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久-激情亚洲一区国产精品-超碰97久久国产精品牛牛-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首頁 > 文章中心 > 正文

兒童鋼琴教學淺談(5篇)

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兒童鋼琴教學淺談(5篇)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兒童鋼琴教學淺談(5篇)

第一篇:中外幼兒鋼琴教學發展與特點

[摘要]隨著鍵盤藝術的不斷發展,鋼琴自身的不斷改善,鋼琴的彈奏方法和技巧也不斷隨之演變更新,這就使得鋼琴這件“樂器之王”盡顯光彩。縱觀中外幼兒鋼琴教學的發展脈絡,無論在音樂發展的哪個時期,音樂家們都沒有忘記對人才的培養。因此,本文從國外幼兒鋼琴教學出發,結合中國幼兒鋼琴教學的實際情況,總結出中國幼兒鋼琴教學的一些特點。

[關鍵詞]中外;幼兒;鋼琴教學;特點

“1709年,意大利人巴爾托洛梅奧•克利斯托福里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架鋼琴”。[1]在它誕生的頭一個世紀中經歷多次改良。隨著時代的變遷,19世紀音色豐富、細膩、洪亮的鋼琴登上了“樂器之王”的寶座。為了更細膩、生動地表現出人們對大自然和社會生活的感受以及人們內心豐富的感情,鋼琴的功能、作品的創作及教學的研究不斷更新。鋼琴的制造原理是由管風琴演變過來的,那么要想具體了解鋼琴教學,對于管風琴的學習必不可少。世界上第一部有關鍵盤樂器演奏法的文獻是意大利管風琴家吉拉莫羅•迪魯塔創作的《特藍蘭西瓦尼亞》,這是一部記載了關于管風琴演奏技術的論著,文章采用對話形式的手法,由簡入深,逐步對管風琴演奏技術進行解析說明,他開啟了鍵盤樂器演奏之法的先鋒之路。隨著鍵盤藝術的不斷發展,鋼琴自身的不斷改善,如延音踏板的改進和弱音踏板的增加,彈奏方法和技巧也不斷地隨之演變更新,使鋼琴這件“樂器之王”盡顯光彩。此后越來越多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都開始重視培養專業的鋼琴人才。

一、國外幼兒鋼琴教育發展的不同時期

1.古典主義時期

“巴赫很重視孩子們早期的鋼琴訓練。《十五首二聲部創意曲集》和《十五首三聲部創意曲集》是巴赫為其長子學琴而寫”。[2]其中巴赫的第三個兒子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也是最有名氣的,4歲起開始隨父學琴,并著有《論正確的鋼琴彈奏法》一書,該書是鋼琴音樂史上最早具有完整性理論體系鋼琴彈奏方法的著作,對后來古典時期鋼琴演奏法產生重要影響,是研究鋼琴彈奏方法的重要資料。

2.浪漫主義時期

莫扎特被稱為古典時期的音樂神童,他的鋼琴演奏觸鍵以純凈、輕巧、清晰為主。莫扎特的這種演奏方法自古鋼琴觸鍵向鋼琴觸鍵的轉變過程,大大改進原有鋼琴的彈法。浪漫主義時期,鋼琴獲得全盛發展。車爾尼是這個時期在教學方法技巧上最有研究的音樂家,它是貝多芬最賞識的鋼琴弟子,他開始有目的寫教材,培養學生,促使他們成為新一代的鋼琴家,著有幾乎全世界兒童學琴必用的車爾尼系列教材。李斯特就是他學生中的一員,被稱為“鋼琴狂人”。萊謝蒂•茨基也是車爾尼的學生之一,他雖然在演奏方面沒有李斯特那么高的造詣,但是他在教習鋼琴這方面成績顯著。勛伯格是這樣來介紹萊謝蒂•茨基的:“在19世紀后半葉至20世紀前25年里,世界鋼琴舞臺大部分由萊謝蒂茨基的學生所支配。”[3]他根據學生手指的特點進行教學,不同的手給予不同的訓練培養,如小手不適合演奏跨度大的樂曲等。

