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工業區食品安全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重點工作
(一)加強對農副產品監管。
繼續加強對農副產品的監管力度,加強蔬菜農藥使用技術指導和檢查力度,引導農業企業和農戶科學、合理、安全使用農業投入品;加強對獸藥、飼料和飼料添加劑、肥料等農業投入品的監督檢查,重點清理轄區內農貿市場禁止銷售的違禁藥物,嚴厲打擊銷售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農藥和違禁飼料及其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加快建立農產品生產經營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嚴格自檢、社會中介檢驗檢測機構接受委托檢驗和執法機關監督抽檢相結合的檢驗檢測體系,加大抽檢力度,繼續推進“準出證”制度建設;加強產地防檢疫及屠宰檢疫工作;加大宣傳培訓和標準化生產指導力度,強化農產品生產經營者質量安全第一責任人意識,提高農產品監管能力。
(二)加強食品生產領域監管。
繼續加強食品生產許可證管理,嚴準入、抓退出,提升轄區食品生產企業整體結構水平;通過加強監管、建立食品生產示范企業、引導企業誠信守法、督促企業公開承諾,簽訂承諾書等方式,強化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責任意識,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同時,進一步完善監管手段,豐富監督方法,加大執法力度,提高應急處置能力,做好食品相關產品生產企業監管工作;加強宣傳培訓,完善食品安全治理消費者參與機制,樹立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
(三)加強食品流通領域監管。
對食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賣場)、集貿市場等重點食品經營單位加強管理,督促指導企業建立和完善臨過期食品提醒制度,規范建立臨過期食品專柜。加大宣傳力度,指導企業完善各項自律制度。構建食品監管的長效機制,制定食品分級監管工作規范。根據上級食品安全整頓工作要求,深入開展各項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執法行動,要集中力量有針對性地開展食品質量檢測,重點抓好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的奶制品、米面、食用油、醬醋、飲料、糕點、肉制品、兒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食品的抽檢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妥善處置。對重點食品品種和重點區域、重點場所食品經營以及季節性、節日性食品市場開展專項整治執法行動,嚴厲打擊食品違法行為。
(四)加強對餐飲服務的監管。
加強對集體供餐、大中型餐飲企業的監管,監督公示及量化分級管理率達到100%;加強餐飲服務環節食品抽檢工作,提高自主抽檢比重,加大對高風險食品的抽檢力度;落實瘦肉精錯時監管制度,確保肉品安全;加強對保健食品監管,通過開展專項檢查等措施,有效凈化轄區保健品生產經營市場;加強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等單位的監督檢查,學校食堂分類分級管理,工地食堂注重風險控制和飛行檢查;加強農村自辦酒席的規范化管理,發揮食品安全監管站的作用,在轄區7個自辦酒席辦酒場所中,進一步推進以完善場所硬件、落實場所責任、強化廚師管理培訓和自辦酒席臺帳登記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模式,切實保障農村自辦酒席的食品安全;以大聯勤為平臺,以小餐飲為重點,緊緊依靠各村(居)委,會同相關部門,疏導、查處、取締無證餐飲。
(五)加強對餐廚廢棄物的管理。
加強對餐廚廢棄物的日常管理,引導有關單位規范餐廚廢棄物的處理和收運工作,提高簽約率,防止廢棄食用油脂流入地下加工窩點。堅持進行窩點排摸和線索搜集,嚴厲打擊地溝油加工窩點。
(六)加強對無證照食品的整治。
充分發揮“一站三員”的作用,認真排摸、分類查處,形成長效。特別對地下食品加工窩點要堅持“發現一個、取締一個”的原則,加大取締力度。對有固定場所、又有消費群體、食品安全危害較小的無證單位,探索實行備案納管制度,確保有部門管。
工作措施
(一)完善網絡,強化信息暢通機制。
進一步調整、健全工業區食安委和食安辦成員單位,明確分工和職責,完善村居食品安全監管站“一站三員”的監管網絡,明確職責,將工作重心下沉,把食品安全工作落實到各組務工作站和居民樓組,按照屬地劃分,實行基層單位分片包干的網格化監管,做到監管不留盲點;強化信息暢通機制,建立食品安全信息月報制度和食安委例會制度,切實做到信息及時報送、問題及時發現。
(二)明確職責,強化責任落實機制。
食安委各成員單位及各村(居)委等基層單位要明確本單位食品安全職責和食品安全崗位職責,根據屬地化管理和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明確主體責任;強化責任落實機制,各職能部門要與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逐一簽訂責任書;同時加強對責任的追究,對于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單位和責任人由紀檢部門進行誡勉談話,情節嚴重的將追究法律責任;落實舉報獎勵制度,鼓勵社會公眾和“一站三員”及志愿者積極參與,形成齊抓共管和及時發現的良好局面;在管理責任落實方面:落實食品生產經營單位主體責任履職情況定期報告制度等。
(三)注重常態,強化監管整治機制。
注重常態化監管,不斷加強對集體供餐、大中型餐飲企業、學校食堂、建筑工地食堂的監督檢查,會同相關部門,梳導、查處、取締無證餐飲;以重點抽樣、飛行檢查、行業自律等為手段,加強對農產品、保健食品、化妝品、肉品的日常監管;切實做好農村集中辦酒場所的檢查、指導工作,加強責任制的落實,做好對廚師、茶擔的規范操作和持證上崗教育,強化責任意識,通過各食品安全監管站做好辦酒戶的登記和告知等工作。
(四)形成合力,強化統籌協調機制。
食安委成員單位應進一步加強溝通聯絡,確保有關工作信息傳遞準確、及時。同時進一步強化相互協作,做到迅速、有效、穩妥的處理相關工作。加強輿情監測,主動發現、排查食品安全社會熱點,梳理主動防范、及早介入的意識,積極審慎回應和解決群眾訴求。加強聯合整治力度,在配合區級部門做好專項行動的基礎上,積極開展轄區范圍內的各類集中整治行動,要聯合各有關部門,加大對亂設攤、無證經營、地下食品加工等現象的打擊力度。年初,根據實際情況,排出全年的聯合整治計劃表,做到周周有檢查,月月有整治,堅決遏制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五)營造氛圍,強化宣傳培訓機制。
注重面上的宣傳,利用食品安全宣傳周等特殊時段,以版面巡展、文藝演出、發放宣傳品、舉辦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開展宣傳,利用“健康流動課堂”這一平臺進社區、進企業、進農村進行宣傳、培訓,讓更多的居民群眾了解食品安全有關知識,強化社會監督意識,在全社會形成關注食品安全、關愛生命,珍視健康的良好氛圍。同時強化培訓,針對食品經營人員、食品從業人員、餐飲單位負責人、食品監管站人員等不同對象分批次進行相關的培訓,引導他們牢固樹立法律觀念、增強道德誠信意識,為維護轄區食品安全提供了堅實保障。繼續開展工業區食品安全先進村、社區和食品安全放心單位的評選,通過組織開展評選先進單位活動,評選出一批食品安全信得過的單位,和監管有力的單位,發揮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健全并完善食品安全工作各項機制,初步形成政府、單位、居民共同參與的食品安全工作體系,促進食品安全工作全面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