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衛生局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預防方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為進一步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大力宣傳和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識,確保不發生大的疫情,保護廣大嬰幼兒的健康,維護社會穩定,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則
(一)工作目標。通過有組織地開展大眾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宣傳普及手足口病與兒童預防工作科學防病知識,增強群眾防護意識和應對能力。消除群眾恐慌心理,科學、理性的防控手足口病,保護廣大少年兒童的身體健康。
(二)工作原則。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面向農村、面向社區、面向基層的原則。
二、組織實施
(一)組織形式。在衛生行政部門的領導下,各級疾控中心負責具體組織實施、管理和督導評估工作;做好手足口病健康教育科普宣傳材料發放、使用等工作。充分發揮電視、報紙等大眾傳媒的優勢,組織各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等基層衛生組織對目標人群開展形式多樣的健康教育活動。
(二)目標人群。各級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婦幼保健機構及鄉鎮防保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托幼機構、學校及兒童家長等。
(三)健康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和要求。
(1)各級醫療機構、疾控中心及鄉鎮防保站、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等業務人員組織開展手足口病的疫情、流行趨勢、預防知識要點、健康教育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能力培訓,提高開展手足口病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2)各疾控中心負責對本轄區內托幼機構、學校相關人員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技術培訓,每一所幼教機構及學校要設專人負責健康教育工作,做到以下控制措施:1.本病流行季節,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3.進行清掃或消毒工作(尤其清掃廁所)時,工作人員應穿戴手套。清洗工作結束后應立即洗手;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5.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6.每日進行晨檢,發現可疑患兒時,要對患兒采取及時送診、居家休息的措施;對患兒所用的物品要立即進行消毒處理;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根據疫情控制需要當教育和衛生部門可決定采取托幼機構或小學放假措施。
(3)托幼機構、學校要通過組織召開家長會、課堂、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向兒童、學生及家長宣傳手足口病防治知識,提高廣大兒童及家長手足口病知識知曉率。教育家長盡量少讓孩子到擁擠公共場所,減少被感染機會。如果孩子出現發熱、出疹等癥狀及時就診,及時隔離規范治療。
(4)各級醫院、婦幼保健機構等要發揮技術、公共衛生服務等優勢,加強醫院感染控制的宣傳教育,做到:1.疾病流行期間,醫院應實行預檢分診,并專辟診室(臺)接診疑似手足口病人,引導發熱出疹患兒到專門診室(臺)就診,候診及就診等區域應增加清潔消毒頻次,室內清掃時應采用濕式清潔方式;2.醫務人員要結合病情,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指導,在診療、護理每一位病人后,均應認真洗手或對雙手消毒;3.診療、護理病人過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的儀器、物品等要擦拭消毒;4.同一間病房內不應收治其他非腸道病毒感染的患兒。重癥患兒應單獨隔離治療;5.對住院患兒使用過的病床及桌椅等設施和物品必須消毒后才能繼續使用;6.患兒的呼吸道分泌物和糞便及其污染的物品要進行消毒處理;7.醫療機構發現手足口患者增多或腸道病毒感染相關死亡病例時,要立即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和疾控機構報告。
(5)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預防保健站等要充分發揮基層網絡的作用,通過專欄、展板、橫幅、有線廣播、網站、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開展轄區內預防手足口病健康知識宣傳教育,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三、手足口病的個人預防措施
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四、督導與評估
各級衛生行政部門、愛衛辦負責組織對各地健康干預活動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疾控中心進行綜合效果評估和總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