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第1篇

該品種由北京中科華泰科技有限公司和河南省科泰種業有限公司用母本CTO3(來源于鄭58×CTO1)、父本CT201(來源于黃早4×黃168)雜交選育而成。2006年通過國家審定,適宜在河北、山東、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夏玉米區域種植。

2特征特性

該品種在黃淮海區域夏播生育期98d左右,適應性廣,品質好,淀粉含量75.8%,高產穩產,抗病性好,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紅色,花藥淺紫色,花絲淺紅色,葉片寬大上沖,株型緊湊,株高250cm左右,穗位高11cm,全株19~21片葉,果穗筒型,穗行數14~16行,穗長17~18cm,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6g。

3產量表現

該品種2004~2005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9126kg/hm2,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左右。

4高產栽培技術

4.1整地施肥

麥收后及時滅茬整地,撒施優質腐熟土雜肥15.0~22.5t/hm2、尿素150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氯化鉀50kg/hm2、鋅肥15~30kg/hm2,或氮、磷、鉀含量各15%的復合肥600kg/hm2。

4.2適時早播

麥收后應及早播種,有墑搶墑、無墑造墑,力爭在6月15日前后播種結束。

4.3合理密植

一般留苗6.0~6.3萬株/hm2,采用等行距種植,行距60~70cm,株距25~30cm;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距70~80cm,窄行距50cm,株距30cm。

4.4田間管理

4.4.1間苗與定苗。玉米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若連片缺苗較多,可用同一品種浸種以后補種或陰雨天移栽,于三葉期間苗,五葉期定苗。

4.4.2科學化除。在玉米播種后出苗前,及時用50%乙草胺乳油1500mL/hm2對水600~750kg/hm2,均勻噴施地表,出苗后可用玉農思(41%異丙草胺莠去津懸乳劑)3kg/hm2對水600~750kg/hm2,或21%百草枯600~750g/hm2對水600~750kg/hm2,進行行間噴施除草。

4.4.3科學追施“三肥”。要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施攻粒肥。定苗后追施尿素90~120kg/hm2或碳酸氫銨300~375kg/hm2作苗肥;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300~375kg/hm2或碳酸氫銨600~750kg/hm2作穗肥;吐絲期追施尿素75kg/hm2或碳酸氫銨225kg~300kg/hm2作攻粒肥。

4.4.4人工輔助授粉和去雄。減少禿頂空粒和植株養分消耗,提高玉米結實率,促進干物質積累。人工輔助授粉可在玉米盛花期用竹竿釘制成丁字架推動雄穗或用手輕搖植株等方法,促使花粉迅速落在花絲上。人工去雄方法是在玉米抽雄后散粉前進行,當雄穗頂端露出喇叭口20cm左右時,用右手握住雄穗輕輕向上迅速撥起,在無大風晴好天氣,根據苗情長勢可采取隔1行(株)或隔2行(株)去除雄穗,注意不要帶葉和傷葉。若天氣干旱要少去,一般不要超過全田的1/3。

4.4.5抗旱排澇。在生長期遇連陰雨,應及時排除田間積水,防止玉米受漬害,特別在玉米撥節期、抽穗期、開花期、灌漿期;若遇天氣干旱(田間持水量低于70%),應及時澆水防旱。

5病蟲害防治

5.1病害防治

玉米葉銹病、紋枯病可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防,大、小葉斑病可用50%退菌特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噴防,7~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5.2蟲害防治

對玉米螟可在大喇叭期用3%呋喃丹顆粒15.0~22.5kg/hm2丟入心葉內或用50%辛硫磷乳油1.5kg/hm2對水450kg/hm2對心葉叢噴霧防治。對蚜蟲、紅蜘蛛、薊馬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g/hm2對水225kg/hm2,或4.5%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或40%氧化樂果1.2~1.5kg/hm2對水450~600kg/hm2噴施防治。

6適時收獲

當玉米苞葉干枯松散、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時,及時收獲。收獲過早影響玉米產量品質,過遲會對后茬作物種植造成影響。

參考文獻

[1]翟玉玲,蔣海燕,陳瑩,等.雜交玉米新組合高產栽培試驗[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8(4):48.

