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電子工程系科研工作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年來我系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在校領導下,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決貫徹黨教育方針。
1、創建《應用技術研究所》、《技術資料情報室》、《學生課外科技制作基地》、我系的科研工作打下基礎,應用技術研究所為走產學研道路擴展辦學空間打下基礎。
2、建設一支基礎理論扎實、實踐經驗豐富、開發能力強的“雙師型”教師隊伍,現不僅有學校自己培養教學效果良好,產品開發能力強,技術過硬的“雙師型”教師而且還有一批穩定的校外“雙師型”中、高職稱的兼課教師。
3、在“產、學、研”改革中,我們開放專業教學實驗室、建立學生課外科技實習基地、在高新技術孵化基地建立“應用技術研究所”作為“產、學、研”合作辦教育的友誼橋梁,為校企雙向參與,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多渠道、多模式、多機制地開展辦學。讓學生走向工作崗位得到初步鍛煉。不斷完善學生的實習基地。
4、實踐性教學以實驗方法和工程方法為主線,把傳統的物理、電工、電力拖動、電子學、計算機運用、以及專業實驗加以組合,把實驗分為三個層次:基本量測量及數據采集,基本實驗方法與調試,產品加工與設計。學生在實驗室學習的內容,課后還可以再次練習,也可以在“課外科技實習基地”重新設計相類似的實驗。
5、為加快人才培養步伐,為企業輸送更多、更優秀的一線藍領工人,電子工程系與企業緊密合作,以“應用技術研究所”為依托,經常帶領學生為泉州地區的企業開發產品,解決企業生產中的問題。高校、企業共同培養一線操作人才與工程人才。學生要到生產第一線參加勞動,堅決批判“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樹立勞動光榮的思想。
6、在積極引進專業教師的基礎上,加強對新教師的培養,新教師到校工作,先安排在實驗室工作1年,從管理實驗設備到輔導學生實驗,在這年里必須獨立完成一項科研項目,要參加《應用技術研究所》的工作。
7、為加強教師的動手能力,鼓勵教師多完成社會急需的科研項目,努力完成社會要求的技術難題。必要時還派教師脫產到相關企業參加生產。教師在產品轉化能力上有極大的提高。教師只有參加科研工作、產品開發才有上課的資格。
8、組織觀摩教師實驗課教學。
9、組織教師撰寫科技論文,我系在泉州組織的“優秀自然科技論文”評比中葉鴻基的作品獲二等獎,陳金佳獲三等獎(全校共3篇獲獎)。
10、完成“計算機小鍵盤數碼漢字”輸入法的研制。
11、完成“水泥空心磚PLC程序”的設計與調試,在生產中已大量使用。
12、完成“靴底硫化機控制系統”的設計也已在生產中使用。
13、正在組織研究中的有“快閃高級汽車音響”、“智能充電器”、“珠算計算機輸入裝置”、“小型全價配合飼料廠”等6項課題。
14、建立《科技活動室》。《科技活動室》配有通用電子設備、計算機等,《科技活動室》由學生會自己管理,學生隨時都可以在《科技活動室》自由學習與制作電子電路或計算機編程。
15、組織學生建立“科技活動小組”在課外參加各種技術、技能的活動。
16、“科技活動小組”中設置“家用小電器義務維修隊”免費為全校維修各類電器(包括小家電、電視機、計算機、控制裝置等)。
17、鼓勵學生參加省、市組織的各項科技制作、技能比賽。特別是“挑戰杯大學課外科技制作”比賽。力爭在第7屆技能比賽中也到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