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人事局發展人才教育計劃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本局各科室、中心:
2009年,全縣人才人事工作要以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根據省、市人事工作會議的部署,緊緊圍繞縣委實施“兩創”總戰略,圍繞服務企業轉型、產業升級,開展“四個年”活動的總體要求,大力實施人才強縣戰略,加強創新創業型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加強事業單位管理,為全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
一、以高層次人才建設為重點,全面實施“三大工程”
1、創新引才手段,深化人才集聚工程。
一是緊貼企業需求招聘人才。抓好縣人才市場常規招聘活動組織;針對企業創新發展需求,組織人才招聘小分隊,跨區域參加創新型人才招聘會,為我縣主導產業、新興產業的骨干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招聘緊缺人才;根據機械、外貿和服務類等專業性人才需求,加強與周邊高校聯系,組織參加相應的專業性招聘活動。
二是加強載體建設吸納人才。不斷深化與安徽合肥、江西南昌等地高等院校的人才智力合作,建立高層次人才引進服務聯絡站,開展“教授、博士進企業”活動,組織相關高校的教授專家來我縣企業進行指導;充分運用博士后工作試點站、緊固件實習基地、大學生創業園等引才載體,拓寬校企聯系渠道,開展產學研合作,吸納高層次人才。積極宣傳國外智力引進,創造條件,開展外國專家引進。
三是優化網絡平臺促進網上招聘。改版升級*人事人才網,增設網絡培訓、網上測評、人才論壇等功能版塊;健全網上人才資源庫,增強網絡功能,擴充網站信息容量,充分發揮其在大學生就業及人才流動中的中介服務作用。
計劃全年舉辦人才招聘會30次,引進各類人才2300名,碩士學歷或副高以上職稱的高層次人才100名。
2、搭建育才平臺,推進人才成長工程。
一是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選拔力度。根據省“151”人才和市“南湖百杰”、“嘉興市專業技術人員帶頭人”的培養計劃,結合我縣產業發展實際,做好培養人選的選拔工作,擴大培養人選的覆蓋面。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繼續開展人才服務系列主題實踐活動。加強對中高級職稱評審的指導服務。推進非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申報評審工作。依托知名高校,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建立領導聯系碩(博)士制度,為高層次人才成長提供跟蹤服務,體現黨委政府對人才的關愛。著力培養一批創新型高層次人才,提高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競爭力。
二是拓寬人才開發合作新渠道。深化與合肥人才中心、南昌人才中心及高校的人才開發合作;加大與上海、安徽、江西等周邊省市人才機構、高校及科研機構的人才合作力度;組織開展本縣企業有關人才赴高校進行定向培訓工作。加強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與交流,組織“大院名?!眮砦铱h共建科技創新載體,舉辦一次合肥、南昌高校*行活動。建立高層次人才論壇,開展學術交流。推進核電人才與地方企業結對聯系,促進縣內人才優勢嫁接。
三是拓寬培訓渠道加強人才培訓。實施《*縣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十一五”規劃》,開展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培訓與考試考核。切實加強對各部門、各行業培訓工作的管理指導,會同有關部門,積極探索培訓的新內容、新形式、新方法,逐步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培訓體系。力爭全年總培訓人數在4000人次以上。
3、打造優質人才環境,優化人才服務工程。
一是優化人才創業政策。在不斷完善人才智力引進政策的同時,針對企業轉型升級所需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培養、使用,制定專門政策,充分發揮拔尖人才的引領作用。在不斷完善大學生創業園建設政策的同時,制定鼓勵大學生創業創新政策,引導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同時,圍繞加快全縣人才隊伍整體建設,制定完善促進人才隊伍建設,服務經濟轉型升級的人才工作綱要。
二是強化人才激勵機制。探索建立科學公正的人才評價機制,注重中青年技術骨干選拔。落實各項人才獎勵和創業扶助政策,加大優秀人才表彰力度,組織開展“引進人才先進企業、優秀企業引進人才”和優秀“大學生創業園”評選表彰活動,并且加以宣傳,不斷激發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和創業熱情。
三是拓展人才服務領域。強化聯系企業制度,開展企業人才調研,組建緊缺型、創新型人才庫和高層次人才信息庫,實行動態管理,全面了解、掌握緊缺型、創新型人才的現狀及需求,建立人才智力需求預測信息制度,提高引才、選才、用才的針對性。加大對“大學生創業園”企業的管理與服務,進一步提高質量,增加數量。開展大學生檔案誠信調查活動。加快人才公寓建設。推進人才服務“下鄉到村”。
二、以公務員能力建設為重點,切實加強“三項建設”
1、加強制度建設,規范公務員管理。對照《公務員法》及其配套政策法規,及時對現行有關文件進行清理,做好配套政策法規的宣傳、貫徹、落實工作。完善公務員考核辦法,強化考核結果的使用。嚴格執行“凡進必考”制度,協調相關單位,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對象、條件和程序,做好2009年度公務員招考工作。進一步健全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完善面試、體檢、政審、公示等環節的程序設置,舉辦一期面試評委培訓班,充實和提升評委隊伍的綜合能力,提高考錄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
