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寫家庭護理論文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和借鑒他人的優秀作品,小編整理了5篇優秀范文,希望能夠為您的寫作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3年8月本院兒科收治的患兒101例作為觀察組,其中男52例,女49例,年齡4個月~9歲,平均(4.3±1.1)歲。同時選取2010年8月~2011年8月本院兒科收治的患兒91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44例,女47例,年齡4個月~9歲,平均(4.4±1.1)歲。兩組患兒在體質,平均年齡及性別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兒科常規基礎護理,如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心理護理,營養護理及出院指導等,而觀察組再給予家庭中心式護理,主要有如下幾點:①指導患兒家屬共同參與護理。有些患兒家屬對患兒疾病的治療及護理不了解,甚至不參與,這可能導致實際護理質量下降,故家庭中心式護理要求家屬共同參與患兒的護理及治療,并對家屬情緒進行管理[2],同時優化教養模式和家庭環境,使家屬起到榜樣作用。②疼痛的護理。在常規疼痛護理基礎上,護理人員也需指導患兒家屬如何進行疼痛的處理,如當患兒疼痛來臨時,患兒家屬首先需平靜心態,再可通過向患兒講故事等方式分散患兒注意力,以減少患兒體驗疼痛的時間[3]。③其它。在腦癱,腎病等其它慢性疾病的護理中,家庭中心式護理可指導患兒家屬如何進行護理,如何進行心理溝通,從而提高患兒家屬的保護意識,以控制患兒病情,提高患兒依從性,從而促進患兒的康復。
1.3效果評價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產科正常分娩的產婦100例,年齡21~32歲,平均(27.6±3.1)歲;初產婦58例,經產婦42例;均為單胎;孕周38~41周。將產婦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各50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的產科護理,即產前進行健康宣教及圍生期常規護理。試驗組實施以產婦-家庭為中心的護理模式。(1)應用新式護理觀念,護理人員以“產婦-家庭”為核心,遵循“尊重、支持、合作、選擇、授權、靈活性、信息及力量”原則,使產婦獲得人性化的護理,且其家屬也獲得相應的服務。(2)營造良好的產房環境。通常溫馨、舒適的環境可以讓產婦放松心情。針對部分產后情緒低落者,可在病房內播放一些輕柔的音樂,安慰產婦的情緒,或者保持病房安靜,讓產婦多休息。(3)在健康宣教過程中,鼓勵產婦積極表達內心的感受,包括期待、焦慮、恐懼等,據此,護理人員進行積極引導,組織小組討論或者要求家屬一同學習分娩知識,掌握分娩技巧,增加自信。(4)產時允許產婦的丈夫或其他1~2個親人陪產。(5)產后指導產婦及家屬共同學習照顧新生兒的技能,幫助產婦轉換角色及掌握母乳喂養的技巧。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產婦的母親角色適應、母乳喂養技能、新生兒護理技能、護理滿意度以及自然分娩率,前4項評價指標分良好、一般、差三級。
1.4統計學方法選取SPSS13.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一、個人情況
叫,女,漢族,省江縣人,1971年8出世,大專文化,讀本科,主管護師,現任血液透析室護士。1987年考入衛校護理專業學習,1990年7月以優異的效果從學校畢業,同年8月分配到鄉衛生院工作,1991年10月調入縣人民醫院至今。業務上不時提高自己,豐富知識體系和理論水平,1997年12月通過自學考試取得護理大專學歷。1996年11月晉升為護師,2001年9月晉升為主管護師。現擬申報副主任護師職稱。
二、工作表示
思想政治方面。認真學習并堅持的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思想上同黨中央堅持高度一致;積極響應院里組織的各項政治學習活動,關心國家大事和改革發展,學習了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四中全會會議精神,工作中努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思想;以院黨政工作為中心,關心醫療體制改革與醫院的發展,積極參與開展了醫療質量管理效益年活動,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護理服務理念,自覺遵守醫院的各項規章制度,遵守醫療從業人員道德規范,杜絕影響和諧的醫療行業不正之風,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服從組織布置,愛崗敬業,加班加點,任勞任怨。