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平臺設計論文

平臺設計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平臺設計論文

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第1篇

建設目標

1技術層面

圍繞煙葉業務“一體化”閉環管理的設計思路,構建具有皖南煙葉特色的現代煙草農業信息化管理平臺,做到“信息互通共享、資源高效整合、業務有效銜接”,滿足國家局《數字煙草發展綱要》“四個統一”的要求。

2業務層面

在平臺統一的前提下,以煙葉供應鏈思路為指導,結合皖南煙葉公司的業務管理現狀,對行業信息系統進行應用功能拓展,確保單元系統有效落地,全面提升基層信息化應用水平。

系統架構設計

為實現企業信息化與行業信息化的有機融合,系統技術架構應遵循行業信息化標準與規范,故本系統與單元系統技術架構基本一致,如圖1所示。系統構建基于J2EE、SOA等技術,采用分層提供服務支持的設計思想,將系統劃分為基礎層、數據層、平臺層、應用層、展現層。系統從最底層開始,逐層向上提供服務,整個層次保持相對的穩定。隨著業務需求的不斷變化,各個層次、各個組件進行優化和完善,在不改變系統框架的前提下即可完成系統的改進。

1基礎層設計

主要為系統應用提供底層的運行環境,包括PC終端、服務器、交換機等硬件設施,以及操作系統、數據庫系統等軟件環境,建設時將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避免重復投資造成資源浪費。

2數據層設計

數據層就是常說的數據源所在的層次,數據層設計具有如下特點:1)可運行于DB2、ORACLE、SQLSERVER等主流數據庫之上;2)使用聯邦數據庫技術;3)數據業務處理(交易)、數據查詢、空間數據分離。

3平臺層設計

平臺層由界面集成、業務集成、服務集成、業務構件、數據集成、支撐平臺等幾部分內容組成。1)界面集成。界面集成從單點登錄、組織管理、用戶管理、權限管理、菜單管理、應用組裝、Portal展現等七個功能點來做全面的界面集成。2)業務集成。通過應用開發技術和工作流引擎等工具實現應用系統之間的業務流程集成,實現系統松耦合、組件化和標準化,支撐煙葉系統之間信息共享、流程編排、業務交互。3)服務集成。通過企業服務總線建設,實現內部服務的通信與整合,構建服務注冊及管理機制。4)數據集成。數據集成包括在各應用之間實現數據共享和數據交換,建立基礎數據信息庫。主要有:(1)數據及編碼標準體系的建立。數據及編碼標準體系是應用系統數據整合和業務整合的基礎。建立行業數據及編碼標準體系是建立基礎數據信息庫的基礎。(2)基礎數據信息庫。以基礎數據使用規范為標準建立基礎數據信息庫,用以實現信息共享,服務于應用系統的集成應用。(3)數據交換平臺的建立。以數據交換管理規范為基礎,建立應用系統之間交換數據的軟件平臺。

4應用層設計

業務應用覆蓋煙葉生產經營的主要業務,包括客戶關系管理、生產過程管理、收購管理提升、調撥倉儲管理、煙用物資管理、電子結算、主題分析等七個模塊。

5展現層設計

在展現層將統一用戶權限,面向企業不同層次的業務角色,如:領導、管理人員、煙站微機操作員等用戶,通過統一的門戶,訪問不同的應用模塊,業務操作、數據查詢、數據分析。

系統功能設計

結合業務部門的實際應用需求,現代煙草農業信息管理平臺功能模塊設計如下:

1客戶關系管理

1)目標定位。以CRM管理理念的為指導,實現新型種植主體檔案管理及等級評定,為差異化服務及散煙收購模式的推廣奠定基礎。同時增加客戶回訪及投訴等關聯功能,提升客戶服務水平。2)功能描述。(1)基礎檔案管理:實現各類種植主體基礎檔案管理,并可根據預先設定的類別歸屬條件(如種植面積),對煙農進行自動歸類。(2)客戶星級測評:建立評價方案,明確評價指標(如種植面積、合同履約率、煙葉交售等級結構、技術到位率),開展對種植主體的星級評定,實現對種植主體的分類測評,為差異化服務奠定基礎。(3)客戶投訴管理:記錄煙農對服務人員及相關人員提出的投訴,并對投訴處理過程及結果進行跟蹤。包括煙農投訴記錄、投訴處理意見、處理結果跟蹤。(4)客戶回訪管理:根據客戶回訪方案,對客戶服務滿意度情況進行調查,全面收集客戶反饋的問題和建議,從而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同時從煙農中收集有關煙葉生產相關信息,對有價值的部分信息分析處理后分送到有關部門和領導。具體功能包括:回訪方案制定、回訪結果查詢及分析。

2生產過程管理

1)目標定位。以生產報表自定義的形式,實現生產動態信息的高效采集、快速統計和及時傳遞。健全煙葉生產環節信息,為質量追溯奠定基礎。2)功能描述。(1)生產報表定義:根據生產需求,對生產報表的格式進行定義后下發至煙站進行數據填報。煙站可結合本級管理需要對報表進行細化定義。(2)生產報表填報:根據上級下發的報表格式,進行生產過程相應數據的采集與填報。采集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手工錄入數據,另一種是利用手持終端設備進行采集。(3)生產報表查詢:實現煙站上報報表的多維度查詢(按時間、按組織結構等)。

