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感恩的句子或一段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作為語言運用題中的一種典型題類,它可以從結(jié)構(gòu)形式到修辭方法、從語言風格到思想情趣諸方面要求學生將自己演繹得“形神皆似”,又可以和漢字拆分、對聯(lián)、詩歌等結(jié)合起來,以電影鏡頭、公益廣告、手機短信、網(wǎng)絡跟帖等形式靈活變身,在課改創(chuàng)新考題中穩(wěn)穩(wěn)地占據(jù)一席之地。
在近年來的高考復習中,筆者留心到,包含以下幾個方面內(nèi)容的仿句題格外活躍,尤其值得我們關注。
一、富蘊文化內(nèi)涵的仿句題
這類題,或根植于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或徜徉于百花齊放的藝術(shù)園林,或有感于中外文化碰撞交流的種種現(xiàn)狀,尺幅天地,卻錦心繡口,珠璣滿腹。
例1.根據(jù)上下文意,在橫線上填上適當?shù)木渥?,使?nèi)容相對,句式一致。
江南文化與西北文化是特色迥異的兩大文化體系,比之以人物,若江南文化是眉清目秀、伶牙俐齒的才女,西北文化則是
;比之以季節(jié),若江南文化是百花爭艷、群鶯飛舞的陽春,西北文化則是大紅大綠、豐碩飽滿的金秋;比之以宋詞,若江南文化是_____,西北文化則是鏗鏘雄渾、高亢豪放的蘇詞。
例2.仿照畫線的句子完成下面的句子。
畫家畫花,獨繪一枝,意在留些天地,讓欣賞者自去遐想;音樂家演奏,_____;詩人作詩,_____;教師講課,言簡意賅,有時故意引而不發(fā),任學生自去思考。
例3.認真閱讀下面的文字,再仿寫一句話。
平安夜,同學們手捧蘋果東奔西走相送時,有誰還會想起大年三十的鞭炮?
情人節(jié),情侶們懷抱玫瑰開懷說笑時,有誰還會記得牛郎織女的動人傳說?
例4.漢語中的一些量詞形象生動,富有韻味。閱讀下面的例句,從備選例子或你的積累中,選擇一個量詞妙用的例子加以賞析。
鉤:一“鉤”月亮。靜穆的夜空中,升起彎彎的月亮,如同銀色的帳鉤一樣小巧輕靈,潔白如玉,使人生發(fā)出親切而美好的聯(lián)想和想象。
泓:一“泓”清泉。清澈的泉水從泉眼里流出,是那樣的充盈而明亮。它不但寫出了泉水水量的豐沛,而且寫出了泉水水質(zhì)的明凈。
備選例子:一“掛”飛瀑 一“葉”扁舟 一“縷”笛聲 一“輪”明月
二、抒寫人文情懷的仿句題
這類題,或?qū)懹H情、愛情、友情,抒寫人間真愛;或懷感恩、悲憫、敬畏,彰顯善良人性;或描繪自然風光,表達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純美圖景。“方塘”半畝,潺湲著學生情感的涓涓細流,折射出人性真善美的熠熠光輝。
例1.仿照畫橫線的句子擴展語句,要求句式一致,語義連貫。
趕快為你的父母盡一份孝心。也許是一處豪宅,也許是一片磚瓦。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也許是數(shù)以萬計的金錢,也許只是含著體溫的一枚硬幣……但在“孝”的天平上,它們等值。
例2.請以“老師的目光”為重點,仿造例句另寫一段話,要求句式相同或相似,修辭手法相同,內(nèi)容有意蘊。
老師的目光是那悠悠的小橋,橋的一端連著現(xiàn)實,一端連著希望。
例3.依照下面的詩句,選擇新的寫作對象,另寫一組句子。
沙灘貝殼腳丫/海風海鷗浪花/珍珠海帶魚蝦/港灣漁船晚霞
三、寄寓哲理情趣的仿句題
這類題,或寄寓人生哲理,讓學生懂得安身立命、為人處世之道;或剖析事理,揭示社會生活真諦,讓學生學會洞察世事,游刃有余地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生活。它微言而大義,言近而旨遠,給學生以智慧和啟迪。
例1.中國古代流傳下來許多名言警句、俗語,請另選一句,仿照示例,造一組句子。
示例:古人說:“三思而后行。”確實如此,深思熟慮能夠使人作出準確的判斷。但在機遇稍縱即逝的現(xiàn)代社會,事事三思只能使你成為競爭中落后的烏龜。
例2.仿照下面詩歌的擬人手法,選取新的事物,另寫一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與原句字數(shù)相同)
眼睛很寬容/能裝下整個世界/它又很苛刻/容不得一粒沙塵
例3.在下面的橫線處填上適當?shù)恼Z句,使之能和整段話的意思自然銜接,前后呼應。
