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編童話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本次習作著重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的新的理念:“鼓勵學生寫想象中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在教學時,盡可能地減少束縛,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寬松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想象、自由表達;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作用,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互相激勵,激發學生樂于寫作的激情,讓學生饒有興趣地去寫作。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讀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這個童話故事是如何編出來的。
2.指導學生圍繞“養成良好衛生習慣的重要性”來開拓思路,自己確定題目,仿照例文,依據本次作文要求來編一個童話故事。
3.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指導學生認真觀察幾幅圖,大膽想象。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同學們,你們喜歡童話故事嗎?(喜歡)你們都喜歡哪些童話故事呢?(啟發學生先在四人小組內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剛才大家交流了這么多的童話故事,你們知道童話故事都有哪些特點呢?結合課文里學過的、結合自己聽過的、看過的童話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說說。
3.指名說說“童話故事”的特點。(師歸納板書:①把動物、植物、物品當作人;②要大膽想象,編有趣的故事。)
4.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習作8》,也來編寫童話故事。
二、學習例文,了解寫法
1.有一位叫耿新華的同學,為了幫助小朋友養成講衛生的習慣,他動腦筋編了一個童話故事。師范讀。
2.學生輕聲讀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邊讀邊思考:①這個童話故事主要說了誰?②說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3.讀后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以上三個問題。(略)
4.學生再讀例文,想想:不講衛生的小朋友聽了這個童話故事后會改正嗎?
5.師:一個小小的童話故事就能幫助小朋友改正不講衛生的壞習慣,看來,童話故事的作用的確很大!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試一試,編一個童話故事來幫助某些同學改掉某些不良習慣呢?
三、根據要求選好內容
1.引導學生明確本次作文要求:通過編童話故事來幫助同學們認識了解編童話故事的好處多。
2.(出示書上四幅圖)仔細觀察,這四幅圖上分別寫了哪幾種動物?它們都有哪些不好的習慣?
(小猴子——寫字姿勢不正確;小豬——吃多了糖果牙齒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蘿卜,太挑食;小狗——吃飯要媽媽跟著喂,不利于身體健康。)
3.師:這幾幅圖只是提供給同學們選用的。同學們還可以結合你平時觀察到的想想,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不良習慣呢?
(引導學生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
4.引導學生自己選擇一個“不良的習慣”,想想這會有哪些影響?選擇好描寫的對象(動物、物品……),自己擬定童話故事的題目。(讓學生自由擬題,指名交流。《小猴子寫字》、《小豬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處多》、《小馬不亂扔果皮了》……)
四、大膽想象,編寫童話
1.以例文啟發想象。例文中這位同學講了小花貓不講衛生的哪些事?這個故事開頭、經過、結果怎樣?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2.談話拓展。同學們在選定了童話故事的內容和童話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這個“人物”身上原來有什么不良的習慣?(如愛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確、不愛剪指甲、隨地吐痰、隨地亂扔果皮……)圍繞這個不良習慣,會發生什么事呢?帶來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經過如何?事情的結果怎樣?
