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社區故事

社區故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社區故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社區故事

社區故事范文第1篇

職業:高家園社區黨委書記

經歷:在社區服務已經12年

王青文

她的笑很感染人,溫暖而又爽朗。12年的社區工作,王麗華就帶著這樣的笑容,為高家園的居民們做了很多事。其間她對工作盡職盡責,給了居民們親人般的關愛。“我在這個社區住了24年了,對這兒特別有感情。能給居民們做點兒事心里很高興,就像是給家人做!”

讓“老”社區充滿活力與正氣

2000年,當時在北京電子管廠工作的王麗華通過了全市首次招募社區工作者的考試,如愿進入高家園社區居委會。

對高家園,王麗華有著一份特殊的感情。她1988年結婚后就一直在這里和公婆一起住,和街坊鄰居們都很熟、很融洽,甚至有種親人般的情感。帶著這份情感,她在高家園社區一千就是12年。

高家園社區有個特點,國企退休人員多。社區剛成立時大部分人無所事事。王麗華先從組織活動和社團抓起,想方設法活躍大家的精神生活。很快,太極拳隊、合唱團、越劇隊、京劇隊、舞蹈隊,柔力球隊都辦起來了,并且很快便風生水起:太極拳隊曾到太廟表演過;合唱團更棒,拿過大大小小很多比賽的獎,幾年前已“升級”為酒仙橋街道合唱團,去年還拿過北京市社區合唱比賽第三名……

對于思想政治工作,作為社區黨委書記的王麗華非常重視。她在組織黨員學習中發現,對這個老年人居多的黨員隊伍,總是念報紙、讀文件,并不受歡迎,大家或者找理由請假,或者邊聽邊睡覺,學習效果很難保證。意識到這一點后,王麗華開始尋找新的思想教育方式。她請來社區里的一位退休教師、70多歲的符先生給社區黨員講課。大家想聽什么,符老師就講什么。開始時講過國企改制,后來物價開始上漲,大家議論紛紛,不能接受,他就講為什么要漲價,講國家的難處和用意;符老師還講國際國內形勢,講臺海關系,講人口問題、能源問題。這樣的講課讓老百姓了解到了很多以往不了解的,更加體諒國家的不容易,更加理解國家的政策,效果非常好。

符老師講得特別生動,大家都聽得入了迷。有一年冬天,會議室因故沒暖氣,兩個小時的講課過程中,沒人中途離開,甚至沒人上廁所。結束時有人問:下回什么時候講?就這樣,王麗華把枯燥的思想教育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更有說服力,社區氣氛也隨之日益和諧、充滿正氣。

大大小小的事沒有她不操心的

在王麗華心里,社區居民就是她的親人。作為一個1988年入住的老舊小區,高家園社區的住宅中沒有做防水設施,所以管道漏水發生的概率很高,并由此造成了鄰里的一些摩擦和糾紛。甚至有的住樓上樓下的鄰居,因為漏水,從上一輩鬧到下一輩,幾乎到了不可調解的地步。有一位教師也因此而常年備感煩惱。他找到居委會,王麗華幫他找矛盾另一方的房東,“找多少回都不露面,還挺橫的。我就說,你要是不來、不簽字,我就老找你。”后來,房東終于來了,“既然他來了,我就不能讓他走!”最終王麗華終于做通了那家房東的工作,雙方簽了調解協議,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決。那位老師感激得直想給她下跪!

不只是漏水,各種麻煩、糾紛都會找到王麗華,哪怕是節假日。有一次,有居民因鄰里糾紛來找她,當時她腿受傷骨折正在休養,但她堅持讓愛人用車推著到那家去解決。有一對母女,矛盾很深很激烈。女兒離了婚,帶著孩子和父母住在一起。母女矛盾甚至鬧到女兒一度想抱著孩子一起尋死。王麗華為此很焦急。在冷靜分析了她們之間的矛盾之后她決定,以30多歲的女兒做突破口。“我跟她講,你是大學生,知識很多,很有能力,但是你的能力在處理家庭問題方面沒有體現出來!”一次次的開導、勸解,女兒慢慢地醒悟了。之后王麗華又做通了她媽媽的工作,終于使這對母女間的關系冰雪消融。

還有一位大媽,因為身體不好,基本無法參加社區的活動,長期不接觸外界。加上性格原因,經常與家人吵架鬧不愉快。王麗華針對她的情況,讓家庭關系處理得好的人和她結成對子,并且讓她盡量參加一些社區活動。心情開朗起來的大媽,在處理與家人關系方面慢慢地有了改變。

因為把居民看成親人,所以對于他們的需求與困難,王麗華從來沒想過哪是分內哪是分外,“不管誰來找我,我都會想方設法幫他們解決,絕不會推!”

