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三級跳遠教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前言
三級跳遠是技術環節較為復雜的運動項目之一,在教學中相較與其它運動項目教學難度偏大。筆者一直從事體育教學訓練工作,對三級跳遠教學有一定的教學經驗和研究,本文立足于實踐教學,運用科學理論依據作為支撐,以分解教學法作為研究點進行具體分析,得出相關結論,以期為體育工作同仁提供相應的借鑒和參考。
2.分解教學法理論概述
2.1 分解教學法釋義。對某個研究點的研究,應以概念作為突破口,既研究透徹,也可得其精髓。根據鐘明寶1996年的研究,他指出分解教學法是把完整的動作合理分為幾個部分和段,逐步進行學習,最后達到全部掌握的方法。時隔多年,對分解教學法定義的研究并沒有取得很大進展,而關于分解教學法運用的研究則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譚清華于2010年指出,分解教學法是相較于完整教學法而言的,是把完整的技術過程分解成幾個部分進行教學,使所學的復雜動作變得簡單易于掌握。
上述兩位作者對于分解教學法定義的闡釋,都強調了將完整的動作進行分解進行教學,最后掌握完整的技術動作,但并沒有表述充份。我們認為,分解教學法是指將某個完整的技術動作合理、有效的分為幾個部分,逐步分層次進行教學,它有利于完整技術動作的掌握,有利于技術動作學習時難度的簡化,它所對應的教學法是完整教學法。
2.2 分解教學法誤區闡明。分解教學法在運用當中,我們常犯的誤區有以下二點:(1)為“分解而分解”。從閱讀的文獻當中,我們不難發現一個共性問題,即:無論是什么樣的技術動作都存在用分解法進行教學,會出現隨意將完整動作拆分成幾個分解動作進行教學,而從未思考過是否可分解,分解是否合理,將以上出現的問題,我們不妨稱之為“機械性分解”。(2)分解形式單一。可分解的技術動作,我們往往將該動作“從頭至尾”逐一進行分解教學,輔或其它形式的分解教學幾乎未見其蹤跡。
2.3 分解教學法與完整教學法關系厘清。從上面表述我們得知,分解教學法和完整教學法是一對相對應的教學方法。二者的根本目的相同,都是為了某個技術動作的完整掌握;從字面上看,一個“分解”,一個“完整”,屬二種不同教學方法;對二者的關系,更多的人趨向于二者割裂,實則不然,兩種教學法在各自分清屬性、位置的同時,應當相互融合、共同應用,這樣才有利于完整技術動作有效、完整、快速的掌握。
以上的理論表述為下面我們運用分解教學法進行三級跳遠的實踐教學提供了理論依據。同時也提出了問題,三級跳遠技術動作可不可以進行分解教學?如何進行分解教學?(分解教學形式)運用此分解教學對技術動作掌握的實效性如何?
3.分解教學法三級跳遠中的實踐應用
3.1 三級跳遠技術環節分析。三級跳遠的力學原理基本上與跳遠相同。但是,三級跳遠由單足跳、跨步跳、跳躍步三個部分組成。三個環節環環相扣,聯系緊密,它的教學應當以完整教學為主,但是分解教學法必須貫穿其中,否則基礎技術動作無法掌握,二者結合才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成績才能夠得到快速提升。三級跳遠成績取決于身體重心騰起初速度和跳躍角度決定的,這是我們進行教學應當強調與關注的重點。
由上述我們得知,三級跳遠可分解進行教學,但必須注意不可過度,并要注重分解形式及在分解教學過程當中的修正,這樣的教學效果才顯著。
3.2 分解教學法具體的實踐應用。三級跳遠眾多的實例教學案例當中,為我們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筆者從事三級跳遠教學多年,有著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結合理論試圖尋找并把握分解教學法在當中的運用規律。
首先,助跑起跳技術。以往的教學往往采取4到6步助跑,單腳起跳后以起跳腳落入沙坑,在教學當中,學生出現腳步混亂,注意力分散,技術動作掌握較慢。針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將助跑減少到3到4步,并畫段格線提示腳步,學生將步伐明確后,再提升到4步到6步助跑,比一開始就4到6步助跑起跳后做單腳跳,掌握該技術的時間明顯縮短。另外,我們做單腳跳單獨練習時,受傳統全面性教學思想影響,兩只腿都要均衡做,其實對于初學者來學,不利于單腳跳起跳腿動作的強化,會出現“負遷移”現象,因此,我們進行教學時,單腳跳起跳應多做,而非起跳腳應少做,待動力定形后,雙腳再均勻發展。
