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熱點經濟論文

熱點經濟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熱點經濟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熱點經濟論文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再熱蒸汽溫度;核電汽輪機;運行;相對內效率;熱耗率;影響;分析

中圖分類號 TK26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9671-(2012)101-0158-01

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有關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核電汽輪機裝置運行狀態下熱經濟性影響的衡量可采取的方式包括熱力試驗以及理論計算這兩種類型。從理論研究的角度上來說,采取熱力試驗方式就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核電汽輪機裝置運行熱經濟性的影響進行分析是最為直接與可靠的方式之一,所獲取的結果也與實際檢驗結果基本一致。但是考慮到:允許范圍內的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區間較小,并且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熱力試驗進行過程當中無法嚴格意義上的確保其他運行參數的恒定性,由此也勢必會導致實驗結果出現一定程度上的誤差問題。基于對這一因素的考量,實踐分析過程當中應用較為普遍的分析方式為理論計算方法。本文通過對再熱蒸汽溫度變化狀態下對核電汽輪機相對內效率以及理想循環熱效率的影響,最終獲取與之相對應的熱耗率變化值,達到對核電汽輪機運行經濟性進行可靠性衡量與評估的關鍵目的。

1 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相對內效率指標的影響分析

2 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理想內功率/蒸汽發生器吸熱量影響分析

在有關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核電汽輪機運行經濟性的影響分析過程當中,除針對相對內效率指標進行分析以外,還需要通過對核電汽輪機理想內功率參數/蒸汽在蒸汽發生器內所表現出吸熱量參數比值的方式對其進行研究。在這一過程當中汽輪機理想內功率指標同蒸汽發生器出口位置蒸汽流量參數(單位:kg/s)以及汽輪機整機理想焓降參數(單位:kJ/kg)存在明顯相關性關系。與此同時,核電汽輪機蒸汽在蒸汽發生器內所表現出的吸熱量參數比值同蒸汽發生器出口位置蒸汽流量參數(單位:kg/s)、新蒸汽焓值參數(單位:kJ/kg)以及蒸汽發生器給水焓至參數(單位:kJ/kg)存在明顯相關性關系。基于以上分析,黨政齊在汽輪機出現等熵膨脹現象并且在有關蒸汽發生器運行參數維持恒定狀態的情況下,通過對某個既定再熱蒸汽溫度參數的選取能夠獲取蒸汽在核電汽輪機高壓缸以及低壓缸裝置內部的等熵膨脹熱力過程曲線。在曲線數據作用之下,通過對回熱抽汽壓力參數通過該等熵膨脹熱力過程曲線的交點分析即能夠獲取與之相對應的焓值數據,借助于此種方式獲取在當前再熱蒸汽溫度狀態下相對應的核電汽輪機理想內功率/蒸汽發生器吸熱量指標參數。

3 相對效率與理想內功率/蒸汽發生器吸熱量相關性分析

4 結束語

在再熱蒸汽溫度變化趨勢保持恒定狀態的情況下,核電汽輪機理想內功率/蒸汽發生器吸熱量以及相對內效率參數的下降幅度均明顯低于常規意義上的火電汽輪機相關指標參數。與此同時,與之相對應的發電機組熱耗率變化參數同樣明顯低于常規意義上的火電汽輪機相關指標參數。在本文有關再熱蒸汽溫度變化對核電汽輪機運行經濟性相關指標數據的計算過程當中,可以推定通過對再熱蒸汽溫度變化趨勢的有效控制能夠到達提高核電汽輪機運行經濟性的關鍵目的。

參考文獻

[1]譚仁力.云景林紙抽凝式汽輪機經濟真空控制系統研究[C].2008年(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2008:320-324.

[2]韓中合,張淑娥,田松峰等.汽輪機排汽濕度諧振腔微擾測量法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23(12):199-202.

[3]曹麗華,郭婷婷,李勇等.300 MW汽輪機凝汽器喉部出口流場的三維數值模擬[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26(11):56-59.