3.多元文化融合時期

考契維茲基在20世紀提出關于內心聽覺訓練的重要性,他認為兒童鋼琴的學習要關注內心聽覺的發展。契維茲基認為,鋼琴練習環節中速度的把握、音色的控制都離不開幼兒心理機能的培養,敏銳的內心聽覺是練好鋼琴重要的一步。如歷史上莫扎特3歲就能在鋼琴上彈奏許多他所聽到過的樂曲片斷,5歲就能將自己內心的音樂譜寫出來。又如貝多芬雖然后來耳疾,但仍能創作出《第九交響曲》那樣輝煌的篇章。這都是因為他們具有非同尋常的內心聽覺,當然這與他們早期家庭音樂教育是分不開的。最早、最系統的兒童鋼琴材是1860年德國音樂家費迪南-拜爾所編《拜厄鋼琴基本教程》。從坐姿、手型、手腕、指法、識譜等由淺入深,具有一定科學性的啟蒙教材,但由于整本書抽象性很強,進度較快,不適合6歲以前的兒童學習,而且書面較正式,沒有圖畫和色彩,孩子對此書的興趣不大。《拜厄》是最早傳入的我國的鋼琴教材,至今仍有很多學生學習這本教材。1935年在美國,約翰•湯普森開創了鋼琴教材的全新形式。他為孩子們編寫的《湯普森鋼琴教程》系列教材有插圖,有小故事,有古典音樂的片段,也有現代流行音樂的旋律,并且內容豐富多彩,每本書后面還有一個晉級的小證書,這本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他作為一名鋼琴教育家,主張遵循教育規律、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同時尊重音樂文化。他用行動為孩子的鋼琴音樂教育做出了巨大貢獻,這本書被翻譯成多種語言,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鋼琴教本。1963年,詹姆斯•巴斯蒂安夫婦編寫《巴斯蒂安幼兒鋼琴教程》系列教材,他們的鋼琴教學理念更具有現代色彩。不僅繼承了湯普森教材優點,而且還有更多創新和發展。這套教材很注重學生全面音樂能力的發展,樂理、技巧、演奏、視奏練習等面面俱到。而且,插圖顏色鮮艷,內容豐富,教學安排循序漸進,是4~6歲幼兒鋼琴教學中難得的優秀啟蒙教材。

二、我國幼兒鋼琴教學的特點

1.我國幼兒鋼琴教學發展歷程

據記載,大約在公元1601年,我國明神宗皇帝曾獲得過由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贈予的一臺古鋼琴。但這臺鋼琴并沒有得到皇帝的重視,直至清朝,康熙皇帝對鋼琴產生興趣,成為學習演奏古鋼琴的中國第一人。他還聘請西方傳教士教他掌握演奏技能,在古鋼琴上彈奏中國傳統樂曲。康熙皇帝學鋼琴的目的只是為了自娛自樂。1840年鴉片戰爭以后,中華民族被迫打開了關閉五千年的古老大門。這場戰爭使得許多濱海城市成為通商口岸,如廣州、上海等。國外的商人在對華進行貿易和文化侵略的同時也帶來了鋼琴。傳教士成了中國第一批鋼琴教師,在教會學校開設鋼琴課程,教學生學習簡單的歌曲和伴奏。1912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之后,樂歌課被當時的教育部門確定為學校必修的內容。之后,在中國掀起了學習西方知識的熱潮。至此普通的學子才有了與鋼琴接觸的機會。在樂歌課中,學生會學到一些常用的樂理內容和簡單的演奏技巧。1901年后李叔同、曾志忞、蕭友梅、沈心工等一批有志青年先后留學國外,在日本或歐洲學校專修或兼修音樂,將西方的《拜厄》《車爾尼》等一些優秀鋼琴教材引進至中國,這些教材成為我國主要的鋼琴學習資料,培養了大批音樂人才,至今仍在使用中。

2.我國幼兒鋼琴教學特點

(1)借鑒時期

20世紀80年代是中國兒童鋼琴教材崛起的年代。周廣仁教授是這一年代中國鋼琴教學的領軍人物,針對當時的教學狀況,她這樣說:“作為專業鋼琴教育工作者,我覺得自己有這個責任去做音樂普及的工作。”[4]并且在教學理念、教學方法上都有新的突破,大力推廣美國鋼琴啟蒙教材《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的使用。由于周廣仁教授的帶領,中國學習鋼琴的學生日益增多,全國上下許多專業鋼琴教師走向了普及兒童鋼琴教育的新舞臺,這一時期中國兒童鋼琴啟蒙教材誕生的條件日漸成熟。

(2)編創時期

1983年發行由李斐嵐和董剛銳編著的《幼兒鋼琴教程》,這部教鋼琴教程特色鮮明,教材中的全部樂曲由作者創作或改編,具有中國音樂風格的特點,對于生活在中國的孩子很容易能夠理解樂曲的內容,如《蘭花花》《新疆舞曲》等曲目。教材很重視學生音樂素養培養,聽覺訓練、移調訓練、技術訓練都有涉及并配有教具,是我國早期幼兒鋼琴中的優秀教材,適合中國兒童的教材典范。90年代開始,中國人在世界鋼琴舞臺開始嶄露頭角。我國很多鋼琴家在國際舞臺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們的精彩表演令國外音樂家刮目相看,如孔祥東、秦川等。他們成了中國人心中的新偶像,使得國內學習鋼琴的學生越來越多。鋼琴學生增多的同時也促進了鋼琴教材的不斷改善更新。