[2]段征賢,張福利,段傳金.國審玉米中科11號的高產栽培[J].種子科技,2008(2):63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第2篇

論文摘要介紹了夏玉米的適種區域、良種選擇、栽培技術、田間管理,以及適時收獲等技術。

黃淮海地區是我國夏玉米的最大集中產區,但是,依照傳統的栽培方式,該地區夏玉米平均單產還很低,高產玉米的增產潛力遠遠沒有發揮出來。這與有利的自然條件極不一致。因此,結合良種,在這一地區推行配套的高產栽培技術,不僅克服了傳統栽培技術的不足,而且有利于充分發揮良種的高產優勢,使玉米單產由6000kg/hm2提高到13500kg/hm2左右。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

在玉米增產中良種的作用占30%~50%,但不同的良種對光、熱等環境條件存在不同的要求。應根據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選用良種,并做到良種良法配套,才能發揮良種的增產潛力。夏直播玉米比較適宜選用中早熟品種。盡量選用大小一致的籽粒,去除發霉變質的籽粒和秕粒。播前對種子進行科學處理,做好發芽試驗,種子的發芽率應在95%以上,以確保全苗。

2整地播種

2.1選地整地要選擇地勢較為平坦,土層深厚、土壤疏松且通透性好,耕層有機質和速效養分高,保水、保肥力好的旱地或緩坡地來種植夏玉米。播前精細整地,使土地松軟疏松,細碎平整后再開溝起畦播種。在機械化水平較高的地方,夏直播玉米可以增施基肥,全面淺耕、耙耢。在機械化水平較差的地方,可以采取局部整地的方法,只在玉米播種行內開溝,集中施肥,用松土機對播種行實行深松,耙平后立即播種。玉米出苗后再對行間進行中耕。

2.2適期播種對于夏直播玉米來說,播期越早越好,晚播會造成嚴重減產。黃淮海地區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種。夏玉米由于生長期較短,所以要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及時搶種,具體的搶種方法主要有2種:一種是麥收后先用圓盤耙淺耕滅茬然后播種;另一種是麥收后不滅茬直接播種,等出苗以后再在玉米行間中耕滅茬。

直播時應盡量做到墑情好,開溝深淺一致,覆土嚴密,施足基肥和種肥?;屎头N肥的施用原則是:磷、鉀肥一次施足,氮肥占總施肥量的30%~40%。施肥時要嚴格做到種、肥隔離,以防止出現燒種現象。夏直播玉米應根據品種和栽培條件的改變確定適宜密度,進行合理密植。播種量的多少視籽粒大小、發芽率、播種方式、栽培目的而定。一般來說,緊湊型品種種植72000~82500株/hm2,半緊湊型品種種植63000~75000株/hm2,披散型品種種植52500~60000株/hm2。

為確保苗齊、苗全,播后應澆1次蒙頭水。

3田間管理

3.1苗期管理

3.1.1查苗、補苗。出苗后必須及時查苗補苗。補苗方法:一是將種子浸泡8~12h,搶時間補種;二是移苗補栽,即缺苗田塊,在玉米3~4片葉時帶土移栽補苗。缺苗不重的地塊,可在缺苗四周留雙株補齊,補苗后施水肥1~2次。

3.1.2間苗、定苗。夏直播玉米在長到3片可見葉時應及時分次間苗。間苗應間密留稀、間小留大、間弱留強,在5片可見葉時定苗。定苗時要多留計劃密度的5%左右,在其后的田間管理中拔除病弱株。

3.1.3中耕除草。玉米苗期一般中耕2次,耕深5~10cm。夏直播玉米苗期正處在雨季,為防“芽澇”,定苗前后應淺耕5cm左右;拔節期前后中耕應深些,行間可達10cm左右。結合中耕松土,除去雜草。也可適當采用化學除草。

