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現代企業對財務報表失真的防范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個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是企業發展的必然要求,同時也是用來防范信貸風險的內在要求。即使企業對于風險的防范措施非常完備,如果企業的財務報表存在風險問題,最終也會給信貸帶來風險。因此,財務報表的失真問題在企業管理中顯得尤為重要。
1.1企業資產與負債賬面金額不實。
部分企業為了顯示自身的實力,故意夸大企業的資產總量,與此同時,不斷弱化企業的負債。為了達到虛假賬目充數的目的,企業將存貨中的一些殘損霉變商品長期掛在賬面上不予處理,待攤費用一些遞延資產應該按照規定的攤銷年限進行攤銷,但是企業沒有按照規定對其進行攤銷,甚至出現少攤的現象。企業的對外投資也出現虛構現象。此外,資產與負債的不實還表現為企業虛構對外投資,隨意擴大其他應收款的范圍和款項應收內容,為了減少賬面上的實際虧損,故意將企業的虧損記錄在待處理財產損益上。
1.2企業的財務報表直接被篡改。
企業為了完成自身發展中的各種目標任務,在不影響資產、負債以及所有者權益總額的基礎上對財務報表做手腳。為了反映資產的流動性,企業常常采用調減存貨甚至是調增應收賬款等方式增強企業資產的流動比率。對于財務報表的篡改還表現在保持資金總體平衡與勾稽關系的基礎上做手腳,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增加企業的虛假銷售收入,減少費用的支出,進一步夸大企業的經營業績。
1.3財務報表上確認的企業收入不真實。
收入是一個企業經營成果的首要要素,它直接關系到企業的利潤,是決定企業利潤大小的重要因素。企業財務信息的使用者只要通過分析企業收入就能夠判斷企業利潤的正常與否,同時也能夠確定企業收入的構成部分,最終做出企業長遠盈利的評價。但是在企業的實際賬務中,對于企業收入的確認問題最多,經營者對企業收入操縱的常見行為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通過提前確認收入的方式來粉飾企業的經營成果,利用虛假的財務指標提高企業的知名度,同時達到配股以及發放獎金的目的;還有一種是采用推遲確認收入的方式來掩藏企業的實際收入,當企業利潤出現短缺時,就可以使用掩藏的收入來充實期間利潤,最終達到降低企業納稅的目的。
1.4現行財務報表自身具有局限性。
資產負債表項目和利潤表項目,以歷史成本計價相對可靠,但缺乏相關性。表現在:忽視物價變動水平的影響,不能及時真實的反映企業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及收入、成本、費用的實際價值;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幣值變化已是一個普遍現象,貨幣計量假設的進一步松動,不但沖擊歷史成本,還沖擊收入與費用的配比原則。以貨幣計量歷史成本,不能反映非貨幣的財務信息,也沒有對機會成本在報表中進行反映,而機會成本往往是財務報表使用者做出決策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的可選擇性,影響可比性和財務報表反映經濟業務自身的真實性;偶然或粉飾可改變報表內容,影響分析結果。比較基礎的問題,缺乏統一的比較標準。財務報表中的數據是分類匯總性數據,它不能直接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的詳細情況。
2.1對財務報表自身進行改革。
現代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規模建立合適的體制,在遵循各種經濟法,公司法,稅法等等的基礎上,找到本公司財務報表更為真實的改進方向。現行財務報表的改進可以沿著兩條路徑進行:一條是充分披露方向;另一條是簡化披露方向。沿著充分披露方向的改進:報表附注會越來越豐富,逐漸進入“附注時代”。擁有完整的附注,為公司提供更加明確的賬目;另一方面其他財務報告的內容和品種也越來越多。因此,這種改進成為改革財務報表的主流,可以預見這一改革方向并不會改變,只是對現有改革成果的完善與豐富,并對報告方式進行創新。當然,相對公司非財務人員,我們傾向于提供簡化的年度報告,使一切復雜的數據化為簡單明了。因此,目前的任務主要是提供簡化的年度報告。然而,這一方向的改革僅是伴隨充分披露進行的,只是作為對信息過量傾向的矯正手段而已,難以成為改革的主流也許正因為如此,簡化的年度報告也融入了其他財務報告中,與充分披露方向合流。
2.2建立健全企業會計法規。
為防范現代企業的財務報表失真,首先應該建立健全企業會計法律規范制度,變更企業中的會計人員隸屬關系,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會計法規,并且可以出臺相應的法規實施細則,促進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接軌。確保會計工作能夠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為財務報表的真實性提供法律保證。此外,還可以通過改變企業會計人員崗位的方式,增強會計工作的獨立性。企業內部可以實施會計受聘制度,定期輪換會計,為會計獨立創造更多的條件。
