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上林湖

上林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上林湖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上林湖范文第1篇

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承租方(以下稱乙方):

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甲方同意將自己的產權商鋪出租給乙方,雙方在法律的基礎上,經友好協商,制定如下協議:

一、 房屋地址

甲方出租的商鋪坐落于____街____號,建筑面積______平方米。

二、 租賃期限

雙方商定房屋租期為_____年,自_____年_ _月_ _日起至______年_ _月_ _日止。

三、承租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租方可以中止合同,收回房屋:

1、承租方擅自將房屋轉租、轉讓或轉借的;

2、承租方利用承租房屋進行違法經營及犯罪活動的;

3、承租方拖欠租金累計達____天的,并賠償違約金____元。

合同期滿后,如出租方仍繼續出租房屋,承租方享有優先權。但租金按當時的物價及周圍門市租金漲幅,由雙方協商后作適當調整。

四、 租金及交納方式

1、每年租金為人民幣________,大寫:萬仟元整。

2、承租方以現金形式向出租方支付租金,租金暫定為每年支付一次,并必須提前一個月時間,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前交至出租方。

3、 承租方必須按照約定時間向甲方繳納租金,如無故拖欠,甲方將有權向乙方每天按實欠租金的____%加收滯納金。

五、 租賃期間房屋修繕

出租方將房屋交給承租方后,承租方的裝修及修繕,出租方概不負責,其經營情況也與出租方無關;租期結束或中途雙方協商解除合同,承租方不得破壞已裝修部分及房屋架構。

六、 各項費用的繳納

1、 物業管理費:乙方自行向物業管理公司交納;

2、 水電費:由乙方自行繳納;(水表底數為_________度,電表底數為_______度,此度數以后的費用由乙方承擔,直至合同期滿)。

3、維修費:租賃期間,由于乙方導致租賃房屋的質量或房屋的內部設施損毀,包括門窗、水電等,維修費由乙方負責。

4、使用該房屋進行商業活動產生的其它各項費用均由乙方繳納,(其中包括乙方自已申請安裝電話、寬帶、有線電視等設備的費用)。

七、 出租方與承租方的變更

1、如果出租方將房產所有權轉移給第三方時,合同對新的房產所有者繼續有效。承租方出賣房屋,須提前3個月通知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承租人有優先購買權。

2、租賃期間,乙方如因轉讓或其他原因將房屋轉租給第三方使用,必須事先書面向甲方申請,由第三方書面確認,征得甲方的書面同意。取得使用權的第三方即成為本合同的當事乙方,享有原乙方的權利,承擔原乙方的義務。

八、 違約金和違約責任

1、若出租方在承租方沒有違反本合同的情況下提前解除合同或租給他人,視為甲方違約,負責賠償違約金____元。

2、若乙方在甲方沒有違反本合同的情況下提前解除合同,視為乙方違約,乙方負責賠償違約金____元。

3、承租方違反合同,擅自將承租房屋轉給他人使用的視為違約,應支付違約金____元。如因此造成承租房屋損壞的,還應負責修復或賠償。

九、 免責條件

若租賃房屋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導致損毀或造成承租人損失的,雙方互不承擔責任。租賃期間,若乙方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災害導致不能使用租賃房屋,乙方需立即書面通知甲方。

十、 爭議的解決方式

本合同如出現爭議,雙方應友好協商解決,協商不成時,任何一方均可以向人民法院。

十一、 本合同如有未盡事宜,甲、乙雙方應在法律的基礎上共同協商,作出補充規定,補充規定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十二、 本合同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本合同1式2份,甲、乙雙方各執1份。

出租方(蓋章): ______

承租方(蓋章): ______

上林湖范文第2篇

關鍵詞 破傷風 抽搐 護理

資料與方法

1992~2006年收治破傷風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齡8~68歲,平均38歲,均有不同程度的外傷史,傷后出現咀嚼肌痙攣,開口困難、抽搐,嚴重者行鼻飼10例,氣管切開8例。

