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農村社區衛生管理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2009年我們將以農村衛生為重點,建立城鄉居民醫療衛生保健體系為目標,以完善新農合制度為保障,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落實公共衛生服務,進一步推進我區衛生工作的全面發展。
(一)以社區衛生為重點,繼續抓好基礎性建設
1、切實加強醫療衛生基礎建設。建設好以區級醫療衛生機構為業務指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站合理布局、有效輻射的城鄉醫療衛生服務網絡;2009年將進一步加快區公共衛生大樓的建設,使項目走上正常的建設軌道;著力改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基礎設施設備條件,全面推進鄉村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管理,不斷提升農村醫療衛生的服務能力和水平。
2、確保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到位。2009年完善原有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制度建設的基礎上,全區要完成8家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任務,屆時全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將達到70家,初步形成城鄉一體,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實現90%以上的居民從住所步行20分鐘內即可得到社區衛生服務的目標。
3、進一步推進社區衛生機構標準建設。分期分批逐步實施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標準化建設,繼續開展社區衛生服務規范化管理,使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實行“財務管理、藥品進購、人員調配、工資發放、業務指導、制度建設等“六統一”的一體化管理。2009年,繼續對愿意納入“六統一”一體化管理的社會力量舉辦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的藥品、資金、醫療器械等進行清理盤點,重新建立健全各類臺賬,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民辦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各項工作納入統一管理。
4、全面運行衛生系統信息化管理。2009年,我們將進一步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信息化報銷網絡系統,在全區范圍內盡量保證參合農民使用醫療卡“即時報銷”,并加強信息化運行管理,確保報銷系統安全、高效。同時,參照*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信息化運行的成功經驗上,加快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系統的軟件建設,在2009年內實現社區衛生服務信息化管理的正式運行,切實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
(二)以農村衛生為抓手,繼續推行各類惠民政策
1、鞏固完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從2009年起,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各級財政投入每人提高了28元,農村居民個人和村集體出資額提高到45元,人均籌資標準從每年112元提高到150元。同時進一步完善住院報銷方案,住院費用報銷比例分段提高幅度,門診報銷比例從25%提高到40%,使更多的農民受益。力求到2009年,全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0%以上。同時積極探索長效籌資機制,切實加強合作醫療資金管理,規范信息化管理制度,確保合作醫療報銷渠道暢通運行。
2、扎實推進農民健康體檢工作。充分整合各類體檢資源,按照新的體檢標準和體檢項目,確保第二輪參合農民健康體檢的順利完成,2009年要完成剩余參合農民的健康體檢任務,做到應檢盡檢。同時按照婦女健康促進工程,落實參合婦女的婦女病免費篩檢,實現婦女健康促進效果。社區責任醫生要參與責任片區農民健康體檢的組織實施工作,及時掌握服務對象健康狀況的基本信息,并加快建立動態健康檔案,對檢出的疾病患者進行針對性后續服務和管理。要積極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健康信息進行綜合處理、管理和使用,推動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站、中心和區疾控中心間的健康體檢信息共享工作的開展。
3、認真落實農村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進一步鞏固和完善農村公共衛生運行機制,社區責任醫生和村(社區)公共衛生聯絡員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認真做好政策規定的各項城鄉公共衛生服務等工作。建立健全農村公共衛生的投入保障,結合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現狀,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區農村衛生發展的考核機制,并繼續以農民群眾的滿意率和工作實績為核心,認真考核,及時兌現項目補助資金,使三大類12項農村公共衛生項目服務真正落到實處。
