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中化學實驗的目的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對教育行業重度的日益增長,新課程應運而生。新課改中將“以人為本”、“高效課堂”放在了重要位置,這也是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質量的關鍵性因素。雖然新課改已經實行,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高中化學教師教學模式依然單一守舊,教師對實驗價值的認知不夠深入,導致學生自主實驗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運用,實驗室利用效率不高等問題的出現。因此,解決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是化學教學的當務之急。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方法和理念守舊
雖然新課改已經頒布,但受到傳統教學方法的影響,大多數教師依然保持著“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處于一個被動的狀態,被強制性的灌輸知識,而對實際內容和操作要領的理解不清晰,忽視實驗過程。在教學模式上,部分教師不懂得“因材施教”,教學上沒有針對性,不注重對學生自主能力和對化學實驗實際運用的培養。在教學理念上,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高中化學教師認為學生在高考中化學考試只要求筆試,不考實操,實驗與否都不太重要,這造成學生空有理論知識,而在實際操作中無法得心應手。
(二)實驗室利用率低
傳統的實驗室管理模式,是依附于課程內容而產生的,根據教程理論知識和實驗要求,將學生集中在短暫的上課時間內進行實驗,大部分時間實驗室處于一個閑置的狀態,使得實驗課實驗室使用超負荷,而課余時間實驗室閑置。資源利用不合理,造成實驗室資源浪費,同時也對提升實驗室規模起到了限制作用。
(三)實驗操作中的問題
1.實驗陋習
學生在化學實驗中存在很多陋習,如在進行實驗前沒有做好課前準備,實驗中對于實驗內容和實驗裝置了解不清晰,無法流暢、有序的做好實驗。有時對實驗中出現的現象沒有及時進行記錄,對實驗報告的填寫上馬虎應付。在完成試驗后,對于實驗道具和材料沒有整理完就離開等現象時有發生。
2.操作不標準
化學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實驗前,會先演示一遍,在演示過程中,學生對該實驗會產生一定的理解,這樣能有效提高實驗水平。但是學生在自主進行實驗時,有很多操作不標準的現象。以“一定物質量濃度溶液的配制”這一實驗為例,一些學生在滴加溶液時將滴管插入試管中,對于固體化學材料的取用上出現誤差,試管在加熱前不事先預熱等操作中行為不規范。
3.不重視實驗安全
在實驗中一些學生由于個人原因,在操作中對實驗的安全性不夠重視,這樣極易造成在實驗中受傷。例如在乙醇和濃硫酸加熱過程中沒有事先預熱,直接將試管底部對準酒精燈進行加熱,造成液體噴出更有甚者出現試管爆炸,這對學生的自身安全上造成了很大的威脅。
二、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以學生為主體
傳統的中式課堂教學,造成學生對知識的接收一直處于被動的狀態。課程標準中要求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即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從旁指導為輔”。同時在授課中,老師講解的內容是否生動有趣、切合實事,學生是否真正融會貫通,都和教師的課前準備有著密切的關系。充分的課前準備,生動的講解方式,積極的思想引導,加強師生互動,教學貼近學生思想,更與社會生活接軌。例如,教師在進行“銅和濃硫酸反應”的實驗教學中,可以向學生提問:“同學們知道什么條件下銅會變成黑色的嗎?”以此引起學生對該實驗的興趣,在演示完實驗步驟后,積極指導學生進行操作,注意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實驗的主動性和發散性思維。
(二)提高實驗室利用率
向校方申請化學實驗室在閑置時間,學生可以自主使用。避免因化學實驗課上的超負荷現象,而對實驗內容和過程了解不清晰的同學對化學實驗產生無所謂或者產生厭煩心理的現象。有利于實驗室利用率的提高,同時也對學生進一步理解實驗內容、每個人都能全面參與實驗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規范操作并提升學生安全意識
針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不規范現象,教師應對其進行嚴格的監督,以及指導。同時也要樹立一個和諧友好的教師形象,避免一些同學因對教師的敬畏,嚴謹的師生關系,而造成“不懂裝懂”、有疑惑和問題不敢向老師提出的現象。并且對于實驗中因操作不當而引起的安全事故,在課程講解中也要對學生進行提醒,并且加強學生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上的培養,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進一步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效率和質量。
結束語:
本文以我國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為切入點,針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加強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改變教學方式和理念、加強師生交流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等對策,以期突破教學瓶頸,改變教學觀念和模式,緩和師生關系,提高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自主性、積極性和發散性,從而提高高中化學實驗課堂的教學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關鍵詞】化學實驗改進
