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建筑工程基礎知識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1·構造土木工程專業基礎知識教學大平臺。21世紀的土木工程專業的畢業生,應該具備土木工程領域寬厚的專業基礎知識。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與本專業其它方向所需的專業基礎知識是基本相同的。在現有的教學計劃中,土木工程專業各方向在專業基礎課的教學內容、學時分配上主要還是沿用傳統各專業的基礎課。有一些課程仍是分別講授,其內容和學時數上存在差異。以結構力學課程為例,按現有教學計劃,建筑工程方向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采用多學時,巖土工程方向采用少學時;介紹荷載時建筑工程方向不介紹車輛移動荷載制式,而交通土建工程方向一般不介紹房屋建筑荷載制式;且各方向分別采用不同的結構力學教材。其它一些專業基礎課如制圖、建筑材料、結構設計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問題。作為專業基礎課,應該是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而不是土木工程專業中某個方向的專業基礎課。因此,土木工程專業內應該統一采用相同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且講授內容與課時數也應統一。盡管土木工程專業各方向的畢業生在以后的實際工作中應用專業基礎知識時會有差異,但作為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來看,還是統一為好。因此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應該采用兼顧專業內各方向的統一教材,并安排相同的教學時間。
2·用發展的視點定位建筑工程培養方向的專業方向課。專業方向課的設置除必需的工業與民用建筑工程理論,如砌體與混合房屋結構、混凝土房屋結構、建筑結構抗震、高層建筑結構設計、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與組織管理、建筑結構實驗與檢測等外,根據實際情況,可側重增設城市道路與工程方面的課程,如城市道路設計、城市立交橋等課程。同時,緊跟現代科技與工程實踐的發展趨勢,開設學科前沿課程,如結構數值分析、工程結構隔震與減振、建筑CAD等課程。為了使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的畢業生具有較為寬廣的專業知識,還可考慮適當增設土木工程專業其它工程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巖土工程方向的核心專業方向課程,如基路面工程、橋梁工程,巖土工程等。這樣,土木工程專業建筑工程方向的畢業生具備了扎實寬廣的專業學科知識,不僅能適應房屋建筑工程的現狀和發展需要,也能適應土木工程專業其它工程方向的基本需要,在知識結構上具有較為完整的體系和發展空間。
3·通過教學實踐環節,培養學生綜合工程實踐能力。現在值得探討的培養模式是:建筑工程方向的學生是否必要再增加土木工程專業其它方向如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巖土工程方向的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現代科技與經濟的發展,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土木工程行業各種工程方向(如建筑工程方向與交通土建工程方向)已出現相互結合、共同參與企業生產行為的趨勢。一些建筑工程公司已可承擔相當數量的道橋工程,一些路橋建設公司也能承擔建筑工程項目。土木工程的設計、施工、監理、檢測等資質已向著建筑工程、道橋工程、巖土工程等綜合具備的方向發展。就城市建筑而論,近年我國的高層建筑發展迅猛,這種客觀形勢已經要求從事建筑設計、施工、監理的技術人員掌握一定的巖土工程方面的知識。我們應該順應土木工程界的這種發展趨勢,有側重地綜合培養土木工程專業各方向畢業生的綜合工程實踐能力,使企業在吸收了這樣的學生后,能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中具備創新和生存能力。對于建筑工程方向學生,除必須進行的教學實踐環節,如房屋結構課程設計、建筑工地生產實習、建筑勘測實習、畢業設計外,還可考慮增設交通土建方向、巖土工程方向的核心專業方向課的課程設計或實踐環節,如道橋工地生產實習、道路勘測實習、道橋畢業實習、建筑深基坑支護工程設計等教學實踐環節。這樣,就能培養學生成為具有以建筑工程為主,兼具道路與橋梁工程、巖土工程基本能力的土木工程專業人才,為他們以后適應土木工程領域的專業工作打下更扎實的能力基礎。
4·調動學生的內在學習潛力,開設有利于學生個性發展的選修課。開設選修課是拓寬學生知識面、發揮個人特長的必要手段,是增強學生適應能力的重要渠道。與國外高校相比,我國高校本科生選修課普遍存在門數少、課時少等現象,學生沒有多大的選擇余地。然而,學科發展和社會需求都在要求學校增設選修課。作為選修課既可以是跨專業方向、跨年級、跨系別的選修實驗課,以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對科學的探索精神;也可以是一些比較實用的其它選修課,如各類土木工程造價計算、高級計算機語言編程;或是為不同專業方向的學生提供專業上相互交叉發展的機會等。
摘要:建筑工程測量是土木工程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在實際教學環節中有效地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實現理實一體化教學,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興趣,運用項目化教學方式,講授建筑工程測量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1],以技能模塊為導向,配合情境教學,形成建筑工程測量的十次實訓任務,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改革,實現培養建筑工程測量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項目化情境教學應用型技術技能型
