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婦科護理存在的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婦產科; 護理; 安全隱患; 對策
【中圖分類號】R316.02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515(2011)08-0136-01
1 婦產科護理的現狀
近幾年,隨著我國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醫療事業得到了很好的完善,人們的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伴隨而來的就是對在醫療護理中的要求也不斷升級。尤其是對于婦產科的護理更是廣泛被人們關注和重視。重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盡管婦產科的醫療護理工作進行發展的非常完善,但是依然存在眾多有待解決的問題。
首先就是在婦產科醫療護理中的安全隱患為題,最近婦產科醫療護理非常熱門,很多人都投入到這個行業里來,這就導致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參差不齊,很多經驗不足的護理員在護理中難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當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時就為待孕婦的安全帶來隱患。
2 護理工作中的存在的安全問題
對于待孕婦的護理是一件十分精細的工作,婦產科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生產過程的規范,這里的問題是護理人員的工作知識和經驗不足,有的沒有風險意識,責任心淡薄,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做到細心護理,經常出現藥物的錯用,沒有法律意識,出現狀況后不能及時處理或者上報,最終會影響到孕婦和嬰兒的健康狀況,有的甚至因為護理不合理導致新生兒不能正常出生,或者窒息死亡等想象,引起護理糾紛等情況。
護理因素也不完全是醫務護理人員的事情,在婦產科護理中還需要病人的積極配合,很多病人由于對護理員不滿意或者其他的情況而導致不能對護理人員進行很好的合作,這些都是在婦產科護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這時婦產科的護理人員有不能和家人做出及時的溝通,最終使護理沒有達到要求或者失敗。
婦產科護理在手術過程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手術中的護理效果也是護理是否成功的關鍵,護理作為手術的一部分,對于手術的成功順利進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婦產科的護理人員要做好在手術前的和病人適當的溝通和交流,能為患者創造一個放心的環境,并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消除患者心中所有的顧慮,是手術能夠在一個很好的氣氛先順利進行。其實很多時候手術的進行很容易受到患者情緒的影響,做好溝通交流后就排除了這樣的顧慮了。
3 婦產科護理的要求
在婦產科的護理中一個很好的儀表很重要,對于婦產科護理人員來說,整齊的穿著很容易被孕婦接受,標準的穿著和言行舉止給人一種專業的感覺,能夠讓病人對護理人員產生信任,一般的患者在醫院這個陌生的環境下很容易產生煩躁、緊張、焦慮的情緒,如果護理義務人員能夠給病人很大的信任感,那么病人這種對于陌生環境排斥和恐懼的心理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緩解,有助于護理工作和手術的順利進行。
婦產科的醫務護理是一項很細致的工作,需要護理人員用心去做,用靈活的方法來應對不同人群和病人,在護理過程不僅要用到語言的方式來對病人進行溝通和引導,同時還應該融入非語言的東西,婦產科護理人員可以在潛移默化的動作中體現出對病人的關心和呵護,盡量明白病人此刻在想什么,需要什么,然后主動去幫助病人去完成,通過一些細微的小動作能夠讓病人體會到溫暖和關懷。在語言溝通中盡量多談論一些病人喜歡的話題,敞開心扉的交流更能讓病人對護理人員產生好感,產生依賴感,這樣才能讓護理工作能夠高效率的完成。
4 婦產科護理人員如何加強工作能力
首先婦產科護理人員要加強道德修養的培養,學習衛生法規,通過一個自身的良好形象來拉近和病人的距離。其次是加強專業護理的業務技術,嚴格執行護理規章,一切按著規范來,一定不能由著病人的想法,這樣老是聽病人的一旦出現了護理問題就很難脫離責任。最后就是一時的轉變,婦產科的護理是一門很現代化的服務行業,要不斷轉變自己的服務意識,時刻為病人著想,把病人的想法放到第一位,認真做好一個護理人員應該做到的工作,本著一個服務社會的心。還有就是一些對護理細節的學習,對于新生兒的護理知識,防止一些安全隱患的出現。
