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縣委組織部總結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縣委組織部總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縣委組織部總結

一年來,在縣委和市委組織部的正確領導下,我縣組織工作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按照年初工作安排,緊緊圍繞全縣經濟建設大局,認真貫徹中央、省、市組織工作會議精神,積極探索,大膽實踐,不斷創新,務求實效,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完成各項工作任務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一、完善結構,嚴格管理,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隊伍建設不斷加強小陳老師工作室原創

(一)按照“四化”方針和德才兼備的原則選干部、配班子,領導干部隊伍活力進一步增強。一是牢固樹立“干部跟著事業走”的理念,把“靠得住、有本事、肯實干”作為評價和使用干部的依據,注重提拔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年輕干部,為他們搭建施展才智的舞臺,年內共有23名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年輕干部走上領導干部崗位,占新提拔干部總數的45.1%。二是以調動鄉鎮領導干部工作積極性為出發點,把表現優秀、政績突出的11名鄉鎮正、副職安排到縣直工作,5名鄉鎮副職被提拔為鄉長、人大主席或正科級政協委員聯絡組長。三是創新干部交流方式。結合考核考察工作,對在一地或部門任職時間較長的干部采取換崗交流、區域交流等方式,44名科級領導干部得到了多崗多地交流鍛煉。

(二)圍繞落實群眾“四權”,積極推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一是認真貫徹《干部任用條例》和六個法規性文件,采取召開座談會和個別座談“聽意見”,編印和發放800份《**縣干部工作調查問卷》“評工作”,檢查履行干部任免程序、堅持選用干部基本條件和任職資格等情況“審問題”的方法,促進全縣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整體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11月順利通過市《干部任用條例》檢查組的檢查驗收,并得到充分肯定。二是繼續堅持選拔任用干部六項公開制度,積極推行“三個五”干部考察方式(即五個必經程序、五種必談對象、五項必考要素),提高干部考察的準確性。繼續實施民主推薦干部預告、干部考察預告、干部任前公示等制度,認真組織民主推薦和干部考察工作。全年共調整科級干部3次121人。三是嚴防“帶病提拔”,妥善處理公示期間的信訪、人訪,慎重提拔使用有爭議的干部。今年5月,有2人在公示期間信訪反映有問題,經縣委組織部、縣紀委聯合調查,未發現其存有影響任職的問題,建議縣委予以正式任用,并針對干部性格方面的弱點,由縣委領導與其面談,促其改進提高。四是嚴格按照《中共**縣委任用局鄉級黨政正職縣委全委會票決制的實施辦法》,對14名科級黨政正職的任用在縣委全委會閉會期間征求了縣委全委會成員的意見。

(三)認真落實各項制度,強化對干部的監督管理。一是堅持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制度。按照《關于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監督的實施細則》和《關于對擬提拔干部實行任職前經濟責任審計的暫行規定》,對5名局鄉級一把手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對11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了離任經濟責任審計。二是實行試用期滿干部由干部工作監督員及執法執紀聯系通報單位負責人雙軌評議制度。2005年4月和12月,對試用期滿的66名干部除在所在單位進行民主測評、個別座談、實地查看有關資料外,專門邀請市、縣干部工作監督員和執法執紀聯系通報單位負責人為試用干部轉正評議把關,廣泛征詢他們對試用期領導干部的意見和建議,重點了解每個人八小時以外的表現,把好了干部“入口關”。三是嚴格審核干部“三齡一歷”,責令4名持有虛假學歷的副科級干部做出深刻檢查,并延長試用期半年,虛假學歷作廢。

