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第1篇

1.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建設功能,促財政節支增收。針對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年年老一套、歲歲舊面孔”問題,該局經綜合分析和反復論證認為,工作缺乏創新、建議針對性不足是“病因”。為此,該局加大了對掌握資料的匯總分析,向區委、區政府提交高質量的專題分析報告、合理化意見建議12條,促使出臺規范性文件2個,成立領導小組1個。為解決財政資金多頭審批、投入分散問題,提出了應對金融危機、關注政府債務、規范財政風險的審計建議,區里出臺實施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完善財政開支審批制度的意見》,實行了大額財政撥款區委書記、區長、常務副區長等5人會審聯簽措施;針對地稅審計中發現的稅收資源管理難問題,提出了建立由區財政、地稅、審計共同參加的聯合治稅領導小組,建成了財政增收的長效機制;為解決取消農業稅后鄉鎮政府運轉困難問題,向區里提出了應高度關注鄉鎮財政運轉情況的分析報告,區政府很快出臺實施了《關于調整鎮級財政體制的意見》,使財政預算執行審計在服務宏觀調控中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發揮審計“免疫系統”預警功能,促干部廉潔勤政。針對社會反映的經濟責任審計“審與不審一個樣”和離任審計“一審一個大窟窿”問題,該局積極創新經濟責任審計,加大任中審計比重,最大限度發揮預警功能,促進干部廉政勤政、干事干凈。一是加強任中審計,鏟除違規萌芽。今年以來,該局完成經濟責任審計項目30個,其中任中審計達到23個,占76.6%。形成了干部任職“兩年必審一次,三年輪審一遍”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將部分違反財經紀律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二是善于總結歸納,及時提出預警。為協助領導干部過好離職、退休這道坎,該局對近3年來經濟責任審計中發現的違反財經紀律問題進行匯總整理為8類,聯合紀委、組織部門下發到全區60多個部門、鎮(街道辦),提醒他們自覺遵守財經法紀,以免出現貪污私分、突出花錢問題;三是完善體制機制,規范干部離職。針對部分項目不能做到“先審計后離任”的實際問題,建議區里必須規范干部離職,實行離職責任交接,由紀檢、監察、審計等部門共同組織實施。區里出臺實施了《領導干部離任責任交接辦法》,較好地解決領導干部離任中存在的“一走了之”問題,減少了國有資產流失。

3.發揮審計“免疫系統”監督功能,促民生工程建設。近年來民生工程投入逐步加大,老百姓在享受實惠的同時也對資金使用提出了許多置疑,該局認為資金使用無監督、不整改是病因。為此,今年以來先后開展了10個專項資金審計項目,促進區委、區政府啟動了兩項民生工程和兩個規范性文件。如通過對敬老院布局、五保戶供養資金和標準、撥付是否到位等情況的專題審計,發現7處敬老院改擴工程進度緩慢,五保戶集中供養率達不到上級規定的80%的要求。及時向區委、區政府報送了《我區迎接社會老齡化任重道遠》的專題信息。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先后批示了專題信息,多方籌集建設資金320多萬元,實施了7個鎮(街道)敬老院改擴建工程,新增養老院床位300多個;通過開展村級干部工資補貼情況專題審計,發現個別鎮街以經費緊張為由遲發、少發村干部工資補貼,挫傷了基層干部工作積極性。通過積極向區里提交意見和建議,促進區委、區政府下發了《關于統籌發放經濟薄弱村村干部補貼的意見》,將空殼村、經濟收入較低的行政村村干部工資補貼發放落到了實處。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第2篇

[關鍵詞]國有企業 經濟責任審計 問題及建議

隨著市場經濟機制的建立和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為進一步規范國有企業的管理,加強反腐倡廉建設,有效防范經濟犯罪,不僅需要建立一套嚴密的管理制度和廉政制度,更主要的是要保障這些制度得到有效執行和監督。當然,保障措施多渠道,比如紀檢監督、職代會監督等,但有效發揮審計監督是保障措施的重要環節和有效途徑。審計監督不僅限于財務收支的檢查,主要是從管理決策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的檢查、監督和評價。為此,審計檢查的重點由過去的財務收支審計逐步向經濟責任審計轉變。

經濟責任審計是指審計機構對被審計人在任職期間履行經營管理職責情況的監督、檢查和評價。目的是全面評價被審計人的職責的履行情況,作為干部任用、使用的參考依據。

一 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的特點

1 審計目的的特殊性

區別于其他審計,經濟責任審計主要是對主要負責人履行職責的評價,實施經濟責任審計與干部監督管理相結合,審計的結果作為干部監督管理部門選拔、任用以及獎懲的主要參考依據。