給予冬眠、抗痙藥物、大量抗生素,破傷風抗毒素血清。創口局部用雙氧水沖洗、營養支持療法。

護理體會

呼吸道管理:呼吸系統的并發癥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強呼吸道管理,保持呼吸道通暢,預防肺部的并發癥,可顯著提高治愈率。呼吸道護理的重點是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喉痙攣缺氧而窒息,必要時給予吸氧,重癥患者持續吸氧對下呼吸道醫院感染具有保護作用[1]。①保持呼吸道通暢:常規床頭備有氣管切開包,當患者昏迷和程度較深,應注意,使呼吸道通暢,要及時吸除口鼻咽腔和氣管內的分泌物、血液和嘔吐物等,定時吸痰。重癥患者或呼吸道有分泌物及冬眠、深昏迷的狀態,以及有喉痙攣先兆時應行氣管切開,氣管切開后,要按氣管切開術后護理常規要求去做,按時吸痰。吸痰時,吸痰管不宜插得過深,吸痰管應插入套管內8~10cm,一般1~2小時深吸痰1次,深吸痰管應選用較柔軟管壁光滑直徑1mm的細管,因其收力大、刺激小、吸痰插管深度為10~14cm,保持呼吸道通暢并給予超聲霧化吸入,每次吸痰后氣管內應滴入稀釋藥液,每次4~5滴,一般情況下,15~30分鐘氣管內滴液1次,每次10余滴,防止痰液黏稠、結痂,滴藥液時應掌握規律,把握時機,呼氣時易將藥液咳出,吸氣時滴液又容易引起嗆咳,因此在呼氣末滴藥效果較好,滴速不要過快,可沿套管內壁滴,流入氣管,套管口覆蓋無菌生理鹽水紗布,并經常更換。②呼吸的監測:注意患者的呼吸頻率、節律,注意聽診雙側肺的呼吸音,采血做血氣分析,監測肺換氣功能、監測血氧飽和度,重癥患者應給監護儀。

人工冬眠狀態的護理:大量的鎮靜、解痙藥物及冬眠藥物的應用,使患者處于深睡眠狀態,是治療的重要環節,而且是保持持續解痙治療的有效性。在治療的過程中,若患者仍有抽搐,表明用藥量的不足,應及時的報告醫生,特別是輕微的刺激就有抽搐的反應,表明解痙的藥物不是理想的劑量,應及時調整藥量。

營養支持的護理:及時給予充分的營養支持,可糾正體內的代謝紊亂,改善內環境,提高患者的抗病和恢復能力[2]。①靜脈內補充糖、鹽及水分、氨基酸、脂肪乳等。②腸內營養支持:鼻飼,做鼻飼前先抽胃液,抽到胃液證明鼻飼管在胃內,方可注入營養物,以免誤入呼吸道。無論是腸內或腸外營養,必須計算所給予營養中的熱量,每天不能少于3500kcal。另外,應給含有多種維生素和人體必須的營養物質。鼻飼時注意,營養液的溫度適當,不可過熱過冷,一般在38~40℃,每日注量2000~3000ml,但必須分次、緩慢地注入,最好用消毒的吊桶,經鼻飼管注入,80滴/分左右,用具和營養液必須嚴格消毒,隔日的營養滴不可用,滴注后觀察腹部情況、排便情況,防止腸炎的發生。鼻飼管要每周更換1次,每次注完后將鼻飼管末端反折夾緊。

靜脈補液的護理:經靜脈給高營養液體和各種藥物,保存時間長,便于護理。另外也可用套管針行周圍靜脈穿刺,可保持1周左右,給液體和藥物,但不宜靜脈高營養,而且每日靜脈穿刺或每日多次的肌肉注射,對患者的初期或重患者,尤其刺激引起抽搐的患者是不合適的。靜脈穿刺的局部皮膚導管處,每天用酒精或碘酒消毒,更換敷料,注意局部皮膚或針周是否紅腫、有無分泌物。患者若有熱應注意肺內感染或呼吸道的改變,需要時應穿刺針眼或靜脈導管及分泌物培養。為防止靜脈導管的堵塞,適當的用肝素水沖洗。每10ml液體含125U的肝素溶液體2~3ml沖洗導管,以防止導管被凝血阻塞,然后夾緊管端用無菌紗布包好。

