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校園網建設

校園網建設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校園網建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校園網建設

校園網建設范文第1篇

(1)關于校園網建設的探討。對校園網建設,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門制定了標準,不少網絡公司推出許多解決方案。但是,校園網投入資金大,學校要考慮的問題是:建校園網目的是什么?校園網應是數字式網絡還是視頻點播系統才適合需要?建校園網是一次到位還是總體規劃、分步實施?如分步實施,則其總體規劃及分步方案是什么?校園網的技術標準、功能怎樣?教師如何培訓和管理?校園網的配套設施(如每一個信息點的配置)如何?能否上國內外的互聯網和本地的教育局域網等。不要脫離學校實際建校園網,以免建成了用不上,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

建校園網要以超前意識力求使各種設備、設施達到最新科學技術的水平。校園網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教學(還有教師備課、學校管理、信息管理、后勤管理等),在校園網上交互傳送的都是圖像、聲音、錄像等數字、視頻信息,其帶寬要求高,一般的主干為10M、100M網并不適合學校使用,必須達到1 000M網或1 000M主干的100M網才適用(或以交換機連接的100M網)。在建網時,也不可能(不能)一次到位,必須按規劃分步實施。校園網的終端信息點應配置計算機,尤其是教室絕不能缺少,有條件的還應多配幾臺,在國外,學校的計算機都配在教室里,以方便教學和學生上互聯網使用。在班級教學中顯示信息的工具目前有兩種,一是大屏幕的電視機(29以上),二是數字式電子投影機。由于教學在白天進行,所以投影機的亮度、清晰度必須要高,1 500流明以下的投影機都不適合學校使用。

(2)強化管理,合理配置設備。校園網必須強化管理,實行按章治校,依規辦事。一是硬件方面,包括網絡使用規范、上網規范、網絡管理制度、信息點教學平臺、電子講臺、計算機操作管理制度、維修保養制度等;二是軟件方面,包括網絡教室及計算機軟件的配置更新規范,教學軟件、工具軟件的培訓推廣應用制度,軟件的購買、收集、制作制度,光盤、音像制品、素材庫軟件的使用保管、教師工作的評估激勵制度等。要實行全員管理,人人定崗明責,有獎有罰,才能達到強化管理的效果。

校園網建設范文第2篇

關鍵詞:校園網 網絡建設 網絡管理

一、校園網的主要作用及功能

校園網作為一種在高校應用的局域網,有其特定含義和應用范疇,概括起來有四個方面的典型應用:第一,校園網是為在校學生學習活動服務的,是一種學習工具。它不僅是學生和別人進行交流的工具,同時也是各種學習資源的提供平臺,有利于學生的探索性和協作性學習。第二,校園網是為在校教師的日常教學和進行科研活動服務的,比如提供教育教學資源、輔助備課,參與教學活動等。第三,校園網是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服務的,比如輔助學生學籍管理、人事、財務管理等。第四,校園網是外界與學校溝通的媒介,利用校園網既可以從學校外部獲取信息,也可以提供外界需要的各種信息。所以,校園網是一種建構在多媒體和現代網絡技術之上且與因特網連接的為學校教學活動、科研活動、學習活動和管理活動服務的校園內局域網絡。

從功能上講,校園網絡的優點有距離短、延時少和成本低等優點;它的低層協議較為簡單,使得控制起來相對容易,所以組建網絡易于實現。校園網的功能由以下幾個方面所體現。

(1)信息傳遞。這是校園網最基本的功能,可以實現PC與PC之間傳遞各種信息,使校園內不同地點不同區域的校園網用戶可以相互溝通和控制。在校務部門建立網絡服務中心,使整個校園網絡提供各種教學資源,網絡服務,并進行綜合管理。(2)資源共享。①信息資源共享。通過802.1x認證,很快捷的將校園網連接到internet,這樣不僅網內的用戶可以互相交換信息資源,并且可以享受服務器上的相關數據以及internet網上的資源,校園網在網絡教學及各種活動中的作用將成倍地增強。②硬件資源共享。網絡中的各臺電腦可以成為彼此的后備機,如果某臺電腦出現了故障,它將被網絡中的其他電腦所取代,而當網絡中的某臺電腦超過負荷時,也可將任務轉交給網絡中比較空閑的電腦完成。