其次,第一跳騰空中交換腿動作。先原地單腳起跳,快速換腿后起跳腳落地,采取向上跳起,不向前。然后做原地單腳起跳,快速換腿后起跳腳落地,采取向前跳起。前面兩種練習5到6次后,做助跑4步起跳,然后擺動腿后擺,起跳腿積極前抬,完成交換步,并做好落地準備。動作熟悉后,采取在沙坑助跑完成上述動作,加大難度。
再次,第一跳下落扒地起跳技術。在草地上連續做起跳腿的下壓扒地動作,然后在跑道上面做下壓扒地動作,最后在沙坑做下壓扒地動作。
第四,短助跑完成第一跳。4步助跑完成第一步單足跳,6步助跑完成第一步單足跳。以上助跑速度先慢后快。熟悉后8步全速助跑完成第一跳,但次數不宜過多,否則會影響第一與第二跳之間的銜接,對動作完整性會破壞。
第五,跨步跳及前兩跳之間的銜間。跨步跳先單獨進行練習,可以通過交換腿跳感受跨步,隨后可做跨步跳30米,前面應練習應少做。應多做前兩跳之間的銜間,這是難點,第一跳有遠度,第二跳有高度,應不斷的強化兩跳動作要點,建立正確的動力定型,遠度與高度則是通過后天的訓練提高。
第六,跳躍及第二、第三跳銜接技術。先短距離助跑跳遠,熟悉后重點做第二、第三跳銜接技術,幅度先小后大依次進行。
第七,小幅度短距離做完整三級跳技術動作,隨后做第一、第二跳完整動作,再做第二、第三跳完整動作,再做短距離完整技術動作。
4.結束語
三級跳遠作為技術環節緊密聯系、環環相扣的一項運動,在進行教學時難度偏大。特別是運用分解教學法進行教學時,如何有效的進行分解教學,不僅保證基礎動作的掌握,又能促進完整動作的發展,需要通過實踐反復驗證、不斷修正才可以把握規律,得出有益于三級跳遠學習與技能提高的可行方法。不管什么體育項目要想提高其成績,必須要通過科學、系統、合理的訓練方法和專項技術訓練,才能達到較高的運動水平,有效的提高其運動成績。
參考文獻
[1]羅希堯.中學體育教材教法[M].
[2]鐘明寶.分解教學法應用的理論性研究[J].
[3]黃林全.分解教學法的心理分析及其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
[4]譚清華,周脈清.分解教學法提高乒乓球正手攻球效果的實驗研究[J]
跳遠節奏 三級跳遠 訓練方法
1引言
在田徑項目里面,三級跳遠是主要的內容之一。三級跳作為跳躍類項目,要求運動員在快速助跑的過程中,獲得足夠的能量,在規定的比賽場地內完成連續的三次向前跳躍。三級跳的動作過程為:第一跳,運動員要通過單足跳,完成單腳起跳落地,發力實現向前的動量;第二跳,運動員要通過跨步跳,完成擺動腿落地,發力實現向前的動量;第三跳,是運動員通過跳躍,將雙腳落到沙坑里面。運動員的三級跳需要跳遠技術、運動節奏、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做保障。本文以三級跳遠的節奏為研究對象,就跳遠節奏在三級跳教學中的作用及訓練方法做了全面的分析。
2跳遠節奏對三級跳遠的作用分析
2.1運動員良好的跳遠節奏能夠降低三次跳躍的動能損失
運動員良好的跳遠節奏,能夠幫助其提升起跳的速度,最大程度上縮減起跳緩沖所需要的支撐時間。良好的跳遠節奏也是保證助跑速度的重要條件。在三級跳教學的過程中,使用非極限強度的跳躍,根據總距離的35%到30%到35%的距離比例做科學的練習,能夠有效的提升跳躍的技術,降低身體產生的壓力,提升助跑速度的有效性。
運動員在進行跳遠節奏練習的時候,要重視通過快速的雙臂擺動以及提升擺動腿的擺動速度,來有效地減少起跳所需要的時間,從而提升運動員的起跳速度,使運動員的身體保持良好的平衡。在運動員的起跳腳落地之后,隨著運動員身體重心的向前移動,運動員的雙臂以及擺動腿快速地、大幅度地向前擺動,這有效地降低了起跳所需要的時間,既提升了起跳的速度,又保證了起跳的方向,跳遠技術得到了有效地完成。