心理及生活護理:在做好搶救及有保護性工作的同時,要做好家屬工作,消除顧慮,配合治療,并給予一定的指導。施行冬眠的患者,各種反應能力均下降,要保持床褥的整潔、干燥、平整,每2~3小時翻身1次,對留置導尿管的患者要嚴格按照護理常規要求去做,防止發生泌尿道并發癥,病室要安靜、溫度適宜,盡量減少各種刺激,集中操作,動作要輕柔。此類患者多以農民為主,所以要向他們宣傳衛生知識及自我保健常識,可以減少杜絕此病的發生。

老年患者的護理要點:①防止交叉感染: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對疾病的抵抗力弱,應預防感染新的疾病。②皮膚護理:保持皮膚衛生,定期清洗,根據老年人皮膚的特點選弱堿皂、硼酸皂、羊脂香皂、為宜。老人內衣應選用質地柔軟、光潔、吸濕性能強、通氣性好的純棉、麻、絲織品。按摩皮膚,動作要輕柔,不能強刺激,要定時翻身。合理的營養,應給高熱量高蛋白飲食,同時多進水果蔬菜。保持床鋪清潔,男性患者用便壺接尿,便壺口與皮膚接觸處,宜用質地柔軟的手紙或布類,防止壺口長期刺激局部皮膚引起損傷。女性患者可用兜尿布,或用大口便壺、彎盤。對有尿失禁的患者,應給予留置導尿(導尿操作及留置導尿的處置應嚴格無菌操作,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被褥清潔干燥,必要時,墊油布、中單、尿墊,及時更換。用清水清洗會陰及,每日1~2次,每次排尿后也應清洗。

參考文獻

上林湖范文第3篇

【關鍵詞】利巴韋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療效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臨床上是較為常見的呼吸系統疾病,在兒童中較為常發,而最為常見的致病原因就是病毒感染。目前,臨床上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方法就是對癥治療,積極控制臨床癥狀,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本研究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利巴韋林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2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75例,女45例;年齡5個月-75歲,平均(34.8±2.5)歲;病程1-6d,平均(3.0±0.5)d;體溫37.6-39.5℃,平均(38.0±0.5)℃;所有患者均經臨床診斷及相關檢查確診,均符合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關診斷標準。將其隨機平均分成A組與B組,各60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溫度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常規抗感染治療,給予感冒退燒藥物、消炎藥物口服或者注射,叮囑患者多休息,補充體液,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癥狀,積極預防并發癥。B組患者在常規抗感染治療基礎上給予12-15mg/kg利巴韋林靜脈滴注治療,1次/d。

1.3 療效評價指標

顯效:治療3d患者的上呼吸道感染癥狀完全消失或者明顯改善,精神狀態恢復良好,體溫恢復正常,能進行正常工作;有效:治療3d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精神狀態尚可,體溫有所下降但未恢復到正常水平或者出現反復現象;無效:治療3d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無變化,體溫未得到緩解或者反復發作較為頻繁,有并發癥發生傾向或者有并發癥發生現象。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X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A組患者中顯效19例,有效26例,無效15例,總有效率為75.0%;B組患者中顯效35例,有效20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7%,B組患者臨床總有效率明顯高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退燒時間比較

A組患者平均退燒時間為(75.2±18.84)h,B組為(62.1±13.35)h,B組患者退熱時間明顯短于A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屬于較為常見的內科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如患者得不到及時治療,則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嚴重的會導致患者出現急性鼻竇炎、中耳炎、支氣管炎以及心肌炎等疾病。臨床上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方法以消炎、抗病毒等為主,但效果并不是太理想。利巴韋林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利巴韋林主要由核苷轉運,約有45%會被消化道吸收,在血漿中時,利巴韋林也由核苷轉運,通過細胞膜進行運輸。利巴韋林進入機體后會廣泛分布在所有組織中,包括腦脊液、腦等。其藥代動力學被捕獲的細胞中,尤其是紅血細胞(紅細胞)中,一旦它被添加激酶,就會獲得更高濃度的藥物,以去除磷酸鹽磷酸鹽形式為主。大多數的激酶活性的藥物轉換以及積極核苷酸的形式是由腺嘌呤激酶作用的,而腺嘌呤激酶又是病毒感染的細胞中較為活躍的一種。故利巴韋林對病毒DNA聚合酶的活性能夠產生有效的抑制作用,能夠阻斷病毒的復制過程,從而起到抗病毒的效果。藥理實驗證明,利巴韋林能夠有效抑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復制速度,減少毒素的釋放,進而緩解患者的全身癥狀,明顯降低機體的體溫,且不良反應較少,能和大部分的常規藥物聯用,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本研究中,利巴韋林組患者總有效率91.7%明顯高于常規治療組75.0%,且利巴韋林組患者退熱時間明顯短于常規治療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梁益輝,李舟文,申梅.痰熱清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熱患者的療效觀察[J].中醫臨床研究.2012,10(25):52-54.

