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全區開展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情況匯報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今年,全區在黨員干部中開展“弘揚蘇區精神和焦裕祿精神,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服務發展”主題實踐活動,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通過活動,在全處掀起濃厚的“一弘揚三服務”熱潮,圍繞“增強五種意識”、“解決五個突出問題”,使全處工作主動融入到全區經濟與社會發展工作當中。
一、領導重視,宣傳造勢,營造濃厚的主題實踐活動氛圍
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把這項活動列為全處工作中的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并將這項活動指導全處全年工作。
一是辦事處成立了由書記為組長的“一弘揚三服務”活動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下又下設了綜合組、宣傳報道組、督導組等三個組,進一步明確了各小組的人員及工作職責,使全處開展的“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有具體的組織形式。
二是辦事處于4月20日上午召開了街道“一弘揚三服務”主題實踐活動動員大會,對此次活動進行了全面動員和部署。動員會之后,街道黨工委先后召開在黨政聯席會議上專門研究和調度“一弘揚三服務”活動,黨工委書記不僅親自參加動員、親自安排部署、經常關心過問,黨工委副書記、紀工委書記陳愈新也多次深入各社區(村)進行督促指導“一弘揚三服務”活動。
三是為了確保“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有關內涵和意義深入人心,我們特別注重了輿論宣傳工作。辦事處機關、各社區(村)充分利用宣傳欄、黑板報、“一弘揚三服務”活動專報、標語橫幅等集中宣傳“一弘揚三服務”活動的深刻內涵和基本要求,大力宣傳“一弘揚三服務”活動好做法、好經驗和先進典型,努力營造“一弘揚三服務”活動的濃厚輿論氛圍。
二、制定方案,加強學習,使主題實踐活動有實實在在的內容
3月29日,辦事處下發了《“一弘揚三服務”活動實施方案》,各社區(村)也在4月25日之前分別召開了“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活動動員大會,并根據社區(村)的具體工作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一弘揚三服務”活動實施方案》,使全處開展的“一弘揚三服務”活動自始至終有明確的目標要求,有實實在在的活動內容。4月份,辦事處機關、各社區(村)向每個黨員干部發放了《弘揚蘇區精神學習焦裕祿精神,爭做人民好公仆讀本》和一本讀書筆記本,專門用于記錄“一弘揚三服務”活動的讀書筆記及心得體會,并要求廣大黨員干部認真理會這本書的實質和內涵,并要加強自學,將自學貫穿主題實踐活動全過程。
三、圍繞主題,體現特色,使主題實踐活動作為推動工作的助力器
全處上下以“一弘揚三服務”為契機,結合自身實際,扎實開展了以“一弘揚三服務”為主題的一系列實踐活動:
一是以“一弘揚三服務”活動指導紅旗村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在紅旗村棚戶區(危舊房)改造工作中,辦事處設立政策咨詢辦公室、公布熱線電話等便民措施,同時下派干部到村民家中,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時時處處做到“陽光拆遷、以情拆遷、平安拆遷、和諧拆遷”。由于工作深入人心,自4月8日集中簽訂協議以來,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辦事處就拆遷134戶,完成整個項目拆遷任務的91%。
二是自4月份以來,根據區委統一部署,辦事處積極開展以“一弘揚三服務”為主題的學習心得及論文評比活動。在活動中,各社區(村)黨組織積極響應,組織人員迅速掀起學習“蘇區精神和焦裕祿精神”高潮,做到了學習有準備、有課時、有內容、有記錄、有心得,同時要求每名干部要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和論文1篇以上。截止4月30日,辦事處共收到學習心得體會15篇、論文5篇。
三是于4月14日、4月26日組織南門口西園舉辦“街道春風行動送崗位”活動。活動共有23家企業參加,包括餐飲、紡織、超市、廣告、電子、商貿等6個行業,招聘崗位有營業員、業務員、設計師、收銀員、技術工人等260余個。轄區內下崗失業、待業人員、“4050”人員、返鄉及新增就業人員共600余人參加了招聘會,其中現場就有269人與用人單位初步達成用工協議。通過舉辦社區“零距離”招聘會,使廣大就業人員在“家門口”就能接觸到、享受到就業信息和崗位,更好地方便了廣大就業者。
四是下社區結合社區黨員多、分布廣的實際,社區黨總支在全街道中率先制定了《“一弘揚三服務”活動實施方案》,并率先在轄區中開展了“一弘揚三服務”活動調查問卷活動,此次調查問卷活動的目的是廣泛征求廣大黨員干部、居民群眾對社區開展“一弘揚三服務”活動的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制定服務措施,達到活動有成效,讓群眾滿意。
五是社區把社會穩定、居民安居樂業作為“一弘揚三服務”活動的切入點,與社區片警一起,結合社區一帶的治安實際情況,向廣大居民群眾現場宣傳人防、技防等知識,讓大家都來做社區治安的有心人,共同做好群防群治工作,確保了“兩會”期間轄區的社會穩定和“零上訪”。
六是半島社區于今年搬遷到帝景豪園辦公的實際,結合社區建設及近年來工作情況,社區明確了下一步將開展“四抓”(抓作風、抓落實、抓民生、抓突破)工作,組織社區干部深入小區樓棟開展調研,了解群眾心聲,聽取民意,建立工作臺帳,積極開展幫扶活動,為居民多辦實事和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