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內容提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業群式崗位體育” 教學內容設計 主要程序
社會的快速發展和職業院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對學生未來適應可能從事工作環境和具備特殊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為培養高素質勞動者的職業院校,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職業對身體方面的需求,開展與未來職業相結合的實用性體育活動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實用性體育、體育校本課程內容開發成為我國高校體育課程改革與發展的熱點問題之一。但是,目前全國職業院校開設的各種專業上千種,針對每一個專業都設置專門的崗位實用體育課程工作量巨大,在實踐操作層面可行性不大。本文以“業群式崗位體育”為出發點,探討如何針對業群設計體育教學內容問題,以期對高校體育校本課程的開發提供參考性的意見。
一、“業群式崗位體育”相關概念的界定
體育運動訓練學中的“項群訓練理論”認為許多運動項目具有相似的特點和屬性,我們把具有相似特征和屬性的項目歸屬為同一類屬項目,稱之為“項群”,而把揭示和反映項群運動訓練規律的原理稱之“項群訓練理論”。
任一職業勞動崗位的勞動者,為了完成規定的勞動任務,所有的人體活動都要承受一定的運動負荷,表現出一定的身體活動特征。根據職業勞動崗位所承擔的運動負荷和身體活動特征,找出他們之間存在的某種規律性,把勞動時所有表現出來的相似運動負荷屬性的和具有相似的身體活動特征的,歸屬為同一類別的職業崗位群,從而把當前職業技術院校所設置的專業(準職業)對應未來的第一職業崗位,劃入對應的職業崗位群,稱為“業群”。
業群式崗位體育是指在“業群”的理念指導下,從體育學視角,面向未來職業崗位群,對當前職業技術院校所設置的專業(準職業),按照對應未來的勞動崗位劃分,把他們在勞動時,具有相似身體活動特征和運動負荷相似的準職業組合到一起,以專業群形式,對他們進行各種體育教育活動,以及保障其正常運行的手段和機制等統稱為“業群式崗位體育”。依據“業群式崗位體育”崗位群的劃分標準,可分把現各行專業為三類:體能主導類、心智主導類和靈巧主導類。各個學校根據自身的情況,依據一定的標準把這三類再進行細分。如,根據勞動時的身體形態,可以把體能主導類劃分為靜態坐姿類、靜態站姿類、流動變姿類、工場操作姿態類和特殊崗位姿態類等五種,以便設計選擇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
二、業群體育教學內容的設計
1.一般性內容
開展業群式崗位體育,本質上是在體育教學中融入職業能力的培養,是運用體育手段達到體育課程目標和職業能力發展的雙重效果。業群式崗位體育內容的設計,是對體育的知識和技能的再選擇、再編排。它的基本素材主要來源于各種體育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因此,一般性的內容是業群式崗位體育教學中最基礎、比重最大的內容。一般性內容包括體育課程標準中規定的各項體育運動知識、技能等。如培養一般性跑跳投能力的田徑項目,培養綜合運動能力的各種球類項目,各種體育文化知識及與體育密切相關的健康知識等。
體育除了本身具有的健身功能外,還能有效地提高人體的自救能力,避免外力的傷害和人身傷害,它能使人掌握自救、互救的知識和本領,具有靈敏的反應和應變能力,避免或降低意外事故造成的傷害,并給人以處變不驚的良好心理狀態。因此,面對未來走向工作崗位第一線的學生,體育與健康課程中的生命安全教育內容,能強化和提高學生的防范意識和應急處理能力,保障學生健康、安全、和諧地成長。
2.拓展項性內容