上林湖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臨床護士;醫療銳器傷;調查;防護

[Abstract] Objective To understood the situation of sharp instrument wound to clinical nurse and discuss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on countermeasure.Methods We provid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form to five hospitals' part clinical nurses in our city and carried on the review investigation next by statistical analysis.Results 167 nurses in 1 year had the varying degree sharp instrument wound and the formation rate reached 100%. The needle stabbed altogether 516 times and year puncture wound rate was average per person 3.1 times. The ampoule glass damaged 176 times and year puncture wound rate was average per person 1.1 times. Others such as knife cuts damaged 66 times and year average per person was 0.4 time.Conclusion As the nursing staffs face with sharp instrument damage in various aspects, we should take the countermeasure, strengthen guard consciousness of the nursing staffs, implement the effective measure and guarantee nursing staffs' physical and moral integrity.

[Key words] clinical nurse; medical sharp instrument wound; investigation; protection

醫療銳器傷是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職業危害, 醫院內污染危險最高的是護士,占52%;最危險的體液是血液及血液制品,占66%;而身體中手是最易受污染的部位,占21%[1]。臨床護士直接接觸被污染的器械、敷料、血液及體液等,銳器損傷是一突出問題,護士血源性病原體職業暴露發生率國外為52%~89.4%,國內為80.6%~93.3%[2]。有資料顯示臨床護士針刺傷發生率高達89.89%[3]。護士銳器損傷明顯高于醫生,這與護士操作較多有密切關系[4]。銳器傷后血源性傳染病的危險遠遠大于其他途徑,達80%[5]。臨床工作者是乙肝、丙肝等傳染性疾病的高危人群,發病率較非臨床高5~12倍[6]。一次污染銳器損傷引起艾滋病及丙型肝炎的可能為0.3%~0.5%及4%~10%,有些疾病 一次銳器損傷就可以傳播[7]。為了進一步了解臨床 護士銳器傷的發生情況,并探討相應的防護對策,對我市五所醫院的167名護士,在2007年1月—2008年1月內發生銳器傷情況進行回顧性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市五所醫院內、外、婦、兒、急診、手術室的部分在崗護士作為調查對象。

1.2 方法 以方便抽樣的方式發放調查表,一人一卷。發放調查表188份,回收179份,回收率95.2%,其中有12份因缺漏項視為無效表,有效表167份,有效率93.2%。調查內容包括:個人一般情況,醫療銳器傷發生的時間、地點、原因,導致傷害的銳器種類,是否被血液污染的針頭或其他銳器刺傷及傷口處置方式。

2 結果

2.1 醫療銳器傷種類 被調查的167名護士1年內均發生過不同程度的銳器傷,發生率達100%;發生針刺傷共516次,年刺傷率人均3.1次;安瓿玻璃損傷176次,年刺傷率人均1.1次;其他如刀、剪等損傷66次,年人均0.4 次。

2.2 516例次針刺傷發生的最高時機 見表1。表1 516例次針刺傷發生的最高時機

2.3 167名臨床護士銳器傷的時間、地點分布 見表2。表2 銳器傷發生的時間、地點分布狀況

2.4 167名護士銳器傷后傷口的處理方式 見表3。表3 護士銳器傷后傷口的處理方式

3 討論

3.1 臨床護士銳器傷發生的時間、地點 主要分布在白班和治療室,治療室是銳器傷發生最多的地點,其原因有兩點:一是配液加藥均在治療室完成,護理人力不足,增加護士銳器傷的幾率;二是國內規定針頭使用后消毒毀形預處理的地點多在治療室。提示護理人員的缺編和缺乏標準的銳器收集箱,是導致護士銳器傷的發生率高于國外的原因。