“我們小區絕不能出現這樣的悲劇”

高家園是個嚴重老齡化的社區,60歲以上的人竟達總人口的36%。而且不少人的子女不在身邊甚至遠在國外。

這種情況下,王麗華和同事們向老人們伸出了溫暖的手。有一位70多歲的大爺,老伴去世后,家里只剩下他一人,因為身體不好,基本沒有自理能力。王麗華他們隔三差五就會去他家,刷碗、刷廁所、洗衣服,什么活兒都干。老人感動得直流淚。

讓老年人“一幫一”互助是個非常有效的方法,在社區的組織下,憑借“結對子”,空巢老人無人探望、照料的問題得到了緩解。“我們今年計劃所有的空巢老人全結成對子,如果有結不成對子的,黨員全包了!”王麗華說得很堅定。

高家園的“一幫一”現在已經實現了500戶,而“全覆蓋”怎么也得超過1500戶。“這是個很大的工程,但高家園八九十歲的人太多了,這件事必須做,老人在家里去世很多天都沒人知道的事,我們這兒一個都不能出現!”

采訪手記

從去年開始走基層采訪以來,去過高家園多次。社區里的氣氛很祥和,走進的每一個家庭都很溫暖,見到的每一個人也都很良善友好。每每感覺,這一定是個模范社區,而這模范中一定有社區工作者不尋常的付出。

那天的采訪中,這個猜測得到了證實。我了解到高家國社區是酒仙橋街道的一個窗口,曾經得到過“北京市先進居委會”等多項榮譽。而領導者王麗華本人,也曾獲北京市“首都五一勞動獎章”、榮膺“百姓心目中的好黨員”等稱號。

那天的一個小插曲尤使我印象深刻。采訪中,居民楊素珍大媽忽然到訪,給王麗華送來一面錦旗。錦旗上寫:“真誠解難好書記為民服務暖民心”。原來,楊大媽家也遇到了管道漏水的問題。這一次漏了3天3夜,正常生活都受了影響。找樓上住戶、找物業解決未果后,揚大媽找到了王書記。王書記二話不說,放下手里的事馬上跑到她家,即刻著手解決,僅用半天時間就解決了問題。楊大媽激動地告訴我:“其實她不光是對我們一家好!在這兒住挺福氣的!有事兒就找居委會,就像一家人似的!”

我知道,偶然撞上的這個小插曲真的絕非偶然。

新鏡頭

快樂生活 美好鄰里 幸福家園

高家園社區

開展“法律服務需求調查”

近日,高家園社區召開黨支部、自治組工作會,進行“高家園社區居民法律服務需求調查”。會上發放了調查問卷,廣泛征求群眾意見和建議。調查問卷涵蓋了婚姻、家庭、繼承、贍養、財產分割、鄰里、物權、醫療、消費、食品安全、意外傷害及婦女、老年人、青少年權益等,鼓勵居民寫出自己最想知道的法律知識并提出意見和建議。

該項調查是高家園社區為滿足居民對法律的需求,更好地為居民提供法律服務而推出的。它是使社區法律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教育工作更有針對性,對構建社區法制宣傳教育服務平臺的一種積極探索。

據悉,此次發放調查問卷共100多份,回收率達百分之百。下一步社區將會根據調查問卷的結果,有針對性地為居民提供法律咨詢服務、開展“法律服務大講堂”、“送法進家門”等服務。

