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第1篇

一、國有資產管理體制及國有企業改革的內容范圍分類

加快本市國有企業結構調整,明晰國有企業功能分類和投資運營模式,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動企業建立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建立由市場決定的國資進退,補充機制,全面優化本市國資布局。本市國有企業改革的范圍,包括國資監管機制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未與主管部門脫鉤的企業和事業單位改革后擬設立的國有企業。本市對上級上報的國有企業按照功能分類:屬公共服務類型的企業有:市供水公司、市公汽公司,競爭類型的企業有市汽車運輸總公司、市小喬米業公司、市食品公司、市飲食服務公司、市金屬回收有限責任公司等。還有十幾家未完全與行政事業單位脫鉤的小型國有企業。

二、目前本市國資推進改革所做的工作

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公車用車制度改革的日常事務,為公車改制拍賣的順利開展,提供組織保證。按規定分三類情況:對本市進入拍賣程序的公務用車進行摸底排查。對外出租出借公務車借用,占用下層單位及其他單位,接受企業捐贈車輛;領導干部因工作變動借用,占用原單位公務用車;公車私掛。截止2015年7月8日,本市共清理實際上交車輛44輛,其中鄉鎮上交28輛,部門上交超編公車4輛,人大、政協上交12輛。對上述產權清晰,權屬明確的車輛。委托正規鑒定評估機構評估后,按程序委托拍賣公司對處理的車輛進行公開拍賣,分三個批次對上述44車輛進行了拍賣,除3輛流拍賣外,其它41輛全部拍賣成交,拍賣金額280多萬元全部上繳國庫。經過這三批次的公車拍賣,為本市公車改革積累豐富的經驗,使本市公務用車改革進入一個快速發展階段,有力地配合省政府剛剛出臺車改方案執行,為方案的實施做好對接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本市的公車改革工作在規范化、制度化軌道運行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兩房清理整治專項活動能否取得實效,整改落實工作為重中之重。根據全市各單位三定方案統計人員數2875人,而實際人數3521人,副科以上干部人數1427人。在這次辦公用房清理過程中,共清理面積109708平方米,其中辦公用房面積80023平方米、附屬用房面積14155平方米、出租面積15530平方米;結合黨政機關辦公用房建設標準和各單位三定方案人數核算本次應騰退43008平方米,已清理騰退面積2981平方米,統籌調劑15143平方米,已封存面積9354平方米,出租面積15530平方米。

三、探索新型的國有事業單位經營之路

對本市原血防醫院、蒲紡醫院進行托管,尋找有技術、有資金、會經營的合作對象,委托托管經營,對提高服務質量,對做大做強國有資產,有很大的幫助。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及建議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資產減值;經濟利益;考核體系

一、國有企業資產減值與相關利益

資產減值是對資產價值的一種調整。通過對各項資產價值的合理計量與對外披露,可使利益相關者對企業所擁有的資產質量有更客觀的了解,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盈利能力和抵御風險能力能夠做出更加合理地分析和判斷。

隨著新會計準則的實施,更多的企業開始執行新會計準則。盡管新會計準則對有關資產減值的確認和計量方面都作了嚴格的規定,但實務中并不能完全遏止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操縱當期損益的現象。企業可能通過高估或低估資產減值從而達到控制當期損益的目的。由于金業資產的多樣性和不同行業資產的特殊性,當某些資產計提減值后,經過數年可回收金額一旦高于資產的賬面價值,這種減值損失的變化不予轉回。就會導致企業的資產價值被低估,從而對信息使用者的決策產生誤導。

根據財務會計的目標定位,有助于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作出經濟決策,對于國有企業資產的狀況,關注度最高的群體包括:

(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資委)

其根據國務院授權,履行出資人職責,監管中央所屬企業(不含金融類企業)的國有資產,加強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同時承擔監督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責任。國資委通過建立和完善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指標體系,制訂考核標準,通過統計、稽核對所監管企業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情況進行監管。