(四)加大干部考核工作力度,切實發揮考核激勵約束作用。一是嚴格把關,對局鄉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2004年度工作進行了認真考核。經縣委常委會審定,考核為優秀的領導班子28個,領導干部112人。二是創新方法,增強了可比性。在考核中將領導干部分正職層、副職層和虛職層進行評價,同類單位、同層領導干部進行平衡,使考核結果更加公平,使干部更加服氣。三是提高考核指標設計的科學性。針對以往考核目標單純由上級制定,容易脫離實際的問題,研究制定了《關于局鄉級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考核目標制定及管理辦法》,將目標制定的主動權交給被考核單位。實行了目標制定責任追究制度,避免了目標制定工作中避重就輕、逃避責任、違反程序等現象的發生。四是確保平時考核收到實效。全面推行考核目標及主要工作公示制度和平時工作實績登記制度,通過巡查、談話、重點調查等手段,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平時工作實績進行核實,同時收集縣紀委、縣直各綜合部門處分決定、批評通報等情況,及時記入臺帳,為年終考核積累依據。五是堅持干部考核與干部管理相結合,增強考核結果的激勵約束作用。根據2004年度考核結果,9名優秀人員被提拔為正科級,14名優秀人員被調整到重要領導崗位,6名工作平庸的干部被調整到非領導崗位和非重要崗位。

(五)加強干部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局鄉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引領發展的能力不斷提高。堅持貫徹“聯系實際,分級分類、突出重點、保證質量”的原則,舉辦新提職領導干部培訓班1期,聘請燕山大學、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兩位教授為學員們做專題輔導,組織學員到紀念館和故居接受教育,參訓干部75人,增強了培訓的質量與效果。采取舉辦講座、在職自學、以會代訓等形式組織全縣干部進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一年來,共集中舉辦講座6次,舉辦各類輔導班、研討班22期,參訓干部5000余人。舉辦婦女干部培訓班1期,側重培訓各鄉鎮婦聯主席、縣直婦委會主任、婦女后備干部和部分村婦代會主任,共有291人參加培訓。組織安排11名縣級干部和14名科級領導干部參加市以上干部培訓班次,圓滿完成了培訓任務。

(六)強化干部綜合管理,干部隊伍建設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是采取民主推薦和單位推薦相結合的方式,建立了數量充足、結構合理、門類齊全、素質優良的195人的局鄉級后備干部隊伍。二是嚴格按規定的職數配備股級干部、黨委委員、黨組成員和審判員、檢察員,實行規范化管理,由擬調配單位呈報正式請示后,部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全年共任免9次103人,其中股級干部29人,審判員、檢察員15人,黨委委員、黨組成員59人。三是注重加強選調生工作,強化教育培養,專門召開了2004、2005屆選調生思想工作匯報會,及時了解他們的思想和工作動態。四是強化社會監督,大力推進全縣公務員隊伍思想作風建設。與縣監察局、縣人勞局聯合對30名股級干部進行了社會評價。

二、周密部署,穩步推進,確保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取得實效

(一)精心組織,確保先進性教育活動不走過場。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了先進性教育活動辦公室,研究制定了第一、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實施方案,分階段召開動員大會。各參教單位也都成立相應組織機構,確保了教育活動的順利開展。二是建立健全了領導責任制、領導聯系點、督查和群眾監督評價等項制度,建立縣級領導干部聯系點47個,巡回檢查組1個、督導組8個。縣級領導干部先后深入聯系點230余次,各級領導干部上黨課170多場。三是強化督導檢查,確保參學率。巡回檢查組和督導組深入基層走訪黨員群眾360人次,實地調研單位83家,提出改進意見270余條。采取發公開信、送學上門、通訊指導等方式,組織非在職黨員參加學習,黨員參學率達到99.5%。四是以形式多樣的主題實踐活動為載體,務求實效。深入開展“一學雙爭”和“立足崗位做貢獻、引領提速促發展”主題實踐活動,把作風建設貫穿教育活動的全過程,邊學邊改、邊查邊改、邊整邊改。五是抓住關鍵環節,落實活動要求。除按要求完成規定動作外,還結合全縣實際,通過舉辦專題報告會、文藝演出、選樹典型等方式,提高學習質量。分析評議階段第一、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共征求到針對黨組織和單位意見建議520條,對黨員個人的意見建議3萬多條。整改提高階段,各參教單位和廣大黨員干部建立健全規章制度153個,547個具備整改條件的問題得到整改,整改面達到95%以上,余下的已經制定了整改措施,整改正在進行中。