拓展性的內容主要是指通過選擇特定體育內容,在發展學生運動能力的同時,又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和勞動技能。如,體能主導類的建筑工人需要嫻熟的攀爬能力和高空平衡能力,那在體育教學中可有針對性地選擇體操相關內容,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發展學生的攀爬能力和平衡能力等。在船上作業的從業者需要學會游泳的技能,那在體育教學中增加游泳、水球等項目;野外勘探的從業者需要很好的耐力和堅強的意志品質,在體育教學中可選擇戶外、拓展運動等。因此,根據不同職業群對準勞動者提出的不同要求,在校期間需通過選擇有針對性的身體訓練內容,讓學生在發展運動能力的同時,職業體能和技能也獲得較好發展。
掌握適當的運動技能,還能提高學生在未來工作中的競爭力,如飯店管理專業的學生如果掌握網球、高爾夫、游泳、保齡球等運技能,就能給某些客人提供好的服務。
3.補償性內容
在生產勞動中、接觸生產中使用或產生的有毒化學物質、粉塵氣霧、異常的氣象條件、高低氣壓、噪聲、振動、微波、x射線、y射線、細菌、真菌,以及長期強迫操作、局部組織器官持續受壓等,均可引起職業病。因此針對不同專業的學生,還要傳授相關職業病發病原因和規律,預防相關職業病的方法,這些對預防和降低職業病的發生具有重要作用。
對于一些應為局部負荷重、工作時間長導致的肌肉和關節勞損,適當的體育運動可以起到緩解病癥和輔助治療的作用。職業勞動身體各部分的負荷往往不平衡,這種長時間局部的、大負荷的勞作往往會同時產生兩種后果:一是對身體局部組織產生不良影響甚至會導致某些疾病;二是根據用進廢退的原理,在日常勞動中運用少,甚至不用的肌肉會逐步萎縮。因此,體育教學內容需要針對這些準勞動者設計和選擇相關的體育鍛煉手段,一方面鍛煉身體相關部分器官,讓它們更強健、更靈巧,另一方面做好均衡發展。如會計專業的學生,對手指的靈活性要求比較高,同時由于會計從業者工作時會長時間坐,因此,身體大肌群的運動比較少,而頸部的負擔卻很大。根據這些勞動特點,會計專業體育教學內容選擇是,選擇一些些發展學生靈活性、特別是發展手指靈活性的教學內容,如排球、乒乓球等項目;讓他們懂得參加一些全身性的運動的重要性;一些預防和治療脊椎病的醫療體育內容。
三、設計的主要程序
1.確定內容開發的主體
首先確定內容開發的主體。業群式崗位體育開發的主體包括體育專家、體育教師、專業課教師、行業專家和醫療保健專家等。開發主體分為三類:體育類——體育專家和體育教師;行業類——專業課教師、行業專家;保健類——醫療保健專家。體育教師單方面無法完成業群式崗位體育教學內容的開發。
2.崗位群未來勞動特點分析
分析該崗位群中各專業未來從事工作的勞動特點,從中找出與體育的鏈接點。以體能主導類中的護理專業為例。護理專業的學生在未來的職業活動中,其工作類型主要為站立型,主要從事為病患者注射藥品和臨床護理等工作,對力量素質、耐力素質和協調能力需求較高。那么在體育教學中就可以選擇相關項目或者設計特殊的鍛煉手段或方法來提高相關的身體素質。
3.確定業群體育目標
建立課程目標是構建課程內容的前提。業群式崗位體育教學目標應以體現體育教育的多功能為出發點,實現體育教育與專業能力發展的融合,以最終促進學生主體發展為歸宿。
4.整合學校體育資源
業群式崗位體育的課程目標的實現必須是建立在各個學校具體實際的基礎之上。業群式崗位體育教學內容設計涉及人——體育教師、體育專家、專業課教師、行業專家和醫療保健專家等提供的相關專業知識和技能,物——學校體育場地、器材等。業群式崗位體育課程開發要突破傳統體育資源的界限,開發、整合各種顯性和隱形的體育課程資源和個專業課程資源,以實現體育課程目標與專業課程目標的融合。
5.確定教學內容
業群式崗位體育教學內容包括實踐內容和理論知識。理論涉及健身方式(一般健身方法和促進職業體能的健身方法)、運動損傷的預防和處理(一般運動損傷和工傷)、健康常識、體育文化和體育欣賞和職業病的預防和治療(保健體育)。實踐內容主要包括各種運動技能和體能的鍛煉。在運動技項目的選擇上,既要考慮到學生的興趣愛好,又要兼顧未來職業需求。因此,在課程設置時既要有選修又要有必修,做到個人愛好與社會需求相結合、現在和將來相結合。
參考文獻:
[1]周文來.體育科技文獻通報[J].職業技術院校“業群式”崗位體育研究,2011(7).