3收購管理提升

1)目標定位.在原有系統功能基礎上,增加散煙收購的信息支撐,提高收購工作效率;同時根據收購業務管控需要,對煙葉收購的時間、比例、重量、票據等關鍵要素進行密切監督和預警,實現對收購全過程的實時控制。2)功能描述。(1)散煙收購應用收購類型設置:實現煙站各條收購線收購類型的設置(散煙/把煙),以區分煙葉收購類型。收購報表提升:結合煙葉收購的形態特征(把煙/散煙),對相關煙葉收購報表進行相應提升,實現收購報表數據的分類統計和查詢。散煙補貼核算:包括補貼方案制定、散煙補貼核算、散煙補貼查詢等。(2)收購業務監控單秤交售重量異常監控:對單筆煙葉交售的重量超出電子秤重量峰值或者超出合理值范圍的數據進行監控,確保收購業務規范。交售等級結構異常監控:設置上、中、下等煙比例最大值,對超出或即將超出該值的收購等級比例數據進行監控預警。連號票據等級、重量相同監控:對連號票據等級、重量相同的數據進行過濾展現,有效分析數據異常原因。單據沖紅監控:設置票據沖紅的最大值,對超出該值的票據數據進行過濾展示。收購時間段異常監控:依據煙葉收購運行要求中的收購時間段為標準區間值,對超出該合理區間內的收購票據數據進行展示。檢驗是否有超時收購。

4調撥倉儲管理

1)目標定位。實現煙葉物流進、銷、存數據的信息化管理,提高數據采集時效性和準確性。2)功能描述。(1)調運計劃管理:用于內部調運計劃及銷售調運計劃的制定和分解。內部調運是指收購站點的煙葉調往中轉倉庫,調運不受購銷合同控制,銷售調運計劃是中轉倉庫或煙站的煙葉銷售調運到煙廠,要受購銷合同控制。(2)煙葉入庫管理:實現煙站煙葉的入庫信息采集。(3)倉儲作業管理:包括移庫管理、庫存盤點、變質煙管理、煙葉出庫管理、倉儲資源管理等。

5煙用物資管理

1)目標定位。整合現有物資管理系統,增加物資需求管理、驗收管理、供應商管理等模塊,實現對煙用物資的購、銷、存精細化管理。2)功能描述。(1)物資需求管理:包括物資需求目錄、物資需求摸底、物資需求制定等。(2)物資驗收管理:實現兩級物資驗收的電子化操作。(3)采購分配:根據需求及合同進行分配,同時與購肥指導單等單據進行關聯,保證分配的合理性。(4)供應商管理:建立物資供應商基礎資料檔案庫,并結合供應商的服務、產品質量情況,對供應商等級進行劃分,建立供應商首選名單及黑名單。

6電子結算

1)目標定位。采用電子結算的方式進行煙葉交售款、物資款的結轉,提高結算效率,保障資金安全。2)功能描述。(1)賬戶管理:對所有涉及資金往來的帳戶信息進行管理,包括帳戶錄入、在線開戶、帳戶銷戶等功能。(2)審核支付:接收收購系統提交的支付或扣款信息,由銀行轉賬系統完成資金的支付和扣除操作。(3)對賬查詢:包括銀行對帳、付款總帳查詢、付款明細帳查詢等功能。

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第2篇

關鍵詞串口通信;手機短信;管理信息系統;JSP

1引言

隨著移動通訊的發展,移動辦公提供隨時隨地服務正成為當今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方向。以短信為基本服務平臺的服務渠道正被越來越多商家所采用。手機短信的行業應用越來越廣泛,它具有快捷、經濟、針對性強、可移動等優點。很多行業的企業用戶都希望能夠利用Web系統提供的手機短信服務功能來企業信息。如:客戶聯絡、新產品通知、會議通知、緊急通知、催費通知、發貨通知、訂單查詢、節日問候等,從而達到提高辦公效率、降低辦公成本的目的。

2問題分析

目前在PC上實現手機短信收發技術主要有三種:

(1)直接接入運營商短信網關,這種方法的實現不需要附加新的硬件,但是需要到運營商申請網關,適合于大型通信開發,如向移動、電信等公司申請,使用起來比較方便,但費用較高。

(2)通過一些網站上提供的短信發送功能來實現,如騰迅、網易等都提供這方面的服務,這種方法實現起來比較簡單,所需資源較少,但缺點是對網絡的依賴性太強,不利于集成到企業的MIS系統中。

(3)用GSMMODEM技術實現PC對手機收發信息,這是目前比較適合于小項目開發的一種方法,只需要對AT指令和串口編程的知識運用熟練就可以實現,但需要硬件GSMMODEM的支持。

當前,一些公司提供了短信開發的設備和配套的短信群發軟件,用它可以在軟件中集成相應的群發功能,雖然實現了發送短信的功能,但由于是單機版的,不利于遠程操作和多用戶的同時使用;也有一些基于Web的短信系統開發出來了,實現了手機短信的發送,但在手機短信的接收方面仍存在不足:如很多系統都是通過不斷刷新頁面來判斷是否收到有新的信息,這種方式使得系統效率下降,需要改進。另外,在目前已開發出的短信系統中尚缺乏定時發送短信功能,此功能的實現,可以為用戶的日程安排提供短信提醒服務。

基于以上因素,可以設計并實現一種B/S模式的短信系統,此系統在一種能通過輸入設備與服務器直接通信的MVC體系結構下構架,使用GSMMODEM以串口監聽方式觸發事件的方式接收短信以提高系統的性能,實現定時發送短信功能以滿足更多用戶的需求。