熱點經濟論文范文第2篇

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范文一:新時期的中國經濟師

一、要把產業升級作為新世紀初的主要任務

經過2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經濟已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特征之一,是全面買方市場開始出現。從生產資料到消費資料,從城鎮市場到農村市場,99%以上的產品都處于供大于求或供求平衡狀態。工業生產能力嚴重過剩,加工工業開工率一般只有6%左右。技術和資金密集性產品大量依賴進口,而出口產品結構仍以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農村市場適銷對路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在品種和數量上都不能滿足。特別是近一兩年來,市場需求不振,物價連續數月出現負增長,嚴重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實質上是產業升級滯后于消費和生產發展要求的集中體現。這一新階段的特征之二是,我國初級產品產量雖已居于世界前列,但由于產業技術落后,造成生產過程中能源、原材料消耗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價值低。如一次能源、水泥、鋼鐵、糧食、棉花、油料、肉類產品等產量已居于世界前列,發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國內生產總值只有近1萬億美元,排在世界第7位。我們用同樣的能源、原材料消耗,生產出來的價值量僅相當于發達國家的四分之一。我國噸鋼耗是164公斤標準煤,而世界先進水平只需要80公斤;我國每噸氧化鋁綜合能耗為1700公斤標準煤,而國外先進水平只需要650公;我國每生產100美元國內生產總值所消耗的能源相當于187公斤石油,而日本只需要13公斤,德國18公斤;我國12種主要原料的物耗比發達國家高出510倍。我國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在工業增加值中的比重只有12.7%,遠低于發達國家的30%以上的水平。產業低度化對資源、環境造成了巨大的壓力,嚴重制約著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因此,認真貫徹十五大提出的加速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為主向集約型為主的轉變,實現產業結構的升級,是二十一世紀初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戰略性任務,也是中國經濟師肩頭的重任。

二、要有與知識經濟相適應的新經濟理念

據經濟學家和未來學家估計,在2010年左右信息科學中的軟件產業等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值將全面超過傳統產業。知識經濟正在叩擊我們的大門,它將對經濟建設方式和理念產生重大影響。有關研究預見,將主要體現以下十五個方面:

1、知識生產要素的相對作用最大。知識經濟正在使生產力結構由物質要素主導型向智力要素主導型轉變,知識已經是比原材料、資本、勞動力等更重要的生產要素。

2、第四產業將成為社會支柱產業。知識經濟社會的產業結構類型四、三、二、一型,第四產業主要包括信息科學技術、生命科學技術、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科學技術、新材料科學技術、空間科學技術、海洋科學技術、有益于環保的高新技術和管理科學(軟科學)技術所形成的產業群是支柱產業。

3、第四產業部門的利潤率高。工業經濟時代使第一產業的利潤大大降低,而知識經濟的來臨,又使利潤正在向體現知識經濟時代主導技術的第四產業部門轉移。

4、基礎設施的構成變化。現在我們講基礎設施,主要包括交通、能源和通信三個部分。而在知識經濟時代,要把知識的生產、傳播、運用各個環節作為國家基礎設施的組成部分。

5、知識創新和運用將是經濟優勢。工業經濟時代,資源、交通、資本、勞動力價格是競爭力的關鍵。而在知識時代,知識創新與運用能力的強弱、知識總量的多少和勞動者素質的高低,則成為經濟實體綜合經營力強弱以及是否有經濟優勢的關鍵。

6、知識經濟時代的壟斷概念不同。知識經濟中的壟斷一般不會帶來生產和技術的停滯,也不會阻礙產品的升級換代和影響消費者的利益。

7、經濟增長點將發生新變化。知識經濟的發展,是導致全球經濟由總量問題變成結構問題的重要原因;未來經濟增長點將主要出現在反映人類消費熱點轉化的高新技術產業部門。

8、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知識經濟主要依靠的是智力資源,具有豐富性、可再生性,存在收益遞增趨勢,這會大大緩解經濟運行的周期波動,能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所以能夠實

