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第1篇

然而,金融其本身和商科有著本質的區別。商科(Business)是一個很寬泛的專業,它包含很多專業,其中包括:金融(Finance)、市場(Marketing)、管理(Management)、會計(Accounting)、人力資源(Human Resource) 、運營(Operation)。

金融(Finance)的研究方向包括投資、金融工具定價及研究、金融市場、財務研究、銀行、數學統計研究。

金融專業相對比較嚴謹一些,作為一門已經發展有幾十年且作為經濟衍生實務性的專業,其設置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一系列傳統及衍生金融工具。對于資本市場及國際貨幣、銀行等的事務性操作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細心的學生會發現金融專業要求申請者對于經濟學基礎和數學要有一定的理解,并可以以致其用的運用到金融學科當中。一般學生畢業后面向的求職公司主要為投資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金融工具系列公司、銀行、保險公司等。

金融最早源起于經濟學,屬于經濟學的一個分支,但后來,隨著金融學的發展,逐漸發展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西方金融學宏觀上分為公司財務和投資學兩個方向。

隨著時間的發展,在過去幾十年的時間里邊,金融學里面又出現了交叉學科,特別典型的就是金融工程學(Financial Engineering)。從金融學的發展來講,漸漸偏向計算機化、數學化、工程化,所以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講,金融工程特別像精算。金融工程是一門綜合了金融學、數學和計算機科學的交叉學科,其課程通常由大學的商學院、數學系和工程學院聯合授課,其課程由于集中于金融領域,所以深度遠遠超過MBA金融方面的課程,通常包括股票市場分析、投資組合分析、期貨和期權、資產定價、資本預算、固定收益分析、利率模型、金融風險管理等課程。其全部課程均圍繞金融學的應用展開,具有實用性很強的特點,最適合那些立志于從事金融工作的年輕人。

從就業的角度來講,金融和金融工程專業的就業單位可以在各大投資銀行、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風險投資公司以及各種監管部門。證券交易所、期權交易所、基金、保險公司及風險投資機構。一般來說,在美國,數據和數據分析的工作相對比較容易找。無論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金融工程相關專業的學生,相對其他專業來說要好找工作,而普通的金融專業其實并不很容易就業。因為會計是一個比較具有專業性技能的專業,而金融工程和金融分析是說比會計更加專業化的一個學科,而金融學本身的專業性相對要弱過會計學,所以從就業的角度,金融工程或金融分析相關的應該是排在第一位,第二位是會計,第三位才是金融。

美國大學一般在金融專業設三個相關的學位:Master of Science in Finance(簡稱MSF),Master of Financial Engineering(簡稱MFE)以及MBA下的金融方向。MBA下的金融方向偏管理,美國綜合排名前50的大學除了個別大學不設商學院,其他大學在商學院下都會開設MBA專業,而能夠單獨開設金融碩士或金融工程碩士的學校并不多,而通常MBA需要申請人有相關的工作經驗。

美國常春藤院校本科幾乎沒有金融專業,主要原因是美國教育在本科強調文理教育,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本科階段應該學會思考,學會做人,具備批量性思維的能力,而金融專業屬于應用性專業。 而在碩士階段,美國是全世界金融教育最發達的國家,有特別好的學校。著名院校包括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越來越多的美國金融碩士教育走向了交叉的學科,像康奈爾大學、羅切斯特大W等。衡量一個學校,金融教育是不是好的主要標準,在于它有沒有金融工程專業,實際上金融工程專業代表了整個金融教育的整體水平。從金融學碩士的角度來講,一種是MBA中的金融或者金融工程方向;第二個類別就是金融碩士;第三個是金融工程、金融數學、金融分析的碩士。最后一類主要是金融相關的博士。

美國的金融碩士課程根據錄取難度將學校分成三類,像剛才講的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金融和金融工程的專業的申請難度是排在第一的。同樣錄取難度高的還有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范德堡大學、弗吉尼亞大學、羅切斯特大學、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波士頓學院、凱斯西儲大學、喬治華盛頓大學等。

加拿大的教育體系和美國類似,綜合性大學大部分有金融本科專業,和美國相比,加拿大名校的錄取要求要比美國低,也不需要提供SAT1、SAT2的成績。其實學生可以選擇在加拿大讀本科,然后去美國讀金融工程。加拿大的碩士跟本科差別很大。加拿大的金融和金融相關專業相對比較少而且申請難度大。比方說薩省大學的MSF、約克大學的MFE、西安大略大學或滑鐵盧大學的MFE等。