3.1.4追肥澆水。夏直播玉米施用基肥比較困難,必須及時追施苗肥。苗期追肥有溝施和穴施兩種。一般施尿素300kg/hm2,鉀肥75kg/hm2??梢栽诰嘤衩字仓?0~15cm處開深10cm左右的溝,將有機肥、化肥等一次施入,覆土蓋嚴,提高肥效。追肥時對弱苗、補栽苗應施適量“偏肥”。玉米在苗期耐旱能力較強,一般不需灌溉。但夏直播玉米在干旱嚴重,影響幼苗生長時,也應及時灌溉。苗期澆水要控制水量,勿大水漫灌。

3.1.5防治病蟲害。玉米苗期的主要蟲害有地老虎、粘蟲、蚜蟲、薊馬等。防治地老虎可在出苗后用2.5%的敵殺死800~1000倍液,在傍晚噴灑地面。用40%樂果乳劑1000~1500倍液噴灑玉米苗心可以防治蚜蟲、薊馬、稻飛虱等。

3.2玉米穗期管理

3.2.1拔除弱株,中耕促根。對于那些小株、弱株,應及早拔除,以提高群體質量。穗期一般中耕1~2次。拔節至小喇叭口期應深中耕,以促進根系發育,擴大根系吸收范圍。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淺,以保根蓄墑。

3.2.2重施穗肥。夏玉米穗期是追肥最重要時期,以追速效氮肥為主。追肥時間一般以大喇叭口期為好,具體運用要因苗勢、地力確定。施肥方法為:結合中耕培土,在距玉米行15~20cm的兩植株之間,打深6~10cm,直徑3~4cm的深穴,施氮肥600kg/hm2,將肥料施入穴內,然后大培土。3.2.3澆水和排灌。玉米穗期要灌好2次水:第1次在大喇叭口前后,灌水量一般每公頃600~900t,應結合追肥進行灌溉。第2次在抽雄前后,一般灌水量要大,但也應視天氣和地面持水量,掌握適度。玉米地面灌水通常采用溝灌或隔溝灌溉,既不影響土壤結構,又節約用水。如果降雨過多,土壤水分過量,應及時排水防澇。

3.2.4防病蟲,防倒伏。夏玉米穗期主要病蟲害有大斑病、小斑病、莖腐病及玉米螟等。在拔節期及抽雄前后,噴施10%雙效靈200倍液,可有效防治玉米莖腐病。玉米心葉期和初穗期,用90%晶體敵百蟲1500~2000倍液;或75%辛硫磷乳油3000~4000倍液灌心或穗部頂端灌藥,每株灌藥10ml,可有效防治玉米螟。

3.3花粒期管理

3.3.1補施攻粒肥。夏玉米花粒期應根據大田植株長相,酌情追施攻粒肥。一般在雌穗開花前后,追施尿素75kg/hm2,打穴深施。

3.3.2澆水與排澇。適宜的土壤持水量為70%~80%,籽粒灌漿過程中,如果田間積水,應及時排澇,以防澇害減產。如果天氣干旱應及時灌水。

3.3.3人工去雄與輔助授粉。去雄宜在雄穗剛抽出而尚未開花授粉時進行。去雄方法:在雄穗從頂葉抽出1/3~1/2時,隔1行去1行或隔1株去1株,去雄株數不超過全田株數的1/2,最好將病弱株的雄花去掉,以節省養分,減少蟲害。地邊、地頭不要去雄,以利于邊際玉米雌穗授粉。授粉結束后再去掉所余雄穗。去雄時不要損傷頂端葉片,更不能砍掉果穗以上的莖葉。在玉米授粉后期要逐株進行檢查,對未授粉的雌穗花絲進行人工輔助授粉。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授粉,效果最佳。最好邊采粉邊授粉。授粉的方法:采集花粉之后除去穎殼,然后用毛筆蘸取少許授到雌穗的花絲上。

3.3.4中耕除草,防治害蟲。灌漿后期順行淺鋤1次。夏玉米花粒期常有玉米螟、黏蟲、棉鈴蟲、蚜蟲等危害。用2.5%的敵殺死1000倍液噴灑雄穗可防治玉米螟,在葉面噴灑50%辛硫磷1500倍液可防治黏蟲、棉鈴蟲,玉米后期主要受蚜蟲危害,應及時用40%樂果1000倍液噴霧防治。

4適時收獲

適期收獲是提高玉米產量、品質的重要措施。籽粒成熟的標準是:植株莖葉變黃,果穗苞葉枯白,籽粒變硬發亮,乳線消失,黑色層出現。通常中早熟品種在授粉后45d收獲,中晚熟品種在授粉后48~52d收獲較為適宜。

參考文獻

[1]周廣成,陳現平,陳洪儉,等.淮北地區中大穗型玉米栽培密度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1,29(5):571-572.

