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心之旅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我的地心號將在2120年11月2日進行計劃實施。
到了那一天,我和幾位著名的科學家穿著能夠承受1萬度的防溫服坐在地心號上。聽著倒計時,我很緊張。我把眼睛閉上了。一下子,我就看見了巖漿。有一種做潛艇的感覺。
地心含蘊著豐富的礦物,如硬化的熔、巖的石英,到處是五彩繽紛的的石塊和水晶,還有一些我不認識的物質。這時候,我已經迫不及待的想拍照了,但當我剛拿出5000萬像素的相機時,意外發生了!
我們看見了一個大怪物:綠瑩瑩的身子,身上長滿了像仙人掌般的硬刺,他渾身是白色的,大大的黑眼珠,身上長著一雙薄膜小型翅膀。我想這可能是很早以前形成的。但現在不是考慮這個的時候,怎么辦呢?
這時候的地心有6000度。如果一個人出去打怪物是可以的,因為我們的防溫服是能承受6000度的。但如果誰出去了,那就回不來了。
當我把這個消息告訴他們時,都說:“我去!”但我說:“還是我去吧!”
這時候,有一位科學家約翰邁德說:“這是你造的地心號,你怎沒能去呢?再說了,如果又出緊急情況,我們也不太熟悉地心號,都無法操作,所以,還是我去吧!”
就這一句話,把我觸動了,我決心就讓約翰邁德去。
他帶著激光槍,和威力最大的世界名槍要下去了,我趕緊啟動不讓巖漿進來的裝置,讓后我打開艙門,他就出去了。
他用激光槍打死了怪物,但他是回不來了。我當時就傷心的流了眼淚。
我們繼續前進,竟然看見了一片白色,我們沖了進去,結果我們回到了白堊紀早期的陸地上。我想:“這可怎沒辦呀?我們怎沒回去呀”?突然我想起了我們時代的時間機器。時間機器能穿梭1000000年。我們趕緊找材料,做時間機器!
在做時間機器的同時,我們有很多次差點被恐龍吃掉。
終于,經過了2年之久,我們的時間機器做好了。我們趕緊進去,按2120年7月1日。讓后時間機器就走了。
但又出了差錯,我們的時間機器在2011年3月8日降落了。出錯的原因可能是材料的問題。我們做的時間機器主要材質是木頭。但我們2120年的材質使用比諾西本做的。
但我覺得到2011年也挺好的,畢竟那時候也算是現代。所以我和那幾位科學家打算留下來。
過去了1年,我發現2011年的人比2120年的人類壓力大得多。我真是不理解。所以,我還是回2120年。
我們又開始造時空機器。
一、進一步完美的內部軌制
因為現行的農地軌制是成立在“均分土地”的基本之上,因而在農村中,只若是進人社區的成員,都自然獲得土地的使用權或承包權,從而造成土地的不竭調整、朋分和細化。其功效必然是農人土地使用權的不確定,農人的出產預期、投資預期不足,進而導致農人出產積極性下降、短期行為嚴重、土地產出率下降,農業成長盤桓不前。所以,經濟落伍地域理當進一步完美的內部軌制。
1.延遲土地承包期,不變承包權。土地租用期的長短。是影響地權軌制有用運作的一個主要身分,無論是在公有制前提下仍是在私有制前提下。列國一般都把延遲土地租用刻日作為完美地權軌制的一項主要內容。澳年夜利亞、新加坡及我國的噴香港出格行政區公有土地的操作之所以斗勁有成效。其中一個很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們都水平分歧地采用了土地長久性(甚至是永遠性)租用期。土地租用刻日的長短之所以會成為影響地權軌制有用運轉的主要身分,關頭是因為土地租用刻日的長短直接抉擇著農人的出產預策和抉擇,用農人自己的話來說就是:“三十年有三十年的籌算。五十年有五十年的放置?!笔且裕{動農人投資和出產的積極性,促使農業經濟的高速成長,必需使農人對土地有足夠長的承包期,使農人具有不變的承包權,對投資和出產的預期有不變感。對此,有人提出應在我國經濟落伍地域實施土地永遠性承包制,我們認為這種設法在我國是行欠亨的。實施土地永遠性承包制當然有它的益處,如農人對土地的預期較不變,能促使農人高效設置裝備擺設我國極其稀缺的土地資本,提高土地操作效率??墒?,今朝我國的土地承包畢意分歧于澳年夜利亞、噴香港、新加坡的公有土地承包或租賃。澳年夜利亞、噴香港、新加坡的公有土地承包或租賃是成立在適度規?;局?,而我國今朝的土地承包是成立在分手的小規模經營基本之上。在這種情形上,若是實施土地永遠承包制,雖然可以增強農人對土地的預期,但同時也帶來了土地保障功能和增值手段的永遠化,這會使小規模經營凝固化,對此后的土地流轉、集中帶來良多未便。成長適度規模經營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必然趨向,今天的轉變是為了明天的成長締造前提,借使倘使實施土地永遠承包制,就會為農業的成長設置障礙,這樣,軌制變姑息失蹤去了它應有的意義了。所以,理當經由過程延遲土地承包刻日,好比將農地使用刻日延遲至50年時刻,并用立法的形式明晰下來,確保農人承包權的不變,以此來增添農人出產和投資的預期,提高農人的積極性。在承包刻日內,國家可以經由過程成立響應的配套軌制以及保留對土地的最終措置權等,增強對土地的宏不美觀調控,指導土地的流轉和集中。
