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加快普通高中教育發展實施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全面提升我縣普通高中辦學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普通高中教育的需求,促進我縣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寧都縣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年)》,大力實施高中帶動戰略,加大高中教育投入,優化高中教育資源,強化高中教育管理,穩步推進高中新課程改革,全面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努力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建設人文、開放、創業、平安、幸福寧都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人才保障。
二、目標任務
從年開始,通過4年左右時間努力,我縣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進入全市先進行列,二本以上上線人數、萬人比、考生比及優質生源上線率等各項指標都有大幅度提升。具體目標為:2014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總人數全市排名進入前6名,萬人比、考生比以及優質生源(高分生)二本以上上線率全市排名進入前10名;2016年高考二本以上上線總人數全市排名進入前3名,萬人比、考生比以及優質生源(高分生)二本以上上線率全市排名進入前6名。
三、工作措施
(一)優化普通高中教育網點布局
1.優化網點布局。在目前全縣形成的由寧都中學、寧師中學、寧都四中、寧都私立英才學校、寧都私立春暉學校構建的“一重兩普兩私立”的普通高中辦學格局基礎上,結合永寧新城規劃建設,科學謀劃布局新的高中教育網點,通過5-7年努力,逐步形成“二重三普多私立”的高中辦學格局。
2.提升辦學品位。突出抓好寧都中學的龍頭帶動作用,著力把寧都中學辦成精品重點高中;以不低于寧都中學建設標準高起點建設寧師中學,力爭5-7年內把寧師中學建成與寧都中學并駕齊驅的省級重點中學;大力提升寧都四中辦學水平,努力把寧都四中建成省級優質重點建設中學。
(二)強化普通高中教育投入保障
3.確保普通高中辦學經費。根據縣財政實際情況,堅持“量入為出、把資金用在刀刃上”的原則,按時足額撥付普通高中教育財政性資金,加大學校校舍維護、福利改善、教師激勵等方面的資金補助力度。取消對各普通高中學校所收學費、擇校費的調控。爭取相關政策支持以及多方籌集資金,積極化解我縣普通高中學校所欠經濟債務。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捐資、出資辦學等,多渠道籌措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所需資金。
4.促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每年籌集專項資金加大普通高中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推進辦學條件標準化、教學設施現代化。統籌現代教育技術裝備經費,加快各普通高中學校電教儀器設備、圖書資料和音體美器材的裝配,普及普通高中學校計算機房、語音室、多媒體教室等教學設備。
5.設立高中教育發展專項獎勵基金。縣財政每年安排100萬元以上資金,同時,吸引社會各界捐資,作為高中教育發展專項獎勵基金,主要用于獎勵一線優秀教師、骨干教師、優秀班主任、優秀貧困生、高考成績突出的學校和學生、在本縣就讀的中考優質生源以及引進的特級教師。
6.完善一線教師激勵機制。職稱評聘、績效考核等激勵政策和措施向一線教師傾斜。對省、市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縣財政給予特殊津貼,勉勵教師安心一線教學。完善教師績效工資制度,提高班主任補貼標準,鼓勵學校制訂教學獎勵考核措施,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實施。
(三)著力提高普通高中教育教學質量
7.加強普通高中教學指導。針對每年的高考,縣教育局要成立專門工作機構,抽調相關專業人員,深入到各普通高中對高考有關工作進行指導和幫助,圍繞普通高中教育近期發展目標,細化、量化各學校每年具體目標,確保每年高考目標如期實現。
8.強化普通高中教育科研。將普通高中教育科研作為“一把手”工程強力推進。校長要親自抓科研,重視學科建設,發揮教研組科研力量,逐步形成各自學科優勢和教育科研骨干隊伍。要加強高考策略研究,多渠道獲取高考信息,敏銳預測高考走向,不斷探索高考教研的新方法、新形式、新途徑,大力提升服務應對高考的綜合能力。鼓勵各學校探索獨具特色的育人辦學模式。
9.著力抓好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各學校要以普通高中新課程改革為契機,進一步端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大力促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促進學生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堅持智力培養與人格塑造并重。要加大課堂改革力度,不斷提高課堂效率。