(二)抓住關鍵,教育活動取得明顯成效。一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愈加明顯,基層組織戰斗力不斷增強。廣大黨員宗旨意識明顯增強,工作更加主動,作風更加務實,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在第一、二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我縣共有203人提出了入黨申請,156人被確定為積極分子,新發展黨員97人。二是黨群干群關系愈加密切,群眾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維護。全縣參教黨員為群眾辦好事、實事6000多件,為生活困難黨員解決實際問題500多件,落實幫扶資金54萬元。三是發展思路愈加明確,各項工作得到有力促進。各參教單位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學習教育活動與本單位工作相結合,有力促進了全縣和諧社會建設。特別是各企業黨組織在教育活動中引導黨員帶頭學技能,促進了企業發展壯大。

(三)自我加壓,保證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好頭、起好步。針對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主要在農村基層開展,黨員數量較多,文化水平相對偏低,涉及面廣,工作難度較大的特點,及早向各鄉鎮黨委下發了《關于做好第三批先進性教育活動準備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鄉鎮摸清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現狀,找準黨員自身、基層黨組織建設、影響經濟發展、影響穩定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兩個批次教育活動協調并進。統一印發《致全縣流動黨員的公開信》,號召全縣的流動黨員克服各方面的困難,積極參加到活動中來。

三、明確重點,強化服務,努力開創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構建完善的人才工作體系。一是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通知》,強化一把手抓第一資源的意識,逐步形成了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協調抓總,各職能單位分工落實的人才工作新格局。二是開展農村實用型人才資源開發調研、人才工作的總體情況和熱點問題問卷調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調研等三次較大規模的調研活動,摸清了底數,對全縣人才總體狀況有了充分了解。三是制定了《2005年度人才工作重點任務責任分工》,將人才工作列為各單位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根據完成情況提出考核評價意見。

(二)強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制定優惠政策,積極引導高校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為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回鄉創業提供發展平臺。今年通過參加人才市場雙向選擇招聘了25名優秀人才充實到教育戰線。加強人才培訓,充分發揮知識引路的作用。采取集中辦班、外出參觀等方式培訓人才;選派了35名科技特派員駐村入企,開展科技服務工作。建立多元化人才獎勵機制。設立人才基金10萬元,用于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對現有人才培養、開發和獎勵;縣政府專門拿出10萬元,對中高考成績優秀單位和教師進行獎勵。

(三)加大服務工作力度。一是提高優秀人才的政治待遇。認真落實“兩個優先”,即在干部提拔使用上,優秀人才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提拔重用;優秀人才有入黨意愿的,優先吸收入黨。縣第七批拔尖人才中有3名同志被提拔為副科級領導干部。二是制定了《**縣人才工作領導小組關于縣域人才域外調動的暫行規定》,較好地控制了人才外流,今年調出的22名大專以上學歷或中級以上職稱人員均符合相關規定。三是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第八批拔尖人才的評選。四是引導專家智囊團八大協會發揮技術優勢,密切同相關產業的聯系,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

四、完善機制,夯實基礎,大力推進基層組織建設

(一)以“三級聯創”為載體,全面提高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總體水平。一是堅持縣級領導干部包鄉鎮制度,狠抓縣委《關于開展創建優秀鄉鎮黨委活動的意見》的貫徹落實,年內評選出優秀鄉鎮黨委8個。二是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深化紅旗黨支部創建活動。按照新的評比標準,在全縣評選紅旗黨支部50個,優秀黨支部68個,為其他村樹立了標桿。三是結合文明生態村創建活動,提升紅旗黨支部和“強村”建設檔次,推進基層組織建設上水平。全縣紅旗黨支部和“強村”培育對象在治理環境、發展交通和基礎設施等方面投入資金300多萬元,硬化道路150千米,拆除臨時建筑2000多個,安裝路燈200盞,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爭先創優”的積極性。