現可持續發展。

9、知識經營成為制勝之道。知識經濟是企業由資本經營轉向知識經營的一大飛躍。知識經營是創造、使用、保存、提升并轉讓知識和智力的一種全新的管理模式。

10、中小企業受青睞。隨著知識經濟出現,高新技術企業主要靠的不是自然資源,而是人力資本。在這個技術背景下,一改企業規模越大越好的概念,企業規模小同樣也有優勢,一是靈活,易發揮積極性;二是企業綜合效益與每個員工利益關系更密切,有利經營。

11、電子商務成為發展方向。繼PC之后,因特網的廣泛應用帶來了一場嶄新的信息技術革命,隨之而來的電子商務代表未來商務的發展方向,跟不上這一潮流,就會失去參與競爭的機會。

12、科教成為經濟發展的內在組成部分。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工業社會相比,已發生了質的變化,由潛在生產力變成現實生產力,科技、教育由經濟發展的外部條件變為經濟發展的內在有機組成部分。

13、社會財富分配要素變化。知識經濟社會分配與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知識要素在社會財富的分配中占最大比例,而不再是資本、資源等要素,掌握和運用知識的人是這個社會最富裕的人。1997年美國前六位富豪中的五位信息業人士,就是預示。

14、將面對結構性的失業問題。知識經濟時代我們將面臨結構性失業問題,即一方面新的第四產業需要大量高素質的智力型勞動力,供需缺口日益拉大;但另一方面傳統經濟部門不可能吸納更多的體力型勞動力。

15、將創立新的管理模式。知識經濟生產的主要是知識產品,其生產存在分散化、非標準化的趨勢,主要是小批量、多品種、多樣化的生產,這樣,我們的管理就應該著眼于調動人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探索建立以激勵為主的柔性管理模式。知識經營把體現人的素質和智力等人力資源的主要環節即信息、技術、市場、預測、經營策略和戰略等,敏捷、快速地統一起來,使企業得以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和發展競爭優勢。常言道,天氣變了要增減衣服,對象變了要改變方式。面對知識經濟將對經濟建設方式和觀念產業的重大影響,我們中國經濟師必須有清醒的認識,并建立與之相適應的新經濟理念。

三、要適應新世紀企業管理目標的新特點

本世紀以來西方的管理理論與管理模式經歷了三個主要發展階段并形成了現代管理的六大學派。這些管理科學的理論是需要認真去學習并且在實踐中運用的,而現在有人認為,誰當了廠長(經理)或車間主任,他就自然懂管理了。其實,管理者的知識結構要求很高,不但要有專業的深度,還要有知識的廣度。單懂你那一行專業,搞化工的就只懂化工,那就不一定能搞好管理。要了解有關各方面的專業知識,還要有對社會、經濟等方面的全面了解,能夠站在社會、經濟等等各個方面看問題,不能只埋頭看你這一個企業。另外,還要有遠見。成思危教授說,管理者的知識結構是四維結構三維空間,再加一維,就是時間維。所以,面向21世紀的管理者,學習任務很重。在我們國家來說,更重要的是國有企業的管理者,面臨著一個必須重新學習的過程,不僅要認真樹立一種面向市場、面向未來的管理思想,還需要認真地學習管理科學。新世紀的到來,從個人電腦到因特網的廣泛使用,怎么樣才能夠對知識進行更好更有效地搜集、過濾、提煉和傳播。這是21世紀企業管理必須要解決的問題。現在我們面臨的,往往是大量的沒有過濾的信息,這樣,我們的管理者就被淹沒在信息的海洋里了。訂了很多報紙、雜志,實際上一天看不了多少。如果再上網的話,在網上隨便一呆,就是兩三個小時!在這種情況下,非常需要能夠有一套對知識信息的精煉和過濾的辦法,只有這樣才可能在比較短的時間里把最需要的知識拿到手。另外,還需要知道你可以到什么地方找到自己需要的知識和信息。這對知識經濟時代的管理非常重要。從國內屢屢爆發的價格大戰看,不少企業管理者以為價格就是競爭力。其實這個理解是遠遠不夠的。競爭力應該包含價格競爭力和非價格競爭力。而非價格競爭力,又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競爭力,是指質量、交貨期和售后服務。廣義的競爭力,還應該包括根據用戶的需要靈活調整產品的能力和研究開發新產品的能力,概稱為企業創新能力。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人才的成長靠培訓,管理的創新靠實踐,這幾個環節缺一不可。成思危教授指出:一個高中畢業生如果直接學管理,他是學不懂的,容易走火入魔,以為他學的那套管理理論能用之四海而皆準。一旦真正到了企業里工作,他就會碰許多釘子。

