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科技局加快高新技術培育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科技局加快高新技術培育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科技局加快高新技術培育總結

20*年,我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自主創新為主線,以建設創新型城市和科技強市為目標,以機關作風建設年和大討論大實踐活動為契機,解放思想,激發活力,開拓進取,扎實工作,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項科技工作,特別是在爭取省以上重大科技項目和科技經費、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與研發中心、推動政產學研合作和加強專利工作等方面實現了新的突破,推進了我市科技進步,為實現我市“增強三力、奮力崛起”和加快建設現代化生態型濱湖大城市提供了科技支撐。

一、20*年主要工作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1.列入省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03項,其中列入國家級、省級重大和重點科技項目71項。全年共爭取省級以上科技項目經費5200多萬元。

2.全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為465億元,比上年增長28.6%;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為26.4%,比去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

3.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累計39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2家,累計161家;新增省級創新型試點企業4家;新增省高新技術產品77只。

4.新培育省級科技型企業31家,其中: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27家、省級農業科技型企業4家;新培育省級高新技術企業研發中心13家,累計44家。

5.20*年全市專利申請量為3121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增長58.3%(其中發明專利增長53%);專利授權量為1771件(其中發明專利48件),增長27.5%(其中發明專利增長182.4%)。新增省級專利示范企業7家。

6.新建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4家,新引進共建研發機構5家。

7.新簽訂產學研科技合作項目233項,科技總投入2.87億元。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1.加強領導,科技創新環境得到新優化。20*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創新工作,始終堅持把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擺在全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一是認真組織開展加快科技創新調研。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率團到周邊發達城市進行學習考察,到部門、企業進行專題調研。市委、市政府分管領導與科技部門組成課題小組,對加快我市科技創新進行了深入研究,先后形成了《關于赴蘇南和嘉興學習科技創新工作的考察報告》、《關于加快我市科技創新的對策研究》和《關于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意見》(送審稿),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了依據。市科技部門主動加壓,完成了《關于改進和完善科技計劃與管理的研究》等9個專題調研報告,為進一步理清思路,加快我市科技創新奠定了基礎。二是深入實施黨政領導科技進步與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在認真組織實施對20*年度黨政領導科技進步與人才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的基礎上,市政府與縣區和有關部門簽定了20*年度目標責任書,并對考核辦法進行了修訂和完善。同時,認真開展了20*-20*年度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的申報工作,并通過了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的創建考核,推動了我市的科技工作。三是進一步完善了科技創新政策體系。會同市有關部門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企業技術開發費有關財務稅收政策的實施意見》、《*市專利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等一系列促進科技發展的文件,政策環境得到不斷優化。同時,起草了《*市關于重大科技專項的實施辦法》等若干個配套性政策文稿,待征求意見、修改完善后逐步出臺。德清縣在不斷加強科技擔保公司建設的同時,成立了德清縣科技創業投資公司,首筆800萬元投資已注入浙江拓普藥業有限公司,支持企業上市。四是不斷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力度。20*年,我市堅持把科技投入放在重要位置。市財政預算安排市本級科技投入9595萬元,占財政預算總支出29億元的3.31%,比上年增長33.*%;市本級財政科技三項經費預算安排4751萬元。五是組織了科技進步獎的評選推薦工作。共推薦了50個項目為省科技進步獎候選項目。組織了市級科技進步獎的評選工作,有133個項目申報市科技進步獎。經形式審查、專家評審、局長辦公會議審核和市科技進步獎評委會審定,共有41個項目獲得20*年市科技進步獎勵。六是加強了科技宣傳工作。20*年,《*日報》和《浙江科技報》頭版刊登稿件60篇,*電視臺播出科技類新聞66條,其中“我市產學研合作的三部曲”獲得了第四屆浙江省科技好新聞三等獎,為我市加快科技創新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2.突出重點,在組織申報和實施科技項目上有新突破。20*年,堅持把科技項目的組織申報和實施作為科技工作的重點來抓。一是加強指導和主動設計,積極組織申報省級以上各類科技計劃項目。各級科技部門深入基層,調查研究,主動設計了深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承擔的“維生素系列產品綠色合成技術集成與示范”等2項國家科技發展支撐計劃項目,組織申報了一大批省級重大科技專項,并積極爭取列入國家級和省級科技計劃項目。20*年,共組織申報省級以上各類科技項目953項,立項503項,其中列入國家級、省級重大和重點科技項目71項。二是積極主動,認真組織實施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0*年,共組織申報市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416項,立項245項;組織實施項目372個,其中新實施245項,結轉127項。根據我市生態市建設的需要,主動設計并組織實施了“南太湖富營養化水域與生態修復技術集成研究與工程示范”市級重大科技專項。三是注重績效,積極開展科技項目績效評價工作。按照市政府的要求,積極做好創業種子資金項目的績效評價工作,經市財政局指定的中介機構的績效評價,創業種子資金項目評價得分為93分、等級為優秀。認真開展了20*年度市級各類科技項目的實施情況總結和績效分析工作,形成了總結分析報告,情況較好。四是積極爭取,與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創新基金項目聯審制度。經過努力,20*年我市作為全國唯一的地級市被科技部列為國家創新基金項目聯審試點城市,與科技部創新基金管理中心建立了創新基金項目聯審制度,為*更多地爭取國家創新基金項目創造了有利條件。