2.贖予農人有保障的土地使用權。深化農地軌制更始的焦點就是進一步完美農戶的土地使用權。農戶使用某塊土地,必需能從中獲得應得的經濟收益,而且在許可的規模內,應有權行使一部門土地的措置權。(l)排它性的據有權。農戶在承包期內,只要按照法令和承包合同使用土地,并履行其義務和貴任.任何組織和小我不得干與干與農戶的出產和經營勾當。(2)開發權。農戶在承包期內.有權優化土地設置裝備擺設,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率,但無權自行改變土地的使用標的目的。(3)收益權。農戶應獲得其應得的經濟收益,任何組織都無權侵略依法上交農業稅和提留以外的農人收人。(4)讓渡權。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以有有償讓渡土地使用權的權力。不外,土地讓渡應通琪土地使用權市場,應有利于土地的集中連片經營。(5)典質權。農戶在承包期內,可以以使用權作典質,來獲得有關貸款。(6)擔任權。延遲土地承包刻日內,農戶的土地使用權可以擔任。因為我國農戶土地經營規模小,因而對土地擔任權必需施加必然的限制。好比,擔任土地使用權的人必需經由專門的職業培訓,拿到經營農地的許可證往后才熊擔任土地使用權。土地的擔任不能分釗,農地的使用必需合適國家的法令和政策要求。土地的擔任權應和打算生育掛鉤,凡是多生后世戶,厥后世只能擔任較少的農地使用權。
二、更始和完美農業社會化月平易近務系統
我國農地軌制更始是成立在農戶家庭經營基本之上的。家庭經營雖然具有充實的產權激勵和監借成本幾乎為零的利益,但因為勢單力薄,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是以,還必需優化外部情形,更始和完美農業社會化處事系統。
1.更始現有的農業處事組織。因為我國今朝正處于經濟轉軌時代,順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的農業處事組織還不成能科成,因而政府和集體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還不成能形成,因而政府和集體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依然是農業社會化處事的根基力,。是以,在成立和健全社會化處事系統的過程中,首先應該更始和完普政府和集體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第一,更始和完普政府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一是政府本能機能部門要實施政企分隔或政事分隔,充實調動政府專業部門和處事組織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二是處事體例改行政手段為行政手段和經濟手段相連系或以經濟手段為主。三是政府的農業組織還應是國家對農業實施宏不美觀調控的渠道和形式。四是政府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應以公益性強的基本部門和營業本能機能為重點,把成長農業教育、科研、手藝推廣、交通、信息和市場培植作為首要使命。第二,更始和完美集體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農村集體處事組織是今朝解決高度分手的小規模經營的首要形式。一是可以在較年夜規模內協協調統籌人力、物力和財力,對土地實施統一規劃。二是率先采用年夜中型農業機械,在分戶打點的基本長進行耕種、收割、植保等環節的連系功課。三是興辦農田水利,搞好農業根基培植,呵護農田生態情形。四是指導農人出產和經營,為農人供給需要的信息、手藝、信貸等處事。集體所屬的農業處事組織應把微不美觀條理上的處事作為首要使命。
關鍵詞:地理教學;有效性;學習興趣
在現今高速發展的社會,地理作為一門研究地理環境以及人類活動與地理環境關系的綜合性學科,在教學中的重要性也顯得日益突出。它不僅展現了學生的地理知識,更反映了公民的地理素質。然而,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卻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及學生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地理這門課程的理解也不夠,此外,學生對地理課堂學習缺乏興趣。這些因素均導致了地理教學過程中課堂效率低下。因此,我們應有效提高高中地理的教學質量,加強對學生的能力培養,提高課堂效率,進一步提升我國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實效性。
