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節能減排含義

節能減排含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節能減排含義

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節能減排;績效評價;投資節能率;投資減排率

“節能減排”是指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廢棄物和環境有害物(包括“三廢”和噪聲等)排放。化工行業能源消耗大、廢棄物多、產品有毒性、技術創新快的特點決定化工行業是國家“節能減排”的九大重點行業之一,做好化工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對于實現江蘇乃至全國的“十二五”節能減排目標,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意義重大。

近幾年來,為實現“節能減排”目標,我國各級政府和企業都加大了資金投入,然而對于企業 “節能減排”項目投資普遍缺乏科學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效果,影響各級政府及企業所投“節能減排”資金的使用效益。化工企業要提高“節能減排”投資效益,首先應建立健全 “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及時準確地評價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效果,發現企業生產經營和“節能減排”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采取措施,加以改進,從而促進企業持續穩定發展。本文主要探討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和指標設計。

一、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不是一系列指標的簡單堆積和隨意組合,而是根據一定的原則設計的,能從不同側面、不同層次反映化工企業 “節能減排”投資效果的相關指標構成的有效組合。因此,該評價指標體系應當內容全面、層次清晰,必須堅持以下幾個基本原則。

(一)科學性

科學性指應針對企業“節能減排”的內涵設計評價指標,設計的指標概念要科學,含義要明確,范圍界定要清楚,統計口徑要一致。或者說,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必須根據企業“節能減排”的涵義,結合化工企業的生產經營特征進行設計,要能體現投資帶來的節能和減排的效果。

(二)系統性

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系統,因此該指標體系要涉及“節能減排”的各個方面,在不同方面選取不同的指標,各指標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以利于全面評價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效果。

(三)綜合性

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應廣泛考慮各種可能影響到化工企業“節能減排”的因素,盡可能將那些較為重要的影響因素適當地引入指標體系中,要力求全面、客觀地反映和描述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效果。

(四)代表性

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應力求精簡明了,所選的指標要具有代表性,能夠較好地說明化工企業“節能減排”資金使用效益,相同或類似的指標不能重復出現。

(五)可比性

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應適當考慮不同時期的縱向對比以及不同企業之間橫向對比的需要,同一時期同行業的不同企業,同一企業不同時期各指標的計算口徑必須一致,便于進行縱向或橫向的比較分析和評價。

(六)可操作性

為了使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能夠有效地應用于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實踐,指標的計算方法盡量簡單明確,具有易測性,具備相應的數據支持,數據容易獲得,并且較為可靠。

二、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設計

根據 “節能減排”的含義,結合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的要求和原則。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主要應從節能效果、減排治污效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四方面設計。

(一)節能效果指標

節能效果指標主要反映化工企業通過“節能減排”投資,加強能源、資源的循環利用、生產余熱的回收利用等所產生的能源、資源節約的效果,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代替不可再生資源等所產生的對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效果。

1.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率

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循環使用的能源、資源量占消耗能源、資源總量的百分比。能源、資源循環利用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的過程中,對已經使用過的能源、資源(如:水、氣、生產余熱等)經過回收(處理),再用于企業的后續生產過程。

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率=循環使用的能源、資源量/消耗能源、資源總量×100%。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能源、資源循環利用率越高,企業能源、資源節約意識越強,加大了對能源、資源的循環利用,同時節約了能源、資源,減少了對能源、資源的耗費。

2.單位能耗(或材料消耗)收入

單位能耗(或材料消耗)收入是企業一定時期消耗單位能源(或材料)所實現的收入額。

單位能耗(或材料消耗)收入=營業收入/能耗量(或材料消耗量)

單位能耗(或材料消耗)收入指標反映了企業每消耗單位能源、資源所實現的收入。單位能耗(或材料消耗)收入越大,表明企業每消耗單位能源、資源所獲得的收入越多,實現一定收入所消耗的能源、資源越少,企業能源、資源利用效率越高,節能效果越好,企業在“節能減排”方面的投資效果也越好。

3.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率

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利用可以再生的能源或資源量占同期企業能源或資源消耗總量的比重。

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率=可再生能源、資源消耗量/能源、資源消耗總量×100%

可再生能源、資源利用率指標反映了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對可再生能源、資源使用比率的大小。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消耗越多,不可再生能源、資源消耗越少,表明企業對不可再生能源、資源的保護越重視。

4.投資節能率

投資節能率是指企業年單位收入節電(水、煤或氣)量占年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的比率。

投資節能率=年單位收入節電(水、煤或氣)量/年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100%

年單位收入節電(水、煤或氣)量=上年單位收入耗電(水、煤或氣)量-本年單位收入耗電(水、煤或氣)量

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節能減排”項目年均占用資金額/年營業收入

投資節能率指標反映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產生的能源節約效果。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在節電、節水、節煤、節氣等方面的投資效果越好,也反映企業的“節能減排”投資效果越好。

(二)減排、治污效果指標

減排、治污效果指標主要反映化工企業通過“節能減排”投資,加強“三廢”回收利用、加強“三廢”綜合治理等所產生的“三廢”達標率的提高、 “三廢”排放減少和污染治理的效果。

1.“三廢”回收利用率

“三廢”回收利用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化工企業廢氣(廢水、廢渣)回收利用量占廢氣(廢水、廢渣)排放總量的百分比。廢氣(廢水、廢渣)排放總量是指企業廠區內燃料燃燒和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各種廢氣(廢水、廢渣)總量。

“三廢”回收利用率=廢氣(廢水、廢渣)回收利用量/廢氣(廢水、廢渣)排放總量×100%

“三廢”回收利用率指標反映了化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的回收使用能力。企業加強 “三廢產品”的回收利用,將廢氣(廢水、廢渣)作為資源回收利用,減少廢氣(廢水、廢渣)對環境的影響,既節能又環保。該指標越大,說明企業對“三廢”的回收利用越重視,企業的減排、治污效果越好;該比率越小,說明企業減排治污的效果越差。

2.“三廢”排放達標率

“三廢”排放達標率是指一定時期內,化工企業已達標的廢水(氣、渣)排放量占廢水(氣、渣)排放總量的百分比。廢水(氣、渣)排放達標量是指企業一定時期排放的各項指標都達到國家和行業排放標準的外排工業廢水(氣、渣)量,這其中包括經過處理的外排達標廢水(氣、渣)量和未經過處理外排達標廢水(氣、渣)量兩個部分。廢水(氣、渣)排放總量是指一定時期內經過企業廠區的所有排放口排出的廢水(氣、渣)量。

“三廢”排放達標率=排放達標的廢水(氣、渣)量/廢水(氣、渣)排放總量×100%。該比率越小,說明企業“節能減排”的投資效果較差;該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節能減排”的投資效果較好。

3.單位 “三廢”排放收入

單位“三廢”排放收入是指一定時期企業的營業收入與企業年“三廢”(廢水、廢氣或廢渣)排放總量之比。

單位“三廢”排放收入=營業收入/廢水(氣或渣)排放量

單位“三廢”排放收入指標反映化工企業每排放單位廢水、廢氣或廢渣給企業帶來的收入。單位廢水(氣、渣)排放收入越大,表明企業每排放單位廢水、廢氣或廢渣給企業帶來的收入越多,或者說企業實現一定收入所排放的廢水(氣、渣)越少,企業減排效果越好。

4.投資減排率

投資減排率是指年單位收入“三廢”排放降低量占年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的百分比。

投資減排率 = 年單位收入“三廢”降低量/年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100%

年單位收入“三廢”排放降低量是指上年單位收入“三廢”排放量與本年單位收入“三廢”排放量之差。單位收入“節能減排”投資額是“節能減排”項目或投資年均占用資金額與年營業收入的比率。投資減排率指標反映了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在治理“三廢”方面的效果。該指標越大,企業耗用單位“節能減排”投資所產生的減排效果越好。