2 審計內容的特殊性

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是以財務收支審計為基礎,還包括一些專案審計和專項審計,主要針對內部控制制度的測試,對被審計人任職期間的管理行為和管理結果進行重點審計來全面評價。其內容包括企業經營狀況、內部管理狀況、重大經濟決策、重大經濟事項、遵紀守法和廉潔自律情況等方面進行全面審計。一般情況下,不屬于任期內的事項,原則上不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內容。

3 審計方式的特殊性

經濟責任審計是在企業主要負責人離職前,對其任職期間的審計,重點是對企業管理和使用資源的有效性進行檢查和評價,有效性主要包括“經濟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但對任職時間相對較長,通常實行任期內審計,通過對企業負責人的審計,做到及時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及時完善相關制度,有效規范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目的是保護企業負責人和維護企業利益。

二 實施經濟責任審計的意義

開展經濟責任審計意義重大。具體表現在如下:

一是有利于確保企業的財經秩序的穩步運行,促進加強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對本單位財務收支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進行檢查和監督。

二是有利于加強對企業負責人的監督。通過對任期內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重大決策情況、執行法律法規和行業的有關規定、個人遵紀守法和廉政紀律情況等方面實施監督和檢查,對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通過建立和完善相關制度加以規范,預防經濟犯罪行為。同時也起到教育和警戒作用。

三是推進依法經營的必要手段。對企業負責人實施經濟責任審計,有利于將其行使的權力置于有效的監督之下,預防其失職、瀆職、越權和,促使其自覺增強法制觀念和法律意識。

四是有利于加強民主管理工作的開展。民主管理是強化企業管理的重要方式,尤其是“三重一大”事項,必須充分發揮職工的參與權和監督權,決策必須經過領導班子集體研究決定。“三重一大”事項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主要方面,是對企業負責人行使權力的有效監督,凡是涉及“三重一大”內容的,檢查其是否按照正常程序進行決策,是否存在“一言堂”現象,是否存在營私舞弊情況,有利于克服權力過于集中的弊端。

三 當前國有企業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1 存在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夠現象

企業開展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已經數年,但仍有少數領導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重視不夠。在實際工作中,干部管理方面沒有真正把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貫穿于監督管理之中,評價和任用干部時不參考經濟責任審計情況。

2 存在經濟責任審計時效性不強現象

在經濟責任審計的具體操作上,“先審計、后離任”的原則并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大部分是先離任后審計。雖然推行了任中審計制度,但任中審計所占比重偏低;先離任后審計的做法使審計結果應用嚴重滯后,影響了審計監督作用的有效發揮。

3 存在經濟責任審計結果不透明現象

國有企業雖然建立健全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制度。但現實情況是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局部公開,不利于將群眾監督與審計監督結合起來。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準則》的正式實施,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迎來了新的契機,為充分發揮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作用,建議采取以下方法:

1 積極爭取領導的重視和支持

經濟責任審計的結果是干部監督管理部門選拔、任用、獎懲干部的重要參考依據,是有效評價企業負責人的重要依據之一。審計的結果直接關系到企業負責人的任用與提拔,涉及干部人事工作,沒有領導的重視和支持,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將很難有效開展和深入。因此,以審計報告、審計要情等多種形式向領導報送,為領導的決策和管理提供切實有效的服務,取得領導對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關注、重視和支持。

2 加強任中審計力度是加強審計結果運用時效性的關鍵

審計工作在當前難以做到“先審計、后離任”的情況下,加大任中經濟責任審計力度,不失為一項重要的補救措施。為此,將任中審計作為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點,作為干部評價的主要方面,促使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強化責任意識。