3.強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發展上了新臺階。緊緊圍繞我市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產業升級,加大了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品的開發和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力度,高新技術產業得到了較快發展。20*年,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465億元,同比增長28.6%;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6.4%,比去年提高了0.7個百分點。一是積極培育,省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新增數量創歷年新高。經過培育,20*年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8家,全市累計39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企業32家,全市累計161家;新增省級高新技術產品77個,全市累計366個。二是打造優勢,加快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建設。組織申報了南潯特種電磁線、德清生物與醫藥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長興電動車用綠色電池申報并成為省級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通過特色產業基地建設,加快了我市高新技術特色優勢產業的集聚和發展。20*年,無機非金屬材料、特種電磁線、生物與醫藥等3個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完成銷售收入169億元,增長44.1%;實現利潤總額19.85億元,增長86.2%;上繳稅費9.82億元,增長87.6%。三是發揮科技企業孵化器的孵化作用,加快高新技術成果的產業化。20*年,*、長興、德清三個孵化器新增入園高新技術企業31家,在孵企業共實現產值3.23億元,實現凈利潤3965萬元,上交稅收2178.3萬元;畢業企業29家,累計總畢業企業達到72家。20*年孵化器內企業獲得國家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863項目2項,國家技術創新基金項目1項,省重大科技專項1項。在孵及畢業企業中,被認定為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8家,已成為我市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4.加強示范,科技支撐新農村建設和社會發展有了新進展。堅持以科技示范為重點,積極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社會領域的科技工作。一是積極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范區科技示范縣、鎮、村工作。通過積極申報和努力,德清縣、雷甸鎮和鐘管鎮、楊墩村和鐘管村分別列入了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縣、鎮和村試點,其中鐘管鎮被省科技廳推薦申報國家級科技示范鎮試點。啟動了5個市級新農村建設科技示范鎮村建設,并組織實施了科技專項13項。二是全面啟動安吉縣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科技促進試點縣建設。建立了蘭花資源管繁育基地和300畝觀賞竹種基地,啟動了馬家弄等2個新農村樣板社區建設,初步建成垃圾收運網絡和污水處理系統。三是認真抓好科技特派員工作。會同組織部對第一批科技特派員工作進行了總結,表彰了先進;完成了第二批60名科技特派員的選派和培訓工作,并組織實施了科技特派員的26個科技項目,為科技特派員更好地發揮作用創造了條件。四是努力推進重點農業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全面啟動了浙江省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建設,并逐步發揮了科技支撐作用,已承擔了4項國家“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和省重大攻關項目。浙江南太湖農業高科技園區投入運行,形成了以園區創業中心(孵化器)為核心的科技創新平臺。正式啟動了浙江大學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加快了*市農業科學研究院農業生物技術實驗室建設,為我市的蠶桑生產提供技術支撐。五是著力抓好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工作。配合省科技廳啟動實施了“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關鍵技術集成研究和工程示范”省級重大科技專項。圓滿完成了國務院新聞辦和科技部組織的新聞單位來湖考察采訪依靠科技推進節能降耗減排的組織工作,宣傳了我市建設生態文明的成效。組織編制了地震應急預案和突發公共事件科學技術應急方案。啟動省級試點工程“浙江地殼形變觀測網絡工程*GPS連續基準站”以及“浙江省地下流體網絡工程*市楊家埠觀測站”項目建設。楊家埠觀測站ZK103安裝完成了監測儀器,現已進入試運行。

5.建好平臺,政產學研合作呈現新格局。以科技創新創業平臺建設為載體,集聚科技人才、科技成果、科技項目,加強產學研合作。一是加快了科技創新創業重點平臺建設,為加強產學研合作搭好舞臺。20*年6月,*科技創業園二期竣工并投入使用。南太湖科技創新中心一期工程已完成投資7486萬元,占總投資的93.77%,目前正在開展內外裝修和設備安裝、環境配套等工作。二是共建科技創新載體,加強產學研合作。在繼續加快中科院*中心和上海生命科學院*工業生物技術中心、浙江太極信息技術研究院、織里童裝區域創新服務中心、市農科院農業科技中心的同時,今年還與浙大、杭電、南林大、寧波大學、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等先后簽約建立了浙江大學南太湖現代農業科技推廣中心和醫學院*生物技術產業創新中心、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產業化科技創新中心、南潯木業科技創新中心、南潯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科技創新服務推進中心、清華長三角研究院長興粉體及新材料工程中心等一批科技創新載體,增強了科技創新能力。三是組織企業參加各類科技合作交流活動,推進產學研合作。組織舉辦了20*中國·*科技經貿洽談會暨第三屆南太湖高新技術成果交易會和生物醫藥產業高新技術成果推介對接洽談會,共達成簽約合作科技項目87項,合作金額14234萬元,達成合作意向92項,涉及金額6500萬元。組織我市企業參加了“高交會”、“浙洽會”、“常洽會”、湖滬科技合作咨詢會、浙江與首都高科技合作交流大會、上海工博會、浙江-美國加州知識產權對接論壇會議等一系列產學研合作洽談活動。20*年,共組織700多家企業參加了10次較大規模的科技合作交流活動,共簽約233項,科技總投入2.87億元。四是用好網上技術市場信息平臺,促進產學研合作。20*年,*網上技術市場共新錄入參展企業358家,網上企業數累計達3376家,技術需求及難題招標618項,簽約項目350項,技術交易合同金額29*1萬元。*農村科技信息網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科技信箱工作得到進一步推進,發展單位會員1104個、個人會員6912個,分別超省下達計劃目標任務的84%和14%。