(二)企業經營者

企業資產凈值作為績效考核指標的因素,對企業經營者的利益有著直接的影響,經營者的經營業績直接關系到個人貢獻和報酬。國資委依據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任期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和國有資產收益收繳完成情況對企業負責人實施獎懲。企業經營者的績效年薪與年度經營業績考核結果密切相關。

(三)債權人

債權人主要關注的是企業的償債能力,而衡量償債能力的重要因素就是資產的質量和價值,當企業不能客觀地計提資產減值時,表現為資產價值虛高,償債能力指標虛高,可能會導致債權人作出錯誤的分析和不恰當的決策。

二、從利益相關角度看待國有企業資產減值

(一)國資委對國有資產實施管理

主要動機是希望資產保值增值。能否有效地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也是衡量經濟體制改革成敗的主要標準。制定各項管理和考核機制都是為了促進企業不斷完善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企業計提各項資產減值,必然使得資產凈值減少。由于資產減值涉及到一個比較復雜的判斷和認定過程,資產減值的認定和處理不當,會導致國有資產價值的降低或資產流失,因此國資委對資產減值也比較謹慎。

(二)經營者承擔了對國有資產管理的責任

根據與國資委簽訂的經營業績責任書,經營者要在規定期內達到各項考核指標要求,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企業在會計期間計提各項資產減值,一方面直接表現為企業期末凈資產減少,影響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率指標;另一方面,企業計提的各項資產減值直接計入到當期損益,導致企業的利潤減少,這會影響企業相關績效考核指標,進而影響企業經營者的績效年薪。總之,在各項增長指標和績效考核指標面前,資產減值都是不利的因素。目前的考核指標還不能做到客觀、公正,因此經營者對計提資產減值也沒有主動的意愿。

(三)債權人需要通過了解企業資產的實際價值來判斷企業的償債能力

為此債權人會對資產質量以及企業擁有的資產是否發生減值更加關注。只有準確進行了資產減值處理,企業的資產才能得到真實的反映。作為信息使用者,債權人只能被動地根據報表上的數據作出相應的決策。在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債權人對資產減值的參與和監督就顯得很薄弱。

三、國有企業資產減值問題的幾點建議

基于以上的分析,本文對國有企業資產減值提出以下建議:

(一)建立科學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國資委的考核指標應該更加客觀、合理地界定和區分導致資產減值的主、客觀原因,細化主、客觀原因的認定原則。加強可操作性。設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應注意處理好資產減值與企業考核指標之間的聯系,控制或堵住企業利用資產減值準備操縱盈余的動機。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企業績效考評體系,把財務指標(如資產負債率、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等)和非財務指標(如產品質量、客戶滿意度、市場份額、創新能力)的考核結合起來,使對國有企業的業績考核更加科學。

(二)完善資產減值的內部控制

根據五部委《內部控制基本規范》和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等要求,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對于資產的管理以及資產價值的管理也應該體現在內部控制制度中。其中,對于資產減值的判斷和處理程序也要明確。經測算、審計認定的資產減值準備提取額必須按金額明確審批權限,嚴格規范授權機制。內部審計監督要貫穿減值準備計提、記錄和信息披露全過程。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第3篇

一、按管理的環節。按照國有資產的管理過程分為國有資產的配置、使用、處置等監管方法。國有資產首先經過配置才能進入資產管理體系,進行配置時要充分考慮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國情以及本行業的規章制度,并對整個購置、調配過程進行監管,保證整個過程的透明性與公開性。在進行購置與調配時要做到使用資金的來源明確、資產預算合理、政府采購途徑公開、行政調配符合實際等要求。國有資產配置以后就需要合理使用這些資產,使用方式可以是利用國有資產生產公共產品,也可以通過資產出租等方式進行營利活動,但無論是哪種使用方式都要做到建立賬冊、經常進行資產清查與維護,定期進行資產報告等。經過長期的使用,有些國有資產到了報廢的程度或是進行資產出售、轉讓對國家更有利時就需要及時的處置掉這些國有資產,將此從國有資產管理體系中及時清除出去。