根深才能葉茂,這是自然界的一條規(guī)律。蓮和萍的對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為什么蓮能開出艷而美的花,_____,卻不見萍的花與果?這是因____,_____;而萍卻居無定所,隨波逐流。
例4.仿照下面的句子,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完成續(xù)寫。
我們剛剛才明白了“量子力學”,又被深奧的經(jīng)濟學原理搞得一頭霧水;別人早已在電子商務領域干得熱火朝天,我們卻還在用傳統(tǒng)的商業(yè)手法苦苦掙扎;_____,_____。
當然,寥寥數(shù)十百余字,融文情哲思于一題,文采斐然,意蘊豐厚,這樣的仿句題一經(jīng)產(chǎn)生,便成經(jīng)典。
例5.(2006年江蘇卷)請參照下面材料中畫線的部分,另選我國兩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如春節(jié)、清明節(jié)、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等),仿寫句子。要求字數(shù)相同,句式相似。
黃土黃,那是江北世世代代淳樸的厚實;清水清,那是江南祖祖輩輩悠然的淡雅,蕩漾著千年的風物與風華。唯在中秋,江南江北,共賞一輪明月;或在元宵,將一鍋鍋湯圓,煮成千年不變的甜甜蜜蜜與團團圓圓。唯在_____,江南江北_____,__________ 或在_____,_____,_____。
例6.(2010年浙江卷)余光中先生說:一個方塊字是一個天地,美麗的中文不老。許多漢字自身的構(gòu)成就能詮釋含義、激發(fā)聯(lián)想。請仿照示例拆拼漢字,并用富有文采的語言描述它。要求:至少運用一種修辭方法。
墨:打底滋養(yǎng)出一個黑色的精靈,在古樸的宣紙上翩翩起舞。
鴻:江邊盤旋的那只孤獨的鳥啊,每一聲哀鳴都在訴說游子的心曲。
(1)塵:
(2)舒:
例7.(2011年浙江卷)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寫一段話。
世上有多少這樣的事呢?樹在,葉去;葉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聞它的人去。
作文題目如下:
黑暗中,石頭憤憤不平地對身邊的鉆石說:“我不知道平時人們?yōu)槭裁窗涯闾У媚敲锤?,把你視作寶貝?,F(xiàn)在你跟我又有什么兩樣呢,不都黯淡無光嗎?”鉆石說:“是的,我和你一樣,也不會發(fā)光。但我懂得如何對待別人的光芒。”這時,天邊露出了一絲星光。石頭發(fā)現(xiàn),身邊的鉆石立刻熠熠生輝,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閃亮、更耀眼。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寫作,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閱卷下來,發(fā)現(xiàn)學生的思維真的是教師無法想象的,出現(xiàn)了各種各樣的立意,比如:把握機遇;嚴酷造就輝煌;準備;不打無準備的仗;涌泉相報;月亮也曾是個賊;傳播光芒;感恩;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是金子都會發(fā)光,自己要有真才實學;謙虛;等等。這些立意明顯偏題。學生們怎么會得出這么多偏題、走題的結(jié)論?原因何在?我們在對材料作文審題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一、寫作材料作文,必須緊扣材料
材料作文,強調(diào)的是在材料的內(nèi)容及含意的范圍內(nèi)寫作,并由學生自主選擇角度寫作,就是說所寫的文章主旨都應該從材料中能找到。但有些學生的作文并非如此。有個學生以“月亮也曾是個賊”為題寫作,在作文中這樣寫道:“鉆石不發(fā)光,依靠別人發(fā)光,由此聯(lián)想到月亮也是一回事。所以說月亮是個賊。”還有個學生以“嚴酷造就輝煌”為題寫作,作文中有這么一段話:“原本都是黯淡無光的石頭和鉆石,怎么遇見星光就不一樣呢?因為,鉆石經(jīng)過了高溫高壓的考驗,才變得晶瑩剔透,所以說,嚴酷造就輝煌?!?/p>
試問,材料里涉及月亮嗎?材料里寫到鉆石經(jīng)過高溫高壓的考驗嗎?沒有。很明顯,這審題是不準確的,完全偏離了材料,偏離了題意。