一、引言
化學是高中課程中必修的一門課程,不同于其他科目,化學課程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實驗。化學課程中的很多理論都可以通過實驗展現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深入了解相關理論,更好地學習化學。在高中化學課程中,實驗部分的內容則更多。化學實驗具有形象、直接等特點。目前,我國的高中化學實驗正在逐漸發展,將更趨于研究、實用的方向。
我國《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實驗)》指出,在學生學習化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學生的實驗活動,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各學校對于高中化學實驗還不夠重視,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模式還不夠成熟。開展化學實驗的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當然是在化學實驗能夠充分表現出相關的化學知識的基礎上,同時,在這個基礎上,化學實驗也應該重視實驗的過程,包括化學實驗的方法、目的和拓展研究,即高中化學實驗在呈現一定化學知識的基礎上,還應給學生留有思考和探索的余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和積極思考。
目前,我國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化學實驗已成為一個教學方面的研究熱點。高中化學實驗的開展內容應包括如下內容,一是設計實驗方法,要保障實驗的嚴謹性,能夠體現出化學知識,二是準備實驗設備,選擇合適的實驗設備以保障化學實驗能夠良好開展,三是設計實驗的拓展部分,保證實驗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和延展性。相比于傳統的高中化學實驗,即老師單方面展示實驗,上述化學實驗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我國目前的高中化學實驗還需要不斷的改進,這樣才能保證化學實驗的生命力。
二、高中化學實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高中化學實驗也應該不斷改進,才能做到與時俱進,才能更好地為高中化學課程服務。在對高中化學實驗進行改進之前,先剖析一下高中化學實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過于依賴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
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老師已經習慣了使用傳統的實驗儀器。傳統的實驗儀器對化學實驗的開展具有較大的保障性,很大程度上能夠保證化學實驗的良好運行,但是,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一般比較笨拙,靈活性較差,在某種程度上,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禁錮了化學實驗的靈動性。當然,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有它的好處,但廣大化學老師不應太過于依賴和信任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應在化學實驗過程中,對傳統的實驗儀器提出質疑,并不斷改進傳統的實驗儀器,使得化學實驗得到不斷的改進。
例如,一是在“白磷加熱”這一項化學實驗中,許多化學老師已經習慣了使用鐵架臺來夾持試管,但是,鐵架臺比較笨重,給實驗帶來諸多不便,另一方面,用于加熱的酒精燈在使用過程中也不太安全。二是在“濃硫酸的脫水性實驗”這項實驗中,在這項實驗中需要稱取一定量的蔗糖,許多化學老師都是采用傳統的化學儀器,即使用托盤天平來稱量蔗糖,但是,托盤天平的精確度不高,且在人工操作過程中產生的誤差較大,這很容易影響整個實驗的準確性。簡而言之,上述化學實驗中存在許多不方便和不安全的因素,這都是由于化學老師過于依賴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導致的。
(2)總是采用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
上文已經闡述,化學實驗開展內容中的其中一項就是設計化學實驗的方法。化學實驗方法的基礎是達到實驗目的,體現出一定的化學知識。可見化學實驗方法對于開展化學實驗的重要性。我國高中化學課程對于化學實驗方面的要求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實驗方法,并掌握相關實驗儀器的功能和應用。目前,我國高中化學課程中的化學實驗內容較為豐富,化學實驗方法對于學生更好地掌握化學實驗有著重大作用。毫無疑問,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化學老師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化學老師對于化學實驗的操作和對于化學實驗方法的采用,對于學生化學實驗的學習有著很大影響。但是,目前,我國許多高中化學老師在化學實驗過程中,總是采用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來為學生講解。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有它的好處,可以簡明的表現化學實驗的內容。但是,高中化學老師不應該采用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這會導致學生的定向思維,不利于學生主動性和積極性的培養。