英國的本科中基本會計和金融一起學。對于英國來講,商科領域里面,會計和金融也是最難申請的。如果想去英國讀本科,中國高中畢業生基本都要讀大學預科的。英國絕大部分金融碩士叫做Master of Accounting and Finance。英國的金融工程也比較發達,如果攻讀金融或者金融工程專業,英國也有十分不錯的學校選擇,例如倫敦大學學院 、曼徹斯特大學、伯明翰大學、雷丁大學、埃塞克斯大學。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第2篇

【關鍵詞】財務管理 金融學 探討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9-0240-02

一、問題的提出

現代企業的財務活動包含投資、融資、運營和利潤分配等幾個方面,隨著我國金融改革的深化,資本市場逐步完善,企業的財務活動開始同股票、債券等金融市場緊密相連。比如,企業通過發行債務和股票籌資;通過購買債券和股票進行投資。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我國企業貫徹走出去戰略,越來越多的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國際貿易中的結算和匯率風險也影響企業的財務管理。此外,國際金融市場的金融創新層出不窮,越來越多的金融工具既給企業提供了風險管理工具,也帶來了潛在的風險。這些現實要求一個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必須具備豐富金融知識和技能,學會利用金融市場的規則和金融工具趨利避害,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服務。

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金融學知識的現實需求,反映到高等教育中來,就要求在財務管理專業的教學中開設金融學課程。本文作者就職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財務管理系,該系自成立后的第二年,即開始了金融學課程的教學工作,授課學時為36個學時。此后,每屆的財務管理專業都開設了金融學課程。這對于豐富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金融知識,改善他們的知識結構起到了較好的作用。

但在作者從事金融學教學的實踐中,感到金融學課程的教學內容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尤為關鍵的是,目前一直難以找到合適的金融學教材供財務管理專業學生來學習。現有的教材大多針對金融學專業的學生編寫,有的側重于貨幣供給和需求、金融發展與金融穩定等宏觀金融的內容,有的雖然側重微觀的金融市場和金融產品定價,但對金融產品定價過分強調理論,對金融產品的應用性方面介紹不足。有的教材盡管內容全面,兼顧宏觀金融和微觀金融的知識,但相對于財務管理專業而言,在金融市場和金融工具方面的介紹過于簡略,針對性不強。而國內流行的金融學教材如黃達《金融學》、曹龍琪的《金融學》等,都是面向金融專業學生,內容繁復,很難在36個學時內完成這些教材規定的授課內容。

教材選擇的困境,反映了我們對財務管理專業學生所需金融學知識的理解和把握不夠。如何切實了解財務管理專業學生的金融學知識需求,在精煉基本的金融知識講解的同時,根據財務人員工作的特點,有重點地針對性地進行金融知識的講授,從而改善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的教學內容,是本文著力探討的問題。

二、研究方法

我們認為:要科學確定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的教學內容,僅僅了解國內高校財務管理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內容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地是要面向學生畢業后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對金融學知識的實際需求,只有這樣金融學課程的教學內容改革才能收到實效。為此,我們利用2014年暑假的時間,走訪了北京地區我系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實地了解他們參加工作后對金融知識的需求情況。為了提高走訪活動的實際效果,我們專門設計了調查問卷。考慮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70%的生源來自北京,此次調研走訪對象確定為北京生源。我們共走訪了30個畢業生,剔除畢業后不從事財務管理專業的學生外,實際有效走訪的畢業生為25位。

三、調查的統計結果分析

3.1 從事財務工作畢業生的工作時間情況。

由于我系成立時間較短,因此畢業生工作時間在1-5年之間。通過圖1可以看出,訪到學生的人數在不同年級之間分布比較均勻。其中,工作一年的約占16%,工作2年的約占28%,工作三年和四年畢業生各占20%,工作五年的占4%。總體上看,工作兩年及以上的學生占到總樣本的84%。這意味著,即使考慮到剛剛工作的學生對金融學知識的需求體會不深的因素,本調查的結果也具有足夠的可信度。

圖1:畢業生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的時間

3.2 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識

圖2:畢業生在財務管理工作中最常用的金融知識

圖2統計分析了畢業生在財務管里工作中常用的金融知識。我們將學生可能用到的金融知識劃分成幾個模塊,然后讓接受訪談的學生選擇其在工作中最常用的金融知識模塊(可以多選)。圖中的縱坐標表示受訪學生中選擇該模塊金融知識的人數。從統計結果看,微觀層面的金融知識最為常用,如利息、利率結構與決定理論、金融市場的基本知識、金融工具以及金融創新、金融風險管理等,而宏觀方面的金融知識如現代貨幣體系、貨幣供給與需求等則運用得較少。這與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主要是微觀層面的投融資等業務有關。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財務管理專業的畢業生多數是北京生源,在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從事財務管理工作,畢業生受雇于國際大公司或者國內從事跨國經營的大公司的機會較多,學生對國際金融方面的知識需求也逐漸增多,這一點應引起足夠的重視。