所以,寫材料作文,必須緊扣材料,對材料進行辨證、具體、全面的分析,不能脫離材料內(nèi)容,隨意聯(lián)想。一切立意都應從材料中得出,這是保證寫作成功的前提。
二、審題立意時一定要分析內(nèi)容,對材料之間的“關聯(lián)”進行解讀
對材料作文進行審題立意時,我們要仔細閱讀所提供的材料,切實弄清材料的中心和實質(zhì),不能只抓其中的只言片語,以局部代替整體,一定要注重整體性。
這則材料寫了石頭和鉆石的對話,首先要分層勾畫詞語,理清材料間的邏輯。
石頭 :憤憤不平于鉆石比它地位高,因為黑暗中兩者都一樣――黯淡無光。
鉆石: 承認現(xiàn)狀――不會發(fā)光,但懂得如何對待別人的光芒。
后來的情況:天邊露出一絲星光。
鉆石:立刻熠熠生輝,甚至比星光更閃亮。
整體框架是石頭和鉆石的對話,石頭評價鉆石,認為兩種事物是一樣的――黯淡無光,鉆石客觀分析自己――不會發(fā)光,但懂得如何對待別人的光芒。下文寫鉆石變得熠熠生輝就是因為正確對待別人的光芒,這樣就對材料內(nèi)部各事物之間的關聯(lián)能解讀。從整體上來看,材料的主旨就是正確地認識自己與正確地看待他人,鉆石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和看待別人,但石頭沒能做到這些,這才是材料的方向,所以可從正確地認識自己與正確地看待他人,或者如何正確地認識自己、如何正確地看待他人這些方面去寫,寫其中的一個方面,或者從這兩個方面寫。
而上面學生擬寫的很多中心都沒有一個整體性規(guī)律,只是抓住了其中的只言片語,以局部代替整體,偏離了材料的中心,這正是錯誤的根源之所在。如立意為“謙虛”的學生可能抓住第一句話認為石頭太不謙虛了,所以結(jié)論為“要謙虛”;立意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的學生可能只是根據(jù)最后一句“它的光芒甚至比星光更閃亮、更耀眼”錯誤地認為鉆石吸收星光,但比星光還燦爛,真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把握機遇”的學生可能抓住這句“天邊露出一絲星光,鉆石熠熠生輝”,認為鉆石就是因為抓住了這機會,所以要把握機遇等。
一、考點梳理
“選用句式”指的是根據(jù)上下文特定語境,在意義相同或相近而在風格色彩、修辭手法、表達效果等方面存在細微差別的一些句式中進行比較,選出其中最恰當,最富有表現(xiàn)力的句式。
近幾年高考中常把對選用句式的考查同對語法、修辭的考查結(jié)合起來,同擴展和變換句式結(jié)合起來,既注重形式的一致,也注意內(nèi)容的一致。其知識依托為句式的基本特征、語法與修辭知識等。
二、知識儲備
句式類型:
(1)主謂句(具備主語和謂語的句子)與非主謂句(無主句、省略句、獨詞句)。(2)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3)肯定句(對事物做出肯定判斷)與否定句(對事物做出否定判斷)。(4)設問句(有意先提出問題,以引起注意和思考,再自己回答問題,闡明觀點)與反問句(用疑問的形式表達肯定的觀點)。(5)主動句(主語表示動作或行為的施事)與被動句(主語表示動作或行為的受事)。(6)單句(只有一套句子成分)與復句(有兩套或兩套以上的句子成分)。(7)口語句(口頭上交際使用,自然、親切、活潑、生動)與書面語句(書面上交際使用,莊重、謹嚴)。(8)常式句(從一般漢語的句式看,通常語序是主+謂,動+賓,裝飾語+中心語,偏+正句)與變式句(為某種修辭需要,故意將語序顛倒)。(9)長句(結(jié)構(gòu)復雜,表意精確、嚴密,抒情深沉、細膩。長句多用于政論、科技等語體中)與短句(短句表意簡短、生動、明快、有力,敘事簡明,抒情強烈激越。短句常用于口語及文藝作品中)。(10)整句(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形式整齊勻稱、節(jié)奏和諧、氣勢貫通、意義鮮明,常用于詩歌、散文等文藝性文體中)與散句(結(jié)構(gòu)不同,字數(shù)長短不一。隨意抒寫,自由暢達,靈活自然)。
三、答題方法
選用句式
(一)句子形式上一致
1.話題保持一致。即組成段落的句子之間,或是組成復句的分句之間,要密切相關,緊緊圍繞一個中心,集中表現(xiàn)一個事實、場景或思想觀點。做題時須弄清語意、句式特點。注意上下文陳述對象、觀點與材料一致。從漢語的表達上來說,不同的句式可以表達相同的內(nèi)容,但不同的句式之間常有細微區(qū)別。要結(jié)合語境,弄清所選句式與上、下文之間的關聯(lián)。
