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意見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推動水稻種植機械化,切實提高全縣農機化工作整體發展水平,特制定實施意見如下。
一、目標任務
(一)基本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完成機械化種植87萬畝,其中機插秧面積72萬畝,機插率達到80%以上。
(二)大力推廣插秧機。推廣新增乘坐式和步進式插秧機1220標準臺(乘坐式插秧機折合3臺步進式插秧機)。
(三)大力開展“直播改機插”工程。全力控減直播稻,高速、國省道、縣鄉公路兩側500米范圍內嚴禁種植直播稻。
(四)加快示范方建設。狠抓大田栽插,每個鄉鎮(街道、場)都要創建機插秧千畝示范方,甚至萬畝示范方,有條件的村實行整村推進,確保全縣機插秧面積。
(五)推進育秧基地建設。新增育秧流水線20條,建成10畝以上機插秧秧畦400個,實現統一選種、統一育秧,全縣育秧基地秧畦7200畝。
二、扶持政策
(一)機插秧作業獎勵。對于農機合作社或農民購置育插秧機械的,除享受國家、省財政購機補貼政策外,經驗收已投入生產并發揮作用,縣政府對每臺步進式插秧機作業60畝以上的獎勵1000元;每臺乘座式插秧機作業150畝以上的獎勵5000元;每條育秧流水線實施流水線育秧的獎勵5000元。
(二)合作社規模作業獎勵。對于農機合作社在縣域內育插秧服務0.5~0.8萬畝的獎勵1萬元,0.8~1萬畝獎勵2萬元,1萬畝以上的獎勵3萬元。
(三)機插秧有功鄉鎮獎勵。對于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有功鄉鎮設一、二、三等獎,分別獎勵3萬元、2萬元、1萬元。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基本實現水稻種植機械化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建立相關服務機構(詳見附件1),具體負責全縣水稻種植機械化推進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督查、指導服務,確保實現目標任務。各鄉鎮(街道、場)要相應地成立組織,主要負責人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
(二)深入宣傳發動。各鄉鎮(街道、場)和相關部門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培訓等途徑,大力宣傳機插秧技術節本增效、增產增收、抗病抗倒的優勢,切實改變人工直播的傳統落后和風險較大的生產方式,引導農民采用先進的機插秧技術,努力營造加快推進水稻種植機械化良好氛圍。
(三)創新機制體制。充分發揮農機合作社在機插秧整體推進過程中的作用,大力推行“標準化育秧、機械化插秧、產業化經營、社會化服務”的新路子,積極開展“一條龍”、“保姆式”服務,不斷擴大機插秧作業服務面積和質量。
(四)細化服務指導。縣鄉兩級農機、農技部門要通力合作,制定切實可行的指導服務計劃,及時開展宣傳推介、技術培訓、育秧指導、機具維修等各項服務工作,確保服務無失誤、無脫節、無投訴。鄉、村兩級要在秧池育供秧、秸稈機械化還田、機具購置調度和作業質量等方面加強組織協調,為機插秧順利進行提供保障。
(五)強化督查考核。根據省、市下達我縣的目標任務,分解目標任務。各鄉鎮(街道、場)要制定本轄區具體實施方案,按照時令及時組織實施。縣政府將適時組織工作匯報、現場觀摩、分片督查等方式督查機插秧工作,嚴格考核秧畦面積、機具購置和插秧面積等落實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