(3)方便教學。校園網可以進行有聲有色的多媒體教學,可以代替語言課堂進行更生動的影音教學,也可以引用大量現成的教學軟件及課件,提供更好的教學環境,而這些設施是以往的教學手段不能達到的。校園網不但可以在校園里進行網絡教學,還可以連接到大型網絡,實現更大范圍的網絡學習環境。

二、長安大學校園建設的概況

長安大學校園網于上世紀90年代由校方出資30萬元進行建設,從2000年至2005年,學校經過不斷擴大建設,整體規模和網絡質量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形成了一個由校本部校區、雁塔校區、小寨校區、渭水校區四個網絡點網組成的大型計算機網絡,覆蓋了全校的所有教學、科學研究、辦公樓、宿舍區。整個網絡環境采用了先進的網絡設備和三層交換機結構,主干設備的網絡傳輸帶寬達到1~4千兆,千兆光纖下聯至教學樓、科學研究、辦公樓、宿舍區,百兆交換進入用戶端。

經過近20年的建設和發展,目前學校校園網在教學管理、師生工作和學習以及學校各部門信息化管理上建設了基于網頁的超大容量電子郵件系統、跨越校區的教學管理系統、跨越校區的網上辦公、學生信息的查詢系統、學生就業的信息網、科學研究管理系統、檔案分類管理系統、視頻點播以及網絡電視系統、精品課程的網站和制作,組成了長安大學龐大的校園網絡。精品課程的網站和制作,擁有及其豐富的教學資源,總數據量達500G,形成了以校園網主頁為中心的多層網站管理體系。為相對特殊的單位提供了財務專用網絡、控電專用網絡、后勤財務專用網絡、鍋爐監控網絡等虛擬專用網絡服務。師生共建,積極的參與網上教學,比如理學院建成了網絡教學的互動論壇,利用網絡教學師生之間積極的開展了一些網上的課程答疑和交流;一些教學單位在校園網絡上還開設了網絡虛擬實驗室,提供實驗資源的下載和模擬實驗。并提供實驗資源的下載。可以說長安大學校園網在信息傳遞、資源共享、方便教學、校園信息管理等校園網具體應用方面已經初步建設成熟并繼續良好的發展。

三、長安大學校園網初步發展方向

(1)目前,我校校園網的校園網穩定運行,管理制度初步建立,信息服務豐富。2010年下半年以來,我校以“校園一卡通”建設為重要契機,并進行統一規劃,建立長安大學的數據中心,規范并結合學校內的各種信息系統與網絡教學資源,逐步實現建設數字化校園,發揮校園網在教學以及科學研究方面的管理和應用,使得廣大師生日常的生活學習因此更加便利、高效。

(2)認證方式采用802.1X標準認證協議,這種認證方式解決了web認證和Portal認證帶來的各種問題。這種機遇端口的網絡接入采用交換式局域網基礎設施的物理特性來認證連接到局域網某個端口的設備。當用戶需要上網時打開802.1X客戶端。填入申請號得用戶名和口令,發起認證請求,客戶端發出認證請求報文給交換機。實現整個認證過程。

(3)對于有線網絡的建設也已經基本完善,維護和運行方面也比較穩定,隨著師生的對校園網的進一步使用,有線網絡對于當下學校的教育技術發展已經不能滿足要求了。無線網絡的高效靈活可以為校園網絡提供更多更好的解決方案。不論在校園的何地何處,都可以方便快捷的訪問校園網及Internet。長安大學已經對教學區域和學生宿舍覆蓋無線網絡連接。在有線網絡的基礎上,對每個AP接入的點就近布線到設備間。通過樓宇內匯聚層和核心層交換機相連接,實現了和校園網羅的對接。AP設置的地點要結合各校的實際環境,實際狀況和用戶的需求來設置。學校計劃在校園的廣場,體育場,各個休息場所和綠地也覆蓋無線校園網絡。隨著需要的時間和地點增加覆蓋面積。自無線網絡投入試用以來,師生們普遍反映良好,未來無線網將是長安大學校園網發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長安大學校園網管理的實踐與探索[J]賀炳彥,孫勇 .2006. 西安

[2] 校園網建設中應注意的問題志強.[M]2008.北京

[3] 袁景.校園網絡建設及網絡安全[J] 計算機工程 2000增刊 上海 《計算機工程》編輯部 2000:72-76

[4] 周寧。基于802.1x協議的校園網認證手段的研究[J] 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第32卷 南京 東南大學 2002:319-321

