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宣傳注重政治性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在**區委的高度重視下,**區各級黨組織按照市委組織部“流動黨員”梳理工作的總體安排,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細致踏實的工作作風,抓住組織領導、宣傳發動和登記排摸三個環節,切實把“流動黨員”梳理工作落到實處。
一、抓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形成全覆蓋的工作網絡
區委高度重視,把做好“流動黨員”梳理工作作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黨員管理工作的重要契機,要求全區各級黨組織以高度負責的態度抓實抓好,確保把**%以上的“流動黨員”排摸清楚,納入黨組織的有效管理之中。按照區委的工作要求,區委組織部根據**區域的特點,制定了開展“流動黨員”梳理工作的具體方案,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陸興祥對這項工作的開展作了動員和部署,要求各級黨組織把“流動黨員”梳理工作與非公企業“雙達標”工作的推進、黨員先進性教育的前期準備和深化“凝聚力工程”建設相結合,務求扎實有成效。
為了做好“流動黨員”梳理工作,區委組織部舉辦了各大口黨委工作人員的培訓班,使每一名工作人員對梳理工作的每一個環節有一個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各大口黨委結合本部門實際,成立梳理工作小組,落實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責任。各街道都充實了黨員服務中心的力量,抽調了16**人次社區干部參與排摸工作。形成了“黨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實施、行政部門積極配合、群團組織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全區以區、街道和居民區(樓宇)三級黨員服務網絡為主要依托,共設立了154個登記接待點,第一線工作人員達到406人,形成了全覆蓋的工作網絡。
二、抓宣傳發動,強調因地制宜,努力做到家喻戶曉
根據**中心城區外資企業、外籍人士較集中的特點,**區各級黨組織在宣傳中既注意形成宣傳聲勢,力爭做到家喻戶曉、不留空白。一是形成一定聲勢。在區政府所有對外服務窗口、區和各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各社區宣傳欄、貿易市場、建筑工地、商務樓宇等流動黨員可能經過的區域均張貼了《致流動黨員的公開信》,公布流動黨員登記受理的相關事宜;《**報》、區政務網等媒體對有關受理地點及時間進行公布;區有線電視臺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公開宣傳;各街道黨員服務中心受理登記點在社區醒目處拉設了宣傳橫幅。二是嚴格中途管理。所有張貼公開信的場所都報區委組織部備案,區委組織部專門對《公開信》張貼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要求各黨組織定期對張貼的《公張信》進行檢查,凡有破損、涂抹的一律更換,確保張貼的嚴肅性。三是突出重點對象。各級黨組織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種方式,確保宣傳工作進工地、進社區、進樓宇。區建委到所有建筑工地的工作人員(含民工)及動拆遷隊伍中進行宣傳;各街道自行印制了**394余份《致流動黨員的公開信》小卡片,送到每家每戶,各街道綜合黨委還通過物業公司將《公開信》送到商務樓宇的每一位中方員工手中。全區共張貼宣傳資料4**張,共向94023戶居民,2371家單位企業發放宣傳單。
三、抓登記排摸,營造“家”的氛圍,穩步推進梳理工作
為方便流動黨員登記,區和街道的黨員服務中心在雙休日、晚上都設專人值班,延長接待時間,各街道社區也分別設立接待登記點,方便流動黨員就近登記。為了確保工作“不留死角”,在接受流動黨員登記的同時,各單位、街道還廣泛開展了排摸和自查工作。公安深入保安隊、交通協管員中了解情況、衛生局深入民辦私人診所了解未公開身份的黨員情況、區建委深入21個建筑工地,在工地務工人員中排摸“流動黨員”。全區各條線部門共排摸單位791家,排摸外來務工人員18366人次,共排摸出“流動黨員”56人。各街道也組織社工深入居民區和“兩新”組織排摸“流動黨員”,截止5月21日共對全區87787戶居民,2022家非公企業(含商務樓宇)進行了排摸,分別占全區居民總戶數和非公企業總數的80.1%和85.3%。
各大口黨組織在對系統內聘用人員、非公企業、社區中“流動黨員”進行排摸的同時,還對本支部6個月以上未與黨組織聯系的黨員開展集中自查。共從在冊黨員中梳理出與黨組織長期失去聯系的黨員264人,各黨組織發動上百名機關和社區干部,通過電話、發函、查閱戶籍資料、找熟人等多種方式,對這些黨員進行了查找,目前已找到67名。
作為“流動黨員”梳理工作的牽頭抓總部門,區委組織部認真做好全程指導和工作督查。區委組織部領導深入部分街道黨員服務中心、社區、商務樓宇、建筑工地,對梳理工作宣傳、發動情況和接待點受理登記情況進行抽查,并對工作中存在的不規范情況提出整改意見;建立了特殊情況通報制度、工作信息周報告制度和每天接待登記零報告制度,做到日日有情況,周周有總結;跟蹤了解基層黨組織的工作動態,形成了《**區流動黨員梳理工作拉開序幕》、《認真組織、宣傳到戶,**區積極做好“流動黨員”梳理的宣傳發動工作》等工作信息;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總結一階段工作,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明確下一步工作思路。區委組織部還對第一階段登記的107名“流動黨員”和197名自查出的與黨組織失去聯系的在冊黨員進行了結構和原因分析,既為身份核實做好準備,也為從制度上加強黨員管理和教育提供基礎性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