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西安科技大學專業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學科交叉;實訓中心
中圖分類號:TD80-4;G642
一、 引言
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是國家首批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2011年被確定為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專業[1],是學校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師計劃實施專業之一,培養具有良好人文素養及國際視野,掌握煤炭資源開采理論與技術以及煤礦機械和電氣等應用知識,具備較強的工程實踐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創新綜合能力及社會適應能力(簡稱“四能”),能在煤礦設計、建設、生產和管理部門從事主要技術工作,發揮主導作用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培養卓越工程師班學生成為“四能”型人才,是采礦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的重點,而“四能”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踐性環節對于學生四種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建立良好的實踐能力培養基地成為必然[2]。
二、 實踐基地建設存在問題分析
本世紀初,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煤炭行業步入“黃金十年”發展時期,企業效益得到了大幅提升。煤炭企業數量與產能的增加,刺激了煤炭企業對人才的強烈需求,國內有采礦工程專業的高等院校,如中國礦業大學、西安科技大學、河南理工大學等的采礦專業班級設置基本在8~10個班左右。但是學生人數的大量增加、企業對效益的追求及對安全問題的擔憂,使礦山企業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而高等院校由于資金投入的限制,不可能獨自去建立一個類似于生產礦山的實踐基地,高等院校學生的實踐環節問題突出。以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2012級卓越工程師班(采卓12)為例,學生有11周的生產實習任務,并在企業要完成采掘機械操作與維護,采掘施工管理,煤礦災害預防與應急救援案例分析3門課程,由于煤炭生產企業在當前效益大幅滑坡的情況下對共建實習基地積極性不高,個別能提供實踐基地的企業培訓中心收費過高,學校與學生均無力承擔,同時11周的生產實習任務對任何單個煤炭企業來說都難以應付,所以采卓12班的實習遇到了很大困難。資金、實習周期長與地點難以落實成為采礦工程專業實踐基地建設的難點。如何發揮學校與企業優勢,建立相輔相成實踐能力培養基地,培養學生良好的實踐能力顯得非常必要。
三、 卓越工程師實踐基地建設經驗
西安科技大學在采礦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基地建設方面經過近5年的探索,有一些應用實際,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經驗[3]。
(1)制定完善的采礦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實踐能力培養課程。
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卓越班從2012年開始招生,每級招收1個班級28人左右。按培養方案課程設置,實踐能力培養包括測量實習1周,地質實習2周,認識實習(校內)2周,企業實踐(礦山認識)2周,生產實習11周,課程設計3周,畢業實習8周,畢業設計10周,總共39周,即總計有1學年的時間作為實踐性環節。同時,有7門課程在礦業企業由具有豐富現場工作經驗的企業人員擔任,分別為礦山測量工作實務、礦山地質工作實務、采掘機械操作與維護、煤礦電氣設備使用與維護、采掘施工管理、煤礦災害預防與應急救援案例分析、礦山法規與技術政策。因此,實踐性環節帶來的教學工作任務是非常重的,但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2)發揮現有實驗室優勢,在學校完成部分實踐訓練。
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2012年通過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其實驗室建設得到了長足發展,并購置了大量先進的實驗設備。該專業實驗室2013年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由礦山巖石力學實驗室、相似材料模擬實驗室、礦山模型實驗室、礦山工具與設備實驗室、礦山數字化實驗室和礦山儀器儀表實驗室6個主體實驗室組成。其中礦山工具與設備實驗室布置了現場所使用的電鉆、錨桿、單體液壓支柱、軌道、礦山監測等實物設備,并接受了礦山企業捐贈的絞車、液壓支架、采煤機等,學生可完成操作、組裝拆卸設備等認識實踐訓練;礦山數字化實驗室配備有采煤機與掘進機模擬設備,學生可在學習專業課基礎上完成操作訓練,熟悉開采工藝。該實驗室同時配備有35臺電腦,學生可在模擬環境中了解煤礦開拓系統,生產、運輸、通風各系統開采過程,可在電腦上分解組裝采煤機、掘進機各構成部件,提升了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
(3)繼續發揮煤炭企業現場實踐基地作用,進一步發揮現場基地功能。
