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健康教育論文

健康教育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健康教育論文

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第1篇

主要針對教師、學生及部分家長發放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我校家訪情況。我校現有教師96名,學生1857名,向教師發放調查問卷約80份,收回約60份。問卷顯示:進行家訪的21名(截止問卷收回時,其中僅進行過一次的15名,占25%;進行這兩次及以上的6名,占10%)認為家訪能夠及進疏導了學生的心理困惑,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的58名,占97%;認為家訪取得積極意義的55份,占92%;認為家訪沒有多大實用價值占2%。隨機向學生發放調查問卷100份(問卷要求學生、家長共同完成),收回100份。問卷顯示:有教師來進行過家訪的30名,占30%;其中,認為教師及時疏導了心理問題,增強了與教師的感情和對教師的認同的29份,占97%;認為家訪沒有達到任何作用的1份,占3%;從未進行過家訪的70份,占70%;其中,能夠希望教師能及時進行家訪的89份,占89%;不希望或不歡迎教師家訪的8份,占8%;希望取消家訪的3份,占3%;希望繼續加強家訪的80份,占80%(其中希望家訪能夠幫助指導心理問題的87份,占87%)。學生家長不認同的4份,占4%;認為有必要繼續開展家訪或加強的80份,占80%,認為沒得必要開展的2份,占2%,如果能夠用一種方式取代家訪認為通訊、網絡聯系的53份,占53%。問卷顯示老師基本上都認識到了家訪的重要性,但更傾向于采用電話、網絡方式;學生希望教師能夠及時進行家訪,指導自己的學習和疏導自己的心理問題,特別是自己喜歡的老師;家長希望老師能進行家訪,但前提一是家長有空,二是學生沒有犯事,三是教師不會找麻煩即批評學生,四是盡量不能讓別人議論。由調查問卷,我們可以看到,89%以上的學生比較認同家訪,92%以上的老師以為可以開展家訪行動,但最好是通過通訊、網絡的形式,89%以上的家長同意家訪,但對家訪具有比較傳統的認識。針對以上情況,我認為家訪在引導學生形成健康心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我認為學校、家庭、社會都應對家訪有一個全面正確的認識,同時必須發動教師積極行動,學生積極參與、家長積極配合。

家訪與學生心理健康

(一)教師與學生心理健康的關系筆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體會到,學生的心理健康與教師的影響密切相關。學生心理障礙的產生除去先天遺傳、后天疾病和較大的精神刺激等因素外,重要的因素是學生認為教師表現出來疏忽和冷漠,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心理健康.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不公正,教師給學生的作業負擔和對學生教育失當,都會對學生造成心理障礙。因此,我認為適應開展家訪活動可以有效消減學生的這些心理問題。(二)如何開展家訪學校應積極提倡鼓勵教師開展家訪活動。教師進行家訪后,才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根據各個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還能通過家訪,及時了解學生們的想法和心理狀態,及時糾正學生不良的社會價值觀。班主任家訪不可趨炎附勢,這是與教師稱號相違背的。要多走訪弱勢群體的學生家庭,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學生的一視同仁,才是最好的言傳身教的心理健康的無聲教育。家訪不可只是“告狀”,埋怨學生的不足,而應是向家長和學生傳達無限細微的關懷,這種潤物無聲的教育,將事半功倍,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目標的實現。教師的愛心是學生心理健康的楷模,教師能否捧出自己的一顆火熱的愛心,是能否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最重要、最關鍵的一個條件。教師的愛是學生健康心理形成必不可少的支撐點,教師慈母的心懷和良師的風范,是學生最容易接受和敬佩的偶像。學生在處于長身體、長知識、長思想的黃金時期,對人生的諸多問題充滿著思考,但由于知識不豐富,社會層面狹窄,生活經驗欠缺,人生觀尚未形成,他們渴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和幫助。作為教師,要因勢利導,在順境中督促他們保持清醒的頭腦,看到不足,戒驕戒躁,繼續努力學習;在逆境中鼓勵他們,樹立信心。熱愛學生是熱愛教育的最集中最根本的體現。家長和社會應對家訪有一種正確的認識,家訪并不一定是針對“壞”學生的。家長應積極配合教師進行家訪活動,家訪是教師了解學生的有效途徑,調查問卷也顯示多數家長是歡迎家訪,但不能讓家訪影響自己的“經濟事業”,從而將此項工作一味地交給教師。針對此種情況教師更應加強家訪,通過家訪及時解決學生的問題,用行動來讓家長努力摒棄此種想法。