[2]毛振明.體育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6-30.
[3]毛振明.于素梅.體育教學內容選編技巧與案例[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4]王玉擴.陳慶合,李會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28(7)960-961.
[5]吳剛平.校本課程開發[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6]徐玉珍.校本課程開發:概念解讀[J].課程·教材·教法.2001,27(4):12-13.
關鍵詞:高師鋼琴集體課教改教學內容課程體系
高師音樂專業的開設,為培養良好的中小學音樂老師提供了平臺。而眾多課程中,鋼琴集體課是一切課程的的基礎。高師鋼琴集體課是為了更好地培養眾多各專業學生的音樂技能,為其走上工作崗位提供更扎實的專業基礎。鋼琴集體課是為鋼琴副修以及初學鋼琴的學生開設的,它的開設不僅讓學生學會一些音樂理論基礎知識以及鋼琴的基本彈奏技巧,還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質。
一、教學內容的拓展
1.針對初中起點的學生沒有接觸過鋼琴及基礎音樂理論知識的特點,教學內容上應更突出基礎知識的講授。首先是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學生在學習鋼琴的同時要學習認識五線譜,音樂基礎理論就是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樂理知識,為日后鋼琴學習打好基礎。其次,鋼琴教材應選用《拜厄鋼琴基礎教程》、《約翰?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以及中國簡易鋼琴作品。在教學內容上,應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基本功練習包括五指練習、音階、琶音、哈農等。這些內容每天都要練習,要持之以恒。在練習時,應強調音色既要有顆粒性、音樂又要有連貫性、每個音之間都應有一定的傾向性。通過基本功的練習,把手指、手腕和手臂的運動配合好,從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方法。技巧是需要長時間去磨練的,眼光要放遠一點,不能認為這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在很多樂曲中都有類似音階之類的彈奏,這就需要掌握音階基本功。基本練習并不是孤立的,是為彈奏樂曲服務的。
在基本功的練習中,也要隨時保持清醒的頭腦。最初要解決的是手指的獨立性。自己要感覺到大拇指的靈活,四指是否有力,與三指是否粘在一起。掌關節是否活絡將起決定性的作用。同時還要注意手指第一、第二關節的固定,它們與掌關節形成半圓形,切忌成凹形。指尖的感覺靈敏度、力度、速度、顆粒性以及音色的各種變化,都可以通過基本練習來加以訓練。至于力度的訓練,不能局限于五個手指的運用,要充分利用手腕、臂、肩。要彈好八度或寬厚度的和弦,除了需要運用手指、手掌的力度和速度外,還需要借用大臂的力量,如同敲擊銅鑼時所用的動作和速度。
2.高中起點的學生,這部分學生在進校前或多或少地接觸過鋼琴,但由于學生的程度不同,教學內容應因人而異。高中起點的鋼琴副修學生多是聲樂專業,鋼琴學習不僅僅是學會一些簡單的伴奏彈法,主要通過學習鋼琴要提高對音樂的理解和感悟。這就需要通過掌握正確的節奏和速度以及旋律的演奏兩方面。首先,節奏是音樂中很重要的因素,它像人的脈搏跳動一樣。節奏必須準確,這在不同國家、不同時代、不同派別的音樂中都是共同的。在彈奏一個作品時各段、各章雖有不同的節奏要求,但每段都有自己統一的節奏和速度。樂曲的處理當然要音樂化,而不是機械化,但這不等于拍子不準。要知道沒有節奏,音樂就沒有生命。培養學生在演奏時有準確的速度和嚴格的節奏是一條基本的要求。有的學生在容易彈奏的段落上速度就加快,而在難度大的段落或樂句上就不自覺地放慢,這種不嚴謹會使作品散而無整體感。在彈奏古典作品的時候,尤其要注意到這一點。當然,速度是根據作品性質決定的,一般地講屬于活潑的樂曲不能彈得慢,如果是平靜的樂曲就不能用快速,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重點講授。
高中起點的學生可以從兩方面來學,一是以樂曲為主的學習,如肖邦、德彪西的鋼琴曲,再或中國近現代的一些作品。二是歌曲伴奏,由于聲樂學生鋼琴學習的特殊性,更為了學生以后就業中的實際應用,應讓學生接觸一些歌曲伴奏練習,可以從簡單的兒歌開始,掌握基本的伴奏音型,為今后的工作打下扎實基礎。