學校實驗室所起的作用畢竟與煤礦企業井下現場環境有很大差別,采礦卓越班學生人數少,可以在煤礦現場采用多種實習方式。如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卓越班實習時既可以將28人作為一個整體參加現場某一個環節的實習過程,也可將28人分組,分別在煤礦生產科、調度中心、采煤班、掘進班、運輸隊等部門參加實踐培養[4],這樣實習效果顯著的,現場實踐基地的功能也得到了良好的發揮。
(4)創新培養模式[5],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為促進卓越工程師工程實踐能力的培養,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與煤礦設計院聯系,在學生生產實習過程中抽出3個星期左右時間,讓學生在設計院接受專門的煤礦設計訓練,熟悉礦井設計的井田開拓、采盤區設計、采煤方法設計等繪圖環節,使學生的繪圖能力與空間思維能力得到顯著提升。
四、 結語
西安科技大學采礦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已經取得了一些成功經驗,但仍需持續探索與繼續改進,真正擔負起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擔,成為能在煤礦設計、建設、生產和管理部門發揮主導作用的應用型高級專門技術人才。
參考文獻
[1]潘艷平,包秋燕,江吉彬.基于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本科實踐教學體系改革[J].實驗室科學,2011,14(6):213~215.
[2]汪泓.打造卓越工程師搖籃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J].中國大學教學,2010(8):9~10.
[3]余國江,姜海,徐滟.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德國經驗借鑒研究[J].高教探索,2015(2):66~69.
【關鍵詞】 心理衛生;公安院校大學生;技術類專業;癥狀自評量表
Investigations and Analyses cn Mental Health Status of Sophomore Majoring in Criminal Technique in the Police College. Ba Huajie, Liu Chiping, Yang Chun, et al. Bureau of Changzhou Public Security, Changzhou 213003,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ntal health status and is relative factors of sophomore majoring in criminal technique in Police College and find out possibl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and to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Methods SCL-90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300 sophomore majoring in criminal technique from police college, 298(98.00%) papers were collected. 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youth norm of China. Results Incidence rate of psychological-problems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criminal technique in Police College is 14.29%; Scores of 3 factors are obviously lower in sophomore of police college than in youth norm(P
【Key words】 Psycho hygiene; Police college students; Criminal technique; SCL-90
公安院校本科生是未來公安戰線的主力軍,他們對公安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科技強警戰略的有效實施有著重要的作用。由于學習內容和方式的不同,刑事技術專業的學生較其它專業學生承受著更大的學習壓力,可能更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因而,對他們的心理衛生狀況進行評估就顯得格外重要。為了揭示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的特點和規律,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學依據,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我們對某公安院校本科二年級刑事技術專業的大學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在某公安院校隨機抽取300名本科二年級刑事技術專業學生作為測查對象,回收294份有效問卷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66人(90.48%),女28人(9.52%),年齡18~24歲,平均年齡21.07±0.94歲;漢族262人(89.12%),回族、土家族、瑤族、蒙古族各2人(0.68%),滿族22人(7.48%);戶口:城市172人(58.50%),農村122人(41.50%);獨生子女152人(51.70%),非獨生子女142(48.30%);表示喜歡所學專業的250人(85.03%),不喜歡所學專業的44人(14.97%);表示喜歡警察職業的268人(91.16%),不喜歡警察職業的26人(8.84%)。所有學生均已通過精神疾病篩查,排除精神障礙。