3系統體系結構

基于J2EE的Web式信息管理系統技術現已比較成熟,如Struts框架、ModelI體系結構、ModelII體系結構都可實現。本文體系結構是基于J2EE的MVC結構,實現一種能通過串口設備實現向系統進行輸入輸出的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在傳統的Web系統中,服務器的響應都是由客戶端經HTTP協議傳輸的數據服務請求,實現對Web資源的使用。本文的系統體系結構構架Web系統,除了能響應基于HTTP的數據請求外,還可通過與該服務器連接的GSMMODEM實現服務的請求,使得系統的信息傳遞更快捷,實現可移動性特點。

采用該體系結構構架Web系統,用戶可以通過HTTP協議向應用服務器請求數據處理,當服務器得到客戶端的請求數據后,控制器(Servlet)進行事務處理,模型(JavaBen)執行操作,如信息的查詢和保存等操作,最后通過視圖頁面傳回給用戶。

同時,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發送數據給服務器,實現數據的處理。用戶發送信息向服務器請求服務,首先將信息給GSMMODEM,然后服務器通過與該設備連接的串口獲取數據,實現事件的響應。實質上,GSMMODEM就是服務器的一個輸入設備,相當于鍵盤,起數據輸入的作用。信息的接收,就是設計程序讓服務器自動檢測這個輸入設備是否“輸入”了數據。

同理,對該體系結構應用的推廣,所有輸入設備與服務器作為一體構架網絡服務器,實現Web服務,如應用于基于Web的工業控制系統、電壓測試系統等。

4系統功能

短信系統的主要功能有寫短信、發件箱、收件箱、電話簿、統計查詢和常用語的插入等,其功能模塊如圖2所示。

寫短信可以實現短信的單發和群發功能,無論是單發還是群發,發送對象都可以自由選擇,當發送對象選定后,系統查找數據庫中該號碼多對應的記錄信息自動生成稱呼,然后將其要發送的內容一起發送給所選對象。

發件箱用來存儲用戶所發的所有短信信息,以便用戶以后查看自己發送的短信,可實現對短信的管理,如轉發、刪除等。

收件箱用來存儲用戶所接收到的短信,該模塊除了實現短信的管理,如對短信的刪除、查詢等功能外,還提供短信回復功能,實現系統自動回復,在服務器收到用戶短信后對數據進行處理,然后自動回復給用戶;另外是用戶回復,通過系統身份驗證后,用戶可對收到的短信進行回復。

電話簿實現用戶對聯系人的管理,如新增聯系人、實現聯系人的分組等操作。

定時發送短信功能,可為用戶的日程安排提供幫助,如通過短信提醒參加會議、為朋友發送生日祝福短信等。用戶設定短信發送的具體時間,輸入將發送的信息并保存,在到達這個時間時,服務器自動將信息發送出去。

查詢統計是管理員實現查看指定用戶發送信息的數量等操作。

常用語管理實現快捷的輸入,用戶可編輯常用的短信內容并保存,在發送時可直接調出。

5系統實現

JSP、Servlet技術和數據庫技術在Web應用程序開發中的大量普及和應用,使得系統中寫短信、查詢統計、常用語等模塊的實現變得非常容易。

5.1收發短信

當前,采用的收發短信方法主要是在服務器端使用定時刷新頁面或通過定時器來實現。此方法是在每間隔一定時間,服務器掃描串口并讀取串口中的數據,然后確認是否解收到新數據。這雖然實現了信息的接收,但增加了服務器的開銷,無論是串口有無新數據,服務器都定時讀取數據,這便增加系統的負擔,從而將低了系統的性能。

基于串口監聽的方法接收數據,即當串口有新數據接收時產生監事件,通過事件驅動來“通知”服務器,然后取得手機發送過來的信息,從而進行處理和響應事件。這種方式的實現,其優勢主要體現在節省系統資源和數據接收的及時響應。

對串口監聽,即當收到數據立即響應事件,這與JavaApplication程序中的動作監聽(ActionListener)類似。在實現手機信息的接收過程中,可由類SerialPort中addEventListener(this)方法偵聽,當收到數據時產生事件,主要代碼如下:

publicvoidserialEvent(SerialPortEvente){

StringBufferinputBuffer=newStringBuffer();

intnewData=0;

switch(e.getEventType()){

//DATA_AVAILABLE-有數據到達,

caseSerialPortEvent.DATA_AVAILABLE:

//讀取數據信息,使用JavaBean中的模型進行數據處理

while(newData!=-1){

try{

newData=this.inStream.read();

if(newData==-1){

break;}

if(''''\r''''==(char)newData){

inputBuffer.append(''''\n'''');}

else{

inputBuffer.append((char)newData);}

}catch(IOExceptionex){

System.err.println(ex);

return;}

}

operateMsg(newString(inputBuffer));//調用對數據進行處理的方法,

//newString(inputBuffer)為接收到的內容

break;

caseSerialPortEvent.BI://BI-通訊中斷.