三級跳的過程中,運動員在進行單足跳和跨步跳這兩個動作的時候,通過適當的減小起跳時候的角度,運動員并加快雙臂的擺動,同時擺動腿通過快速的向前擺動,保持好助跑到最后一跳所需要的能量。這一動作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運動員支撐腿,在落地時候所受到的支撐負荷,降低支撐所需要的緩沖時間,從而保證了起跳時的速度。
在三級跳的過程中,運動員要最大程度上通過落地支撐腳的控制,將支撐腳在運動員身體重心位置的下面,或者最大程度上縮短身體重心落地起跳支撐腳距離的落地起跳技術,這樣能夠保證支撐腳所受負荷強度的降低,從而最大程度上保證助跑的速度。
2.2運動員良好的助跑節奏能夠提高三級跳遠技術的銜接
在三級跳運動中,運動員良好的助跑節奏,能夠幫助其獲得良好的起跳和跳躍準備。三級跳遠的助跑過程分為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運動員的起跑加速階段,這一個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保持速度放松到最高的速度值,在這個極端要求運動員保持好已經獲得的初始速度,調整因為加速跑產生的緊張狀態,最大程度上放松身體的肌肉。準備起跳這一環節,需要運動員提高上板的步頻,構建良好的跑過起跳板的意識。這樣做的目的能夠降低身體對起跳板的沖擊力,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起跳的高度,為下一環節做好動能儲備。
運動員優秀的助跑節奏,能夠為運動員調整好心理上的技術準備,有效的助跑節奏,能夠幫助運動員思維清晰,將所練習的技術貫穿到跳躍動作中,降低因為盲目助跑導致的一跳躍,二過度,三跳躍的三級跳不正確動作認知。優秀的助跑節奏能夠幫助運動員建立良好的跳躍節奏。在三級跳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加強節奏的有效練習,能夠促進運動員三級跳遠技術的掌握,保持良好的專項速度。
3三級跳節奏練習的實施方法與策略
3.1三級跳節奏的練習方法分析
三級跳遠單腳跳的練習。在訓練的過程中,除了通過連續的單腳跳,還可以借助于障礙練習的方法進行練習,使用高度為20cm左右的體操凳,間隔的距離為2米,運動員也可以進行調整,完成多級的跳躍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運動員要按照教練的口令來練習。
三級跳遠跨步跳練習方法。跨步跳練習與單腳跳練習的方法大體上是一致的,只不過是將體操凳的高度升高到30cm左右,升高的目的是為了有效地提升三級跳第二跳時候的起跳高度,并保證運動員的水平速度。同樣練習的過程中,運動員要按照教練的口令來練習。
三級跳運動中運動員單腳跳與跨步跳結合的練習。通過使用節奏性較高,運動員兩個單腳跳接一個跨步跳,再接兩個單腳跳的連續練習手段,來獲得良好的節奏,提升三級跳技術的連貫性和有效性。
三級跳第二跳與第三跳技術的結合練習方法。在三級跳練習的過程中,連續單數步數的跨步跳結合跳遠練習,需要短程助跑即能夠滿足。運動員要按照教練的口令來練習。
3.2三級跳助跑節奏的練習策略
三級跳遠絕對速度的有效練習過程中,通過使用短程距離不等的練習策略,例如,40米60米80米等不等距離進行練習;三級跳遠保持速度的練習策略:通過使用下坡距離不等的練習策略,讓練習者最大程度上體會保持向前速度的放松技術;三級跳遠起跳環節速度練習的策略:通過使用步數、步長設置標志的策略,跑動的過程中練習者根據標志進行跑進。在開始助跑的時候,速度不能夠過大,以更好地體會助跑與起跳的有效結合感。
4結語
綜上所述,三級跳遠作為一個系統的運動技術,在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加強對三級跳遠有效訓練方法的研究。從三級跳遠的動作結構、動作特點、練習方法、有效提升策略角度出發,幫助運動員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地改進練習中出現的不足,運用科學的訓練節奏,獲得足夠的動能儲備和合理的技術,從而為提升三級跳遠的教學效果,提供有效的手段。
參考文獻:
[1]田敏,程昊,陸宇明.我國優秀男子撐桿跳高運動員助跑起跳速度利用率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12,(03).