3.3 最重要的金融知識

如同我們在教學內容中經常強調的重點和難點一樣,在考察財務管理系學生的金融知識運用方面,我們既強調這些知識的使用頻率,同時也強調這些知識的重要性。所謂頻率是考察是否經常用到這些知識。所謂重要性,是說這些知識可能用的頻次不多,但運用這些知識解決的問題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非常重要。圖3給出了統計結果,可以看出,利息和利率結構與決定、金融市場基礎知識、金融工具、金融機構等方面的知識相對而言重要度更高些。眾所周知,在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中投融資占很重要的地位,利息和利率結構理論事關籌資的成本以及投資收益的測算(在企業投資分析中,計算投資的凈現值時,資金成本常用來當作折現率。),金融工具則直接關系投融資的渠道和途徑,金融機構則是企業與資本市場打交道的中介。這些訪談結果所反映的畢業生對不同金融知識重要度的認知,將對確定未來金融學課程重點內容提供借鑒。

圖3:哪些金融知識比較重要

3.4 使用頻率最高的金融工具

圖4:使用頻率高的金融工具

金融工具是企業與金融市場打交道,完成企業投融資等財務活動的重要的載體。在訪談的過程中,我們將全部的金融工具分成如下幾大類:外匯產品、風險投資、金融衍生品、股票、債券、貸款和商業票據等。從調查結果來看,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運用最多的金融工具是貸款產品,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目前的企業融資主要是面向銀行。不過隨著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債券產品的使用頻率也逐漸增多。當然,企業在生產活動中商業票據的使用頻率也使很高的,這點不難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在財務管理活動中,企業運用金融衍生品的頻率逐漸升高。通常在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金融衍生品主要用來風險管理,這反映了企業對風險管理工作越來越重視。不過,金融衍生品的內容在現有的金融學教學安排中非常少。這一點應該引起足夠重視。

四、對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教學內容的思考

通過調研,我們認為:第一,財務管理專業的金融學教學內容應重點安排微觀金融的教學內容,包括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工具等。隨著國內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的建立,企業的投融資活動面臨的市場環境更加多元,若要在多層次的市場體系中,找到最佳的投資項目和融資方式, 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就必須具備這些金融知識。這將成為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教學內容變化的一個趨勢;第二,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同金融市場打交道,市場的不確定性,企業的經營環境的不確定,都要求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具備一定的風險管理知識,學會利用市場來規避或管理風險;第三,適應北京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中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學生應注重匯率等國際金融知識的學習,這些知識在以往的金融學教學安排中涉及較少;第四,受課時所限,財務管理專業金融學的教學內容應注重微觀金融知識的學習,適當簡化宏觀金融知識的講授(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宏觀金融知識不重要)。考慮到該專業學生在宏觀經濟學課程學習中,也學習部分宏觀金融的知識,可將適當將刪減部分宏觀經濟學中已經講過的知識,從中可以節省部分課時,重點安排微觀金融學的知識。當然,這需要在專業培養方案中做好不同課程之間的內容銜接。

參考文獻:

[1]黃達.金融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

[2]曹龍琪.金融學[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楊長江,張波,王一富.金融學教程[M], 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第3篇

【關鍵詞】經濟學;實踐教學;改革

1.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金融學專業創辦于2001年,設有國際金融和投資理財兩個專業方向,現有在校生1102名,是我校辦學規模最大、在校生人數最多的專業。因此,我校金融專業能否辦得好,不僅關系我校大部分學生的前途命運,也直接關系到作為民辦高校能否持續經營的命門所在。

從廣東的就業形勢來看,每年廣東人才市場都對金融類專業人才有大量的需求。然而,從用人單位的使用情況來看,金融類的學生未能達到用人單位的預期。作為金融學的畢業生,很多人不知道股票為何物,對常見的金融類軟件不了解和對身邊重大的金融事件毫無理解,導致用人單位要用很長時間再次給學生進行再培訓才能滿足崗位需求,更為嚴重的是,令到部分金融用人單位認為金融系畢業生毫無專業特長可言,安排類似影印等“萬金油”崗位。這一方面是對金融系學生四年的學習努力不予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對國家在金融教育投放的教育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如何在學生在校期間加強金融專業技能,加強動手能力,令到所學金融知識和社會實踐盡可能銜接一致顯得尤為關鍵和迫切。

