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鄉鎮工作規劃和方向任務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鎮位于縣城南16公里處,全鎮共轄27個行政村4976戶,13508人,耕地面積31058畝。圍繞“三大”主導產業發展,2013年全鎮新發展核桃經濟林4510畝,核桃種植面積達到9000余畝。新發展設施蔬菜400余畝,建設日光溫室大棚90座,拱棚67座,全鎮設施蔬菜面積突破500畝。新發展笨雞9.2萬只,笨雞存欄突破10萬只。全鎮打造“一村一品”初具規模的6個村,2013年全鎮農村經濟總收入實現6042萬元,人均純收入達到3684元。2013年是全面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新的一年,鎮黨委、鎮政府將按照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從的實際出發,緊扣“十二五”規劃,按照“穩糧、優菜、增林、擴畜”的總體思路,明確任務,創新發展,切切實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真真正正讓民生工程惠及百姓,全力推進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一、促調產,以傳統產業為龍頭推進現代農業發展
堅定不移以設施蔬菜、核桃經濟林、笨雞養殖三項產業為重點,圍繞一個目標,推進三個轉型,實施四大工程,建設現代農業。即圍繞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一目標,大力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農村向城鎮、傳統農民向新型農民三個轉型,傾力實施蔬菜設施化、養殖工廠化、林果集約化、種植特色化四大工程,全力加快現代農業建設步伐。一是實施蔬菜設施化工程。按照“十二五”規劃,在濁漳河和南屯河兩岸,以土地和交通條件的比較優勢為基礎,積極爭取太行山溫室片區開發項目,按照種植規模化、生產標準化、銷售品牌化、經營產業化要求,打造精品示范基地。同時,想盡一切辦法激活民間資本擴大設施蔬菜種植面積,增強全鎮設施農業的實力。力爭新發展200畝,到年底設施蔬菜種植面積突破1000畝。新建蔬菜儲藏中心、蔬菜批發市場實現與市場接軌并順利運行。二是實施林果集約化工程。堅持規劃發展和改造提升并重,以濁漳河為界兩翼聯動發展,建設韓村至南莊、云安至鄧峪兩個核桃經濟林發展區帶,全力打造以村為中心、四向延伸拓展的萬畝核桃經濟林精品工程。今年全鎮新發展5000畝,年底實現人均一畝核桃經濟林的奮斗目標。三是實施養殖工廠化工程。按照規模化養殖、工廠化管理、標準化生產、社會化服務、生態化園區的現代畜牧業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組織方式,規模發展笨雞養殖。重點發展集種植、養殖、休閑、旅游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示范工程西方山養殖生態園。今年全鎮計劃新發展笨雞7萬只,確保年底笨雞存欄突破12萬只。四是實施種植特色化工程。繼續推行以秸稈還田、測土配方為重點的玉米豐產方技術,通過良種良法,節本增收,實現優質高效,提高單產水平,今年確保玉米測土配方發展高效農業2000畝。發揮市場引導作用,繼續發展竹柳育苗。觀賞樹種育苗突破500畝。依托歐李育苗基地發展歐李5000畝。發展藥材種植500畝,西瓜種植300畝和2000畝精品小雜糧種植。在實施“四大”工程的同時,鎮黨委、政府將發展“三大”主導產業和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結合起來,在深入開展“一村一品”大討論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制定全鎮“一鄉一業”及各村的“一村一品”方案,集干群之力,帶頭人之智,精品示范之帶動作用,逐步使全鎮各村都像云安、一樣走出“一村一品”新路子。
二、夯基礎,以雙輪驅動為抓手加快城鎮化建設
按照《鎮城鎮發展總體規劃》的要求,采取兩個組團聯動發展的辦法,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一是在以村為中心的區域,打造以現代農業、休閑旅游等產業為依托的村鎮集群。依托村新建完成的儲藏量為10噸的蔬菜儲藏中心,采取“中心+園區+農戶”的模式,在云安、重點打造發展現代農業的樣板區,逐步向周邊發展建設中心區,輻射帶動全鎮各村的發展。同時將繼續做強、打響成家溝武術節這張“文化名片”。二是在以鄧峪、臺曲和電廠“兩村一廠”為中心的周邊區域,打造以工業、三產等為依托的村鎮集群,力爭把鎮培育成為全市城鎮化重點鎮。積極擴張豐聯復合肥廠、鄧峪利廢興盛廠等為代表的現有企業,推進鑫裕水泥廠轉型上項,引進發展一批電力、化工產業鏈條延伸的中小企業。目前投資1800余萬元的鑫裕水泥廠技改項目正上報立項,祁宏環保工程有限公司投資1.13億元、年產60萬立方米粉煤灰陶粒制品項目,前期租地、環評、簽約工作已經完畢,正在立項備案中,預計今年7月將開工建設,明年5月一期10萬立方米生產線投產。此外,千方百計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充分發揮市級扶貧工作隊的優勢和作用,大力改善各村的生產生活條件。
三、重民生,以群眾滿意為標準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從各村實際、群眾需求出發,傾心盡力實施惠民工程,切切實實為群眾解難題、辦實事、做好事。一是積極做好財政獎補“一事一議”工程。努力爭取財政獎補資金75.6萬元完成6個村公共活動場所建設、4個村美化亮化工程、2個村飲水管線、2個村排水渠和云安公共設施、鄧峪蓄水池建設。二是繼續下頑力整治環境衛生。健全完善監督檢查和獎懲兌現機制,確保環境衛生整治收到實效。三是完成新建幼兒園和韓村養老院工程,確保按期投用。四是完成魏城片300畝土地整理項目和莊頭村100畝造地工程。五是扎實做好低保核實評定、合作醫療籌資工作。
四、保穩定,以創新社會服務管理為載體營造安定團結的社會環境
一是按照《鎮社會服務管理實施方案》的要求,全鎮認真落實以鎮域網格單元管理為主要內容的社會管理模式,通過分塊管理、網格到人、責任到人的方式,逐步建立標準明確、責任細化、考核公平、覆蓋全鎮的社會管理“網格化”體系,構筑網格化社會管理新模式,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二是認真落實定期排查、領導包案、責任追究等制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建立健全調處機制,制定實施應急預案,充分發揮多部門聯動調解、組團服務的作用,努力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以貼心到位的服務增強社會管理的實效性。三是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拓寬民意反映渠道,妥善處理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四是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完善各種預警和應急機制,切實提高應對和處置突發性公共安全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嚴防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五是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加強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堅決打擊嚴重刑事犯罪活動和邪教組織的非法活動。
五、抓黨建,以學習黨的十八大精神為契機搞好基層組織建設
在全鎮上下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以十八大精神統領各項工作的同時,以“全心全意解民憂,盡職盡責辦實事”活動為載體,牢牢把握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這條主線,積極創新活動載體,豐富活動內容,改進活動方式,有效探索農村黨建工作新途徑,努力抓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始終保持基層黨組織的蓬勃生機和旺盛活力,真正把村級黨組織建設成為引領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的“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