}

}

向手機發送信息,調用sendMsg()方法,在此方法的設計中,使用SerialPort類中的getOutputStream()初始化OutputStream類的對象outStream,該對象的write()方法將數據寫入串口。

publicvoidsendMsg(Stringmsg,StringphoneNumber){

getSerialPort();//打開串口

setupSerialPort();//初始化串口

try{

outStream.write("ATE0\r");//測試modem

outStream.write("AT+CMGF=1\r");//將信息設置為text模式

outStream.write("AT+CSCS=\"GSM\"\r",);//將字符設置為UCS2模式

outStream.write("AT+CSMP=17,167,0,240\r");//設置短信發送的相關參數

if(!msg.equals("")&&!phoneNumber.equals("")){

outStream.write("AT+CMGS="+phoneNumber+"\r",);

outStream.write(messageString);

outStream.write((char)26);

}

}catch(IOExceptionioe){}

closeIOStream();

closeSerialPort();

setToNull();

}

以上兩個函數分別實現了短信的收發功能,但在進行數據接收時,由于短信編碼與字符編碼不同,所以需要將編碼進行轉換。本文采用短信編碼的TEXT模式[1]。

5.2定時功能的實現

收發短信的實現,雖然為信息管理系統增加了新的功能,但還不能滿足其應用的需要,尚需要在系統中新增更多功能。以下實現的是在系統中定時發送短信功能,如定時為某用戶發送信息。

當Web工程啟動時,必須能讓定時器宿主的存活期為整個Web工程生命期,在工程啟動時能自動加載運行。結合這兩點,確定使用Servlet上下文有關的偵聽器實現定時功能,通過在工程的配置文件中加以合理配置,會在工程啟動時自動運行,并在整個工程生命期中處于監聽狀態。

通過Servlet偵聽器與Timer的結合,運用Servlet偵聽器需要實現javax.servlet.ServletContextListener接口,同時實現它的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event)和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event)兩個接口函數。程序實現代碼如下:

publicclassTimerListenerextendsHttpServletimplementsServletContextListener{

publicvoidcontextInitialized(ServletContextEventsce){

//開始監聽,在此部分編寫定時功能的程序

SmsManager[]sm=newSmsManager[10000];

for(i=1;i<10000;i++);

//初始化任務

Timert=newTimer();

i=0;

MyTaskmt=newMyTask(sm);//自定義任務類

//該類run()方法執行發送短信

t.schedule(mt,0,1000);//每秒鐘檢測一次

}

publicvoidcontextDestroyed(ServletContextEventsce){

//定時器的銷毀

}

}

實現短信定時發送的具體方案中,將預發內容、時間、手機號碼、用戶等信息保存在數據庫中,當預發時間與當前系統時間相同時,將內容自動發送到指定手機中。于是,在實現時,時刻都要取出數據庫中的時間進行比較,這將大大地增加系統的開銷。為了減少頻繁的訪問數據庫,降低系統開銷,本文是使用動態鏈表實現。

首先將預發的內容、時間等信息封裝成類SmsManager,然后由該類創建對象數組,數組的長度可根據系統的用戶量決定,并由數據庫中未發標記的記錄按時間對每個數組元素初始化。功能的實施,就是通過對數組元素依次訪問,當數組每個元素全部訪問,系統再重新自動初始化數組對象。若有在當天預發的情況,則可用插入算法,按照時間鏈插入在數組中。

6結語

本系統作為某高校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實現了學生的短信查分、教學通知等服務,還為教職工的日程安排、會議通知等提供短信服務,這節省了學校的日常通訊費用,也提高了教務部門的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潘旭兵,林中.短信收發系統[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07(5):44-49

[2]WilliamCrawford,JonathanKaplan著,劉紹華,毛天露譯.J2EE設計模式[M].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

[3]DeepakAlur,JohnCrupi,DanMalks著,劉天北,熊節等譯.J2EE核心模式(第二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4]郭文生,杜軍平,尹怡欣,基于J2EE的旅游電子商務平臺的設計研究[J].計算機應用與軟件.2007(2):118-120

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第3篇

一般來說,嵌入式軟件的開發環境需要在交叉編譯的條件下完成,于此同時在開發過程中還需要利用PC機與目標機之間的通信管道。此外,代碼優化器、連接器、代碼編輯器等都是嵌入式軟件開發環境中的必備品。目前,在我國國內嵌入式系統產品已經逐漸發展成為了較大的產業群,但是系統的設計方法相對還是比較滯后。具體表現在,產品相同,但軟、硬件的使用卻不同,這使得軟件維護以及軟件設計成本都有所增加。而嵌入式軟件的設計在可預測性、上市時間、服務質量等方面都必須滿足用戶的需求,并且要進行非常嚴格的資源限制,例如,CORBA系統,EJB系統都比較復雜并且較為龐大,會帶給平臺較重的負擔。以平臺視野設計嵌入式軟件時,其主要的設計思想就是復用,并將模塊化、復用、分層、接口規范等方法作為基本設計方法。

2平臺視野下嵌入式軟件系統的層次結構

嵌入式軟件系統是以系統的可配置性、移植性以及重用性作為目標的,這些目標可以有效的根據其性能、功能的需求對平臺軟件功能進行裁剪。其特點決定了其開發沒有統一的標準和規范,這帶給嵌入式軟件非常巨大的困難。以平臺視野作為基礎是一種非常好的設計理念,在平臺視野下設計嵌入式軟件一般可以將軟件劃分成六個不同層次進行設計,分別是硬件抽象層HAL、BootLoader層、ROMMonitor交叉監控調試層、硬件驅動層、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層以及中間件和應用關于平臺視野下嵌入式軟件設計方法分析劉靜湖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湖南長沙410075軟件層,每個層次都將發揮自身的功能并且為上一個層次提供支持,這種設計原理不僅提高了軟件的開發效率,而且軟件自身的重用性和移植性也得以有效的發揮。如圖2所示:圖2標準嵌入式軟件系統的體系層次結構