2.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主要思路

2.1 改革金融學士學位授予條件,進一步體現金融實踐性要求

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授予金融學士學位要求普遍為在規定的學習期間,完成規定的學分和學位課要求,完成畢業論文(設計)和答辯,即可授予學士學位。這里面有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導致許多高校金融專業實踐教學普遍弱化,令到不少學生上課前被輔導員“趕鴨子”(擔心學生到課率不高),上課期間老師對學生“填鴨子”(金融理論知識流于板書和說課形式),學期末“烤鴨子”(學生習慣平時不認真聽課,期末針對老師的“溫馨提示”死記硬背應付考試)。這樣的教學模式很容易導致學金融的不會搞客戶理財和證券投資的奇怪現象,根源在于一種常規化的書面考核方式本身就無法凸顯金融實踐性強的學科特點,而且還很容易導致高分低能學生的成批次出現,加上近些年高校招生大幅擴張,這種沒有實際操作能力的高學歷型“農民工”更加是造成就業難和“大學無用論”盛行的根源所在。

好的考核方式,才是好的教學指揮棒。為此我提倡在授予金融學士學位的條件上實現三點改革。

第一,對于一些金融的專業核心課,必須采取“書面考試”和“口頭答辯”的“雙考核”方式。學生除了完成期末考試等理論測試的之外,還必須與授課老師進行“一對一”的口頭答辯考核。一方面,授課老師可以根據該學生的書面考試成績和口頭答辯的表現,綜合評定學生對專業技能的掌握程度,最大限度上避免了“高分低能”的學生和“平時不上課,考試很高分”的“投機型學生”的出現;另一方面,通過口頭答辯的形式,可以鍛煉學生的即場反映和口頭表達能力,對所學知識更加深刻掌握。

由于這種考核方式必然很大程度上加大了授課老師的教學負擔,所以必須用在金融專業核心課上,這部分的課程應該是金融學的靈魂所在,諸如《金融學》、《貨幣銀行學》、《西方經濟學》、《證券期貨外匯模擬實驗》、《財務管理》等。

另外,在師資配置上,對“雙考核”的課程可以考慮由兩名的教師負擔,以減輕教師在“口頭答辯”的負擔;在師資質量上,盡量由擔任過企業金融工作的專業教師負責,而非一味強調副高職稱和博士學歷的教師。

第二,必須同時取得“畢業證書+技能證書”才準予畢業的培養模式,同時適當提高技能證書的標準。目前“雙證”畢業的模式主要在中專和大專類院校比較多,但是筆者覺得“雙證”畢業有很多的好處,應該在本科類院校全面推廣。所謂“雙證”培養模式,就是要求學生在大學規定的學習時間期間,既要完成專業教學計劃的學習任務要求,也要通過國家有關部門或行業的技能考核考試,取得資格證書。這種培養模式,有利于學生將來畢業后免去在工作期間還要參加資格考試的沉重負擔,讓資格考試在學生時代完成;另外一方面,透過專業考試,也可以讓學生學到最貼近社會實際的專業知識,獲得的專業資格證書也為未來的就業道路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部分高校可能選擇一些容易通過的證書來作為技能證書,學校可以根據自己專業的生源質量,對學生考取的技能證書作出一定規定,盡量難度適中,過于容易或過于困難都不合適。

2.2 提高專業教師質量,實現“雙師型”師資隊伍

沒有一支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不太可能培養出一批動手能力強的金融專業畢業生。既然金融學生要提出“雙證”畢業的考核標準,那么教師隊伍應該實現“雙師”的教學資格認定,從事金融教學的老師除了完善自身的學術修養,提高職稱之外,還應該根據教學需要完成部分社會認定的金融從業資格證書,以充實自己的專業技能。此外,金融教育工作者還應該定期到金融機構學習和進修;如果不具備此條件,學校或教研室也應該聘請金融實務部門中實踐能力強的領導或者專家來校開設講座或培訓班,提高教師的實務金融素養。