2.3建立企業內部控制機制。
企業內部控制是一個企業管理層人員為了保護經濟資源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和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而形成的一種相互制約,分工明確的控制方法。這種管理控制方法能夠促進企業管理的規范化和系統化,使企業管理能夠成為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為了增強企業管理的效率,避免管理不善而導致的企業財務報表失真問題的出現,需要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機制,加大企業管控力度,從一定程度上有效的防止企業財務報表失真造成的危害。
2.4強化企業的內部監督與外部監控。
企業的內部監督主要是注冊會計師審計的監督,注冊會計師審計是保證財務報表真實可靠的依據。為了提高審計質量,注冊會計師應該嚴格遵循審計準則,同時還應該嚴格執行注冊會計師懲戒制度,從而保證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可靠性。同時,管理者應該強化企業外部的監督機制,防止財務報表舞弊行為的出現,外部監督是保證企業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信息真實的重要措施。加強企業的外部監督,可以使得企業財務報表以及會計信息的編制符合國家的法律部法規要求,此外,通過外部監督的方式能夠給企業一定的壓力,防止出現財務報表失真的行為。
2.5加強企業財務報表的審查。
對于企業財務報表的審查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總體審查,另一種是逐項審查,對企業財務報表的總體審查目的在于評價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以及合法性,為逐項審查財務報表指明方向。財務報表的總體審查關鍵是確定財務報表中的異常項目,可以采用審查閱讀的方式對財務報表的格式以及分類進行審查,找出報表中錯誤的地方。還有一種方式是通過財務報表之間的勾稽關系進行審查,在審查完成之后可以與前期的財務報表進行比較,如果發現異常現象,需要及時記錄,方便在以后的查閱過程中進行核對。財務報表的逐項審查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是對存貨項目的審查,通常情況下,財務報表的失真還表現為虛增存貨的形式,虛增存貨就會使得企業的資產和利潤同時增加。一些企業為了虛增利潤就會采用多記存貨的方法或者是采用少結轉銷售成本的方法,這樣一來,企業中的實際存貨數就會小于賬面存貨數量,最終導致企業的存貨資產虛假增加。由于存貨有著流動性強以及周轉較快的特點,受到市場因素的影響相對較大,在不同的時間內存貨會出現不平衡的現象,各個年度之間的存貨沒有必然的聯系,審查難度較大,可以通過簡易抽查的方式對企業的存貨進行審查。這種方法應當建立在對企業存貨流轉比較熟悉的基礎上,對企業存貨的盤存制度進行檢查,并且加強對期末存貨結存數量的認定,要需要檢查企業存貨計價法,在進行會計核算以及會計調整時,由于企業存貨對應的會計科目相對較多,因此應該注意調整相對應的會計項目。其次是對企業長期投資以及短期投資的審查,企業虛構對外投資是為達到虛增資產的目的,進而虛增企業的利潤。因此,需要對企業的長期投資與短期投資分別進行檢驗,驗證投資的真實性。對企業所購買的股票以及證券進行實地盤核,檢查投資存在的真實性。對企業的投資進行檢查時,需要檢查投資協議以及投資合同,并且向企業的被投資者進行詢問,以證實投資的實際金額數量。對于對外投資的固定資產與無形資產,需要結合企業資產的項目進行審查,一旦發現虛假增設的資產項目應該及時剔除。最后一點是加強對企業應收款項的審查,企業沒有現實的資金流入情況下就會虛增銷售收入。通常是增加應收賬款以及應收票據的方式達到虛增收入的目的。對于這一方面的審查應該從銷售發票以及壞賬計提方面進行審查。追查銷售發票能夠追查到銷售的記賬憑證以及總賬憑證,進而追查到明細賬,從而驗證這些交易事項的真實性。還有就是檢查壞賬的計提情況,核對壞賬準備金的計提金額,檢查其是否與應收賬款金額一致,計算壞賬準備金越占應收賬款額的比例,并且與相關的報告進行比較,分析其中的差異性,方便找出問題。
3結語
財務報表的失真以及虛假信息的產生原因較多,并且是一個極其復雜的問題,治理過程中不能僅靠一種措施來解決。治理財務報表失真的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個部門共同努力,企業內部需要加強管理制度,建立健全會計監督機制,外部也應該加大監督力度,只要各個部門共同協調,才能夠保證企業財務報表的真實性與可靠性。要從根本上解決財務報表的失真問題,需要找尋導致財務信息失真的源頭,從源頭上阻止造假行為的發生,建立一支有公信度的企業執法隊伍,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還需要升華會計制度改革,加強企業財務會計法律法規的完善,對企業的財會秩序進行整頓,才能夠促進企業經濟體制改革的順利實施。
作者:位書敏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