美國有許多MBA就是這樣。我本人也是MBA。拿到MBA,只能說明他對于管理學理論知識懂得了,但是真正的到了企業里行不行,還很難說。所以學管理的學生不僅一定要高素質。最好事前還要有兩年以上的實際工作經驗,效果才有可能比較好一些。由于管理面對的不是一次又一次可以設定完全相同條件的實驗環境。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著的組織的內外環境。因而沒有可以一次又一次重復驗證的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所以它又含有特定的藝術成份。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管理沒有一成不變的規律可循,不是因為自身的缺陷,而是不存在一次又一次完全相同的實驗環境條件可以證明存在,因而似乎是決策因人而異,顯出藝術性;第二,管理對同一決策對象而言,決策本身既包含有實驗意義,又具有實施價值,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可以重新再來的機會,因而顯現出決策者對機遇的把握;第三,管理者的三項重要資源:決策能力、用人和運用自己有限的時間均是因決策者個人而異的,更多的體現為一種藝術;第四,管理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并非優秀的管理專業畢業生就一定能管好一個企業,因而,不僅要求科學嚴謹而且要求藝術。在21世紀科學技術、社會和各種思想都有了很大進步的情況下,企業管理的目標,除了強調企業本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外,還要強調用戶和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這是21世紀管理的一個很大的特點,是積極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增長方式根本轉變必須解決好的重大課題。中國特色的市場經濟要求我們必須把提高經濟效益、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社會效益三者有機聯系、緊密結合為一個系統工程。而我國的改革和發展需要從體制、結構、管理等各個方面推進經濟效益的提高,這是整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21世紀的管理,在管理目標、管理對象和內容上,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管理精神上,都會有新的變化。因此,面對新世紀的中國經濟師,有必要很好地研究探討和盡快適應這些新變化。