(3)發展時期

《幼兒鋼琴啟蒙教程》,謝耿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印有47665冊。周廣仁教授給予這本教材很高的評價,在序言寫道:“教程體現了一種新的鋼琴入門路子。”《500首鋼琴初級教材集成》,但昭義、郭幼容編寫,曲目之多、內容之豐富,是其他教材不可比擬的。但是,90年代的教材不太注重教材版面設計,整個教材內容和排版不生動,有些復雜,不適合4~6歲兒童的訓練,更適合7歲以上具有一定自制力的兒童使用。21世紀的中國兒童鋼琴啟蒙教材編寫空前繁榮,不論從版面設計到內容的編寫都特別用心,既注意到了兒童圖書的趣味性,也考慮到兒童學習的邏輯性。如曹理等編著的《七彩音符幼兒鋼琴入門》,彩色的圖畫能夠更吸引4~6歲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還有鮑惠蕎主編《新思路鋼琴系列教程•預備級》等,充分的考慮到4~6歲兒童的身體發展規律,鋼琴入門法和循序漸進的學習方法,都是相當有邏輯性和創新性,樂曲的選擇改編都有中國民間音樂的特色。可以說,中國幼兒鋼琴啟蒙教學起步較晚,但經過教育家在鋼琴教學中不斷地實踐和努力,在借鑒國外幼兒優秀教材的基礎上,不斷創編適合中國幼兒學習的鋼琴教材,使得幼兒教材教學發展不斷進步,但是整個幼兒鋼琴學習系統還應向國外的幼兒教學方法學習,不斷完善。

[參考文獻]

[1]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1.

[2]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19.

[3]HaroldC.Schonberg.TheGreatPianists[M].Simon&SchusterPress,1987:291.

[4]劉小龍.樂苑秋實..中國著名音樂家訪談錄[C].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8:164-167.

作者:孫巖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第二篇:鈴木教學法在兒童鋼琴教學改革中的應用

摘要:隨著社會中素質教育進程的推進,我國學習鋼琴的兒童越來越多,目前針對兒童的鋼琴教學還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借鑒外國先進的教育理念,再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改革。有60多年發展歷史的鈴木教學法,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運用統一的教材和方法,無論在教學理論還是教學實踐上都已發展成熟,它值得我國借鑒和推廣。

關鍵詞:鈴木教學法;兒童;鋼琴教學;教學改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素質教育的深化,幼兒學習鋼琴的人數在不斷增多,兒童學習鋼琴目前已較為普及。社會上各種藝術培訓機構孕育而生,但目前許多孩子學習鋼琴的目的不明確。有的盲目跟風,只要看到別的孩子學了什么,自己的孩子也要學,也有的是受功利思想的影響,學琴就是為了考級比賽拿各種獎項證書,在升學中加分等。這些學習目的將會引起學習方向的偏移,最終也無法達到好的學習效果。加上傳統教育方法的影響,以傳授鋼琴演奏的技能技巧為中心,過于注重技術的訓練,而不注重從音樂本身的內涵出發,把鋼琴演奏當作技術活,重復的枯燥技術訓練,會使大多數兒童喪失學習鋼琴的信心和興趣。鈴木教學法是聞名世界的四大音樂教學法之一。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已成為風靡全球的音樂教學法。它是由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先生提出來的一種以培養和發展人的潛能為出發點和最終目的教學法,它遵從人的自然發展規律,重視音樂表演技能與音樂內涵之間的關系,在探索和挖掘學生音樂才能的同時,也重視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鈴木教學法開始僅應用于小提琴的教學,后又推廣至其他器樂教學,現已應用于各個不同領域的教學之中,鈴木鋼琴教學法就是其中之一。鈴木鋼琴教學法是以鈴木教學法的基本原則為基礎,在實際的鋼琴教學過程中總結出的有鈴木特色的鋼琴教學法。作為一種適用于鋼琴啟蒙的教學法,它在對初學者的聽辨能力和讀譜能力的培養及學生演奏活動的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套獨特的鈴木式的教學方案。鈴木鋼琴教學法的教學目標并不是為了培養鋼琴家,而是在教學生如何借助鋼琴這門樂器來培養他們的音樂感、審美能力、創造力以及真善美的情操。既可以提高音樂素養,又能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將鈴木鋼琴教學法應用在幼兒鋼琴教學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