6.鼓勵創新,知識產權工作實現新跨越。以提高全社會專利意識為重點,采取創造和保護并舉,創新專利工作方法,努力使全市專利工作上一個新臺階。20*年,全市專利申請量達到3121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增長58.3%(其中發明專利增長53%);專利授權量為1771件(其中發明專利48件),增長27.5%(其中發明專利增長182.4%)。一是加強宣傳培訓。認真組織開展了以“五個一”為主要內容的保護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組織了一場大型廣場宣傳活動;組織了一批企業參加全省舉辦的“浙江省保護知識產權成果展”;報道了一批知識產權工作先進企業和典型案例。宣傳周期間,通過*日報等新聞媒體共發表文章20余篇,對我市在知識產權創造、管理、保護和運用方面成功的企業和案例進行深度報道。舉辦了20次知識產權法律與管理培訓班,有800多人次參加了培訓。二是加強行政執法。正式啟動了縣區專利行政執法委托試點工作,確定了德清縣、長興縣作為首批專利行政執法試點單位,簽定了委托執法協議書,拓展了縣區專利行政執法空間。積極組織縣區專利工作人員參加省知識產權局組織的專利行政執法上崗培訓,充實了專利行政執法隊伍。開展了專利行政執法,對長興鍋糍片加工機進行了處理,并受理了南潯木門加工專利侵權糾紛2起。三是推動企業專利工作。加強專利示范企業的培育。新增省級專利示范企業7家,首次認定市級專利示范企業4家,推動了企業專利制度的建立。積極推進專利技術成果轉化。新增省和市級自主知識產權轉化項目14項,推進了企業專利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積極落實了專利資助政策。

7.嚴格要求,部門自身建設有新加強。20*年,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結合部門實際,市科技局組織開展了以“強素質、增合力、樹新形象”和“解放思想、激發活力、創新創業”大討論大實踐活動。一是抓理論學習,提高干部素質。20*年組織市科技局黨員、干部進行集中學習教育、輔導講座、科技論壇報告會等19次(場)。通過學習討論,溝通了思想,提高了認識,增加了責任意識、大局意識、創新意識和服務意識。二是抓制度建設,推進工作規范化。20*年,我們建立了月度工作例會和各處室、局屬單位負責人每周工作情況書面匯報制度等一系列會議制度,重新修改和完善了一批規章制度。三是抓作風轉變,改善部門形象。在調查研究、征求意見、充分準備的基礎上,市科技局領導班子召開了黨員領導干部作風建設專題民主生活會。通過聽取意見、交流思想、認真整改,提高了局領導班子、領導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增強了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市委市政府意見的自覺性與堅定性,提高了凝聚力和戰斗力。通過加強教育引導,領導示范,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有了較大提高,作風更加深入,工作更加扎實,推動了當前工作。

三、主要體會

領導重視是加強科技創新工作的重要保證,優化科技創新環境是政府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任務,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和產業是科技工作的重要內容,主動設計重大科技項目是提高項目質量和發揮科技支撐作用的重要前提,加強科技部門的自身建設是加快我市科技創新的重要基礎。

回顧20*年的科技工作,雖然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對照貫徹落實十七大和省市黨代會精神,對照市委市政府和領導的要求,對照基層和企業的期望,特別是對照周邊城市和加快我市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存在的問題主要有:鼓勵和支持科技創新的環境還不夠優化,科技創新創業的載體數量少、規模小,加強科技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投融資體系還不夠健全,科技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十分缺乏,科技干部隊伍素質還需提高。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封丘县| 连山| 哈巴河县| 商水县| 双柏县| 陆丰市| 阜平县| 珠海市| 博乐市| 永康市| 雅安市| 读书| 衢州市| 滁州市| 忻城县| 伊通| 辽源市| 南昌市| 炎陵县| 贺兰县| 永年县| 浑源县| 陈巴尔虎旗| 德清县| 铅山县| 恩施市| 罗江县| 江川县| 金昌市| 旬阳县| 兴海县| 房产| 无极县| 体育| 宁南县| 铜梁县| 北海市| 重庆市| 越西县| 宝山区|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