高級經濟師職稱論文范文二:經濟師論文語言連貫性分析

一、加強語氣的前后呼應,使上下文銜接

句子之間,除了內容的連貫以外,還要注意語氣的呼應。語句之間缺乏條理性,主要是思維邏輯方面的問題,語氣的前后呼應,則主要在于語言技巧。在經濟論文寫作中,加強語氣的呼應,使上下文銜接的辦法主要有以下兩種:第一,恰當運用銜接性的語言。銜接性的語言,以連詞為主,還包括某些代詞(這里、這樣、那樣等)、副詞(顯然、誠然、其實、同時等)和某些固定詞組(實踐證明、顯而易見、由此看來、總而言之等),此外,還有一些承接性的習慣用語,如在這里、所謂是指、這就是說之類。這些詞語許多就是復句中所用的關聯詞語,也有一些是只用在句群之間的。銜接性語言具有兩種功能:其一是表明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其二是使語句前后銜接。因此,缺少了必要的銜接性語言,語氣就不連貫。例如下面這段話:作為經營和運用貨幣信用杠桿的職能機構,①要適應市場經濟對信用高度集中的要求。②要適應市場機制要求靈活運用信用,人民銀行應在這兩方面發揮其調節作用和紐帶作用。③不論社會制度如何,貨幣信用的高度統一集中,已成為當代一切國家經濟活動的必然趨勢,信用活動都已為該國中央銀行加以有效的駕馭。我國社會主義銀行當然更應如此。這段話的意思是清楚的,句子的排列順序也沒有什么問題,但讀起來卻不大通暢,總覺得疙里疙瘩。如果我們在①、②和③處分別添上既、又和事實上,讀起來就通暢多了。句子與句子的邏輯關系并不一定都要用關聯詞語來體現,不用關聯詞語而讓讀者去體會這種關系的叫做意合。在口頭表達中,意合的現象比較多,書面表達就比較少,這是需要注意的一點。同時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可以用意合方式的卻過多地使用了關聯詞,也會影響語氣的通暢。第二,利用代詞稱呼。為了在語氣上呼應,除了運用銜接性詞語外,還可以利用代詞作呼應。因為代詞和它先前所代的詞語有一種自然呼應的關系,所以當我們讀到代詞的時候,會很自然地把它和前面的所稱代的事物聯系起來,從而使文氣銜接,上下貫通。請看下面這段話:在銀根放松時,由于貸款利率偏低,加之軟約束又沒有得到硬化,企業進入資金市場的熱情往往并不高,它們通過種種手段最終常常能得到貸款。這顯然不利于資金市場的發展。這段話里用了它們、這等代詞。通過這些代詞的前后呼應,使我們讀起來覺得既流暢又簡捷,連貫感也非常強。如果把這些代詞統統換成它們所指代的詞語,行文會顯得口羅嗦,自然語氣的連貫就更談不上了。代詞除了稱代的作用外,還起著關聯詞語的作用。在所有的代詞中,那么、這樣的銜接作用更為明顯,寫作的時候,它們往往是我們行文的助手。

二、應避免語言穿插過多,回復過大的現象

要想經濟論文的語言通暢,就要使論述的各要點之間保持連續性。有的人喜歡說繞圈子話,從一點扯開,說了半天才回到本題上來,這樣的語言當然是不會連貫的。例如下面一段話:所謂另一種匯價出現的問題,是由于管理不善所造成。從非貿易收匯來看,一些人主要認為,非貿易收入外匯后,一部分換成人民幣,另一部分換成外匯券,而這些外匯券在黑市上兌換人民幣,黑市交易在目前情況下還不能夠完全取締,但是國家曾明文規定,外匯券兌換外幣必須憑外幣兌換外匯券的兌換證明,與國家規定的匯價不一致。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我們且不談黑市交易的法律性質問題,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外匯券的購買力高于同等額度的人民幣的購買力,使用外匯券能夠買到較為便宜的商品和勞務。作者在闡述自己的觀點時,卻繞了一個很大的彎子,這樣當然令讀者感到吃力。在論證中,先退一步說的情況也是有的,但是穿插過多,回復太大,闡述同一論題的語句之間的間隔過遠,就會造成上下文的脫節。上段話中前一部分畫橫線的語句應該移到下文適當的地方,后邊畫橫線的可以刪去,也可以用括號括起來。只有這樣,文章的脈絡才清楚,語言才連貫。經濟論文的上下文之間應該有明確的邏輯聯系,這種聯系如若受到破壞,語言的連貫性也隨之受到破壞。上面那段話多少反映了口頭表達時即興思維的特點。口頭表達時對語言銜接的要求比較低,而且帶有即興的性質,說話人往往愛從一點生發開去,繞了一大圈才回到本題。如果我們完全按照自己說話的習慣來寫作,就很容易出現這類毛病。

熱點經濟論文范文第3篇

從個人的職業發展生涯來說,從國企到民企后的8年里,他擺脫了很多束縛,透過企業的兼并、收購及資本運作,協助“老板”讓一個有著幾十億資產的民營企業通過制度化的管理而日漸壯大。不過,談到14年的國企生涯,陳光全對于“中化”這樣的國企依然有著難以割舍的情感,畢竟14年間,他親歷了改革路上的種種變化。

曾經歷的“后官商時代”