苑國達

東城區永外街道松林里社區

籌集善款 愛心大接力

4月23日晚6點,松林里社區的工作人員站在轄區院門口的馬路上向來往的居民呼吁向災區人民捐款,這已經是社區連續第五天在轄區內為邊疆災民設站籌款了。災情牽動著社區居民的心。為了完成此次街道布置的任務,營造社區團結互助、扶貧濟困、愛心大接力的良好社會氛圍,社區所有工作人員放棄休息時間,在中海紫御、三元街路口、小花園西側三個點進行宣傳,并設置了愛心捐款箱位。在捐款現場,一些老年人抱著自己的孫子孫女,一起將捐款放進了捐款箱。現場,有一個3歲多的小女孩,手里拿著1元的零錢,沒有數有多少錢,全部投進了捐款箱。不久,又拿著一個存錢罐,里面全是1角、5角的硬幣,共有50元,全部拿出來捐給災區。難能可貴的是,多數人捐款不愿意留下姓名。有些行動不便的殘疾人也加入了此次捐獻活動。這份愛心令人感動。他們說,捐錢不多但表心意,希望幫助災區人民重建家園。經過大家的不懈努力,居民的積極響應,此次捐款任務圓滿完成。

彭立昭

93歲高齡老人參與社區健步行

社區故事范文第2篇

一種全新的設計手法,融合了最新的設計技巧,展現和前人不同的氣場,用更現代的氣質來承載內容,這樣的網站無疑會更加吸引用戶,讓訪客難以忘懷。今天要聊的三種設計趨勢其實已經出現一陣子了,但是作為一種相對綜合的設計手法,他們并沒有引起廣泛的關注。只需要使用現有的元素、色彩和排版手法,就可以實現這三種設計效果,但是它們不論是從美學特征上,還是從功能性上,都不輸于其他的趨勢。有興趣么?不妨來看看吧。

1、雙色調配色方案

雙色調配色已經存在很長的一段時間了,單我們幾天所說的雙色調方案是在全屏設計背景下,加入漸變效果和高沖擊力視覺設計下的雙色調配色方案。在扁平化的大勢之下,Spotify大范圍使用雙色調配色,將這一設計手法推到了潮頭。

那么雙色調配色具體是怎么一回事呢?

簡單說來,是兩種色彩來構成一套配色。最常見的雙色調配色會選擇互補色來進行組合。在更復雜的場合中,會使用其他的組合來營造特定的感覺,打破約定俗成的配色風格,可能會有驚喜。

大多數雙色調效果是使用一個色彩鮮艷的色調疊加在照片上實現的,強化深淺色彩對比,從而營造出色彩沖擊力。Shopify對于這種手法的運用非常的純熟,在恰當的排版設計搭配下,將數十位設計師照片以這種獨特的方式展現出來。

從技術的角度上來看,雙色調配色可以同許多其他的設計手法、技術一同搭配使用,比如全屏設計,比如響應式設計,比如插畫,正如同上面的那些案例中的諸多技術一樣。除了獨特的視覺效果,它可以用來強調,對比。這是一種非常強的表現手法,用的時候記得適量使用。

2、分屏式設計

分屏式的網頁設計案例正在成倍增長。從技術上來講,這類網頁的設計師喜歡將屏幕均分為并排的兩個區塊,兩者尺寸大小都一樣,有的時候還會加上輪廓來強調區域的概念。

這樣設計的效果是很酷炫的,在代碼編寫到位的情況下,網頁在桌面端打開的時候,兩個區塊并排顯示,而在移動端上,并排的區塊智能地以上下堆疊的形式呈現出來。

分屏是設計的使用其實是可以嵌套細分的,它可以是簡單的對半分,也可以套個柵格,無限分割下去,這樣的案例非常的多。被劃分的區塊可以承載相似的、對比的內容,也可以承載截然不同的媒體類型,而柵格式細分的區塊還能幫助網站的設計者探索用戶真正感興趣的內容。

分屏式設計對用戶是友好的,和響應式設計可以很好地結合起來,同時還可以加入更多的新技術和設計手法。

下面是一些高效分屏的技巧:

當你沒有太強的視覺設計之時,注意字體和色彩的搭配

吸引用戶的注意力讓他們從左向右看,從而引導用戶的視覺運動。

使用色塊來分割屏幕,為主要信息留下足夠的空間,確保整體的可讀性。

將分屏視作為超大的卡片。將不同的內容制作成更小的區塊,在大的卡片中組成馬賽克。

盡量確保每個區塊中內容的簡單易讀。

3、空間共享式排版

你可能在其他地方看到過這個趨勢:文字排版被延伸到了共享的設計空間。在絕大多數的網站中,圖像、背景和文字是最主要的元素,它們要么相互嵌套有機組合,要么相互分離。

但是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試圖打破元素之間的界限,不同類型的視覺元素打破固有的位置,進入其他元素的空間,堆疊,交叉,錯落。看起來還是非常有趣的。

但是考慮到整體的可讀性,這種設計還是相當具有挑戰性的。

要使用這種設計技巧,最好搭配以簡單的排版。文字應當同其他的元素有足夠的對比性,從而確保它在橫跨多個不同元素的時候,保持基本的可讀性和辨識度。這也使得絕大多數這類網站都傾向于使用黑色和白色的文字。

字體尺寸也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屬性,它和色彩控制同樣重要。你還需要注意文本部分在不同尺寸的屏幕上的顯示和運動,也就是響應式變化中的斷點。

在諸多設計案例中,最值得注意的是Deux Huit Huit。橫跨首頁主圖的文字的運動方式,當它穿越圖片、背景的時候,是如何確保它的可讀性的。

結語

社區故事范文第3篇

(1)園址選擇。園址應選擇土層深厚、土壤肥沃的沙壤土,地勢較為平坦,并有良好的排灌條件。

(2)棚室設計。棚體結構以造價適中的拱形棚較為理想,棚室走向南北、東西均可。一般棚室要求長度60~80米,跨度8~12米,棚頂高度2.8~3.2米,棚間距4米。

(3)品種選擇及定植。栽培品種應選擇早熟、個大、豐產性強的金太陽、金醉、凱特等,用瑪瑙杏做授粉樹,授粉樹的定植比例為1∶6~8。定植前每畝施腐熟的優質有機肥3~4方和優質土雜肥4~5方。定植時間為3月上中旬,樹苗要求一級苗,根系完好無檢疫及土傳病害,按株行距1~1.5米×2~2.5米定植。

2 田間管理

(1)施肥。當年新梢長至15~20厘米時,開始地下追施速效肥料每20天1次,連施3次,一般每株每次追施優質尿素50克加優質磷酸二氫鉀50克。葉面施肥每10天1次,連噴6次,一般選用300倍優質尿素加300倍優質磷酸二氫鉀。7月中旬后每株施磷酸二氫鉀100克每20天1次連施兩次。葉面噴施300倍磷酸二氫鉀,連噴3次。10月中下旬每畝行間撒施優質復合肥50千克,餅肥150千克。

(2)澆水。苗木定植后應澆1次透水,其他時期應根據情況及時澆水;進入7月中旬后不是特別干旱一般不需澆水,如遇澇天,應及時清溝利水以利于花芽充實。扣棚前要澆一遍透水,并劃鋤晾墑覆地膜。棚內生長季節應避免大水漫灌,視情況小水勤澆,最好采用滴灌。硬核期應避免澆水。

(3)整形修剪。定植苗定干一般為30~60厘米,邊行30~40厘米,中行50~60厘米。當新梢長至40厘米時進行摘心促發二次枝,二次枝長至40厘米左右時進行二次摘心促發三次枝,連摘3次。中心干不摘心維護中心干的健壯生長。按緊湊、垂枝、柱形樹形整形(圖1)。

圖1

扣棚前冬季修剪去除過密枝、徒長枝、弱枝和病殘枝。當年生枝不短截。謝花后及時抹除傷口芽及背上徒長枝,當新梢長至30厘米時應及時摘心,對無效直立性徒長枝應疏除,以控制樹體旺長,防止株行間郁閉,提高坐果,改善果實品質。果實采收揭膜后應及時進行回縮修剪。