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第2篇

1觀察指標

通過我院自制的調查量表分別調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這兩個調查量表的滿分均為100分,得分在60分以上的為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好及對護理服務滿意,得分在60分以下的為對健康知識的掌握情況差及對護理服務不滿意。

2統計學處理

我們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則表明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護理結束后,在對照組中,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為好的患者有31例,為差的患者有23例,對照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為57.4%。在觀察組中,對健康知識掌握情況為好的患者有52例,為差的患者有2例,觀察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為96.3%。觀察組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對照組中,對護理服務滿意的患者有41例,對護理服務不滿意的患者有13例,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75.9%。在觀察組中,對護理服務滿意的患者有54例,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100%,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4討論

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第3篇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80例進行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其中男48例,女32例,年齡34歲~86歲,平均年齡(56.34±13.03)歲;維持性血液透析時間6個月~9年,平均(4.45±0.98)年。

1.2健康教育

1.2.1心理護理

新導入透析患者無法接受透析事實,不能正確理解透析是慢性腎衰竭有效的治療方式,而產生焦慮、恐懼、悲觀、絕望和抵觸的心理,或有的抱著僥幸心理,想方設法擺脫透析,不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減少透析次數,甚至終止透析而耽誤治療。根據患者文化程度和對血液透析知識的理解程度對其定期進行透析的基本理論,動靜脈內瘺的護理方法,動靜脈內瘺的長期維護,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指導等健康講座,發放透析知識宣傳手冊給予指導,針對透析患者對血液透析治療知識不了解而產生的恐懼與抵觸情緒,有針對性地進行心理疏導。做好患者家屬的心理護理工作,使其關心、支持、尊重患者,幫助患者找到自己回歸社會的意義,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并積極配合醫護人員的治療。對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幫助指導其建立良好的社會、家庭支持體系,協助其解決治療經費等,使患者能夠積極配合治療。

1.2.2飲食教育指導

隨著血液凈化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及血液凈化設備的不斷更新,大大提高了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時間。然而,在臨床上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極易由于飲食控制不合理而導致水潴留、高鉀血癥、高磷血癥、充血性心力衰竭甚至死亡。指導患者正確理解飲食治療的重要性,科學、合理、準確的飲食護理,可提高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營養狀況,減輕和防止并發癥,改善血液透析效果,能夠達到充分透析,提高患者生存質量。飲食原則是選擇優質低蛋白,如雞蛋、牛奶、瘦肉、魚等;限制食鹽的攝入,少食咸菜、醬及各種腌制品;限制鉀的攝入,少食含鉀高的食物,如果汁、干棗、桔子、香蕉、菠菜、黃豆芽等;低磷飲食、少食蛋黃、動物內臟、堅果、肉湯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適宜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飲食,防止營養不良;禁煙酒,禁刺激性食物;透析間期嚴格控制水分的攝入,嚴格控制稀粥、面條及含水分多食物的攝入,食物中限制鈉鹽的攝入可避免口渴,可自動地減少水的攝入量,以防止水潴留、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其他透析并發癥。指導患者積極合理地調理控制飲食,可增加其血液透析充分性。

1.2.3動靜脈內瘺護理

動靜脈內瘺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液通路賴以生存的生命線,因此對動靜脈內瘺的保養和護理至關重要。指導患者內瘺側肢體不宜戴手表、首飾,不穿緊袖口上衣,禁止測血壓、抽血、輸液等,透析前保持手臂局部皮膚清潔,防止感染,穿刺后用創可貼覆蓋,拔針后無菌紗布卷加壓包扎20min~30min,壓力以穿刺針眼不滲血為宜,松緊度適宜。透析當日避免穿刺部位接觸水,防止感染。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部位皮膚易增厚形成瘢痕,給穿刺增加了難度。指導患者透析后24h給予局部熱敷20min~30min后采用喜療妥軟膏涂擦穿刺部位,避開針眼處,并沿內瘺走向輕輕按摩5min~10min,每天2~3次,可減輕穿刺血管局部疼痛,穿刺時血管變軟。

1.2.4服藥教育

腎衰竭患者體內生化和生理的改變常影響藥物的吸收、轉運和分布,透析患者應嚴格遵守醫囑服藥。降壓藥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可隨意減少或停藥。定時應用促紅細胞生成素。在飯后口服鐵劑,服后忌飲濃茶并定期檢查血常規。合并感染時要選用無毒性或腎毒性小的抗生素,平時加強預防,合理補鈣,適當補充維生素C、D及葉酸。

