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管窺保險理財業務的未來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當前國家對金融業管制嚴格,對保險行業的限制較多,加上人們對資本市場缺乏理性認識,我國的保險市場一時還不具備大規模推廣理財產品的社會經濟基礎,隨著國家的金融改革的深入,對保險限制的放寬,這一現狀將有所改善。屆時各保險公司為了吸引客戶將退出大量的理財產品,以便爭奪這塊巨大的潛在市場,那必將引起一場激烈的競爭。但就目前我國保險理財業務還存在不少缺陷,有待我們去不斷的完善。
2我國保險理財業務存在的缺陷
就國外發達國家的投資理財發展歷程來看,相比收入較高的白領階層是投資理財的主力軍,據美國的一項調查發現他們的個人金融資產結構是:保險占23%、銀行存款占8%、金融債券占14%、基金占40%、股票占15%。我國保險理財發展較晚,人們對保險理財的了解和信任有限,有時購買保險理財產品純屬“從眾心理”或被動購買,即便自己主動購買保險理財產品也有許多的誤解。我從以下幾點來說明存在的問題:
2.1保險公司自身的不足
由于保險公司經營領域受到國家主管部門嚴格的監管限制,以及自身投資水平有限,使得目前我國保險資金結構不合理、資金運用渠道單一,投資在有價證券的方面很少,更樂于把資金放在比較安全的銀行存款、現金上,造成保險資金的綜合收益較低。在國外發達國家保險資金的運用注重的是,將收益與風險進行有效的匹配,形成較為合理的投資結構,基本是以有價證券投資為主,實現資金使用的多元化。可見,我國保險公司自身在投資領域的不科學、不合理,導致我國保險理財業務的發展受到較大限制。保險投資涉及到的業務范圍比較廣泛,它包括了投資的所有方向:股票、有價證券、不動產投資、風險投資等。正因為投資范圍廣,才顯得風險控制在保險資金運用中的至關重要性,當然其難度也非常大。針對不同的理財產品具有不同的利率和償還期限,所以需要有不同的投資方式、利率和期限與其相互搭配。顯而易見,依據保險投資的特性要求,就需要有具備高素質的投資管理人才,以多元化的投資組合滿足保險資金收益的需要,以便保障投保人的權益,實現保險投資以最小成本獲得最大的利益,使得保險資金在安全性、流動性和盈利性方面進行有機結合。具備熟悉投資業務和較強投資意識的高素質投資人才,是保險資金運作的關鍵。當前我國保險公司正因為缺乏大量符合要求的投資人才,沒有科學、有效的進行投資組合分散風險,直接導致其投資水平偏低。
2.2人們歪曲了對保險理財功能的認識
由于人們在進行個人理財的過程中,在心理上產生對收益的片面追求,沒有正確認識到保險理財產品的功能,導致在實現保險理財目標上存在一定偏差。我們都知道,經濟補償是保險的最基本職能,保險理財產品的核心價值就是保障作用,想通過買保險來實現發財的目的是不可能的。投資或分紅在一些保險理財產品中只是一種附加功能,許多投保人對這一點并沒有意識到。有的人比較喜歡盲目跟風,購買一些當時熱銷的分紅險、萬能壽險等,卻忽視了理財中最重要的保障功能,等到知道收益與期望值有較大差異時,不顧損失要求退保,這樣既沒有獲得理財帶來的收益,又會造成大量的資金損失,甚至從此對保險理財產品失信,產生抗拒。導致這樣的后果當然離不開保險展業人員片面強調產品投資的誤導,但在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時只顧收益,而忽視保障功能的投資理財心理也是關鍵。
2.3社會大眾的保險意識低,缺乏需求
當今世界商業保險人均投保率超過了一半,而我國居民商業保險投保率還沒有5%。據一項調查報告發現,我國保險市場的潛力巨大,但人們對保險理財的認知度比較低,需求非常有限。在針對上海、大連等幾個城市的25-45歲中等收入以上的已婚女性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其中18%的人對保險公司缺少信任;23%的人缺少對保險公司產品、服務的了解;37%的人沒有購買保險產品的意愿,其中大部分是因為沒有富余的錢。另外一項是針對中國壽險市場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人對保險并不熟悉,人們對保險的保障、理財功能認識比較有限,特別是對保險理財產品的認識不詳,造成保險理財業務缺乏有效需求。
3促進我國保險理財業務發展的措施
3.1保險公司要加強自身的建設
不僅要充當保險理財產品的提供者,還要樹立良好的理財顧問形象,這就需要強化保險理財的認識,深刻理解保險理財的內涵,搭建好與投保人之間的橋梁。一是要根據不同投保群體的需求,符合不斷變化的市場需要,開發出與之相應的新產品;二是針對不同投保人的需要,幫助投保人制定出客觀實際的理財規劃方案,為投保人樹立起科學、合理的個人理財意識。營銷人員在展業的時候,要讓客戶認識到投資理財需要有合理的風險規避方式、穩定的風險承擔能力,以及理財產品要具有及時應急支出和變現的能力,這樣客戶的財富才能夠更加牢靠,通過保險理財讓客戶享受到自己的利益,以及感受到保險在理財中的真正意義。同時需要提高保險公司的投資管理水平,加強與國際間的人才交流,建立人才培養和引進優秀保險投資人才機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改變我國保險業投資管理水平偏低的局面。
3.2正確認識保險理財功能
投保人首先要明確自己或家庭面臨的哪些風險,然后根據自身的需求制定出一份適合的保險理財規劃。保險是對未來不確定的風險預備的經濟補償,它在理財中起到的是規避潛在風險的作用,這是它不同于其他銀行、證券等金融產品的最大特點,即保障功能。投保人在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時,需要認識到它具有其它金融產品不可替代的內在優勢。這樣投保人就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購買合適的保險理財產品,如分紅險、子女教育險等。
3.3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
通過保險公司與相關部門加大對廣大社會的宣傳力度,提高人們的保險意識。一是,要依據投保人對保險保障的需要,針對不同的保險理財產品的功能、權利和義務等,通過各種渠道進行全方位的宣傳介紹,使人們都能意識到自身所處的環境中面臨的風險,打破承擔風險的傳統模式,將保障作為保險理財產品規避風險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以便擴大人們對保險理財的需求。二是保險公司在日常經營管理中,提高自身的信譽度,消除人們對保險的偏見,通過承保、理賠等環節為投保人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樹立起自身的良好形象,并且組織成立專業化的宣傳部門,加大宣傳力度。三是進一步加強對電視、網絡、報紙等媒介的宣傳,同時也要利用保險監管部門的優勢資源,加強對保險知識和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例如承辦大型保險活動、為社會公益慈善活動提供贊助等。相關信息要實現充分的公開,讓人們充分了解相關法規、保障政策等。
4結論
綜上所述,保險理財業務在我國曾高速發展,甚至成為一些保險公司獲利的主要領域,但是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并結合我國保險理財業務的發展狀況,提出了一些促進保險理財業務發展的有效措施。我們可以展望,在未來競爭激烈的保險理財業務發展中,保險理財如何能夠把握市場機會,贏得客戶認同,才是其真正的發展之道。
作者:周子博單位:對外經濟貿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