[2]李瑩,羅琴.目標定向理論在背越式跳高教學中的應用[J].體育研究與教育,2012,(S1).
立定三級跳遠是中學生體育課較易開設的一個項目。它是三級跳遠的專門練習,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協調性的有效手段,也為進入高中年級學習三級跳遠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通過對腹部力量及踝關節部的力量和運動技術的訓練使立定三級跳遠成績得到了較大的提高。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盱眙縣都梁中學初中三年級158名學生,其中男生85名,女生73名。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法:通過查閱有關文獻資料并搜集如何提高立定跳遠成績的訓練方法。
1.2.2觀察法:在具體教學訓練當中,觀察學生所做的動作,分析原因得出結論。
2.結果與分析
立定三級跳遠是三次連續的跳躍,要求腿部有連續的蹬伸動作,以及腳踝部肌肉伸縮促使腳趾迅速趴地,使身體快速向前跳起,可見三級跳遠對腿部股四頭肌、股直肌、股后肌群、小腿肌肉和踝關節部的小肌群力量的增強,以及良好的跳躍技術相結合,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這幾個部分缺一不可。下面就上述問題,介紹相關訓練方法,供廣大體育教師在教學和訓練中參考。
2.1增強腿部力量的訓練方法
腿部力量是決定立定三級跳遠遠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果只講技術,不增強腿部肌肉力量,則技術再好也很難提高運動成績。尤其是腿部的股四頭肌、股直肌和股后肌群的力量增強是訓練重點。
2.1.1負重后蹬跑練習
利用抬杠鈴或沙包等重物進行后蹬跑練習。
技術要求:后蹬跑時,上體稍正,不可前傾,大小腿要充分伸直,保證每次髖部積極前送,練習距離100―200米,負荷重量為30公斤。
2.1.2前傾姿態原地高抬腿練習
雙手扶墻或其他物體,軀干前傾做原地高抬腿練習,前抬時要求大腿向胸腹部擺動,如果大腿下部綁沙袋練習,則效果更佳,重點體會髖部前送的感覺。在前送時,支撐腿要充分伸直,腳前掌支撐,足跟離地,這對踝關節部小肌群也有很好的作用,可練習20―30次/組。
2.1.3手持重物做原地半蹲跳
兩腳分開比肩寬,手持啞鈴或石鎖等重物,做半蹲跳,上體保持正直,腿蹬離地面時,要求用力突然迅速。練習15―20次/組。
2.1.4負重深蹲起練習
兩腳開立約與肩寬,抬杠鈴或其他重物,做深蹲起練習,技術要求:上體稍正直,在蹲起的過程中動作要慢,加強股四頭股、股直肌、股后肌群、腓腸肌的鍛煉,腿蹬直的一瞬間,要快速突然地伸展踝關節,增強蹬地效果。可練習8―10次/組,20公斤的負荷重量。
2.1.5高抬腿上坡跑練習
高抬腿上坡跑的目的是增加高抬時難度,保證髖前送,同時它也能夠提高支撐蹬地時的強度,使踝關節部小肌群力量有所增強,練習距離15―20米。
2.1.6連續單腳跳練習
單腳跳時,要加強每次腳掌落地時,盡量縮短腳接觸地面時間,左右替練習,練習15―25米/次。
2.2在立定三級跳遠中,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起著重要作用。如果踝關節周圍的肌肉力量大,在起跳時,通過它的屈伸,就會使人體迅速蹬離地面。如果忽視了踝關節周圍肌肉力量的訓練,則不僅對立定三級跳遠成績有消極影響,而且很容易造成踝關節受傷,這里將對有關踝關節力量的訓練方法作較全面的論述。
2.2.1深蹲走練習
練習方法:兩腿自然分開,腳尖向前成深蹲姿勢,腳跟提起,依靠腳掌和踝關節的力量,依次向前走動30―40米,兩手放在背后,或在身旁屈肘前后擺動。
要求:主要用踝關節和腳掌力量行進,重心小起伏,膝關節不能蹬伸。
2.2.2深蹲跳練習
練習方法:兩腿自然分開,腳尖向前,成深蹲姿勢,以兩腳掌和踝關節的力量向前跳躍30―40米。
要求:以兩腳的踝關節和腳掌力為主,適當加大膝角的活動,從而逐漸提高腳掌和踝關節的用力程度。
2.3腹背肌力量的訓練方法
在立定三級跳遠中,如果腹背肌群力量較差,在跳時,就容易造成上體過于前傾,這時不利于髖部前送,使步幅過小,也難以提高立定三級跳遠的成績。下面介紹幾種訓練腹背肌力量的方法。