2.句式結(jié)構(gòu)一致。選用句式主要考查:短語類型的一致,句式結(jié)構(gòu)的一致。句式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齊、音節(jié)和諧、氣勢貫通的效果。做此類題,必須有深厚的語法基礎,掌握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等;掌握句子類型:單句、復句(并列關系、因果關系、條件關系、遞進關系、轉(zhuǎn)折關系、假設關系……)。
3.時間空間一致。選用句式題所給語段有時從時間上考查其協(xié)調(diào)一致性,有時從空間上考查。此類題中的時間、空間順序比較明顯,所以難度應該不大,須分析時間,從古到今,從先到后,從早到晚;分析空間,從遠到近(或從近到遠)、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外到內(nèi)(或從內(nèi)到外)等。
(二)表達內(nèi)容上一致
1.情調(diào)氛圍一致。選用句式題所給語段往往有自己的風格和特色,從而形或一種特定的情調(diào)和氛圍,或冷落蕭條,或閑適暢快,或悲凄傷感等。對于景物描寫的語段,要分析語境因素:景物、情調(diào)、寫法的特點。景物分遠、近、動、靜;色彩有亮麗、暗淡之別;氣氛有熱情、凄涼的區(qū)別;視角有高、低、俯、仰之異;感情或悲或喜;態(tài)度有褒有貶。所有這些在語段中都應保持和諧一致。做題時,須細讀語段,歸納其情調(diào)氛圍;還要注意所寫景物及其特征與語段所給景物及其特征的一致性。
2.符合內(nèi)在邏輯。選用句式題所給語段一般有明確的話題,符合事物的內(nèi)在邏輯關系。做此類句式選用題要注意:分句間的銜接關系,以及整體的和諧性,弄明白句間的邏輯關系。
3.揣摩語氣和語調(diào)的輕重。句式的不同,會使句子的語氣和語調(diào)相應地發(fā)生變化。做此類題,應特別關注句式的變化。特別提示:選用句式題有時并不是單獨地就某一考點進行考查,而是進行綜合性考查,所以應多方面注意思考、分析。
變換句式
(一)長句和短句互換
1.長句變短句方法:首先提取出主干句,抽取原長句中的修飾成分,使之獨立成句,并加上必要的人稱、指示代詞作主語,可加入關聯(lián)詞使語句通順。
2.短句變長句方法:首先找出或搭建一個主干句,然后使其他句子變成主干句的修飾成分,最后合理安排這些修飾成分的順序。
(二)散句變整句方法:先將材料切分成若干語意層次片段;然后確定母句;其他句子按照母句,組合成若干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排比句或?qū)ε季洌刹捎弥貜托栽~作為整句的標志;最后調(diào)整理順句子。
(三)重組句子方法:在不改變句子原意的前提下,改變陳述對象而對句子進行重新組合。注意分析原句的意義層次關系,理出合理的表達思路。
【同步突擊】
1.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創(chuàng)造的成就,精神的富有,博大的愛心,而這一切都超越于俗世的爭斗,處在永久和平之中。我并不完全排斥熱鬧,熱鬧也可以是有內(nèi)容的。但是, 。
A.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
B.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那么,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
C.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那么,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而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
D.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zhì)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那么,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
2.填入下面橫線處的一段話,排列順序恰當?shù)囊豁検牵?)