3 注重審計結果的有效發揮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第3篇

關鍵詞:大數據審計;連續審計;審計抽樣

大數據既是一個對外部數據應用環境的階段性特征,更代表著為處理大數據而出現的所有革新技術的總稱。當我們在微博上分享哈爾濱的中央大街的俄羅斯風情照片,或者在博客里評論身邊各種舌尖上的美味,當我們在利用“淘寶”進行網上購物的時候,我們都在不斷地以不同形態隨時隨地地制造數據。面對大數據時代的來臨,面對“大數據”所帶來的新技術、新思維的變革,企業內部審計需要應時而變來適應商業模式、思維模式及數據處理模式的變化,從而影響了審計方式、審計抽樣方法、審計評價模式、審計重點等。而內部審計人員不僅要能了解數據的變化以及數據處理技術的變革,更要能處理數據、分析數據、駕馭數據,要能夠充分、及時地從大量復雜的數據中,辨認出對內部審計的意義與價值,并進而協助內部審計人員做出最佳的決策。“大數據”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審計方式由傳統審計的事后審計、周期審計向連續審計轉變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快速發展,審計方法和模式也在與時俱進。傳統審計中,審計人員只是在完成財務報告或經過特定的周期或離職等情況的時候才進行審計,而且審計中并不是檢查所有的信息,只是抽樣分析。這種有限的檢查對復雜的商業系統來說很難起到監督作用,而且傳統審計的測試程序主要采用常規的方法關注被審計單位活動,包括數據、授權和執行等。企業如仍然采用這種審計方式,對于確認迅速發展的商務活動的真實價值或合法性顯得過于遲緩;另外,從內部控制的角度來講,我國目前的內部審計實務多是針對財務、會計事項,對經營活動、內部控制、管理事項的監督、評價極為有限,審計活動理念也多為“監督導向”型,而非“服務導向”型,公司部門間的不同流程缺乏銜接都使審計工作難以為經濟活動提供全面的監控和服務。隨著企業經濟業務日趨復雜,信息技術迅速發展,企業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建設逐漸成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連續審計的重要性,而大數據技術及大數據基礎使連續審計成為可能。連續審計可以降低傳統審計過程中的浪費和時滯問題,降低審計錯誤和風險,促進企業發展。連續審計是信息技術與審計學科較好交叉融合的產物,是信息化條件下審計科學發展的必然,尤其對內部風險控制“實時性”要求極高的特定行業,如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和債務契約等行業中,實施連續審計監督迫在眉睫。某財產保險公司內部審計部門,已經在新開發的審計系統中固化了連續審計模塊,該模塊可以實現在線的風險預警,并安排專人進行日常數據式連續審計,將發現的風險數據、超預警值指標及問題登記為疑點,并建立審計底稿,按照重要程度進行遠程審計、核實或下發給現場審計人員進行現場核實。該模塊經過一段時間的使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審計抽樣開始系統化、模塊化、智能化

審計開始具有預測功能,而樣本最終將擴展至數據全體,目前,常規審計工作已廣泛采用隨機抽查法,其意義用較小的投入來獲得審計結論,提高審計效率;但利用抽查法所得出的審計結論存在著發生重大錯誤的可能性,其可能性的大小就意味著審計風險的大小。但是,龐大的企業規模和繁多的業務活動,致使審計工作難以回到詳細審計方式,只能在抽樣審計方法本身尋求改進。審計抽樣開始向以下幾個方向發展:一是審計抽樣系統化。通過抽樣系統增加審計抽樣的實用性和效率性,為審計人員從大量的審計數據中抽取有用信息,為審計的預測分析提供依據,這樣的抽樣采用人工方式在海量數據的情況下是無法進行的;二是審計抽樣模塊化。通過模塊化設計,審計抽樣系統將得到最大的靈活性,以便抽樣時采用各種模型組合便抽樣更有效率;三是審計抽樣的智能化。審計抽樣系統將積極吸收審計、統計、計算機、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抽樣模型及時得到更新,抽樣經驗在知識庫中得到積累,審計抽樣系統開始“學習”、“推理”,不斷朝著智能化方向發展。將海量的數據經分析、預測等“加工”后,以知識的形式呈現給審計人員,為審計人員發現審計問題提供深度支持;四是審計抽樣系統開始具有預測功能。

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和處理速度不斷提高。審計抽樣系統會強大到處理復雜的運算,并利用大數據技術改進后的審計抽樣算法來對這些審計數據進行分析并進行數據挖掘,找出特征數據,縮小抽取樣本的數量,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利用關聯規則,預測被審計單位經營風險的高低,幫助審計人員確定審計重點,提高審計效率。通過審計信息系統所提供的龐大數據庫可以實現對被審計單位的信息進行數據挖掘和綜合分析,對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及經營狀況進行預測分析,為被審計單位提供決策依據。目前,某財產保險公司的審計系統,應用了大數據技術進行風險數據的提取,并應用PPS抽樣、隨機抽樣、系統抽樣、模型抽樣、組合抽樣等進一步提高審計效率。而在抽樣模型中應用了汽修廠與駕駛員、報案人、定損員、收款人等的關聯程度模型,傷者、駕駛員、報案人、聯系人、領款人等的出險頻繁度模型,人傷重復出險傷者、標的車多次與同一三者車碰撞出險等高風險模型,承保、理賠、財務系統非同一檔案中上傳相同照片等以“大數據”技術為基礎的模型,收到良好的效果。