1以“聽”和“模仿”為主要啟蒙教學方法的應用

傳統的幼兒啟蒙教學認為學琴必須先識譜再彈奏。可以運用鈴木教學法提出的“母語學習法”來學習鋼琴。就像嬰兒學習母語一樣,首先就要從“聽”開始,依靠聽覺模仿來學習,然后才是演奏和識譜。以“聽”為彈奏鋼琴的前提,并非傳統教學中的識譜,與其他教學法不同的是練熟一首樂曲之后再進行識譜訓練,這是鋼琴教學上顛覆性的突破。有關聽覺的訓練要從幼兒學琴的啟蒙階段開始,讓學生擁有敏銳的聽力比機械的手指訓練更為重要。因此我們可以要求幼兒反復聆聽符合他們年齡特征的各種風格的鋼琴作品,多參加各種音樂活動,感受和學習音樂的語言,這樣學習才會生動有趣。在鋼琴課教學實踐中,首先可以讓幼兒聽辨老師彈奏的音色,區分音高的位置,用“明亮”“黑暗”等形容詞來描述高低音的音色區別。此外,教師還可引導幼兒多聽鋼琴具有各種表現力的聲音,體會不同的音樂情感,防止幼兒學琴時出現只重視技術而不注意音樂表現力的現象,為以后更好地學習彈奏打基礎。

2從“聽”和“模仿”向識譜過渡

鈴木教學法提倡從“聽”開始啟蒙,并不代表不重視訓練識譜能力。識譜就跟閱讀一樣,是學習鋼琴必須具備的技能。識譜對剛接觸鋼琴的幼兒來說比較困難和枯燥,容易造成他們的厭煩心理,影響幼兒的學習興趣。因此,我們可以在幼兒進行一段時間的聽辨訓練后,讓教師進行人聲唱譜法引導學生從“聽”往識譜過渡,歌唱讓幼兒可以以自然、愉快以及他們喜歡的方式來學習音樂。教師可以先自己邊彈邊唱,引導幼兒模仿教師進行唱譜訓練,這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識譜訓練方法。由于幼兒的天性好動,節奏通常是訓練的難點,在幼兒還未進入音符的學習前,可以通過模仿擊拍的方式來進行節奏訓練。進行一段時間的節奏模仿訓練,初步建立起幼兒的節奏感后,可以通過邊唱譜數拍邊彈奏的方式,讓幼兒結合“聽”和“模仿”教師的彈奏將樂譜的不同音符時值準確將音的長短關系表達出來,并通過聆聽自己的歌唱和演奏來感受音樂的韻律。

3幫助幼兒建立放松的彈奏意識

彈奏鋼琴并非只是手指上的技術,而是身體各部分與大腦協調配合的結果。在幼兒學習鋼琴的啟蒙階段,很容易由心理緊張造成彈奏時的僵硬的情況出現。在傳統鋼琴教學中,一味強調放松,只要求從抬手指,調整手腕高度,擺正手型等方面來練習放松,忽略了音樂本身。放松對幼兒來說較為抽象,過分強調手型反而難以達到練習的目的。為此,鋼琴課中首先可以多設計一些引發幼兒興趣,幫助幼兒放松心態的教學活動。例如,讓幼兒身體跟隨鋼琴音樂律動,啟發幼兒關注音樂速度,力度的變化和對比,讓幼兒專注聽音樂,加深對音樂強弱的體驗。讓他們用愉悅的方式使幼兒放松身心,克服緊張情緒,回歸自然狀態,繼而使節奏與動作相配合,從而使幼兒養成身體協調、放松、專心致志彈奏的習慣。針對目前幼兒鋼琴教學上存在的一些問題,探索鈴木教學法的方法和思路在學前兒童鋼琴啟蒙教學中的應用,對提高兒童學琴興趣,提升學前兒童鋼琴課的教學質量,發展兒童鋼琴教育事業具有深遠而積極的作用。

作者:李宇涵 單位:長沙師范學院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以及國民素質的提高,學習藝術,尤其是學習鋼琴樂器的學生增多。筆者近幾十年的鋼琴教學生涯中,學生包括成年、少年和幼兒。幼兒生理和心理的一些特點,決定了在對其進行教學時不能采用與成年、少年同一套的教學方式和方法。但是怎樣教授幼兒學習鋼琴是一個復雜、深刻而又重大的問題,針對幼兒的鋼琴教學需要我們反復的探索研究。