建筑工程測量是土木工程類專業的一門核心基礎課,測量工作是本專業畢業生就業后從事的主要工作,也是畢業生立足施工一線的核心技術能力,因此該課程教學的好與壞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傳統的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均在封閉的教室進行簡單授課,僅能講授一些基礎知識,學生在學習完課程后,只能做到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并不能很好的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所以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如何開展,便成為新時代建筑專業教學的研究課題。江蘇商貿職業技術學院建筑工程與管理學院,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工程測量》課程在教學中采用了基于過程的項目化教學,以項目為導向,以崗位能力為目標,以真實工作任務為驅動開展教學,注重培養學生職業綜合能力,讓學生直接參與到“項目”過程中。[2]以技能模塊為導向,配合情境教學,形成建筑工程測量的十次實訓任務,以任務為驅動進行教學改革,實現培養建筑工程測量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目標。
1細化教學目標
將建筑工程測量教學目標分為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素質目標。知識目標:(1)熟悉地形圖測繪、應用及誤差知識;(2)掌握測量的三項基本工作:高差觀測、水平角觀測、水平距離觀測;(3)掌握小地區控制測量的知識;(4)掌握建筑施工測量的各種方法。能力目標:(1)能夠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2)具備小地區控制測量和建筑場地施工控制測量的能力;(3)具備建筑物施工放樣、建筑物沉降觀測和解決其它測量問題的能力。素質目標:(1)具備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良好的職業道德與法律意識;(2)具備良好的人際溝通、團隊協作能力;(3)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與約束能力。知識目標的選取對應能力目標,需要學生具備工程現場的常用必備技能,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知識講授目標。能力目標應在知識目標實現的基礎上不斷推進,形成知識和能力齊頭并進的常態,不斷地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促成職業能力的形成,通過教學過程同時培養學生吃苦耐勞,愛崗敬業,團隊協作能力。所以建筑工程測量的課程講授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技術技能以及學生專業素質提高的過程,所以項目化實施很有必要,也需要花功夫精心設計教學目標。
2項目化實施
年月以來,我參加了交通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建筑工程管理專業網絡教育學習,本次主要學習了建筑工程管理有關專業知識。從學術的角度主要課程包括:高等數學IB、工程力學A、房屋建筑構造、建筑施工與管理、管理學概論、建筑經濟學、工程承包與招投標等。本專業以建筑工程和管理專業密切結合為特色,目標是培養既懂建筑工程技術、又懂管理的建筑工程領域的管理人才。
一、學習收獲
按照學校要求,我在學習和掌握建筑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前提下,重點學習和掌握建筑施工與管理理論、方法、手段和專業知識。將管理學原理和建筑工程技術相結合,使自己具有運用管理學理論和方法解決建筑工程管理實際問題、對建筑工程的建設過程能進行有效控制和科學管理的初步能力。通過本專業的學習,自己在以下知識和能力方面得到了較大提高:一是了解了建筑工程專業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二是熟悉了建筑工程經濟和工程估價方面的基本知識;三是了解了建設法律和法規方面的基本知識;四是掌握現代工程管理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尤其加深了對工程建設常識和專業知識的理解,我個人認為主要體現以下幾方面:
第一,提高對建筑工程管理的認識。本人負責建設工程土地整理、基礎設施建設等相關工作,通過學習建筑的常識有助于日常工作開展,加深了對建設項目的理解,使自己知道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工作的效率和工作質量的高低,對一個建設項目所起的作用之重要。
第二,對專業術語作用有了新的理解。主要體現在日常工作中或在社會交往中,能夠清楚的知道專業術語所表達的意思,有助于提高工作的質量。
第三,著重學習了建筑施工與管理。通過學習是我知道,我們認識事物,不但要看事物的表面,還要認識事物的本質。正確認識建筑工程的各部位作用,在工程管理過程中,有助于我們及時協調解決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便于做成正確的決策,從而提高業務水平和工作效率,達到節省工程投資的目的。