[5] 王謙。利用802.1x協議實現局域網接入的可控管理[J] 2005電力行業信息化年會論文集2005 872-880

[6] 葉嶸.校園網設計與建設。 [A] 全國計算機新科技與計算機繼續教育學術會議論文集 北京: 中國計算機學會1999: 119-123

[7] 楊曉蘭, 宋帆.基于校園網的高校學主管信息系統.。[J]中國電子學會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 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1998:26~29

校園網建設范文第3篇

關鍵詞:中學;校園網絡;規劃;建設

一、建設校園網的重要性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信息化大潮的興起,各學校及教育機構間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多,組建校園網勢在必行。建好校園網絡有利于實現計算機輔助管理,在中小學中應用計算機輔助管理將大大提高辦學效益,而計算機及校園網絡建設是中小學計算機輔助管理的“重中之重”。我校作為阿拉善盟旗鎮一級達標中學,也組建了阿右旗第一中學校園網;同時,建設校園網是為學校師生提供教學、科研和綜合信息服務的寬帶多媒體網絡。

二、校園網的結構、硬件和軟件的選用

1.校園網的拓撲結構圖及硬件環境

在規劃和建設校園網時,根據我校當時的經濟情況,我們選用了H3C ER3260路由器、FT2400V以太網交換機等設備搭建網絡。把信息中心的計算機和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中各科室用戶機組建了子網。在教師電子備課室中配置了一臺服務器和天網接收設備,在這個服務器的硬盤中存放了大量的共享資源。各服務器安裝Wingdowsnt 2003作為平臺軟件,并安裝了防火墻軟件。各個子網使用不同的交換機和網段,這就將學生機房和教師備課室隔離開來,保證了教師機上的信息安全。每個機房分配了相關的IP參數。

2.軟環境設置

網絡硬件是校園網的基礎,但對網絡的管理和利用率如何,卻與校園網的軟環境設置緊密相關。經過幾年的努力,我們對校園網的軟環境作了以下規劃。

(1)教師機服務器共享資源管理

在教師機服務器中安裝了一塊1T的硬盤,專門用來存放共享資源,建立共享目錄。

(2)教師電子備課室的軟環境設置

把電子備課室服務器的硬盤劃分為三個分區,安裝了瑞星殺毒軟件等軟件,對C、D分區進行保護,E盤給教師保存資料。在E盤中建立各科室的共享目錄,由各教研組熟悉計算機操作的教師定期整理,然后由網絡管理員定期將相關內容備份到服務器的共享目錄中。

(3)各科室的軟環境設置

由于中層領導使用的計算機上的一些資料主要是供領導層使用的,所以,我們在各科室的計算機上設置了按口令訪問共享目錄,確保了共享資料的保密性。

3.學生機房的軟環境設置

學生機房的共享資源主要是為了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自學。在工作站上,為了學生機房維護方便,我們在工作站上均安裝有還原精靈。留出一個分區不用還原精靈保護,并將這個分區設置成共享,便于學生存取文件。機房中還安裝有小哨兵多媒體管理軟件,用于教學演示和交互式教學,極大地提高了網絡的利用率和教學效果。

三、組建校園網的方案

下面以我校阿右旗第一中學校園網絡為例簡單闡述校園網絡具體建設的一些做法:

1.操作平臺的選擇

采用Microsoft WindowsNT2003為網絡操作系統。

2.網絡的布置

在網絡的布線方式上采用總線型、星型連接相結合的方式:在網絡中心與教學樓、辦公樓、宿舍樓之間采用光纖連接方式。在同一幢大樓內采用交換機星型網線連接方式。這種結構的局域網絡故障檢修容易,同時也可以方便地增加或拆除一個站點,使網絡的擴展和站點的搬移非常容易。

同時,我校校園網絡綜合形成了四個現代技術教育中心(多媒體電教中心、電子備課中心、計算機教學中心、語音教學中心),它們為實現計算機輔助教學與管理提供了物質條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1)多媒體校園教學網絡系統