5 小結
近幾年隨著醫務護理水平的發展,人們對于醫務護理的要求也逐漸提高,尤其是在婦產科醫護中,在眾多的醫務護理工作中對于婦產科護理最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這關系到兩代人的生命安全問題。針對婦產科護理中可能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醫院應該做出合理的調整,培養專業素質過硬,經驗豐富,服務意識強的婦產科護理人員。相信隨著婦產科護理工作體系的不斷改進和完善,會很快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
參考文獻
[1] 趙纓;胡雁;周英鳳;;本科婦產科護理學課程的改革構思[J];護理學雜志;2006年10期
[2] 胡艷瓊;陳先華;;護理教育中形成性評價的研究現狀與展望[J];護理學雜志;2010年19期
[3] 郭蕾蕾;劉;李強;張林;;我國本科護理專業開設循證醫學課程的現狀[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年04期
[4] 肖日華,黃煥容,盛芙容;舒適護理在人工流產手術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05年15期
[5] 周襯歡;婦科計劃生育手術病人的舒適護理[J];南方護理學報;2004年05期
[6] 陳慕刁,李婉燕,李銀仙,黃柳婷;分娩時舒適護理實施的體會[J];中國婦幼保健;2005年03期
【關鍵詞】婦產科;護理工作;存在;問題;成因;對策
1 護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婦產科護士的專業水平不高
醫院婦產科的護理工作屬于一種高難度、服務要求較高的工作,要求相關的護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的基礎知識以及較強的專業技能,本著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努力為每一位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服務。然而,由于當前相關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低、技術水平不高等,造成較多的醫療事故頻頻出現。在實踐中,通常出現患者投訴部分護理人員的素質及技能不佳等現象,這不僅不利于醫院的經營發展,而且還給患者及其家屬帶來極大的心靈創傷。
1.2 婦產科的護理人員缺乏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導致婦產科護理人員缺乏較強責任心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兩點:首先,婦產科的護理工作過于繁忙且復雜,加上頻繁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導致護理人員的工作常常出錯。其次,婦產科護理人員本身的工作情緒、工作態度不端正以及不遵守相關制度等,這些均是導致護理人員出現工作失誤的內在因素,也是起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由于婦產科的護理工作具有重復性強的特點,隨著工齡的逐漸增加,護理人員易于養成慣性思維,習慣選用定式判斷的方式解決問題,造成在實踐中常常出現錯打針、錯發藥品以及藥液錯注等問題,這些均體現護理人員缺乏較強的工作責任心。
1.3 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對于待孕婦的護理是一件十分精細的工作,婦產科護理人員要嚴格按照生產過程的規范,這里的問題是護理人員的工作知識和經驗不足,有的沒有風險意識,責任心淡薄,在工作過程中不能做到細心護理,經常出現藥物的錯用,沒有法律意識,出現狀況后不能及時處理或者上報,最終會影響到孕婦和嬰兒的健康狀況,有的甚至因為護理不合理導致新生兒不能正常出生,或者窒息死亡等想象,引起護理糾紛等情況。
1.4 護理工作中與產婦及家人的溝通問題
護理因素也不完全是醫務護理人員的事情,在婦產科護理中還需要病人的積極配合,很多病人由于對護理員不滿意或者其他的情況而導致不能對護理人員進行很好的合作,這些都是在婦產科護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這時婦產科的護理人員有不能和家人做出及時的溝通,最終使護理沒有達到要求或者失敗。?婦產科護理在手術過程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在手術中的護理效果也是護理是否成功的關鍵,護理作為手術的一部分,對于手術的成功順利進行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婦產科的護理人員要做好在手術前的和病人適當的溝通和交流,能為患者創造一個放心的環境,并以一個平和的心態來對待,消除患者心中所有的顧慮,是手術能夠在一個很好的氣氛中順利進行的條件。其實很多時候手術的進行很容易受到患者情緒的影響,做好溝通交流后就排除了這樣的顧慮了。