3以T-Kernel平臺為基礎嵌入式軟件設計與實現

3.1平臺簡介

以T-Kernel平臺為基礎嵌入式軟件系統硬件平臺是由穩定性能極強的手持掃描設備PDT構成的,一般情況下PDT部件主要由以太口、28鍵鍵盤、SC4510CPU、條碼掃描設備以及LED屏等設備構成。其CPU的基礎應用系統性價比非常高,其核心是以太網RISC微控制器,這種控制器是16/32位。如果系統對功耗有非常高的要求或者對價位有所控制,使用這種控制器是最為合適的。除此之外,這種處理器還擁有方便調試、方便開發、使用便攜、適用功耗較高、支持多種操作系統等特點。

3.2以T-Kernel為基礎的軟件系統結構

以T-Kernel平臺為基礎對嵌入式軟件進行設計時,將以層次化嵌入式軟件設計和軟件層次結構的設計方法得到實現。此軟件系統是由上述嵌入式系統的六個層次構成的,其雖然聲明、抽象并且定義了ROMMonitor層和BootLoader層的有關信息,但并未對HAL層進行單獨的定義。軟件系統的硬件可以通過Bootloader層得到初始化,并且此層能夠加載引導OS,為OS運行的提供必要環境,同時能將陷阱、異常、中斷情況都予以解決。軟件中操作寄存器和儲存器都是由H-Monitor層完成的,其目標就是通過反匯編、數據加載、I/O口操作、跟蹤執行等步驟完成具體監控和調試。而T-Kernel軟件系統則分別由T-Kernel/OS,T-Kernel/SM,T-Kernel/DS三個不同部分組成,其功能非常廣泛,不僅能對OS基本功能進行實時控制,而且能進行任務管理和資源分配,為整個系統供應程序驅動接口,并且對總體系統進行管理并且調試。

3.3BootLoader與中斷處理程序的實現

第一,BootLoader的設計與實現,一般情況下由S3C4510B作為開發板CPU的主要核心,在復位或者加電系統時第一條指令可以通過地址0x0獲取,與此同時能夠以CPU作為基礎,對開發板進行基本構建,同時可以在預先安排的地址中映射FLASH。所以,系統加電后FLASH將首先執行CPU發出的BootLoader程序。S3C4510B的主要功能是將系統殊功能寄存器、片外存儲器、片內存儲器等進行統一編址,并通過64MB的地址空間映射出來,這樣更加方便管理,用戶只需通過設置尾指針和基指針就能達到映射存儲器的目的。

第二,實現BootLoader層功能的流程,首先設置入口指針,在整套程序啟動之前,要先將指針進行定義,對于這一整套程序而言入口指針僅有一個,而選擇入口點時一般將程序編譯鏈接中向量鏈接出現異常的部分,比如:0x0地址處作為整個程序的入口點。其次,設置異常中斷向量表,在設置向量表時ARM處于中斷情況,此時必須將向量表保持在0至8×4字節的空間內,在此區間內非中斷向量為,數據存取錯誤、軟件中斷、IRQ、復位、FIQ、數據存取錯誤、未定義指令錯誤等。最后,初始化存儲系統,此系統能夠根據存儲器的情況有針對的初始化寄存器,然后將某部分存儲器的基指針設置為前一個存儲器的尾指針地址,當控制并且設定寄存器時,需要注意即使各組之間出現禁用情況,相連的存儲器空間地址也不能出現重疊的現象。一般情況下將基指針向左移動16位,也就是每組的起始物理地址,而將尾指針向左移動16位-1其數據就為每組末尾的物理地址。

4結束語

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第4篇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采用Funcode平臺進行課程設計。Funcode平臺是一款基于游戲設計和動畫界面的C\C++\Java綜合實驗教學平臺,該平臺以游戲設計為“噱頭”,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雖然如此,該平臺通過精選大量的游戲案例,還是很好地將程序設計知識點和游戲設計緊密地結合起來,始終緊扣C語言知識點,為C語言課程設計教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工具。

1.1圖形方式的游戲界面編輯Funcode平臺采用圖形界面方式的游戲編輯環境,直觀、美觀、簡潔易用。圖1所示為正在設計中的游戲,左側矩形框中為最終運行時可見的游戲界面,可以從右側中的“魚”(Funcode中稱為“精靈”,任何類似的圖片都是精靈,不同的精靈以精靈名區分)中任意拖拽一條“魚”到左側矩形框中,即可在游戲界面中增加一條魚。

1.2提供功能函數,屏蔽對圖形的復雜處理Funcode平臺提供了大量功能函數,屏蔽對圖形對象的復雜處理,使學生能夠專注于程序設計和游戲邏輯功能的實現。例如:功能函數voiddSetSpriteLinearVelocityX(constchar*szName,constfloatfVelX)可以使精靈以某一速度水平運動。讓圖1左側中的魚(假設該魚命名為fish0)游動起來,學生只需用一條函數調用語句dSetSpriteLinearVeloctyX(“fish0”,30)即可實現;亦可通過調用功能函數dSetSpriteLinearVelocity(“fish0”,30,30)使魚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速度均為30,即在屏幕上“斜向”游動;功能函數dSetSpriteFlipX(“fish0”,true)調用可以使魚水平翻轉,即實現“掉頭”功能。

