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學前教育鋼琴教學中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學前鋼琴教育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協調發展,是學前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傳統教學方式和觀念的局限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往往會忽略幼兒思想性格的培養,因此,需要利用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改變教學現狀,提升教學效果。
一、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相關概述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是由德國音樂學家卡爾•奧爾夫創立,其理念是“訴諸感性,回歸人本”。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具有綜合性的特征,可以將所有能夠被利用的元素都融入到音樂之中,使音樂保持原始性。例如,在詩朗誦、演唱等活動中加入音樂元素,使孩子們的行為與音樂相聯結,提升孩子對音樂的興趣,并營造一個綜合性的音樂學習環境。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提倡尊重幼兒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鼓勵幼兒主動學習音樂知識,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保護孩子的天性,尊重他們的原始想法,充分發揮其想象力進行音樂創作,展現出自己內心的感受。
二、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學前鋼琴教育中的運用
(一)節奏教學
節奏是音樂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音樂生命力的源泉。在學前鋼琴教育中,節奏是其中十分重要的內容,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在節奏教學中的應用,主要體現在聲勢和語言兩個方面。聲勢,就是將人的身體作為樂器,通過動作使身體發出聲響,以表達自身的情感的手段。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聲勢的教育是將節奏表現為特定的動作。例如將八分音符表現為捻指,將十六分音符表現為拍腿等。將節奏與聲勢相結合,既符合了幼兒好動的天性,又能夠使加深幼兒對節奏的理解,培養幼兒的節奏感,提升學習興趣。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提出了將語言融入音樂教學的節奏教學方法。要求學生朗讀不同的字詞,通過對其中節律的感受,形象的認識節奏。在學前鋼琴教育中,教師可以將樂譜變成幼兒熟悉的事物,使音樂節奏更加具體形象,有助于開發幼兒想象力,提升幼兒的學習積極性。
(二)演奏技術教學
演奏技術教學是學前鋼琴教育中的重點、難點,只有擁有熟練的演奏技術,才能夠使幼兒演奏的音樂更具穿透力,音色變化更加豐富。在學前音樂教育中,教師往往會要求幼兒利用自身的感覺去體會音樂,用手指去感受節奏。由此可見,在鋼琴技術教學中,認識和體驗正確的感覺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在學習中單單依靠教師的講解,很難正確捕捉聲音的感覺,并在演奏中表現出來。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能夠將動作與音樂相結合,實現幼兒的身心協調,感性與理性平衡,深刻體會到音樂中的感受。例如在學習“力度”一課時,教師可以要求幼兒模仿跳跳糖、羽毛等物體,使幼兒充分感受到彈跳、飄動等不同感受,同時將音樂也轉化成不同的動作,鼓勵幼兒通過動作將自己對音樂的感受展現出來,使演奏技術中的動作具體化,記住演奏技術所需要的身體感受。
(三)創造力培養
現階段的音樂教育,十分注重對幼兒創造力的培養。在傳統的音樂教學中,教師主要是采用灌輸的教育方法,幼兒的演奏風格等都是對教師的模仿,這種教學方式限制了幼兒的思想,不利于創造力的培養。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的運用,能夠充分發揮幼兒的思維能力,激發幼兒的創造性。例如,奧爾夫教育體系中的語氣游戲,選擇幼兒熟悉的詞語,要求每個幼兒都要將詞語重復一遍,但是要用不同的語氣表達,這種游戲方式能夠使幼兒的思維得到拓展,本身就是創造性的表現。
(四)民族化音樂教學
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中,具有“本土化”的教學觀點,要求幼兒能夠了解并熱愛自己本國的音樂,大量欣賞本國民族音樂。教師在鋼琴教育過程中,可以利用游戲等方式,使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能夠了解民族音樂的特點、樂器的使用等。在鋼琴教學中,有很多曲目都是由中國傳統音樂改編而來,教師可以讓學生欣賞原曲,以掌握樂曲風格。學前教育對幼兒有重要的啟蒙作用,學前鋼琴教育對于幼兒的個性、習慣形成有著重要意義,將奧爾夫音樂教育體系運用到鋼琴教育中,能夠有效提升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高紅 單位:遼東學院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