清晨,稻地野灘的草棚院里,雄雞的啼聲互相呼應著。在大平原的道路上聽起來,河水聲和雞啼聲是那么幽雅,
。繁星一批接著一批,從浮著云片的藍天上消失了。東方首先發(fā)出了魚肚白, , 。
①空氣又是這樣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涼爽、舒暢②使人感到分外涼爽、舒暢,空氣又是這樣的清香③霞光輝映著朵朵云片④朵朵云片中透射出霞光⑤還沒消雪的奇形怪狀的巔峰中也透射出霞光⑥輝映著還沒消雪的奇形怪狀的巔峰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④⑥
3.下列選項中的詩句填入《春詞》一詩畫橫線處,恰當?shù)囊豁検牵?)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蜻蜓飛上玉搔頭。
A.樓上花枝笑獨眠
B.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
C.無邊光景一時新
D.狂風落盡深紅色
4.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l5字。
生物體生長發(fā)育需要多種元素, 。習慣上將需求量較大的元素稱為大量元素;而將占生物體總重量在0.01%以下的元素稱為微量元素。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享有“生命的火種”“長壽元素”“抗癌之王”等美譽。中國知名的“長壽之鄉(xiāng)”廣西巴馬、新疆和田、重慶江津土壤中硒的含量遠高于其他地區(qū),科學研究證明: 。而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的四十多種疾病都與人體缺硒有關。 ,如超過人體需要,就可能引起病癥。
5.請根據(jù)要求表達對以下事件的看法。
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試行“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制”。目前被推薦學生的名單都已公布,除了江蘇無錫天一中學少年班年僅14歲的洪欣格以“寫作水平突出”引人注目外,獲得推薦的學生,大多是各自學校公認的分數(shù)尖子生。
(1)請以一名應屆高三普通學生的口吻,用一個遞進關系的復句表達對事件的看法。
答:
(2)請以其他高校一位校長的口吻,連續(xù)用兩個反問句表達對事件的看法。
答:
6.將下列句子組合成一個長單句,為“新能源汽車”下定義。
①新能源汽車的動力來源是非常規(guī)的車用燃料。②它的技術(shù)原理先進,技術(shù)新,結(jié)構(gòu)新。③它的先進技術(shù)綜合體現(xiàn)在車輛的動力控制和驅(qū)動方面。④其動力來源或者還使用常規(guī)的車用燃料、采用新型車載動力裝置。
答:
7.將下列劃線句,變換成整句。
一、及時抓住幼兒的興趣和愿望
陶行知先生認為:“教育要在兒童自身的基礎上,過濾并運用環(huán)境的影響,以培養(yǎng)提高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使他長得更有力量?!?/p>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和內(nèi)驅(qū)力,它不僅能提高認識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使認識活動成為一件快樂的事。當活動的主題是幼兒喜歡、感興趣的時候,幼兒就會調(diào)動全部的智慧研究、探索、發(fā)現(xiàn)、嘗試,并有效同化外部世界,構(gòu)建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因而,我們應該盡可能多地為孩子考慮,孩子可能需要什么,孩子可能會對什么感興趣,盡可能多地滿足孩子的多種需要。提供的活動材料應該源自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用能經(jīng)常得到的、接觸的、真實的材料激發(fā)孩子學習的興趣,充實課堂內(nèi)容。
