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安全教育途徑研究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小學生不僅生活在家庭和學校中,還生活在社會中,所以影響、威脅小學生安全的因素就是多方面的了,有來自家庭的、學校的、社會的、自然界的,下面就一一說明。
一、影響小學生安全的因素
(一)家庭因素
在影響小學生安全的因素中,家庭的影響是最小的,在每個家庭中,孩子們都愛自己的父母,至親的親人,所以說,家庭是一個相對溫馨的成長環境。但是,在家庭生活中,也有影響孩子安全成長的因素,比如煤氣的泄漏、電器的威脅等,這在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安全。因此,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也不能忽視來自家庭的威脅。
(二)學校因素
學校是小學生生活和學習的重要陣地。在學校,學生不僅能學習到科學文化知識,還能學會生活的技能。所以,我們的教育者要為學生打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校園環境,讓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但是,在學校里也有很多影響學生安全的因素,比如踩踏事件、打架斗毆事件、教師虐待學生事件等,這些偶然的、必然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都威脅著學生的健康成長,因此,搞好學校安全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因素。
(三)社會因素
影響學生安全成長的社會因素比較嚴重,對于這樣的因素,國家雖然加大了執法力度,但是一些意外的事件還是時有發生。在社會中,有這樣的事件影響了小學生的安全,像拐賣兒童事件直接威脅了學生的人身安全,營業性網吧的存在影響了小學生的身心健康,還有像“井蓋吞人”事件則直接威脅了學生的生命安全。這些社會因素遠比家庭因素和學校因素的危害性大。
(四)自然界因素
自然界中的因素是偶然的,但是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人身安全。學生不是生活在密閉的空間中,他們是社會中的人,也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中的洪水、雷電等也對學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的影響,尤其是學生在上學、下學的路上可能受其影響。在暑假、寒假中,溺水事件對學生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二、實施小學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徑
(一)利用日常小事對小學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在日常生活中,小學生要么因為爬樹摔短了自己的胳膊或腿,要么因為相互打鬧傷了自己的身體,還有的因為上下樓梯不注意安全而跌倒,這樣的小事經常發生。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教師可以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來對小學先進行適當的安全教育。比如當本班的學生因為貪玩而傷到自己的時候,就可以讓這個學生在班級里談談自己受傷時的感受,尤其要讓這個學生講清楚受傷時的痛楚,這樣的講述不是危言聳聽,而是為其他學生提個醒,讓他們明白不注意安全帶來的痛楚和危害。這樣一來,學生們就會引以為戒,當他們再調皮時就會想起身邊的案例,從而他們的放縱行為就會有所收斂,自然也降低了自身受害的概率。
(二)利用班會課講授實用的安全技能,培養自我保護的技能
小學生活潑、好動,這是他們的天性,我們不能人為的去抹殺。也許正是由于這樣的天性使然,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也就比較差。走路時磕磕碰碰,上學、放學的路上遇到車輛不知避讓,這都是影響他們安全成長的內在隱患。面對這樣的隱患,我們不能時時刻刻跟著學生去保護他們,而是要教給他們實用的安全技能,使他們提高自我保護的技能,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茁長的成長。比如在班會課中,我們可以教給學生一些交通方面的知識,在馬路上要靠右邊行駛,看到車輛要及時避讓。還有,在樓梯上要文明禮貌,不擁擠、不打鬧。如果發現其他同學在嬉戲、打鬧,應該委婉勸阻或避讓,切莫聚眾圍觀。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對電器化的東西不要輕易亂動,尤其是電源附近,不能隨便觸摸,如果要用這些電器,應請教老師和家長,不能自做主張。
(三)利用社會實踐活動進行實戰演練,提升自我保護能力
光說不練無異于紙上談兵,學生聽了再多的安全教育故事、學習了再多的安全教育理論和技能,如果不應用于實踐中去也是徒勞。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應對生活中的安全威脅,我們應組織學生進行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總結經驗、學習技能,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比如為了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可以組織預防火災的現場演練。當火災發生時,在教室里的學生就能更好地體會怎樣逃跑,怎樣施救,這樣的演練能使學生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從而達到了真正的安全教育目的。如果沒有合適的場地進行模擬,還可以讓學生通過情景表演的方式來練習和提高自我保護的能力,比如可以設置地震發生的情境,讓學生現場表演躲避和逃生的情境以及逃生后救人的場景。組織和實施這樣的實戰演練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應急操作能力和自救能力,只有掌握了這樣的技能,才能最大限度地進行自我保護。
(四)家庭與學校共同努力,為小學生打造安全成長的陣地
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提高了,就能在很大程度上保護自己了。但是,我們的家庭和學校還要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環境,讓學生們在安全的氛圍中健康的成長,為了給小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學校和家庭應該共同努力為學生打造一個安全成長的陣地,具體應這樣做。比如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應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教給學生一些生活的技能,像煤氣或天然氣的使用等。當學生掌握了這樣技能,危險發生的概率就降低了。當社會上出現交通事故或自然災害,家庭和學校要及時溝通,合力為學生進行講解,讓學生明白這些意外帶來的傷害和災難是巨大的,痛苦的。要想讓學生生活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我們的家庭不僅要努力,學校也要努力,社會也要努力。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能茁壯成長。
作者:包海青 單位:吉林省通榆縣包拉溫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