2 婦產科護理工作存在問題產生的原因
2.1 護理人員缺乏責任心與技術水平不過硬
婦產科護理的服務對象有急診患者、手術患者、妊娠合并癥患者及新生兒等。這就要求婦產科護理人員要具備急診科和外科護士的“急”、內科護士的“細”、兒科護士的“暖”,而婦產科護理工作的繁瑣、細碎,易使護理人員在工作中注意力不集中,如護理人員在工作時沒有高度責任感,有章不循;技術水平不過硬,臨床經驗不豐富,也就容易產生護理質量缺陷。
2.2 護患間缺乏溝通
美國護理學家佩普羅認為護理是一種重要的、治療性的和人際間的過程,護理是一種教育工具和使人成熟的力量,護理人員與患者接觸最多,在與患者交往中,如果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態度冷漠,出現問題不主動與患者交流就易于出現護理質量缺陷而產生糾紛。如擇期手術患者術前未囑其禁食而造成麻醉后誤吸;子宮全切和次全切除術后患者未予宣教手術對性生活影響而影響生活質量;各項費用未能及時耐心解釋等等。
2.3 服務對象對護理的期望值過高
婦產科尤其產科正常待產者,患者及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期望值很高,如在待產、分娩過程中出現意外如胎心異常、頭位不正等可能需產鉗術或剖宮術,若不能及時與患者本人和其家屬溝通,讓患者有心理調適的過程,也會因其期望與客觀現實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導致不滿意情緒。
2.4 患者維權意識增強
隨著醫療科技進步,信息資訊網絡的普及以及服務對象健康知識了解程度的提高,患者維權意識亦不斷增強,若護理人員對相關法律、法規缺乏認識,也會造成護理質量缺陷。
3 婦產科護理工作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3.1 不斷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責任心
由于婦產科的護理工作較為繁瑣,因此,相對其他人而言,護理人員應具備更多的耐心及更強的責任心,細心呵護每一位產婦及新生的嬰兒,如對待親人般,關切及問候這些產婦與嬰兒。與此同時,護理人員應加強提升自身的專業素質,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以飽滿的精神去對待這份工作,熱愛這份工作。另外,醫院婦產科部門也應加強對護理人員愛崗敬業、樂于奉獻的精神教育,在實際操作中,本著對每一位病人負責的工作態度,嚴格規范護理人員的工作流程,努力做好婦產科的護理工作,有效滿足每一位產婦及嬰兒的需求。
3.2 提高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及業務水平
逐步增強婦產科護理人員的素質教育以及業務培訓,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技能水平。醫院除了組織全體員工開展法規政策的專題講座之外,也應定期開展相應的護理人員職業道德以及專業技能的教育培訓。通過培訓,促使護理人員養成良好的專業素質,進而逐步增強自身的工作責任心。另外,院內還應定時舉辦護士專業技能的考試,促使考試學分和職稱評比相掛鉤,調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熟練掌握自身的專業技能,將良好的專業素養全身心投入工作中,從而全面提升婦產科護理的工作質量。
3.3 構建及健全醫院婦產科的管理體系
在實際操作中,婦產科護理人員頻繁出錯的原因在于工作制度的不健全,醫院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體系。因此,要想提升婦產科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應加強實施醫院護理工作的管理制度,將各項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到婦產科護理工作的每一項環節中,促使護理人員的操作流程有章可循。與此同時,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做到獎罰分明,對于成績優異的護理人員,醫院應給予相應的獎賞,而對于工作不認真、操作不規范的護理工作者,應給予定期的技能培訓與考核,確保婦產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順利進行。
3.4 實施“以人為本”管理模式,激發護士自覺愛崗敬業