摘要:在市場經濟體制發展下,我國的建筑行業迅速發展,已經成為我國支柱產業之一,為保證我國建筑行業的穩定發展,我國推行了工程監理制度,而工程監理人才是推行工程監理制度的關鍵。高等院校應抓住機遇,加大對工程監理人才的培養。基于此,針對工程監理人才的培養提出幾點建議,以期促進我國工程監理行業的發展。
關鍵詞:工程監理;人才培養;建筑工程
工程監理專業培養的是具有專業技術的高素質人才,面向眾多工程監理企業,工程監理專業人才需要具備“四控兩管一協調”的能力。工程監理人才的培養對我國建筑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面對建筑行業發展的新形勢,我國高校應加大對人才培養的力度,著重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一、工程監理人才的素質要求
作為一個建筑工程項目的監理,有大量的施工監理工作需要完成,這也是業主所關心的。一名合格的工程監理,除了政治標準要求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素質。下面是對工程監理人才應具備的素質分析。
1.建筑工程的基礎知識。工程監理人員對工程進行監理的首要文件就是施工設計圖,工程監理應該對建筑工程的結構有所了解,對于其中的一些設計原理和工程受力情況等都需要掌握,這樣才能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對監理工作進行的游刃有余。從一項建筑工程的開始到竣工的需要多個部門協力合作,由于涉及的范圍較廣,因此工程監理人才需要親身經歷施工過程才能及時察覺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建筑工程的基礎知識是工程監理必備的素質之一,充分了解建筑知識,在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親身經歷,才能受到施工單位和業主的信任。
在專業課程中有些概念由微積分的概念給出。一些原理、定理或概念間關系通過微積分表達。如,在工程中條件固定下求效益最高、成本最低、費用最小、利潤最大的極值問題。用導數和微分計算混凝土的彈性模量、切線模量、變形模量;計算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應力;受拉力的鋼筋截面面積;主梁正截面抗彎承載力的計算等。用定積分計算混凝土壓應力的合力;估算鋼筋預應力的損失等。還有,在有些專業課程中應用了線性代數、網絡計劃、層次分析法、價值工程等方面的內容。應用數學作為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其功能有三:一是從量的方面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二是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三是為專業課程的學習提供必備的技術技能。從應用數學課與建筑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專業技術課程之間的聯系看,除“工程測量”外,其他所選的核心理論、核心支撐模塊中的課程,均在應用數學課程之后。這樣,從技術層面上講,應用數學課為后續專業課程提供了計算手段;從內容上看,應用數學的教學內容應該適應專業教學的需要,為后續的專業課程服務,而后續的專業課程也能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正因為應用數學課的作用,所以我們更應該選取適當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知識,從而更好地為專業課服務。
應用數學課程在我校的建筑工程技術專業中設置為120學時,在大學第一學年的上下兩學期授課。第一學期為70學時,第二學期為50學時。教學內容分為一元函數微積分、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常微分方程、多元函數微積分、級數幾大部分。由于我校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的數學基礎參差不齊,怎樣選取講授內容,怎樣使選取的講授內容重點突出、詳略得當成為關鍵。
(1)從幾年教學積累的經驗來看,在以往選用的教材中都沒有三角函數以及角的知識的內容,只有在一元函數微積分中簡單溫習一下三角函數。而三角函數和角的換算這部分知識又是建筑工程專業工程測量課程中必須具備的基礎知識。因為我們的學生是專科學生,有些學生的數學基礎并不好,所以我們應該把三角函數以及角的換算等內容加入教材內容當中。詳細地講解一下這些內容,為學生工程測量專業課的學習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
(2)微積分在建筑力學等專業課中有很多應用,所以微積分的基本概念、基本公式、微積分計算方法等基本內容一定要作為重點進行講解。并且編寫合適的習題讓學生不斷練習,從而使學生由會做到熟練。因此這部分內容應該作為整個應用數學課程的重點進行講解。
(3)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微分方程幾部分我們在選取講授內容的時候應該針對建筑專業學生的特點,除了講解基礎理論之外,還應該結合建筑專業后續專業課程的需要,適當地去粗取精,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4)在教授應用數學的這幾年中,我們也不斷地尋找適合我校學生使用的應用數學教材,也曾編寫過教材。這些教材中都無一例外地把級數這部分選入教材之中。筆者認為級數這部分對于高職建筑專業的學生來說,對其后續課程的應用并沒有很多用處,并且這部分內容對于高職建筑專業的學生來說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可以把這一部分從建筑專業的應用數學教材中刪除,而讓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來學習其他的對他們更有用的數學知識,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