然而,在不久的將來,伴隨著以真實性、服務性為基礎的各項企業內部審計的深化,隨著數據信息化的深入以用大數據技術發展應用的深入,企業內部審計逐漸開始能夠從大量的、雜亂無章的海量數據中發現潛在的有用的信息,能夠從這些大量的數據中發現被審計單位運作的基本規律及特征;預測出被審計單位發展的趨勢,從宏觀上把握被審計單位科學地發展。審計也不僅僅局限于抽樣審計,而是對企業所有財務、業務等經營數據的數字式連續審計。

三、促進審計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目前,內部審計成果應用主要是針對屢查屢犯的問題重點進行檢查、督促整改,部分企業已經將審計成果應用閉環管理的手段對整改過程進行管理以達到良好的審計成果運用效果。大數據技術的出現,促進了審計成果的進一步應用。一是促進對以往審計中獲取的大量信息資料和相關情況資料的匯總、歸納,從中找出財務、業務和經營管理等方面的內在規律、共性問題和發展趨向,通過匯總歸納宏觀性和綜合性較強的審計信息,以及運用審計成果,為各級領導提供數據證明、關聯分析和決策建議,從而促進完善制度、機制、決策和執行,促進企業管理水平更上一層樓;二是促進問題的全面發現,即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將同一問題歸入不同的類型使用,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整合提煉以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同時,通過對帶有共性、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行挖掘,提煉出問題與數據中的關聯性,可以將所有問題通過IT手段檢查出來;三是應用大數據技術進行連續式審計有利于問題的整改監督;四是將審計成果進行知識化留存,通過大數據技術,將問題規則化并固化到系統中,以便于計算或判斷問題發展趨勢、對問題進行預警等;五是將審計人員與審計成果、被審計單位與審計問題進行關聯,并進行信息化備案,在進行下次檢查時,可以根據審計方案中的重點,有側重地選取有相應檢查經驗的審計人員組成審計組,并按審計目標抽取相應被審計單位進行重點審計檢查等。

四、結束語

大數據并非被過度渲染的產業題材,大數據對企業內部審計的影響,既是應對企業數據集中模式、數據爆炸式增長趨勢而進行的實時處理超量數據的技術升級,又是將方方面面的數據進行電子化、信息化,并將信息規則化、知識化,最終使各種應用網絡化、智能化的過程;大數據更是一次從分散到集成、從共享到協同、從封閉到開放、從離線孤立到持久在線云服務、從專享到普適的挑戰。

參考文獻:

[1]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肯尼思?庫克耶.大數據時代中譯本.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第4篇

下面首先從幾個案例分析高管離職的原因及對公司的影響。

違規操作 無奈辭職

無論是公司違規經營還是個人未合法操作,兩者始終是聯系在一起的。因違規受到監管部門的處罰,進而喪失任職資格的高管不在少數,而違規方式更是形態各異。信披違規高管受罰――五糧液

2011年7月30日五糧液集團(000858)公告,公司董事會于2011年7月15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董事會秘書彭智輔先生請求辭去董事會秘書職務的書面申請,公司董事會同意彭智輔先生因個人原因辭去所擔任的董事會秘書職務。

雖然公告稱董秘辭職是個人原因,但早在2011年5月17日公司就收到證監會下達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五糧液高管予以警告,并處以金額不等的罰款。其中,對彭智輔給予警告,并處以10萬元罰款。

證監會對五糧液介入調查是源于2009年3月9日媒體報道了五糧液在亞洲證券存放資金的情況。

2009年3月1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發問詢函,要求五糧液說明公司及下屬子公司是否在亞洲證券存放款項等問題。200g年3月17日,五糧液《澄清公告》稱,“本公司及下屬控股子公司從來沒有任何資金存放于亞洲證券公司”。

但媒體報道不是空穴來風。經調查,五糧液沒有將投資公司對媒體報道的智溢塑膠存放在亞洲證券款項承擔的負責收回責任予以披露,存在信息披露不完整問題。媒體報道之后,公司又未及時做出澄清。隨后面對證監會的詢問,公司披露信息與事實明顯不符。因此,針對五糧液在公告中沒有將投資公司對智溢塑膠存放在亞洲證券款項承擔的負責收回責任披露是重大遺漏,構成《證券法》第一百九十三條所述披露信息有重大遺漏的違法行為。