[2]王忠孝主編.山東玉米[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9.

[3]李運民,陳現平,樊貴義.淮北地區夏玉米再高產關鍵技術探討[J].安徽農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9,15(3):45-50.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第3篇

論文摘要:介紹了吉林省花生高產高效栽培技術,包括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輪作換茬、整地施肥、播種、田間管理、病蟲害防治和收獲等方面內容,以期為當地花生生產提供指導。

1合理輪作

花生是連作障礙非常嚴重的作物,花生輪作的增產效果十分顯著?;ㄉ喿鞯那安鐟x擇玉米、高梁、谷子等禾本科作物,不能選擇馬鈴薯、芝麻和豆科作物輪作換茬。

2品種選擇與種子處理

吉林省西北部松原及周邊地區以紅粒型品種為主,如扶余四粒紅、扶花1號、扶花2號、扶花3號,搭配白沙1016、吉扶2號、吉扶3號、花育20等品種;吉林省西南部四平雙遼及周邊地區以白沙1016、花育20、亞美406為主,搭配四粒紅、扶花系列品種。選用的良種要達到發芽勢90%、發芽率99%以上,并于播種前10~15d將種果放在通風向陽處晾曬2~3d。

3深翻整地

提倡秋季深翻整地,達到熟化,沉實土壤,消滅部分越冬病蟲害,積蓄冬春雨雪緩解春旱。開春解凍之后,及時耕耢保墑,避免水分散失,影響播種。秋季來不及深耕的地塊,早春提前深耕。一般在春分后清明前進行,可獲得較好的效果。春耕必須隨耕隨耙,使土壤下部沉實,表土松細。試驗表明,冬深耕比春深耕增產16.8%,比淺耕增產53.9%。一般深翻25~30cm為宜。翻地時應做到耕翻及時,深度一致,行向直,不漏耕,不重耕,垡片翻扣嚴密,不漏土邊、地頭,減少開閉壟。

4科學施肥

施肥以農家肥為主,化肥為輔,結合整地一次性作底肥施入。施肥量:優質腐熟農家肥25~30t/hm2、硅鈣肥200kg/hm2、磷酸二銨200kg/hm2、尿素100kg/hm2、硫酸鉀150kg/hm2或施花生專用肥600kg/hm2。

5播種

5月10~20日為最佳播種期,連續5~7d內5cm土溫穩定通過12℃即可播種。單壟種植,壟寬65cm,單行拐子苗,穴距15cm,栽植12萬穴/hm2;90cm大壟雙行種植,穴距15~17cm,栽植13~15萬穴/hm2。播種深淺要一致,播后覆土,厚度3~5cm。

6加強田間管理

6.1查苗補種,清棵蹲苗

一般播種后12d左右開始出苗,出苗后及時檢查,若發現缺苗、斷條應立即催芽補種,以保全苗。花生苗出齊后,用手或小扒鋤及時清棵,將幼苗根際的浮土扒出,使2片子葉外露,做到齊一塊清一塊。

6.2中耕培土,及時除草

6.2.1中耕培土。做到“三鏟三趟”,第1次在苗期,中鏵深耕淺上土,疏松表土,清除早春雜草;第2次在始花期,中鏵耕作,比第1次稍深,少上土;第3次在開花期,大鏵深耕,稍多上土,有利于果針下扎入土。6.2.2化學除草。于播后苗前土壤封閉處理,用70%都爾乳油2.0kg/hm2或90%都爾乳油1.5kg/hm2,對水750kg/hm2均勻噴灑土壤表面。