要在管理中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要能從護士的角度出發和想問題,在工作和生活中關心和照顧護士。可以聘請有水平、有名望的護士長把自己從護士到護士長的經歷講給年輕護士聽,多進行交流和指導。出現差錯失誤時,談話中多用柔和的語氣,千萬不可嚴厲斥責護士,以免傷害護士自尊心。同時還要根據醫院的有關規定,施行相應的懲罰措施。對于表現優秀的護士要施行表揚和獎勵,對工作突出者還要上報醫院,積極挖掘護士潛力,充分發揮其能力,做到“人盡其才,人盡其責”。還要使護士都有機會參與勞動模范的評比,對于其優秀事跡要及時公布,對受表彰的護理人員更要給予進修學習、出國訪問的機會,以此鼓勵更多的護士人員積極表現,實現醫院護理工作良性循環。要盡量保證護士充足的休息時間才能保證工作的質量。采取彈性排班,給予護士最大限度的照顧,提高其工作效率。護士長要在工作中多與護士進行溝通,啟發護士傾訴心中的困惑和壓力,盡力幫助其理順心緒,緩解壓力,引導護士共同創造和維護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相互達到最佳配合。平時多組織科室活動,鼓勵護士發揮自己特長,開展一些節日的慶祝晚會,也可以聘請國內外著名護理專家到醫院講課,讓更多護士參加學歷教育和經驗交流。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教授講座等,使護士的專業知識得到增強,提高護士群體的知識水平。通過各種渠道開展各項工作增加科室護士的凝聚力,創造力,增強科室護士的歸屬感。
【參考文獻】
【關鍵詞】婦科護理、安全隱患的分析、針對安全隱患的對策研究
1醫院婦科護理中目前存在有哪些安全隱患,影響了護理質量
1.1婦科護理專項護理知識缺乏,導致護理方式缺乏針對性
給婦科病人護理,是為了更好的幫助她進行身體恢復,還原女性生理健康。一些婦科疾病尤其容易因為護理不當,導致疾病感染或復發。由于醫院在護理培訓上沒有專項的婦科護理培訓,而是單純采用普適化護理,使得婦科護理缺乏專業度體現,讓病人與家屬產生不信任感。
1.2婦科病患多,護理人員工作壓力大,導致精力有限的情況
婦科科室病患比較多,由于護理人員需要同時照顧幾個幾個病人,造成病人照顧不周的情況。日常照顧需要很多精力,工作壓力也大,有時候病患多,就容易導致病患沒有辦法完全照料到。患者本來就對于自己的病情有心理顧慮,造成自己沒有被重視感。
1.3缺乏患者用藥的關注,對于不同婦科手術病人用藥沒有特別照護
婦科護理還需要配合用藥進行康復,有時候醫生在給藥時給出了用藥建議并有在藥物上貼明每日服用次數,用量,但仍然會有患者忘記及時用藥。導致有的本來一周可以康復的病情,變成了兩三周才能康復。或者有的造成過度用藥,服錯藥的情況。關注所護理病人的用藥情況,對于不同婦科手術病人沒有特別的進行照護,容易影響滿意度。
1.4缺乏與患者間的溝通,造成護患矛盾,影響患者康復情緒
婦科患者在醫院康復的過程中,本來就存在有一定的焦慮感。對于自己病情的擔心,對于病情對自己工作影響的擔心,還有一些婦科病是因為一些難以啟齒的原因所得容易造成內心被人知道的愧疚感。這個時候,如果護理人員在除了進行相關的身體會護理外,還需要與患者多溝通,解決心理焦慮問題。否則很容易造成護患矛盾,由于情緒影響康復進度。
2針對目前醫院婦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哪些解決對策
就目前醫院中婦科護理存在的現有問題,需要針對目前醫院婦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需要給予有效的解決對策。
2.1對于護理人員進行專項婦科護理知識培訓,強化專業護理技能
在醫院里對于護理人員進行專業的婦科護理培訓,使其掌握一定的婦科護理專業性知識。可以以一個月一到兩次培訓的頻率進行,強化現有的專業護理技能,讓婦科護理技術更精進。例如在進行子宮切除術前,需要在手術前一日和當日晨間,應用千分之一的洗液沖洗陰道、宮頸。手術前應當進行過敏源測試,且前一晚不要吃得太飽。
2.2在醫院內部實施婦科護理人員的護理質量監測,進行護理把控
在醫院內部對于現有婦科護理人員的護理人員進行評測,可以由醫院院長、婦科科室主任、優秀護理人員代表組成專業醫院護理質量評測小組。對于醫院婦科護理人員護理質量,還可以通過與病人間的溝通,對于護理人員進行評比,通過患者的感受評價了解現有的護理質量。例如,從護理人員哦的服務熱情,專業性護理操作技能,與患者的溝通這些維度等等進行滿意度評比[1]。
2.3對于一些醫院的新藥及時進行用藥培訓,與醫生溝通做好用藥提醒
醫院常常會上一些新藥,除了藥房人員、科室醫生外,婦科護理人員也需要對用藥知識有一定了解。在護理過程中,將患者的用藥提醒作為婦科護理中較為關鍵性的一環予以重視,包括內用藥和外用藥的提醒。例如宮頸糜爛的功能需要口服婦科千金片用藥,護理人員需要事先與醫生了解所護理病人的用藥需求,醫院則用新藥進來時提前進行培訓。
2.4增加心理護理培訓,與醫患間建立良好溝通,拉近心理距離