例如,在“氨氣與氯化氫反應”這項化學實驗中,高中化學老師采用的常規實驗方法是,老師分別用兩根玻璃棒去蘸取事先準備好的濃氨水與濃鹽酸,然后將蘸取了溶液的兩根玻璃棒慢慢接近,由于濃氨水與濃鹽酸的易揮發性,兩根玻璃棒足夠接近時,即會發生反應,并放出大量的白煙。這個實驗方法中存在許多缺點,一是用玻璃棒蘸取溶液的量不好控制,二是手工操作不夠精確,三是實驗的安全問題無法保障。這表明,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存在許多不合理的地方,尤其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一些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已經無法滿足高中化學實驗新課程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學老師在進行化學實驗教學時,不應該總是采用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而是應該根據具體的化學實驗制定具體的實驗方法,當然,可以借鑒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同時,化學老師還可以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制定化學實驗方法,引導學生主動和積極地學習化學實驗。
三、高中化學實驗的一些改進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實驗相較于課堂教學,具有更加形象、直接等特點,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同時,在新課程要求中,學生應該掌握部分化學實驗,掌握相關化學實驗方法。在高中化學實驗中,老師自然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負責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實驗。上文已經闡述了我國高中化學實驗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主要是過于依賴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和總是采用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在下面內容中,筆者將對高中化學實驗進行一些改進,當然是在遵循化學實驗基本要求的基礎上,如注意實驗污染、節約實驗用材、實驗廢棄物品應專門處理等一些要求。
(1)采用現代的化學實驗儀器
傳統的化學實驗儀器已經無法滿足現代高中化學實驗的要求了,因此,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化學老師應積極采用現代的化學實驗儀器。現代化的化學實驗儀器可以幫助老師更加科學和精確地呈現出化學實驗。精確和新奇的化學實驗形象能夠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化學。
例如,在“中和滴定”這項實驗中,化學老師常常采用的仍是傳統的滴定分析法,但是采用傳統的滴定分析法,意味著實驗中主要是通過人工操作滴定,同時是通過人眼來觀察實驗現象,這都導致該項實驗的操作難度較大,根據人工采集的數據,很難作出標準的曲線。隨著時代的發展,通過采用傳感器來獲得數據,可以很好地改進該項實驗。其中,傳感器可以算是一種現代化的科學儀器。在傳感器的幫助下,在滴定過程中,就可以實時在電腦上繪制滴定曲線,值得注意的是,在實驗過程中,在確保攪拌均勻的條件下,應該勻速滴入標準液,以保障得到標準的滴定曲線。
(2)改進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
上文已經闡述,在高中化學實驗中,許多常規的實驗方法都存在許多隱患,尤其是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高中化學實驗的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對于化學實驗的側重點也在不斷變化,而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已經無法完整地承載化學實驗了。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老師不應該拘泥于常規的化學實驗方法,而是應該在常規化學實驗方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以得到更為完善的化學實驗方法,來更好地呈現實驗內容。
例如,在“鈉的燃燒”這項實驗中,按照常規的實驗方法來開展實驗,在實驗過程中,難免有許多玻璃管、蒸發皿被損壞,另一方面,實驗過程中使用的石棉網無法二次使用,這都會浪費,不符合節約實驗用材的準則。因此,高中化學老師應該對常規實驗方法進行改進,可以用鋁片來代替玻璃管、蒸發皿作為容器,同時,不需要再使用石棉網,鋁片在實驗過后還可以再次使用,節約了實驗用材,仍可以很好地呈現出實驗內容。
四、結語
化學實驗是高中化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我國的高中化學實驗教學還存在許多問題,本文即主要對高中化學實驗提出一些改進。本文從我國高中化學實驗的重要性出發,剖析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結合具體的化學實驗,提出了一些相應的改進,以期能夠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活動做出一定貢獻。
參考文獻
[1]聶小華.高中化學實驗的改進研究[J].學周刊,2013(29):118-120.