(三)“節能減排”經濟效益指標

“節能減排”投資所實現的經濟效益主要包括企業投入“節能減排”項目使得企業節約能源、材料等而降低的成本,增加的凈收益;企業“節能減排”項目投資運營后,充分回收利用“三廢”產品,減少的成本,獲得的凈收益;通過“節能減排”,企業將一些“三廢”產品加工為可銷售的附產品而獲得的凈收益等。

1.“節能減排”投資收益率

“節能減排”投資收益率是指化工企業年“節能減排”投資相關的凈收益額占“節能減排”投資項目年平均占用資金額的百分比。

“節能減排”投資收益率= “節能減排”相關凈收益額/“節能減排”項目占用資金額×100%。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對“節能減排”投入的資金使用效率越高,帶來的經濟效益越好。

2.“節能減排”成本費用收益率

“節能減排”成本費用收益率是指化工企業一定時期“節能減排”產生的凈收益額占企業當年“節能減排”設備的折舊修理及項目的運營支出等成本費用的百分比。

“節能減排”成本費用收益率=“節能減排”相關凈收益額/“節能減排”成本費用額×100%

“節能減排”成本費用收益率指標反映了企業“節能減排”相關耗費所實現的收益率。“節能減排”成本費用收益率越大,表明企業“節能減排”耗費給企業帶來的收益越大。

(四)“節能減排”社會效益指標

1.環境質量優化度

化工企業 “節能減排”工作的直接目標是促進其產品生產過程節能降耗,減少有害物的排放。化工企業的“節能減排”工作效果越好,其所在地區的大氣環境、水環境、土壤環境受企業的影響應越來越小,環境質量應不斷優化。環境質量優化度可以由環保部門定期或不定期檢測確定。所以若化工企業所在地區的環境質量越好,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社會效益越好;反之,則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社會效益往往越差。

2.居民生活環境滿意度

居民生活環境滿意度,是指在化工企業周圍一定范圍內居住的居民對自身周圍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以及對企業的滿意程度。該指標為定性指標,可以通過居民評議調查確定。如果化工企業將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水,未經任何處理或處理不達標就隨意排放出去,污水橫流;或者將未經過處理的煙塵、粉塵、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當中,污染空氣;或化工企業的噪聲不斷,干擾居民的正常生活,這樣居民對該企業滿意程度一定很低。該指標越高,表明居民的生活環境越好,對企業滿意程度也越高,同時也反映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社會效益越好。

三、“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效應用的條件

(一)增設“節能減排”投資相關的會計核算賬戶

在“固定資產”賬戶增設“節能減排用固定資產”明細賬,在“累計折舊”賬戶增設“節能減排用固定資產累計折舊”明細賬,便于核算節能減排項目年均占用資金額。在收入類、成本類相關賬戶中增設節能減排收入或費用明細賬,便于準確計算企業與節能減排項目有關的成本費用和收益。安裝專門的儀器測算企業年循環利用的能源或資源數量及企業年回收利用的廢水、廢氣或廢渣量。

(二)建立環境檢測和居民調查制度

建立化工企業周邊環境監測制度,由環保部門定期或不定期(至少每個月一次)對化工企業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大氣、水、土壤等進行抽樣檢測,監測化工企業周邊環境的變化。建立化工企業周邊居民調查制度,由社區居委會或相關環保部門定期或不定期(至少三個月一次)對化工企業周邊一定范圍內的居民進行評議調查,了解化工企業生產經營對周圍群眾生活的影響狀況,以便進行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的社會效益評價。

(三)數據資料真實可靠,檢測、調查由第三方獨立進行

化工企業提供的會計賬簿、報表等資料必須真實,計算的“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才可靠,相關的評價才準確;環境檢測或居民調查必須獨立于化工企業之外進行,每次檢測或調查前相關工作進程或計劃不應讓化工企業知曉,避免化工企業的干預,影響檢測或調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本文從“節能減排”和投資績效評價的定義出發,從節能效果、減排效果、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四個方面設置評價指標,構建“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評價指標的準確確定,還必須及時提供企業“節能減排”投資項目運營相關的會計核算資料,建立環境檢測制度、居民調查制度,提高會計核算資料的真實性和檢測、調查制度的獨立性。對化工企業節能減排投資績效的全面綜合評價還必須建立科學的綜合績效評價方法。

【參考文獻】

[1] 鄧學衷,蔡萍,等.基于節能減排戰略的企業財務評價體系構建[J].財會月刊,2010 (3): 25-26.

[2] 王彥彭.我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研究[J].煤炭經濟研究,2009(2):31-32.

[3] 楊華峰,等.企業節能減排效果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工業技術經濟,2008(10): 55-58.

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第2篇

【關鍵詞】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實現途徑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增長,各企業也在日益發展,促進了城市化建設的進程[1]。由于我國的人口數量還在持續上升,導致城市污水排放量也同時增長,嚴重污染了水資源,加劇了我國水資源缺乏的現狀。雖然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措施有很多種,但是考慮到污水處理過程中所消耗的能源和成本,就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在實施過程中充分結合地區的實際情況,重視對成本的控制,真正實現污水處理廠的節能減排目的[2]。本文主要從兩方面出發,先分析我國污水處理廠的耗能基本狀況,再根據形勢采取科學合理的方式對污水處理廠開展節能減排的相關工作。

1 關于污水處理廠的相關研究

1.1 污水處理的含義

所謂污水處理,也就是為了使污水達到適當的排水水體或滿足再次使用的水質要求,對污水進行凈化的過程。目前,各行各業都存在著污水處理廠,例如建筑、農業、醫療、餐飲等領域。由于水資源的利用問題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直接影響,因此,相關部門逐漸開始增加對污水處理廠的重視。

1.2 污水處理廠的能耗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為了滿足人們對日常生活的要求,對國家對污水處理廠的水質要求也相應提高。由于污水處理廠在處理污水的過程會消耗大量能耗和成本,因此,節能減排是污水處理廠應該引起重視的問題。據調查得出,污水處理廠能耗的分布情況詳見表1。

表1 污水處理廠能耗分布

部位名稱 暖氣裝置 污泥提升 污泥處理 職工生活 污泥回流 其它設備

所占比例 45% 15% 10% 7% 3% 20%

從表1可以看出,暖氣裝置和污泥占污水處理廠能耗消耗的比例最多,然而目前污泥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仍然在不斷增加,嚴重阻礙了我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3]。由此可見,污水處理廠進行污水處理時,要根據能耗分布的具體情況,采取具有針對性的節能減排措施,達到國家和行業的共同標準。

2 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實現途徑

2.1 污水處理工藝節能

污水處理工藝的選擇對處理污水具有重大作用,先進的工藝可以促進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實現,提高污水處理的效率,減少投資成本。此外,在進行污水處理的過程中,還需要減少污水處理工藝的能耗和排放量,采取最簡單實用的工藝,主要有兩種,包括一級處理工藝和二級處理工藝。

2.1.1 一級處理工藝。

與二級處理工藝相比,一級處理工藝的投資成本較低,且操作簡單,能耗較低[4]。因此,在選擇一級處理工藝時,可以根據分離與沉降的方法進行選擇。同時,污水處理廠也需要采取中和方法,從而提高沉砂一級處理的工藝技術。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采取具體措施來強化一級處理,減少二級負荷和運行的成本。一級處理與強化一級處理的效率對比詳見表2 。