3.大膽描述和構想。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定好內容,根據內容擬好題目,思考可能會發生些什么事?并認真構思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在構思故事時可以大膽、自由地想象,要盡可能地使故事過程具體些。(在自己獨立思考后,說給同座位聽)
五、交流評議,動筆寫作
1.四人小組交流:把自己編好的故事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同學幫助補充修改。(師下小組巡視和參與)
2.各小組推薦同學在全班交流所編的童話故事。(對于優秀的要肯定優點,給同學作示范;對于中等及較差的要多鼓勵,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們的勞動,保護他們編寫童話故事的積極性,并組織同學們討論,幫助完善故事。)
童話故事網權威自編童話故事200字:驕傲的大白鵝,更多自編童話故事200字相關信息請訪問童話故事網。 “啦啦啦! 啦啦! 啦啦啦! 啦!”一天,大白鵝唱著歌“這不是白鵝兄弟嗎?”野豬問道。大白鵝只瞄了一下野豬,就繼續走了。
“ 喲!鵝兒!去干什么呀?”鴨子大嬸對大白鵝說,“這世道真不公平,你說是吧!連你這鴨子也敢對我喝來呼去,哼!”白鵝狠狠地盯了鴨子大嬸。便悠閑地走了。
沒過幾天,鵝更驕傲了,他在綠森村,名氣大起來,所有的小動物見了他就跑,鵝放肆起來。甚至無緣無故罵人,森林里的小動物非常怕他,又怕告狀給老虎村長被鵝發現,所以大家一直沒去跟老虎告狀。鵝在這里干的壞事簡直數不清。老虎更是被蒙在鼓里。一天,一直膽大的青蛙,終于忍不住了,他向老虎告狀了。老虎一聽,氣的鼻子都歪了,它想:“還有人跟我搶大王?還是一只小鵝?”于是,他出面將鵝修理了一頓,并說:“不用真功夫,你當我是病貓啊!,不給你點顏色看看!”其他動物紛紛在旁邊鼓起掌來。鵝離開了綠森村,那里也在老虎的管制下,繁榮富強。
5月8日,同方股份的大股東清華控股有限公司正式與自然人劉益謙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以21元/股的價格轉讓5000萬股同方股份,占上市公司總股份的5.12%。轉讓后,清華控股仍持有同方公司2.37億股的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4.30%。
根據同方股份2009年年報,除了第一大股東的清華控股外,公司前10大股東中的其余9家基本都是投資基金。上海證券分析師認為,變動主要是股東層面的變動,對同方的經營策略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由于此前業界對于同方股份可能將若干家控股或參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預期非常強烈,此次股權轉讓再次放大了這種預期。
分拆上市的強烈預期
同方股份股權轉讓的目的何在?是否會引起同方經營戰略的大變化?
清華控股稱,本次出售同方股份股權的初衷在于“改善同方股份的公司治理結構,進一步拓展同方股份在資本市場的成長空間,支持同方股份的可持續發展。” 劉益謙也表示,雖然自己購買的股份在6個月內不能上市交易,但未來12個月內不排除繼續增加或減少其在同方股份中擁有權益的可能性。
有分析機構認為,雖然劉益謙是職業炒家,也曾經有購買渝開發3.15%股權后轉身便賣出的投機行為,但是,同方整體發展良好會讓他受益更大,因此同方整體發展策略不會受影響。
作為一家國家控股的上市企業,股權結構過于單一一直是制約同方股份發展的較大問題。這個問題在很多上市國有企業內都比較突出。為此,很多企業在試圖改變。比如,紫光股份的前三大股東都是國有法人股,累計持股達38.2%; 而聯想集團股權結構也在去年有重大變化。2009年9月,聯想集團的控股方聯想控股將29%的股權轉讓給民營企業中國泛海控股集團,被業界解讀為聯想“去國有化”。
上海證券分析師表示,“這次變化是同方首先從股東層面做出的改善,未來企業整體的經營管理也會有一些改變。”
業內人士認為,清華控股出售股權的本意不在于放棄對于同方股份的控股權,而是大股東急需資金,這是他們對分拆上市做前期準備。
記者從同方股份2009年年報中得知,同方股份目前擁有的主要控股與參股企業達56家,其中大部分業務都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僅看同方的業務規模與盈利狀況,其中相當一批公司具有上市資格,分拆上市擁有充沛資源。”國泰君安計算機行業首席分析師魏興根指出。
對于分拆上市,同方并不否認。此前的4月20日,同方股份停牌并聲稱,目前公司正在研究相關政策和規定,評估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科技領域以及環保、水務、建筑節能等節能減排領域的業務進行分拆的可行性,并可能依此擬定所屬控參股子公司分拆上市的方案。此舉引起了同方4月28日復牌后的股價大漲,盤中創出了30.5元的新高股價。