愛護小動物是每個孩子的天性。外出散步時,孩子們看到在樹下、草地上緩緩爬行、形態(tài)各異的蝸牛,表現(xiàn)出極大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便將蝸牛捉回,喂養(yǎng)在幼兒園的自然角里,他們饒有興趣地觀察蝸牛爬行,談論有關蝸牛的趣事。我及時抓住幼兒的這個興趣點,開展了有關“蝸?!钡闹黝}活動。孩子們經(jīng)過觀察、喂養(yǎng)、說蝸牛、畫蝸牛等活動,加深了對蝸牛的認識,并提出了要扮演蝸牛、制作蝸牛的愿望,由此組織了《快樂的小蝸?!翻h(huán)節(jié)。在活動中,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引導全體幼兒圍繞主題,確定自己喜歡的內(nèi)容和扮演的角色,從內(nèi)容、材料到玩伴,完全由幼兒自主選擇、自由搭配。他們自己選材、自己動手、互相幫助,有效培養(yǎng)動手能力和合作意識。如在扮演中,幼兒自選各種廢舊材料,如盤子、蛋糕盒、月餅盒等當蝸牛身上的背殼……一系列模仿蝸牛的各種游戲在自己布置的場景中進行。本次活動還給幼兒提供了自由表達、自主表現(xiàn)、大膽創(chuàng)新的機會,使幼兒想做、會做、樂意做,想說、會說、喜歡說。讓幼兒在做中學、玩中學,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了情感和態(tài)度,又提高了動手操作技能和語言表達能力,最終實現(xiàn)了全面發(fā)展。
在幼兒園的課后游戲及區(qū)角活動中,教師常引導幼兒利用一些線(毛線、包裝帶、皮筋等)玩跳繩游戲。久而久之,我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跳繩游戲并不那么感興趣,再過幾天,孩子們把線都放在地上或桌上擺弄著,還不時地傳出:“看,多像小山呀”、“我的小船起航啦”、“蛇,蛇來了”等歡呼聲,這些在成人眼中不起眼的線卻成為孩子的寶貝,抓到這個興趣點后,我們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發(fā)現(xiàn)后來孩子們對于線的玩法顯得比較局限,但是興趣依舊濃厚。根據(jù)這一情況,我便組織了《有趣的線條》這個活動,幫助促進幼兒發(fā)展。活動中,從看線條圖進行想象到轉(zhuǎn)動線條圖激發(fā)新想象;從講述簡單句到編成一段話再到續(xù)編完整句子,步驟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幼兒能夠接受。不同難度的操作,也確保幼兒的參與性、主動性,使幼兒的語言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兒在整個活動都是自主活動,既動手又動腦,玩得高興、說得積極,全體幼兒都在自主活動中獲得發(fā)展。
二、適時合理運用農(nóng)村有利條件
陶行知先生的“在生活里找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的觀念相當明確,“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huán)境都應該從學生的生活中來”。農(nóng)村有得天獨厚的環(huán)境資源——大自然,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物質(zhì)世界,隨季節(jié)的變化而豐富多彩,這無疑是教育的有利條件。
在農(nóng)村,一年四季都有各種各樣的瓜果蔬菜、植物種子。這些形態(tài)質(zhì)地各異的自然物不正是極好的美術(shù)創(chuàng)作的材料和內(nèi)容嗎?于是我和孩子們一起收集各種玉米粒、豆子、小麥、花生等,通過貼貼、畫畫、剪剪等形式,將它們做成漂亮的衣服、項鏈和頭飾等;將蘿卜、土豆、黃瓜等裝飾成各種小動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以布置教室;用竹枝做成梯子、籃子;用貝殼、螺絲、樹枝、樹葉、花瓣裝飾成盆景;將絲瓜筋拉、剪出各種絲瓜娃娃……不但讓孩子們對這些植物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同時還培養(yǎng)了他們的動手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
生在農(nóng)村、長在農(nóng)村的孩子對“根”并不陌生,在幼兒園的種植角里,在他們和媽媽一起買菜揀菜時,都會接觸到一些根。但由于缺乏引導,這些根他們雖然看在眼里,卻并未記在心上,甚至許多孩子不知道我們吃的蘿卜、山芋就是植物的根。所以我認為對大班的孩子組織一次有關根的教學活動十分必要。活動主題為《有趣的根》,教師通過三種不同的方法讓幼兒嘗試認識三種根:須根、直根幼兒容易掌握,所以讓幼兒自己試著觀察、比較、歸類,找出類似之處;塊根對幼兒來講比較陌生,為引起幼兒注意,我將所有的塊根集中起來讓幼兒尋找相似之處,幫助幼兒理解塊根的含義,此次活動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滿足了幼兒好奇、探索、希望嘗試的欲望。
三、從生活中尋找教育契機
陶行知先生說:“教育者的責任就是不辜負機會、利用機會、能用千里鏡尋找機會、會用靈敏的手抓住機會?!?/p>