此外,五糧液還存在2007年年度報告存在錄入差錯未及時更正并未及時披露董事被司法羈押事項的違法行為。

針對五糧液的以上所述行為,證監會給予公司行政處罰的處分,并對責任高管處以警告和罰款。

在深交所上市規則中,對于董事會秘書的任職資格有著詳細的規定,其中一種情形就是自受到中國證監會最近一次行政處罰未滿三年的人士不得擔任上市公司董事會秘書。

信息披露違規董事會秘書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受到行政處罰也無可厚非。然而,出現違規現象,無論是對個人、對公司還是投資者均會帶來不利影響。

籌備重組無奈換帥――ST方源

2011年8月8日晚,正在停牌籌劃重組的ST方源(600656)公告稱,因董事長任昌建遭證監會行政處罰,為避免給公司后續重組及相關事項造成負面影響,任昌建申請辭去所擔任的董事長、董事職務。與此同時,公司高層人員也發生變動,陳杰辭去總裁職務,方道辭去常務副總裁職務,伍寶清辭去首席財務官職務,上述三人同樣也是因遭到證監會處罰。

2009年7月8日、2010年2月1日,ST方源因涉嫌違反證券法規兩次被證監會立案調查。

2011年5月16日,公司收到證監會《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稱公司2009年未按規定及時披露有關事項、2009年半年度報告虛假陳述等違法行為,時任董事長任昌建為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給予任昌建警告,并處以5萬元罰款。同時,因時任總裁陳杰、時任董事會秘書兼副總裁方道、首席財務官伍寶清為2009年半年報虛假陳述行為的其他直接責任人,3人均被給予警告并處以罰款。

遭監管部門處罰。對公司經營和投資者關系均產生影響。就在收到證監會告知書當日。ST方源市值跌幅達3.99%。此外,高管受處罰也會影響公司重組、再融資等。

個人違規牽連公司――熊貓煙花

2011年7月25日,熊貓煙花(600599)公告稱,公司董事會于當日收到董事長趙偉平的書面辭呈,趙偉平申請辭去公司董事長、董事以及在公司董事會擔任的所有職務。

對于趙偉平離職的原因,熊貓煙花方面僅以“工作原因”一筆帶過。其實,在2010年11月24日公司就公告,收到證監會的《行政處罰書》。2006年7月1日趙偉平當選瀏陽花炮(后改名熊貓煙花)董事后買入瀏陽花炮股票,并在6個月內又賣出872.503股,獲利371萬元,觸犯了《證券法》第四十七條的規定,趙偉平的炒股所得應歸公司所有。趙偉平辭職之前,就因為多次違反法律法規被投資者稱為資本市場的“慣犯”。

201 O年7月,湖南證監局對熊貓煙花進行的現場檢查責令公司就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其中之一是董事長長期缺席股東大會。從2007年至2010年7月,熊貓煙花召開的16次股東大會中,董事長趙偉平缺席了14次。2011年3月2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對熊貓煙花控股股東銀河灣國際投資有限公司及其實際控制人趙偉平公開譴責。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董事選任與行為指引》的規定,近三年受過證監會行政處罰的人士不能擔任上市公司董事,因而趙偉平的離職是因多次違規不能再擔任公司董事長等相關高管職務。

自公布董事長辭職公告以來,ST方源股價一路下滑,市值縮水嚴重。自2011年7月25日sF8月22日,市值累計跌幅達11.68%。

“熊貓煙花第一人”趙偉平的辭職是市場關注的焦點,對高管敲響了警鐘。應該思考如何防止個人不合規從而牽連公司受損,重視將個人和公司整體利益融為一體。

欺詐發行董事長被捕――ST大地

ST大地(002200)于2007年12月21日上市,是A股首家綠化行業上市公司。然而上市三年后,竟被查出招股說明書存欺詐,董事長被逮捕,隨即辭職,ST大地接連上演了幾出“大戲”。一切皆敗露于頻繁變更的業績公告。

五度業績變更。自2009年10月30日公司公告2009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布2009年度業績預測始,至2010年4月30日公告2009年年度報告,中間歷經五次業績變更。變了五次“戲法”后,綠大地2009年的凈利潤從最初的盈利1.04億元變為最終虧損1.5億元。