1.3整體邏輯框架簡潔,功能強大Funcode平臺整體邏輯框架由7個主要函數模塊組成,分別是主函數模塊、鼠標移動事件模塊、鼠標單擊事件模塊、按鍵事件模塊、按鍵彈起事件模塊、對象碰撞事件模塊、對象與邊界碰撞事件模塊。其主函數模塊如以下程序代碼所示,通過主函數模塊控制整個游戲的運行和界面刷新。其他的6個函數模塊幾乎包含了游戲設計中需要處理的所有事件,并且向學生屏蔽了事件激發所需要的復雜判斷過程,所有的鼠標事件、鍵盤事件、碰撞事件均為自動激發,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設計難度,使學生可以專注于游戲邏輯功能的實現。例如:要實現圖1中的“魚”游到右側邊界時掉頭向左游邏輯功能,在Funcode平臺下,當圖1中的“魚”游到右側邊界時,“對象與邊界碰撞”模塊將會自動激發,該模塊的初始程序代碼如下所示。此時,學生無需判斷和處理“魚”是否游到邊界(這對大學一年級學生而言比較困難),只需要知道“魚”游到邊界后會自動調用“對象與邊界碰撞”模塊對應的dOnSpriteColWorldLimit函數即可。因此,學生只要能夠根據游戲功能在該函數中正確地編寫相應的代碼就可以了,具體實現“掉頭向左游”邏輯功能的完整程序代碼如下所示。顯然,這樣就極大地簡化了對圖形對象和事件的處理,學生就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游戲邏輯功能的實現和代碼的編寫和調試中。

1.4開放式環境,極大地激發學生創新能力Funcode提供了開放式的開發環境,除了完成Funcode提供的課程設計案例以外,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添加素材,大膽創新,設計和開發真正屬于自己的游戲,這樣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程序設計熱情。例如:一組學生開發的“大魚吃小魚”游戲,當大魚吃小魚得分達到一定的分值時,可以生出“魚寶寶”,尾隨大魚游動,生動有趣。

2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

基于Funcode平臺,在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上,以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為主要目標,在此基礎上,貫穿整個課程設計的各個階段,采用多種教學方式和方法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2.1選題階段在選題內容上,典型游戲設計和自主創新相結合。改變原有的設計內容變為基于Funcode平臺游戲設計。設計內容分為兩類:一類是典型的可在Funcode平臺上實現的游戲,比如坦克大戰、打地鼠等;另一類是學生自選題目,要學生根據Funcode平臺功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創造自己的游戲。教師要通過討論、引導等方式,鼓勵學生自己設計游戲,培養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題目選定之后,要求學生將游戲整體功能用功能模塊和流程圖的方式清楚地表示出來,并且要能夠準確地描述各模塊之間的關系,鍛煉學生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在選題方式上,要堅持組內討論和師生互動相結合。組內討論有利于游戲功能的完善,有利于發揮所有同學的創新潛力,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通過教師和學生的討論交流,教師要控制游戲功能的實現復雜度,既要保證設計的工作量,又要保證控制在可實現的范圍內。

2.2設計階段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避免“學生問,教師答”的教學模式,教師要積極地參與到所有學生的設計中,主動和學生交流討論,掌握他們的設計情況;善于通過引導啟發,培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在設計中,要及時發現并指出存在的問題;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要善于引導他們積極獨立思考,盡量讓其自主分析,找到原因,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有利于調動學生參與實踐的熱情。對于游戲功能的實現,要讓學生畫出流程圖或實現步驟,體會程序設計中的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比如對于“打飛蟲”游戲,當“拍子”拍中“飛蟲”時,對應Funcode抽象概念為“拍子”對象和“飛蟲”對象發生碰撞事件,由于碰撞事件自動激發,所以拍中“飛蟲”后對應的游戲功能實現邏輯應該在碰撞事件中表達。對于該碰撞事件的處理,要求學生首先畫出拍中“飛蟲”后的處理邏輯,體會程序設計中的邏輯思維。比如:使“飛蟲”圖像從界面消失在“飛蟲”鏈表中刪除該飛蟲顯示拍效根據拍中的“飛蟲”類型計分刷新游戲界面上顯示的實時得分值。課程設計要求按組進行,設計中要求分工合理,任務明確,緊密協作,嚴格按照日程安排,完成設計任務。要求每2天一次,將每人獨立設計的模塊進行整合并測試,同時要求學生定期開展討論,鼓勵他們對設計中存在的問題,積極和同組同學交流溝通,要善于發揮集體的力量,解決問題。在協作設計中,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此外,在游戲的設計過程中,必然會存在一些較難實現或者知識點超出課本內容的功能,從經驗來看,大多數學生都會無奈地選擇放棄該功能。此時,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自主學習的重要意義,讓他們認識到課堂教學中講的內容大多是最基礎的核心知識點,而實際的應用中要涉及的知識卻遠非如此,并積極鼓勵和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相關知識點。

2.3考評階段為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興趣,調動其積極性,考核采用每組分別進行講解和演示,交流心得體會,其他組同學和教師進行打分的形式。打分項分為游戲功能、工作量、流暢性、創新性、美觀性等5個方面。演示中鼓勵其他組的同學提問和試玩游戲,盡量找出游戲設計的缺陷,通過多種方式培養學生的展示能力和競爭意識。最后,教師再進行總結性點評,指出設計的優缺點。