網絡中心擁有路由器1臺,服務器1臺,光纖接收器3套,交換機6臺。

(2)校園網絡管理信息系統

以校長管理系統為首的辦公樓管理系統下設教務管理系統、后勤工資管理系統、德育處工作系統、工會考勤系統,各班主任系統。能為學校領導提供及時、準確的管理信息。

(3)一個多媒體資料庫

本資料庫擁有大量成套化、系統化、內容涉及各學科的教學光盤等。同時還有專人負責從互聯網、天網上收集整理各年級、各學科所需要的試題、素材、CAI課件等資料,從而滿足了廣大師生對資料信息的需求。

四、組建校園網應注意的問題

組建校園網要以應用為目的,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最大限度地考慮采用可靠、符合發展趨勢的新技術,縝密、周詳地對整個校園網絡進行規劃。

1.安全性

對于外部的安全防范主要通過對外部連接設備(路由器或交換機)的設置或增加專用的網絡安全設備(防火墻)來實現;而網絡內部如果出現安全問題,防范是比較困難的。可以使用用戶名和密碼的驗證方式來確保內部的安全,該種方式主要應用在服務器上。

2.產品兼容性

網絡的建設中有時不能做到清一色地采用某廠家的設備,而且無法保證以后網絡在改建或升級時還能采用此廠家的設備,所以,網絡產品的兼容性或稱系統的可擴性就顯得格外重要。那我們在選擇產品時,就要看該產品的兼容性標準。

3.管理性

校園網建設范文第4篇

珠海市教育局根據統一規劃、統一標準、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招標產生了珠海市教育信息化系統設計方案,它將是我市今后教育信息化建設和發展的重要依據。為加快建設我市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普及的步伐和“校校通”工程的順利開展,根據《教育部辦公廳關于中小學校園網建設的指導意見》以及珠海教育信息化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意見。

一、校園網絡的職能

校園網指校園內計算機及附屬設備互聯運行的網絡,是由計算機、網絡技術設備和軟件等構成的為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的集成應用系統,并可通過與廣域網的互聯實現遠距離信息交流和資源共享。

校園網應為學校的教學、管理、日常辦公、內外交流等各方面提供全面、切實的支持;應具備教師備課教學功能、學生學習功能、教學管理功能、資源信息功能、內外交流功能等。

通過校園網使校內計算機都能和珠海市教育信息網、互連網連

接,促進信息技術教育的深入開展和課程整合的研究,改革學校的教育教學模式,實現基礎教育跨越式發展。

二、校園網的建網原則和基本要求

校園網建設要堅持“經濟實用、優化配置、量力而行、適度超前”的原則。同時保證校園網絡的安全性、易用性、先進性與擴展性。

(一)、校園網建設應貫徹“統一規劃、分級負責、整體設計、分步實施”的原則,以保證標準的統一性和軟件的兼容性。校園網建設要適應中小學教育信息化的發展需要,從實際出發,要因地制宜,考慮學校的實際需要和經濟條件,以滿足教育教學的需要為根本出發點,總體規劃,分階段實施,逐步完善。除重點學校外,原則上學校校園網不再建設學校的網絡中心,而是直接接入教育城域網,達到資源共享,節省投資的目的。

(二)、校園網建設應堅持“培訓在先,建網建庫同行、重在應用”的原則。首先要實現學校教師、技術與管理及行政人員的不同層次的全員培訓,伴隨著校園網建設形成一支能使校園網充分發揮使用效益的隊伍。

(三)、校園網還應貫徹“成熟優先”的原則。建設校園網的學校應該是已經完善基礎技術裝備,并已全面實施了實驗教學和電化教學的學校。配備校園網的學校應具有人力實力、管理水平和一定經濟支持能力,以保證校園網正常的使用,充分發揮作用。

(四)、注重應用系統建設。跟據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應用系統。市直屬學校選用市統一標準的《中小學教育信息管理系統》軟件和教育資源管理系統平臺,各區管理系統軟件按市統一標準選用,區屬學校建議選用市標準軟件平臺或按各區教育信息中心規定選用。

(五)、校園網設計和建設的基本要求:

校園網絡系統的設計應采用國際通行的TCP/IP協議,同時滿足以下要求:

1、先進性:先進的設計思想、網絡結構、開發工具,采用市場覆蓋率高、標準化和技術成熟的軟硬件產品。

2、實用性:建網時應充分考慮利用和保護現有資源,充分發揮設備效益。要保證系統和應用軟件全中文界面,且功能完善,界面友好,兼容性強,能使用戶最方便地實現各種功能。

3、開放性:系統設計應采用開放技術、開放結構、開放系統組件和開放用戶接口,以利于網絡的維護、擴展升級及外界信息的溝通。

4、靈活性:采用積木式模塊組合和結構化設計,使系統配置靈活,滿足學校逐步完善的建網原則,使網絡具有強大的可增長性,管理、維護方便。

5、發展性:網絡規劃設計要滿足用戶發展在配置上的預留,還要滿足因技術發展需要而實現低成本擴展和升級的需求。

6、可靠性:具有容錯功能,能滿足當地的環境、氣候條件,抗干擾能力強。對網絡的設計、選型、安裝、調試等各環節進行統一規劃和分析,確保系統運行可靠。

7、安全性:提供多層次安全控制手段,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體系,防止數據受侵擊和破壞,有可靠的防病毒措施。

8、經濟性:投資合理,有良好的性能價格比。

9、支持IPMulticast協議、符合國際和國家標準。

三、校園網的基本架構和參考方案

校園網建設范文第5篇

采用計算機技術建設校園網是教育系統信息化的基礎工程,對教育現代化的跨越式發展起到重要推動作用。計算機校園網建設價值之一在于整合學校教學資源,提高統籌規劃科學性;其價值之二在于創新學校管理模式,提高教學行政管理效率;其價值之三在于開放教育資源平臺,提高知識傳播共享性。

1計算機校園網建設整體設計

1.1計算機校園網結構模型

計算機校園網模型,即實際采用千兆以太網技術,兼具升級到萬兆的能力,在原有的校園信息化基礎上,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整合教學信息資源建立的校園綜合管理平臺。計算機校園網絡結構分為三個步驟:先核心,再聚層,后接入。具體而言,校園網結構模型包括五個層面:一是網絡基礎層;二是網絡基本服務層;三是應用支撐層;四是信息服務層;五是個性化門戶。計算機校園網建設的基礎是數字化信息交換,實現從環境到資源,再到活動的教學全程數字化。提出計算機校園網結構模型的意義在于拓寬校園的時間和空間維度,提升管理效率,擴展教學功能。

1.2計算機校園網建設原則

基于學校行政管理和教學內容的要求,計算機校園網建設需要具備以下五個原則:一是經濟實用;二是先進成熟;三是穩定可靠;四是安全保密;五是可擴展和管理。計算機校園網建設應滿足較多數量用戶的需求,匹配接入點數量,拓展速度快,保證流量穩定,網絡安全。與此同時,計算機校園網還應易于管理,維護方便,滿足IPv6需求。計算機校園網建設應有一定前瞻性,要在全線采用基于SNMP標準的可網管,以保證后期學校擴大招生時,能夠在網絡上具有可擴充性。

2計算機校園網建設綜合管理

2.1計算機校園網通訊建設管理

為保證計算機校園網通訊便捷,建議采用交換區塊構架。此設計方案雖然成本較高,但結構穩定,易于擴展成大型網絡。校園網中任何一個節點或線路出現故障,整個計算機校園網絡整體皆可繼續正常運行。

2.2計算機校園網平臺建設管理

傳統的平面網絡結構設計模型,不適用于大規模的計算機校園網,故應采用層次網絡設計模型建設計算機校園網絡平臺。計算機校園網絡平臺要具備良好的伸縮能力,冗余性好,易于管理。其接入層作為計算機校園網絡接入安全控制和QOS策略邊緣點,要實現老師和學生802.1x認證。在計算機校園網平臺建設中,信息點多且集中,為方便平時管理和后期升級,同時兼顧成本,可采用雙核心的三層網絡架構設計。

2.3計算機校園網安全建設管理

影響計算機校園網絡安全的隱患來自五個方面:一是物理方面;二是網絡方面;三是系統平臺方面;四是軟件應用方面;五是管理人員方面。建立切實有效的計算機校園網安全防護體系,要結合信息安全體系管理規范,考量校園網絡實際運行狀況,做出有針對性的、因地制宜的安全防護體系。提高計算機教師的安全防護意識,定期開展安全教育培訓,建立網絡安全響應小組,制定計算機校園網絡安全應急預案。