三換審計機構。2008年10月14日至2011年1月11日綠大地三次更換審計機構,由合作7年之久的深圳市鵬城會計師事務所換為中和正信會計事務所,到中審亞太會計師事務所,再到更換為中準會計師事務所。兩年多的時間變更了三次審計機構。

高管變動頻繁。自2009年9月至2011年3月,公司相繼更換了董事、監事、財務總監、總經理,甚至董事長,在一年半的時間內高管如此頻繁的離職,令投資者猜測公司經營存在問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2011年3月18日董事長何學葵競被捕。

屢遭監管部門查處。2010年3月17日,綠大地因

涉嫌信息披露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2010年7月9日,因“2009年年度業績預告、業績快報披露違規”等深交所向公司開出罰單。2011年3月17日,公司控股股東,董事長何學葵因涉嫌欺詐發行股票罪,被公安局逮捕。2011年5月4日,公司股票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

上市三年多,擁有如此荒誕的經歷,給公司帶來的是持續下滑的股價。自公布董事長被逮捕公告之后,公司市值累計跌幅達40%之多。

另謀高就 尋求發展

2011年8月9日,國內地產龍頭萬科A(000002)宣布,公司執行副總裁袁伯銀已經辭職,這已是萬科2011年出走的第四位高管。

袁伯銀2007年加入萬科集團,歷任萬科集團助理總經理、萬科集團副總裁、上海萬科總經理、萬科集團執行副總裁。袁伯銀加盟萬科前為百安居(中國)有限公司執行副總裁,袁伯銀離開后將回歸家居行業,出任國內知名家居賣場紅星美凱龍的總裁。對于離開的原因,袁伯銀坦言希望成為家居行業的領軍人物,實現職業生涯的更好發展。

而在袁伯銀辭職前,萬科另外2位執行副總裁徐洪舸,劉愛明,執行總裁肖楠也相繼辭職。其中徐洪舸與肖楠在深圳成立了一家新的地產公司,劉愛明則轉投協信地產擔任CEO,這4人同樣是另謀高就。

2007年,萬科實施“007行動”,從行業外引進了一批具有大型企業管理經驗的職業經理人,尤其關注具有跨國公司從業經歷的對象。袁伯銀是這一批萬科引進人才中的最重磅人物之一。

萬科的職業經理人制度雖能有效保證公司不會因某位領導的離職而出現動蕩,但也產生不少負面影響。該制度弱化了個人的作用和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管個人價值和成就感的缺失,給高管的離職埋下隱患。雖然萬科對高管也實施了股權激勵制度,然而四位高管都是在實施股權激勵之后先后離職的。公司的職業經理人和股權激勵制度是否合理,能否對高管起到約束作用還需要進一步的考察和調整。

未及上市 高管頻變動

2011年8月19日是常山藥業(300255)登陸深圳創業板的日子,然而上市前夜董秘竟突然離職。這給剛剛上市的常山藥業伏下了陰霾。據悉,在董秘辭職前已有多位高管離職。

2008年9月,常山藥業決定免去王文明的總經理職務,聘任姬勝利為公司總經理;2009年5月,公司聘任王志華為副總經理;2009年11月,公司聘任張志英為公司副總經理兼質量總監、李英俊為公司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張威為公司副總經理兼財務總監;2010年4月,王志華的副總經理職務就被免去:2011年7月,李英俊因故辭去副總經理兼董事會秘書,同時公司聘任副總經理、財務總監張威兼任董事會秘書。

李英俊離職的真正原因還不得知曉,但在公司上市前夕突然離職確實引來不少質疑。頻繁更換高管,其背后是否隱藏公司治理混亂和業績變臉的先兆。對擬上市公司而言,高管團隊是否穩定是決定能否順利上市的一個影響因素。《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中的規定:發行人最近兩年內主營業務和董事、高級管理人員均沒有發生重大變化,實際控制人沒有發生變更。以此對照,常山藥業顯然不令人滿意。

洶涌離職 或為套現

高管離職和減持套現向來被認為有千絲萬縷的關系。而近期頻繁出現的上市公司高管離職,尤其是新上市公司高管的集體離去,以及減持套現潮的出現,更自然的將兩者聯系在一起。

據粗略統計,截至8月24日,2011年共有163家中小板公司出現高管辭職現象,占中小板公司總數的30%,共有221名高管遞交辭呈。創業板有51家公司的64名高管辭職。