二、課程體系的拓展
1.把集體大課分為小組課和大組課。由于學生知識水平以及自身學習能力的區別,同樣一個班的學生,在接受新知識的能力上是有所不同的。有的學生接受的快,有的學生接受的慢。所以我認為應該分大組、小組也就是快慢兩個組,分別根據學生的程度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這樣有利于老師因材施教,也有利于學生發現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并在短時間內解決。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學期末的時候通過小型音樂會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展示,鼓勵其學習。
2.在開設鋼琴彈奏課的同時還應開設鋼琴音樂欣賞課和鋼琴音樂史課。如果單純只讓學生進行手指的技巧練習,不但久而久之會成為“鋼琴匠人”,還會失去對鋼琴學習的興趣。更多的快樂來自于領略音樂的內在魅力,而這些是需要通過聽大量的作品和了解其時代背景相結合來積累的。這兩門課可以結合在一起講解,把外國作品和中國作品按時期分,并列舉典型的音樂家和鋼琴作品來讓學生進行欣賞和學習。下面我就簡單列舉幾個例子:如外國的鋼琴作品按時期分大致可分為巴洛克、古典主義、浪漫主義及近現代幾個時期;代表音樂家分別有巴赫、亨德爾、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肖邦,德彪西及李斯特等,他們的作品就不一一例舉了。中國的鋼琴音樂是二十世紀才發展起來,《歡樂的牧童》、《翻身的日子》、《彩云追月》和《夕陽簫鼓》等優秀的作品都是人們非常熟悉和喜愛的。
3.在課余多舉辦些講座、公開課、討論及座談會等一系列活動。這是對教學內容最有益的補充,可以針對教學中涉及的內容開設專題講座和公開課,也可以舉行各種形式的座談和討論活動。學生充分參與進來,并在討論中增長知識。
總之,高師鋼琴集體課的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的拓展是一項大工程。它涉及到與專業相關的專題研究,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的修訂與調整等。同時,它對鋼琴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熱情和綜合業務素質也提出了更高和更全面的要求。
參考文獻
[1]黃大崗.周廣仁.鋼琴教學藝術.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7.
[2]茅青.釋疑但昭義鋼琴教學秘訣.北京:書藝出版社,2008.
[3]張建國.鋼琴基礎教學導讀.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
[4]談音.基礎鋼琴教程(第1版).上海: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4.
[5]王慶.音樂結構與鋼琴演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什么是作文提綱
作文提綱是寫作文時作文構思階段的產物。構思是從整體上對作文的設計,以抽象思維為主。好的作文提綱是寫好作文的基礎,編寫作文提綱要按照寫作文的三個順序:審清題目、確立中心、選擇材料來進行。
作文提綱怎么寫
作文提綱一般包含三部分內容:
(1)題目。要把題目(或補充完整的題目)寫在第一行正中間。
(2)主要內容和中心。要在題目下面,簡要地寫出這篇作文的主要內容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
(3)結構安排。這是作文提綱最主要的部分,設計時需要注意做到以下五點:
①安排好材料的組織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全文一共準備分為幾大段,每段寫什么,要以小標題的形式、按照一定的順序把材料組織起來。
②確定好重點寫的內容。要依據表達中心的需要,確定出哪些內容是主要的,哪些內容是次要的,標明“詳”、“次詳”、“略”的字樣;重點段又打算分幾層來寫,先寫哪層、后寫哪層,具體列出準備重點寫的步驟、次序。
③依據文章選用的材料及要表達的中心思想,確定好開頭、結尾的方法,并在提綱中簡單注明。
④設計好點題的時機及具體的方式、方法。