關鍵詞:幼兒;鋼琴教學;教學中的問題

鋼琴以音域寬廣、氣勢磅礴、富于色彩變化、表現力極為豐富的特點被稱之為樂器之王。幼兒從小學習鋼琴,不僅能提高音樂素養和藝術修養,而且對智力早期開發和培養扎實的學習態度、自覺刻苦的學習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第三篇:幼兒鋼琴教學研究

1如何消除幼兒初學鋼琴時的緊張情緒

幼兒在初學鋼琴時,一般帶有極大的好奇心理,但往往也有一定程度的緊張情緒。教師上課時應面帶笑容,主動自我介紹,并讓幼兒向教師介紹自己的名字和喜好,同時與幼兒一起,邊彈鋼琴邊唱他們喜歡的歌曲。這樣既能讓幼兒聽到鋼琴發出的優美旋律,又能讓幼兒對教師有崇拜感,很快就能拉近教師和幼兒的距離。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多采用豐富多樣、生動易懂的語言和表情。例如,在給幼兒介紹鋼琴這個樂器,讓幼兒了解鋼琴的音域和音區時,可以用小動物的音樂故事進行講解,先在低音區奏出幾個低沉的琴鍵模仿大老虎的聲音,再在中音區奏出幾個溫柔的琴鍵模仿小兔子的聲音,最后在高音區奏出幾個清脆的琴鍵模仿小鳥的聲音。這樣運用小動物們的語言,彈奏出不同的節奏旋律,把音樂故事連接起來進行情景教學,幼兒會很快這種教學模式并喜歡上鋼琴。這種方法能更好地消除幼兒初學鋼琴時的緊張情緒。

2如何培養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

幼兒學習鋼琴的原因各種各樣,有的幼兒可能最初學習鋼琴的興趣不是很大或者只是一時的好奇心理,這種心理一旦過去,會給鋼琴教學帶來不利影響。因此,培養幼兒初學鋼琴時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興趣是一切科學發現的入門;沒有興趣、沒有好奇,一切都無從談起。幼兒初學鋼琴時,內容不宜太難太多,教學模式應似做游戲一樣。例如,教學五線譜時,教師可以將高音譜號和低音譜號分管的不同音區形象地比喻為高音樓和低音樓,將其中的五根線與線之間的四個間比喻成不同的樓層,然后讓小小的音符來爬樓房,爬到一個樓層的時候就唱歌:“do、do、do”“re、re、re”“mi、mi、mi”“fa、fa、fa”“sol、sol、sol”“la、la、la”“xi、xi、xi”“dol、dol、dol。”這樣,幼兒一邊做游戲,一邊唱歌,就將一個個的音符都學會了。再比如,學習音階時,教師可以采用身體行動學習方法,讓幼兒先半蹲下,每唱一個音符身體慢慢站起,并呈上樓梯狀,“do、re、mi、fa、sol、la、xi、dol”。這樣的教學既能使幼兒對學習鋼琴產生很大的興趣,又能聽辨音高,用歌唱的形式學習音符,實現全方面的素質教育。3如何消除幼兒在學習鋼琴過程中精力不集中的問題幼兒學習鋼琴的年齡大約為3~5歲,這個年齡的幼兒由于生理和心理等發育不成熟,對新鮮事物的關注時間較短,而且身體容易疲勞,往往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精力分散,注意力不集中。良好的專注力是幼兒學習鋼琴的有力保障,但專注力不是天生的,它需要后天培養。當幼兒的注意力總是被破壞、總得不到保護時,其注意力就會慢慢渙散。第一,教師應采用分時段教學的形式。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把原本一節課的內容分成幾節小課來進行教學,這樣既可以減輕幼兒大腦和身體的疲勞,又能夠增強幼兒對鋼琴學習的渴求感。這一點非常關鍵,因為這個年齡的幼兒注意力僅能保持10~20分鐘(每個幼兒因個性狀態不同而有細微不同),所以這個年齡的幼兒教學時間不可以過長。除了上課時進行分時間段教學,幼兒的課下練習也應該注意采用分時間段練習的方法,幫助幼兒進行復習。上課和平時練習都盡量在一個舒適安靜的學習環境。減少外部因素的干擾也是保障幼兒集中精力的條件。第二,在教學教材方面,可以針對不同年齡的幼兒,在學習過程中采用不同的教材,因材施教,提高幼兒的積極性。例如,上海音樂出版社出版的《巴斯蒂安幼兒鋼琴教程基礎入門A、B》《巴斯蒂安幼兒鋼琴教程樂理與技巧入門A、B》,是特別為初學鋼琴的幼兒正確學習鋼琴演奏基礎而設計的一套有趣的、內容全面的鋼琴教材。精心安排的學習順序能夠平衡幼兒各方面的學習進度,精心設計的全彩插圖能夠增強幼兒的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的學習效果。巴斯蒂安的《可愛的鋼琴古典名曲》是根據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改編的簡單旋律,能使幼兒在學習中演奏每首樂曲的正確音符、節奏和指法,重要的是,能夠使幼兒通過簡單的音樂旋律欣賞古典音樂,了解其他的樂器聲音和音樂表演形式,如交響樂、歌劇、舞劇、清唱劇、協奏曲等。幼兒在初學鋼琴時,不僅要學習鋼琴演奏,還要有其他素質學習,包括聽辨音符、歌唱樂譜、讀寫樂理符號等。第三,讓幼兒在規定的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如果幼兒能夠專心完成,教師要給予一定鼓勵(表揚、撫摸、親吻等),并讓幼兒休息幾分鐘,再以同樣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學習。教師在給幼兒上課時,應多用鼓勵的語言。例如,幼兒在彈奏時只專注于讀譜,可能會忽略手指的觸鍵位置,這個時候教師不應打斷幼兒的專注力,而應在孩子彈奏結束時再給予指導,并且表揚孩子在讀譜專注方面做得好。第四,教師應讓幼兒大聲唱譜,這有利于訓練注意力集中。可以每天安排一段時間(5~10分鐘)讓幼兒歌唱他們喜歡的歌曲及樂譜,這是使幼兒口、眼、腦、耳朵相互協調的過程,這種訓練一直堅持下去,可以有效地培養幼兒精力不集中的問題。鋼琴的學習已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教師應不斷學習和研究幼兒的審美心理及鋼琴教學法,為幼兒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幼兒通過學習鋼琴這個樂器喜歡音樂,熱愛生活,促進幼兒音樂修養的養成,使其通過學習音樂知識重視感受,使鋼琴學習真正成為孩子們的翅膀,幫助其飛向美好的天空。