表2 一級處理與強化一級處理效率的對比

處理工藝 SS BOD TP 細菌

一級處理 47-63 22-42 11 -

強化一級處理 92 52-75 85-95 85-90

2.1.2 二級處理工藝。

一般在選擇二級處理工藝時,都會采取不同 的方法來進行污水處理,并且在選擇過程中要堅持節能減排的原則。二級處理工藝主要有5種:①深井曝氣活性污泥法。該方法的優勢就是可以節省土地,不僅可以省略初沉地,還可以設置二沉地,從而減少成本;②厭氧技術。厭氧技術可以有效減少污泥的產生,采用該方法同樣可以減少污泥的后期處理費用。由于該方法不需要曝氣,所以能夠實現節能減排的目的,此外,還可以收回能量。從另一個角度分析,該方法在使用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僅速度慢,還受到菌溫條件的影響;③生物膜處理方法。相比前兩種方法,生物膜處理方法的管理費較低,并且操作簡單,在使用過程中,可以利用自然通風進行充氧,從而減少污泥的產生;④An/O 工藝。污水處理廠在污水處理的過程中,會有厭氧和缺氧的情況發生,采用該種操作工藝能夠降低曝氣量和設備的使用需求量,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作用,具體工藝流程詳見圖1;⑤除以上方法外,二級處理工藝還有短程硝化反硝化、全程硝化反硝化、同步硝化反硝化等方法。采用這些方法同樣可以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

圖1 An/O工藝流程

2.2 污水處理設備節能

污水處理的設備對節能效果有著重大影響,高效率的設備可以促進污水廠實現節能減排的效果。由于污水廠在處理污水時,電能消耗較高,只有通過改進設備,達到節能減排的目標。具體做法可以采用提升泵設施,從而改進相關的設備。其中,泵設施分為污泥回流泵、初次提升泵以及出水提升泵等設備。

2.3 污水處理原料節能

使用無害高效的藥劑可以幫助實現節能減排。污水處理的原料種類繁多,使用比較廣泛的是由高分子組成的藥劑。由于污水處理的藥劑在種類和用量上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時需要根據污水處理廠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從而達到減少用量的目的。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污水處理廠的建設與成本費用是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重要影響因素。由于我國目前大量污水處理廠的現狀都不樂觀,因此要重視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問題,從實際出發,充分結合當地的各類影響因素,通過多方面的研究和應用高效、低耗、減排的污水處理技術,制定出適合污水處理廠的途徑,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促進我國完成節能減排任務。

參考文獻:

[1]蔣莉.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實現途徑分析[J].大科技,2014(22).

[2]趙滿.污水處理廠節能減排的實現途徑研究[J].中國化工貿易,2015(12).

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電力企業;電力統計;環境污染;節能減排;新能源開發;清潔發電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人們對于能源毫無節制的使用,傳統能源危機以及全球環境氣候危機已經成為制約人類發展最重要的因素。我國作為電力生產與消耗大國,無論是在電力的生產還是對其的使用中都存在著高耗能與高污染的情況。如何能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中尋得一條合理的發展途徑是當前社會發展最大的困擾,在目前這種狀況下,節能減排就是較為合理的方式。對電力行業而言,通過在科學全面分析當前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的情況下,實施有效的電力統計,如此一來不但促使電力行業實現良好的節能減排,更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穩定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電力統計的概述

(一)電力統計的含義

電力統計指的是通過對電力行業中相關數據的搜集,并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對所搜集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研究,最后研究結論以數據的方式呈現,以此對研究的事物予以證明或表明一定的事實。

(二)實施電力統計的重要性

為了更充分地掌握電力行業的現狀并為政府實施宏觀調控提供了有力依據,電力企業成為了研究的主體,這便是實施電力統計的現實基礎。對此,電力企業應當在進一步完善自身統計部門建設的前提下,認真負責的完成各項電力數據統計工作,以此為國家電力部門提供完整而準確的電力統計數據,從而為我國的電力行業以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此外,從電力企業自身的角度來看,實施電力統計不但有助于企業維護自己管理的統一協調性,同時電力統計的實施更有助于指導電力企業的發展。

(三)電力企業如何做好電力統計工作

鑒于電力統計對于國家宏觀政策制定以及電力企業自身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因此電力企業必須做好電力統計工作。首先,電力企業的統計工作應當是在嚴格遵循國家《統計法》的相關規定前提下進行的,這同時也是對電力企業統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其次,落實嚴格的企業內部統計工作規章制度,從而使得電力企業的統計人員工作嚴謹細致。最后,對統計數據報表的制作中,統計人員應當使用相應的統計方法對數據進行加工處理,隨后數據報表制作出來后嚴格檢查,在檢查無誤后方可提交企業。

二、基于電力統計視角的節能減排措施探究

電力行業通過對自身相關數據的科學統計后,是各電力企業的管理層根據統計報表找出企業在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能源耗費巨大、污染嚴重以及浪費資源的地方,從而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此為企業推動節能減排工作提供重要的依據。

(一)提高電力企業節能減排的正確認識

電力企業必須認識到節能減排并不僅僅只是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企業應當意識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電力的需求是呈現不斷攀升之勢,這對電力企業來說是好事,但如果企業沒有做好節能減排工作,在提供大量電力的同時也導致巨大能源浪費與環境污染,這樣的高能耗、污染大的生產方式不但與建設和諧社會的目標相違背,同時更不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長此以往必然會導致電力企業被社會所遺棄。因此,電力企業應當正確認識到節能減排是關乎自身生存與發展的工作,并對此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實現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

(二)通過新能源開發,逐步降低電能的消耗

鑒于當前電力行業所采取設備改造、技術更新等措施無法獲取立竿見影的節能減排效果,我們可以通過積極開發新能源,逐步降低對傳統火力發電的需求,如此一來不但有助于緩解我國的電能消耗緊張的局面,同時新能源替代火電有利于在節省煤電資源的情況下,降低我們對自然環境的污染,從而促使社會實現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根據國家當前對于新能源的開發方向,加大對核能、風能、太陽能、地熱能以及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的開發是今后新能源工作的重點。

(三)采取措施鼓勵電力行業進行清潔發電

當前我國的電力行業的產電根據生產方式的不同分為火力發電、水力發電、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太陽發電、地熱能以及生物能發電等。在此其中,火力發電是最主要的方式,但也是能源消耗、污染程度最高的方式,而其他方式的發電不僅對能源消耗小,同時污染程度小于火力發電甚至是沒有污染。以水力發電為例,其具有生產成本低廉、能源消耗極低、無污染以及可再生的特點,這是由于水力發電所使用的生產工具――水資源所決定的。同時根據相關的研究表明,水力發電的效率遠超火力發電,火力發電只有30%~50%的生產效率,而水力發電則到達80%的生產效率。

(四)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并加強對其的宣傳

鑒于法律所具有的強制性,我們應當對節能減排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得以通過法律的手段獲取良好的節能減排效果。在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相關法律法規時,應當充分結合我國當前的實際國情、執法力量、成本等因素,如此一來不但使得制定出的法律法規具有較強的可執行性,同時更為我國節能減排政策的全面實施提供強有力的法律保障。與此同時,在建立健全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后,為更進一步獲取良好的效果,我們必須加強對這些節能減排的法律法規進行宣傳,通過采取電視、報紙、戶外廣告以及現場宣傳等方式,定期開展節能減排法律法規的宣傳教育,從而實現全社會節能減排意識的增強,進而為獲取更好的節能減排效果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加強電網輸電設備改造,并優化調度模式