3.2 銳器傷中最常見的職業損害因素 已使用過的針刺傷是護士發生醫療銳器傷中最常見的職業損害因素, 發生時機最高的是拔針時(18.6%)、針頭毀形時(15.3%)、抽吸藥液時(11.6%)、分離針頭與注射器時(11.2%)。

3.3 銳器刺傷后的應急處理 (1)如不慎被銳器刺傷時,應立即采取相應保護措施,清創,對創面進行嚴格消毒處理,并進行血源性傳播疾病的檢查和隨訪。(2)傷后48h內報告上級并填寫報表,72h內作HIV、HBV等的基礎水平檢查;可疑被HBV陽性病人血液、體液污染的銳器刺傷時,應在24h內注射抗乙肝病毒高價抗體和乙肝疫苗,同時進行血液乙肝標志物檢查,陰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月、1個月、6個月間隔);可疑被HCV感染血液、體液污染時,盡快做HCV抗體檢查;可疑被HIV感染血液、體液污染時,短時間內口服大劑量AZT(疊氮脫氧核苷),盡快檢測HIV抗體,然后周期性復查(如6周、12周、6個月等)[8] 。

3.4 防護對策 我們要加強職業安全教育,讓每一位護士了解掌握銳器傷流行病學知識,合理使用銳器產品,提高預防銳器傷的經驗,增強自我防護意識,強化標準預防的理念,改變護士不良行為,從而提高標準預防的依從性;醫院應建立醫務人員銳器傷監測報告體系,并健全制度,確保醫務人員的職業安全;護理管理者在強化教育的同時要體現人文關懷,合理安排人員上班,減少護士疲勞工作,同時改善防護設備,應大力推廣無針密閉輸液接頭和安全注射器的臨床使用;在醫務人員中推廣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種,保護易感人群,降低職業感染風險。改善醫療操作環境,安全的操作環境能有效地減少醫護人員被銳器刺傷的次數,如戴手套,采用安全針頭注射器,提供便于丟棄尖銳物品的容器,負壓標本試管采血等。醫院應提供便于丟棄污染針頭等銳利廢物的容器以減少醫療銳器刺傷的發生。規范醫療廢品的處理,醫療垃圾應在衛生主管部門統一規定下在固定場所焚毀[9]。

參考文獻

1 李瓊芬(譯).避免受血液和體液污染.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3):144.

2 吳立軍,何仲.護士血原性病原體職業暴露風險與預防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5,40(5):386.

3 毛寵珍,邵翠穎,翁國勤.急診科護士職業性損傷危險因素的分析及其防護.解放軍護理雜志,2005,22(11):35.

4 鄭曉瀾,邸英如,郭 蕾.醫護人員醫療銳器損傷情況調查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5,15(5):501.

5 李玉環.護士行為與職業有害因素的調查研究.現代護理雜志,2003,9(2):114.

6 Horford W E,王俊生.臨床麻醉手冊.沈陽: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83.

7 李映蘭.高危科室護士職業安全防護存在問題及對策.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03,13(2):198.

上林湖范文第5篇

關鍵詞:小兒;上呼吸道感染;護理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稱"感冒",屬于臨床的常見病,主要由病毒或細菌引起,是一種急性炎癥[1]。程度較輕者,主要以呼吸道癥狀為臨床表現,嚴重者則會出現發熱、高熱的情況,若未能及時處理,極有可能引起高熱驚厥或其他并發癥,甚至會威脅到生命安全[2]。為了尋找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護理方法,我院對40例患兒給予了不同的護理方法,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作如下具體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入住我院進行治療的4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試驗組與參照組,每組各20例。40例患兒中,男26例,女14例;年齡2個月~5歲,平均年齡(2.4±1.1)歲;病程2~7d。全部患兒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打噴嚏、流涕、發熱等臨床癥狀。兩組患兒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兒均對其行病情觀察、高熱護理、給藥護理等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試驗組給予心理、飲食等全面護理。評價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0.0軟件包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用 檢驗,P