10.強力推進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各學校要管好用好現有設備及各種資源,特別是要發揮現代遠程教育設備、實驗儀器、圖書資料和音、體、美器材的最大效益;要建立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教學模式,促進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的整合,把傳統學習方式與現代教育技術優勢有機整合,讓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有效融入教育教學活動中,實現教學方式與學習方式的轉變,提高教育教學效益。
(四)深化普通高中教育體制機制改革
11.創新質量提升機制。要樹立全縣教育“一盤棋”思想,建立健全各階段教育的長效監督、考核、考評機制,將教育發展目標細化分解到普通高中、初中、小學,抓好小學、初中、普通高中教育教學的銜接,建立各學段教師之間相互交流、共同研討的機制,解決學段之間教育教學脫節問題,切實為普通高中教育振興發展夯實基礎。
12.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副科級以上校長及副校長由縣委考察決定、縣政府聘任。全面落實校長負責制,賦予校長充分的用人權和自主權,學校中層干部由學校聘任和管理(報教育主管部門備案,聘期三年),實行競爭上崗、能上能下的合理交流機制,大力把教學業務能力強、作風過硬、反映良好、又有管理水平的中層干部和教師選配到學校領導班子崗位。全面推行教職工全員聘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在年度教師業績考核的基礎上,學校自主對教師實行一年一聘。
13.深化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完善和創新教育教學管理模式,打破年級組單一管理模式,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強化校本研究。積極探索現代學校管理體制,嚴格管理,嚴格考評,嚴格兌現獎懲。加強學校財務管理與監督,嚴格執行“三重一大”公開制度,擴大普通教職工對經費使用的知情權和監督權。
(五)切實加大考核獎懲力度
14.建立普通高中教育目標評估機制。建立普通高中學校分級管理考評機制,依據生源質量、辦學條件科學制定普通高中教育教學年度目標評估方案(考核評估方案由縣教育局另行制定)。實行校長任期目標責任制,每年8月份前,縣委組織部、縣人保局、縣教育局對各普通高中學校教育教學工作和校長業績進行一次全面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報告縣委、縣政府。對完成目標任務的給予獎勵;未完成目標任務的給予通報批評,學校校長誡勉談話,相應任課教師不能評先選優、晉級晉職;連續兩年未完成學校目標任務的,解聘校長及分管教學、年級分管副校長職務,相應教師不能評先選優、晉級晉職。
15.加大優質生源獎勵力度。每年從縣高中教育發展專項獎勵基金中安排資金對中考成績總分全縣排名前100名且在寧都普通高中學校就讀的優質學生進行獎勵。具體獎勵方案由縣教育局制定,報縣政府審定后實施。
16.設立“高考質量成果獎”。每年從縣高中教育發展專項獎勵基金中安排資金對實現年度目標的學校進行獎勵。對高考應屆二本以上上線人數進入全市同類學校前五名的學校,分別依次獎勵20萬元、16萬元、10萬元、6萬元、2萬元人民幣;獲得省、市高考狀元的,學生分別獎勵20萬元、15萬元,學校分別獎勵30萬元、20萬元人民幣;對考取清華大學或北京大學的,學生獎勵5萬元,學校每考取1人獎勵10萬元人民幣;對考取國家排名前十名(權威機構認定)重點大學的,學生獎勵5000元,學校每考取1人獎勵5000元人民幣。符合多項獎勵條件的,按最高獎勵標準獎勵,不重復計獎。以上各項獎金獎勵到學校的,主要獎勵任課教師,由學校按照本意見的規定制定詳細獎勵辦法。
四、保障措施
17.建立縣四套班子領導聯系普通高中學校、擔任班級課外輔導員制度。縣委、縣政府每年聽取一次普通高中教育工作情況匯報,專題研究解決普通高中教育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掛點縣領導定期或不定期到所聯系的輔導班級開展活動,認真傾聽師生心聲,積極為學校和師生辦實事、解難題,促進普通高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18.加大普通高中教育正面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要切實加強教育正面宣傳,充分利用電視、網絡、宣傳欄等形式加大對縣委、縣政府加強普通高中教育的政策以及我縣普通高中教育成果等的宣傳力度,樹立先進典型,塑造教育新形象,增加群眾對我縣普通高中教育的認可度和公信力,增強全縣上下重振寧都教育雄風的信心,引導全縣上下對普通高中教育工作“多理解、少指責,多支持、少非議”,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