二、按監管主體。國有資產的監管主體包含多個層次,根據國有資產的多少及委托關系可以直接由國家相關監管部門進行監管,也可以由各級地方政府及單位代為管理,這要根據資產的具體情況而定。

三、按管理手段。對國有資產的監管手段多種多樣,主要有行政管理、法律管理以及經濟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方式在我國計劃經濟時期曾發揮重大的作用,它主要是通過行政單位行政指令來實現對資產的管理,這種管理手段有利于集中國家經濟實力完成浩大的工程,但是在現在的市場經濟主導的社會中,它已逐漸失去主導地位,但仍發揮重要的作用。法律管理顧名思義即在國家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下對國有資產進行管理,這個過程還需要強有力的執法機構去實施,這種方式能確保國有資產的完整性。而經濟管理手段則是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常見管理手段,它通過明確管理主體的權利與職責,實現資產的收益最大化為目標,對國有資產進行靈活的管理。

當前中國國有企業資產管理仍存在問題

一、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存在脫節現象。2009年推行的改革中明確提出資產管理要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結合,進行預算時要綜合考慮現有的存量資產、未來的增量資產以及能夠支出的經費數量,做出預算后要嚴格按照預算執行,不能隨便增加資產配置,但是實際的情況是資產管理經常與預算管理、財務管理相脫節,隨意提高資產配置標準、重復配置,配置后資產又得不到充分地利用,出現嚴重的資源閑置浪費的情況,造成國家財政資金的嚴重浪費。近幾年最典型的就是各個地方相互攀比企業辦公大樓的規模,競相擴建或修建,建成后花費了巨額的資金,但是利用率很低,明顯脫離了預算管理與財務管理的軌道。

二、國有企業資產使用效率低下,資產配置混亂。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資產管理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但是有些國有企業仍然抱有原先的舊觀念,不能與時俱進,重有形資產的購置而輕視無形資產的作用,不愿意花錢購買先進的管理設備和管理系統,對資產的管理繼續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這樣既降低了工作效率又容易出錯,同時也使資產管理容易出現超標配置、重復配置以及使用效率低下的情況,也會出現對各個部門的資產配置不明確、亂配置的情況。

三、國有企業資產的監管工作尚待于加強。雖然各個國有企業都有資產管理規定與監管規定,但是很多企業的監管工作處于暫停狀態,沒有起到它應有的作用。比如國有企業資產的購置途徑不公開透明、購置資金流向不明、存在一定的回扣問題等;使用時沒有按照嚴格的程序審批,出現國有資產的對外出租出借混亂、利用國有資產進行個人投資等現象屢屢出現;資產處置時隨意性較大,常常出現國有資產的流失與損失。這些都要求我們要加強資產的監管力度,真正提高國有資產的管理水平。

完善我國國有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制度的思路

針對我國國有企業資產的管理與監管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我認為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完善企業的預算管理,進行預算時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情況,做到資產配置、資金使用合理,并且要嚴格按照審批程序嚴格審批,可以通過立法執法機構明確審批要求和程序。

二、建立完善的資產管理系統,對企業各部門的資產實時監控,提高資產的利用效率,減少資產閑置與招標配置、重復配置。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國有資產 管理 措施

一、前言

國有資產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物質基礎,國有資產的快速遞增,是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源泉和保障。鐵路企業是特大型國有企業,被喻為“國民經濟大動脈”,國有資產數額龐大,在我國國民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鐵路產業自身的不斷發展對國民經濟中其他產業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對現階段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找到從維護國有資產所有者權益角度出發,強化國有資產管理,落實資產經營責任,化解經營風險,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切實可行的措施,不僅可以防止國有資產流失,而且可以為我國經濟發展獻一臂之力。

二、目前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㈠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不科學,權責不明確

