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農貿市場設計規劃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現狀
城區現有各類集貿市場15個,其中農貿市場9個,工業消費者市場3個,其它專業市場3個。市場總體規模均不大,除翠百路農貿市場和紅光農貿市場年成交額在1億元以上,其余市場的年成交額都不超過5千元。幾個主要市場的大致情況如下:
1、翠百路市場
該市場95年由當時的__市政府組織興建,__市商業網點建設,市場共投資325.8萬元(其中工商部門投資100萬元)。市場建成后由當時__市蔬菜公司承包經營,市場攤位年收入100萬元左右(除門面外),目前,該市場現有市場管理人員20余人,由于市場管理人員都是本公司正式職工,市場經營的好壞不直接影響管理工作人員的收入,同時,經營收入絕大部分用于本公司職工工資支出,承包經營后再無資金投入市場的維修和改造,該市場仍是初建時的狀況,市場大棚遍處漏水、電線也存在著不安全因素,加之管理人員拿固定工資,責任不清,管理職能以落實到位。該市場創建多次被新聞媒體曝光,市場贓亂差的問題至今得不到解決。20__年被區安委會列為重大安全隱患單位,責令限期整改,由于物業管理單位體制等原因,安全隱患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實,我局已向區政府匯報,請求政府牽頭,召集相關責任單位,進一步明確安全責任,落實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2、紅光市場
紅光市場第一期工程于94年興建,開辦者為紅光實業總公司,第二期工程20__年建成投入使用,市場管理人員均為原紅光村村民。該市場系紅光實業總公司的下屬單位,實行報帳制,不獨立核算,市場收入全額上交公司,市場的管理人員在公司拿固定工資,市場全部是個體經營的門面房,安全隱患多。20__市場內“企鵝沙發店”被焚僅是一例。近年來,紅光實業總公司,雖對一期工程的對外門面進行了整修,但原第一期工程的設施老化、陳舊,安全隱患突現,亟需改造維修。
3、毓秀門市場
該市場于99年由原市房管局興建并投入使用,市場設施較好,20__年下半年,該市場對外承包,采取聘用制聘用物業管理人員,目前由于被聘用的市場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和管理方法欠缺,該市場秩序一直較差。
4 、杏花村小商品市場
該市場于93年由當時的__市政府牽頭,興濟房地產公司組織開發,工商部門投資20萬元。由于該公司開發后將市場內門面房大部分賣給了個體經營戶,公用設施無人問津,雖然成立了興宇物業管理公司,但不能履行市場物業管理職責,市場管理混亂,衛生秩序差,存在著市場內物業管理部門不健全,不能履行管理責任;市場內電線亂拉亂接現象嚴重;消防設施不齊全,消防通道不暢通,消防標志不明確(如發生火災消防車很難到達一些場所);市場內無專(兼)職消防人員;場內存在經營戶與居戶混住,住所的安全意識淡薄(有燒煤等使用明火現象)存在重大安全隱患。20__年、20__年該市場均被區安委會列為重大安全隱患單位,我局已多方努力,敦促物業單位進行整治,由于該市場已整體銷售給個體,物業管理不能履行職責,安全整改措施一直未落實。20__年、20__年我局已多次向區政府、區安委會匯報、請示,請求政府牽頭召集相關責任單位,進一步明確安全責任。制定整改措施,消除安全隱患。
5、中意批發市場
該市場是中意房地產開發公司興建,20__年正式投入使用。該市場是城區唯一蔬菜批發市場,現有批發經營戶14戶,蔬菜批發輻射__城區周邊的鄉鎮及周邊石臺、青陽等縣。已初具規模,該市場距城區較遠,給城區農貿蔬菜批發帶來一定的不方便,因此,制約著市場的發展。
二、產生城區集貿市場不足的原因
一是市場建設先天不足,市場規劃不合理。
現有的市場由于大都是在90年代初期興建,市場的設計規劃不盡合理。1、城區所有市場都沒有設停車場,各種車輛沒有固定地點停放,車輛占道停放和進場停放的情況大量存在,導致市場的安全通道不暢。2、部分市場消防設施不齊全,(如杏花村小商品市場)存在消防安全隱患;3、市場與商居混合,未能采取有效地隔離,如紅光市場一期工程,小商品市場均存在經營戶與居戶混住,因此,市場無法杜絕使用明火,從而存在安全隱患。4、有些市場設施簡陋、陳舊、電線老化(如翠百路市場大棚已經腐爛)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
二是市場管理體制不順,責任不明。
城區市場開辦單位都是市、區、企事業單位,分屬多家管理,市場管理人員都是市場開辦單位的正式職工,市場實行報帳制,不單獨核算,市場經營和管理工作的好壞不直接與市場管理人員掛鉤,端著鐵飯碗怎能管好市場?由于市場管理責任不明,體制不順等問題的存在,導致市場管理暴露的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三是現有市場管理體制難以使市場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根據有關法規規定,工商部門是集貿市場主要監管部門,承擔大量的集貿市場監管職責,但市場的人財物三權均不在工商,工商部門對市場物業管理單位無任何制約措施。有些市場物業單位對工商部門的日常監管,置若惘聞,不予配合,甚至公開抵觸。工商部門根據《安徽省城鄉集貿市場管理條例》明確了市場開辦者的職責,并制定了一系列有關市場創建的獎懲措施,但無法兌現。市場設施的改造資金和用于市場保潔等方面 的費用,工商部門無法落實。對市場監管中出現的問題,工商部門是看得見、管不著,有力使不上,遇有突擊性工作任務,工商干部只好自己動手,甚至由工商干部充當物業管理人員,因此,現有市場管理體制難以使市場管理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