戰略布局新興產業
“同方越來越讓人看不懂了!”一個業內人士感嘆說。如今,同方已經不是人們印象中的一家PC廠商了,它所涉足的三網融合、節能環保等領域,都是產業熱點話題,這讓同方具有了被資本市場熱炒的資本。
除了計算機主營業務外,同方正通過控股或參股的方式成為一家具有四大業務板塊的規模性企業,包括計算機系統本部、應用信息系統本部、數字電視系統本部、能源環境本部,分屬信息產業和能源環境產業。據記者了解,2009年,同方實現主營收入152.25億元,其中信息產業占總收入的81%,能源環境產業占總收入的18%,信息產業和能源環境產業繼續保持“二八”格局。
其實,同方目前在PC領域的聲音已經越來越小,而且PC業務的毛利率也不斷下滑。以同方眾多業務線為例,計算機業務2009年的毛利率只有6%,遠低于數字城市與行業信息系統23.25%和安防系統23.53%的毛利率。不過,計算機業務卻占到同方總銷售收入的近1/3,為公司提供了非常好的現金流,這也是目前其它尚處于成長期的業務板塊無法比擬的最大優勢。
同方“錢”景被看好的新興領域,包括IPTV、節能環保等領域。在三網融合領域,同方圍繞數字電視產業鏈進行了全面的布局,旗下多個子公司覆蓋了數字電視系統建設與運營、數字電視及數字音視頻產品和信息技術產品的開發銷售、數字電視發射機和機頂盒業務等方方面面。更重要的是,公司占有40%股份的上海百視通電視傳媒有限公司具有IPTV 運營牌照。平安證券分析認為,百事通的IPTV業務2009年~2011年復合增長率超過60%,將帶動同方業績快速增長。此外,在水務處理、智能建筑、半導體LED 照明等領域,同方也都有很好的布局。
三大業務成分拆熱點
同方股份對眾多新興戰略產業的布局,主要是通過控股和參股公司實現的。比如,除了計算機業務和數字電視系統收入主要來自母公司外,安防業務收入來自威視股份,環保業務的收入主要來自泰豪科技、同方人工環境和同方環境股份,建筑節能的收入主要來自泰豪科技。
正是由于產業布局龐大,并且同方投資的大部分核心資產都處于所在領域的細分行業龍頭地位,使得同方股份分拆概念的想象空間十分巨大。在眾多控股子公司中,被資本市場廣為看好的具有分拆上市前景的子公司主要集中在安防、環保、建筑節能三大領域。
安防業務的控股子公司是同方威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同方持有76%的股份,2009年公司收入為17.52億元。同方威視主要生產和銷售集裝箱/車輛檢查系統、放射性物質監測系統、X 射線檢查系統等系列產品。
變化主要表現在三個大的方面:
(1)賠償標準以死亡一人為例,國務院原《辦法》規定的死亡補償費大致為5萬多元;新的死亡賠償金標準分為城鎮居民和農民分別計算,山東省城鎮居民的為16萬7千多元,農民的為6萬3千多元。
喪葬費原來為800元,現在為6200多元。
其他項目的賠償標準也分別有了提高。
(2)賠償范圍精神損害撫慰金:新標準規定有精神損害撫慰金,是獨立于死亡賠償金和殘疾賠償金之外的項目;
殘后護理費:原《辦法》對評定傷殘之后,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傷者沒有規定護理費的賠償;新標準規定可以根據傷殘等級和護理依賴程度一次要求賠償20年的護理費。
(3)賠償程序原《辦法》規定交警的調解是必經程序: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的必須經過交警的兩次調解,調解不成的,必須有交警出具的調解終結書,才能到法院起訴;
[關鍵詞]顱骨修補;手術時機;腦血流;經顱多普勒超聲
[中圖分類號] R651.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09(a)-0045-03
顱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神經外科的常見病及多發病,目前已成為發達國家致殘、致死的主要原因。外傷后顱內壓增高是造成患者預后不良的主要危險因素,去骨瓣減壓術(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DC)是TBI后高顱壓的主要治療手段。DC后通常需行二次顱骨修補術(cranioplasty,CP)來改善顱腔容量的波動。目前,關于顱骨修補的益處有多篇文章報道[1-3],但顱骨修補的時間尚存在一定爭議,關于不同時間段行CP對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研究甚少。