6.3葉面追肥

在下針結莢期,噴施800倍壯飽安、籽滿堂、粒粒飽等藥劑促果飽、增果重。在生長后期葉面噴施保綠王、大肥王或用0.15kg/hm2尿素對水15kg/hm2噴施2~3次,提高葉片活力,延長功能葉片期,控制植株早衰。

7病蟲害防治

花生易發的病害是葉斑病和根腐病。葉斑病7月中下旬發病,初見病葉時用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每10~15d噴1次,連續2~3次。根腐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根。

花生易發生的蟲害是蠐螬、金針蟲、蚜蟲。蠐螬、金針蟲用樂果拌種,用40%樂果乳油0.5kg加水10kg,拌花生種子350~400kg;7月中旬如發生蟲害可用800倍辛硫磷藥液灌根;蚜蟲防治要求“治少治小”,始花前噴施藥劑,常用40%久效磷1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開花下針期發生蚜蟲為害時用農藥熏蒸,用80%敵敵畏1.5kg/hm2加細土375kg/hm2,對水37.5kg/hm2,順花生壟溝撒施。在高溫條件下,敵敵畏揮發熏蒸花生,殺死蚜蟲,防效可達90%。

8適時收獲

當植株下部葉片發黃、部分脫落、莢果果殼網紋清晰、海綿層有黑色光澤時應及時收獲,在吉林地區一般為9月20日左右;過晚易掉果。起收后將花生放在壟上晾曬5~7d,3d翻動莖棵1次,曬至7~8成干,然后脫果,繼續晾曬至莢果籽仁含水量達9%以下,即可貯藏或銷售。

參考文獻

[1]莊銀慶.春花生高產栽培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08(23):221,225.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第4篇

論文摘要介紹了茄子制種高產栽培技術,主要包括育苗、定植、肥水管理、授粉、采摘等方面內容,以期為茄子制種者提供參考。

茄子具有很強的雜種優勢。目前,我國推廣的茄子品種絕大多數為雜種一代。茄子雜種種子的生產非常嚴格,除掌握栽培技術外,還需要掌握授粉技術、病蟲害防治技術和采種技術。本公司從事茄子育種研究多年,掌握了一套完整的茄子雜交制種技術,制種茄子成本較低,管理比較簡單,效益非??捎^,現將其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適時育苗

選擇坐北朝南、背風向陽、排水方便、溫度回升快的地塊,床土應是2~3年內未種過茄果類、瓜類蔬菜的菜園土,最好是未種過菜的稻田土、塘泥、新鮮黃土等。老菜園土作苗床要做好土壤消毒,可用50%多菌靈粉劑與過篩煤渣灰拌勻后撒施苗床,作墊籽藥土。用豬糞渣、陳煤灰、塘泥、枯餅、人糞尿等,堆漚制作培養土。播種前,采用小拱棚育苗,浸種催芽,1hm2大田需苗床面積37.5m2,苗床密度1500株/m2,播種量750~1050g/hm2,種子發芽出土以后,夜間應保持12~15℃,白天為20~26℃,如果夜間溫度在10℃以下,生長不利,尤其是土壤夜間溫度不要低于17~18℃,否則根系發育不良。此外在1~2片真葉時容易發生猝倒病,應注意防治。

2定植

為了減輕病害,應實行水旱輪作,制種地選擇水稻田或2~3年內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地塊,并要求有50m左右的隔離。茄子定植不必過深,與秧苗的子葉平齊為宜,3葉1心即可定植。為了使幼苗迅速恢復生長,定植以后應立即澆水,對新根發育有良好效果。定植的株行距根據茄子的品種而定,我團種植的是晚熟品種,行距60cm,株距35cm。