與高管洶涌離職相伴的是出現減持套現潮。7月份中小板發生高管減持215筆,合計套現近10億元,8月份以來中小板高管減持市值已超過16億元。

這兩個現象結合起來考慮,公司上市后高管希望能盡快套現是人之常情,然而相關規定對在任期間的減持比例限制的很嚴格,這使得急于套現的高管只能另尋蹊徑。

防范高管離職

高管離職一來會影響到投資者對公司估值的判斷,動搖投資人的持股信心;二來離職可能會產生“羊群效應”,導致公司核心成員的大量流失。綜合高管離職的原因分析,就公司應如何約束高管離職,加強公司經營團隊的穩定性,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加強高管法規意識。高管因為違規操作受監管部門的懲罰喪失任職資格的不在少數,而違規表現又是各不相同。無論是信息披露不符合規定還是個人買賣股票操作存在問題,都是因為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的掌握不夠甚至無知,以及對違規行為心存僥幸。因此,公司對高管的相關培訓絕不容忽視。加強法規學習,熟練掌握規章制度是防止違規的保障。尤其是關鍵責任人,若因不熟知規定造成違規事件,無論是個人還是公司均會產生負面影響。要是每個高管明白,違法違規不僅會使個人失去任職資格,還會使公司遭投資者質疑,甚至影響再融資等重要公司經營舉措,甚至導致公司毀于一旦。

加強高管股權管理制度建設。為加強高管和核心工作人員的穩定,股權激勵成為公司留住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如何在激勵的同時加強約束功能,是公司面臨的一個挑戰。在設置股權激勵制度時,結合公司特點和發展戰略,設置科學的行權期和行權數量以及激勵對象是至關重要的。尤其是新上市公司,高管在上市前會獲得一部分股票,公司上市后會出現急于套現的現象。如何使離職不再成為高管減持籌碼的重要途徑,解決問題的關鍵需從源頭上截斷“減持通道”,進一步規范公司上市后短期內的高管辭職行為。

首先,延長高管持股的鎖定期,在申請IPO時要求高管承諾自上市之日起有較長的鎖定期,離職之后較長時期內不得轉讓股份。同時,上市公司高管離職后一段時間內,不能再到原上市公司或其他競爭性同類公司中任職。

其次,適當延長持股高管離職后的限售期限,至少要使離職高管減持節奏不能快于在職高管。即便解禁,也不能一次性全部拋售套現,每年減持股份不得超過一定比例,使離職不僅無助于減持,而且加大減持難度和風險成本。

再次,解禁數量可以與任職年限掛鉤,任職年限越長,每年解禁數量越多,還可以考慮高管退休后可獲得分紅等措施。

規范高管增減持流程。高管買賣本公司股票的數量及對“窗口期”把握不準確就容易違規。公司聯合監管部門一起為高管建立一套完備的減持股票流程,在限定期和敏感期凍結被限制的股票,避免減持過程中有違規現象出現。

離職審計問題整改范文第5篇

劉少偉的辭職,讓從今年以來在業界低調得似乎銷聲匿跡的日暉重新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之一。與劉少偉去年高調上任伊始的關注相比,大家的關注更多的是,日暉在中國是否還能繼續前行?

牌照劫

從直銷法規正式頒布之日起,獲牌就成為眾多希望在中國永續經營的直銷企業的頭等大事。作為十家轉型企業的美商日暉,當然充滿了對直銷牌照的渴望。2006年4月,時任日暉(上海)總裁的尹聯與時任日暉(上海)對外事務部經理的劉建華告訴記者,日暉已經完成了上海方面的所有手續并已經報送商務部。

劉少偉上任后,首先改組了公司內務,將日暉(上海)更名為日暉(中國),組建日暉(中國)咨詢委員會。但他最重要的工作仍然是申牌,本刊每次與其聯系時,幾乎都發現其在北京為申牌奔走。

雖然無論是尹聯,還是剛辭職的劉少偉,在任時都曾信誓旦旦地宣稱日暉獲牌指日可待。但事實是,直到尹聯與劉少偉相繼離職,牌照還是完全沒有影的事。記者在與眾多日暉高級經銷商交流時,從經銷商們不經意流露出的心灰意冷中,強烈地感受到中國直銷牌照離日暉似乎還非常遙遠。