比喻就是打比方,將甲事物比作乙事物,從而達到生動、形象、淺顯的目的。比喻是寫文章時最常見的修辭手法,比喻,用在記敘、說明、描寫中,能使事物生動、形象、具體,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可感,給人以鮮明的印象;用在議論文中,能使抽象道理變得具體,使深奧的道理變得淺顯易懂。比喻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辭中也多次出現(xiàn),創(chuàng)造了感動人心的藝術(shù)佳境。
何玥頒獎辭:正是花樣年華,你卻悄然離開。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你來過,你不曾離開,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閃光,把人間照亮。
【賞析】 頒獎辭中,“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從枝頭散落,留得滿地清香”,把12歲的何玥姑娘比做花朵,對其生命過早地凋零給予同情;“命運如此殘酷,你卻像天使一樣飛翔”,這里又把何玥比做天使,多么美麗的意象,對她有一顆善良之心給予高度贊美。
對偶,是指用字數(shù)相等、結(jié)構(gòu)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來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意思的修辭方式。對偶根據(jù)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分為嚴對和寬對。
高淑珍頒獎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有了愛,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壯起來。你的心和泥土一樣質(zhì)樸,你灑下辛苦的種子,善良會生長成參天大樹。
【賞析】 頒獎辭中,“粗糙的手支起課桌,寬厚的背擋住風雨”,用對偶句的形式來熱情謳歌高淑珍十多年來致力于教育的精神,同時通過一個對偶句將這個農(nóng)村婦女耗盡家產(chǎn),矢志不移,致力于殘疾兒童教育的艱辛具體化,語言閃耀著凝重典雅的光芒,給觀眾留下了強烈的印象。
陳斌強頒獎辭: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有一天,媽媽的記憶走遠了,但愛不會,它在兒女的臂膀上一代代傳承。
【賞析】 “小時候,這根布帶就是母愛,媽媽用它背著你。長大了,這布帶是兒子的深情,你用它背著媽媽”,這句頒獎辭開篇就以一副寬對來表達陳斌強的反哺感恩之情,語言整飭,讀起來朗朗上口。
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xiàn)手法。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說明。運用對比,能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突出被表現(xiàn)事物的本質(zhì)特征,加強文章的藝術(shù)效果和感染力。
陳家順頒獎辭:為鄉(xiāng)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你喬裝改扮,卻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隱姓埋名,可我們都知道你是誰,為了誰。
【賞析】 “為鄉(xiāng)親臥底,你吃遍所有的苦,為百姓打工,你換來群眾最多的甜”,這里將“苦”和“甜”形成鮮明對比,凸現(xiàn)陳家順當官為民做主的思想,心系百姓的公仆形象,在對比中表達了對陳家順的崇敬之情。
雙關是指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利用詞的多義性和同音(或音近)的條件,有意識使語句具有雙重意義,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辭方式。雙關分為“語意雙關”和“諧音雙關”。雙關可使語言表達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語意,給人以深刻印象。
周月華、艾起頒獎辭:她背起藥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裝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還裝著整個村莊。一條路,兩個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地升起。
【賞析】 “月華皎潔,愛正漫漫地升起”這句巧妙地從獲獎者的名字切入,一語雙關,意境優(yōu)美,韻味無窮,真是讓人拍案叫絕!