[2]鄧海英.高中化學實驗課改進和實踐及其效果評價的研究[J].才智,2012(06):112-115.
關鍵詞:高中化學 實驗教學 有效性
化學課程對高中學生而言,是觸摸自然的門戶,是學生未來發展的重要基礎課程。化學實驗課程作為高中化學課程的組成部分,更是學生們鍛煉動手能力與科學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目前高中化學教學中,普遍存在對于實驗課程教學的輕視現象,這與化學教學的初衷相悖,也不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對策。
一、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分析
就高中化學教學而言,雖然實驗教學一直作為教學中的組成部分,占有部分課時,然而許多高中對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并不高,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低下。
1.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目的模糊。高中化學考試中,雖然部分試題涉及化學實驗,但大多只是一筆帶過,重視的依然是對理論知識的考核,對實驗教學重視程度不高。化學實驗教學的目的應該在于使學生初步了解實驗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意義,并培養學生獨立完成相關實驗的能力,從而使理論能夠與動手相聯系。而目前這些目的在許多學校并沒有引起重視。
2.化學實驗教學模式與生活脫節。目前高中化學教學對于課本的重視程度極高,而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很少將課本上的知識與現實生活結合。大多數教學手段僅僅停留在對知識的強制性記憶,缺乏理論聯系實踐,無法將課堂上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
3.驗證性實驗較多,學生缺乏自主性與創新性。在高中化學實驗指導書中可以了解到,要求學生掌握的大部分化學實驗為驗證課本中內容的驗證性實驗,而對于探索性試驗,指導書中只是略微地提到一點,全書的大部分內容集中在對驗證性實驗的描述上,逐漸弱化了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如何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是目前大部分中學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在新課改背景下,教育部門要求著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突顯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重要地位。
1.增加重視程度,明確教學目標。重視程度不足是一直以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無法得到提高的主要原因。學校領導應充分認識到高中化學實驗教學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從根本上改變長期以來把高中化學實驗課程作為高中化學理論課程的補充的現狀。
2.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動手能力。將高中化學實驗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讓學生能夠從生活中領悟到科學的真諦,并從中鞏固學習的理論知識。除此之外,應改變目前演示性實驗教學的教學措施,即老師一個人動手做實驗,學生僅僅作為觀看者,大體上了解實驗的流程。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鞏固基礎知識,有必要讓學生親手對實驗步驟進行操作,并進行必要的考核。
3.增加探索型實驗,培養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缺乏是目前高中學生普遍存在的現象。就化學實驗教學而言,驗證性實驗過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課程制定時,應充分考慮探索型實驗所占的比例,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學習的過程轉變為主動的探索、求知的過程,從而使高中化學學習的過程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同時,這也更有利于創新性人才、綜合性人才的培養,對于學生今后的大學學習生活能夠起到有效的鋪墊作用。
4.改善實驗條件,提高積極性。實驗條件是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提高的基礎。只有在良好的實驗條件下,高中化學實驗才能順利實施,才能保證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學生的積極性隨著探索型實驗的開展得到提高,良好的實驗條件對于教師以及學生實驗積極性的提高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學生在積極的心態與良好的實驗條件下進行高中化學實驗,能夠有效促進實驗教學的開展。
三、結語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是高中化學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長期以來實驗課程的不受重視,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有效性一直無法得到提高,從而也導致學生動手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下降。論文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從實驗教學的目的、與生活相結合的緊密程度以及實驗課程的開展狀況等方面分析了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低下的原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對于高中化學教學工作的健康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曹林華.改進高中化學實驗教學評價,推進課程改革不斷深化.科學大眾,2008(11)
1.應試教育對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的影響