⑤考慮好層次之間、段落之間該如何銜接過渡,哪些內容需要照應,如何照應,也簡單標注一下。
寫作文提綱時要注意什么
第一,形式可以靈活。總的來說,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統一的要求,項目和詳略的程度可依材料的特點、表達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地講:初學作文時,作文提綱宜細不宜粗;隨著構思、布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提綱就可以寫得簡單些。
第二,要認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綱后,要對整個構思做全面的推敲: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明確、深刻?對選擇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組織安排是否嚴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推敲后,做出必要的修改。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動筆行文。
第三,一定要先列提綱后作文。制定作文提綱完全是寫給自己看的,是為自己寫好這篇文章服務的。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有的同學對列提綱的目的認識不清,認為提綱可有可無,甚至覺得老師要求列提綱是“多事”,于是,為了 應付老師,竟然先寫作文后“補寫”作文提綱。這實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舉。
第四,務必要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常見一些同學作文之前不列提綱,見到題目思考片刻便提筆行文,寫寫想想,想想寫寫,腳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有的甚至都已寫了一半又撕掉重寫。結果,既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又嚴重影響了作文的質量。這其中的主要緣故就是沒有養成認真構思、布局的習慣,尤其沒有養成“不列提綱不作文”的習慣。
作文時,有了提綱的約束,按“計劃”行事,寫起文章就容易做到一氣呵成,寫出的文章就容易達到“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等要求;反之就會層次不清,詳略不當,丟三落四。因此,列提綱是提高作文效率和質量的一種重要方法。這就提示同學們:要作文,先列提綱;不列提綱不作文。平時要這樣,考試或參加作文競賽更要這樣
編寫作文提綱,首先是要明確什么時候列提綱為好。一般來說,作文提綱應該在認真審題、構思、初步形成文章思路之后進行。提綱切忌列得太早,列太早了,構思還沒有成型,頭腦中的思路還不夠完善,這種草率的提綱對作文沒有指導意義,還會誤導作文思路。應該在深思熟慮之后,再列提綱。
其次,提綱的形式可以靈活多樣。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模式和統一的要求,在考場上更不必拘泥形式。有限的時間內,在草稿紙上端端正正寫幾百字的提綱是不現實的,因此,考場作文的提綱應以簡單、概括、清晰為要。提綱的形式可以是幾行文字,可以是幾組詞語,也可以是一個草圖。對作文水平較低的同學來說,提綱宜細不宜粗,多寫幾個字,多寫幾個詞,多畫一個圖,對后面的寫作都很有幫助;有的同學作文水平較高,有較強的構思、布局水平,作文提綱就可以簡單、粗略些,幾個詞,幾行話,一個草圖,自己能看得懂就好。
第三,作文提綱應包括以下這些內容:1,題目。先把審題之后初擬的題目寫上,它能時刻提醒我們的作文思路。2,中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個提綱的靈魂,提綱的其他部分也都緊緊以它為軸心旋轉。把中心展示在提綱上,我們的作文思路、作文構想就非常清楚、明朗。3,材料。圍繞中心,選擇材料,這是列提綱的重要一步。寫提綱時,可以把想到的材料…列出,然后把認為精華的部分留下,把蕪雜的材料刪去。材料不需要寫得非常詳盡,考場上的提綱應盡量簡明、扼要,用幾個字、幾個詞來概括材料即可,自己能看得懂,明白大意就好。4,順序。合理安排文章各部分的順序以及各個材料的順序,做到條理清楚,這個環節也非常關鍵。各個部分的順序安排好了,層次才會清楚,作文時才有條不紊,心中有數。提綱寫得粗糙、潦草的同學一定要注意,文字可以潦草,草圖畫得丑也沒關系,但是作文各部分的層次一定要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層次一目了然,才能起到引導作文的作用;否則提綱看上去一頭霧水,不但無效,反而添亂。5,想到的好詞好句。我們在審題的時候,腦海中靈感閃現,涌出的好詞好句、名人名言也應該列在提綱上,以防在緊張的考試當中忘記。對這些內容時,也以簡明、概括為要,自己了解就好。