鐵路在當今運輸中是運力最大的運輸方式,在現行管理體制下,鐵道部政企合一,它既是政府的一個部門,同時又經營著龐大的全國鐵路網;既是一個權力主體,又是一個利益主體。這種兼而有之的情況違背了市場經濟要求,影響了公平競爭,作為特大型國有企業,鐵路企業必然要肩負社會責任,要為社會公益服務,這樣的境況,使得在一定情況下企業的利益必然為社會責任服務。兼有政府和企業雙重身份的鐵道部處境尷尬,鐵道部要實現的增值目標和直接的行政管理手段,必然要妨礙企業的行為,影響企業盈利目標的實現。

另一方面,在對國有資產的管理過程中,由于各地鐵路局現實擁有的法人財產權是由上級主管部門授予的,其權能的大小、多少在很大的程度上都必然體現出資人的意愿,由出資人預設和規定。在目前鐵路局尚不具備完全獨立地支配財產的能力,且外部市場條件又不成熟的情況下,出于維護國有資產安全、確保全路運輸集中統一、保障鐵路的公益性等多因素考慮,出資人代表不得不對運輸企業法人的各種權能加以限制和裁減,與鐵路局共同行使資產的支配權,從而使鐵路局的法人財產權無論在名義上或是在實際上都具有明顯的缺損。在殘缺不全的法人財產權狀態,有限責任制度無從建立,鐵路局面向市自主經營受到阻滯,難以對自己的經營效果及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承擔起完全的責任。

㈡國有資產評估制度有待完善,國有資產流失嚴重

對國有資產進行準確的評估是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要內容,由于目前我國的國有資產評估制度還不甚健全,加之鐵路企業有較強的壟斷性,市場意識不強,在進行股份制改造、國有資產產權交易以及合資經營等過程中,執行不力造成部分國有資產價值容易被低估,甚至被無償占有和使用,導致國有資產大量流失,國家權益受損。

㈢國有資產監督機制不健全

對國有資產監管主要是通過國有資產監管報告來反映,以事后監督為主,對資產運營的日常管理和監控尚未真正落到實處,國有資產監管缺乏規范性、時效性,監管力度較弱。觸目驚心的粵海鐵路私分國有資產案給我們警示:為防止此類案件的發生,我們必須迅速采取措施,亡羊補牢。

三、加強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管理的措施

㈠建立科學有效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為更好地管理鐵路企業國有資產,實現為社會履行責任和資產利益的最大化,應堅持遵循“國家所有、分級管理、授權經營、分工監管”的原則建立鐵路企業國有資產管理體制。

鐵道部作為國鐵企業主管部門,依據國務院對鐵道部的職責設定和財政部授權,對國鐵企業國有資產履行出資人授權的監督管理職責。鐵道部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定期向財政部報告國鐵企業國有資產總量、結構、變動、收益等匯總分析的情況和年度會計信息匯總報告。擴大鐵路企業經營自主權,推動鐵路運輸經營機制轉換,推動鐵路走向市場。

各國鐵企業以國家投入的國有資產從事經營活動,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加強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接受鐵道部、國家有關部門、機構依法實施的管理和監督,接受社會公眾的監督,承擔社會責任,對出資人負責,實現鐵路效益最大化、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在實施管理過程中,各國鐵企業設立國有資產管理辦公室,作為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日常工作機構,負責組織、辦理企業產權轉讓、無償劃轉、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審查和申報、國有資本運營的監控評價等工作,對所出資企業履行產權管理職責,接受鐵道部財務司的指導和監督。

按照上述分級分工管理,可有效的實現政企合作,分工合作,達到國有資產有效運轉、有效監督的管理目的,更好的實現鐵路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取得更好的經濟效益.

