辦法,嚴格落實獎罰措施,對工作成績突出的要表彰獎勵,對工作不負責任、技術指導不力的要嚴肅查處。
6廣泛開展宣傳。大造輿論聲勢。大力弘揚精神,要進一步加大對中藥材產業的宣傳動員。切實把全縣干部群眾的思想凝聚到發展特色產業工作上來。激發廣大干部群眾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宣傳、廣電、新聞中心等單位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深度報道產業開發中涌現出來的成功經驗和先進典型,通過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形成全社會廣泛參與發展中藥材產業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