1.2 方法 采用90項癥狀量表(SCL-90)[1]作為測量工具。量表共有90項癥狀,每一癥狀分為5個評分等級:0=沒有,1=很輕,2=中等,3=偏重,4=嚴重。量表有5項統計指標:總分,總均分,陰性項目數,陽性項目數,陽性癥狀均分。量表共有9個因子:軀體化、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恐怖、偏執、精神病性和其它項目。學生按統一指導語獨立填寫量表,為盡量減少學生的顧慮,不要求填寫姓名,以提高測量結果的真實性。
1.3 統計分析 量表回收后統一編號,輸入惠誠心理測驗軟件系統5.0,應用SPSS 13.0進行分析,主要統計指標總分和各因子分、中度痛苦水平(因子分≥3)的因子發生率。以SCL-90總分≥160分或任一因子分≥3分為陽性,即視為有心理問題發生[2],并與國內青年常模相比較。根據學生的戶口來源分城市和農村,是否獨生子女,是否喜歡專業等進行分類比較。實驗數據以±s表示,顯著性檢驗采用t檢驗,顯著性水準:α=0.05。
2 結 果
2.1 公安院校本科生心理問題檢出率 在294名被試學生中,有42名(14.29%)存在心理問題,依次為:軀體化、恐怖、偏執各2名(0.68%),強迫狀態6名(2.04%),人際關系敏感、焦慮各8名(2.72%),抑郁10名(3.04%),敵對12名(4.08%),其它(總分≥160分)26名(8.84%)。單項因子中,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癥狀占有較高的發生率(見表1)。
2.2 公安院校本科生SCL-90測查結果與全國青年常模[2]的比較 公安院校本科生有3項因子(人際關系敏感、抑郁、恐怖)分低于國內青年常模,其中人際關系敏感和抑郁因子分差異有極顯著性(P<0.001),恐怖因子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其它因子分與常模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2)。
2.3 公安院校本科生SCL-90測查結果不同群體間的比較 公安院校本科生SCL-90因子分不同群體間的比較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不同戶口來源以及是否獨生子女學生間各因子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表示喜歡自己專業的學生有6項因子(軀體化、強迫狀態、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分低于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學生,其中軀體化、強迫狀態、抑郁、焦慮因子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強迫狀態、精神病性因子分有極顯著性(P<0.01)(見表3);表示喜歡警察職業的學生有7項因子(強迫狀態、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分低于不喜歡警察職業的學生,其中強迫狀態、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因子分差異有顯著性(P<0.05),人際關系敏感、抑郁、偏執因子分有極顯著性(P<0.01)(見表4)。
3 討 論
調查發現,公安院校本科二年級刑事技術專業大學生心理問題發生率為14.29%,低于國內大學生23.6%的心理問題檢出率[3],同時也低于全國中學生常模(21.7%)[4]。公安院校實施的是軍事化管理,其學生與地方大學生相比,有嚴明的紀律管理,接受較多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養更為健康的人生觀、價值觀;同時,公安院校學生就業率高,可以順利進入公安戰線工作,去實現自己的神圣價值;畢業后的就業后顧之憂較少,使他們學習期間生活輕松,在心理上產生了良好的感覺,這種心理優勢對于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是很重要的。所以,公安院校本科生總體心理健康狀況是好的,但是,14.29%的心理問題發生率也不容忽視,部分學生也存在著一定的心理問題,主要表現為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等癥狀占有較高的發生率。表示喜歡自己專業的學生有6項因子(軀體化、強迫狀態、抑郁、焦慮、敵對、精神病性)分低于不喜歡自己專業的學生(P<0.05);喜歡警察職業的學生有7項因子(強迫狀態、人際關系敏感、抑郁、焦慮、敵對、偏執、精神病性)分低于不喜歡警察職業的學生(P<0.05)。可見,良好的興趣愛好可以使學生從學習、生活中找到樂趣,從而心情舒暢,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從這里可知:警察本科生的培養中要著力于對他們興趣的培養,誘導他們喜歡自己所學的專業、喜歡以后將要從事的警察職業,這對于他們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有著重要的意義。在公安院校整齊化一的軍事化管理模式下,每一個人形成的都是基本一致的生活、學習和作息方式,接受基本一致的教育,這可能是導致不同性別、不同戶口來源以及是否獨生子女學生間各個因子分差異無顯著性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表明,公安院校本科二年級刑事技術專業大學生有著較好的心理健康水平。應本著為公安戰線培養更多具有健康心理的高層次專業人才的原則,幫助公安院校本科生全面發展,使其心理發展得更健康,以便發揮其潛能,為公安實戰做出更大貢獻。為此,建議在公安院校進一步加強學生的思想和心理教育的同時應著重注意:①加強學員的心理疏導工作,對于少部分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學員提供針對性的心理咨詢,使他們逐漸克服心理障礙,走出陰影,正確面對競爭和挑戰;②在校內開展積極健康的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學生的生活,緩解其精神上的壓力,培養他們的興趣愛好,特別是對本專業和神圣警察職業的愛好;③逐步完善建立學生的心理檔案,定期進行心理指導,從而降低心理問題的發生率,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心身健康水平。