㈡健全并嚴格執行國有資產評估管理制度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為做好國有資產的評估管理,鐵路企業貼合實際制定了鐵路系統的國有資產評估制度,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嚴格執行。具體表現為:(1)鐵路企業合并、分立、改制,轉讓重大財產,以非貨幣財產對外投資,清算或者有法律、行政法規以及企業章程規定應當進行資產評估的其他情形的,應當按照規定對有關資產進行評估。(2)鐵路企業應當委托依法設立的符合條件的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涉及應當報經履行出資人授權職責機構決定的事項的,應當將委托資產評估機構的情況向履行出資人授權職責的機構報告。

對于各類國有資產的處置,依照“相關部門提出計劃,財務部門審核,上級部門審定,批準后實施”的程序進行辦理。在資產處置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資產評估,并切實構筑防火墻,以防止資產流失。例如:對于大額資產或特殊資產進行處置,必須加強信息披露或進行公示;對于資產處置收益,由財務部門實行統一收繳;對于資產轉讓,一般通過產權市場進行運作。對鐵路企業的資產評估結果按照規定程序辦理核準和備案手續,加強對資產評估結果運用的管理,切實維護國有產權的合法權益。

㈢進一步強化國有資產監督,努力提高國有資產管理績效

鐵道部履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職責和國鐵企業的國有資產運行狀況接受國務院和財政部的監督, 接受國務院審計機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審計法》的規定進行的審計監督,通過建立和實施重大事項審批報告、財務監察、內部審計、國有資產監管報告等制度,履行對鐵路企業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職責。

建立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制度,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國有資本金的監督管理。鐵路企業國有資本金效績評價,應當運用科學、規范的評價方法,對企業一定經營期間經過社會中介機構審計的資產運營、財務效益等經營成果,進行定量及定性對比分析,做出真實、客觀、公正的綜合評判,為鐵道部對國鐵企業實施間接管理、加強宏觀調控、制定行業政策和考核企業管理者業績提供參考依據。鐵路企業依法實行廠務公開,企業重大決策問題和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重要問題應當聽取職工意見,接受廣大職工的監督。任何單位和職工有權對造成國有資產損失的行為進行檢舉和控告。

鐵道部根據需要,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國鐵企業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國鐵企業根據需要,可以委托會計師事務所對所出資全資子企業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或者通過控股子公司的股東會、股東大會決議,由控股子公司聘請會計師事務所對公司的年度財務會計報告進行審計,維護出資人權益。建立國有資產動態監控和風險預警機制,強化鐵路國有資產投入、營運、收益及相關財務活動的監督管理,有效防范資金風險、嚴格預算管理、強化資產管理、規范基礎工作,以路局經營業績考核目標為中心,不斷提高國有資本營運效益,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

四、結束語

國有資產管理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工程,在當前我國鐵路大力發展之際,鐵路企業的國有資產價值越來越大,需要從管理制度、執行力度和監督上層層把關,步步落實做好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同時也需要我們這些基層國有資產管理人員秉章做事,嚴格執行規范,用一顆高度負責任的心去做好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國資企業資產管理范文第5篇

1、固定資產的配置問題。國有企業中的固定資產配置問題主要是標準不統一以及配置不合理。在國有企業當中,固定資產所承擔的任務量與固定資產所占用的資源無法達到合理的比重,在需要較多資產的單位中缺少資產,在不重要的、不需要太多資金的單位中固定資產配比過高,造成了工作效率上的負面影響,形成了較大的資源浪費。

2、固定資產價值與實際價值脫節。目前,在國有企業的資產管理中,由于固定資產的實物管理以及價值管理是分屬于不同的部門的,在賬面上所反映的固定資產變化往往不全面,不能夠反映出固定資產的各種變化,在這種管理狀況之下,國有企業很容易出現賬物不一致的現象,固定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得不到保證,賬目的真實性也難以保障。在對固定資產進行盤點時,臺賬與財務賬的脫節風險較大,在監督上也很可能出現缺失,容易導致固定資產的流失。

