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小學班主任班級德育簡析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摘要:在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中,班主任工作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現階段,德育工作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有效落實德育工作,對小學班主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小學班主任需要抓住教育契機,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本文圍繞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進行了探析,希望能夠給廣大班主任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德育;教育契機;德育實效
引言
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不僅承擔著教學任務,還需要做好班級管理和班級育人工作,在管理工作中實現對學生的思想道德和行為習慣有效培養。因為小學生思想比較單純,人生觀還沒有形成,開展德育工作能夠引導和培養他們正確的思想觀念,因此,班主任要充分認識到班級德育的重要性,并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一、小學班級德育概述
小學生具有顯著的年齡和思想特點,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有限,班主任不僅要向他們傳授學科知識,還需要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做好他們心靈的導師,引導他們健康成長[1]。小學班級德育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行為道德教育、道德教育及政治教育等內容。其中,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誠實、守信、正直、忠誠和勇敢等優良品德,這是德育工作的基礎;行為道德的教育主要強調社會生活必須遵守的行為準則,規范小學生日常的學習和生活;道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包括樂于幫助同學、熱愛班集體及擁護班級榮譽等優秀品質;政治教育集中體現在培養學生愛國精神與法治意識等方面。在現階段小學班級德育中,學生在班級中的表現各不相同,不當行為、消極思想和心理障礙等頻繁出現,并且有的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存在目的不明確的問題,往往付出了很大努力卻沒有達到很好的效果。因此,班主任要針對學生的具體情況,抓住教育的契機,以提高德育的實效性。
二、小學班主任的班級德育途徑
(一)面對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問題,及時關心和愛護學生。小學生的內心較為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他們期望獲得班主任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因此,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要多關注學生,尤其是對于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班主任應及時指導,以實現對學生的有效德育教育。例如,班級中的留守兒童或單親家庭的孩子,往往有自卑心理,面對這些學生,班主任應該多關注他們,給他們溫暖,多和他們交流,端正他們的心態,從而提升他們的自信心,促進他們健康快樂的成長。又如,如果換了班級或者換了任課教師,學生心理會產生一定的變化,班主任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疏導,了解他們的心理特點和情緒狀態,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進而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2]。再如,當學生成績下降、考試不及格或情緒低落時,班主任也應及時給予其指導;若學生對學習產生厭倦情緒或不自信時,班主任就要及時鼓勵學生,引導他們突破心理障礙,重塑學習信心。
(二)針對學生的心理變化,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表揚。盡管小學生年齡比較小,但他們已經有了榮譽感和自尊心,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相應的成績,還希望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教師的認可和表揚,從而獲得心理滿足,即使是一些學習成績較差和性格內向的學生也有這樣的心理。因此,學生在學習中出現心理變化的時候,班主任就要對他們進行鼓勵和表揚,并對他們提出新的要求,以此來推動學生積極學習和成長。比如,有的學生學習成績比較差,但他們也有自身的優點,班主任不能因為他們的學習成績差就全盤否定學生在其他領域的優勢,班主任要有一雙善于發現學生優點的眼睛,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在學生取得一定進步時予以表揚,這樣能夠對學生的心理產生激勵作用,促進他們積極進取,增強信心。但在給予學生表揚時,教師還需要委婉地指出對他們存在的不足,讓他們認識到自身的問題并及時改正。
(三)借助班級文化氛圍效應,強化班級德育工作。班級是學生學習和課間休息的主要場所,而班級環境和氛圍對他們的心理和行為習慣有著很大的影響,因此,班主任就可以借助班級文化氛圍效應,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以此推動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比如,教師在班級管理中可以制訂管理制度和獎懲機制等,以此來約束學生的行為;可以在班級內講一些德育小故事,通過黑板報和模范獎勵等來營造出友愛和積極的班級氛圍,進而促進學生良好品格的塑造;還可以在班級內開展一些競賽活動,激發學生競爭意識,使學生通過參加活動培養集體意識和樂于助人的精神,進而打造積極向上的班級風氣,實現對學生的德育教育[3]。
(四)依據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心態,達到言傳身教的效果。在校期間,學生和班主任相處的時間是比較長的,班主任的行為和習慣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基于此,班主任在開展班級德育工作中,就可以依據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心態,注重自身的言行,要嚴格要求自己,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學生樹立學習榜樣,達到言傳身教的德育目的。比如,面對班級中一些學生存在的不良行為,班主任可能會因為一時生氣而嚴厲批評學生,甚至會一時沖動說出傷害學生自尊心的言語,此時,班主任就要做好反省工作,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說明自身言語不當的原因,以得到學生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能夠增強對教師的認可和信任,獲得心理和情感方面的安慰,也學習到教師身上的優良品質。此外,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還要做好自身正確價值觀和思想的傳達,可以針對學生存在的不良言行,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解讀,公平和公正地處理學生的錯誤言行,從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觀念。
(五)基于學生好動的特點,開展德育實踐活動。在小學班級德育中,說教的方式往往達不到預期的效果[4]。小學生好動、愛玩,班主任在開展班德育工作時可以根據學生這一特點,組織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這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并通過實踐活動來對他們進行德育教育。例如,班主任可以針對生活或者學習中學生間常見問題或者不良行為,在班級內開展辯論活動,使學生在辯論中端正態度,形成正確認識;可以借助勞動節、國慶節、母親節等節日,開展“光榮的勞動者”“我認識的愛國小英雄”“給母親的一封信”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來滲透德育內容,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刻體會到活動的內涵,進而實現德育教育的目的;也可以結合社會倡導的“垃圾分類宣傳”,讓學生體驗“一日社區垃圾桶邊督導員”,進行入戶指導垃圾分類等,以此來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和行為習慣,提高學校的生態文明教育水平;還可以結合疫情背景,讓學生體驗“病毒預防宣傳員”的班級崗位,開展以“贊歌唱給英雄聽”為主題的抗疫英雄征文比賽,讓學主感知醫護人員、志愿者的“逆行”魅力,使他們形成家國情懷。
三、結語
綜上所述,德育是小學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內容,為了實現良好的班級德育效果,班主任要全面掌握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并及時抓住各種教育契機,針對不同的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以提升德育的實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春華.德育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的滲透探析[J].考試周刊,2019(14):177.
[2]鄭月鳳.優化班級管理,實施道德教育:小學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教師,2017(33):22.
[3]羅金茂.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探析[J].語文課內外,2019(23):305.
[4]樊錦萍.探析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之德育的滲透[J].兒童大世界:教學研究,2017(10):121.
作者:章燕君 單位: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