在說話或?qū)懽髦星〉胶锰幍匾靡恍┰娫~名句、人文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內(nèi)涵和增加語言可讀性的途徑之一。巧妙地引用古代詩文,能使文章內(nèi)涵豐富,增強說服力,增添文采。引用分為直接引用和間接引用。
林俊德頒獎辭:大漠,烽煙,馬蘭。平沙莽莽黃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劍河風急云片闊,將軍金甲夜不脫。戰(zhàn)士自有戰(zhàn)士的告別,你永遠不會倒下!
【賞析】 “平沙莽莽黃入天”“將軍金甲夜不脫”這兩句引自唐代詩人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表現(xiàn)林俊德長期工作在狂風怒吼、黃沙飛揚的絕域大漠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以及重任在肩、以身作則的科學精神;而“劍河風急云片闊”引自岑參的另一首詩《輪臺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頒獎辭直接引用古詩名句,尺幅之間,文采飛揚,讀來朗朗上口,給人以美的享受。
化用,是寫作中經(jīng)常使用的藝術(shù)手法,通過化用,可以使原有的句子在新的表達載體上又一次煥發(fā)出奪目的光彩?;糜辛俗约旱摹皠?chuàng)造”成分,更顯文采,可增強語言的意蘊。
高秉涵頒獎辭:海峽淺淺,明月彎彎。一封家書,一張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覺離亂苦,近鄉(xiāng)更知故土甜。少小離家,如今你回來了,雙手顫抖,你捧著的不是老兵的遺骨,一壇又一壇,都是滿滿的鄉(xiāng)愁。
【賞析】 這一則頒獎辭化用了余光中《鄉(xiāng)愁》中的“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的詩句和“近鄉(xiāng)情更怯”“少小離家老大回”等古詩意境,恰到好處地表達獲獎者高秉涵和他的戰(zhàn)友們濃濃的鄉(xiāng)愁,語言典雅,古韻悠揚,耐人尋味。
擬物是根據(jù)情感的需要,故意把人當做物或把此物當做彼物來寫的修辭方式,借助擬物的手法,既可以增強語言的絢麗色彩,鮮明地表達作者的喜怒愛憎情感,也可以激發(fā)讀者的想象,對描寫的事物產(chǎn)生鮮明深刻的印象,感受著作者的強烈情感。
李文波頒獎辭: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任憑風吹浪打,卻只能愧對青絲白發(fā)。你也有夢,可更知肩上的責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國的風帆從不曾落下。
【賞析】 “二十年堅守,你站成了一塊礁石”,這一句運用擬物辭格,說李文波站成“礁石”,形象生動地表現(xiàn)了獲獎者李文波以透支生命、犧牲青春和家庭幸福為代價,長年堅守在祖國南疆的感人事跡,“礁石”一詞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在語言實際運用中,有時在一句話或一段話里,把幾種辭格結(jié)合起來使用,這樣可以把事物記敘得更加具體、生動,把道理闡述得更加深刻、透徹,把感情表現(xiàn)得真切、動人。在“感動中國”人物頒獎辭中經(jīng)常使用這種技法。
羅陽頒獎辭:如果你沒有離開,依然會,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你聽到了么?那戰(zhàn)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
【賞析】 “帶吳鉤,巡萬里關山”化用李賀《南園十三首》中的詩句“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醉一下再挑燈看劍,夢一回再吹角連營”化用南宋辛棄疾詞作《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詩意地表達了羅陽同志以航空報國的赤子情懷,稱贊他以國家之振興為己任,兢兢業(yè)業(yè),鞠躬盡瘁,將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獻在了工作崗位上,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奉獻精神。
“那戰(zhàn)機的呼嘯,沒有悲傷,是為你而奏響”這一句運用了移情的修辭手法,所謂移情,是指為了突出某種強烈的感情,有意識地賦予客觀事物一些與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實際上并不存在的特性,這樣的修辭手法叫做移情。運用移情修辭手法,首先將主觀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過來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襯托主觀情緒,使物、人一體,能夠更好地表達人的強烈感情,發(fā)揮修辭效果。
在這則頒獎辭里,把“悲傷”這一用于人的思想感情的詞語用到了戰(zhàn)機上,表現(xiàn)出國人化悲痛為力量的決心,以完成羅陽未竟的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