定期對于醫院的婦科護理人員,進行患者心理健康建設相關的培訓。學會平時與患者間能夠多多溝通,了解病人對于目前康復治療的感受,把病人當成朋友交心交流病情和內心感受,也可以從病人口中直接了解到一些患者的康復情況[2]。可以適當將其進行記錄,可作為病情觀察者與醫生及時溝通,為醫生調整康復治療方式提供參考,幫助病人更快康復。同時,學會安撫婦科病人,讓她們把一些因為私密感染的病癥用樂觀直視的情緒去對待,緩解羞愧和焦慮的心理。
心理護理指護理人員在與患者的交往中用自身的行為來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與行為,是運用心理學方法改變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使其主動調節自身情緒和意志,以達到緩解癥狀、早日實現康復的方法與手段的總稱。[1]隨著社會的進步與護理醫學的不斷發展,心理護理在臨床上的應用日益廣泛。
心理護理的基本要素包括以下幾方面:
1、需由具備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技能的護理人員實施:缺乏系統的心理知識,對現代心理學理論不了解,沒有一定的心理干預技能,僅僅通過良好的態度對他人進行安慰或勸告,雖然可以引導他人的心理癥狀得到緩解,但并不是心理護理。
2、需按一定的程序有步驟有計劃地實施:心理護理應以護理程序為基本的工作方法,即以評估、護理診斷、計劃、實施和評價的五個步驟,互為聯系、系統地解決問題。
3、需綜合使用各種心理學理論和技術:基于心理現象的復雜性,幾乎每一種心理行為問題,不同的心理學理論體系對其發生、發展機制等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論解釋,相應地采用各種不同的技術緩解或消除心理行為問題,促進個體心理健康。面對護理對象的形形的心理狀態,護理人員應選擇那些臨床中簡便易行、行之有效的相關理論和技術。
4、針對護理對象存在的或潛在的心理行為問題實施護理:心理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評估護理對象現存的心理行為問題,或評估心理平衡遭受破壞的可能性及其相關因素,然后針對存在的或潛在的心理行為問題進行心理護理。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醫學知識的普及,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增強,在就醫過程中伴隨的心理問題日益復雜,婦產科患者尤其如此。作為常規生理護理的有力補充,心理護理不僅能滿足婦產科患者的治療需求,還能為患者創造舒適放松的就醫環境,有效緩解患者的精神壓力,使患者能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疾病。因此,心理護理對婦產科患者來說尤其重要。
2.婦產科患者臨床心理特征
2.1婦科患者的心理特征
本文所指的婦科患者是指接受產科以外的婦產科常規疾病,如子宮、卵巢切除、陰道出血、婦科腫瘤等治療的患者。臨床上婦科患者常見的心理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恐懼。恐懼心理在婦科患者的身上表現為多慮、緊張、恐懼、愛挑剔、易激怒、不聽從醫護人員忠告等,這些往往造成患者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尿頻、心慌或頭暈等。接受子宮、卵巢切除手術的患者由于對麻醉的認識不多和對手術過程的擔心,心理上易產生壓力,從而產生恐懼麻醉和手術、擔心手術后性功能改變等心理。
二、自卑。婦科患者的自卑心理主要表現為情緒低落、對疾病治療沒有信心, 這種心理在腫瘤患者和性病患者中最為常見。腫瘤患者常常擔心自己身上的腫瘤是惡性腫瘤,這樣不僅會給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困難,高昂的醫藥費用還會給家庭帶來負擔。部分惡性腫瘤病人在得知自己的真實情況后,變得不愿意與人交談、悲觀失望、情緒低落、經常發脾氣,有的甚至拒絕接受治療。性病患者常常因為擔心親戚朋友知道后冷落自己,擔心自己會受到醫護人員的歧視,有的還擔心今后的生育問題等而出現自卑的心理。
2.2孕產婦的心理特征
孕產婦不僅會擔心自己,還會擔心胎兒,其特殊的地位決定了她們的臨床心理特征,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害羞。由于涉及性與生殖等隱私問題,許多患者離開了平時熟悉的生活環境而住進陌生的醫院,對這方面的問題顯得十分謹慎,不愿意與別人交流。未婚先孕和生育知識欠缺的女生普遍存在害羞心理。前者多害怕被熟人發現而產生悔恨、自責、羞愧、負罪的心理。后者因為對醫院妊娠分娩的流程了解不夠而存在擔心自己隱私受侵犯等心理障礙。
二、憂慮。孕產婦的憂慮心理主要表現在她們對分娩、對胎兒及對家庭因素的憂慮等三個方面。[2]初產婦對于來自親朋好友之間的傳說及自己所目睹的其他產婦分娩經歷,經產婦對于上次分娩的回憶都能使她們對自己是否能正常分娩產生憂慮,這一點在那些文化程度高的高齡初產婦中表現得最明顯;受傳統封建思想的影響,部分產婦除了要忍受分娩的陣痛,還要為自己能否生一個理想的孩子而憂慮,擔心生女孩會受到家人冷落的產婦也大量存在;對于隱瞞婚前做過人流術甚至多次人流術而以初產女自居的患者來說,她們還會為分娩對產后的影響而感到憂慮。
