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地產基金方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法定人:尹桂晶(系原告之母),女,1937年2月生,漢族,大連市人,農民,住址同上。
被告:大連市金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所在地:金州區三十里堡鎮。
法定代表人:汪縝春,鎮長。
第三人:雷才軍,男,1939年12月生,滿族,大連市人,農民,住金州區三十里堡鎮老虎村。
第三人:雷才民,男,1962年11月生,滿族,大連市人,農民,住營口市老邊區。
第三人:雷淑珍,女,1944年8月生,滿族,大連市人,農民,住營口市老邊區。
第三人:雷淑英,女,1944年6月生,滿族,大連市人,農民,住金州區三十里堡鎮老虎村。
第三人:雷淑萍,女,1953年5月生,大連市人,農民,住址同上。
第三人:孫美娣(系第三人雷才民之妻),女,1962年12月生,漢族,大連市人,農民,住址同上。
以上五位第三認得委托人為雷才軍,雷才民。
第三人:雷雪(系第三人類才民及孫美娣之女),女,1987年11月生,滿族,大連市人,學生,住錦州區三十里堡鎮老虎村。
法定人:雷才民(系本案第三人)。
第三人:張權,男,1949年12月生,漢族,黑龍江省方正縣人,工人,住錦州區三十里堡鎮老虎村。
本案爭訴的房屋坐落于金州區三十里堡鎮老虎村,該房建成于1981年。1982年3月雷光的父母雷才杰與尹桂晶登記結婚。1985年金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發了房照,所有權人為雷光父親雷才杰,共同共有人為雷才杰一家三口,土地使用證亦同時發給。1990年政府換發房照,由村將老房照收回,由政府換發新房照。1990年12月11日雷才杰與尹桂晶離婚,尹桂晶與雷光住于尹桂晶母親家。雷才杰外出打工。1990年12月30日,金州區三十里堡鎮政府為該房發放了大房執金農字第0508360號房產執照,新房拙的所有權人變更為雷英林(雷才杰父親),共同共有人為雷英林及其妻子(已死亡),第三人雷才民、孫美娣、雷雪五人。該鎮政府同時亦為雷英林填發了金集建(90)字第0508360號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證。1992年11月14日雷英林與第三人張權訂立房屋契約將房屋賣掉,已付款并占居該房,未辦法過戶手續。1992年12月末,雷才杰打工歸來得知該房照已更名且房屋被賣,雷才杰于1993年2月向金州區人民政府三十里堡法庭起訴要求雷英雄鄰國返還房屋,1993點4月4日,雷才接在訴訟期間非正常死亡,雷才杰繼承人雷光的法定人尹桂晶撤訴。撤訴后,雷光的母親尹桂晶為取得該房所有權不斷上訪,始終未得到解決。金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在訴訟中未能提供發放房照、土地使用證與原房照及土地使用證名稱不符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屬沒有法律依據。
雷光法定人尹桂晶對被告的換發房屋執照及土地使用證不服,向大連市錦州區人民政府提起訴訟訴稱:三十里堡鎮政府發給雷英林房照的房屋原系原告雷光的父親雷才杰(已于1993年4月去世)所有,該政府已于1985年為雷才杰頒發了房屋執照及土地使用證,后來換發房照時,政府未經雷才杰同意將房照及土地使用證發給雷英林,政府的這種行政行為是錯誤的,要求法院撤銷該鎮政府所發的上述房產執照及土地使用證。
被告大連市錦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辯稱:本鎮政府只是房照機關,且1990年將房照換發給雷英雄鄰國(系原告之祖父已于1996年11月去世)的原因是根據村委會的證實雷才杰不承擔贍養老人義務而由其父雷英林將房屋所有權收回。
第三人雷才軍,雷才民、雷淑珍、雷淑英、雷淑波、雷淑萍、孫美娣、雷雪均無答辯意見。
大連市金州區人民政府經審理認為:被告大連市金州區三十地保鎮人民政府對其發放房照及填發土地使用證的具體行政行為負有舉證責任,應當提供作出該具體行政行為的證據和所依據的規范性文件。被告未能提供必要且合法的證據及規范性文件,應視其行政行為不符合法律規定,應予撤銷。對原告的訴訟請求,應予支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三十二條、第五十四條第(二)項之規定,該院于1998年8月10日作出判決如下:
一、撤銷被告大連市金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1990年12月30日發放大房執金農字第0508360號房產執照及填發金集建(90)字第0508360號集體土地建設使用證的具體行政行為。
二、被告大連市金州區三十里堡鎮人民政府應于本判決生效后三十日內為該房所有權人發放房產執照及土地使用證。
關鍵詞:公租房;REITs;REITs運作模式
一、引言
公共租賃住房簡稱公租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戶型面積、供應對象和租金水平,面向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等群體出租的住房。然而公租房作為一種政策租賃住房,前期投資規模較大,主要靠租金收入來回收成本,處于保本或微利水平,這樣使得資金沉淀的周期過長,資金回收周期較長,缺乏投資吸引力,融資比較困難。
融資困難促使政府尋找其他的融資渠道。這時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以下簡稱REITs)這一在國外大放異彩的創新金融品種就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從提出引進REITs建議到選擇試點這一路并不平坦,時至今日也沒有明確的試點方案出臺。因此,基于REITs的公租房運作模式的研究符合當前REITs試點研究的需要,同時對公租房REITs的運作模式設計有借鑒意義。
二、REITs與房地產信托及房地產投資基金的區別
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是一種專營房地產項目的金融工具。它是通過公開發行股票或受益憑證募集投資者的資金,由專門投資機構進行房地產投資經營管理,以物業資產的租金等收益為來源,定期將投資綜合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投資者的一種信托基金。REITs與國內已有的房地產信托與房地產投資基金的區別如下。
房地產信托是指信托投資公司遵循信托的基本原則,將委托人的資金以貸款或入股的方式投向房地產業以獲取收益并將部分收益支付給受益人的行為。
房地產投資基金是按照共同投資、共享收益、共擔風險的原則,運用現代信托關系的機制,以基金方式將各個投資者分散的資金集中起來,交由投資專家運作和管理,投資于證券等金融產品或其他產業,以實現預定投資目的的投資組織、投資機構和投資制度。
對比三者的定義可以發現:房地產資金信托是以投資公司參與房地產項目;房地產投資基金則屬于基金的一種,投資于房地產領域;而REITs是在滿足法律定條件后依法建立的證券化的房地產投資資金,流動性更強。
三、公租房引進REITs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前文中提到,政府對REITs的引進是贊成的,也希望地方政府的試點方案側重保障性住房領域進行設計。同時,地方政府與民間也對REITs抱有很大的期望。因此,在多方贊同的情況下,研究公租房引進REITs是符合時代特色的。
(一)公租房引進REITs的重要性分析
1.有利于解決公共租賃租房的資金短缺問題
關于公租房存在的資金短缺問題在文章第一部分已經進行了闡述,引進REITS可以吸引民間資本,給公租房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緩解資金壓力,拓寬融資渠道。
2.有利于引導公民投資理財
中國一直以來都是以高儲蓄為特色的國家,但是普通大眾能夠參與的具有可觀回報的投資很少,以至于公民一直以來被迫選擇將資金放在銀行。現在我們引進REITs,公租房穩定現金流帶來的穩定收益對手握高儲蓄的公民來講是一個很大的吸引力,與此同時也是一個雙贏的舉措。
3.有利于公租房的成長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講,政府層面的工作量太大。保障性住房到最后都會回到市場化的運作機制,政府只是一個指導者,在供需嚴重失衡時暫時主持保障性住房的建設,當供需不再那么失衡時,市場則成為主導者,這時市場的供求關系主導著大局。
(二)公租房引進REITs的可行性分析