1.2.5運動指導

對于長期維持性透析的患者來說,體育鍛煉可以改善代謝異常,也可以減少憂慮和精神壓力。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決定運動種類、強度、時間、頻率,以有氧鍛煉為主,亦可從事一些較輕松的工作,提倡多做家務,并堅持參加社交活動。指導家屬及患者應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為、防止過度的原則。

2結果

80例患者中73例(91.25%)對動靜脈內瘺護理、體重血壓監測、并發癥預防等方面的自護行為有較全面的認識,能夠進行規律血液透析78例(97.50%),血液透析并發癥7例(8.75%),護理滿意79例(98.75%)。

3討論

雖然透析可以延緩及挽救患者的生命,但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病情復雜,并發癥多,患者承受著來自心理、軀體、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壓力,隨著透析時間的延長,透析本身也不能控制有關尿毒癥癥狀的所有參數,對于透析患者來說,生活方式的改變,行為的調整,對疾病的有效自我管理,成為影響治療的主要因素。幫助血液透析患者認識到自我保健在維持健康中的重要性,掌握保健知識,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實施有效的自我管理教育勢在必行。

根據新導入血液透析患者和家屬及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及家屬不同的心理需求,加強血液透析充分性的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指導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學會自我調控情緒;通過健康教育使患者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掌握更多的自我護理方法,減輕心理壓力,變被動接受治療為主動參與設計透析方案,更好地控制原發病,維持生命;通過飲食教育指導患者真正認識到改變飲食結構的意義,透析期間體重增長過多的危害,提高了對自身健康的認識,治療依從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動靜脈內瘺護理教育,使患者養成了每天檢查動靜脈瘺管的習慣,意識到動靜脈內瘺是維持生存的生命線,對動靜脈內瘺的自護行為從接受到堅持;養成良好生活方式,通過健康教育,增強了護患溝通,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結果80例患者中91.25%對動靜脈內瘺護理、體重血壓監測、并發癥預防等方面的自護行為有較全面的認識,能夠進行規律血液透析占97.50%,血液透析并發癥占8.75%,護理滿意度98.75%。

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第4篇

1.1一般資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本醫院康復科收治的116例頸椎病患者中,男67例,女49例。年齡20~78歲,平均年齡42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治療的方法進行頸椎病康復治療;觀察組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治療并在康復期間定期發放健康教育處方的方法進行系統的康復指導。

1.2.1觀察組的具體治療方法

①入院時,給患者以熱情的關懷,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②根據患者年齡、性別、生活要求以及個人毅力情況,結合患者的病程和自身手術方式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制定術前、術后及出院后等階段性健康教育處方,定期發放給頸椎病患者閱讀,由護士為患者面對面進行針對性的健康宣教,在健康教育處方的理解等方面為患者答疑。③對于健康教育處方的具體操作,醫護人員要進行指導并示范,不斷向患者及家屬講解康復鍛煉方法。④關心患者的康復情況,經常向患者提問健康教育處方常識,確定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及功能鍛煉方法的掌握情況,并及時糾正思想上、做法上的錯誤。⑤出院前,請患者進行護理服務綜合滿意度評估。⑥出院當日叮囑患者注意保養,預防頸椎病復發,出院后主動打電話詢問患者的康復情況。

1.2.2健康教育處方的內容

①要有及早治療和預防意識,即使是一般的頸部挫傷、落枕、小關節錯位造成的頸部疼痛也不能聽之任之,及時治療才能防止頸部損傷惡化。②采用頸椎牽引是較好的頸椎病治療方法,最為常用的是頸頷吊帶牽引。做牽引時取坐姿,頭部前傾,以4~10kg的牽引重量每天重復1~2次,每次堅持20~30min。需要注意的是,如出現頭暈、心悸、惡心等非正常癥狀時應立即停止牽引動作,出現眩暈癥狀要臥床休息,防止由于身體的不平衡導致跌倒損傷。③術后護理要注意多種細節,比如患者營養攝入要能達到提高患者免疫力和術后康復訓練耐受力的身體機能要求;注意預防褥瘡和墜積性肺炎;適當做一些握拳、屈腕、屈伸、外展、內旋的上肢訓練和吹氣球等呼吸功能訓練;指導家屬為患者做肌肉按摩,2~3次/d,30~60min/次。康復訓練要在安全環境下進行,頭頸部功能訓練,如“米”字操,旋肩舒頸,雙手托頜,前屈后伸,左右側屈等,要做2~3次/d。④出院后應慎起居,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要有健康意識,盡量保持頸部的平直,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工作強度大的要注意時常活動頸部,勞逸結合,放松頸部肌肉;規范站立、平坐、走動和勞動體姿,如睡眠姿勢,要保持頸、胸、腰椎自然曲度,髖、膝部略屈曲,放松全身肌肉。仰臥位是最好的睡姿,側臥位次之。而俯臥位會破壞頸椎自然生理曲度,是最不可取的姿勢。