高中化學實驗教學組織活動一般都是由任課教師來進行組織的,因此在開展實驗活動時,有的教師仍然會采用理論課的授課模式,對學生進行實驗的詳細講解后再讓學生自主進行實驗,這種方法不利于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掌握程度,從而抑制了學生創新性思維能力的提升。受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師比較重視理論知識的講解,從而使化學實驗的時間一再被壓縮,讓學生無法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知識相互融合,在一定程度上也會弱化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和發展。
2.高中化學實驗次數逐漸減少
有些教師認為高中課程時間緊、任務重,尤其是高三,教師對于現階段的學生都是采取應試教育下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來進行授課,沒有引起學生對課本中實驗內容的重視,導致本來應該是學生做的實驗教師在課上做演示給一筆帶過,本應該是教師做演示的實驗而用口頭講述和讓學生自行想象的方式來替代,本應該是深入研究性質的實驗被簡化成了幾個步驟,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利于學生今后的成長,不能夠發揮學生的創造想象能力。
3.學生對化學實驗的目的不夠明確
現如今有些地方已經將化學實驗作為高考中的一部分,可見化學實驗在教學中的重要性,這就要求教師能夠把眼光放在化學實驗上,不能一味地注重理論知識,要將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相互融合,讓學生明白化學實驗教學真正的意義。而有時由于教師的不重視導致學生對化學實驗目的不明確,從而沒有較好地達成預習實驗和分析實驗內容和目的的習慣,這就會導致學生在做實驗中存在不規范、不動腦筋的現象,使高中的化學實驗教學設立意義不大,影響學生的發展。
二、高中化學實驗教學中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
1.對化學實驗重要性有充分的認識
化學實驗不僅培養學生實際操作的能力,還可以養成學生勤于思考和動腦的習慣,對學生今后的發展甚至終身學習都帶來巨大的幫助。化學實驗在化學課中占據非常大的比重,尤其是新課改的提出使化學實驗既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通過動手操作更加清楚和理解化學的原理。通過觀察和實驗記錄能夠激發學生創新思?S能力和創新精神的開發,有助于學生養成實事求是的心態,嚴肅認真對待問題的態度,還可以對實驗進行小組分工的活動形式來進行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結精神,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和素質的體現。
2.教學時能夠有序組織學生進行實驗
有的高中化學實驗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這就要求學生在進行實驗時必須謹遵教師的指導,了解完注意事項后才可以用儀器和藥品等進行親自操作。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要注意思考和分析化學數據,想辦法將此實驗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從而充分展示出學生在課堂的主體地位。在實驗開始之前,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在上節理論課時了解清楚實驗的內容和目的,提示學生注意安全。而后教師要向學生講解一些可能出現的情況,給予學生一些提示。最后讓學生自主做實驗并寫成實驗報告,從而能夠幫助學生做總結和歸納,確保實驗對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進行化學實驗時,由于學生大多處于興奮狀態,很容易造成局面的混亂,加之有些學校可能沒有條件進行儀器的購買和使用,教師就可以按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學習程度進行分組教學,確保每名學生都有明確的分工和職責,從而保證實驗有序開展,也可以幫助學生建立起合作關系,能夠切實有效地對化學實驗做到全面而細致的觀察。
3.引導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自主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化學;實驗探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423.07
《化學課程標準》強調:“教師要注意改進傳統的實驗教學,精心設計各種探究性實驗,促使學生主動學習,逐步學會探究”。探究實驗指的是在高中化學的實驗教學中,根據學生所掌握的化學知識,自主學習,擬定實驗的方案,教師從旁協助與點拔,最終完成實驗教學的一種探究性活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學改變了傳統課堂教學中以“畫實驗——講實驗——抄實驗——背實驗”的教學模式,使得“死”的化學實驗變“活”了。這樣“活”的課堂教學不但激發了學生對化學實驗的學習興趣,還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了高校的高中化學的課堂教學。下面根據筆者的多年化學實驗教學經驗,總結出
新課程下高中化學探究實驗設計的策略,僅供參考。
一,了解化學實驗設計的要求以及設計程序。
1,化學實驗設計的要求。
(1)原理正確;(2)方法簡單;(3)操作方便;(4)現象明顯;(5)產率高;(6)誤差小;(7)安全防污。
2,化學實驗設計程序。
(1)根據實驗的目的,闡明實驗原理,選擇合適的儀器和藥品;
(2)根據實驗的特點,設計實驗裝置,畫出實驗裝置圖;
(3)根據實驗的要求,設計可行的操作步驟和觀察重點,分析實驗中應注意的事項;
(4)實驗結束后應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