REITs在中國保障性住房領域的試點工作到目前為止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概念的提出。2008年12月3日,在國務院常務會議正式提出,要通過大力發展房地產信托投資基金(即REITs)拓展企業融資渠道。緊接著,京、津、滬三地便申請成為試點區。
第二階段,方案設計。上海浦東新區率先提出了兩套方案:一套是人民銀行、銀監會主導設計的,屬債權型的REITs產品,未來在銀行間市場交易;一套是證監會主導設計的,屬股權型的REITs產品,未來在證券交易所交易。然而,試點工作遭遇了2010年4月17日以來的房地產調控,進入了新一輪的調整期。2010年5月,人民銀行將《銀行間債券市場房地產信托受益券發行管理辦法》及各地試點項目的基本情況上報國務院,國務院要求央行在當前市場形勢下就REITs怎樣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等問題補充材料。與此同時,REITs也從商業地產轉向了保障房。
第三階段,經過四年的沉淀,REITs方案已經比較成熟,各地方政府也已做好了準備。2012年8月,北京已將朝陽區的五個公租房項目打包,申請試點發行REITs,一旦獲得證監會批準即可將公租房資產證券化。
綜合來看,國內REITs試點工作條件已很充分。其一,政策層面。政府明確支持在保障性住房領域發展REITs,而且REITs試點基本成熟。其二,潛在投資者眾多。從上海、天津這些踴躍申請試點的城市可以看出,投資者對于這種新型產品很有興趣。其三,眾多經驗可以借鑒。國外及香港REITs發展的經驗為中國大陸提供了豐富的經驗指導。
四、REITs運作模式探討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REITs有了一些比較成熟的運作模式,目前從房地產行業和證券行業的相關法律制度方面考慮,比較可行的三種模式是信托計劃模式、房地產上市公司模式和封閉式產業基金模式。
(一)REITs三種模式的對比分析
信托計劃模式、房地產上市公司模式和封閉式產業基金模式三種模式各有優勢與劣勢,具體見下表。
對比三種運作模式,房地產信托計劃是最符合REITs產品設計要求的模式,但是信托的法律構架已經成型,要對其改變難度較大。封閉式產業基金的模式具有組織結構上的優勢,以專業房地產管理公司對資產進行管理,利于REITs的成長,但同樣因為法律問題,在實施中的難度較大,不過有香港作為很好的借鑒。房地產公司REITs模式所面臨的法律制度方面的障礙相對較小,所有權與收益權結合,是目前可以考慮實施的模式。但是,對外投資的限制對公司的成長不利,并且存在公司職能管理與房地產項目管理之間的利益沖突。
(二)我國公租房的REITs運作模式構思
考慮到信托計劃存在法律障礙及房地產公司運營模式的硬傷,在保障性住房領域REITs成長動力不足。這樣一來,采用封閉基金模式的可能性比較大,且有香港的REITs作為借鑒。但是,由于產業投資基金類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所以對投資者的利益沒有法律上的保障,公信力不強。本文還是傾向于封閉式基金的運作模式,同時也對香港的REITs結構進行了調整。我國公租房REITs運作模式如下圖所示。
在實際操作中,設有如下原則:一是基金管理公司承擔REITs的管理工作,取得租金收益并以不少于租金收益的90%派發給投資者;二是承租戶向政府公租房管理機構申請租賃公租房,通過審核后,由政府公租房管理機構進行配租并綜合考慮承租人情況,給予一定的租金補貼;三是租金補貼與租金相分割,實行兩條線的管理;四是為了保證投資者的利益,基金以封閉式運作,以五年(也可視項目而定)為周期開放。
這種模式的一個大前提就是法律法規制度的完善。雖然由政府出面對公租房的出租和租金收入進行把關,但是也需要相關產業基金法律和法規來規范整個REITs市場,減輕政府的負擔。在相關產業基金法律和法規缺乏的情況下,政府應該對REITs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嚴格把關,把相關的政策寫進公司成立的相關制度中,以規范其行為。
五、結論
REITs在中國的道路幾經曲折,從一開始致力于經營傳統業務,到如今專注于保障性住房,隨著時間的推移,終于要與世人見面。至于面紗揭開之后是什么樣的內容,以什么樣的模式進行運作,現在還不得而知。本文分析了三種可能的REITs模式,構建了我國公租房REITs的運作模式,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劉方強,李世蓉.REITs在我國公共租賃房建設中的應用[J].建筑經濟,2010(12).