(4)化控。進入7月中旬后,視樹勢的強弱、立地條件及有機肥充足與否,選擇使用100~300倍多效唑2次,每次間隔10~15天,此項技術應在8月中旬前完成,目的控制新梢生長,促進花芽形成。進入11月中旬后如樹葉脫落較少,可噴50倍尿素溶液促進落葉進入休眠。當7.2℃以下低溫達到該品種所需的需冷量時即可扣棚升溫。

(5)病蟲害防治。危害杏樹的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瘡痂病、灰霉病等;蟲害主要有杏仁蜂、食心蟲、蚜蟲、介殼蟲、紅蜘蛛等。由于設施栽培杏樹是在高濕、變溫相對封閉的環境下,因此病蟲害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的原則,做好棚內病蟲害預測預報及時防治。殺蟲藥劑可選用氯氰菊酯、阿維菌素、吡蟲啉、樂斯本等;殺菌劑可選用多菌靈、安泰生、美派安等。

3 扣棚及棚內環境因子調控

(1)扣棚。在黃河故道地區一般為12月中下旬扣棚,具體時間應視初冬溫度而定。當7.2℃以下低溫達到該品種所需的需冷量時即可扣棚升溫。也可扣棚覆膜后覆蓋草苫進行預冷以滿足其需寒量。升溫階段要嚴格控制溫度,緩慢升溫,先拉起1/3草苫,持續7天,然后隔一拉一持續7天最后全部拉起。一般從升溫至開花以35~45天為宜,時間過短則花器發育不完全,對坐果影響較大;時間過長則花期推遲,相應推遲果實成熟期,對經濟效益影響較大。棚內地膜應在升溫前覆上,以利提高地溫降低棚內濕度。進入硬核期后行間覆反光膜。

(2)溫度管理。不同生育期要求的溫濕度不同,各生育期白天適宜氣溫為,萌芽期10~15℃,以12℃較適宜,最高不超過15℃。花期13~18℃,最高不超過18℃,花后15天內也應控制在22℃以下,以防新梢旺長過多消耗養分影響坐果,坐果后至硬核期為22~25℃,成熟期也應控制在25~28℃,最高不超過28℃。棚內夜間氣溫不低于5℃,當外界夜溫不低于8℃時,即可停蓋草苫。白天棚內氣溫達到最高限定溫度時,應即時通風降溫,使溫度控制在各生育期適宜的范圍內。

(3)濕度管理。花期和果實成熟期棚內空氣相對濕度以50%左右為宜,最高不超過60%,其他時期以60%~80%為宜,棚內濕度過大時,可結合降溫進行放風降濕。

(4)二氧化碳氣肥施用。棚室內施用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施用固體二氧化碳肥料或二氧化碳氣肥,采用二氧化碳氣罐釋放氣體或將稀硫酸和碳酸氫銨混合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增施有機肥料,利用微生物分解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晴天上午通風補充二氧化碳等等。可根據本地資源條件,選擇使用。施用時期一般花后開始補充二氧化碳,在日出后半小時即可施放,陰天可不施。

(5)改善和增加光照。保持棚膜清潔透明以增加透光率,并在不影響保溫的前提下盡量早揭晚放覆蓋物,以延長光照時間。通過鋪反光膜來增加光照,主要用于幼果期,能顯著提高樹冠上部內膛的光照。如遇連續陰雨天光照不足時最好使用金屬鹵化物燈和高壓鈉燈進行補光,其發光效率最高,是目前國內外設施栽培中應用較廣泛的人工光源。另外加強生長期修剪等也能有效改善光照。

4 花果管理

由于杏樹開花時所需溫度較低,花期放蜂一般效果不好,因此要在配置好一定授粉樹的情況下加強人工授粉可明顯提高坐果。

杏在設施栽培情況下,一般不提倡疏花,但應在生理落果期過后視情況進行疏果。疏果時應注意疏除畸形果、并生果、病蟲果。一般長果枝留3~5個,中果枝留1~3個,短果枝1~2個,并使果實在樹冠中均勻分布。