大學時代的陳光全對于企業管理便有著濃厚的興趣,1984年7月,剛讀完大一的他在參與了武漢洗衣廠的調查后,便在經濟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學術論文。這也讓他破格地由國際金融系轉入經濟管理系。“那時候,正處于經濟體制改革的起步階段。我經常翻閱經濟類雜志,關注經濟界的研究熱點,像當時提到的‘利改稅’、‘企業活力’“橫向聯系”等,都是邊學習邊研究,大學4年間便發表了16篇經濟論文。”在陳光全心中,大學期間經濟管理知識的充分積累,為他后來的發展做了扎實的鋪墊。

1987年大學畢業后,陳光全得以順利進入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以下簡稱中化)工作。“當時處于有計劃的商品經濟時代,進出口權是壟斷的。像農藥、化肥、石油、橡膠等產品進口,只有憑借中國化工進出口總公司的合同,才可以報關。”陳光全回憶,“當時外經貿部實行商品許可證制度,于是也衍生出一批倒賣許可證的商人。許可證制度也讓很多國有企業透過這一壟斷便利賺到了很多錢,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官商的習氣。于是,當時流行這樣的話:門難進,臉難看,事情更難辦!”

1987到1992年的5年里,陳光全由中化的一名業務員到副科長、科長。在體會著國企發展變化的過程中,他總結這段時間亦為國有大型企業的壟斷經營期,由此更衍生了許可證買賣的投機倒把現象。“這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了壟斷經營下的腐敗,這一階段有點像官商時代的尾期!有點暮色蒼茫看勁松的感覺。”陳光全笑稱。

在這個階段,陳光全做出了兩件主動而為的事,在今天看來,都頗具職業發展眼光。“1988年,當時的官商作風太濃了,嚴格限定二三十種進出口商品,于是很多人都呼吁,進一步放開進出口的種類。”看到機會后,陳光全主動請纓開展自營業務,“就是除了進口計劃內的產品外,我們選擇國內最緊缺、最好銷售的產品進口,然后直接銷售給最終客戶(工廠或公司)。這樣一年下來,占進口量不足1/10的自營業務量,卻帶來了超過1/5的利潤。”

而第二件舉措則是“維系客戶關系”,因為當時中國農資總公司也在積極爭取農藥的進口權。“兩家公司共同競爭客戶,我們只有提供更好的服務才能維系更多的客戶。于是,結合自己的業務經驗及知識學習,撰寫出版了26萬字的《農藥營銷管理指南》一書。這不僅給客戶以知識上的服務,更讓很多人覺得中化還是最權威、更周到的服務商。”陳光全總結道,“那時候我們已經有意識地用市場供求關系的思路,逐步向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邁進了!”

“頭腦發熱期”的來由

“自1992開始,市場經濟概念越來越多地被提及。對于改革,雖然存在兩種聲音,一種是國有大型企業不能改,一種是市場客戶要打破壟斷必須改。而在實際工作中,中化已經在原有取得的優勢上,開始整合客戶市場。1992年8月,我被調到中化北海有限公司任職總經理。”陳光全回憶,“中化開始打破以往的進出口業務格局,開始進入更多領域,進口產品甚至拓展到鋼材、糧油。”

1992年10月,黨的十四大報告指出,轉換國有企業特別是大中型企業的經營機制,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中心環節。此后,外匯控制開始放開,出現調劑外匯。“此前,在嚴格的外匯控制下,1美元兌換5.8元人民幣。而放開后,國家計劃一部分,外匯市場調劑一部分,調劑部分為1美元兌9元甚至11元人民幣。這樣,調劑外匯制度不僅刺激了自營出口,也使得自營進口業務成為積極爭取的項目。”而當時調入中化北海的陳光全兩年內,在外貿進口業務中便創造了近千萬的利潤。

在發展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國家由放開統一計劃開始轉入企業自主經營的過程中,企業放開搞活帶來巨大經濟效益的同時,問題也隨之出現。“很多企業看到哪些商品好銷,便盲目購進;有了錢便盲目投資建項目,結果重復建設、攤子過大、資源浪費等等很多問題便出現了。當時的中化和很多國企一樣,也處在一個頭腦發熱期,參與到很多項目建設,而新項目的人才、管理、績效又跟不上,大進大出帶來了資金的大量沉淀。最終使得中化面臨現金鏈緊繃、甚至持續發展受到威脅的困境。”