2.3.1連續跪跳起練習
練習方法:在軟墊上或沙坑里,雙膝跪在墊子上雙腳背著地,身體重心坐在兩踝之上。用上肢肌和軀干肌的力量突出上收和突停,使整個身體跳起來,然后以雙腳在墊子上或蹲撐,然后從蹲撐再輕跳還原成跪撐,連續進行20次/組。
要求:跪跳或蹲撐時,一定要先跳起后再收腿成蹲撐。由蹲撐還原成跪撐時,體重壓力點應集中在踝關節上,防止集中在膝部,同時,不要跳得太高。
2.3.2雙手持重物環腰繞環練習
練習方法:雙手握10―20公斤杠鈴片或沙包重物等。兩腿左右分開稍比肩寬。雙手持重物由胸前紅體側、頭后、體側繞向胸前。再相反進行,連續左右進行20次以上。
要求:以腰繞環連續領先發力帶動,逐漸加大幅度,開始繞時每一次發力要猛些。
2.4提高立定三級跳遠技術的訓練方法
2.4.1強化立定三級跳遠技術
在練習起跳和落地動作時,要求起跳時充分蹬直髖、膝、踝關節,由于立定三級跳遠第一跳的起跳角度比立定跳遠大一些,上體前傾小,以利于第二跳的起跳,因此,在復習立定跳遠時,注意要求學生適當增加起跳角度,上體不要過于前傾。
2.4.2在練習1的基礎上,雙腳起跳蹬離地面時,有力腿以髖帶動屈膝,迅速向前上方抬起,隨后做積極扒地動作,重點體會第一跳技術。
2.4.3強化第一跳與第二跳的銜接。(1)從高處雙腳起跳單腳落地接跨步跳技術,培養支撐腿再跳躍能力。(2)單腳跳接跨步跳后越過一定高、遠度的標志物練習。
2.4.42―4步助跑,用力量較弱的腿練習跳遠,重點體會第三跳技術,培養支撐腿或力量較弱腿落地后再起跳能力。
2.4.5立定三級跳遠的完整技術練習
2.5糾正腳部著地技術的訓練方法
英國名將愛德華茲兩腳著地點在身體正下方的新技術,改變了傳統的兩腳著地點在身體重心前方而產生的制動,減少了各跳水平速度的損失,提高了速度利用率。相比較,多數運動員仍用陳舊技術,落地時小腿伸得過遠,看上去步幅似乎很大,但效果很差。針對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法如下:
2.5.1加強擺動技術的練習
(1)徒手或持重物做單、雙臂前擺練習。目的是通過提高擺速減慢上體的前旋速度。
(2)徒手或持重物做擺動腿的前擺練習。目的是提高下肢的擺動速度和力量,維持好身體平衡。
2.5.2熟練掌握正確的著地位置
(1)原地做兩腳著地技術的模仿性練習。
(2)快節奏的連續跨步跳技術練習。目的是強化兩腳落地位置,增強腰部力量,形成肩髖軸交叉轉動、相互補償的身體平衡狀態。
3.結論
一、青少年三級跳遠應著重加強全面素質訓練
由于三級跳遠技術復雜、強度大,少年時期的訓練應以全面發展身體素質為主,打好身體素質基礎,內容上可安排短跑、跳高、跳遠、跨欄等田徑項目的練習,還要適當安排一些球類、體操等項目的練習。這樣即可以發展必要的身體素質,又可以使其在大腦皮層中形成對各種動作的條件反射,為以后學習更復雜的技術奠定基礎。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目的的增加多級跨跳、單腳跳、單腳跳接跨跳和短程助跑的三級跳遠練習,開始系統地進行三級跳遠的學習訓練,但技術比例不能安排過多,不要追求成績,重點應放在改進提高技術上,同時要注意均衡地發展兩條腿的力量。經過扎實的基礎訓練以后,專項素質已基本具備,技術訓練的比例可適當加大,全面身體訓練量和強度也要加強,快速力量和中等以上強度的力量練習要經常進行。短程和中程助跑的三級跳遠練習次數逐漸增多,全程助跑的三級跳遠練習在體力好的情況下也可安排,比賽也可適當參加。在此以后,無論在技術上還是身體素質上都具備了一定的基礎,可以用接近成年人的方法進行訓練,但要合理安排訓練量和訓練強度。
二、應科學把握三級跳遠訓練方法
1.速度訓練。建立正確的跑的技術概念,熟練地掌握各種跑的專門性練習,不斷改進和完善跑的技術,提高快速跑的能力。訓練應安排在身體狀況最好時進行,可安排等距離的行進間跑;站立式或蹲距式起跑;各種短距離的反復跑、加速跑、變速跑;上、下坡跑和直道轉入上坡跑,下坡轉入直道跑;在跑道或助跑道上,按自己的助跑距離和標志線做加速跑,重點練習跑的節奏和穩定性;各種欄距的跨欄跑和聽信號的反應跑;各種距離的計時跑和測驗性訓練。
