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機電器行業推進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東電機電器千億產業集群發展措施的通知》(政文〔〕182號)、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推進東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政〔〕21號),經區政府研究,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
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視加快的發展,繼2011年1月7日省政府辦公廳轉發省經貿委《關于促進東電機產業提升發展若干意見》后,年月日省政府又專門針對我市傳統優勢產業發展研究出臺了《加快推進東電機電器千億產業集群發展措施》,年6月20日,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東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抓好以上政策的落實,對加快推進我區電機電器產業發展壯大,盡快形成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電機電器產業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電機產業屬于基礎性行業,它的發展與國家的基礎建設以及工業發展的速度關聯性很強,其下游產業如機床、起重運輸機械、電動車輛、石油化工、冶金等多為我國的支柱產業,預計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30多億KW電動機裝機容量。歐美電機市場已強制執行新的電動機能效標準,大量標準效率電機被列入各國即將淘汰的效率等級,國際電機產品市場的升級也為電機產業新一輪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契機。全區上下必須牢固樹立機遇意識、發展意識、責任意識,切實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關心和鼓勵轉化為加快發展的鞭策和動力,把握機遇,迅速行動,抓緊推進相關工作,絕不能等候觀望,貽誤戰機,以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盡快實現產業加快發展目標。
二、科學規劃,明確目標
以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為主題,以培育總量、做大做強為主線,推進我區電機電器產業提升發展。力爭通過5年努力,在發展規模、制造水平和產品檔次等方面實現新跨越。
(一)發展目標
培育形成若干聯度大、帶動性強的大企業。經過5年的努力,力爭我區電機電器業產值突破40億元,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1家。
(二)技術創新目標
力爭實現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省級企業技術中心有新的突破,在開發電機、控制系統等方面積極申請專利權,有部分新產品居全國領先水平。
(三)品牌創立目標
扶持和引導企業爭創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出口免檢產品,省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
(四)產業集中區發展目標
承接區域外電機電器產業轉移,在七都三嶼、漳灣新型工業園區分別形成1200畝的電機電器產業集中區。
三、強化措施,務求實效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設立電機電器產業專項扶持資金。重點支持電機電器轉型升級,推動蕉城電機電器產業集群向高端化和規模化發展。年區本級財政統籌相關(工業、科技等)專項資金100萬元,作為電機電器產業專項扶持資金。今后隨著區本級財力的不斷增長逐步提高,擴大規模,專款專用。
2、扶持電機電器企業做大做強。對由規模以下進入規模以上電機電器企業,首次實現年工業產值上2000萬元的企業,獎勵5萬元;對首次實現年工業產值上1億元的電機電器企業,獎勵10萬元;對首次實現年工業產值上5億元電機電器的企業,獎勵20萬元;對首次實現年工業產值上10億元的電機電器企業,獎勵30萬元。
3.扶持電機電器企業如期投產。對固定資產投資額在3000萬元以上的技改、新建電機電器項目,在投資主管部門(發改和經貿部門)審批(核準、備案)規定的期限內建成投產的給予20萬元獎勵;對固定資產投資額在1億元以上的電機電器技改、新建工業項目,在投資主管部門(發改和經貿部門)審批規定的期限內建成投產的給予30萬元獎勵。
4、扶持電機電器企業依法納稅。對現有規模以上加工、制造業電機電器企業,以上一年繳納的入庫稅金數據為基數,按其構成當年本級財政收入留成部分增量超過上年度15%部分按50%予以獎勵。
對新建電機電器項目按投資主管部門(發改和經貿部門)審批規定的時間內投產,從投產之日起前三年內其入庫稅金構成本級財政收入留成部分,按第一年70%,第二年50%,第三年30%予以返還獎勵。
5、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動各銀行企業金融機構信貸資金向電機電器企業傾斜,鼓勵銀行業在電機電器園區設立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或專柜,充分利用國家政策,根據市場需求和電機電器企業生產周期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信貸模式,對電機電器企業貸款申請優先受理、簡化流程、加快審批,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合理確定貸款利率,禁止不合理收費,確保各商業銀行對電機電器企業貸款增速高于全部貸款增速;支持電機電器企業通過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企業債、公司債以及中小企業集合票據或集合債券等方式募集資金。