二,做好課堂演示實驗,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有效教學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們知道,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教師在演示實驗前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比較有趣味的化學實驗在第一時間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的興趣。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們一旦對某事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會更加積極、主動的去學習、去探究,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做好課堂演示實驗,
增強化學實驗的趣味性,這樣就能吸引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激發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的主體地位,從而激發了學生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探究興趣。
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科學的探究。
我們知道,引導學生探究性學習的關鍵是還課堂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在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自主的參與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教師則充分發揮其主導作用,則用極少的課堂時間對學生進行點撥式的教學,加大化學實驗的探究力度,確立學生在化學實驗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引導學生對化學實驗進行科學的探究。
在開始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設計時,我首先降低了實驗探究的難度,一步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例如,我們知道實驗室常用MnO2與濃鹽酸反應制備Cl2。(發生裝置如右圖所示)。
1,制備實驗開始時,實驗的順利應該怎樣的呢?同學們知道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嗎?
問題一提出,同學們顯得有些無從下手了,同學們的探究熱情頓時消減了很多,為了激發同學們的探究熱情,我降低了探究的難度,將實驗操作的相關步驟寫了下來,但是打亂了順序,讓學生對順尋編號:
A.往燒瓶中加人MnO2粉末
B.加熱
C.往燒瓶中加人濃鹽酸
D.先檢查裝置氣密性
這樣,整個實驗的探究難度就減小了很多,才能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探究,提高高中化學實驗探究的興趣。
趁同學們興致高昂,我又針對這個實驗提出了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
我們知道制備反應會因鹽酸濃度下降而停止。為測定反應殘余液中鹽酸的濃度,我們提出看以下的幾種探究方案:
甲方案:與足量AgNO3溶液反應,稱量生成的AgCl質量。
乙方案:采用酸堿中和滴定法測定。
丙方案:與已知量CaCO3(過量)反應,稱量剩余的CaCO3質量。
丁方案:與足量Zn反應,測量生成的H2體積。
那同學們能不能結合我們自己掌握的化學知識,分析一下這四種實驗方案的缺點與不足呢?
課堂教學中,我只是起到了引導、啟發的作用,將課堂教學給學生,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思考、探究,這樣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化學知識,還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進一步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開展化學實驗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獲得的知識只有被靈活運用才能體現其價值,而且運用知識的過程也是一個鞏固和提高的過程。在高中化學實驗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加大學生的探究力度,在課堂教學中,開展化學實驗的實踐活動,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現象——得出實驗結論。這樣才能提高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進而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
例如,在讓學生獨立進行化學實驗探究設計時,我們不要首先就讓學生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實驗,可以從簡單的實驗開始,慢慢培養學生的自信心,這樣對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可以讓學生(1)設計一個實驗證明蠟燭中含有碳氫兩種元素。(2)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CO2具有不支持燃燒和密度比空氣大的性質。教師提前在課堂上準備好學生可能會用到的實驗器材,例如:蠟燭,燒杯,澄清的石灰水,具有階梯的鐵架,火柴等等。其實來時準備的實驗器材,本身對學生就是一種提示。接下來,教師將課堂時間交給學生。通過同學們的討論探究以及教師的指導,同學們在課堂上基本設計出了可行性的實驗方案。
就這樣,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實施探究性教學的策略,學生充分發揮了主體作用。在設計實驗方案的同時增長了化學知識,也提高了實驗的探究能力。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提高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教師首先應該做好引導工作。在課堂教學中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對化學實驗探究的興趣,然后引導學生一步一步的進行探究,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提高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傅華欣.淺談創新高中化學實驗探究課的一些體會[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