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木蘭詩語文教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chuàng)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教學目的:1、理解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的形象,學習古代勞動人民的愛國精神。
2、讓學生在教學過程領(lǐng)略詩歌美
3、理解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的表現(xiàn)作用。
4、能當堂理解背誦重點段落
教學重點:1、故事情節(jié)和木蘭形象。
2、對重點段落的理解背誦
教學難點:理解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的表現(xiàn)作用。
教學設想:
1、這首詩以木蘭代父從軍為敘述核心,刻畫出了木蘭這個古代巾幗英雄形象。并綜合運用了排比、對偶、夸張等修辭手法描寫人物,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因此授課分三步進行:
一、整體把握——事情發(fā)展順序;
二、精讀研究——人物形象、修辭手法、背誦;
三、問題探究——聯(lián)想拓展。
2、選取第3、4、6段作為精讀段落,以點帶面,學生舉一反三。
教學過程:
整體把握
1、導入
2、正音(聽錄音,看投影)
3、自己大聲朗讀,并思考詩歌的寫作順序。
4、概括故事情節(jié)
木蘭詩一、(1、2段)代父從軍、保家衛(wèi)國。
二、(3、4段)奔赴前線,十年征戰(zhàn)。
三、(5、6段)還朝辭官,家人團聚。
四、(7段)吟唱比喻,贊美木蘭。
注:由于課時壓縮,故此部分稍略
一、精讀研究
(一)、A、段木蘭的動作——織布
性格:勤勞
B、接下來的動作——嘆息
2段解釋原因:“可汗大點兵”、“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
決定:“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
性格:忠孝兩全
(二)、朗讀第3段,注意句式特點
1、“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
運用排比修辭方法,鋪陳地寫出木蘭連赴東西南北四市(虛寫),體現(xiàn)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同時也渲染了一種緊張的氣氛。
2、“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旦辭……,暮……”,反義詞表現(xiàn)了晨昏的快速更替,寫出木蘭出征的路線,征程的遙遠,行軍的神速,點明了宿營的荒涼地點;
“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鳴……”,在荒涼夜間環(huán)境烘托中,揭示出木蘭乍離家鄉(xiāng),思念親人,離鄉(xiāng)愈遠,思親愈切的心情。
3、反向思考:如此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疲憊的行進、寂寞的思念卻沒使木蘭放棄可見她有著什么性格?
歸納:剛毅
4、根據(jù)提示語背誦第3段
(三)、閱讀第4段
1、大聲朗讀
2、學生解釋,教師點撥
1)明確:“萬里赴戎機,關(guān)山度若飛”,是對上段描寫的奔馳征途情景高度的、形象的概括,表明馳抵戰(zhàn)場,這兩句詩,夸張地表現(xiàn)出木蘭身跨飛馳戰(zhàn)馬,萬里奔赴戰(zhàn)場,穿過關(guān)隘、飛越層巒的矯健雄姿
2)明確:“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兩句對偶;凜冽的北風傳送著打更的聲音,將士們在軍中宿營;寒冷的月光照射著明晃晃的鎧甲,哨兵們在深夜值勤;在艱苦環(huán)境的烘托中,表現(xiàn)出木蘭在戰(zhàn)場上的艱苦生活。
3)“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兩句對偶,又是互文;將士們出征十年,經(jīng)歷過上百次激烈戰(zhàn)斗,有的戰(zhàn)死沙場,有的凱旋歸來;表明了木蘭身經(jīng)長期激戰(zhàn),英勇善戰(zhàn),凱旋歸來。
(四)第5段
問:賞賜多說明立功多——“十二卷,百千強”(強:有余)
但不愿領(lǐng)賞——不慕虛榮
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xiāng)——思念家人
(五)大聲朗讀第6段,找出排比句
1、“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木蘭勝利歸來給全家親人帶來了一片歡樂。
表明:木蘭一家和睦,木蘭善良淳樸。
2、“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又一段的排比,寫出木蘭回家后欣喜的心情。
3、“當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女兒情態(tài)
4、“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表現(xiàn)出伙伴看到“木蘭是女郎”時的驚詫和贊嘆,以此襯托了木蘭在長期從軍當中的謹慎和機警,以及機智勇敢,不讓須眉。
(六)、閱讀第7段
掌握一個成語
撲朔迷離:比喻事情錯綜復雜、難以分辨。
木蘭形象:
巾幗英雄勤勞、善良、淳樸、謹慎(女兒性情)
機智、勇敢、剛毅、忠孝兩全(英雄氣概)
二、問題探究
設想你就是木蘭,
A.多年從軍會遇到哪些困難?
B.哪一個困難是你最難以忍受的?
C.你又是如何克服的?
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思考:
1、生活不便;2、環(huán)境艱苦;3、體力的弱勢;4、思念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