(三)以體系建設為基礎,切實提高公共衛生應急能力
1、建立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體系。2009年全區衛生系統將進一步完善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領導機構和指揮系統,健全各級協調機制和網絡;強化處置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技術支撐,制訂和完善各類重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加強以醫療救治等人員為主的應急反應隊伍建設,開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演練、培訓,切實提高現場快速處置能力;建立完備的應急儲備制度,形成一個運行暢通、反應靈敏、及時快捷、保障有力的應急工作機制。
2、加強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建設。一是繼續做好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加大艾滋病防控力度,重點加強宣傳教育、監測網絡建設、擴大艾滋病抗體免費監測范圍、美沙酮替代療法和重點公共場所及人群干預等工作;全力做好肺結核、霍亂和麻疹等重大傳染病的防控工作,落實重點傳染病的防控演練;積極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惡性腫瘤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及精神衛生的管理工作,完善傳染病監測管理系統。二是繼續加強婦幼保健工作。鞏固愛嬰醫院建設成果,降低婦產科醫療糾紛;進一步加強兒童接種門診的質量建設和內涵建設,2009年新建預防接種便民門診7家;積極落實新生兒疾病篩查和聽力篩查,提高孕產婦系統管理和兒童系統管理水平。
3、加強衛生執法監督體系建設。一是加大投入,爭取設立衛生執法專項經費,切實增強衛生執法現場檢測設備和快速反映能力。二是全面開展食品衛生量化分級管理,完善我區餐飲業衛生安全長效管理機制。三是繼續深入開展打擊非法行醫專項行動,抓好宣傳教育,引導群眾到合法醫療機構就醫,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四是建立和完善有效防控職業病危害事故發生的職業衛生管理機制,形成全行業職業病防護的良好氛圍。五是進一步理順衛生許可審批事項,確保“兩集中”、“兩到位”制度的有效運行,并做好審批人員培訓,把好審批關和審查關。
4、加強應急醫療救治體系建設。在健全*區西片急救中心(區二醫急救站)建設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市急救中心南片區(*急救站)的建設,初步形成區、鎮(街道)統一的急救指揮網絡,重點加強醫院急診科建設,完善急救綠色通道,進一步提高急救和快速轉運能力,切實做到院前院內急救系統通暢快捷、安全有效,形成一個功能完善、反應敏捷、運轉協調、平戰兼用、覆蓋全面的醫療救治體系。
(四)加快人才培養為核心,努力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1、加強衛技人員素質提升建設。認真實施衛技人員素質提升工程,加強社區衛生服務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按照人才培養規劃,積極組織實施,加快人才的教育和引進,促進城鄉社區衛生服務工作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隊伍建設的中長期實施計劃,依托市內外醫學教育資源,建立完善全科醫學教育體系,有計劃地組織社區各類衛技人員參加學歷教育、崗位培訓、規范化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全科醫學系列理論和實踐教育。到2009年底,全區爭取培養全科醫生100人。
2、切實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在全區繼續開展醫療質量管理相關活動,進一步加強對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的規范管理,著力加強醫療安全監管,嚴肅醫療質量責任追究制,做到醫療過程法制化、規范化和管理科學化,確保醫療秩序正常運轉。同時,進一步規范醫療衛生服務行為,加強醫療收費監管,嚴格實行費用清單和費用查詢制度,做好醫患溝通,依法處理好各種醫療糾紛,切實維護好醫患雙方的合法權益,形成和諧有序的新型醫患關系。
3、深入開展衛生行業作風建設。建立健全行業內外不同層次的醫療衛生監管體系,以人民群眾的滿意為目標,進一步完善服務項目的評價和獎懲機制;繼續抓好衛生系統治理不正之風工作,認真做好醫療器械招標和藥品集中采購,嚴肅各類服務規范性行為和紀律。
(五)統籌做好其他各項工作。
一是繼續推進愛國衛生運動工作,力求再上一批省市級衛生鎮、衛生村和衛生先進單位;進一步加強農村改水改廁工程、以滅鼠為重點的除害防病工作和環境衛生大整治工作,努力改善農村衛生環境和基礎衛生設施條件。二是繼續推進無償獻血工作,廣泛動員,衛生系統積極參與,確保2009年度無償獻血任務的完成。三是認真落實安全生產工作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健全安全有效的保障制度,確保無事故發生。四是繼續做好計劃生育相關工作,按照責任書要求落實技術協作項目,確保一年工作順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