3田間管理

3.1肥水管理

施足基肥,施豬糞渣75t/hm2,餅肥1500kg/hm2,磷、鉀肥各1500kg/hm2作基肥。輕施苗肥,在定植后至開花前應追2次肥,濃度不要太高,否則會造成植株徒長,引起落花、落果,加重病害,最好用稀釋5~10倍的豬糞水或進口氮磷鉀復合肥,不用氮肥催苗。穩施花肥,自第1朵花開放到第1批果迅速膨大這段時間為茄子的大量開花期,也是雜交制種的人工去雄授粉期,為防止植株落花落果,在不是嚴重缺肥的情況下,一般不用追肥。重施果肥,當根茄(或稱門茄)長至商品成熟度時,每株茄棵上基本上都掛了2~3層果,這時果實膨大需要大量養分供給,要大追肥,重追肥,一般每隔7~10d追1次肥,以稀豬糞水和復合肥為好,果實轉黃即可停止施肥。保證植株充足的水分供應是提高種子發芽力的關鍵,特別是生長后期,因處在高溫干旱季節,更應注意灌水。茄子在開花坐果期即可澆水,一般全生育期澆6~8次水,茄子的單葉面積大,水分蒸騰較多,一般保持80%土壤相對濕度,當土中水分不足時,植株生長緩慢,甚至引起落花,所結的果實果皮粗糙品質差。當雨水過多時還要注意排水。從結果時即可開始浸灌,但應堅持“一淺”、“二急”、“三涼”的原則,“一淺”是灌水不能超過畦高的2/3~3/4;“二急”是急灌急排;“三涼”是水涼、土涼、天涼。因此,在晚上灌水效果較好。灌水后應及時追肥、中耕除草,其操作同常規栽培。結合澆水,施稀薄的糞肥或化肥;果實結果以后可追澆濃的糞肥或化肥,以氮肥為主,人工追施300~375kg/hm2尿素以供果實不斷生長的需要;果實最旺時期,也是需肥最多時期。

3.2授粉技術

3.2.1授粉花朵部位及單株授粉花朵數。最適宜授粉部位是第2~4層花,每株宜授粉6~10朵花,坐果5~8個。

3.2.2父本花粉采集。茄子開花習性是當花蕾長足后,在花冠逐漸開裂過程中,花藥逐漸破裂,花粉散出??稍谏衔?時左右花朵剛開放時,用電動采粉器收集花粉,此時花朵剛開放,花粉多,且發芽力高。也可在上午摘下當天開放的花朵,取出花藥散放在鋪有厚紙的篩子上,放在太陽光下曬干,約需4h。然后用花粉篩將花粉篩出,或將曬干的花藥裝入碗中,蓋上紙,上下抖動碗幾次,即可將花粉抖出,然后放入小盒中備用。3.2.3選擇母本花蕾去雄。茄子花在開放前1d至開放后2d,均有受精結籽能力,而以開花當天受精能力最強,結實率最高。選母本植株上花冠開裂的大花蕾,用鑷子輕輕撥開花苞,將雄蕊徹底去盡。去雄時,切忌挫傷柱頭、子房。

3.2.4授粉。對前1天下午去雄、第2天上午開放的花朵授粉。用帶橡皮頭的鉛筆或授粉棒(粗塑料電線殼中塞入海綿制成)沾取花粉,輕而勻地涂到柱頭上,看到柱頭上沾有足量花粉即可。如果花粉多,也可當天去雄、當天授粉。

3.2.5標記。用印油涂于花柄上或用有色毛線系于花柄上等方法進行標記。

3.2.6其他管理措施。在雜交制種中發現授粉量增加,其坐果率、單果種子數相應增加。因此,重復授粉可提高種子產量。每次授粉時,如果發現母本田內有未做標記的花朵或果實要及時摘除,以免影響雜交種純度。每株坐果5~8個后,要將植株上部開放的花朵、自交果及生長點全部摘除,以證雜交種的純度和果實的生長發育。一般母本田可安排30~45人/hm2去雄授粉。

3.3茄子的落花及防止

茄子落花的原因是氣溫低于20℃時,影響授粉受精及果實生長,在15℃以下會引起落花,最適宜溫度為28~30℃,這種早期落花可以用生長劑來防止,一般用20~30mg/kg的2,4-D處理。

3.4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苗床期猝倒病及結果期的綿疫病,主要害蟲為紅蜘蛛。防治猝倒病主要是加強溫床管理,在幼苗有2~3片真葉時最易發生,在管理上多通風,少澆水,是主要防止措施;果實綿疫病對果實危害嚴重,尤其在雨季易發生,防治方法是注意田間排水及避免與病菌接觸。紅蜘蛛防治主要用樂果防治效果為好。