致謝:本研究得到了中國刑警學院法醫學系張艷苓教授、梁克偉副教授、鄭吉龍老師和杜宇老師的熱心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4 參考文獻
[1]汪向東,王希林,馬弘,等.心理衛生評定量表手冊(增訂版)(M).北京:中國心理衛生雜志社,1999:31-35
[2]金華,吳文源,張明園.中國正常人SCL-90評定結果的初步分析.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1986,12(5):260-263
[3]楊征,肖仁富,龔正華,等.癥狀量表評價中國軍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應用結果分析.預防醫學雜志,1995,13(1):9-13
【關鍵詞】1+2+1 陜西高校 國際化辦學
引 言
21世紀,伴隨著經濟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已經成為當今世界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與潮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教育交流與合作,引進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我國教育改革發展,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地位、影響力和競爭力。
《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1+2+1”)也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應運而生的。它是與2001年由(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學會、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共同創立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雙向交流與合作項目。“1+2+1”是指進入該項目的學生大一在國內大學學習1年,大二和大三在美國學習2年,大四回到國內原大學繼續學習1年,完成學業后獲得中美兩國認可的雙學位。目前參加項目的中美大學已達109所(其中中方大學89所,遍及26省、直轄市;美方大學19所),雙向交流的師生已達1600多名。它已成為中美兩國參與高校最多、中美高校合作培養國際化人才的最大平臺之一,為未來兩國在高等教育平臺上進一步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有力條件。“1+2+1”已經發展了12年,此項目由(教育部)中教國際交流協會秘書處、中教國際交流中心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共同合作與管理的新型中美高等教育雙向交流與合作項目,具有官方的大力支持與監督管理。“1+2+1”已經被教育部列為首要扶持的中美交流項目之一。
陜西高校參加“1+2+1”項目的迄今為止已有6所,分別是西安科技大學、西安石油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陜西師范大學、長安大學和西安郵電大學,其中地方性院校4所。從目前的發展態勢看,將會有更多的陜西高校參與其中。以下,筆者就陜西這六所高校參與情況分別以圖表加文字的形式作些許分析,以期為陜西高校進一步推動國際化辦學提供些許思路及對策性建議。
陜西各高校參與“1+2+1”項目概況分析
在陜西地區,“1+2+1”項目參與的學校仍占高校總數中較低的比例。無論是從參與的時間還是參與的力度而言,西安科技大學都是對“1+2+1”項目執行最好的學校。同時,西安郵電大學雖然參與的時間最晚,但卻是在六所學校中發展最迅速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及西安石油大學的參與力度波動在中游水平,而陜西師范大學及長安大學整體而言參與人數較少,參與熱情不高。下面筆者就各個學校在參與活動中的特點作詳細分析。
首先來看參與度最高的西安科技大學,其具有整體參與時間久,總體及平均參與人數高,并且最高參與人數列第一位的顯著特點。但是由人數的時間分布曲線我們觀察到,西安科技大學的項目參與人數波動幅度大,并無自身獨特的規律,僅能發現參與人數較多的年份多不連續,這可能與各年的生源差異或學校的工作重心有關。同時,每次低谷后約3年左右又會有新的高峰值出現,這應該是由于高峰期參與活動的學生恰好在參與活動3年后面臨畢業及就業問題,而其畢業及就業狀況明顯優于同期學生等原因,導致學校及學生的參與熱情升高,而國外接收學校在較多學生畢業后也會重新擁有更大的接收能力,這些原因都可能導致曲線這樣的波動出現。