電網節能減排除了上述措施外,加強電網輸電設備改造,并優化調度模式也是極為重要的節能減排措施。對此電力企業應當做好電網輸電設備以及電力調度的措施。首先在電網輸電設備的節能減排中,變壓器數量多、容量大,總損耗不容忽視。因此降低變壓器損耗是勢在必行的節能措施。若采用非晶合金鐵芯變壓器,具有低噪音、低損耗等特點,其空載損耗僅為常規產品的五分之一,且全密封免維護,運行費用極低。變壓器經濟運行使得在傳輸電量相同的條件下,通過擇優選取最佳運行方式和調整負載,使變壓器電能損失最低。加強供、用電科學管理,提高變壓器經濟運行經濟效益,減少無功電流在電網中導致的線路損耗增大,變壓器利用率降低,用戶電壓跌落等不良現象。其次,優化調度模式中電力企業盡快研究制定新的調度規劃,以節能、環保、經濟為標準,確定各類機組的發電次序和時間,優先調度低能耗機組發電,或直接按照能耗標準調度,激勵發電企業降低能耗,減少高能耗機組的發電量。同時要規劃優化電網設計,城市電網可通過合理的電網規劃來降低線損。建設節能低耗、符合環保要求的配電網。壓縮低壓配電網范圍,多布點,近距離供電。同時,采用了低損耗、低噪音設備。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不斷深入,作為高耗能、大污染的電力行業要想保障自己的生存與發展,加強對自身節能減排的建設是極其重要的。對此本文從電力統計入手,通過提高電力行業節能減排正確認識、探索新能源替代、鼓勵清潔發電以及建立健全法律法規等措施的探討,以期促使我國的電力行業通過采取以上的電力系統的節能減排措施,在實現節約能源與降低環境污染的基礎上,提升電力行業的生產效益。

參考文獻

[1]曾鳴.電網企業節能減排效果分析模型及應用――基于改進TOPSIS法[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12,(10):12-16.

[2]趙楊.企業節能減排研究現狀[J].經濟論壇,2012,(6):163-165.

[3]李瑞珍.淺談電力統計與節能減排的關系[J].商品與質量,2011,(11).

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地方政府 利益主體 節能減排 激勵機制

引言

“十一五”期間,我國節能減排目標基本實現,但在這一結果并不能掩蓋節能減排工作在地方推進遇到的問題。2010年作為“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上半年全國單位GDP能耗不降反升,同比上升了0.09%,全國在僅有北京、天津兩地完成“十一五”節能目標的同時,卻有7個省份的單位GDP能耗上升明顯。不少地方在節能減排工作中前松后緊,直到2010年下半年通過“拉閘限電”等手段才突擊完成目標。這表明,我國節能減排工作在地方的執行上還面臨著較大的問題。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點在于,隨著建國以來的歷次財政管理體制改革,地方政府的權力與職責不斷變化,其中地方政府獨立經濟利益的建立與發展導致了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地位的確立與壯大。作為利益主體,地方政府在追求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努力實現自身利益的擴張,這就導致了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之間以及地方政府內部的一系列博弈。本文試著去分析這些博弈行為對地方政府推行節能減排工作的影響,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的內涵

1.利益主體理論

利益主體(stakeholder)的概念源于“stake”一詞,其包涵的利益(interests)和主張(claims),指某種利益或份額,以及對某種權利的主張(法律權利和道德權利)。

利益主體理論的基本思想起源于19世紀,但“利益主體理論(Stakeholder Theory)”一詞直到1963年才首次作為術語被斯坦福研究所使用。弗瑞曼(1984)認為,“利益主體是指任何可以影響該組織目標的或被該目標影響的群體或個人。

2.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的含義

地方政府作為中央政府在地方的派出代表機構,是除了中央政府以外的所有地域性政府機構。在我國,地方政府包括了省、市、縣、鄉鎮等四級結構。而從其擔負的職能和使命上看,地方政府代表了中央政府、地方局部利益以及該地區民眾的利益。隨著財政分權后,地方政府擁有一定的財權和事權,其已不再僅僅是一個縱向依賴的行政組織,而是逐漸成為了一個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經濟組織。因此,地方政府利用自身組織追求自身的利益,形成利益主體的過程,就是地方政府的利益主體化。

從組成上看,地方政府代表了中央利益、地方民眾的利益、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以及地方政府內部組成人員的自身利益。

作為中央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需要執行中央做出的決策和計劃。

作為地方民眾利益的代表,地方政府則需考慮地方利益,包括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教育、醫療、衛生等社會事業,維護及實現地方民眾的利益。

地方政府作為一個官僚機構,天然地具有追求自身組織的膨脹擴張以及增加預算的支出沖動,這一行為往往與其擔負的職責無關,但也是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的組成人員不可避免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欲望,這種欲望和地方政府的行為密切相關,也促進了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

可以看出,地方政府成為利益主體后,利益目標十分復雜,其行為也因此出現了一定偏差,并不只是單純地去完成中央政府的任務或是追求地區資源的最優配置,還會摻雜地方政府機構及組成人員追求自身利益的行為,這些行為對節能減排工作在地方的推行有著重大影響。

二、地方政府利益豐體化對節能減排的影響研究

當地方政府成為利益主體時,一方面,出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將會把注意力集中到發展地方經濟上來,這是因為地方經濟的發展能給地方政府帶來更多的財政收入,并且地方GDP的增長對于當地官員的升遷起著關鍵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與隨后的一系列調整所帶來的結果之一是地方政府財權的上收和中央政府事權的下放,轉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更是加劇了承擔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文化、環境保護等大量公共服務的地方政府的壓力,由于財政不足,其對公共物品和服務的提供嚴重不足,所以作為需要投入大量資金且顯效較慢的節能減排工作,很難產生對地方政府的吸引力。當中央政府自上而下地施加壓力時,地方政府可能暫時努力推進節能減排工作,但是一旦中央政府沒有持續向地方政府施壓,就會出現反彈,如2009年第三季度以來,高耗能、高排放行業快速增長,一些被淘汰的落后產能死灰復燃的情況。具體來說,地方政府作為利益主體對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影響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

1.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的競爭

由于地方政府對自身利益訴求的存在,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甚至還可能會出現矛盾沖突。因為中央政府更多地從全局及長遠利益出發,統籌考慮并確定政治經濟發展目標,而地方政府若完全服從中央指示和安排,自身利益可能受損,尤其是在現行的考評體制下,地方政府官員更傾向于從本地區利益和眼前利益出發選擇自身行為,把可能的問題留給中央。在現實生活中,地方政府可能并不直接與中央政府唱“對臺戲”,但卻常常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在政策的實施和制定的過程中,往往發生偏差、變形和失效,甚至與民眾的利益發生背離于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問的博弈就不可避免了。

此外,由于我國的權力是集中在中央政府的,中央政府擁有的巨大權力使得其在利益分配時占有很大的優勢。在一定時期內,由于社會總收益是一定的,那么中央占有的份額越多,地方政府所能獲得的利益越小。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地方政府可以通過一些中央的指令也陽奉陰違等手段獲得自身更多利益的時候,即使這種行為會導致總社會收益的損失,從自身利益出發,地方政府也會傾向于選擇這種行為。這一點表現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就是:節能減排工作的措施往往是關停并轉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并需要對現有污染處置設施進行改造升級,但對于地方政府來說,節能減排工作的收益是全社會獲得的,投入則往往主要是由地方政府擔負的,對于某個地方政府來說,其并不一定是其開展的節能減排工作的直接受益者或唯一受益者,而且往往在經濟上收益小于投入的成本,在時間上需要較長時間實現。相比而言,若不做出改變,即不進行節能減排工作,或采取拖延的策略,繼續將有限的資源投入到經濟發展上,還能從經濟發展中獲得財政收入和經濟利益。這一情況必將影響地方政府推行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

因此,地方政府的選擇往往是采取不作為甚至加快重工業、簡單加工業的發展或是對當地資源進行掠奪性利用,等待中央政府去對節能減排大方向問題采取行動,自己坐享短時期的地區利益。尤其在當前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監督機制尚不夠完善