工作中不計較個人利益與安危,有強烈的奉獻精神,有寬闊無私的胸懷,并在工作中不時鍛煉自己,努力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堅守崗位,切實履行護理崗位職責,扎扎實實做好本職工作,努力爭創“社會滿意、病人滿意、自己滿意”自覺把救死扶傷的工作作風貫穿于護理工作的全過程。平凡的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工作成果,多次被評為縣、醫院的優秀護士”先進工作者”巾幗建功標兵”護理服務標兵”等榮譽稱號。
三、學識水平
1加強業務學習與提高。熟練地掌握了護理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專科護理知識,熟練地掌握了常用的基礎護理技術和血液透析的各種專科護理技術,經常參與危、急、重癥病人的搶救,指導疑難病人的護理及難度較大的護理技術操作,并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平時努力學習護理理論和各種護理操作技能,經常參閱血透專業的護理技術資料和業務書籍,從中總結經驗,苦練技術,學習和借鑒優秀護理人員的勝利經驗及先進事跡,注重了解國內、外護理學專業的新發展和新動向,及時跟蹤護理專業的發展趨勢,并能結合自身實際努力推廣應用國內、外護理方面的新理論、新知識和新技術。積極參與省、市護理專業技術的學習班和學術活動,交流經驗,研討技術,同時也宣傳了醫院;學識水平高,學術思想活躍,護理管理、業務、教學科研方面的能力強。撰寫的2篇論文《尿毒癥患者的心理特征及護理》和《血液透析病人的衛生宣教》護理部組織的全院業務學習會上宣讀交流,得到較高的評價。
摘要:隨著護理管理模式的不斷轉變,很多護理管理者不斷總結管理經驗,寫出了大量優秀的管理論文,發表在各類醫學雜志上。閱讀有關論文,可以了解到護理管理中的新觀點、新方法,開拓了視野,學習到了管理經驗,吸取了經驗教訓。筆者擔任臨床科護士長10年以來,認真閱讀醫學期刊的有關文章,并嘗試將管理經驗、方法和理論應用于康復護理管理中,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關鍵詞:醫學文獻康復護理管理
1做法
自2001年至今,對《護理管理雜志》、《中華護理雜志》、《中國療養醫學》等核心及國家級期刊做到每期必讀,對其他類雜志選擇性的閱讀,并做好閱讀筆記。把認為適合自己科室管理的方法嘗試性的應用,并根據使用后的結果進行適當修改、補充完善。
2討論
2.1提高了自身的理論水平和工作能力
編者按:本論文主要從社區護理的意義;社區護理目前狀況;社區護理發展策略等進行講述,包括了社區護理人才匱乏在對社區護理進行調查過程中發現、社會對社區護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常言道“三分治療,七分護理”、公眾的衛生保健意識滯后改革開放以來、健全社區服務體系社區護理服務的發展必須依靠相關學科和有關行政職能部門的廣泛支持和參和等,具體資料請見:
論文摘要:通過對社區護理目前狀況的調查,發現其目前存在的主要新問題有社區護理人才匱乏,社會對護理工作缺乏信任和理解,公眾的衛生保健意識滯后等。針對目前社區護理存在的新問題提出發展策略,即健全社區服務體系,培養社區護理人才,多渠道開展衛生保健宣教,提高公眾的防病保健意識。
論文:社區護理;社區護士;社區服務體系
社區護理是由護理學和公共衛生學理論綜合而來的,用以促進和維護人群健康,提供連續性的、動態的綜合的護理服務。社區護理是社區衛生服務和全科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護理的特征是以家庭為單位,以社區居民為中心,以老年人、婦女、兒童、殘疾人及慢性病為重點,提供集預防、保健、醫療、護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等為一體的綜合、便捷的護理服務。目的是解決社區居民的健康新問題,滿足其對護理技術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促進社區人群的健康,提高社區人群生命質量。服務對象是以社區的人群為主,面向個人、家庭提供服務。現將社區護理目前狀況及其發展策略介紹如下。
1社區護理的意義
社區醫療保健服務,實現了病人在家中享受到和在醫院一樣的治療服務,社區服務提高了社會效益。在社區工作中,通過針對性的健康知識宣傳,使人們熟悉到學會自身保健是免除疾病、減少疾病、增進健康的關鍵。護士進入社區,用知識和技術解除病人的痛苦改變人們不良衛生習慣等,增進社會對護理工作的理解,提高護士對事業榮譽感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