本研究采用經顱多普勒超聲(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TCD)對在本院行CP的患者行術前及術后檢測,測定大腦中動脈(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血流速度改善情況,進一步探討不同時間段行顱骨修補術對腦血流灌注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神經外科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CP的50例顱腦損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36例,女性14例;年齡20~58歲,平均(39.9±13.6)歲。根據修補時期將入選患者分為早期組(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①18~65歲去骨瓣減壓患者;②臨床資料完整;③頭部切口愈合良好;④修補前骨窗塌陷良好。
1.2.2排除標準 ①感染患者或其他系統疾病不適合手術者;②雙側去骨瓣減壓患者;③合并腦積水或已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者;④合并嚴重高血壓,藥物控制不佳者。
1.3研究方法
1.3.1早期修補組 患者于12周內進行手術,常規氣管插管全身麻醉,消毒鋪巾后沿著原手術切口切開頭皮,頭皮夾止血,游離皮肌瓣,保持硬腦膜完整,用1號縫合線進行修補,出血點進行電凝止血,將皮瓣剝離至少超過骨窗1cm以上,吻合鈦網,用配套鈦釘進行固定,懸吊硬腦膜,生理鹽水沖洗術區,留置引流管,縫合切口,加壓包扎。
1.3.2晚期修補組 修補方法與早期組相同,但手術于12周后進行。
1.4觀察指標
采用CT灌注檢查、了解兩組的血流情況,儀器為飛利浦256排螺旋CT掃描儀,分別于術前1 d、術后3 d進行CTP檢查,肘靜脈注射碘對比劑,將獲得數據傳入配套工作站進行后處理,分析同側MCA、對側MCA及血流速度改變量。
1.5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2結果
早期修補組和晚期修補組在行顱骨修補后同側、對側MCA血流速度均有顯著性增加(P
3討論
DC一直是神經外科急重癥患者特別是各種原因所致腦疝患者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后期多需行CP[4]。最早使用CP的文獻是在16世紀之前[5]。在較新的用藥治療中,CP主要限制于美容業的使用中,但其機制仍不明確。近年來,CP因在神經學病例研究中獲得較好的療效后而受到廣泛關注。1999年,Yoshida等[6]采用133Xe CT和31P磁共振光譜研究7例患者的腦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和新陳代謝,其提出水腫一消失應立刻使用CP,因為骨質缺損可降低CBF并進一步擾亂能量代謝。2000年,Maekawa等[7]推斷,CP能影響血液流量調節并能顯著提高身體同側和對側的腦血管儲備容量。Erdogan等[8]使用TCD發現,使用CP前,所有病例同側頭蓋缺陷流速顯著降低,而對側流速接近正常;而在CP后同側低CBF增至正常水平。Kuo等[9]使用相似技術檢測13例患者的神經學狀態和血液流速,結果提示使用CP后GCS等指標得到明顯改進。雖然使用CP后CBF流速提高,而非受損側僅大腦中動脈顯著提高。
目前關于顱骨缺損修補術時機的選擇尚無一致的共識,傳統的觀點認為,顱骨修補術至少距首次開顱術后3~6個月進行,對于局部切口或顱內有感染者,需在感染控制半年以后再行二次修補術[10-12]。大多數學者認為,早期顱骨修補對于神經功能的改善具有重要作用[13],但有一些實驗表明,早期使用CP和硬膜下、硬膜外流體收集以及感染、腦水腫再循環、腦積水和腦出血相關,而首次手術時間間距太近會加重局部組織的損傷,不利于二次手術切口的愈合,進而使修補手術失敗[14-16]。一方面,若行晚期修補術,由于顱骨長期缺損,缺損局部頭皮與假膜之間易形成瘢痕粘連,這增加了手術中分離的難度并易造成局部損傷,且術后局部瘢痕不易愈合;另一方面,局部顱骨缺損時間過長,導致腦組織局部壓力增加,使血流量下降,并且增加了患者頭部的不安全感及精神、心理負擔[17-19]。
本研究結果顯示,早期修補組和晚期修補組在行顱骨修補后同側、對側MCA血流速度均有顯著性增加,早期修補組的同側MCA血流速度改變量較晚期修補組MCA血流速度改變量更高(P
綜上所述,去骨瓣減壓患者早期行顱骨修補更有利于腦血流供應的改善,但關于早期顱骨修補的指征,如顱內壓力、患者的意識狀態及全身狀況、初次手術切口的愈合情況、初次手術后的并發癥等對修補手術成功與否都具有重要影響,需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Di Stefano C,Sturiale C,Trentini P,et al.Unexpected neuropsychological improvement after cranioplasty:a case series study[J].Br J Neurosurg,2012,26(6):827-831.