[2]李靜靜,杜靜.保障性住房融資中運用REITs的探討[J].工程管理學報,2011(1).
[3]毛志榮.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研究[R].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04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 融資 貸款
一、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傳統融資渠道的現狀
(一)銀行信貸不斷攀升的融資門檻
房地產業的銀行貸款主要表現為土地儲備貸款、房地產開發貸款和銷售環節的住房按揭貸款,開發商的自籌資金和工程墊款也大多間接來自銀行貸款。如國內房地產價格出現全面、持續的大幅下跌,商業銀行在其負面影響下將受到不小的沖擊。由此,隨著系列政策的落實,開發企業從銀行獲得信貸融資非常艱難,這導致部分中小民營房地產開發企業出現資金鏈斷裂。
(二)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債券融資占比非常小
2010年以來,部分房地產企業相繼將目光轉向發行企業債券的融資渠道。從目前的融資情況來看,萬科房產、復地集團、龍湖集團、中糧地產等大型房地產集團公司分別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的方式獲得10-60億規模的低成本(5%-7%)資金。
債券融資作為房地產業重要的融資渠道之一,但債券融資在整個房地產業資金來源中所占比例極小。僅占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的5%左右。
二、當前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應積極開拓的融資渠道
(一)進一步挖掘自有資金融資渠道,降低經營風險
國家對房地產開發企業自有資金的數目設有硬性“門檻”規定,開發商自有資金比例必須超過30%。房地產開發企業利用自有資本金或通過其他途徑自有資金基礎,向上一級集團以及關聯的材料供應商、建筑總包單位、分包企業公司借款。通過這種渠道籌措的資金,開發商可以長期持有,自由支配,靈活使用,而且財務成本普遍較低;對公司制定中長期的發展目標,特別是短期可能影響業績的目標,不會構成過大的財務壓力。
(二)引進境外資金
我國資質較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出海融資已經成為慣例,而且規模呈逐年上升態勢。據彭博報道,2014年1-9月,我國房地產開發企業在海外銀行獲得的貸款總額高達59億美元,同比增長39%。
一方面,外資對我國房地產市場的參與涉及開發、中介和銷售等各個環節,主要是境外房地產投資基金和風險投資基金以及大量的個人資金,集中投資首都經濟圈和長江三角洲等熱點區域。另一方面,國外銀行介入國內市場向國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提供信貸資金的同時,如中建、萬達、綠地、中坤實業等開始走向海外 “造城”、“搶客”利用國外銀行的資金勢在必然。
(三)房地產產業基金融資
隨著房地產產業基金管理流程的完善,能通過產品結構設計降低資金成本的產業基金將具備更好的發展前景和投資者的認可,而項目型、關注于投機的地產基金將逐漸被邊緣化。
1.行業洗牌將加速融資利率合理化
房地產產業基金生存環境的改變將助推行業收益率合理化。從美國房地產產業基金歷史來看,美國房地產機會型基金在20世紀90年代也一度高達20%左右,但隨著行業規模擴張以及本土地產逐步復蘇,收益率開始逐年下降。從我國目前普遍發行的房地產私募基金來看,總體成本保持在16%-20%以上,高利率一方面源于房地產融資渠道的狹窄,另一方面也由于當前開發商的高利潤率足以支撐該成本。從行業環境看,房企利潤率下行趨勢已現,可選擇融資渠道也逐步回歸。這些因素將共同助推國內房地產產業基金收益率逐步下降,向合理水平回歸。
2.房地產產業基金迎來戰略合作契機
自2013年5月以來,中國的資產管理行業迎來了業務創新的浪潮。打破了保險、證券、期貨、信托、銀行之間的競爭壁壘,使資管行業進入競爭、創新、混業經營的大資管時代。通過合作,整個私募房地產基金行業的游戲玩法可能都發生變化,在募集階段,房地產基金可以借由各種資管平臺的產品設計不同的基金結構和募資方案,也可以為投資人打造個性化的財富管理方案。在投資階段,各個資產管理機構除了能為地產基金管理機構帶來充足流動性,還能通過各大資管機構的資源為基金項目池帶來儲備。隨著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網絡支付的興起, 技術驅動以及金融變革將為私募房地產基金帶來新的生命力。