三、恐懼。一些患有急、重癥,如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癥、子宮破裂、胎盤早期剝離、難產、產后出血等的孕產婦,會由于自己突然從健康孕產婦變成重患者而在短時間內無法適應,加上起病突然、病情發展較快,自身也沒有充足的思想準備,她們很容易陷入極度的恐懼之中。
3.婦產科患者的心理護理
由上面可知,由于婦產科的特殊性,無論是婦科患者還是孕產婦,都會在臨床上表現出恐懼、憂慮、害羞、自卑等相似的心理狀態。針對婦產科患者普遍存在的這些心理特征,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心理護理:
3.1加強與患者的溝通
學會與患者進行溝通是做好婦產科心理護理的前提。而護理人員懂得尊重與關愛患者是加強與患者溝通的關鍵所在。護理人員態度上要和藹可親,要能理解患者的苦衷,要主動關心安慰患者,幫助她們放下思想包袱,努力讓患者感覺到親人般的溫暖。對性病患者不能嘲諷,而應該給予她們更多的尊重、理解與關心,努力增強她們的安全感和對護理人員的信任感。平時加強與患者的語言溝通,能對患者起到心理調節和心理支持的作用,使治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加強對患者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對婦產科心理護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很多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產生的不必要的心理障礙是由于其醫學知識的欠缺所造成的。例如,對于患者出現的對麻醉和手術的心理恐懼,護理人員要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她們講解有關知識,對患者的各種疑問給予負責任的回答,使患者對手術的流程和影響有清楚的認識,以此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幫助她們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治療。
3.3強化心理護理的業務能力
由于患者的家族背景、受教育程度、性格等不同,患者的心理活動也不盡相同。因此,護理人員還必須學會對癥下藥,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心理護理方法。這就要求婦產科護理人員要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充實自己心理、倫理、人文等各方面的知識與修養,不斷積累心理護理的經驗,努力提高自己心理護理的業務能力。
規范化的專業培訓有助于快速提高婦科病房低年資護士的專科知識水平及臨床實踐能力。通過對本科室低年資護士采取“以老帶新”方式進行規范化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低年資護士的臨床綜合護理能力,以期能達到獨立當班,保證護理安全,加速患者康復的目的。
關鍵詞:低年資護士;專科護理能力;培訓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8-0218-01
婦科病房專科性較強,對護士的專科知識要求高。而一些“低年資護士”因其缺乏工作經驗,且實踐能力相對較弱,往往會影響護理質量[1]。為使年輕護士能夠更快更好地適應婦科臨床工作,我科對低年資護士實行“以老帶新”臨床培訓工作,從而希望更好地提高年輕護士臨床實際工作能力。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婦科低年資護士,包括新進護士或者輪轉新入科護士。
1.2 培訓方法
1.2.1 制定培訓目標:
在優質護理服務理念的指引下,以病人為中心,對護士進行全面地優質護理相關內容及專業知識的培訓。進一步規范臨床護理工作,切實加強基礎護理,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給病人提供周到的生活護理、細致的人性化護理,到位的專科護理,做到生活護理和專科護理相結合,生活照顧、病情觀察和臨床護理不分家。掌握婦科專業基礎知識和常用急救技術,能夠獨立地完成臨床工作,能夠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護理服務[2]。
1.2.1.1 基礎培訓目標:
熟悉優質護理的一系列服務要求及流程,掌握婦科病房的各項規章制度及專科護理操作,掌握婦科各常見疾病及緊急情況處理措施,掌握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評估及方法等。