(二)推動企業創新升級
1、扶持企業科技創新。對電機電器企業完成省級以上重點技術創新項目或創建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引進或獲國家發明專利技術(在專利有效期內)、引進或使用國家高新技術投入生產的,除享受省、市獎勵外,區財政給予獎勵10萬元;對規模工業企業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的除享受省市獎勵外,區財政給予30萬元獎勵。
2、支持創建品牌。對新被認定中國馳名商標的電機電器企業,除按有關規定獲得市級以上獎勵外,區財政一次性獎勵50萬元;對新被認定省著名商標企業,財政一次性獎勵5萬元。對當年同時被認定馳名、著名商標,只按最高級別一項予以獎勵。
(三)加強服務管理
1、加強用工服務。加快構建區域性勞動力市場,鼓勵電機電器企業參與各類勞動力招聘專項活動,引導職業中介服務機構加大“引工”力度,千方百計為企業引入各類勞動力;鼓勵本地大中專院校、職業技術院校與企業建立校企合作關系,向企業輸送生源。一次性向我區電機電器企業輸送畢業生20人以上,向多個企業輸送畢業生30人以上,并簽訂1年以上期限勞動合同的,給予獎勵。開展電機電器產業緊缺工種技能培訓工作,5年內培訓2000人次以上,所需經費由區級就業專項資金支付。
2、完善出口服務。對采用先進生產工藝的新產品、新開發的高新技術產品,采取個性化幫扶措施,適當放寬準入條件,或采取臨時出口質量許可措施,鼓勵、優先出口;鼓勵和幫扶具有自主品牌、符合條件的一類企業,積極申請出口免驗資格;繼續推薦符合條件的出口企業取得國家質檢總局批準的“直通放行”、“綠色通道”資格,促進出口產品在全國口岸免于查驗放行。大力幫扶企業獲得國外產品論證、幫助企業提高國外技術壁壘應對能力、引導企業用好用足區域原產地政策,加大出口信用保險保費補助,引導、扶持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業務,拓展高端市場,促進擴大出口。
3、強化質量管理。建立電機電器整機、配件質量標準體系,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鼓勵企業參與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幫扶企業全面推行質量管理。加強電機電器產品定期檢查、出口檢測及質量監督抽查,建立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預警信息制度。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取締不合格產品,凈化市場環境。對不涉及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一般性不合格違法行為實行首次免罰,責令整改,幫助提高。
四、加強領導,保障有力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成立“電機電器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區長任組長,分管副區長任常務副組長,區委宣傳部、發改局、經貿局、教育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分局、規劃分局、林業局、外經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海洋與漁業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直屬分局、環保局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區經貿局,辦公室主任由經貿局長周偉明同志兼任。領導小組每月或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通報產業發展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進電機電器產業健康穩步發展。
二是落實責任目標。區直各有關單位要認真貫徹落實政文〔〕182號、政文〔〕21號文件精神,圍繞發展目標,抓好企業跟蹤服務,細化分工,落實責任,確保各項目標順利實現。區委宣傳部、發改局、經貿局、教育局、住建局、國土資源分局、規劃分局、林業局、外經貿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財政局、海洋與漁業局、工商局、質量技術監督直屬分局、環保局等區直相關部門要依據各自職責權限,各司其責。
三是強化督促檢查。區政府督查室牽頭組織督查組,制定督查制度,定期不定期對各級各部門貫徹落實政文〔〕182號、政文〔〕21號文件情況,各區直部門貫徹落實效果進行督查,對貫徹落實不力的地方、部門要及時通報批評,督促整改,確保相關政策措施及行動方案落到實處,有效助推電機電器產業發展。
四是提高辦事效率。區直各相關部門要轉變服務理念,變“坐等審批”為“上門服務”,在電機電器企業行政審批過程中,積極實行容缺預審、并聯審批、集中會審、同步辦理等工作制度,構建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要事先辦的工作機制,推進行政審批標準化建設,努力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質量,構建“快速通道”。
五是深化調研服務。區直各有關部門負責人要定期深入電機電器企業開展調研,幫助解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組織入企宣傳服務隊,切實加大政策的宣傳傳導力度,擴大政策知曉面,加強政策解讀深度,讓企業知道政策、了解政策、用足政策、用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