再看目前增長速度最快的西安郵電大學,雖然是最晚開始參與“1+2+1”項目的學校(2009年才引進此項目),但在最近的數據統計中,其參與人數已經連續兩年位居各校榜首,并且經過4年的發展,“1+2+1”已經成為該校參加人數最多、范圍最廣、影響最大的國際合作辦學項目,以此項目為基礎,帶動了該校各類長短期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當然,這樣迅猛的增長速度與學校領導的重視程度,活動中創新性引入的出國交流實驗班等舉措不無相關。
位于中游水平的西安外國語大學及西安石油大學,都具有參與人數穩定,曲線波動幅度小的特點。這可能是由于這2所學校在參與過程中的相關政策較為穩定,生源及接收學校的選擇方式連貫一致有關。而活動參與人數持續較少的陜西師范大學及長安大學均屬“985”工程院校,學校具有參與活動多,選擇范圍廣,力量較為分散的特點。
總體而言,6所參與“1+2+1”項目的學校在活動的參與情況中均有不同的特點,但是整體而言參與人數不多,這可能與西部地區學生較為保守,學校對國際間交流各有特色,同時整體參與時間較短,并未摸索出各自規范的參與程序有關,同時由于各個學校在學校歷史及目前的辦學特色和定位中均存在差異,也導致了其參與方式的不同。
參與“1+2+1”項目學校基本概況分析
表1 參與“1+2+1”項目學校基本概況
綜合對比6所學校的基本情況,我們不難發現,6所學校基本都成立于上個世紀中葉,在學校的發展時間上背景較為均衡。但在學校本身的歸屬、類型、院系設置、特色專業和碩博點設置上都具有各自的特色。對“1+2+1”項目較為重視,同時有能力將活動較好實施的是西安科技大學及西安郵電大學這2所學科涉及面廣泛,工、文、理等學科分布較廣,同時學校本身有良好的教學基礎,對于學生的發展可以提供較好的基礎背景。因此,西安外國語大學及西安石油大學由于學科分布較為集中,專業傾向都具有各自的歷史性。但是,同樣是院系分布范圍廣泛的陜西師范大學及長安大學在“1+2+1”項目實施中卻是處于下游水平的,這主要是由于此2所學校均屬教育部直屬院校,同時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是國家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高校。這兩校所參與的公派出國留學或交流項目較多,所以在學校工作重心上也會較為分散,導致項目實施的落后。鑒于上述特點,各個學校在本校的國際交流中也具有各自的特點。
各校國際化辦學特色
隨著現代社會的迅速發展,交流已經變得極為重要,目前的高校不僅僅注重校際或者國內的交流,國際交流也在各大高校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基于各校的辦學背景差異,在國際交流中也有各自的特點。
針對六所高校不同的對外交流特色,我們可以看到,西安科技大學和西安郵電大學對“1+2+1”赴美項目的重視程度是其可以堅持,將做得更好的原因之一,交流平臺中赴美學生的個人感受也會給在校同學提供更好的借鑒。而同樣的,其他各院校均因各自側重點的不同造成了在對外交流中各自發展重心的區別。但總體而言,各校近年來對國際交流合作項目的重視程度在不斷提高,學生出國交流的比例都在升級,因此對于各個項目的重視程度也都在提高,相信未來的時間里,對“1+2+1”項目的實施也會進一步加強。
各高校就業情況分析
大學開辦的目的在于教書育人,幫助學生提高各項素質,最終在畢業時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提高就業的能力和就業的質量,在就業中,上述高校雖然在整體就業情況點參差不齊,但對于參加“1+2+1”項目的學生都具有就業率100%,就業質量高,平均收入高,同時選擇考研進一步深造的學生也在考試中均有很明顯的優勢,尤其是英語及面試方面。而部分很優秀的學生甚至因出國的優勢而可以在國外高校或企業就職,就職質量明顯提高。
亟待解決的問題
通過對院校的國際化發展現狀的調查不難看出,大多地方高校都在積極順應教育國際化潮流,致力于加大國際交流的力度,進一步拓展了國際交流的渠道。“1+2+1”等多種多樣的聯合培養項目給學校和國外高校之間搭建了一個個重要的橋梁,為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出國留學、交流、合作科研、參加國際交流活動創造了難得可貴的機會。然而,我們也清楚地看到,地方高校的國際化之路仍然非常狹窄,渠道非常有限,模式較為單一。國際交流仍停留在“送出去”為主的單向交流,而且形式局限在學生留學和教師進修。交流缺乏,諸如校際科研合作項目,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的聯合建設,以及教育資源的共享等這些深度和層次。此外,在吸引外籍專家學者和留學生“走進來”促進學校學科發展方面顯得非常薄弱。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急需拓展,國際交流合作的層次和水平也亟待提高。
結 論
陜西各校在參與“1+2+1”項目中都具有不同的特點,這些特點與各學校的歷史,辦學特點,學校定位,對外交流特點及工作重心關系密切。同時,可以看到“1+2+1”項目本身對學生的就業及基本素質的提高也產生了積極的作用,所以,“1+2+1”項目的確是一項值得進行深入推廣的國際交流項目,同時積極轉變工作重心,提高對此項目的重視程度對項目本身的推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The Introduction of Sino-American 1+2+1 Dual-Degree Program 2011《1+2+1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介紹(2011)
[2]王劍波.跨過高等教育與中外合作辦學[M].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
[3]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國教育國際論壇第四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陳學飛.高等教育國際化:跨世界大趨勢[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4).