1.2.1.2 實踐培訓目標:
掌握婦科基礎護理工作及常規護理操作技能;掌握各班次工作職責并能勝任各班次工作;能獨立完成本專科護理,掌握護理病歷書寫要求。
1.2.2 選擇培訓老師:
在科室護士長的帶領下,通過“以老帶新”的方法,選擇臨床經驗豐富、專科理論知識及技能扎實、護患溝通能力良好、工作責任心強的護師職稱以上老師進行培訓。充分發揮導師制帶教的作用,提高規范化培訓的實踐效果[3]。初期安排與帶教老師一起搭班,結合各個班次常規工作及重點工作內容進行講解,有利于低年資護士遇到問題能及時提出并給予解決,并發現低年資護士的問題給予指導。帶教老師通過專科理論知識、操作考試、護理查房、個案分析、臨床能力評估等等,對低年資護士的專科護理能力進行系統分析與客觀評價,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以及需加強培訓的地方,并據此及時調整培訓計劃。
1.2.3 制定培訓計劃:采用“階段目標教學法”進行培訓 :
“階段目標教學法”由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學家布魯姆提出,它是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以層層分解、環環相扣的教學目標為主線的一種全新教學模式[4]。根據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知識及護理常規等制定培訓及學習計劃,包括周計劃、月計劃。列出各階段需重點掌握的內容,包括自學內容和培訓內容,培訓形式有每周一、周五早會學習、每月業務學習培訓、不定期護理查房等,由帶教老師督促學習和落實,護士長不定期檢查,及時了解新護士理論學習進展和技能掌握程度,使培訓有依據、有標準、有落實、有反饋。
1.2.4 培訓內容及方式
1.2.4.1 基礎培訓:第1階段(第1-2周):
新入科當天由護士長介紹科室各項規章制度以及低年資護士培訓模式,并進行專科專題講座;第2天開始由帶教老師進行帶教,主要目標是熟悉科室環境,強化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的理論知識、手術方式及護理要求,做好病人入院評估及宣教,培養婦科病房護理人員基本素質。
1.2.4.2 專科培訓:第2階段(第3-8周):
由帶教老師對婦科常見疾病史的采集、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腫瘤清掃手術、陰式手術等術前各項準備及健康教育內容指導、術后患者的護理步驟與流程、異位妊娠等突發緊急情況的搶救處理進行專題講座。涉及專科知識技能、專科管理、感染控制、病情觀察、風險評估等,并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指導低年資護士對婦科麻醉和手術方式要有確切的觀察與了解,并及時發現潛在的護理問題。主要目標是掌握生活護理班、治療班、辦公班、早班、中班、晚班、夜班的職責;夜間急診患者接診、處理流程;能獨立進行婦科常用的護理操作,如會陰護理、陰道擦洗、導尿、腹腔鏡操、盆底功能鍛煉、輸液泵等操作及術前術后宣教;熟悉婦科危急重癥的搶救流程、觀察、護理要點;學習各項應急流程。
1.2.4.3 實踐培訓:第3階段(第9-12周):
主要目標是在帶教老師的監管下單獨分管病人的日常護理,完成各個班次的工作,獨立做好護理病歷的書寫,進一步掌握婦科危急重癥的搶救流程、觀察、護理要點,通過不同時期病人護理的橫斷面進行床邊護理能力評估及考核,深化專科護理內涵。
1.2.4.4 預見性護理能力培訓:
一般認為,“預見性護理”是護士綜合運用醫學知識,針對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與判斷,找出現有和潛在的護理問題,在此基礎上通過采取相應的護理和干預措施,實現對護理風險的有效防范[5]。我科室根據從病人入院、手術前、手術后、特殊用藥(化療等)、出院前等各個環節制定出病人健康教育評估表及婦科專科護理記錄單,內容涉及跌倒/墜床危險因素評估、生命體征動態監測、腹痛及陰道出血觀察、術后深靜脈血栓風險評估等,促進年輕護士全面及時觀察病情變化,綜合分析,預見性地對于風險因素及時干預,降低并發癥的發生。
1.2.4.5 急救能力的專項培訓及情景模擬訓練:
將急救能力培訓分為單項操作培訓和選項操作培訓。單項操作一般為醫院規范化培訓內容,包括急救技術操作(徒手心肺復蘇、吸痰、吸氧)和急救儀器的使用(簡易呼吸器、心電監護儀、除顫儀、輸液泵、注射泵)。選項操作是科室護士長根據本科的專業特點選擇急危重病例的不同而有所不同[6],如異位妊娠失血性休克、紫杉醇化療過敏休克、硫酸鎂保胎治療觀察等制定搶救流程,并進行情景模擬訓練。單項操作練習熟練以后方可進入情景模擬訓練。利用業余時間在科室練習,由幾位低年資護士分別輪流扮演病人、家屬、醫生、護士、管理人員,反復演練,直至熟練。帶教老師在旁觀看并給予點評指導。
1.2.5 考核:
考核周期為每月進行,考核方式分為理論和操作考核。由護士長及帶教老師對包括護理部和大科在內的考核結果進行科學分析,全面了解培訓的效果以及培訓中存在的重點問題,督促改進并提出下一步培訓重點。通過以老帶新的方法,主要培養低年資護士獨立工作的評判性思維能力,從而能更好地處理臨床實際工作。由護士長及帶教老師根據科室自制《年輕護士臨床實際工作能力考核評分表》進行考核,主要評定低年資護士的護理評估、分析判斷、臨床護理能力及理論知識水平。每一項都有具體的評分標準,以此來考核護士的臨床綜合能力。
2 效果評價
通過對低年資護士不定期的考核,我們發現她們的評定成績每次都在不斷地提高,與病人、醫生及各相關科室人員的溝通交流能力逐漸加強。她們能主動了解病人需求,善于關注病情變化并及時與醫生匯報處理,且病人的滿意度也在不斷地上升,醫生對護士的工作配合滿意度也大幅度提高。
3 體會
3.1 提高了低年資護士對于整體護理的認識:
低年資護士由于實踐經驗的缺乏,往往會在工作崗位上產生無所適從感,在工作初期如能獲得明確的指導,那就會增加其承受專業壓力的能力[7]。通過科室專業知識與技能的培訓,不僅能增加護士對職業的認同感,也能全面提高護士的綜合能力,使其對整體護理有更明確的認識。
3.2 降低了低年資護士職業風險的發生概率:
有研究指出,3年以下護士是發生護理缺陷的高危人群[8]。而低年資護士由于對專科知識了解較薄弱,容易發生專科風險。護理部把新護士列為風險管理的重點人員,在崗前培訓時就醫療、護理的法律法規進行學習,用實際事例作為反面教材強化新護士的風險意識,臨床中帶教老師對低年資護士嚴格實行一對一帶教,規范護理操作流程,進行風險案例討論,讓她們掌握專科常見護理風險的高危因素、基本特性,加強急救能力的專項培訓及情景模擬訓練,對工作中可能存在的護理風險盡早發現和預見性處理[9]。因此,本科室通過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專科培訓,能較好地降低護士職業風險。
3.3 增強了低年資護士開展護理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對低年資護士預見性護理意識和專業能力的培養,能夠提高護士獨立思維與鉆研的能力,保證護士進行安全、有效的護理行為。充分調動護士的積極性,體現護士的自身價值。同時,通過“以老帶新”模式的培訓,激發了她們的工作積極性,使護理工作由被動變為主動,體現護理專業價值。
4 總結
對低年資護士護理能力的培養,需要及時了解年輕護士思想動態及需求,多關心,少指責,勤指導。整個護理團隊應當發揚團結協作、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要在護士長的帶領下關心愛護新護士的生活,讓她們盡快融入集體,感受到集體的溫暖。對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艱巨的工作,它需要各級護理人員的通力合作。具體而言,對低年資護士培養的要點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要培養職業使命感和工作責任心。身邊的同事、領導們的以身作則、言傳身教就是非常好的正能量;其次,要有目標、分層次地培養低年資護士的各種護理技能。包括預見性護理、風險意識和溝通能力的培養、各種急救情景的模擬等;最后,要培養其主動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和鼓勵她們參加病房管理,不斷提高低年資護士的綜合能力,最大程度滿足病人的需求,對病人實施安全、可靠的治療和護理服務,從而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水平[10]。
參考文獻
[1] 蔣銀芬.低年資護士綜合能力培訓模式探討[J].中國醫院管理,2008,28(4):55.
[2] 馮素文,金穎,余曉燕.分層規范化培訓在婦產科新護士培養中的應用[J].護理與康復,2012,11(6):584-586.
[3] 楊華.實行導師制帶教 提高護士規范化培訓效果[J].全科護理,2011,9(2):455-456.
[4] 王黎.階段目標教學法在產科病區新護士帶教中的應用[J].浙江醫學教育,2014,13(1):34-35,50.
[5] 張穎.預見性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J].天津護理,2011,2(19):122-123.
[6] 嚴秀芳.應用情景模擬訓練提高低年資護士急救能力的實踐及其效果評價[J].中國護理管理,2012 ,12(4):79-80.
[7] 雪麗霜.新護士夜班能力的培養[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2003,22(5):213-215.
[8] 鄭鳳君.85起護理缺陷發生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護理與康復,2006,5(3):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