(二)以難點問題和薄弱環節為突破口,加大后進村級黨組織整頓力度。認真貫徹全省集中整頓農村后進黨組織會議精神,強化鄉鎮黨委的責任意識,對村班子不健全、村“兩委”關系不協調、“兩室”建設不完善的19個農村后進黨組織,與后進支部整頓并軌進行重點整頓。同時,除28個倒排5%的縣級后進支部及全省集中整頓確定的重點村外,要求各鄉鎮將仍存在問題的支部確定為本鄉鎮重點整頓對象,參照后進支部轉化方法進行治理整頓,以點帶面擴大整頓成果。工作中,充分發揮28名下派干部的作用,對缺乏戰斗力的支部班子及時調整,對缺額的支部班子及時配齊配強,對經濟發展緩慢、基礎薄弱的村加以引導,幫助增收致富找門路。注重調動包后進村縣級領導、縣直單位的積極性,為后進村辦實事、解難題。共為后進村完善“兩室”42間,修橋11座,修路6000延長米,增設變壓器6臺,辦企業1家,勞務輸出1500人。全縣28個后進黨支部全部如期轉化,有5個支部達到優秀黨支部標準。

(三)以提高“雙帶”能力為側重點,加強村級干部隊伍建設。一是進行專業素質培訓。積極協調農業、科技、畜牧、林業等部門開展“三下鄉”活動,舉辦了2期農村干部集中培訓;配合畜牧局在12個鄉鎮設置了養殖培訓班,逐鄉鎮巡回培訓村干部、黨員和致富能手;舉辦1期婦女干部培訓班,參訓農村婦女干部230人。經過努力,全縣2300名農村干部年內每人至少接受了一次專業技能培訓,每人至少掌握一種新型實用技術。二是學歷教育培訓,招收了68名農村干部參加大專班學習。三是認真貫徹落實《關于實行村干部補貼集中統一發放制度的通知》精神,關心和愛護農村干部,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激發廣大農村干部投身三個文明建設的熱情。

(四)以促進黨組織發揮作用為切入點,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成效明顯。一是加強改制企業黨建工作。針對企業改制實際及時調整黨組織設置,撤銷了秦皇島武山水泥有限公司黨委,設立河北武山水泥有限公司黨委。二是加大非公有制企業黨組織組建力度。組織專門力量深入非公有制企業進行調研,積極探索適應私營企業特點的活動方式和工作方法。到2005年底,共有21家非公有制企業組建了黨支部。三是扎實推進非公有制企業下派黨建指導員工作的開展。64名黨建指導員通過有針對性地引導帶動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創黨員先鋒模范崗”、“我為企業獻一策”等活動,形成了企業黨組織建設與發展“雙贏”的良好局面。

(五)以建設“雙強”型黨員隊伍為目標,做好黨員發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一是努力擴大入黨積極分子隊伍。按照“寬進嚴出”原則,改善黨員隊伍的年齡結構、文化結構,建立了一支2752人的農村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二是對有關遺留問題進行排查處理。組成專門工作組,對全縣農村發展黨員工作進行認真檢查,針對消極對待發展黨員工作現象進行重點處理,解決了11名長期培養的積極分子黨組織未接收的問題,3名超期預備黨員未轉正問題。三是健全制度,創新辦法。注重保持農村穩定和班子團結,制定有爭議發展對象處置辦法。辦法規定,對某個發展對象,如果支部班子內部持不同意見,不能達成一致的,拿到黨員大會上討論,由全體黨員討論決定。對存在派性的村,召開會議達不到規定人數或難以形成決議,在支部同意的基礎上,將發展對象轉到鄉鎮機關、協會或企業支部進行培養、考察和發展,但非黨的村委會成員,規定不能轉到其他支部進行培養,防止引發村黨支部和村委會的矛盾。通過以上措施,全年共發展黨員682名,其中農村黨員563名。