[5]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http:///.
2019年陜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招生第一階段錄取已經完成,考生可登錄陜西省教育考試院官方網站(sxsksglzx.com/wsfw1/zytb.htm)或陜西招生考試信息網(sneac.com/),進入“陜西省普通高等教育專升本報名系統”查詢錄取結果。
第一階段錄取后,還有部分專業計劃缺額,經錄取工作領導小組研究,5月29日12∶00至5月30日12∶00征集志愿。
陜西省教育考試院提醒考生:
1.征集志愿最多可以填報10個院校,仍實行平行志愿投檔錄取。
2.凡達到各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未錄取以及第一次未填報志愿的考生,可根據公布的專業及院校征集信息填報征集志愿。
3.退役士兵文化課總分增加20分照顧分后達到各專業錄取最低控制分數線未錄取以及第一次未填報志愿的,可根據公布的專業及院校征集信息填報征集志愿。
4.忘記登錄密碼的考生到所在生源院校進行查詢。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清華大學 同濟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重慶大學 湖南大學 東南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A等級的學校有:
武漢大學 四川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福州大學 貴州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南昌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鄭州大學 河海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華僑大學 石河子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沈陽建筑大學
華東交通大學 蘭州交通大學 山東建筑大學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 天津城市建設學院
長安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等級的學校有:
新疆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內蒙古科技大學 揚州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林業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遼寧工程技術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湖南科技大學
大慶石油學院 東華理工大學 青海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南昌航空大學 西華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四川理工學院 華北水利水電學院 長江大學 廣州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科技大學 湖南工業大學 西安工業大學 內蒙古工業大學 桂林理工大學
江西理工大學 河北工程大學 重慶交通大學 北京建筑工程學院 安徽工程科技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
長春工程學院 河北建筑工程學院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B專業等級的學校有:
濟南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河北科技大學 內蒙古農業大學 浙江工商大學 東北電力大學
河北理工大學 山東農業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中原工學院 平頂山工學院 遼寧工業大學
南華大學 安徽工業大學 浙江科技學院 遼寧石油化工大學 大連水產學院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寶雞文理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 徐州工程學院 皖西學院 鹽城工學院
南昌工程學院 武漢工業學院 吉林化工學院 黃石理工學院 湖南城市學院 北京城市學院
茂名學院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南陽理工學院 榆林學院 孝感學院 臺州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中南分校 華中科技大學武昌分校
沈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城市學院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建筑裝飾學院
吉林建筑工程學院城建學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華清學院 黑龍江東方學院 華中科技大學文華學院
河北理工大學輕工學院 河北工程大學科信學院 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南京工業大學浦江學院
安徽工業大學工商學院 南昌大學科學技術學院 華東交通大學理工學院
給水排水工程專業畢業生能力被評為C等級的學校有:
華北電力大學科技學院 河北科技大學理工學院 蘇州科技學院天平學院 江蘇工業學院懷德學院
武漢科技學院外經貿學院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延安大學西安創新學院 蘭州交通大學博文學院
蘭州理工大學技術工程學院 寧夏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