課堂教學中最重要的是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轉變傳統教學觀念,以學生為主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還給學生。由于一些學生初中階段的地理學習沒有打好良好的學習基礎,并且對地理學習的重視程度不夠。因此,高中階段一開始就應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地理學習習慣。例如,課前可以給學生講一個與地理相關的小故事,提升學生認真聽講的興趣。此外,還可以在課堂結束后,給學生出一張小試卷,把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讓學生做。盡量在課堂中與學生做好充分的互動,避免教師自己獨占課堂,也可以在講解過程中適當地提問,適當地進行表揚和鼓勵,這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聽課效率,進一步提高地理教學的課堂效率。
教師在課前應做好充分的準備,明確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只有這樣,教師才能控制好學生在課堂上思考和討論的方向,避免糾結于一些不必要的問題,造成課堂時間的浪費。合理地精心設計教學中的每一個環節,使學生能循序漸進地接受所學知識;合理地設計課堂提問,引發學生對所講內容的思考;課堂上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巧妙設計討論問題,激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總之,在新的教學環境下,對地理課堂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迫在眉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課本上的知識,更應該教給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也應該不斷豐富自己,提高自己的地理素養,從而影響學生,培養學生的地理意識。通過高中地理教師的不斷努力與實踐,提高高中地理的課堂效率也將取得明顯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夏志芳.地理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關于的雄美,有數不清的話題;關于的路險,有道不完的故事;關于的魅力,只有親歷才能領略。
川藏線沿途,色彩單純到了圣潔,氣韻委婉到崇高。
在這條路上,美景與泥沙走石相伴,冰川與河流共舞。或一山有四季,或千里皆碧空。湖光山色風情萬種,草原牧場天地相連。川藏路翻越了12座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跨過了14條波濤洶涌的大河,蜿蜒曲折,蛇形千里。
要找到一位真正騎行過川藏線的人,聽他說真實感受,看他拍的片子,觀察他是怎樣的一個人。有朋友就推薦了河北日報記者崔立秋。從今年5月8日到5月29日,崔立秋和另外3名隊友結伴啟程,2166公里川藏線,全程未搭車,挑戰自我極限,歷時22天完美穿越,最終到達拉薩。行程中他寫下了250多條微博,即時記錄一路見聞與感受。
體驗人生
作為一名職業記者,一向風里來雨里去但不事張揚的崔立秋,今年突然做出了一個十頭牛也拉不回的決定:要沿川藏線,騎車到拉薩。不可思議的是,在此之前,他從未有過任何騎行經歷,就連城市周邊休閑性質的騎游都沒有。
崔立秋決定要在2012年五六月份騎車去。2011年秋天,他曾聽一位朋友說起騎行川藏線的打算。他在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并為此在去年冬天嘗試冬泳,增強寒冷抵抗力。春節期間,他為自己規劃了今年的兩個目標,一是考博士,二是騎車去?!澳菚r我連自行車都沒有,根本就沒有戶外騎行的經歷,但想象到途中的驚險刺激,決定必須嘗試,哪怕是途中返回。”他說,小時候曾夢想著長大后去當兵,后來有一句話對我影響很大:如果沒有機會參軍入伍了,就去騎行川藏線吧。
計劃五六月份出發,崔立秋到了2012年3月份才開始購買自行車。巧合的是,當他走進車店購車時,發現這個單車店正好在組織騎友們去。“我本來打算單人獨騎,但有團隊更合適,于是就報了名。”他們定于5月4日從石家莊坐火車到成都,然后從成都沿川藏線騎車進藏。當時崔立秋還在猶豫中,“怕單位請不下年休假?!彼f,“我那時拼命出差,拼命干活,希望請假時能順利些?!?/p>
因工作原因,他比原計劃推遲了兩天啟程。臨走時,家人才知道他的真正目的,堅決反對他的決定,他老爸發很大的脾氣阻止他,在家人輪番一遍遍勸說中,崔立秋倉促整理好備用物品,扛著那輛取名“白馬王子”的自行車匆匆忙忙地踏上了火車。列車奔馳在冀南大地上,望著車窗外的村莊、樹木、房屋和行人,崔立秋有點恍惚: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到哪里去?
