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民政局黨委財政收入管理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8年政府工作報告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并請各位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一、*年政府工作回顧
*年是本屆政府任期的第一年。在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市政府團結和帶領全市人民,以學習貫徹黨的*大精神為動力,以推進跨越式發展五項重點工程為抓手,開拓進取,扎實苦干,圓滿完成了市三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全年完成生產總值257.8億元,增長18.7%;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40.5億元,增長43.3%;財政收入10.69億元,增長3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6.9億元,增長19.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1178元,增長14.7%;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485元,增長19.6%。
(一)結構調整力度加大,經濟轉型步伐加快。積極推進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耐材行業綜合整治成果顯現,被命名為“全國耐火材料生產基地”;煤炭資源整合繼續深化,全市煤礦累計投入技改資金12億元,80%煤礦通過技改驗收;造紙行業集中治污步伐加快,工業污水處理廠建設進展順利。積極實施科技創新,建立產學研聯合體5家、鄭州市級企業技術轉移中心11家,完成新密市以上科技計劃項目94項,申請專利1788件,華昌技術轉移中心等平臺建設初見成效。強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16個工業園區企業入駐步伐加快,大隗造紙、曲梁服裝分別被確定為省級產業集群區。堅持扶優扶強,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147家,稅收超千萬元企業達到12家。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20家企業的30種產品榮獲省高新技術產品、名優產品等稱號。大力發展商貿、餐飲、旅游等服務業和建筑業,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71.1億元,增長12.4%。
(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發展后勁不斷增強。開工建設了110個重點項目,實際完成投資41.9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2%;其中56個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50個項目建成投產。列入省、鄭州市重點建設項目15個,完成投資19.8億元,占年度目標任務的106%。投資28億元的裕中電廠一期2×30萬千瓦機組運行發電,投資80億元的二期2×100萬千瓦機組建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投資6.3億元的同力公司日產4500噸干法水泥生產線奠基動工;總投資5億元的曲梁服裝工業園完成年度投資2.2億元,建成標準廠房13萬平方米;投資2.8億元的隆盛祥公司年產6萬噸氟化鹽項目建設基本完成,將于近期投入試生產;投資1.5億元的恒瑞食品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飲料、冷凍車間已建成;投資2.8億元的和成煤礦即將竣工投產;投資3.6億元的大磨嶺煤礦、投資1.2億元的恒豐紙業等項目進展順利。
(三)新農村建設扎實有效,農村面貌明顯改觀。圍繞新農村建設“二十字”方針,以示范村、試點村和整治村為重點,全年投資4.8億元,完成各類建設項目373個,44個行政村完成規劃修編。黃固寺、郭崗、陳溝3個重點示范村順利通過鄭州市檢查驗收,分別獲得鄭州市和我市各100萬元獎勵補助,并被命名為“省級康居示范村”。積極發展現代農業,改造中低產田5000畝,糧食總產量達到20.6萬噸,發放農機具購置補貼343萬元。加速推進農業產業化,新建、完善農業示范園區4個,培育龍頭企業6家,發展專業合作社16家。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建大中型沼氣工程18處、戶用沼氣池9703座、集雨節灌水窖4000座,解決飲水不安全人口4.4萬人,新開“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合格農家店173家,完成煤礦沉陷區安居工程10處、安置農民3620人,新農村電氣化建設全面推進。新建袁莊扶貧開發區移民住宅樓8幢,可安排900多貧困人口搬遷入住。
(四)城市建設加速推進,城鎮化水平穩步提高。繼續開展“城市建設年”活動,投資7600萬元,新建改造了屏陽路、文峰路、開陽路、長樂路、育才街等城市道路;投資2000多萬元,改造背街小巷30條,安裝路燈500多盞,新建游園綠地4.2萬平方米,完善城市公廁12座、垃圾中轉站4座。投資近4000萬元的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場和投資3000多萬元的城市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按期竣工,天然氣利用工程鋪設管網223公里、發展用戶4430戶。城市綜合開發力度加大,兆吉新世界投入營業,金成時代廣場、中強國際桂名園、水上樂園國際廣場等項目初具規模,電力大廈、農信大廈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城市創建工作扎實推進,順利通過省級衛生城市復檢驗收和國家衛生城市省級調研考核。小城鎮規劃建設步伐加快,11個鄉鎮完成總體規劃修編,各鄉鎮中心區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入2.5億元,超化、平陌分別成功創建省、鄭州市級衛生鎮。公路建設實現新突破,新修改造各級道路409公里,創建標準化路段110公里。