2.力量訓練。根據生長發育特點,力量訓練要以動力型和小肌群訓練為主,應突出力量訓練。如各種姿勢的實心球、鉛球的拋擲練習;爬繩、引體向上、俯臥撐、雙杠臂曲伸和支撐擺動練習;墊上、肋木和訓練器上的腹背肌練習;肩負杠鈴做弓步跳、直腿上跳、半蹲跳、蹬物換腿跳等;肩負杠鈴或手持杠鈴片、沙袋的各種曲體練習;連續做壺鈴蹲跳,開始重量2-5公斤為宜,以后逐漸增加;杠鈴抓舉、挺舉、半蹲、全蹲練習。力量訓練時,要快速完成,每組練習的次數不要過多,速度下降馬上停止,以保持肌肉的快速反應。準備活動一定要充分,關節要活動開,注意使用杠鈴的安全,防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每個練習完成后要注意放松調整,與跳躍、腰腹肌練習結合起來進行效果更好。
3.彈跳訓練。彈跳練習和技術練習是相輔相成的,密不可分的。每個彈跳練習都在做技術訓練,而技術練習又在發展彈跳力,所以彈跳練習要求動作正確合理,為提高和改進技術創造條件。彈跳訓練包括以下內容:立定跳遠、三級跳、五級跳、十級跳;跨步跳、單足跳;原地各種曲腿跳、分腿跳、轉體跳和在沙地、鋸末跑道、彈簧床、海綿包上的各種跳躍練習等等。
在練習時要合理安排跳的次數和距離,技術要規范,動作要協調,每組間要放松調整,和輕松的加速跑結合起來練習效果更好。
4.耐力訓練。通過爬山、越野跑、長距離的游泳、步行和各種球類練習進行一般耐力訓練。專向耐力則要通過大運動量和大強度的訓練來解決。經常參加測試和比賽,也可提高專項耐力,同時還能豐富比賽經驗,提高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
5.柔韌和靈敏訓練。各種壓腿、擺腿、踢腿、劈叉、體操、跨欄和球類活動等都是發展柔韌和靈敏的方法,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動作幅度,因此,要重視這方面的訓練。
6.技術訓練。開始階段要和發展彈跳力結合進行,多采用中短距離助跑的完整技術練習,隨著訓練水平的提高和技術的完善,逐漸過渡到全程助跑的大強度訓練。但是,對每堂訓練課的練習次數要適當掌握,以免下肢負擔重,技術變形,造成傷害事故。技術訓練應安排在運動員身體狀態最好的時候進行,準備活動要充分,助跑道要平整,沙坑要松軟,注意錯誤動作的預防和糾正,逐步提高動作的難度。
三、結論及建議
關鍵詞 河北省 田徑優勢項目 形成 發展
中圖分類號:G820.2 文獻標識碼:A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河北省田徑運動優勢項目的形成與發展。
1.2 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查閱近幾年國內發表的有關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的文章和論文,了解主要研究成果。
(2)問卷調查法。通過對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各市體校其中50名運動員發放問卷,了解運動員的詳細信息。
(3)訪談法。對教練員進行訪談,了解他們的訓練模式及影響比賽成績的因素。
(4)數理統計法。通過訪談教練員從而得到的有效資料進行數據整理和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的確立
河北省在近五屆全運會上取得前三的田徑項目分別有女子項目:鉛球、三級跳遠、鐵餅、標槍、跳高、400m欄和4?00m接力;男子項目:110m欄、三級跳遠、鐵餅、200m、400m、800m、50km競走和4?00m接力。綜上所述,我們將女子鉛球和男子三級跳遠這兩項確定為河北省田徑運動的優勢項目。
2.2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后備人才基地分析
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男子三級跳遠和女子鉛球能夠一直取得優異成績,是因為有一批優秀年輕的后備運動員源源不斷地為河北省的競技體育作出重大的貢獻;這些后備運動員的出現,使得優秀運動員層出不窮,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運動員來供給支撐河北省的田徑優勢項目,還特別成立了后備人才培訓基地。
