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政農田排水系統建構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我縣遭受了年以來最為嚴重的洪澇風暴潮災害,此次災情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外,人為因素也是災害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近20年來連續干旱少雨,群眾防澇思想麻痹,各級排水渠道擠占淤積現象十分嚴重,80%以上的排水渠道已達不到原設計排澇標準,致使全縣農作物嚴重受災。全縣大田作物受災面積57.29萬畝,溫室大棚受災面積10.76萬畝,果樹受災面積7.77萬畝,經濟損失達22.95億元。清挖排水渠道,恢復原設計標準,是當前農業農村工作的當務之急。為全面推進今冬明春農田排水體系建設,根據省、市有關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按照省、市關于加快災后恢復重建工作部署,以全縣抗洪搶險救災總結表彰暨恢復生產動員會議精神為指導,以除澇減災為目標,以“下游服從上游、誰設障誰清除”為原則,立足當前,兼顧長遠,統籌規劃,突出重點,分級負責,逐步實施,全面提升全縣河渠排澇能力,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二、目標任務
全縣共有骨干(一級渠)、重點(二級渠)排水河道29條,長527.73公里;三級排水渠道159條,長394.8公里;四級排水渠道2200余條,長1900多公里。計劃利用2-3年的時間基本完成全縣排水河渠的清淤疏浚工作,恢復原排澇能力,使骨干重點排水渠達到3-10年一遇、三級排水渠達到2-3年一遇、四級排水渠達到1-2年一遇的除澇標準。
今冬明春,全縣農田排水體系建設的主要任務:⑴計劃投資500萬元,實施王白河、老米溝、大釗渠等10條骨干、重點排水河渠重點段的清淤疏浚任務,清淤長度為68.2公里;⑵完成155條三級排水渠的清淤疏浚任務,清淤長度為382.4公里;⑶按輕重緩急,完成1106條四級排水渠的清淤疏浚任務,占四級排水渠總數的50%以上,清淤長度980.7公里。
三、保證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職責。一是成立由縣長任組長,縣委副書記、主管副縣長任副組長,財政、發改、水務等相關部門及鎮鄉(街道)主要領導為成員的今冬明春農田排水體系建設領導小組。各鎮鄉(街道)也要成立以行政“一把手”為組長、主管農業的副職為副組長的工作機構,專門負責本轄區的河道清淤疏浚工作。二是實行縣領導包鄉鎮,縣直各單位包鄉鎮(街道)、包村制度。包鄉鎮縣領導負責督導全鄉鎮的清淤疏浚工作,包鄉鎮(街道)、包村縣直單位負責督導鄉鎮(街道)三級排水渠、村級四級排水渠的清淤疏浚工作。三是成立由農業辦牽頭,財政、水務、監察、審計等部門為成員的今冬明春農田排水體系建設驗收小組,負責對全縣清淤工作進行驗收。
2、多措并舉,多元投入。在縣直相關部門積極爭取上級項目資金支持的基礎上,縣財政要加大水利設施災后重建資金的投入力度,各鎮鄉(街道)也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農民群眾投資投勞參與水利工程災后重建的積極性,制定相應獎勵辦法。一、二級排水渠由水務局爭取上級補助資金并負責組織實施;三級排水渠由鎮鄉(街道)籌資并負責組織實施;四級排水渠由受益村籌資并負責實施??h財政對三、四級排水渠分別按1.8元/立方米、1.0元/立方米的標準給予補貼,縣直各包村單位也要積極籌措資金,扶持村級清淤工作。
3、明確責任,加強管理。農田排水體系建設是一項業務性、綜合性比較強的工作,涉及到各個部門,惠及到廣大人民群眾。為了確保該項工作圓滿完成,水務局要科學規劃,狠抓落實,為河道清淤工程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各鎮鄉(街道)要樹立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從縣領導小組的統一安排和調度,對本單位的排水體系建設工作負總責,同時做好轄區內所有河渠清淤工程的用地、清表工作,切實做到人員到位、責任到位、措施到位;公安局要加大執法力度,凈化施工環境,確保正常施工,對無理阻撓施工、造成嚴重后果的單位和個人依法懲處。
4、嚴肅紀律,強化督查。建立督導檢查制度,對各單位的工作情況定期調度、通報情況,及時解決各種問題。加強清淤工程的管理,堅決把好工程質量關,審計、監察部門要加強建設資金拔付和使用的審計和監督,嚴厲查處截留、挪用援建資金等違法行為,確保??顚S?。
5、加強管理,嚴格驗收。農田排水體系建設驗收小組要根據工程技術規范及相應規定制定驗收辦法,實事求是組織驗收,杜絕驗收工作走過場,防止虛報瞞報情況的發生。清淤工程竣工后,先由各鎮鄉(街道)組織人力對本轄區內的三四級排水渠完成情況及工程量進行驗收后,將結果上報驗收組并提出驗收申請。驗收組以鎮鄉(街道)為單位進行驗收,對三、四級排水渠分別按不低于清淤工程的50%、20%的比例隨機抽驗,核算實際完成土方量與上報土方量的比例系數,縣財政按比例系數兌現補貼,對虛報瞞報的單位給予通報批評,并降低補貼標準。
6、加強宣傳,濃厚氛圍。農田排水體系建設是一項惠民工程,各鎮鄉(街道)、村要對工程情況、資金使用公開化,做到“公開、公正、透明”。要加大清淤工作宣傳力度,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輿論作用,讓清淤這項民生工程做到家喻戶曉,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要對涌現出的好典型、好經驗、好事跡進行大力宣傳報道,激勵全縣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協力、自力更生、團結互助、自強不息的精神,圓滿完成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