(五)各項改革繼續深化,對外開放取得突破。妥善處理國企改制遺留問題,市電力公司依法破產順利進行。農村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入實施,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取得新的成效,榮獲“國家糧食流通監督檢查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投融資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全年爭取上級各類政府投資項目28個,爭取資金7000萬元,市建設投資公司融資9800萬元。積極培育金融市場,農村信用社成功兌付央行專項票據2.88億元,交通銀行中西部地區第一家縣(市)級分支機構在我市設立。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國家明令取消的行政審批項目全部取消到位。堅持實施開放帶動戰略,組織參加了中博會、世界華商大會、豫港經貿洽談會等大型節會,成功舉辦了曲梁服裝工業園溫州推介會等專業招商活動,認真落實鼓勵企業出口的各項優惠政策,經濟外向化水平不斷提高。全年利用境內域外資金44.4億元,增長49.4%;實際利用外資4303萬美元,增長87.4%;出口創匯5698萬美元,增長204.2%。
(六)生態建設常抓不懈,環境質量持續提升。強力實施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治理和關閉污染企業646家,全市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總量分別在2005年基礎上削減27.8%和6.3%,節能減排約束性指標得到較好落實。加大生態林業建設力度,完成通道綠化180公里,植樹造林5.39萬畝990余萬株,其中鄭州森林生態城建設工程連片造林3.5萬畝,成功創建“河南省國土綠化模范市”。加強河流水庫綜合治理,投資3900萬元的東方紅灌區修復工程和雙洎河青河段治理工程進展順利,李灣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和賈魯河新密段治理工程如期竣工,取締雙洎河沿岸砂場50家,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0平方公里,奪得鄭州市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中州杯”。狠抓關閉煤礦植被恢復和保留煤礦環境達標,礦區生態環境明顯改觀。以“一創、四清、四改、四治”為重點,農村衛生環境集中整治活動扎實推進。
(七)社會事業蓬勃發展,民生狀況日益改善。優化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全年用于解決勞動就業、社會保障、教育衛生等民生問題的財政支出達到5.5億元,增長49.6%。大力發展教育事業,落實“兩免一補”資金3227.6萬元,惠及學生近10萬人;投資2300萬元的寄宿制學校建設、中小學遠程教育和課桌椅更新工程全部到位。扎實做好就業再就業工作,實現城鎮就業再就業10177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909人,安置大中專畢業生179人,全部消除“零就業”家庭,為困難下崗職工提供小額擔保貸款437萬元。高度重視衛生事業,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運行良好,13所鄉鎮衛生院完成改造任務。大力發展文化旅游事業,黃帝宮、神仙洞、美玉桃源等景區建設步伐加快,“中國羲皇文化之鄉”申報成功。投資600萬元改擴建農村敬老院10所,新增床位865張,五保集中供養能力全面提升。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面啟動,完成參保人數4.12萬人。城鄉低保標準進一步提高。積極組織實施食品藥品放心工程和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有效保證了人民群眾飲食、用藥安全。爭創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市)活動扎實開展,低生育水平得到鞏固。殯葬改革不斷深化,市殯儀館建成投用,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設完成95%以上。承擔省、鄭州市和我市年初確定的十件實事圓滿完成。切實加強軍政軍民團結,雙擁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八)民主法制建設得到加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自覺接受人大和政協監督,辦復議案、建議和提案265件。積極推進政務公開,穩步實施網上辦公,市長電話、市長信箱等民聲民情反映渠道更加暢通。認真落實行政首長問責制和首問負責制,在市行政服務中心推行行政許可(審批)首席代表、投資項目全程免費代辦、網上審批等17項制度,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明顯提高。深化行風評議活動,加強機關行政效能建設,積極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榮獲“省依法行政示范縣(市)”稱號。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政府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取得新成效。以平安新密建設為載體,進一步完善信訪工作機制,堅持不懈抓好安全生產,切實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社會大局保持穩定。與此同時,監察、人事、國土、審計、統計、人防、物價、氣象、供銷、工商、郵政、通信、煙草、民族宗教、行政執法、工農關系、國資管理、城市拆遷、廣播電視、外事僑務、依法收貸、檔案史志、金融保險、民兵預備役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績。
各位代表,同心創偉業,攜手著華章。這些成績的取得,是上級黨委、政府和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奮斗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條戰線上的廣大干部群眾、離退休老同志、駐密各單位,向所有關心、支持新密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屆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一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任務艱巨。傳統產業優勢縮減,新興產業跟進緩慢,第三產業比重偏低,過分依賴資源和傳統產業的發展格局沒有實質性突破;項目儲備不夠充足,尤其是起支撐作用的大項目、高科技項目欠缺;對外開放程度不夠,利用外資和直接出口規模較小。二是節能減排壓力較大。受資源型產業的束縛,我市節能減排的富余容量有限,土地、環境的“瓶頸”約束仍較明顯。三是統籌城鄉發展力度不夠。新農村建設推進還不平衡,城市管理水平不高,特別是城鄉普遍存在環境衛生狀況差的問題,創建任務十分繁重。四是群眾對改善民生要求迫切。醫療、住房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解決還不到位,市場物價起浮也給群眾生活造成一定影響。五是經濟發展環境仍需優化。個別部門還存在職能不清、推諉扯皮、人浮于事的現象,一些地方投資環境不盡人意,影響了新密的對外形象。對此,我們一定高度重視并認真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