2、加強能力建設,提高公務員能力。實施《*縣公務員培訓“十一五”規劃》,深化公務員初任、任職、專門業務及更新知識培訓,抓好基層公務員培訓工作,不斷創新培訓學習方法,逐步推行在線學習等現代學習方式和公務員培訓學分制管理辦法。突出重點,繼續加大對新錄用公務員的培訓、培養和考核力度,開設公務員網上交流論壇,開展公務員法知識競賽;有計劃、有組織地安排新錄用公務員到農村和社區工作鍛煉。加快建立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正常退出等機制,加大公務員交流、輪崗力度,繼續推進中層干部跨部門輪崗交流、競爭上崗和一般干部雙向選擇工作。
3、加強作風建設,提升公務員服務水平。會同有關部門,抓好公務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增強公務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民眾生產生活的自覺性。繼續推進機關效能建設,落實效能建設的各項規定,強化績效考評,樹立廉政自律、高效務實的機關新形象。探索建立指標考核與綜合考評相結合、目標考核與業績測評相結合、單位考核與社會評價相結合的黨政人才新型考核評價體系,努力把競爭機制引入公務員隊伍建設當中,激發公務員奮發有為的內在動力。
三、以構建“和諧人事”為重點,力求實現“三個突破”
1、加強指導服務,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充分就業上有突破。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有關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政策措施,結合本縣實際制定大學生就業促進政策,鼓勵和引導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制企業就業,鼓勵企業吸納和接收畢業生就業,繼續開展大學生“村官”招聘工作,幫助畢業生提升就業能力,鼓勵和支持畢業生自主創業,強化畢業生就業服務,開通就業綠色通道,建立和完善困難畢業生援助制度。
2、加強調查研究,在規范機構編制和完善行政管理體制上有突破。深入貫徹國務院關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機構設置和編制管理條例》,加強機構編制督查工作,嚴禁超編進人,繼續探索機關事業單位編制實名制管理。積極籌備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做好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各項準備工作。不斷健全城鄉統籌發展新機制,進一步鞏固鄉鎮機構改革成果。根據事業單位職能變化情況,做好事業單位機構和職能的調整優化。探索機關混崗人員控制管理辦法。
3、加大改革力度,在推進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上有新突破。繼續推進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生產經營類和中介類事業單位的改制工作。完善事業單位登記管理工作,探索網上年檢。以理順政事關系、轉換用人機制和搞活內部分配等為重點,深化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組織事業單位聘用人員管理專項檢查。繼續深化事業單位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以崗位績效工資為主體、靈活多樣和科學規范的收入分配制度。搞好工資福利和退休干部管理工作。
此外,要繼續做好軍隊轉業干部安置,企業軍轉干部解困,人事行政執法,審批制度改革,電子監察系統建設,政府信息公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建議提案辦理,人事人才宣傳,信訪檔案保密等各項工作。
四、以干部素質提高為重點,切實加強自身建設
1、加強思想建設。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組織開展“實踐科學發展觀”主題教育活動。繼續開展“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干部”、“星級黨支部”等創建活動,堅持并進一步完善局黨組中心組學習制度,加強對科學發展觀、現代人事管理等理論知識學習,圍繞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加強調查研究,開展互動式、探究式、啟迪式學習,提高學習成效。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本領,理清工作思路,提高工作成效,努力促進全縣人才人事工作不斷創出新特色、取得新成績。
2、深化作風建設。根據縣委提出的“四個年”工作部署,繼續深化和鞏固“作風建設年”成果,提高干部素質,強化服務意識,規范行政行為,提高工作效率。通過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和電子監察系統建設,聘請行風監督員,設立人事效能舉報箱,實行網上監督、新聞監督、社會監督三結合等手段,構建全方位、立體式監督體系,推進“陽光政務”,構建“和諧人事”。
3加強廉政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規定,強化對干部的有效監督,完善人事部門“教育、制度、監督”并重的預防和懲治腐敗工作體系,努力建設一支“敬業、務實、高效、廉潔”的人事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