因此,由于河北省有強大的后備人才培養基地源源不斷供給優秀運動員,并且出現了像男子三級跳遠中段岐峰、吳冀、李延熙、曹碩等,女子鉛球中李梅素、李梅菊、鞏立姣等一大批優秀運動員使得河北省田徑運動優勢項目形成。
2.3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后備人才培養分析
2.3.1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運動員年齡分析
通過調查,充分顯示出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后備運動員的發展隨年齡的增長運動員人數也會不斷增長,18歲達到一個頂峰,而在19歲以上年齡越大,運動員人數越少,可以說15到18歲是后備運動員發展的最佳年齡階段。因此要把握好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才培養方案,牢牢抓住培養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運動員的機會。
2.3.2河北省優勢項目運動員選材方法分析
總的來說,運動員主要依據以各種測試成績為主經驗為輔,通過在運動會上和教練推薦這兩種方法上對運動員進行科學選材,當然僅靠測試成績為主要依據來選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因為這樣一來會造成很多人才的流失和浪費,對競技體育長期發展來講有一定的影響。女子鉛球教練員在訪談中提到選材應結合我國競技體育發展的特點,女子鉛球運動員在身高上應選擇在1.7m―1.8m之間為最好,否則在訓練上會產生一些弊端。
所以應進一步完善教練員的文化底蘊,加強其它一些選材渠道,為河北省今后優勢項目人才培養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3.3對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的特殊經費支持
以石家莊的兩所體校為例,以長安體育場趙顯志帶領的男子三級跳遠和中山體育場范煥文帶領的女子鉛球這兩項作為河北省田徑優勢項目在發展,不斷為河北省爭得榮譽,因此得到了國家及省里的大力支持。在訪談中趙顯志教練最后談到:“有了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作為教練,我們要做的就是搞好前途教育,幫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讓學生投入更高的熱情,按時訓練,保證好出勤、出功和出力,那么優異的成績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我們還應控制好學生的早戀傾向,遇到困難給予幫助,共同度過難關,保持訓練激情是體現毅力的最好方式。”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河北省田徑運動優勢項目為男子三級跳遠和女子鉛球這兩項。(2)河北省田徑運動優勢項目的形成是因為有強大的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出現了一批優秀運動員。(3)河北省優勢項目后備人才年齡結構較為合理,選材方法較為科學。(4)河北省后備人才培養省里領導重視,給予特殊經費支持,對今后河北省優勢項目的發展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3.2建議
(1)研發更科學、更先進、更完善的教學訓練方法用于實踐中。(2)在教學招生上希望教委能夠提供支持,拓寬選材渠道,優先選材,在訓練時間上給予保障,提高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祖林.田徑運動高級教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 闞福林,等.發展我國高水平女子鉛球運動員專項速度的探討[J].體育科學,1992(3).
[3] 王法祥.推鉛球訓練大綱[Z].中國田徑協會,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