2.3 徹底扭轉過往錯誤的實踐教學理念

教育部在《2010-2020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關鍵是更新教育理念”。

在筆者看來,理念往往是改變事物的關鍵,縱有先進的硬件設備,但是如果沒有先進的理念配合,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舉個例子,以前有個農夫看到汽車跑得比自行車快,于是買了部汽車,一段時間,農夫很困惑地問汽車的銷售員:為什么汽車沒有腳踏板,為什么汽車的轉盤下面沒有剎車開關――很顯然,雖然農夫有了輛汽車,但是他的思維理念還是停留在自行車上。這樣的例子同樣發生在金融專業的實踐課上,廣州大學松田學院雖然建成了初級規模的綜合實驗室,累計固定資產投資額已經超過100萬人民幣的經費。但是,部分老師在講授金融實踐課上,喜歡像上理論課那樣按部就班,將證券軟件一步一步的操作教會學生,然后布置課后作業。結果,學生也好像上理論課那樣機械地聽課和完成作業,這顯然是教師的教學理念和實驗室的硬件措施不配合,就好像一個農夫仍然將自行車的駕駛經驗套在汽車身上,令到汽車的作用大打折扣。

正因為如此,筆者在金融實踐教學上,作出一些調整。我先教會學生基本的買賣指令。之后,我只是提供一個證券思維的框架給學生,讓學生組成小組作專題式的討論和研究,學生自己上網搜索資料,自己利用實驗室的軟件進行摸索和研究,最后得到研究報告和其他同學一起探討,和老師進行答辯。通過這樣的形式,筆者發現,學生對金融知識的實踐理解強化很多,筆者覺得真正好的實踐教學手段,應該是激發學生主動探索和參與實踐的熱情,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金融實訓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史金聯.高校實踐教學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24).

[2]李文國.金融學專業“全真”實踐教學模式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01).

[3]房燕.高校金融學專業實踐課程改革與減少研究[J].中外教育研究,2009(03).

本文系《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研究》課題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第4篇

關鍵詞:金融數學專業;計量經濟學;金融理論與實踐

金融數學教學中,金融理論與實踐同計量柜經濟學,是其主要的組成部分,我國的市場經濟體制及金融結構,在相關的教學研究中,有著深入性的發展。但是,在實際金融數學教學中,客觀存在的教學問題,會嚴重阻礙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與研究,并且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我國金融市場的改革。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有關高校在進行教學中,針對教學內容綜合的計量經濟學、金融理論及金融實踐,一定要展開科學的融合與分析,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展開教學實踐。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發展趨勢下,有關高校一定要進行重點關注,教學內容的創新與改革,離不開對社會當下形勢的研究,同樣,金融經濟方面的教學,同樣需要以當下社會中的金融體系及金融結構為背景進行相關研究,這樣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教學的科學性與嚴謹性。所以,在當今展開高雄啊展開金融類課程教學中,一定要結合當下的社會經濟金融形勢進行叫傲雪內容的改進,提高學生對相關內容的認知,為學生在今后工作中能夠為社會服務打好基礎。

一、計量經濟學與金融理論及實踐的結合不緊密

在當今教學中,在金融數學教學中,依舊存在很多現實性的問題,在社會不斷發展的趨勢下,金融數學教學的科學性,會直接影響到今后我國金融經濟體制的變革。所以,有關高校在進行相關教學中,一定要嚴格把握教學方向,采用科學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教學。不過,就有關研究顯示,在當下高校的金融數學教學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也是較為客觀性的,這些現實存在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不僅會影響到我國金融教學體制改革,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我國的金融結構變化。在諸多教學問題中,最為突出,最為明顯的就是計量經濟學與金融理論及實踐的結合不夠緊密,影響到教學的科學性和社會金融結構改革的科學性。下文,就針對計量經濟學與金融理論及實踐結合不緊密的具體表現進行研究與分析,通過實例的方式進行探討與研究。

(一)經典一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

經典的一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模型,是經濟數學中的基本問題,其主要研究的是以消費與收入這個簡單的經濟組成結構。在日常生活中消費與收入是最基本的金融經濟構成要素之一,我們的日常生活,不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會出現消費與收入這個最基本金錢交換內容,金融組成結構也會就此形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消費與收入,更多的是屬于經濟學的范疇,在高校實際教學中,所使用的案例一般會以居民的日常消費與收入之間的關系作為主要的研究內容,這樣的教學方式,更多的是在分析經濟學領域下的收入與消費的關系,并沒有將收入與消費的內容規劃到金融領域的教學中,因此會產生一些教學不合理的情況發生。

例如,在高校案例教學中,課本上的內容是某家的一年收支情況,為案例研究,在金融教學中依舊對這個案例進行分析,這樣的結果就是,金融專業的課程以經濟專業的內容作為學習對象與分析方式,讓學生誤認為計量經濟學僅僅是干預經濟學的研究,進而忽視了在金融方面的研究。這樣的教學方式,會嚴重影響到計量經濟學教學的合理性,會出現教學短板的情況,直接影響到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