提綱是文章的提要,是簡明扼要的寫作計劃。作文前要有提綱,就像蓋房子前先要有設計圖紙一樣,非常重要。著名作家老舍曾經說過:“盡管我們要只寫二三千字,也需先寫個提綱,……有了提綱,心里就有了底,寫起來就順理成章了;先麻煩點,后來可省事。”因此,對作文來說,寫提綱既重要又必要。寫好作文提綱再寫作文,可以有計劃、有步驟地圍繞中心寫作,不會導致“開無軌電車”的情況出現,這樣才能保證作文的質量。
那么,怎樣編寫作文提綱呢?從宏觀上講,一是要明確什么時候列提綱為好。一般來說,列作文提綱應該在審題、構思、明確作文的中心思想之后進行。列早了,提綱沒有針對性;列晚了,提綱不能發揮作用。二是明確作文提綱的內容應該包括什么。一般的作文提綱以確定什么為中心、決定用哪些材料、用什么結構、哪兒詳寫哪兒略寫為主體,同時應該寫明題目,確定順序,把以上內容用簡要的文字寫下來。有了這樣的提綱,我們寫文章時,就能做到心有所依,寫出來的文章就會有中心,有條理,有重點。三是對提綱的粗細和形式應該遵循因文而異、因人而異的原則加以選用。
具體來講,編寫提綱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擬寫題目。人常說,題好文一半。題目是文章的眼睛,也是文章的“靶子”,只有做到有的放矢,方可取勝。因此,必須慎重擬題,不可草率。切不可先作文,后補寫題目,此乃作文之大忌。題目要力爭緊扣材料,新穎別致,讓人過目不忘。
2.審清題意,確定中心。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整個提綱的靈魂。中心不明確,列提綱就毫無意義。中心明確了,一切文字就都會緊緊以它為軸心旋轉,文章的結構自然就緊湊、完整,主題自然就鮮明、突出。有些命題作文,規定了寫作的范圍,如時間、地點、人物和事件等。對這類題目,要先弄清限制詞語和中心語,然后按限制范圍的要求,確立自己要表達的中心。如《往事如歌》一題中,中心詞是“往事”,修飾詞是“歌”,由此可以準確概括出文章的中心:抒發對美好往事的深情謳歌。
3.圍繞中心,選擇材料。就是要在審清題意、確定中心的基礎上,圍繞中心選擇材料。選擇材料時,要選擇最能表現中心的材料,這樣才會增強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讀者的共鳴。材料要有層次感,有代表性,不能處在同一個平面上。
4.精心組材,安排順序。合理安排材料順序,做到條理清楚。材料順序安排好了,層次就會清楚,中心就會表達得更加明確。安排材料順序,即段落層次,是列提綱重點要解決的問題。安排材料順序常見的有三種方法:按時間的先后順序安排、按空間的先后順序安排、按事件的邏輯順序安排。一般來說,記事文章多按時間順序排列;寫景狀物文章多按空間順序排列;寫人抒情文章多按邏輯順序排列。但具體選用哪種方法列提綱,還要根據文章的中心和具體內容來確定。
編寫提綱看似簡單,其實是一門藝術,它直接決定著作文的成敗,所以,必須慎之又慎。制定作文提綱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形式要靈活多樣。作文提綱沒有固定的格式和統一的要求,項目和詳略的程度可依據材料的特點、表達的需要和自己的水平而定。一般來講,初學作文時,作文提綱宜細不宜粗;隨著構思、布局水平的不斷提高,作文提綱就可以寫得簡單些了。
2.要認真推敲、修改。列出提綱后,要對整個構思做全面的推敲:如擬題是否恰當?中心是否準確?選材是否切題?立意是否深刻?對選擇的材料還需要進一步做哪些取舍?材料的組織安排是否嚴密,合理?能否突出中心?反復推敲后,再做出必要的修改。直到自己滿意了,才可以動筆行文。
3.一定要先列提綱后作文。制定提綱是用以指導、規范、約束作文的,是為自己寫好文章服務的,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有的同學對列提綱的目的認識不清,認為提綱可有可無,甚至覺得老師要求列提綱是“多此一舉”。于是,為了應付老師,竟然先寫作文后“補寫”提綱。這實在是本末倒置、自欺欺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