3教學效果

從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來看,在整個課程設計過程中,學生始終保持著極高的熱情。教師為課程設計建立了QQ群,提供全天答疑服務,從QQ群討論情況來看,學生提問很多,討論熱烈,而且絕大多數在課外時間。此外,課程設計結束后,很多學生指出,Funcode平臺美中不足的是:自己創造出的游戲最終生成的可執行程序離開Funcode平臺不能運行,非常令人遺憾。這也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的熱情和對自己勞動成果的珍惜。從課程設計內容來看,學生大多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設計的,游戲功能可謂五花八門,創新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和鍛煉。更重要的一點是達到了課程設計的教學目的,學生對程序設計的理解更加深刻,鞏固了C語言學習成果,能夠將游戲功能的實現邏輯用計算機語言準確地表達出來。在程序設計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學生能夠提出自己的解決思路,并通過編寫程序表達自己的思路,很好地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程序設計實踐動手能力均得到了很好的鍛煉。例如:圖2所示為學生設計的游戲初始界面。該游戲實現的功能有:游戲實時倒計時;游戲實時顯示得分;通過鍵盤控制游戲的開始、暫停和游戲場景的切換;用鼠標控制“拍子”進行移動和拍打;打到大蚊子、小蚊子積分不同,打到堅果則減分,且打中目標有圖片特效產生;蚊子的產生地點、時間、數量和產生時的飛行速度都是隨機的,且飛行速度隨著積分級別越來越快;游戲結束時顯示得分最高的三條歷史記錄等。此游戲中,學生自己編寫代碼(不包括自動生成的代碼)行數在800行以上,使用的C語言知識點涵蓋了數組、鏈表、函數、變量作用域、多分支結構、循環結構等。

4結語

平臺設計論文范文第5篇

摘要:通過對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內涵、功能及所處的經濟、社會環境等方面的分析,論證了國家作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主體的合理性,從經濟角度分析了科技基礎平臺的使用收費問題,討論了確定服務收費標準的論據及建立相應的資助補貼制度等問題,并就如何構建內生的平臺建設運行的激勵機制提出了對策性建議。

1.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經濟屬性分析

1)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內涵。

2005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了科技部等四部委《2004-2010年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綱要》,標志著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工作全面啟動。其指導思想是以全面提高國家科技能力和增強國家國際競爭力為目標,以改革為動力,以建立共享機制為核心,以資源系統整合為主線,堅持以人為本,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和利用國際資源,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改善科技創新環境,增強科技發展能力,為科技長遠發展與重點突破提供強有力的支撐。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目標是:“充分運用信息、網絡等現代技術,對科技基礎條件資源進行戰略重組和系統優化,以促進全社會科技資源高效配置和綜合利用,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包括下列三方面的內容:由大型科技基礎設施及研究基地、自然科技資源、科技數據和文獻資源、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網絡科技環境等組成物質與信息保障系統;以共享為核心,支持、保障平臺順利運行的制度體系;以科技服務為目標的專業化的人才隊伍和組織機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具有公益性、基礎性、戰略性特點。根據上述建設目標,預期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將在改善我國科技創新環境、增強科技發展能力、激勵自主創新、促進實現重大科技突破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當前,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重點內容包括:①研究實驗基地和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共享平臺;②自然科技資源平臺;③科學數據共享平臺;④科技文獻共享平臺;⑤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⑥網絡科技環境平臺。從這些建設內容來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將為科技發展服務,即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要為全社會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有效、高質、公平的服務。服務對象為社會公眾,包括個人、企業、科研機構、政府部門等。那么,這樣一種服務具有什么樣的經濟屬性?這種服務應由誰(市場、政府、或者第三部門)來有效提供?

2)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經濟屬性。

經濟學通常依據一個產品或一項服務是否具有排他性及競爭性,或是否具有正外部性,將其劃分為私人物品或公共物品。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公共物品的有效提供通常需要政府行為,而私人物品則可以由市場有效提供。從技術層面看,一方面,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所提供的服務(產品)可以“排他”,即從技術上可以實現對直接用戶權限的有效識別和控制,比如,未經產品提供者授權的個人或組織,提供者可以識別并拒絕使用。另一方面,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所提供的服務(產品)有一定的“競爭性”,而競爭性強弱取決于平臺提供服務的能力及特點。這表明,從技術上講,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所提供的服務(產品)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公共物品,其屬性更接近于私人物品或自然壟斷物品。于是,按照經濟學理論,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可以通過市場或有規律的市場來有效提供。但事實上,載止目前在我們國家并沒有出現自發性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的市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么?是沒有需求?還是沒有供給?還是沒有有效的市場制度?

據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多次調查,社會各界對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具有很大的需求。以企業為例,一方面,由于技術創新具有高收益的特性,企業具有較強的尋求技術創新的動機,另一方面,技術創新具有高投入、高風險的特性,對單個或個別企業而言,需要風險規避途徑。建設共享式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是化解企業在開發技術創新時所面臨的高投入、高風險瓶頸的有效手段。

面對如此巨大的需求,為什么沒有出現有效的市場供給?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其原因可以歸結為①盡管在技術上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對其直接用戶有“排他性”和部分競爭性,但由于這種服務對于整個社會而仍具有較強的間接“公益性”,即“正外部性”,從而導致提供這種服務的社會成本小于其生產成本,社會收益大于直接用戶的收益:在缺乏對于這中外部性的有效補償機制的條件下,必然導致市場供給失靈。②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具有高風險特點。由于科技創新固有的難以準確預期的高風險(不確定性)特點,科技創新所需的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相應的也就存在用戶需求難以識別和界定、產品(服務)生產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等特點。化解這種風險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一套風險分擔機制——聯合生產,即由于多個市場主體聯合提供,但在現實中,由于科技基礎條件服務具有與科研創新類似的特點,易導致合作方之間產生信息不對稱,加大了談判和執行難度。這種高風險和信息不對稱可導致市場供給失靈。③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的提供既涉及到政府擁有的大量公共科技資源,又涉及到私人擁有的各類科技資源,在一些體制性因素和制度性因素制約下,獨立的市場主體難以有效整合這些資源。特別是在政府各部門所擁有公共科技資源共享制度缺失的條件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的市場供給難以實現。