2結果

2.1兩組患兒的退熱時間及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患兒的入住至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均明顯短于參照組,兩組比較存在明顯差異(P

2.2兩組的護理效果比較 試驗組全部康復,康復率為100%;無人出現后遺癥。參照組康復人數為17例,康復率為85.00%;1例出現后遺癥,約占5.00%。試驗組的康復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后遺癥發生率則顯著低于參照組,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3.1常規護理

3.1.1對病情與生命體征的觀察 患兒自我感覺不強,無法及時感受病情,許多患兒發病時精神狀態仍較好。為此,護理人應使用科學的測量方法判斷病情,比如應多部位測量體溫,因為有些患兒額頭或腋窩體溫較高,手足體溫則較低,且該類患兒容易出現高溫驚厥的情況。治療時,護理人員應密切觀察患兒的血壓、心跳、呼吸、脈搏等生命體征。

3.1.2高熱護理 如果患兒已經發生高熱,體溫超過39℃,可先進行局部降溫,比如用毛巾冷敷額頭、酒精擦拭頸部或大腿根部等部位;若患兒體溫>39.5℃,可給予全身降溫處理。值得提醒的是,降溫時,應注意保暖足部、胸部、腹部,避免這些部位受涼引起不良反應。

3.1.3給藥護理 如果給予了物理降溫后仍無效,則應及時進行化學降溫,即遵醫給予藥物降溫。臨床大多采用含量為25%的安乃近溶液進行降溫,同時進行滴鼻給藥的降溫處理;還可給予口服百服寧的降溫措施。臨床還常用廣譜抗生素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患兒。

3.2護理干預

3.2.1心理干預 上呼吸道感染患兒容易出現喉部腫痛瘙癢等癥狀,或因為高熱引起全身疼痛,進而出現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與患兒家屬共同分散其注意力,并對其進行安慰與鼓勵,消除患兒負面情緒,從而積配合治療。

3.2.2飲食干預 護理人員應指導患兒合理飲食。患兒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喝水;多進食一些高蛋白、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禁止進食辛辣刺激性性食物,預防便秘。

3.3結果分析 在本次研究中,試驗組給予了常規護理與全面護理,參照組僅給予常規護理。通過觀察結果2.1可發現,試驗組的入院至退熱時間、住院時間均遠遠短于參照組,說明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夠加快降溫,且有利于患兒早日康復;觀察結果2.2則可看出,試驗組的康復率可高達100%,后遺癥發生率則為0%。說明全面的護理干預,能夠取得顯著的治療效果。曾有文獻指出,對上呼吸道感染患兒進行全面的護理干預,康復率可達99.2%,后遺癥發生率低至0.2%[4]。本次結果與文獻觀點基本一致,甚至略優于文獻結果,這可能與本次選取病例較少有關,今后還需增加病例進行研究驗證[5]。

綜上訴述,上呼吸道感染感染是臨床常見的疾病,小兒是高發人群。對患兒進行病情觀察、給藥護理等常規護理,并加用心理、飲食等全面護理,能夠有效改善患兒病情,療效顯著,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張玲.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干預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16):380-381.

[2]趙雅杰.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護理[J].中國衛生產業,2012(34):54.

[3]羅克芳.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護理[J].大家健康,2013(12):204-205.

相關期刊更多

珞珈史苑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武漢大學歷史學院

古典文學知識

部級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秦漢研究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咸陽師范學院;中國秦漢史研究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武县| 定日县| 轮台县| 大同市| 酒泉市| 广饶县| 陕西省| 闻喜县| 新和县| 兴隆县| 南漳县| 黑山县| 泸水县| 改则县| 新绛县| 丰原市| 岚皋县| 柏乡县| 卓资县| 玉林市| 长岛县| 民和| 集安市| 巴南区| 博爱县| 五寨县| 绥阳县| 宝清县| 贵南县| 扶沟县| 宝坻区| 大英县| 灵宝市| 龙陵县| 大连市| 玉门市| 寿宁县| 玛多县| 沁水县| 华容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