高產栽培技術論文范文第5篇

論文摘要概述了海南水稻發展情況,并介紹了海南水稻高產栽培技術,包括優良水稻品種的選擇、適當安排播期、科學催芽、科學管理、病蟲害防治、適時收獲等內容,以期為海南的水稻栽培提供參考。

1海南水稻發展概況

水稻是海南島傳統的農作物,也是主要的糧食作物,栽培歷史悠久。據農史研究,3000多年前的原始農業已有水稻栽培。海南的光、溫條件優越,野生稻類型多樣,水稻種質資源豐富,明代有水稻品種70個,民國時期有240個,20世紀70年代有560個[1]。近期,優質、豐產的常規品種、雜交組合不斷增加,是我國水稻育種的資源庫。海南水稻播種面積由增加到減少,總產由增加到基本平衡,單產在逐漸增加。播種面積的減少與海南農業結構調整及市場經濟導向有關。但是,海南是農業人口為主的省份,農村居民約占總人口的72.25%[2];從長期戰略與社會穩定以及氣候方面選擇,水稻仍是海南面積最大作物,農業地位不可動搖。海南由于人均水田面積少,農民生產水稻主要是解決口糧問題,造成長期以來,水稻生產管理粗放、栽培技術低。在人口日益增多、播種面積又逐年減少的局面下,糧食明顯不能自給。因此,只有不斷更新水稻品種,接受新的栽培技術,才能增加糧食總產,確保糧食安全。

2優良水稻品種(組合)的選擇

優良的水稻品種(組合)選擇,是保證水稻高產的首要條件。目前,水稻品種(組合)繁多,質量參差不齊。海南省下屬各市縣的農技部門應做好引種、試種、示范推廣,幫助農戶選好種、用好種。目前海南早稻推廣的雜交稻組合主要有Ⅱ優128、特優128、特優721、粵雜922等組合;晚稻主要有博Ⅱ優15、博優225、博Ⅱ優134等組合,常規品種主要有特秈占25、桂農占、科選13等。根據適應性不同,各地區應堅持優中選優,而且選擇的品種(組合)要耐肥、抗倒,耐熱性好,抗病性強,而且要不斷嘗試新品種(組合)。

3高產栽培技術

3.1適當安排播種期

海南島面積不大,但是冬季、早春氣候,東南部和西北部差異很大。因此,不同地區,要根據品種的特性,安排合適的播種期,確保苗期的安全和季節安排。

在海南島的東南部,早稻播種一般安排12月中旬,晚稻安排在6月上、中旬;海南島的西北部早稻播種一般安排在1月中、下旬,晚稻安排在7月上旬。

3.2科學催芽

目前我省農民催芽方法比較簡單、缺乏科學性,在早稻遇到低溫時經常出現爛種、出芽慢、質量差的情況。比較科學的催芽是采取多浸多晾。催芽的步驟為:1000倍的多菌靈泡種12h清水洗干凈晾12h清水浸12h晾12h清水浸12h晾干催芽。催芽一般用潤濕麻袋包裹好,進行催芽,這種催芽方法雖然有些繁瑣,但難度不大,農戶也容易接受,目的是使種子出芽一致,秧苗生長均勻。

3.3科學管理

3.3.1苗期管理。播種前1d先將秧地整好,雜草除凈,畦面寬一般為1.5m,秧地施復合肥75kg/hm2。早稻播種時如遇低溫,必須及時用地膜覆蓋,回溫后或晴天要把畦面兩端膜揭開,如果氣溫高,要把膜全揭開;晚稻播種時如遇雨天,也應采用地膜覆蓋,以免雨水沖散、流失,但雨天過后要及時揭膜。秧地顯綠后,開始灌跑馬水,保持秧田濕潤;秧苗長到2葉1心時,灌好1層淺水,施尿素75kg/hm2;插秧前3d左右,再施75kg/hm2尿素做為送嫁肥,秧地保水2cm左右至插秧,每苗爭取帶蘗到本田。