歷史劫

2004年10月,日暉成為受商務部特邀的22家企業參加了令業界注目的廈門直銷立法會議。當日暉參會代表李政雄的身影出現在酒店時,讓行業人士吃驚不已。

這家歷史背景相當復雜的企業,居然能夠受商務部特邀,一時讓行業人士認為,日暉已經成功地解決了歷史問題的困擾。

據說,日暉的直銷牌照之所以沒有獲得,最大的障礙在國家公安部。當日暉的牌照申請材料按照流程被送達公安部時,被公安部壓了下來。雖然劉少偉動用了許多自己任軍人時的關系,均無功而返。據來自靈通人士的消息稱,日暉因歷史遺留問題,將在未來三年內不能獲牌。

更讓許多日暉人憤怒的是,據說前日暉(上海)總裁尹聯在離開之后,背后下黑手,向國家工商總局等相關部門投遞了長達17頁的檢舉材料,致使工商總局停辦日暉的申牌事宜。

據說劉少偉在即將離開時曾表示,自己為曾經選擇來日暉感到非常后悔。

而前事未了的日暉近年又頻添新事。廣西、江西、四川、河南、貴州、重慶不斷有日暉公司被查處的消息傳來,而8月9日,更是曝出日暉中國有限公司賬戶被山西運城法院查封的重大利空消息,而國家工商總局也公布了對日暉的查處。

市場劫

至今尹聯也沒有公開其為何離開自己1999年就開始跟隨的公司,據了解到的信息分析,也許正是其日暉(上海)總裁的身份,讓尹聯感受到了日暉可能在政府公關上將很難突破,心灰意冷之際,從而選擇了無論是實力還是品牌度都遠遠不及日暉的西安遠光。

而劉少偉的離職,相信也是感受到了日暉在中國的前途渺茫而不得不托病而去。

不過,與尹聯的離職相比,劉少偉的離職對日暉(中國)市場的沖擊力要大得多,也要強烈得多。這倒不是說劉少偉在業界的影響要強于尹聯,事實上正好相反。而是因為,尹聯離職時,當時日暉的經銷商們對中國市場還充滿信心。當時尹聯游說日暉的許多頂級經銷商與他一塊去西安遠光,但均被拒絕,后來只有湖南的劉蘭香與其一塊去了;而劉少偉離職時,日暉的中國市場正處于一個前所未有的低谷,劉少偉的離去,無異是一劑催化劑,加速了經銷商對日暉的悲觀情緒。在劉少偉辭職的一周內,包括劉少偉在內的所有中國區管理人員全部關機,日暉的許多高級經銷商們也集體關機。這種集體匿跡的背后,非常令人玩味。

路任何方

不過,與日暉(中國)管理團隊瞬間土崩瓦解相比,日暉公司適時地發表了官方的聲明。其中有兩段非常重要。

“公司于2007年8月17日接獲劉少偉執行總裁以身體不適為由傳來聲明辭職訊息,經查劉少偉先生受委托相關事務尚未厘清權責有待公司核實。”

看來日暉公司并沒有同意劉少偉的辭職,這種不同意,源于日暉對劉的離任審計還沒有通過。據記者從坊間了解到的不能確定的消息是,日暉公司曾給在任職期間的劉少偉陸續打款6000萬元,其中大部分是希望用于直銷牌照的申請,而如今牌照沒有拿到,劉卻提請辭職。據一知情人士稱,劉離開時,身上至少還有100多萬元本該用于獎勵和補貼高階經銷商國際旅游以及開拓國外市場的費用。

而聲明中的“日暉(中國)有限公司對中國投資環境持正面態度,不會因個案因素而影響投資信心。對未來的發展仍依循政府的經濟政策,希望盡早再做整改并調整日暉(中國)有限公司的領導成員,期待更有成效服務中國人民。”這段話,表明日暉還沒有完全放棄中國直銷市場,不過,日暉想要恢復經銷商的信心,目前來看,任重道遠。

但記者了解到的情況,日暉部分中層經銷商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為自己的團隊找尋出路。早在一年前,記者曾經聯系過的許多日暉經銷商,基本已經放棄大陸市場,已經開始努力拓展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市場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松阳县| 广西| 双峰县| 井冈山市| 万年县| 吉木萨尔县| 遂溪县| 汉川市| 略阳县| 奇台县| 团风县| 蚌埠市| 奎屯市| 浙江省| 徐汇区| 长白| 三都| 三台县| 桑植县| 长汀县| 鄂托克前旗| 山阴县| 德保县| 宜阳县| 芮城县| 东平县| 肥西县| 德格县| 拉萨市| 兴文县| 江达县| 阜新| 青田县| 基隆市| 高青县| 滦南县| 苍山县| 广安市| 临桂县| 大石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