(四)房地產開發信托融資
1.貸款型信托融資
由信托公司作為受托人,接受市場中不特定(委托人)投資者的委托,以信托合同的形式將其資金集合起來,然后通過信托貸款的方式貸給開發商,開發商定期支付利息,并于信托計劃期限屆滿時償還本金給信托投資公司;信托投資公司則定期向投資者支付信托受益,并于信托計劃期限屆滿之時,支付最后一期信托收益和償還本金給投資者。
2.股權型信托融資
信托公司以發行信托產品的方式,從資金持有人手中募集資金,之后,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收購股權或增資擴股),向項目公司注入資金;同時,項目公司或關聯的第三方承諾,在一定的期限(如兩年)后,溢價回購信托投資公司持有的股權。
3.混合型信托融資即夾層融資。
它是一種由債權和股權相結合的一種信托融資模式,它具備貸款類和股權類房產信托的特點。通過債權和股權的組合滿足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金需求。一般要求大型集團開發的盈利能力好的項目,向項目公司委派董事,辦理土地抵押、股權質押、第三方擔保等風控手段。融資金額一般在5億以上,2-3年期限。
這家另類投資集團為投資者提供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房地產管理基金、對沖基金和只做“長倉”的傳統基金的投資和咨詢解決方案。投資者可以通過認購基金的募集額、母基金投資、戰略投資、二級市場投資、聯合投資、種子基金投資的方式尋找機會。
該集團在全球擁有10個辦事處及超過250位專業人士。客戶包括財富基金、養老基金、政府基金、金融機構、捐贈基金、基金會和家族企業。高盛另類投資和管理者選擇集團通過集團的私募股權投資、房地產投資、對沖基金和全球管理者戰略項目,為超過800億美元的另類資產投資提供投資或顧問服務。
根據全球專業咨詢服務公司韜睿惠悅研究顯示,目前全球100強另類投資管理公司管理的資金額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該公司今年7月出具的全球另類資產投資調查,涵蓋了個人的私募股權投資和對沖基金,顯示出全球排名前100家另類資產投資管理者和房地產投資管理占據的資產份額最大(35%,或1.1萬億美元),緊隨其后的是私募股權投資管理公司(22%,或6960億美元),對沖基金(21%,或6430億美元),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母基金占9%,即2880億美元,對沖基金的母基金占6%,即1870億美元,基礎設施基金和消費品類基金分別占4%和3%,即1190億美元和1010億美元。
韜睿惠悅研究揭示出養老基金資產額占全球前100家另類資產管理者所管理資產的三分之一,緊接著是保險公司、財富基金和捐贈基金及基金會。
根據該報告,北美洲國家的另類資產管理公司所管理的資產總數占總額的48%,除基礎設施基金外,大量的資本流向歐洲。
研究報告根據管理的資產額對基金管理公司進行了排名,CBRE全球投資者公司以940億美元擊敗去年的冠軍麥格理集團成為今年全球最大的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麥格理集團以890億美元的資產管理額依然占據全球最大的基礎設施基金管理者的寶座。凱雷集團是全球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以總資產910億美元位列第二;荷蘭私募股權投資公司AlpInvest Partners第一次進入榜單,以410億美元管理資產成為頂級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母基金。高盛的私募股權投資業務管理資金額為780億美元,名列第五。
再來看看高盛另類投資和管理者選擇集團那個空缺的職位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如果你喜歡你所看到的,那么上面所引用的一些數據或許會對你研究這個公司和這個行業有所幫助。
除了在私募地產基金領域的投資管理,喜達屋資本集團還擅長通過資本市場的分拆上市來為旗下私募基金的投資人鋪設一條良好的退出渠道。