(六)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為抓手,做好黨員電教工作。一是整合黨員電化教育資源。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后,及時將精挑細選的電教片發放到參加活動的單位,全縣各級黨組織已組織黨員干部收看電教片1000多場次,收看人數達3萬余人。二是加大先進性教育活動宣傳力度。在縣電視臺新聞節目中開辟了《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專題》專欄,及時報道先進性教育活動開展情況,自活動開展以來共播發了120期。為配合活動開展,與電視臺合作制作了《春雨潤無聲》、《千樹萬樹梨花開》等四部匯報片。三是注重挖掘典型。先后攝制了《責任》等13部專題片,并刻錄成光盤下發到全縣基層黨支部。

五、轉變作風,更新觀念,切實加強組工干部隊伍建設

(一)加強信息調研和信訪工作,組織工作的前瞻性進一步增強。把加強信息調研工作作為推動組織工作的有效辦法,組織廣大組工干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認真分析和研究新情況、新問題,總結新做法、新經驗。共完成了4個調研課題,其中《抓住關鍵,創新方法,構建科學有效的干部考核機制》、《支部加協會:促進農村“三個文明”共同進步的有效途徑》2篇調研文章分獲市組一二等獎。加強信息采編和報送工作,全年共編發《**組工》20期,向上級報送信息文章422篇(條),其中,省組采用11篇(條)、市組采用31篇(條),信息工作繼續走在全市組織系統前列。不斷強化政治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認真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嚴肅認真地處理解決越級信訪、集體上訪問題,嚴格執行信訪工作監督責任制,取得了較好成績。全縣各級組織部門接待信訪60多件,全部得到圓滿解決。

(二)強化理論和業務學習,組工干部隊伍素質進一步提高。按照市委組織部要求,深入開展了“建學習型組織、做知識型干部”活動,廣泛構建活動平臺,努力推動組工干部更新觀念、提高素質。結合本單位實際,以“四個一”活動的形式,開展向祁愛群學習活動,即集中收看一次祁愛群先進事跡報告會專題片,召開一次座談會,結合組織部門黨員先進性要求開展一次大討論,寫一篇心得體會,把學習祁愛群先進事跡落實到推進全縣組織工作的實際行動上,全縣組織系統人人爭做勤奮學習、品德高尚、愛崗敬業、扎根基層、干事創業的表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樹組工干部形象”活動的成果,采取“以會代訓”、“下鄉送學”等方式加強組工干部理論和業務知識培訓,不斷完善保持公道正派的長效機制。

(三)**黨建網站與各鄉鎮黨委順利對接,搭建起提高全縣黨建工作水平、提升組工干部隊伍素質的平臺。今年7月,黨建網站成功改版,為各鄉鎮黨委開辟了欄目并在首頁實現鏈接,欄目更新由各鄉鎮自行完成,通過系統管理員審核后正式。在日常管理中,各鄉鎮均建立了領導審批制度,嚴格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執行有關保密制度和規定,確保了黨建網站信息的時效性、重要性、合法性、指導性。在網站首頁設置《網上黨校》、《政策問答》等欄目,使廣大組工干部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政策法規及相關業務知識,對提高組工干部隊伍素質起到了推動作用。改版后的黨建網站具備了網上新聞、網上干部選拔任用公示等功能,成為全縣組織工作的重要載體。

今年來,我縣組織工作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基層黨建工作水平不夠平衡,干部學習風氣不夠濃,基層調研工作不夠扎實,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決。

2006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第一年,做好新一年的組織工作意義十分重大,我們將在縣委和市委組織部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高度的責任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扎實有效的工作,努力開創組織工作新局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义县| 万全县| 海丰县| 贺州市| 托克托县| 琼结县| 朝阳区| 潞西市| 绥化市| 萨迦县| 微博| 庆元县| 福贡县| 琼海市| 嵊州市| 阳新县| 镇原县| 连山| 昌图县| 夹江县| 蒙自县| 六枝特区| 宝鸡市| 临漳县| 二手房| 昌图县| 郧西县| 正宁县| 双柏县| 宝坻区| 九寨沟县| 营口市| 锡林郭勒盟| 密山市| 横山县| 邵阳县| 噶尔县| 萨迦县| 马关县| 米泉市| 安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