(二)多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

多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其主要的建立依據依然是以收入與消費作為主要內容,但是在實際應用中,多元線性模型的出現,由于收入與消費的方式發生變化,出現新型或者是復雜的收入消費方式,進而形成多元性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在進行教學中,多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同樣是計量經濟學中的主要內容,在進行教學中,需要以經濟學和金融理論及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多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學模型的教學與一元線性回歸經濟學模型的教學有著同樣的教學弊端。在針對相關內容教學中,過多地采用經濟學內容解決相關問題,同樣會使學生在學習中認為,復雜的收入消費關系,與簡單的消費收入關系一樣,都是簡單的經濟學內容,進而會造成學生在學習中將收入與消費同經濟教學劃等號,減少對相關金融內容的學習。

例如,一個家庭中,將收入來的金錢當做投資的本金,進行再投資,這樣的經濟操作,就屬于多元線性回歸計量經濟數學模型中的一種。但是其在具體計算與分析中,需要將收入、投資、再盈利這個模式劃分到金融學的領域內盡心研究。如果,學生在針對類似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中單純的以經濟學內容作為研究手段,無疑會造成學生學習方向錯誤的情況發生。

二、計量經濟學中數學推導的改革措施

學生在針對計量經濟學的學習中,應用合理運用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研究手段作為解決相關問題的方式。學生在進行相關研究中,主要應該將計量經濟學方法、計量經濟學模型,金融理論及實踐相結合進行學習,提高解題研究的科學性。

(一)將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實證分析作為案例引入到計量經濟學中

在計量經濟學教學中,資本資產的存在是必然的,其模型的建立與研究,需要以計量經濟學所涉及的諸多研究內容作為研究方式。首先,學生應該熟悉一元線性回歸模型的主要公式為Y=β1+β2X+u。通過熟悉相關想線性模型,進而實現對資本資產定價的研究。另外,在針對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研究中,還需要掌握資本中的市場收益情況風險概率情況以及其他有關資產定價模型的諸多內容。

學生對基本的模型進行掌握后,在實際教學中,學校還要以計量經濟學的主要內容作為研究方向,將計量經濟學中的經濟學內容與金融內容充分融合,實現對學生教學科學性的轉變。計量經濟學不單單是經濟學領域,在有關金融學的研究,更是其主要的研究內容。一般情況下,在解決資本資產定價模型案例研究中,學生需要主要以計量經濟學的學習內容為主要研究方式,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金融學領域的內容。例如,在上述模型中,β1所代表的就是收入風險,如果將其引入到金融學的領域中,就要充分與企業的金融方式、融資結構、市場風險性相關結合,進而實現對金融學內容的運用。

(二)將套利定價模型的實例作為案例研究

套利定價模型實例,同樣是計量經濟學中的基本研究實例之一,其代表的就是多元線性回歸模型,主要的模型結構為Y=β0+β1X1+β2X2.βn+Xn+u。在學生針對相關內容學習中,套利定價所扁線出來的就是基本的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學生在解決相關問題中,同樣需要結合經濟學內容與金融學內容進行相關問題的研究,

例如,以我國的石油企業收入為例,在石油企業經營中,市場上的證券屬于企業經營的資本之一這也就是基本的套利定價金融結構的常規應用。證券市場內的投資應用,不僅僅是經濟學中的內容,還需要以金融學領域中的學習內容作為研究對象。證券市場,與一般的經濟市場所有不同,其對虛擬資金的使用,是金融專業中的主要研究內容。在現階段下,我國的大多數企業都會將資產證券化,這也就會進一步將經濟學與金融學相結合,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綜合學習。

金融學專業的研究方向范文第5篇

金融特色鮮明的應用型行政管理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要求

為了實現行政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上海金融學院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在“十二五”期間應實現三個轉變:

1由缺乏特色到金融特色鮮明轉變

隨著就業形勢的變化,雖然國內絕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在人才培養方面仍無突破性變化,但已經有部分高校進行了非常務實的探索。例如,大連海事大學的行政管理專業,注明為“港航行政管理方向”,突出航運特色,旨在培養滿足航運企事業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2]。浙江海洋學院公共管理學院的全永波提出,海洋類大學行政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完善可以將海洋行政管理人才培養作為一個重要方向,開設海洋科技概論、海洋管理學、海洋法律、海商法等課程,體現海洋特色[3]。東北林業大學的劉百惠提出,農林院校行政管理專業應突出農林公共管理特色,應與農業、林業緊密結合,依托農林學科優勢,以農村事務管理為主要發展方向,培養具有農林特色的行政管理人才[1]。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行政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也與“國際貿易”密切相關,開設的相關課程有國際貿易、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WTO與行政體制、比較政治制度、涉外經濟法、國際商貿制度、國際政治學等,充分體現了學校特色[4]。金陵科技學院的行政管理專業設有“行政法”和“高級秘書”兩個方向。根據上海金融學院校情,按照錯位競爭的要求,應打造金融特色鮮明的行政管理專業。目前,我們已經在課程設置、論文選題、科學研究等方面邁出了步伐,今后還需在師資力量、教材建設、科研方向等方面進行探索。

