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區生態移民工程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生態移民工程,是自治區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建設和保護生態環境的有效途徑。,自治區安排給我旗生態移民工程項目國家投資為170萬元。項目涉及2個鄉鎮3個嘎查、村(組),共87戶,340口人。生態移民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實施難度大,需要國家、地方等有關部門的多方支持,為加強對生態移民的領導,確保生態移民按照自治區政府提出的“遷得出,穩得住,富得快”戰略目標順利實施,特提出如下意見。
一、實施生態移民工程的重要意義
阿旗位于市東北部,沙地的邊緣,是一個以農牧業經濟為主體偏遠少數民族地區,全旗總土地面積為1.4萬多平方公里,有11個鄉鎮,近30萬人。其中貧困人口有16.4萬人。長期以來,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全旗沙化、鹽堿化、水土流失面積9800多平方公里,占總土地面積的69%,而且每年沙化退化面積以1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大。面對如此惡劣的生態環境,我們一方面按照“保護與建設”并重,以保護為主的方針,采取“封、飛、造”措施,加快生態恢復速度。另一方面,突出抓好生態移民工程,將生活在生態環境十分惡劣、水資源嚴重匱乏區、洪泛區、自然保護區、禁牧區、濕地保護區的群眾搬遷到小城鎮或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實踐已經證明這是恢復當地生態平衡、幫助貧困農牧民脫貧致富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的有效途徑。據統計,到2007年底,我旗仍有2萬人分布在荒漠區、洪泛區、嚴重缺水區,部分地區已失去了人類生存的基本條件。如果就地扶貧,不僅耗資巨大,事實上也難以從根本上擺脫困境。因此開展生態移民扶貧,不僅可以大量節約基礎設施投資,也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加快農牧民脫貧致富進程。
二、總體思路
按著自治區提出的“遷得出,穩得住,富得快”的要求,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人口生產、生活條件。以脫貧致富為中心,以經濟結構調整為手段,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實現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最終實現遷出區綠起來、遷入區美起來、移民富起來的目標。
三、基本原則
在堅持統籌規劃,因地制宜,實事求是,分類指導,分步實施總方針的同時,認真執行自治區的“七個原則”、“七個結合”。即:堅持扶貧與生態建設相結合的原則;堅持群眾自愿參與原則;堅持統籌安排、政策保障的原則;堅持先開發,后搬遷的原則;堅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的原則;堅持就近就地安置的原則;堅持投資相對集中的原則。堅持把移民工程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移民擴鎮和小城鎮規劃建設相結合,與“五通工程”相結合;與教育、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基礎建設布局相結合;與小康住房建設相結合;與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相結合;移民工程與各種專項投資項目相結合。
在具體組織實施過程中,還要注意以下幾個具體問題。
(一)堅持分級負責的原則。在旗生態移民領導小組統一指導下,堅持逐級落實責任的分級負責制,、鄉、鎮能就近安置的不跨區域安置。
(二)在群眾自愿的基礎上,在遷入區選擇上,努力向城鎮集中。
(三)堅持先生產后生活,在生產設施安排上,堅持科技含量高的項目優先原則。
(四)在建設標準上,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不給移民增加負擔。
四、保證措施
(一)組織管理。生態移民工程在旗生態移民工程領導小組的直接領導下組織實施。領導小組由政府旗長任組長,分管旗長任副組長,計委、財政、水利、農電、城建等有關部門和項目區政府一把手為生態移民工程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項目管理辦公室。項目區也成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實行一把手負責制。工程領導小組的各成員單位根據本部門職能,全力搞好有關生態移民的各項工作。搞好遷入區統籌規劃和遷出區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規劃,確定主導產業,著力發展第三產業,拓寬移民增收空間,盡快實現移民富起來;同時,使遷出區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加快生態恢復速度,能當年見效的,做到當年見效。
各部門根據各自工作特點和業務范圍積極開展工作,主動搞好協調配合,給予搬遷村政策扶持和資金幫助,各成員單位要全力做好如下工作:
計劃局負責工作協調和統籌規劃,認真落實自治區確定的“三個原則”、“六個結合”,把移民搬遷與“十五”規劃目標有機結合起來,把好項目安排協調關。財政積極協調項目建設過程中的資金問題,保證項目資金如期全額到位。把好資金使用關。扶貧辦、開發辦、農業、水利、林業、畜牧等部門幫助解決項目區人畜飲水等生活和生產建設項目的規劃設計,幫助項目區搞好生態建設的總體規劃和各單項工程的設計和實施。積極提供農牧業技術服務。土地和建設部門負責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土地利用規劃,新村規劃和土建工程設計、質檢等。農電部門在工程配電上應給予幫助,教育部門結合學校布局調整,在義務教育工程資金的安排上向項目區傾斜。交通部門要把通路工程與移民建鎮、移民擴鎮緊密結合起來。土地,工商,城建等行政事業收費予以減免。廣播、電視等宣傳部門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其它成員也應給予一定政策支持和資金傾斜。
(二)項目物資管理。各項目區辦公室根據規劃要求,編制項目物資供應計劃,專人專責,搞好驗收、保管、發放。物資采購實行招投標制,保證項目按進度實施。
(三)項目工程管理。
1、項目必須按移民新村統一規劃設計技術標準進行實施。單項工程在招投標限額以上的要實行招投標制。特殊情況不能招投標的,申請旗領導小組批準后方可實施。
2、建立工程質量監督制度和項目法人責任制度,由項目區辦公室聘請有關專家及技術人員從各個環節進行質量全過程監督,確保工程質量達到設計標準。
3、由項目區辦公室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制定工程建設的相關規章制度。
4、項目建成后,由項目區辦公室申請上級有關部門進行全面驗收,嚴格執行工程預決算,項目建設經驗收合格后,進行交接,建立項目標志,同時制定固定資產使用和管護制度。
(四)工程進度管理。項目區辦公室要編寫工程進度計劃,按進度計劃進行實施。項目區要對項目進度做好原始記錄,對施工進度,資金使用情況及存在問題寫成書面材料在每月25日之前上報旗項目辦,旗項目辦根據項目區上報進度和有關情況定期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并向上級主管部門上報進度情況。
(五)項目財務管理。生態移民是一項政策性強,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工程,因此要加強資金使用管理。資金使用嚴格遵循“三專一封閉”制度。即配備專職人員,建立專用帳戶,專款專用,實行資金封閉運行。隨時接受各級審計部門的監督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