3、固定資產的后期處理不科學。固定資產的后期處理主要是指對企業當中的閑置資產以及報廢固定資產的處置以及拍賣,在現今的國有企業當中,這部分固定資產的價值往往被低估,主要的資產流失現象表現為以下幾點:一是在固定資產的拍賣過程中,拍賣的競買人與拍賣人、競買人與競買人之間出現惡意串通的狀況,壓價、霸市現象致使資產流失;二是有的固定資產沒有經過評估備案,或者出現了越權處置以及壓低評估價的現象,導致資產的流失;三是報廢資產以及限制資產的處理不當,資產流失較嚴重;四是決策失誤,這種狀況一般是導致資產隱性流失的主要原因,流失數額較大,影響也較大。

二、加強國有企業固定資產管理的對策分析

1、加強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建設。良好的固定資產管理離不開健全的制度,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首先應該從制度方面入手。首先,要制定長期有效的固定資產管理制度,在固定資產的管理過程中,應該對固定資產進行統一的管理,明確管理的權責關系,形成良好的權利體制。其次,在企業中還應該設立一個資產管理委員會,加強國有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協調,在固定資產的采購、調配使用、后期處置環節都應該采用統一的手段。最后,國有企業還應該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保障固定資產管理制度的落實。

2、規范固定資產的使用。規定固定資產的使用就是要將固定資產的財務管理完善,將固定資產的調撥程序規范化,建立健全國有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盤點制度。在國有企業當中,固定資產管理部門以及使用部門都應該設置管理臺賬,管理臺賬要根據固定資產的使用單據登記,要對固定資產的增加變動進行詳細的記錄。在企業當中,有的設備由于其移動性強,在企業相關單位調整之后會很難查清資產的使用情況,很容易形成賬務不符的現象。因此,國有企業要加強固定資產使用的規范,對固定資產的調撥要有規范的程序控制,做好登記之后才能進行變動,才能進行實物轉移。在運用固定資產臺賬的過程中,固定資產管理部門應該根據使用情況實施變更財務賬目,保證賬務的一致性。此外,在企業內部還應該加強固定資產的定期盤點,對固定資產要不定期地盤點以及抽查,保證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合理調配,提高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

3、建立固定資產處置標準。國有企業應該依據現代管理思路,建立一套固定資產的處置標準,規范固定資產的配置、使用以及后期報廢。應該建立一套固定資產的考核標準,實施跟蹤監督,用信息化手段來實時記錄固定資產的動態變化,并且依據這種變化狀況制定新的固定資產投資采購計劃,依據變動情況作為固定資產的預算基礎,形成完整的固定資產使用周期。此外,國有企業還應該加強企業內部的固定資產管理的基礎工作,完善固定資產的操作流程,加強使用過程的監督,實現科學化的管理,達到部門注重資產使用及保管、注重實物的價值以及流通,通過規范化的操作實現固定資產人、財、物的統一。

4、及時處置閑置報廢資產。閑置及報廢的固定資產會占用國有企業的大量資金,對閑置報廢資產及時處置是要將這些資產進行再優化,借助拍賣、報廢的形式實現資源的再利用,從而杜絕浪費,減少企業成本。因此,在國有企業當中,必須樹立起資產轉化意識以及防止資產流失的意識,不能夠偏重任何一面,應該建立固定資產的處置程序,按照科學的方法處置這部分資產。在進行閑置報廢資產處置的過程中,還可以聘請外部專家或者外部機構對企業的固定資產進行評估,將固定資產的處理科學化,使固定資產的損耗降到最低,提高企業效益。

三、結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华蓥市| 礼泉县| 宜宾县| 丘北县| 固镇县| 仁化县| 韶关市| 揭西县| 历史| 广水市| 张家界市| 夏河县| 蒙阴县| 霸州市| 镇安县| 阳江市| 连云港市| 昭苏县| 开鲁县| 桃源县| 青岛市| 堆龙德庆县| 霞浦县| 灵川县| 五华县| 黑水县| 阳信县| 凤翔县| 葫芦岛市| 高青县| 兰州市| 门头沟区| 岫岩| 阿克陶县| 罗定市| 东莞市| 同德县| 托克托县| 大荔县| 闽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