2由重理論知識學習到重實踐能力培養轉變

我國高校的人才培養強調學生對宏觀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實踐能力的鍛煉,“用非所學”現象比較突出,人才培養與社會需要相脫節,行政管理專業也存在這一共性問題。目前,上海市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具體到行政管理專業,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實踐能力包括溝通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和領導能力。其中,溝通能力(包括書面寫作和口頭表達)是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創新能力是對學生的最高要求,而學習能力貫穿在溝通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之中//圖1。

3由以公共行政管理人才培養為主向以企業行政管理人才培養為主轉變

從社會需要出發,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應當從行業和職業對人才素質的要求著眼,行政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不能囿于公共行政管理的需要,而應當放眼于社會對文員、行政助理、商務秘書和人事行政等管理類人才的需要。從專業發展來看,行政管理的英文名稱叫PublicAdministration,即公共行政,公共行政管理和企業行政管理原本就具有共同的淵源。管理大師德魯克認為,“管理”最初并不是應用在企業上,而是應用在非營利組織和政府機構里;經理人(manager)這個名詞……最初也不是應用在企業里,最早被稱為經理人的職業是城市經理人。但是在美國大蕭條時期之后,因為對企業的敵視和對企業主管的不滿,管理與企業管理才開始有所區分。為了不與企業界掛鉤,公共部門的管理開始自稱為“公共行政”,主張不同的原則———在大學里自成科系,有自己的用詞、自己的升遷方式[5]。隨著20世紀末新公共管理運動的發展,由于管理本身具有相通性,西方國家在行政改革實踐中廣泛引進企業管理的方法,并用企業管理的理念來重塑公共部門的組織文化,把源于私人部門管理實踐的項目預算、績效評估、戰略管理、顧客至上、人力資源開發等融合到公共部門管理中去。在這一背景下,一些高校的行政管理專業不斷強調打通公共部門與私人部門的界限,已經突破了一般意義上的“PublicAdministration”(公共行政)。例如,山東經濟學院的行政管理專業偏重企業行政管理,主要特色是在政府管理與企業管理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既研究政府的“企業化管理”,又研究企業的行政管理[6]。上海對外貿易學院把行政管理專業的培養目標定位為:掌握扎實的現代行政管理理論知識、具備較高職業素養及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和較強英語應用能力、熟悉商務運作規則和法律規則的外向型和復合型企業行政管理人才[4]。有學者也提出,“我國的財經類大學可以側重于企業行政管理”[7]。這樣的轉型也符合199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和專業介紹》提出的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以及科研工作的管理人才”的培養目標。在實現“三個轉變”的過程中,要處理好“學科”與“專業”的關系。“學科”與科研密切相關,“專業”與教學和人才培養密切相關。因此,不應當以學科淵源來要求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系統掌握公共行政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理論,不應當以它們的學科體系來架構行政管理本科專業的課程體系[8]。當然,根據“復合型”人才的要求,行政管理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也不能囿于行政管理方面的崗位。

實現金融特色鮮明的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轉型的措施

人才培養模式從根本上規定著人才特征,它不僅直接反映著教育思想、辦學理念和工作思路,決定著專業發展和就業方向,而且關系著學校辦學特色的形成。實現金融特色鮮明的應用型行政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轉型,需要在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師資隊伍、教學方法、教材建設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

1完善課程體系

為適應社會變化和人才培養的需要,上海金融學院行政管理專業2010年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在課程體系方面邁出了堅實的步伐。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綜合性高校行政管理專業沿襲了傳統的課程設置,課程的“公共”色彩(或“政治學”色彩)明顯,如當代中國政治制度(或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西方政治制度、行政法學等課程都屬于專業必修課,而我校把這些課程設置為專業選修課。相比而言,我校行政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行政”色彩(或“管理學”色彩)突出。目前我校開設了公共管理學(雙語)、公共部門人力資源管理和公共部門項目管理等打通公私界限的公共管理類課程,并開設了公共關系學(雙語)、組織行為學、領導科學與藝術和管理溝通等跨越公共部門和私人部門的一般管理類課程,同時也開設了秘書學、行政文書寫作、社會統計與社會調查方法、公關禮儀、檔案管理學等實務技能類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在體現金融特色方面,開設了財政學、財務管理學、金融學、投資學、金融法學、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市場學等課程。在未來的課程設置上,要注重引進企業實訓課程、職業資格證書課程和國外的課程。同時,要緊盯學科發展前沿,及時更新、補充、優化教學內容。