的情況下,地方政府所需承擔的風險有限,更加劇了地方政府這種行為。這是影響節能減排工作在地方推進的重要原因。

2.同級地方政府之間的博弈

各個地方之問的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競爭與合作關系,但是一方面,由于作為具有獨立經濟利益主體的地方政府追求的目標是預算最大化和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上世紀80年代初起實施的領導干部選拔和晉升標準的重大改革使地方官員的晉升和地方經濟發展績效掛鉤。因此,不僅地方政府回在經濟上為財稅和利潤而競爭,地方政府的官員也會為晉升而競爭。而在政治晉升博弈中,給定只有有限數目的人可以獲得提升,一個人獲得提升將直接降低另一人提升的機會,參與人面臨的是一個零和博弈。于是,不管是為了以更快的速度發展地方經濟來增加自身財政收入還是創造晉升條件,結果都是同級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增加,相互合作減少。

理論上,地方政府直接加強合作,減少惡性競爭,將促進各地區產業的合理發展,認真落實節能減排工作,就能夠降低區域的能耗和污染,有助于國家收益的最大化。但實際情況確是如前所述,地方政府問的關系很容易演變為相互競爭,因此,地方政府在發展地方經濟和推進節能減排兩個選項中還是傾向于選擇前者,而當二者出現矛盾,無法在短時間內實現又“好”又“快”地發展時,地方政府也是更愿意放棄“好”而追求“快”,即競相通過壓低勞動力成本、降低地價甚至是犧牲環境和資源來招商引資,而引入的往往是產值大、低技術、低附加值的高污染、高能耗項目。更嚴重的后果在于,這樣很容易形成產業同構和低水平競爭,而地方政府為了保持經濟的持續增長,又必須吸引更多這種類型的企業,于是陷入污染、能耗不斷加大的惡性循環。這也是節能減排工作在地方推進阻力重重的重要原因。

3.地方政府組成人員利益訴求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影響

官員是地方政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個人的利益訴求也往往影響著地方政府的行為。為了分析其行為,可以假設擔任地方官員(如地方主要負責人)的個人利益包括在職的所有收入及精神上的滿足,當其晉升時,個人收益增大,降職或受到處分則個人收益減小。在我國,即使不考慮同級地方政府問的競爭,地方官員的晉升也需要其在較短的任期內實現一定的績效,在當前的晉升考評中,這種績效主要還是以GDP增長速度的形式表現出來。因此,當某一官員所在地擁有一定的資源可以供調配,而可選方向包括投入節能減排工作完成節能減排指標和新上項目發展地方經濟時,其從個人利益的角度出發(在現實中,當然不是每位官員都從個人角度出發,但應當考慮少數這樣的情況),往往會傾向于選擇新上項目,而在新上工業項目中,還容易傾向去選擇短時問內能夠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項目。

這是因為,在正常情況下,節能減排項目需要以投入資源較多,而收益往往表現為環境收益,且收益往往要經過較長時間才能表現出來,這一時間甚至可能超過官員的任期。而新上其他項目的收益則以經濟收益為主,其中短期內能產生顯著經濟效益的項目更使得官員能夠在較短的任期內任期內較為容易地實現GDP的快速增長和獲得大量較多的財政收入。所以,從官員自身利益角度出發,一方面缺乏開展節能減排工作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愿意積極投入新的項目以發展地方經濟,即使所上項目從長遠上看可能會虧損或造成嚴重的環境影響,但只要其帶來的短期經濟收益明顯,還是會對官員產生吸引力,這些項目恰恰多為“兩高一資”項目,對地方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產生負面影響。此外,從風險角度看,由于地方官員的任期一定,不管晉升與否,他們所選擇項目的風險往往會留給繼任者,未必是由自己承受后果。而為了應對前任留下的風險,繼任官員將追求更高的GDP和稅收增長,來保障其政績,也會將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新上其他項目中,從而形成惡性循環。于是,目前的地方官員任期制和晉升考評體制也對節能減排工作產生了不利影響。

因此,總的來說,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帶來的這一系列博弈和競爭使得地方政府缺乏足夠的動力去推進節能減排工作,而監管制度和考評體系的不完善更加劇了這一情況。雖然目前中央政府將節能減排工作作為地方政府政績考核非常重要的因素,但仍不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正如前所述,最終地方政府會通過“拉閘限電”等手段將節能減排的壓力轉移到轄區內的企業和民眾身上,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提升地方政府節能減排作用的對策

當地方政府利益主體化后,具有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最大化的沖動,這造成其對節能減排工作的執行更多地是從自身利益出發考慮,很容易將節能減排的任務放在較次的位置上,甚至在節能減排工作上對中央政府的指令進行消極應對或抵制。為應對這一情況,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通過明確地方政府的財權和事權,減弱地方政府的利益主體化。應該明確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明確細分各級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務領域交叉或重疊的事權,以法律法規形式對各級政府的事權進行明確規范,在公共財政框架下按公共產品的屬性劃分各級政府的事權。與此同時,確保地方政府享有相對獨立的稅權,選擇地方稅的主體稅種,適當增加新的地方稅種。并完善轉移支付制度,加強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以平衡各地方的經濟發展差異。通過這一系列的手段給予地方政府充足的財力,從而有能力完成自身的事權,減弱其利益主體化趨勢,進而有利于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和任務的完成。

其次,加強對地方政府工作的監督考核,完善監督機制。制度約束乏力,擴大了地方政府和官員追求私利的灰色空問。而中央與地方政府之問的信息鏈條過長,地方政府和官員有足夠的條件和機會制造假信息或隱瞞信息。因此,必須改變只通過中央政府獨自完成的現狀,將公眾納入評估主體,鼓勵公眾參與評估,并保證評估過程的公平和效率,完善評估制度,堅持依法評估,增強評估過程、評估結果的透明性。通過公眾參與協助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監督工作,并加大對違規地方政府官員的懲罰力度,使地方政府官員違規的風險加大、違規的成本增加,從而減少地方政府官員在節能減排工作中的違規行為,確保節能減排工作的進行。

再次,建立一套地方政府與中央政府問的利益主體協調機制,主要包括完善的利益表達機制和激勵、分配機制。相互溝通的渠道的存在,使得各利益主體能明確、清晰、及時、無阻礙地表達自身利益要求,以理性務實的態度對待沖突,通過談判相互理解達成共識,進行合理的利益分配讓利益主體各方都可取得最優效益。在節能減排這類全社會受益的項目,通過這一協調機制,國家可以聽取地方政府的利益訴求,從而進行統籌考慮,有針對性地制定出完善利益分配和補償機制,提供保障地方政府利益的政策,確保地方政府能夠獲得相應的利益,來激勵地方政府完成這類任務。

最后,改變以經濟增長為主要指標的地方官員考評體制,將地方發展的各個層面如環境保護、社會發展統籌考慮。并免除沒有條件的縣鄉政府發展經濟的任務,從而促使地方官員將精力投入到中央政府下達的各種指令,不只將目光集中在發展經濟上。

節能減排含義范文第5篇

作者簡介:何偉,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為環境經濟與風險評價。

通訊作者:徐福留,博士,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污染物的表生行為及其環境效應。

*國家水專項(編號:2008ZX07314-001);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編號:60725004)。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地表過程分析與模擬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 100871)

摘要 利用節能績效-減排績效關系圖,以及節能績效、減排績效與經濟效益協調關系三角圖,研究了2006-2008年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關系及其經濟協調性狀態和趨勢。結果如下:①2006-2008年,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整體上較差,河西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寶坻區、靜海縣和薊縣的節能減排績效呈現變差趨勢,東麗區和濱海新區(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且無明顯變好趨勢;其他6個區縣的節能減排績效呈現變好趨勢。②2008年,北辰區、武清區、靜海縣3個區縣的經濟協調性很強,河西區、河北區、漢沽區、薊縣處于強不經濟協調性狀態,濱海新區處于弱不協調性狀態;2006年,大部分區縣(包括濱海新區)處于弱不經濟協調性狀態,且按強協調趨勢發展,其協調性增強主要來自經濟效益驅動。③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及經濟協調性評估權重選擇較為合理,能準確地反映節能減排現狀。