[2]Jelcic N,De Pellegrin S,Cecchin D,et al.Cognitive improvement after cranioplasty:a possible volume transmission-related effect[J].Acta Neurochir (Wien),2013,155(8):1597-1599.
[3]Liang W,Xiaofeng Y,Weiguo L,et al.Cranioplasty of large cranial defect at an early stage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performed for severe head trauma[J].J Craniofac Surg,2007,18(3):526-532.
[4]付俊飛,卞戈,李敏,等.不同時間段顱骨修補對腦血流動力學變化的影響[J].醫學研究雜志,2015,44(5):104-107.
[5]Aciduman A,Belen D.The earliest document regarding the history of cranioplasty from the Ottoman era[J].Surg Neurol,2007,68(11):349-352.
[6]Yoshida K,Furuse M,Izawa A,et al.Dynamics of cerebral blood flow and metabolism in patients with cranioplasty as evaluated by 133Xe CT and 31P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J].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1996,61(5):166-171.
[7]Maekawa M,Awaya S,Teramoto A.Cerebral blood flow (CBF) before and after cranioplasty performed during the chronic stage after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 evaluated by xenon-enhanced computerized tomography (Xe-CT) CBF scanning[J].No Shinkei Geka,1999,27(1):717-722.
[8]Erdogan E,Duz B,Kocaoglu M,et al.The effect of cranioplasty on cerebral hemodynamics:evaluation with transcranial Doppler sonography[J].Neurol India,2003,51(9):479-481.
[9]Kuo JR,Wang CC,Chio CC,et al.Neurological improvement after cranioplasty-analysis by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J].J Clin Neurosci,2004,142(11):486-489.
[10]宋健,杜浩,黃河,等.早期顱骨修補術對顱骨缺損患者腦灌注及生存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3,18(5):274-275.
[11]錢忠心,孫偉,劉衛東,等.顱骨修補前后腦血流變化的CT 灌注評價[J].臨床神經外科雜志,2012,9(2):107-109.
[12]曾年菊,姚興發,何博,等.不同時期顱骨修補對重型顱腦損傷患者康復療效的影響[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5,24(22):37-38.
[13]王永.早期顱骨修補治療去骨瓣減壓術后減壓窗明顯膨出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48-50.
[14]毛豐,袁賢瑞.早期顱骨修補在腦外傷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3,16(9):35-36.
[15]Jian S,Min L,Xuehong M,et al.Beneficial impact of early cranioplasty in patients with decompressive craniectomy:evidence from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nography[J].Acta Neurochir,2014,156(1):193-198.
[16]董星宇,馮東俠.CT腦灌注成像在神經內外科的臨床應用進展[J].臨床神經外科,2012,31(2):126-128.
[17]李志軍.急性重型顱腦損傷預后關鍵性因素的臨床研究[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9):1488-1489.
[18]石伏軍,蔡偉,李楊,等.重型顱腦損傷去大骨瓣減壓術后早期行顱骨缺損修補療效觀察[J].寧夏醫學雜志,2015, 37(8):719-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