綜上所述,在當前條件下,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只能由政府主導,發揮政府行政體系在整合政府所擁有的大量公共資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此過程中,積累經驗,進行科技資源利用方面的制度創新,并逐漸引入市場機制,以形成政府與市場互補、協調節器有效的科技條件平臺服務體系。

2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服務分類及收費

1)收費的合理性。

在當前我國政府主導進行的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中,一方面要充分發揮行政系統功能,整合國家所有的公共科技資源交向社會公眾開放,這是建設我國科技基礎條件平臺的重要突破口;另一方面,要利用市場機制,為參與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的各方提供合理、必要的經濟激勵。前者的難點在于如何突破我國長期形成的公共科技資源條塊分割,特別是系統、部門專有、專用的壟斷狀況;后者的難點在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共享式科技基礎平臺服務收費標準及收費制度。這里我們著重討論后一問題。

共享式公共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收費制度應該體現兩個價值追求——效率和公平,可以說這是收費的原則。從效率的角度來看,收費制度應有利于經濟福利的最大化。這就需要通過適當的途徑對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的用戶進行分類,識別出最有利于增加社會經濟福利的用戶并優先為其提供服務,以實現資源配置經濟上的最優化。通常在完善市場的條件下,可以通過“價高者得”的競爭性定價機制實現。當存在市場壟斷、外部性、信息不對稱等情況時,就需要政府等通過規制非市場方式進行干預。從公平的角度來看,收費制度應有利于社會公正與平等。免費或按能力付費的原則通常被認為有利于實現社會公平。同時,按照效率及公平的原則,共享式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應該區分不同服務內容和服務目的,合理收費。

2)科技資源的分類計費原則。

參照《國家科學數據共享工程專題研究報告》中對科學數據的分級坐標體系的構建成思路,對科技資源可以進行如下分類。①從所有者的性質看,科技資源可分為以下三種:國有科技資源:指由國家投資,以財政撥款或國家項目經費形式形成的科技資源,所有權歸屬國家所有,是國有資產的一種重要形式,合有科技資源:企業事業單位在完成科研任務的經費構成中,以國家財政撥款為主,不足部分中集體積累或向私人籌資等方式解決而形成的科技資源;私有科技資源。②按照科技資源使用者的性質,可分為以下三種:公務使用:即政府機構為開展公務需要使用的科技資源:公益使用:社會公益性事業。如科學研究、教育、福利或慈善組織開展公益性活動需要作用科技資源以及公眾在生產生活中需要使用科技資源:經營性使用:企業或贏利事業開展經營商業活動需要使用科技資源。

目前,我國科技資源的絕大部分均為國有科技資源,而私有科技資源在整個科技資源存量中所占額甚小,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未來私有科技資源的比重將逐漸增大。參照國際慣用策略,特別強調國有科技資源的無償共享,而對于私有科技資源,各國通常的作法是在鼓勵分開、公用的前提下允許商業性有償服務。一般而言,基于國有科技資源的公務使用,應無限制、免費提供無償使用(有保密規定的例外),對于公益性使用,包括社會公益事業和公眾,應無償提供或以成本價提供,對于企業贏利性質的使用,應以商業有償服務方式提供。

對于基于國有科技資源,面向盈利性機構或個人專用服務,應按照公平原則,收取相應的國有科技資源部分成本補償費。對于基于非國有科技資源,面向政府及非盈利性機構或個人的非專用,政府從公共財政中給予成本補貼,或由用戶通過適當付費來分擔成本。對于基于非國有科技資源,面向盈利性機構或個人的專用,應按照“成本分擔,收益共享”的原則,參照市場機制收取相應的費用。

3.收費標準的確定及政府資助補貼制度建設

鑒于由政府主導的共享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具有準公共產品及自然壟斷的我,在通過制度創新和行政干預的方式促進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增加(確保)服務供給的同時,構建合理的收費制度,確定適當的收費標準,以及制定公共財政對平臺建設及運行的資助補貼制度,形成生的經濟激勵機制,是確保平臺有效運行的重要條件。為確保收費標準的合理性,收費標準的確定通常還需要通過由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官員主持,用戶代表,平臺資源供應者代表,獨立身份的同行專家代表參加的價格聽證。

制定平臺服務收費標準的方法包括:

1)基于成本補償的收費標準。在確定基于成本補償的收費標準時,對服務成本的界定和估算是關健性環節。通常需要區分源于公共科技資源的成本與源于非公共資源(集體或個人)的成本;確定成本的方法可采用實際支出核算法、參與市場成本法、同行專家估算法等。

2)基于市場機制的收費標準,由于科技基礎條件平臺服務具有準公共物品或自然壟斷的性質,在確定其收費標準時,可以參考市場機制(市場信息),實行有規制的市場定價。例如:參考市場信息確定服務的成本及投資收益率,確定有管制的(允許在一定范圍內自由浮動的)由供求關系調節的收費標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库伦旗| 绿春县| 霍邱县| 延川县| 喀喇沁旗| 桑植县| 平塘县| 巨鹿县| 依安县| 原阳县| 金山区| 时尚| 娱乐| 麻栗坡县| 萝北县| 宝应县| 会理县| 高碑店市| 邵阳县| 福州市| 白山市| 腾冲县| 湘乡市| 溧阳市| 乌拉特后旗| 南投县| 同德县| 孝感市| 察隅县| 民权县| 乌海市| 志丹县| 大埔县| 沛县| 固镇县| 雷波县| 会理县| 连山| 玉龙| 辽中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