參考文獻:

[1]楊婷.高等院校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學研究[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7).

[2]孫爍.淺談高校生鋼琴教學的經驗及研究[J].商情,2011 (37).

[3]李虹.新形勢下高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存在問題及應對策略[J].動動畫世界•教育技術研究,2012(9).

[4]賈晶.高校學前教育專業鋼琴課教學改革問題探究[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8).

作者:陳鄲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

第四篇:兒童鋼琴教學問題及原因分析

[摘要]隨著當今人們生活水平及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鋼琴作為一門極具審美品味的藝術學習課程,逐漸受到廣大家長的青睞。很多家長跟隨社會上所興起的“鋼琴熱潮”,紛紛選擇鋼琴作為孩子的藝術啟蒙樂器,但是在這種熱度的背后,卻暴露出了兒童鋼琴教育中的各種問題。本文以“兒童鋼琴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主要研究對象,分別從興趣、教學規劃以及審美創造三個角度闡釋了鋼琴教育過程中問題生成的表現及原因,并就具體的破解策略展開討論。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能夠為當前從事兒童鋼琴教育的工作人員從問題破解的角度提升教學的針對性,在提升兒童藝術修養和學習興趣的同時,培養其藝術審美和創造能力。

[關鍵詞]兒童鋼琴教育;學習興趣;教學規劃

兒童鋼琴教學對兒童成長過程中所需的情感意識、審美修養以及思維啟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啟迪和開發作用。很多家長在盲目為孩子選擇鋼琴這樣一種興趣培養途徑時,卻忽視了兒童成長的個性因素,致使鋼琴教學直接或間接地暴露出各種弊端,逐漸背離了兒童健康成長的初衷。鑒于此,筆者認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意識到這些問題的表現和生成原因,有所應對,才能更好地促進兒童鋼琴教學的發展。

一、興趣問題

(一)現象及其生成原因

興趣是促使人順利完成學習和工作的重要基礎與前提,亦是保障一切創造力和創造精神生成的重要因素。可以說,沒有興趣作為輔助的兒童鋼琴教學是不完整難以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兒童由于年紀小,對未知事物的感知以及對于新鮮事物的好奇心都是有限的,倘若一味地采用機械性、復制性以及過于強調技術性的方式展開教學,極容易引發兒童的厭倦情緒,倘若家長和教師再采用高壓和逼迫的方式要求兒童進行鋼琴學習,其結果必然適得其反。