2突出實踐教學

為了充分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動手能力強的應用型行政管理人才,我們已經形成了“以實踐能力培養為核心目標,以課內實踐和校內實驗為基礎,以社會實踐和第二課堂為重點,以公民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為特色”的全過程、全覆蓋的實踐教學體系//圖2。目前,校內實驗室開設有辦公自動化與電子政務、人力資源管理實務、SPSS和ERP沙盤課程。在社會實踐方面,組織大一、大二的學生深入社區進行調查,到福利院、民工子弟小學進行志愿服務,讓學生有機會將理論應用到實踐。大三結束后的暑假,我們積極為學生聯系暑期專業實踐。進入大四后,安排學生進行畢業實習。此外,根據專業的特點,我們成立了瞻遠行政人協會,以協會為平臺,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演講比賽、策論大賽、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大賽、公益創業計劃大賽、瞻遠論壇和社會調查等,同時鼓勵學生參加學校和其他學院組織的第二課堂活動,注重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執行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

3優化師資隊伍

沒有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保證。目前,行政管理專業的師資隊伍雖然學緣結構、專業結構比較好,學歷層次比較高(全部為博士),但還存在結構性短缺的問題:一是缺乏高職稱、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二是缺乏“雙師型”的教師,這給整個專業的發展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帶來了挑戰。今后,一方面可利用各種進修、培訓、見習和掛職鍛煉的機會,提升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另一方面教師也可積極做好科研和教學工作,爭取多拿課題,多出成果,為職稱評定和團隊建設打造奠定堅實基礎。在做好“內部提升”的同時,也需要做好“外部招募”的工作,一方面可以聘請實務部門人員做兼職教師,為學生開展專題講座;另一方面也爭取引進高職稱、高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優化職稱結構。

4探索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連接教師和學生的“橋梁”,是教師把自己的知識“渡”給學生的“船”,是教師鍛造學生能力的“工具”。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積極探索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組織形式,并積極采用案例教學、項目教學、情景教學等教學方法。近兩年,已經發表了《項目教學法在高校創新創業課程中的應用》《LBL—CBL—PBL—RBL四軌模式在管理教學實踐中的整合與運用》等教改論文,承擔了“高峰體驗理論在創業課程案例教學中的應用”、“人才培養創新考核方法研究”等教改課題。今后仍需對案例式、啟發式教學進行深入研究,并舉行教學研討,把各種教學方法純熟地運用于教學之中。

5抓好教材建設

教材是教學的基礎,是教師授課和學生系統掌握理論知識和提高實踐能力的必備參考。為突出我院的金融特色,我們借鑒國內外的經驗和做法,努力做好金融和行政管理的結合,以實現錯位競爭和特色發展。我們即將出版《金融行政管理》,并為學生開設了金融行政管理課程。該教材主要介紹政府的金融調控、金融監管和金融服務以及金融企業行政管理的內容和方法,有助于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政府的金融行政管理和金融企業的行政管理。該教材在介紹理論的同時,重視學生實務技能的培養,讓學生畢業后能更快更好地適應行政管理工作。同時,根據上海金融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和發展規劃,我們不僅在課堂上更多地采用案例式教學,同時還積極籌備案例教材建設,力圖將案例教學作為行政管理專業的特色。目前,我們計劃編寫的案例教材包括《公共管理案例教程》《領導學案例教程》《政治學案例教程》《公共政策案例教程》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秭归县| 盐源县| 清丰县| 视频| 宁强县| 于都县| 岫岩| 汾阳市| 青海省| 昆明市| 凯里市| 福清市| 那曲县| 育儿| 吉安市| 柳江县| 文山县| 泉州市| 宜兰市| 吉木萨尔县| 三江| 红桥区| 苏州市| 新龙县| 新竹市| 西昌市| 额济纳旗| 两当县| 大名县| 木里| 舟山市| 乐业县| 广平县| 岱山县| 杨浦区| 天等县| 鹿邑县| 哈巴河县| 古交市| 英吉沙县| 伊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