社區故事范文第4篇

一、古交市農業生產及設施農業狀況

古交市屬土石山區,境內國土面積1500平方公里,全市轄七鄉、三鎮、四個街道辦事處。總人口21.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9萬人。總耕地面積約22萬畝,人均耕地僅1.05畝,耕地以旱坡地為主,水澆地約1萬畝左右。氣候為北溫帶大陸性氣候,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全年日照時數2808小時,年最高氣溫達40℃,最低氣溫為-20℃,年平均溫度9.5℃。年均降水量460毫米,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地區。結冰期從11月份開始,翌年3月解凍,冰期約5個月,凍土深度0.5~0.8米。無霜期平均158天,糧食作物傳統種植制度為一年一熟。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有馬鈴薯、谷子、玉米、豆類、糜黍、蔬菜等,2011年農業總收入19533萬元,占全市經濟總收入1058488萬元的1.85%。

目前,全市發展各類設施農業880余畝,主要以蔬菜種植為主。其中溫室558.04畝,大棚239.15畝,小棚83畝。設施農業用地僅占全市總耕地面積的0.4%。據2011年統計,我市日光能大棚蔬菜平均畝產值達到2~4萬元,是露地蔬菜畝產值(3000~6000元)的6.67倍;是傳統種植糧食作物畝產值(300~600元)的66.67倍。因此,發展設施農業潛力巨大,效益顯著。

二、古交市設施農業發展的幾種模式

1.集體牽頭、個體經營模式

此種經營模式占全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的19.93%。邢家社鄉龍子村就這種模式,龍子村有耕地510畝,專業菜田485畝,設施農業(蔬菜)占地118畝。其中日光能溫室50畝,鋼架大棚40畝,小棚28畝,設施農業用地占全村總耕地的23.14%。2011年蔬菜產量250萬公斤,該村僅蔬菜一項人均收入9800元,占全村經濟總收入的95.47%。被評為農村“一村一品”省級示范村。其經營方式采用承包地歸個戶所有,由村集體牽頭,組織農戶投資建設設施農業及蔬菜生產與銷售。農業部門進行技術指導、服務,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金扶持。到2011年底,龍子村蔬菜基地生產的蔬菜全部達到無公害標準,有18個蔬菜品種已經通過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是古交遠近聞名的蔬菜村。

2.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

該運作模式占全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的43.55%。古交市岔口鄉關頭村老農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養殖園屬此種模式,園區規劃總面積1000畝,計劃總投資1.2億元。2011年已建成設施農業204.8畝,其中日光能溫室102畝,日光能大棚102.8畝,有40畝日光能溫室實現當年建設、當年受益。園區經營體制走“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農戶既可得到穩定的土地傭金收入,又可賺取合作社打工收入,還可獲得合作社股份分紅收入。合作社制定了“八統一、一分散”的管理模式,即:統一建棚、統一劃域種植、統一品種劃分、統一技術培訓、統一無公害認證、統一注冊商標、統一品牌包裝、統一銷售、分散生產管理。確保蔬菜生產高效益、蔬菜產品高質量。合作社還將在品牌上做文章,包裝上下功夫,標準上求突破,銷售上搞創新。把園區打造成為一個具有古交特色的設施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基地。

3.煤焦企業轉型發展設施農業高效模式

該模式占全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的6.77%。例如古交市龍城向新公司是一個主產煤焦的企業,2011年公司全面關停煤礦和洗煤焦化企業,成立了龍城向新種植專業合作社,并建立了向新高科技蔬菜園區。向新蔬菜園區占地面積600畝,按照園區的總體規劃,園區內計劃建設設施蔬菜300畝,其中日光能溫室50座,塑料大棚100座,5000平方米的工廠化育苗溫室一座;現代農業科技展示中心、凈菜加工車間、蔬菜檢驗中心、果品采摘園等,總投資1.1億元。2011年開發土地300余畝,新建日光能溫室40.6畝,并獲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同時,園區內安排了82個農民工就業。

4.農戶個體分散經營模式

該模式為土地承包戶獨立經營、自產自銷,其設施較為簡陋,科技含量低,種植品種多、面積小,難以形成規模,經濟效益低下。個體分散經營模式占全市設施農業總面積的29.75%。

三、山區發展設施農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古交市當前發展設施農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水資源瓶頸