1.3康復效果評估

頸椎病主要癥狀及陽性體征全部消失,頸部功能恢復正常則表示痊愈;主要癥狀與陽性體征消失,功能基本恢復正常則表示顯效;主要癥狀減輕,功能有所改善則表示有效;頸椎癥狀和體征沒有得到改善則表示無效。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96.6%,高于對照組的總有效率82.8%。觀察組患者康復效果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頸椎關節、軟骨、韌帶及肌肉筋膜等發生退行性和繼發性改變,導致人身體、血管等軟組織受到壓迫而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因此頸椎病也叫退行性關節疾病。這種退變無法逆轉,進行治療時只能通過緩解病狀及體征來延緩病情發展,幫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理功能。本研究中,采用常規護理配合治療+健康教育處方康復指導方法進行頸椎病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康復效果顯著(P<0.05),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為100%。

4結語

健康教育論文范文第5篇

1.1一般資料

資料隨機選自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在本院診治的產婦126例,將產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方法分為兩組,每組63例,其中,對照組產婦的年齡20~37歲,平均年齡(28±7.54)歲;研究組產婦的年齡23~38歲,平均年齡(30±6.89)歲。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兩組產婦的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所有產婦均給予常規護理,醫護人員應經常與產婦進行溝通,指導產婦合理飲食,并適當進行運動,避免產婦出現抑郁的情況。研究組:產前收集所有產婦的身體、心理健康等情況,根據產婦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健康教育計劃,以提高產婦的健康教育效果。根據產婦涉及的生產過程如妊娠期疾病注意事項、胎兒監護、臨產分娩等知識,幫助產婦解決各類孕期問題。產婦在分娩的過程中,特別需要家屬的關心與支持,護理人員應全程陪護,給予產婦必要的健康教育,使產婦放松心情,以緩解肌肉疲勞和內心緊張的情緒。根據產婦宮縮的持續時間、頻率、強度等,協助產婦調整呼吸的頻率,增強產婦自我控制的能力。分娩是生理過程,護理人員應讓產婦知道,以消除內心的恐懼心理,主動地配合醫護人員,有利于加速產程,且順利的度過分娩的過程。產后護理主要包括產婦護理和新生兒護理,其中,產婦護理是對產婦進行相應的健康教育,通常產婦在產后多由家屬來負責,飲食方面,應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湯、多食富含熱量和蛋白質的食物,以促進產婦乳汁的分泌。注意休息,并進行適當的鍛煉,經常清洗外陰,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新生兒護理是讓家屬學習相關的新生兒護理知識,如臀部與臍部護理、更換尿布、新生兒沐浴與撫觸等,并觀察新生兒是否出現窒息、脫水、皮膚過敏等癥狀。

1.3療效標準

1.3.1觀察指標

觀察并統計分析產婦的溝通能力、護理規范、服務規范等情況,根據產婦的評分以百分制進行評定,以及臨床治療效果情況。

1.3.2臨床療效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或徹底消失,沒有出現不適感,產婦全部恢復正常;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減輕,部分患者出現不適感,且出現抑郁、焦慮等癥狀;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均沒有明顯改善,與治療前相同。

1.4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8.0軟件包進行統計分析處理,一般資料用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表示比較差異具統計學上的意義。

2結果

2.1兩組產婦的臨床療效情況

比較兩組產婦的臨床治療效果,研究組產婦的總有效率為98.4%,對照組產婦總有效率為85.7%,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具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2.2兩組產婦健康教育護理療效的情況

對兩組產婦進行治療后,比較產婦的溝通能力、護理規范、服務規范等情況,研究組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0.05)。

3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漾濞| 美姑县| 丽水市| 买车| 定日县| 平乡县| 双鸭山市| 扎兰屯市| 东平县| 敦煌市| 江源县| 临潭县| 婺源县| 岗巴县| 郁南县| 岳西县| 奉化市| 南平市| 红安县| 和静县| 新巴尔虎右旗| 招远市| 邢台市| 林甸县| 遂昌县| 永和县| 平利县| 原平市| 晋中市| 台中市| 福泉市| 庆元县| 阿克陶县| 南平市| 亳州市| 公主岭市| 沂水县| 清原| 满城县| 八宿县| 静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