3.3.2田間管理。①插植疏密合理。目前,我省農民插秧普遍存在過密,而且一蔸多苗,這樣不利于管理,又浪費種苗。一般雜交稻采用單、雙苗插植,常規稻2~3苗插植;插植規格一般采用20cm×20cm、20.0cm×16.7cm、16.7cm×16.7cm等3種規格,沿海地區適當采用密植,山區可適當疏植。②科學除草。在插秧后5~7d,配合本田第1次施肥,將60%丁草胺1500g/hm2和肥料混合均勻施,保水4~5d,并盡量避免田間農活操作[3]。③肥水管理。施肥原則為:采用前攻中穩后補。不同品種(組合),不同的生長環境、條件,根據禾苗長勢可酌情增減?;剩涸谕侠瓩C整地前施農家肥7500kg/hm2、過磷酸鈣375kg/hm2(或拖拉機整地后施復合肥225kg/hm2,然后耙平)。追肥:第1次追肥在插秧后5~7d,這時施復合肥75kg/hm2、尿素150kg/hm2,目的是促進早分蘗,而且早生快,發對抑制雜草生長有很好的效果;第2次追肥施復合肥75kg/hm2加尿素112.5kg/hm2,主要是進一步促進分蘗,并達到夠苗目的。鉀肥:海南土壤普遍缺鉀,鉀肥的合理使用很重要。一般在插秧35~40d追施氯化鉀或氧化鉀150kg/hm2,以達到壯稈、結實率高、增強抗性和米質的目的。穗粒肥:在水稻抽穗揚花時,根據水稻生長狀況,可以追施尿素60~75kg/hm2,并適當噴施磷酸二氫鉀,以達到促花護花養花、

延遲功能葉衰老、促進子粒飽滿的目的。水分管理做到淺水插秧,深水扶秧,淺水促蘗,干濕交替管理。在秧苗達到600萬株/hm2后,開始曬田。曬田主要根據水稻生長狀況、水分管理情況、區域性土壤性質劃分:對于山區,土壤肥力好,水分充足、禾苗長勢過旺的田塊,要爭取重曬;對于肥力一般,缺水、禾苗長勢一般的田塊,可以輕曬。曬田過后回水,在幼穗分化至抽穗灌漿期,保持淺層水,灌漿后保持干干濕濕至成熟,收割前5~7d斷水,以便收割操作。

3.4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應以防為主、治為輔,各地區要積極配合當地植保部門,根據病蟲發生規律做好預防工作。一般在秧苗期,要注意稻薊馬、葉瘟,防治用藥主要有吡蟲啉、殺蟲雙、三環唑;在禾苗分蘗營養生殖期,要注稻縱卷葉螟、二化螟危害,這時期的病害主要有紋枯病、白葉枯、葉瘟,防治用藥主要有三唑磷、殺蟲雙、井岡霉素、葉青雙、三環唑;抽穗至成熟期,應當注意三化螟、稻飛虱危害,病害主要注意穗頸瘟,防治用藥主要有三唑磷、殺蟲雙、撲虱靈、三環唑。在苗期和插秧時,要注意田螺危害,主要防治農藥有密達剎螺劑。農藥用量主要參考說明書并咨詢當地植保部門。

3.5適時收獲

水稻成熟后,由于海南風雨較多,所以要注意觀察天氣,收聽天氣預報,搶在晴天及時收割,確保豐產豐收。

參考文獻

[1]海南省地方志辦公室.海南省志農業志[M].??冢汉D铣霭婀荆?99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思茅市| 泸溪县| 昌江| 扶绥县| 麻阳| 若尔盖县| 成安县| 赫章县| 榆中县| 界首市| 阿拉善盟| 称多县| 同江市| 淮阳县| 来宾市| 汉寿县| 宁明县| 巴青县| 丽江市| 共和县| 通化市| 水城县| 留坝县| 大同市| 利津县| 彭水| 哈密市| 马边| 金山区| 宁国市| 双鸭山市| 云梦县| 太仓市| 宕昌县| 伊宁市| 定安县| 东方市| 鹿邑县| 武宁县| 镇赉县| 海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