古交市的河川水澆地只有1萬畝左右,二坡地發展設施缺乏灌溉條件,需要很大的投資引水上山,而且旱坡地實施設施農業條件差,需要平整改造后才能利用,限制了設施農業的發展。

1.2科技水平較低

農民教育水平相對較低,常年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中老年人,學歷偏低,一般是小學和初中文化程度,青壯年勞力多外出打工,年輕人、有文化的人大多不愿意從事農業。農民科技知識儲備不足,對新技術、新的經營理念較為消極,一般是憑經驗進行農業生產,高新技術應用較少。

1.3資金投入不足

設施農業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的產業,如果沒有一定的投入很難產生相應的規模和效益。而農民自有資金不足,想新建農業設施力不從心。

2.對發展山區設施農業的建議

2.1制定相應的扶持政策

政府部門要圍繞設施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強化服務;建立健全設施農業管理組織機構,結合實際制定統一的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和建設標準;制定相應的優惠扶持政策,如對設施農業技術裝備、生產機具進行補貼,為農戶提供小額貸款等;在引導設施農業經濟合作組織有序發展的同時,扶持一批有優勢、有特色的龍頭企業和生產大戶,帶動農副產品加工業、飼料生產企業、營銷企業和中介服務組織的發展,引導民間資本和吸引外資來開發設施農業,提高設施農業工業化水平;積極培育產地交易市場和社會中介組織,促進產銷的流暢和銜接,積極向外界銷售信息,解決農民的銷售難題。

2.2建立以政府扶持為導向、社會投入為主體、自我積累發展為基礎的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投入體制

近年來,我市在綠色轉型跨越發展中,一些耗能高、污染大的企業相繼關停,這些企業家在多年的經營中,積累了一定的資金,正在尋找資本投資出路,政府要創造條件,做好土地整合和流轉,積極引導這些社會民間資本投資開發設施農業,并與農民組成合作社,既解決了富裕階層投資去向問題,又解決了農村勞動力就業的問題,農民們既可得到耕地的固定收入,又可安心的在外打工或到合作社工作。這也是解決偏遠山區農民脫貧致富的有效途徑。

2.3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提高農民科學素質

設施農業需要全新的耕作方式和理念以及較高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要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對農民的教育和培訓,組織農民到設施農業示范區實地參觀學習,或聘請有經營管理水平的技術人員介紹經驗并進行指導,使經營者和農民掌握先進的管理和種植技術。同時提高設施農業科技水平,大力推廣我市當前發展起來的三種設施農業建設、經營模式,引導農民由一家一戶分散種植,向聯戶連片成園區、基地規模發展。并擴大設施農業應用領域,由單一種植蔬菜,發展到蔬菜、瓜果等稀缺優良品種以及畜禽養殖領域。還可發展新型設施農業,變管護房為農民居住房,既可供農民居住,也可發展為休閑觀光旅游農業。

2.4建設新型日光能溫室

在提高河川耕地質量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國家改造二坡地的扶持政策,對靠近城鎮的二坡地進行改造,利用山區條件,建設半地下式日光能溫室,這種溫室可節約部分建筑材料,也利于山區防風,起到保溫、保水、抗旱節水的作用。從而逐步擴大設施農業的規模。

2.5建立農業保險機制,用保險來穩定農業風險對設施農業生產的沖擊和影響,以保持設施農業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社區故事范文第5篇