喜達屋資本集團自成立以來已經創造或參與了8家上市公司,包括:1)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NYSE: HOT),全球最大的酒店管理集團;2)Equity Residential(NYSE: EQR),全美最大的出租公寓REITS;3)Starwood Waypoint Residential Trust(NYSE: SWAY),獨棟住宅出租領域的大型REITS;4)TRI Pointe Homes(NYSE: TPH),美國西海岸的大型地產開發商,也是金融危機后美國第一家新上市的住宅開發企業;5)Starwood Property Trust(NYSE: STWD),全美最大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REITS;6)iStar Financial(NYSE: STAR),美國大型商業地產抵押貸款REITS;7)Starwood European Real Estate Finance(LSE: SWEF),在倫敦交易所公開上市的投資于歐洲市場的商業地產抵押貸款投資基金;8)Opus Bank(NASDAQ: OPB),服務于中小企業和高凈值個人的商業銀行,尤其擅長地產金融方案的設計。
當前這8家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已達到520億美元,而每家公司的背后都是一個經典的創富故事。不過,不同于一般的企業股權私募投資基金(即,VC、PE基金),喜達屋資本不僅僅是這些上市公司的財務投資人,它更是其中多家公司的創始人和管理者,這其中既有重資產的REITS公司,也有相對輕資產的酒店管理公司或住宅開發企業。因此,通過資本市場的上市退出來創造流動性,提高投資收益已成為喜達屋資本集團旗下地產基金的一大特色。
一號基金,搭EQR上市便車兌現投資收益
1991年Barry Sternlicht成立了喜達屋資本集團,致力于地產相關的基金投資業務,當時美國地產市場正遭受儲貸危機的沖擊。1992年喜達屋資本集團發起了第一只機會型私募地產基金及其附屬基金Starwood Opportunity Fund I & IA(SOF I),募集資金5200萬美元,用這筆錢喜達屋資本從FDIC(美國聯邦儲蓄保險公司)、儲蓄貸款協會等金融機構處低價購買了6400套出租公寓;僅18個月后,喜達屋資本就用這6000多套公寓交換了出租公寓公司Equity Residential的經營份額,隨后Equity Residential作為全美最大的出租型公寓REITS首發上市(NYSE: EQR),而喜達屋資本所持有的經營份額也隨即轉化為普通股,并在二級市場獲利退出。
二號基金、三號基金助力HOT成長
1993年11月,喜達屋資本發起了二號基金Starwood Opportunity Fund II(SOF II),募集資金1.02億美元,二號基金主要投資于酒店領域過度杠桿化的不良資產。1994年,公司將一號基金和二號基金所持有的酒店資產全部置入到當時已瀕臨破產的酒店類REITS公司Hotel Investor Trust(NYSE: HOT)中,從而換取了HOT公司75%的股權,重組后的HOT擁有了47家酒店的權益,并更名為Starwood Lodging Trust。此后,喜達屋資本又在三號夾層基金Starwood Mezzanine Investors(SOF III)的幫助下于1995年以5.37億美元收購了威斯汀酒店品牌,1998年,威斯汀酒店集團以16億美元的高價置入了上市公司HOT,HOT也正式更名為喜達屋酒店管理集團Starwood Hotels & Resorts Worldwide。到1998年中期,HOT的市值已從收購時的800萬美元上升到200億美元,而在這個過程中,喜達屋的二號、三號基金獲得了豐厚的投資收益。
四號基金借STAR分拆上市
1997年2月,喜達屋資本完成了四號基金Starwood Opportunity Fund IV(SOF IV)的募集,總募集資金8.3億美元。四號基金沿襲三號基金的夾層投資策略,但投資領域更為廣泛,除了投資于酒店行業的夾層貸款和不良資產外,還投資于零售物業、綜合體等物業資產的高收益債權。四號基金成立一年后,1998年3月,喜達屋資本再次發揮其高超的資本市場技能,把三號基金剩余的全部資產和四號基金的三分之二資產都置入到一個小型的RETS中,并將這只REITS重組為Starwood Financial Inc.(NYSE: SFI),從而將三號基金和四號基金所從事的夾層投資業務分拆上市。后來Starwood Financial更名為iStar Financial(NYSE: STAR),成為當時商業地產金融領域最大的上市公司。2003年喜達屋資本及旗下基金通過二級市場交易退出了在iStar Financial的投資,兌現了豐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