途中百味
崔立秋說,不是親自體驗,就無法了解行程中的驚險與艱辛。第一天行程中,他就幾乎崩潰。那是從成都到雅安的路上,剛爬過一個小小的土坡,海拔只上升了兩三百米,崔立秋就雙腿發軟、臉色煞白、氣喘吁吁地躺倒在地兩次,很快就把當天的備用水喝完了。“這才第一天,后面海拔5000多米的山怎么爬?”后來,在隊友不斷鼓勵下,他咬牙堅持下來,讓自己逐漸適應。
折多山,是川藏線上第一個海拔4000米以上的大山。爬山之時,正趕上大雨,頭頂上電閃雷鳴,車輪下是嘩嘩的流水;再往前走就下起了冰雹,噼噼叭叭地敲打著頭盔;快到山頂時,又下起紛紛揚揚的大雪,半天之內體驗到了一年四季。一路之上,看到有些騎友干脆返回,有的下來避雨,有的推車前行,崔立秋選擇繼續騎車登頂?!爱敃r來勁了,陡然生出與天斗與大自然斗的豪情?!钡琼數囊祸?,他將自行車往地上一扔,仰天長嘯?!澳欠N成功的喜悅,在日常生活中,是無法得到的。”
最讓崔立秋難忘的是住在112道班的那一宿。幾個渾身泥漿的人,在經歷了幾天的疲勞騎行后,情緒突然有些失控。崔立秋說,當時有一名隊友沖著墻大喊,“我為什么要走川藏線,在家里生活得好好的,為什么要受這份罪?”“那時整個人好像都麻木了,不僅是身體,還有思想。店主招呼我們吃飯,就吃飯,吃完沉默地坐著。”崔立秋說,在川藏線他學會了一副新表情——“發呆”,就是思想真空。那一天,大家就是這種狀態,“衣服都懶得換,濕乎乎的躺床上就睡。”
一路走來,幾個人跌跌撞撞,終于離目的地拉薩越來越近。“那時隊友們特別興奮,像打了雞血似的一騎絕塵,我則是把速度放慢下來,欣賞路邊的風景,拍照,邊錄影邊解說,仔細體會最后的那段路程,不希望它立即結束?!?/p>
友誼萬歲
崔立秋告訴記者,如果不是一個團隊,互相鼓勵,互相扶持,完成川藏線騎行的困難要大得多。盡管崔立秋與另外3名隊友此前并不熟悉,但22天的騎行,讓他們彼此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4人中,“車飄飄”是隊長,擅長自行車維修保養。每天出發前,他會為隊友們仔細檢查自行車,并上好鏈油。隊友“紫霧”物品準備最充分,有隊友需要,隨時提供。“格爾木”一路上為大家買水果蔬菜,補充維生素。整個行程,大家共用一管牙膏,共用一塊肥皂,遇到危險路段,大家互相照應。最后一段路時,“紫霧”的身體出了點兒問題,為了不拖累隊友他決定搭車。揮手告別后,崔立秋心情抑郁,一言不發悶頭前行。當得知“紫霧”根本沒有搭車,只是想支走隊友,沒拖累同伴的壓力,獨自慢慢前進時,他為男人那種特有的堅強和責任感濕潤了雙眼。
微博直播
――艾青
轉瞬間,我與央行結緣已六十個春秋。六十年前,我是意氣風發的大學生,是放飛夢想的上海知青,是親切自豪的尋夢人;六十年中,我戀愛結婚成家立業,是踏實奮進的工作骨干,是央行穩健發展的見證人;六十年后的今天,我是一個年逾90的耄耋老人,是憧憬滿懷的央行關注者。
當歲月的腳步徑自跨入1986的年大門,我的央行行程也已寫滿三十五年的故事。三十五年,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只是彈指一揮間,可在一個人的成長歷程中,卻是一筆巨大的支出。多少次,提筆又放下,總是不知所起;多少次,放下又提筆,總是感懷無限。今天,終于借此機會,說說三十五年央行之旅的點滴歷程!