(二)破解策略

首先,形成固定的鋼琴學習時間,保持鋼琴的練習進度。家長和教師不要輕易為外部環境所左右,主觀、隨意地更改或增加兒童學習的進度、頻率以及時間,要盡可能地在較為固定的時間和強度下進行鋼琴學習,以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產生穩定的自律行為。其次,鋼琴學習機構(諸如少年宮等地)可以嘗試舉辦小型音樂會或鋼琴演奏會,讓本身缺乏鋼琴學習興趣的兒童能夠在耳濡目染中產生一定的興趣和動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嘗試讓同齡兒童、具有表現欲和鋼琴學習較為優秀的兒童登臺表演,也可以多讓兒童觀看其他兒童表演鋼琴的影像資料,利用榜樣激發兒童產生競爭的心理,以形成學習鋼琴的動力。再次,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其中蘊含著大量的“美”,對于廣大學習鋼琴的兒童而言,只有充分認知到這種美,才會產生對于鋼琴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要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例如在展開音樂背景的描述教學時,用一則童話故事引入教學情境,嘗試用音樂的語言將鋼琴曲中所描繪的內容進行呈現,以這種趣味性的形式對兒童產生強烈的吸引力。

二、教學規劃問題

(一)現象及其生成原因

兒童成長的過程中,不同年齡階段所表現出的心理狀態和行為特點都會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大眾化、共性的教育形式與內容必然會引發個別學生對課程內容的不適,對教學進度的難以接受。同時還有一部分家長在引導孩子進行鋼琴學習、或者說為子女選擇鋼琴這樣一種藝術培養形式時,對孩子自身的發展并沒有形成明確的規劃,有的家長只是為了讓子女“學著玩”或培養一種興趣愛好,有的家長則是希望孩子能夠充分發揮藝術特長生的優勢在高考時獲得加分。合理而系統的教學規劃與階段性思維的缺失,導致很多兒童在進行鋼琴學習時,狀態與心理都是極為盲目的,一旦遇到學習上或練習上的困難,極容易引發退卻之意。

(二)破解策略

首先,基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對癥下藥、因材施教。比如針對心理承受能力較差的孩子,要盡可能使用溫和的語氣,多鼓勵、少批評;對容易自傲和自滿的孩子,就要不斷引導其上進,少表揚,以免引起沾沾自喜的情緒;對于學習比較刻苦,但是接受能力較差、進度較慢的孩子,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和激勵性的語言,避免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造成其心理上的負擔,從尊重孩子心理特征和情感態度的角度出發,合理教學。其次,從鋼琴學習基礎的角度來說,應從一開始培養兒童形成良好的學習意識,包括正確的彈奏姿勢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事實上,鋼琴絕對不是僅靠雙手完成的一種藝術形式,期間所要利用到的不僅有手眼并用的技術,還有情感和思維并行的態度,所以學生要想形成良好的鋼琴演奏能力和風格,就需要從這些最為基本的方面進行把握。最后,家長、教師以及兒童之間要保持必要的理解和溝通,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兒童的內心所想,了解其鋼琴學習的目的,并據此進行教學策略和方針的設計。面對僅是培養興趣愛好的兒童,教師就要注重對其審美意識的培養,使其在感悟音樂流動之美的同時,在輕松愉悅的氛圍當中學習鋼琴;面對將鋼琴學習視作一種任務的兒童,教師就要對其自小進行硬性基礎和基本功的培養,同時不斷關注兒童的成長狀態,使之能夠在較為穩定的情況下展開學習,避免學習過程中產生壓力與負擔。

三、審美創造問題

(一)現象及其生成原因

藝術教育的目的不但是培養被教育者生成某種技能,更為本質的是在于對個體審美和創造能力的培養。音樂作為日常生活中與人類發展最為密切的藝術門類之一,對于兒童智力的開發、兒童心性的培養都具有非常直接的作用。但是當今社會,由于很多家長引導子女進行鋼琴學習的目的和動機都充滿功利性色彩,追求的是鋼琴學習對子女文化課學習所能帶來的輔助和互補作用,因此導致很多兒童進行鋼琴學習時思想和藝術脫節,心態浮躁,毫無主見與目的。此外,還有一部分教師將鋼琴學習視作單純的技術性行為,一味地強調演奏過程中的節奏、速度與力度,忽視或者完全視動作、表情于無物,使兒童學習鋼琴的時候表情木訥、情感匱乏,音樂好像流動的機械,毫無生命力。

(二)破解策略

事實上鋼琴演奏仿佛人與人之間的對話一般,用心、動情才會引人入勝,才能引發聽眾走入音樂所創造的美好世界當中。因此教師在進行鋼琴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創造力,想象搖籃曲音符舞動之時,靜謐安寧的畫面,想象船槳搖擺、海綿波瀾的景象,讓聲音的表達隨著音樂中所流露出的情感得到最真實的呈現。總而言之,鋼琴教學并不是簡單地教授學生完成鋼琴演奏、認識樂譜的行為,而是要依據一定的教學方法和策略,培養兒童的學習興趣,使之在流動的音符當中逐漸感受音樂的魅力,享受音樂所帶來的快樂,在認識音樂、感悟音樂和喜愛音樂的過程中,不斷提高藝術修養和品位,促進兒童的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雷蕾.關于兒童鋼琴教育教學方法的研究與探討[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0(06):94.