3計算機校園網的路由器建設

3.1計算機校園網路由協議建設

計算機校園網路由協議,有靜態路由和動態路由兩種方式可供選擇。為確保計算機校園網安全穩定,將動態路由協議作為靜態路由協議的補充。計算機校園網絡是一個統一管理,統一路由策略的網絡,故其內部采用的路由選擇協議有:RIP、OSPF、EIGRP三種可供選擇,而外部協議主要以BGP為主。對于內部路由協議,RIP適用于小型計算機校園網絡,本文以OSPF為典型,重點討論大型計算機校園網建設。

3.2計算機校園網OSPF路由協議

OSPF路由器負責收集計算機校園網絡各個分路由器的連接狀態信息,以及計算機校園網的整體拓撲狀況。采用SPF算法,能夠迅速計算出到達任意路由的路徑。SPF算法亦稱Dijkstra算法,能夠將Link-State數據綜合分析后,確認母路由器為根節點,從而實現目標網路徑度規值最小,建立最短路徑樹所形成的路由表。OSPF路由器的各個自治系統內分層工作,每一區域皆有其獨立區域號,通過邊界路由器連接。

3.3計算機校園網路由解決方案

依據OSPF路由器規則,在全部計算機校園網路上運行OSPF協議。選取兩臺計算機作為核心交換機,將其端口同匯聚交換機端口一并定義為Area0,將客戶端的端口定義為Area1、Area2、Area2,直至Area n。使用兩條冗余鏈路分別將核心交換機和匯聚交換機連接。其上行通路有兩條,分別由S6810E_1交換機和S6810E_2交換機相連接,二者中開銷值小的,優先級別高。

4 802.1X協議在計算機校園網建設中的應用

4.1計算機校園網中部署802.1x認證

計算機校園網802.1x的認證過程分三步進行:首先,激活802.1x,將端口狀態設置為未授權,通知設備管理模塊將要進行端口認證,檢查客戶端網絡接入狀況;其次,在客戶端通過認證之后,將端口狀態設置為授權;最后,通過客戶端的端口檢查正常通信情況。針對不同的客戶端,802.1x均有不同的邏輯認證通道。邏輯認證通道具有J糶裕不得混用。

4.2計算機校園網交換機的配置

在計算機校園網部署802.1x認證的RG-SAM系統,必須進行網絡接入交換機配置。具體步驟如下:打開交換機全局802.1X認證,設置認證端口,開啟定時重新認證,更改系統QUIET時間,設置報文重傳間隔、最大請求和重認證次數、認證服務器IP,開啟交換機與客戶端PC 之間的hello報文,并將時間設定為10s,設置異常下線時間30s,設置Radius Server公鑰。

5 IPV6實驗網在計算機校園網建設中的應用

5.1 IPV6的發展階段及過渡技術

原有的IPv4設備已不能滿足現在的計算機校園網建設需求,應更換為IPv6。基于成本和技術的原因,其更換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應循序漸進地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IPv6建立階段。IPv4仍為主流配置,可采用隧道技術將孤立的IPv6點相連接;第二階段是IPv4與IPv6并存階段。IPv4與IPv6各占半壁江山,可利用IPv6帶動IPv4;第三階段是IPv6替換階段。IPv6將成為主流配置,殘留下少量的IPv4可由隧道技術聯機,起到“毛細血管”的作用。

5.2 IPV6實驗網的計算機校園網建設

目前,計算機校園網絡中IPv4還大量存在,故IPv4替代工作離不開IPv6 over IPv4隧道技術,其為由IPv4向IPv6過渡的網絡技術。在IPv6普及初期不可避免會有大量IPv6孤島,IPv6 over IPv4隧道技術將IPv6孤島連接至IPv6主干網,并保證端到端的連接性。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辽源市| 遂昌县| 景德镇市| 曲周县| 泊头市| 崇阳县| 蒲城县| 托里县| 无锡市| 井陉县| 老河口市| 京山县| 若尔盖县| 无极县| 武鸣县| 斗六市| 湖口县| 吴川市| 博乐市| 新平| 新化县| 铜山县| 海宁市| 星座| 建昌县| 上思县| 大埔县| 绥滨县| 瓮安县| 汉川市| 亳州市| 全州县| 琼海市| 沿河| 永顺县| 瑞昌市| 吐鲁番市| 凯里市| 凤凰县| 白山市| 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