一、規劃引領,推進鎮村聯動建設
九江縣賽城湖新區按照“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突出彰顯地方文化特色,以宜居、宜游、宜業為目標,努力打造文化之城、生態之城、實力之城、和諧之城”的定位。立足高標準、大手筆進行規劃。一是“一城兩鎮三區”區域節點。九江縣堅持全域的理念修編完善城鎮規劃體系,制訂了20年中長期城市發展總體規劃,編制了東泉路兩邊、昌九高速以西和港口街鎮、城門鄉等近期重點建設區域景觀設計規劃,編制了縣城新區行政中心等三大板塊建設詳細規劃,從而跳出現有的“小沙河”概念,規劃“大沙河”布局,將“一城兩鎮三區”納入大沙河規劃(“一城”即沙河城,“兩鎮”即港口鎮、城門鎮,“三區”即赤湖工業區、沙河工業區、獅子物流區),城市規劃面積由原來的12平方公里擴展到40平方公里。賽城湖新區位于八里湖、賽城湖西南岸,緊鄰九江市新城,核心區位于沙河街鎮、城門鄉、獅子鎮交匯處,是新縣城“一城兩鎮三區”區域節點。獅城大道是縣城連接獅子、城門的主要通道;東泉西大道和獅城大道鐵路下穿工程,實現沙河老城與賽城湖新城全面對接;賽城湖跨湖大橋建成通車,與開發區城西港區、港口街鎮相連,形成立體互通。二是未來縣城發展的中心地帶。九江縣充分考慮發展空間的局限和文化資源的特點,賽城湖新區作為九江縣未來發展的中心地帶,依托賽城湖6萬畝水面資源和20公里湖岸線,大力發展旅游、休閑、娛樂、會展等第三產業,發展總部經濟、樓宇經濟、房產經濟,努力打造成為全國性度假會議基地,大九江都市區重要的增長極和南部區域中心;打造為集商務、商業、居住、休閑娛樂等多功能為一體的新城市中心區。三是八里湖新區的延續。隨著九江市城市發展由兩湖時代走進八里湖時代,賽城湖是大沙河規劃區內最大、最美的湖泊,南岸約28公里長的優良環湖岸線,而且水質優、環境美、視野大,是大沙河現有城市規劃區“濱湖親水”的首選之地。而賽城湖與八里湖緊密相連,一橋之隔,未來賽城湖新區必將成為九江中心城區一個主要組團,九江市民休閑度假的一個好去處。
二、設施對接,帶動鎮村聯動建設
賽城湖新區按照編制一個新區規劃,修建兩條路網,建設三個安置小區,配套好學校、衛生院、購物廣場、休閑公園等四項公共服務設施,落實好就業、醫療、教育、住房、養老保險等五項保障措施的“12345”工程的基本思路,全面完善新區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一是完善了路網建設。加快城鄉交通網絡建設,構建以縣城為樞紐、貫通港口、城門、獅子、沙河環湖半小時經濟圈。新區總投入12億元,修建32.597公里的路網,主要包括獅城大道、環湖路、東泉西大道、環湖東路、環湖南路、東泉及獅城大道鐵路下穿和賽城湖跨湖大橋等項目,截止目前,獅城大道、環湖路、環湖東路等項目已建成通車,其他項目正在緊張施工,力爭明年6月賽城湖跨湖大橋通車。獅城大道北起城西港區九碼快速公路省棉科所,南止雙瑞公路與杭瑞高速公路獅子互通連接線,是連接獅子鎮、城門鄉的主要通道。東泉西大道是連接九江縣城與賽城湖新城的重要交通干道,東泉西大道連接線鐵路下穿道路工程將為消除武九、京九上下行四條鐵路線障礙,打通賽城湖新城東面交通動脈,實現沙河老城與賽城湖新城全面對接,為“一城兩鎮三區”大沙河發展格局奠定基礎。賽城湖跨湖大橋北接城西港區,南通城門鎮,大橋通車以后,從縣城沙河到赤湖工業園只需15分鐘車程,環沙河、城門、城西港區、九江市區可以形成半小時城市經濟圈。二是加強安置小區建設。為改善新區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九江縣通過整合資金,實行搬遷移民扶貧,建設了多個安置小區,鼓勵農民進城進園,進中心鎮和中心村居住。如青峰、楊花安置小區、東風嘉園安置小區、獅子鎮獅子洞中心村、陳洼中心村、城門鄉聯盟安置小區、興聯中心村和石橋中心村。總計投資6.6億元,可安置2130戶,安置人口9060人。三是加強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新區施工用水、用電等配套設施已全部完成,臨時施工便道全部貫通,公共設施部分的學校、村部、農貿市場、幼兒園已完成內外裝修,即將投入使用。可容納8000名學生就讀的九江縣賽城湖新區優質示范高級中學,已完成項目可研、立項及用地規劃,規劃設計方案近期即將完成,項目的征地拆遷工作,并啟動房屋拆遷工作。
三、產業聯動,支撐鎮村聯動建設
賽城湖新區充分利用近城、臨江、沿路、靠山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旅游、休閑、娛樂等第三產業,結合中華賢母文化園和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旅游項目,對豐富九江縣的人文自然資源,整體提升九江縣城市品位以及對增強青少年科學文化素質都將會有重要的推動作用,將填補九江城區缺乏與著名旅游勝地廬山相適應景區的空白,豐富完善大廬山旅游圈,實現九江市城區水上旅游與廬山風景旅游錯位發展,項目建成后,年接待能力可達百萬人次,相當于在山下再造一座廬山,每年可產生約5億元的直接經濟收入和數十億元的間接收入,提供1萬多個就業崗位。此外,利用獅子物流園區發展物流業。獅子鎮物流園區,控制性詳細規劃2.1平方公里,可以引進綠色食品物流,商業配送物流。物流加工、多式聯運等物流企業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