關鍵詞 節能績效;減排績效;經濟效益;協調性;三角圖;天津市;濱海新區

中圖分類號 X196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2-2104(2011)06-0110-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1.06.019

中國在“十一五”規劃綱要中第一次提到了“節能減排”,節能減排初始的含義僅包括節約能源、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1]。隨著對節能減排的深入理解,人們逐漸認識到,能源資源以外的資源節約同樣重要。王彥彭[2]將水資源節約列為我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中重要綜合指標之一;張雷等[3]構建的水泥行業節能減排測評指標中將資源的綜合利用也列為綜合指標之一。節能減排成為了地區、行業和企業資源、環境和經濟協調發展狀況的一個重要考核指標,其評估體系也從規劃綱要中提出的“兩大指標”逐步細化到行業、企業的節能減排多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研究領域已遍及煤炭、通訊、水泥和運輸等行業[3-8]。宋馬林等[9]運用了超效率數據包絡模型探討了我國31個省級行政區的節能減排狀況,但其所構建的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仍需要進一步細化和完善。郭英玲等[10]利用生命周期評估方法將節能減排范圍縮小到微觀領域如企業、產品,這個方法選取的指標非常全面,但是卻忽視了某些指標監測的困難,造成了可操作性差的缺點。Yu等[11]建立了以粗糙集理論為基礎的多因素條件下我國各地區的節能減排評估體系,該法能有效地進行數據挖掘與信息提取,但數據處理過程不同會產生不同的輸出結果。本研究組[12]利用節能減排績效及其與經濟協調性評估方法對我國工業節能減排狀況進行了評估,前期研究還沒有對評價結果進行驗證。在前期研究基礎上[12-13],改進了指數計算方法,對天津市各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關系及其經濟協調性狀態和趨勢進行定量評估,最后對評估體系進行了驗證,期望該研究對推動我國縣域尺度的節能減排績效及其與經濟效益協調性監控和評估工作有所裨益。

1 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前期工作提出的節能減排績效及經濟效益協調性評估方法對天津市各區縣及濱海新區(包括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進行評估,該方法基本步驟如圖1。

1.1 節能減排績效研究方法

利用節能績效指數(Energy and Resource Savings Performance Index, ERSPI)和減排績效指數(Pollutant Reductions Performance Index, PRPI)構成的二維空間圖可用來描述節能減排績效,對該二維空間圖的相關解釋可參考前期研究[12]。ERSPI-PRPI關系圖(圖3a)對角線所在的“A”、“B”、“C”、“D”、“E”5個區域可分別代表“很差”、“差”、“一般”、“好”、“很好”5種典型的節能減排績效,減排績效和節能績效相差不大;在對角線上方的10個區域的節能減排績效主要來自減排績效,在對角線下方的10個區域的節能減排績效主要來自節能績效。本文對該方法的指數計算公式進行了修改,修改后的節能績效指數(ERSPI)和減排績效指數(PRPI)的計算公式如下:

ERSPIy∑mi1×P1,i

(i1, 2,……, m; y1, 2,……, r) (1)

PRPIy∑nj1×P2, j

(j1, 2,……, n; y1, 2,……, r) (2)

式(1)和(2)中,ERSPIy和PRPIy分別表示第y個研究對象的節能績效和減排績效綜合指數,P1,i和P2, j分別表示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和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的權重。RECy,i和EPy, j分別表示第y個研究對象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和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min(RECy,i)和 min(EPy, j)分別表示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中r個研究對象的最小值和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中r個研究對象的最小值。本文研究對象y為天津市不同區縣。

1.2 節能減排績效與經濟效益協調性研究方法

本文利用X軸、Y軸和Z軸分別為環境污染指數(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dex, EPI)、經濟效益指數(Economic Benefit, EBI)和資源能源消耗指數(Resource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dex, RECI)三角圖研究三者之間的關系[13]。資源能源消耗指數(RECI)表征研究對象對資源和能源消耗程度,以燃料煤、煤炭的消耗量以及萬元產值消耗量作為基礎指標;環境污染指數(EPI)表征研究對象排放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以COD、氨氮、廢氣、SO2、氮氧化物等排放量和萬元產值排放量;經濟效益指數(EBI)表征研究對象產生的經濟貢獻值,本文用區縣的工業總產值或者企業的總產值以及人均總產值作為基礎指標(見表1)。關于三角圖的解釋參見前期研究成果[12]。可將三角圖劃分為5個區域(圖2):A、B、C、D和E,分別表示很強、強、弱、弱不,強不5種不同的經濟協調性狀態以及相應的節能減排績效水平;根據3個綜合指數相對百分比的變化,可辨別出7個(T1 、T2 、T3、 T4 、T5 、T6 、T7)不同的演化方向,分別代表弱、強、弱、弱不、強不、弱不、弱不的7種不同的協調性變化趨勢。這樣,根據不同數據點在該三角圖中的相對位置和演化方向,可以定量評估經濟效益協調性狀態和趨勢。資源能源消耗指數(RECI)、環境污染指數(EPI)和經濟效益指數(EBI)的計算公式如下:

XIy∑mi1×W1,i

(i1, 2,……, m; y1, 2,……, r)(3)

式(3)中,X分別為REC、EP和EBI時,RECIy、EPIy、EBIy分別表示第y個研究對象的資源能源消耗情況,環境污染情況和經濟效益情況的綜合指數,W1,i、W2, j、W3,k分別表示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的權重和第k個經濟效益指標的權重。RECy,i、EPy, j和EBy,k分別表示第y個研究對象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值和第k個經濟效益指標的實際值,max(RECy,i)、max(EPy, j)和max(EBy,k)分別為第i個資源能源消耗指標中r個研究對象的最大值、第j個環境污染指標中r個研究對象的最大值和第k個經濟效益指標中r個研究對象的最大值。指標權重可利用經驗法、專家咨詢法、層次分析法及其相互結合等方法確定。

1.3 指標與權重

指標選自天津市統計年鑒[14-16]以及天津市環境質量報告書[17-19],其中涉及到的指標見表1。研究采用經驗法和改進的專家咨詢法確定指標權重[20](表1)。

1.4 數據處理

利用Microsoft Excel 2003和Matlab R2007b對數據進行處理,用圖形軟件Origin 7.5軟件完成關系圖和三角圖的制作。

2 結果與分析

2.1 天津市各區縣及濱海新區節能減排績效評估

3年來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中,河東區(C01)、塘沽區(C06)、漢沽區(C07)、東麗區(C09)、津南區(C11)、北辰區(C12)、武清區(C13)、寧河區(C15)、薊縣(C17),濱海新區(C18)位于對角線上方,他們的節能減排績效主要由減排績效貢獻,而其他8個區縣的節能減排績效主要由節能績效貢獻(圖3a)。河東區(C01)、塘沽區(C06)、漢沽區(C07)、大港區(C08)、東麗區(C09)、西青區(C10)、津南區(C11)、北辰區(C12)、武清區(C13)、寧河縣(C15)以及濱海新區(C18)在A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河西區(C02)在A和B2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差;南開區(C3)、河北區(C4)、寶坻區(C14)和薊縣(C17)在B、B1、B2區,節能減排績效差;靜海縣(C16)在B、D2區,節能減排績效好-差;紅橋區的節能減排績效點在D4、E5點,節能減排績效好-很好。綜上可知,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整體上較差。