一、注意了解化學事故危害及防護的基本知識

為了防護化學事故的傷害,首先必須了解化學事故及其傷害的一般特點和針對性的防護方法,社區的民眾可通過社區干部有組織的宣傳教育獲取有關知識,也可通過個人購買有關普及性的讀物,從中學習有關常識。化學事故按發生地點區分,可分為固定源點化學事故和移動源點化學事故。固定源點化學事故包括化學品生產廠地、化學品倉庫等;移動源點化學事故包括水上運輸化學品船舶發生事故引發的化學事故、陸上公(鐵)路運輸化學品車輛發生事故引發的化學事故。對于社區民眾而言,平時應注意了解所在社區周圍3~5公里內是否有化學品生產工廠或化學品倉庫,是否有貨運船只通行的河流或貨運的車輛經常通過的公(鐵)路,以確定自己是否處于可能突發化學事故的危害區域內,如果是,則應樹立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意識。化學事故的危害通常通過有毒化學品氣體在空氣中隨見飄移造成空氣污染,使吸入有毒空氣的人員中毒,或有毒化學品污染了河水,使攝入有毒河水的人員中毒。因此,當社區周邊發生化學事故時,應根據化學事故危害通過呼吸道吸入或從口中攝入的危害特點,注意做好呼吸道防護和避免飲食污染的水源。化學事故發生后,當有毒化學品污染空氣時,通常會使空氣改變正常的氣味,人們往往會嗅到難聞的怪味,眼睛、呼吸道會感到刺激,還會使人產生惡心、嘔吐的感覺,家禽、小鳥等動物會出現比較強烈的中毒反應。因此,平時可根據上述異常感覺,結合周邊有關化工廠、化學品倉庫、交通線路上運輸事故等情況,正確判斷是否發生了化學事故,快速采取防護措施。如果是社區周邊的正常水體中突然發現水面上有大量死魚或異狀漂浮液體,則應結合游發生的水上交通事故等,判斷是否發生了水上交通化學事故,避免飲用被污染的河水。

二、平時做好必要的防護準備

當所在社區處于化學工廠、化學品倉庫或貨運車(船)交通線周邊時,則應從安全防范出發,平時做好一些必要的防護準備,如:社區管理員應購置化學危害信號的警報器材,向社區居民通告有關化學事故危害的信號規定,讓社區居民在受到化學事故危害時,能根據社區管理人員發出的防護信號采取防護行動;社區民眾家中應自購一些人員呼吸道防護口罩、防毒面具、游泳眼鏡等,當受到化學事故危害時,可立即利用防護口罩、游泳眼鏡或防毒面具進行呼吸道和眼睛的防護,保障在撤離毒害區時的防護安全。社區管理人員應根據本社區可能受到的化學事故的地點、種類、方式,制定必要的社區防護預案,其主要內容包括:化學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危害的種類;受到化學事故危害后應組織引導居民向何方疏散;告知和引導社區居民防護疏散的方法和人員分工;應向誰報告社區受到化學事故危害的信息;如何組織社區居民自救互救;必要時,應組織社區居民進行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演習,提高社區居民的防護能力。

三、學會自我保護和脫險

當社區周邊受到化學事故危害影響時,居民保障自身安全最可靠的辦法是學會自我防護和脫險。通常情況下,當受到來自社區上風方向化學事故擴散的毒氣影響時,首先應立即就地取材,帶上家中自備的防毒面具,或防護口罩及游泳眼鏡,也可用家中的毛巾,衣物沾濕水后捂住口鼻,爾后快速離開住所,并根據風向,向側風方向快速撤離。注意撤離時,不能向迎風或順風方向撤離,迎風會誤入高濃度毒氣污染區,順風會浪費很長時間才能逃出毒氣危害區。撤離出毒氣污染區后的居民,如果發現皮膚、眼睛中毒,可用干凈的清水沖洗;如果出現惡心、嘔吐、呼吸困難,可用凈水嗽口,喝一些干凈的水,并向醫務人員尋求治療。

身居高樓的居民,如果在夜間聽到社區防護化學事故危害的警報后,位于10層樓以上的居民可不用撤離,只要將門窗關好即可,因為夜間氣流是由上而下流動,地面的污染空氣不會向上升至20米以上的空間,所以夜間10層樓以上的居民通常情況下是安全的。10樓以下的居民則應像白天一樣,采取撤離防護措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平县| 普兰店市| 泉州市| 通海县| 子洲县| 龙南县| 龙陵县| 衡南县| 渝北区| 石门县| 福安市| 隆德县| 克什克腾旗| 于都县| 西华县| 华坪县| 芷江| 北京市| 静海县| 高清| 买车| 台东县| 肇源县| 天柱县| 河源市| 大渡口区| 蓬莱市| 兴城市| 千阳县| 石屏县| 梧州市| 滨州市| 富裕县| 桃园市| 双牌县| 泰兴市| 清徐县| 宜黄县| 阿拉尔市| 永定县| 平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