充當“救火隊員”的日子

1995年3月,陳光全調任中化總公司企管部副總經理。“那時中化的分支機構國內外加起來就有100多家,這在當時的公司體系上看來攤子過大了。”陳光全談到當年公司治理結構調整的舉措依然很沉重,“總公司就像一支救火隊,各級公司總經理就像救火隊員。中化開始了全面清理整頓,對于虧損的經營項目和公司進行關、停、并、轉,裁減機構,努力增加現金流。”

1995年到1998年的四年,中化一直在努力度過最困難期。而正是這種及時地“救火”戰,讓中化開始向現代企業管理邁進。“不僅內部全面收縮整頓,中化更借助外力,聘請國外咨詢機構梳理解決內部問題。”陳光全談到,“那時推行的ERP企業戰略,不僅解決了龐大的不良庫存和應收賬款,更建立了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完善的前臺、、后臺風險管理平臺,使得企業在戰略管理上有了清晰的方向。”

在規范的公司制度化管理下,中化擺脫了盲目投資、盲目擴張的投資風險,在企業人事任免、財務管理上更加的科學化。“記得1992年我去北海任職時,公司連財務人員都沒有隨同派出。完全是靠對人的信任而不是制度管控。而改革后,各級財務經理的人事任免和薪酬安排全由總公司統一調動。每月公司都會組織戰略質詢會,幾十個處長匯報各自公司的發展情況,向劉德樹總裁‘逐一過堂’。壓力不斷增大,而給予個人發展的機會也更多了!”1997年到1999年底,陳光全先后被任命為中化金橋國際貿易公司、中化塑料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9年底,當總公司進入穩健經營,并逐步消化歷史遺留問題的時候,陳光全主動請纓到中化山東進出口集團公司工作。“當時中化山東公司屬于瀕臨倒閉的狀態,我剛到任時,有著1200多名員工的公司只有600人上班。而上班族中僅小車司機就有37人。”再次充當救火隊員的陳光全將總公司的改革系統運用到山東公司,“那時總公司的《中化報》幾乎每期都有我們山東公司的改革報道,連續20余期連載。經歷一年半的改革,公司走向了再生!”

留戀 基于持續的關注

“前些時,中化山東公司總經理謝險峰來京參加長江商學院的EMBA學習,還談到公司現在每年都會有幾千萬的利潤額。我感到十分欣慰!”2001年,陳光全被“四環”集團從中化挖走并任職CEO,當他談到當年經管的公司依然很親切,對當初的同事能取得今天的成績,不免為之驕傲。

如果說,8年前從國企的離開,是想擺脫太多的束縛,“感覺總公司就像一個大的貝殼,而自己掌管的分公司就是依附于總公司才可生存的海螺。每項決策、每項業務都要經過嚴格的體系決策,不到幾個月都批不下來,而批下來時,很多時候都錯過了市場機會。除此,14年的國企生涯,也僅能熟悉有限的幾種商品經營,對于企業管理的接觸面也較窄。”那么,當時的民企“四環”恰好給了他充分發揮企業管理的空間,8年中,“四環”通過整合、收購、兼并等資本運作,日益壯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化市| 梧州市| 夹江县| 陇南市| 乌苏市| 邵阳县| 霍州市| 大丰市| 崇阳县| 富源县| 樟树市| 永州市| 余姚市| 大连市| 双桥区| 大足县| 邹平县| 科技| 涿鹿县| 永安市| 务川| 平顶山市| 万宁市| 尚志市| 永安市| 西峡县| 白山市| 贵德县| 龙泉市| 桂林市| 水富县| 龙江县| 清丰县| 韩城市| 丽江市| 广西| 鱼台县| 虹口区| 张家界市| 神农架林区| 宝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