三十五年的央行之旅,似乎想說的、想寫的、所見的、所感的太多太多,然而靜下心來,細細回想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卻又時時茫然無措。置于熙攘的街頭,印下的只是一個婆娑的背影;置于時空的舞臺,寫下的只是一個匆匆的過客。不曾想,工作三十五年,淡薄經營,只是如此波瀾不驚。
三十五年的央行之旅,要說收獲,想必是歲月催人老的萬般感慨!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國家吸取了前蘇聯的計劃經濟經驗,建立了集中統一的國家銀行體制,我就是在這個時期進入中國人民銀行銀南地區中心支行的。當時,全國實際上只有一家銀行,即中國人民銀行。那時,強調要把政治觀點、生產觀點和服務觀點放在首位,要求要促生產、促收購,生產多少銀行給多少資金。雖是有從學??炭鄬W習的經歷,但初入人民銀行,多多少少還是有井底之蛙的狹隘。那個年代,沒有計算器、電腦、網絡,所有業務全靠手工操作。于是,我到人民銀行工作的第一件事就是從基礎的業務技能一數鈔開始學起。記得第一天上班看到老同志們數起鈔票嚓嚓嚓的樣子,打起算盤啪啪啪的聲音,便忐忑不安,對自己很沒有信心,我能行嗎?于是,我暗下決心,在老同志們言傳身教下,一回又一回地反復練習,上班練下班也練。一個月后,上崗前考試,我達到了“好、準、齊”的通過標準。現在回想那些日子,我,一個初出茅廬的小丫頭片子在人民銀行有了平淡為真、簡單為樂的想往。
三十五年的央行之旅,更多的當是感受著這急劇變革的社會帶來的種種心理沖擊與體驗吧!一方面是日新月異的社會變革,諸如教育體制、住房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經濟體制、政治體制等等重大社會變革,一個個馬不停蹄接踵而來,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另一方面是共同分享著多年來的改革成果,國家喜事、大事、要事自是不用細說,最直接的當是人民銀行的職能轉變吧。人工兩行分家后,人民銀行銀南地區分行全轄7個縣(市),原有48個縣級以上金融機構以及259個基層處所,是寧夏四個地市中面積最大、金融機構最多的一個地區。地區分行成立稽核科時,我是唯一一名女稽核干部,面對銀南地區金融機構多、稽核干部少、業務素質低、稽核機構不健全、金融法規不完善、思想認識不統一等困難。為了盡快亮出稽核牌子,打開稽核工作局面,我不等不靠,用自己的錢購買了各種版本的“審計學”書籍和有關資料進行學習,從中借鑒可用之處。結合多年從事銀行工作所掌握的的業務知識及技能,擬定了第一個《關于開展全面稽核的實施方案》,先后開展了對農行、建行、保險公司、農村信用社等6單位的全面稽核。
三十五年的央行之旅,也許最想說的還是工作感受吧,然而此時的心情卻是極其復雜甚至有點恐慌。人民銀行開展稽核工作初期,一些金融機構不理解,在他們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防火、防盜、防稽核。對稽核組的態度是“來了躲、走了罵、見面不愿多說話”。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在對某縣農業銀行進行全面業務稽核時,該單位認為我們純粹是來挑毛病、找茬子的,因而對我們十分冷淡,并給稽核組工作設置障礙:領導避而不見,不讓找有關人員談話,拒絕在稽核底稿上簽字。在這種情況下,我一度十分生氣,多次想找其上級領導論理。事后冷靜下來,我認為這是被檢查單位對稽核抱有成見發生的誤會,便沒有擴大事態、強行處置。而是與稽核組其他同志們一起,反復宣傳、解釋央行稽核工作的目的和程序,講明查幫并舉、以查促改的道理。也許是我們開誠布公的態度打消了被檢查單位的疑慮,贏得了他們的信任,在我們和被查單位的共同努力下,查出解決了該單位在信貸管理、會計帳務方面的13個問題。在最后的座談會上,該單位領導極為誠懇地說:你們不愧為金融戰線的“醫生”。后來我常常想起此事,每每為自己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