2006-2008年,大部分區縣的節能減排績效呈現變好趨勢,而濱海新區節能減排績效無變好趨勢。河東區(C01)節能績效不變減排績效有較小的增加,節能減排績效有變好的趨勢,這是由于該區各項資源能源消耗量指標中有一半較前一年有所增加,同時也有一半指標較前一年有所減少,而80%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標與前一年相比,其增加值為負值,50%的指標增加率為-10%;河西區(C02)先是節能績效有較小幅度的變好,減排績效有較小幅度的變差,這是由于該地區氨氮排放增加量較大,2007年與2006年相比,氨氮排放量增加近一倍;南開區(C03)和河北區(C04)節能減排績效沿著對角線有增加趨勢,這是由于兩地區均有50%的資源能源年消耗增量與污染物年排放增量指標為負值,且各指標增加率均值均為負值;紅橋區(C05)節能減排績效沿著對角線方向有較大的增加,節能減排績效明顯好轉,這是由于該區資源能源年消耗增量均為負值;塘沽區(C06)節能減排績效較為穩定,由于該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資源能源年消耗增量與污染物年排放增量均較小,因此沒有顯著變化。漢沽區(C07)節能減排績效沿著對角線方向逐年增加,但是幅度不大,節能減排績效有較小的好轉,這是由于該區資源能源年消耗及污染物年排放增量均為負值;大港區(C08)和東麗區(C09)減排績效有小幅度的增加,這是由于兩地區分別有60%和70%的資源能源年消耗增量與污染物年排放增量指標為負值,節能減排績效呈小幅的上升趨勢;西青區(C10)、津南區(C11)和北辰區(C12)節能減排績效呈現出沿著對角線的方向減小,節能減排績效有明顯的變差,這是由于三地區的資源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見圖3c)。武清區(C13)節能減排績效呈現出輕微幅度的沿著對角線方向遞增的趨勢,這是由于三地區的資源能源消耗各指標增加率均值為2.1%,而污染物排放各指標增加率均值為-1.4%,增加趨勢不明顯;寶坻區(C14)節能減排績效有小幅度的變差,其中2007年燃料煤消耗增加率達到35%,水消耗量增加率為-25%,加之燃料煤的權重較大,因此,整體上節能績效變差,增加率均值變化即可反映減排績效變化趨勢,2007-2008年的均值為3.8%,說明減排績效也有小幅度的變差趨勢;寧河區(C15)的節能減排績效呈現出沿著對角線的方向遞增的趨勢,這是由于該區資源能源年消耗及污染物年排放增率均值均為負值;靜海縣(C16)節能績效呈現出先增加后減小的趨勢,總的來看節能減排績效呈現出小幅度的變差,這是由于該區資源能源年消耗及污染物年排放增率均值均為正值;薊縣(C17)減排績效有變差的趨勢;濱海新區(C18)節能減排績效在2006-2008年中比較穩定,未有明顯的變化趨勢,由于該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資源能源年消耗與污染物年排放增率均值均為正,績效會不斷變差,績效坐標點會接近原點,但由于該坐標點已十分接近原點,因此無顯著變化,見圖3b-3d。

2.2 天津市各區縣及濱海新區節能減排績效與經濟協調性評估

2006-2008年(見圖4a-4c),北辰區(C12)、武清區(C13)、靜海縣(C16)一直處于A區,經濟協調性狀態為很強協調性;西青區(C10)由B區(2007年和2008年)進入A區(2009年),經濟協調性狀態由強協調性變為很強協調性;津南區(C11)處于B區,經濟協調性狀態為強協調性;寶坻區(C14)和寧河縣(C15)由C區(2006年)進入B區(2008年),經濟協調性狀態由弱協調性變為強協調性;東麗區(C09)一直處于C區,經濟協調性狀態為弱協調性;南開區(C03)、紅橋區(C05)和塘沽區(C06)由D區(2006年)進入C區(2008年),經濟協調性狀態由弱不協調性變為弱協調性;大港區(C08)和濱海新區(C18)一直處于D區,經濟協調性狀態為弱不協調性;漢沽區(C07)由E區(2006年)進入D區(2008年),經濟協調性狀態由強不協調性變為弱不協調性;河西區(C02)、河北區(C04)和薊縣(C17)一直處于E區,經濟協調性狀態為強不協調性;河東區(C01)漢沽區(C07)由D區(2006年)進入E區(2008年),經濟協調性狀態由弱不協調性變為強不協調性。

大部分區縣按強協調趨勢發展。河東區(C01)先朝T5方向,再向T4方向,總體向T4方向,河西區(C02)先沿T3方向,后沿T4方向,總體沿T4方向,兩區按弱不協調性趨勢,這是由于兩區雖然降低了污染的排放,但其經濟效益變小和資源能源消耗增加,這樣的發展趨勢是不協調的;南開區(C03)、河北區(C04)、紅橋區(C05)、塘沽區(C06)、漢沽區(C07)、武清區(C13)、寶坻區(C14)、寧河縣(C15)、濱海新區(C18)一直保持T2的方向,按強協調趨勢發展,這些地區經濟效益增加,年增加率為9.2%-46%,而資源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均有減少的趨勢,兩者60%指標年增加率分別小于-20.4%―-2.7%和-16.7%―-1.7%。大港區(C08)的經濟協調性發展呈現出先沿T4再沿T2方向發展的趨勢,總的來看沿T3方向發展,呈現弱協調趨勢,該地區污染物排放有所減少,而經濟效益增加量較少;東麗區(C09)、西青區(C10)、津南區(C11)、靜海縣(C16)和薊縣(C17)一直保持T2方向發展,但跨度較小,呈現出強協調趨勢,這些地區經濟效益增加,年增加率為4.5%-45.0%,而60%的資源消耗量指標和60%的污染物排放量指標年增加率分別小于-5.4%-12.8%和-6.2%-11.4%,節能減排量較C03-C07、C13-C15和C18差,經濟效益是其協調性有所增加的驅動力;北辰區(C12)基本穩定在一個位置不動,該區雖然節能減排績效在變差,但由于經濟收益很大,除去靜海縣,該區涉及經濟的相關指標與其他地區相比,均是最小的,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節能減排績效變差的影響,然后,該區協調性不增加的發展趨勢仍屬于弱不協調性發展(圖4d-4f)。

2.3 模型驗證

通過對綜合指標和單指標進行回歸可以檢驗綜合指數是否能更多地反映單指標信息。節能減排績效的計算采用了最小值法進行歸一化,因此,在驗證時,本文將綜合指數倒數和原始數據做回歸,回歸結果越好,則模型準確度越高;節能減排績效與經濟協調性的計算采用最大值進行歸一化,驗證時直接將綜合指數和原始數據做回歸。采用天津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數據來對模型進行驗證結果見表2。節能減排績效評估方法的驗證結果表明,除EP1-1/PRPI外,其他回歸p值均小于0.05,綜合指數在反映廢水排放量有一定的欠缺。節能減排績效與經濟協調性評估方法驗證表明,除EC3-RECI外,其他p值均小于0.05,模型驗證的結果較好。綜上可知,綜合指數能反映絕大部分的單指標,權重確定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個別單指標沒有得到很好的反映。

3 結 論

本文在掌握了2006-2008年天津市各區縣的工業產值、資源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的基礎上,對天津市的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分別作了節能減排績效及其與經濟協調性狀態和趨勢評估,結論以下:

(1)2006-2008年,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整體上較差,河西區、西青區、津南區、北辰區、寶坻區、靜海縣和薊縣的節能減排績效上呈現變差趨勢,東麗區和濱海新區(塘沽區、漢沽區和大港區)節能減排績效很差且無明顯變好趨勢,這些地區需要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減少資源能源耗費量高、污染物排放量大的企業,對這類企業取消優惠政策,對新進污染大耗能高企業不得通過土地預審、不得批準用地和提供信貸,從源頭上控制高污染高耗能企業。與此同時,大力發展低能耗、輕污染的先進制造業和面向生產的服務業,積極發展生物質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此外,還需積極引導和鼓勵商業區和聚居區的節能減排工作,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使低耗能低排放產品和生活習慣進入千家萬戶。針對農村,需要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的農業機械,建設沼氣收集系統,有效轉化生物質能,加大環境友好型農藥和有機肥料的供應力度,并提供政策性補貼,從而減少農業面源排放。其他6個區的節能減排績效呈現變好趨勢,這些地區需在現有節能減排措施基礎上,優化生產工藝,使之資源耗費量更少,污染物排放最少。同時,還需在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等容易忽略的領域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如淘汰耗油高、能源利用效率低和污染排放嚴重的老舊車輛,優化道路夜間照明,最大限度利用資源和能源進行基礎設施建設,保證新的基建設施節能環保。

(2)2008年,北辰區、武清區、靜海縣3個區縣的經濟協調性很強,河西區、河北區、漢沽區、薊縣處于強不經濟協調性,濱海新區處于弱不協調性狀態;2006年,大部分區縣(包括濱海新區)處于弱不經濟協調性,且按強協調趨勢發展,其協調性增強主要來自經濟效益驅動,這些地區應考慮引進節能減排績效高和經濟收益高的企業,逐步替換現有節能減排績效低和經濟收益高的企業。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資源綜合利用也是強化經濟協調性的重要措施之一,推進垃圾能源化和資源化,不僅能有效減排,還能變廢為寶,提高經濟收益。

(3)天津市17個區縣及濱海新區的節能減排績效及其與經濟協調性評估權重選擇較為合理,能準確地反映節能減排現狀。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OL]. (2006-03-16)[2009-11-12]. 省略/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_2.htm.[The Central People’s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PGPRC).The 11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OL/R].(2006-03-16)[2009-11-12]. 省略/ztzl/2006-03/16/content_228841_2.htm.]

[2]王彥彭. 我國節能減排指標體系研究[J]. 煤炭經濟研究,2009,29(2):31-32,39. [Wang Yanpeng. Study of Indicator System of China’s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J]. Coal Economic Research, 2009, 29(2): 31-32, 39.]

[3]張雷, 徐靜珍. 水泥行業節能減排綜合測評指標體系的構建[J]. 河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2(2):105-108. [Zhang Lei, Xu Jingzhen. Study on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dicator System for Energy Conservation & Emission Reduction of Cement Industry [J]. Journal of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10, 32(2): 105-108.]

[4]趙曉毅. 煤炭企業節能減排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 消費導刊,2010,(4):106-107. [Zhao Xiaoyi. Study of Indicator System of Coal Enterprise’s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J]. Consume Guide, 2010, (4): 106-107.]

[5]Wang Qiang, Chen Yong.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Revolutionizing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J]. Renewable &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2010, 14(1): 535-539.

[6]Qiang Rui, Jiang Yixian. Enterprise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Level Assessment Research Based on th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Xiamen, June 8-10, 2009 [C].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2009: 1-5.

[7]張志強. 通信行業節能減排形勢總體把握與關鍵考核指標探究[J]. 現代電信科技,2010,40(6):1-5. [Zhang Zhiqiang. Overall Control and Key Assessment Indicators for Energy-saving and Consumption-reduction in Telecom Industry [J]. Modern Science & Techn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2010, 40(6): 1-5.]

[8]王林, 楊新秀. 道路運輸企業節能減排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 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09,31(4):654-657. [Wang Lin, Yang Xinxiu. Construction of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of Road Transportation Enterprises [J].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Information & Management Engineering Edition, 2009, 40(4): 654-657.]

[9]宋馬林, 楊杰, 孫欣. 國內各地區節能減排評價研究[J]. 資源開發與市場,2008,24(1):31-33,82. [Song Malin, Yang Jie, Sun Xin. Evalu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by Region [J]. Resource Development & Market, 2008, 24(1): 31-33, 82.]

[10]郭英玲, 劉紅旗, 郭瑞峰, 等. 面向節能減排的簡式生命周期評價方法[J]. 環境保護,2009,4(6):8-10. [Guo Yingling, Liu Hongqi, Guo Ruifeng, et al. Energy 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valuation by Simplified Life Cycle Assessment Method [J]. Environment Protection, 2009, 4(6), 8-10.]

[11]Yu Zhongfu, Cheng Rui, He Pinglin, et al. Design and Research on a Modified Multifactor Energy-saving and Emission Reduction Evaluation Method[A].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Xiamen, June 8-10, 2009 [C]. Xiamen: Xiamen University, 2009: 578-584.

[12]何偉, 秦寧, 何霜, 等. 節能減排績效及其與經濟協調性的監控和評估[J]. 環境科學學報,2010,30(7):1499-1509. [He Wei, Qin Ning, He Qishuang, et 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of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ESPRP) and Its Coordination with Economic Benefit [J]. Acta Scientiae Circumstantiae, 2010, 30(7): 1499-1509.]

[13]Xu Fuliu, Zhao Shanshan, Dawson R W, et al. A Triangle Model for Evaluating the Sustainability Status and Trend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6, 195(3-4): 327-337.

[14]天津市統計局. 天津統計年鑒2007[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Tianjin Statistics Bureau. Tianji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7.]

[15]天津市統計局. 天津統計年鑒2008[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 [Tianjin Statistics Bureau. Tianji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8.]

[16]天津市統計局. 天津統計年鑒2009[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9. [Tianjin Statistics Bureau. Tianjin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7 [M]. Beijing: China Statistics Press, 2009.]

[17]天津市環保局. 2006年天津市環境質量報告書[G]. 天津:天津市環保局,2006.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port of Tianjin in 2006 [G]. Tianji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2006.]

[18]天津市環保局. 2007年天津市環境質量報告書[G]. 天津:天津市環保局,2007.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port of Tianjin in 2006 [G]. Tianji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2007.]

[19]天津市環保局. 2008年天津市環境質量報告書[G]. 天津:天津市環保局,2008.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Environmental Quality Report of Tianjin in 2006 [G]. Tianjin: Tianj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ureau, 2008.]

[20]徐福留. Delpi法在環境預測中的應用[J]. 上海環境科學,1993,12(11):28-32. [Xu Fuliu. The Application of Delpi Method in Environmental Prediction [J]. Shanghai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3, 12(11): 28-32.]

[21]趙煥臣.層次分析法――一種簡易的新決策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Zhao Huanchen.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 New Simple Method for Decision-making[M].Beijing:Science Press,1986.]

[22]徐福留,周家貴,李本綱,等.城市環境質量多級模糊綜合評價[J].城市環境與城市生態,2001,14(2):13-15.[Xu Fuliu,Zhou Jiagui,Li Bengang,et al.Multi-step Fuzzy Cluster Analysis for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Urban Environmental Quality [J].Urban Environmental & Urban Ecology,2001,14(2):13-15.]

Study on Energy Saving and Pollution Reduction Performance (ESPRP) and Its

Coordination with Economic Benefit of Tianjin

HE Wei DONG Lin QIN Ning HE Qi-shuang WANG Yan KONG Xiang-zhen

OUYANG Hui-ling XU Fu-liu

(College of Urban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OE Laboratory for Earth Surface Proces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China)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方正县| 邯郸县| 陇南市| 吴旗县| 酉阳| 平邑县| 玉环县| 淅川县| 和静县| 波密县| 宜宾市| 正镶白旗| 临沭县| 团风县| 湖州市| 加查县| 江源县| 大兴区| 周口市| 耒阳市| 上蔡县| 鲁甸县| 比如县| 大厂| 玛曲县| 青河县| 吉林市| 绥德县| 星座| 辽阳县| 大同市| 北安市| 兖州市| 青河县| 东方市| 西丰县| 日土县| 宁德市| 淄博市| 富裕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