[2]齊霞.淺談兒童鋼琴教育[J].音樂時空,2012(06):128.

[3]楊林嵐,黃亞萍.從美育視野看當下兒童鋼琴教育[J].文藝生活旬刊,2011(11):216.

作者:江培林 單位:銅陵市文化館

第五篇:鋼琴教學兒童學習興趣激發

摘要:從選擇合適的教材,激發兒童學習興趣;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鼓勵兒童多參加音樂活動,不斷提升欣賞音樂的水平;巧用比喻與游戲,增添課堂生動性四方面,研究鋼琴教學中有效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的方法,旨在為鋼琴教師提供教學參考。

關鍵詞:鋼琴教學;興趣;音樂欣賞;游戲

學習鋼琴的過程本應該是個美好的過程,不僅能夠完成美育的任務,培養兒童的審美情操,激活兒童體內的藝術潛能,而且還能讓其在優美的旋律中愉快地度過美好的學習時光,發掘和鍛煉多種能力。然而,現實生活中的鋼琴教學卻并不盡如人意。教師經常會見到一些兒童學習鋼琴并不是出自本意,而是在家長的強迫下不得已而為之;還有一些學生起初對鋼琴興趣滿滿,但由于鋼琴教師的教法不得當而使兒童在后續學習過程中喪失了學習的興趣。為了有效解決兒童鋼琴教學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教師有必要從激發兒童興趣的角度出發,采取多種方法,從根本上提升教學效果。

一、選擇合適的教材,激發兒童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選擇合適的鋼琴教材,會對激發兒童學習興趣產生很大的影響。鋼琴教材的選擇要遵循分層教學和循序漸進原則,要注重教材的內容及形式是否符合相應階段兒童的心理特征,是否體現出了多樣性和生動性。教師如果在教學中選擇的一直是練習曲目或有一定技巧難度的曲子,也會使兒童的興趣大打折扣。因此,在教材選擇上,教師應盡量注意挑選成套的入門教材,此類教材大多有標題、有插圖,而且較為系統全面,能夠讓兒童在短時期內學到很多東西,并能夠較好地使他們保持活潑愉快的學習狀態。在曲目選擇上,建議教師多選一些中外名曲,以培養兒童對音樂的欣賞能力。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教材講一些與作品相關的故事和創作背景等,這樣既可以豐富課堂內容,同時也可以使兒童加深對曲目內在情感的理解。

二、制定科學的教學方案,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位合格的鋼琴教師,除了應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之外,還應該緊緊圍繞兒童年齡特征開展教學設計。有一位國外教育家曾經說過:“應該把孩子掌握音樂語言的興趣最大限度地激發出來,這是小學音樂教師十分重要的任務。”小學音樂教師有責任和義務正確引導兒童對鋼琴學習產生興趣,并激發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兒童對音樂的感悟是千差萬別的。有的兒童從小就表現出對音樂濃厚的興趣,而大部分兒童是在教師和家長的正確引導及慢慢培養下才逐漸喜歡上音樂的。有的家長想借助于教師的“威嚴”對頑皮的孩子“嚴加管教”,這種教育手段是非常不可取的。

三、鼓勵兒童多參加音樂活動,不斷提升欣賞音樂的水平

教師要經常帶領兒童進行重奏、齊奏等練習,適當的時候還要組織鋼琴音樂會或鋼琴比賽,并鼓勵兒童積極參與這些活動,提升兒童的音樂表演能力和人生閱歷。教師也可以建議家長要經常給兒童創設音樂熏陶的條件,如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和欣賞各種音樂演出、參加各種音樂活動等。經過長期的耳濡目染,孩子的鋼琴水平自然就會不斷提高。有的家長常抱著分秒必爭的心態督促孩子練習鋼琴,只要孩子一有時間就讓其抓緊練習,不給孩子任何喘息的時間,這種心態其實是和現代教學理念背道而馳的。鋼琴的學習只有建立在兒童樂學的基礎上才能持續得更加長久。與此同時,也不能忽略音樂欣賞的重要性。有的家長錯誤地認為聽音樂、看音樂會是在浪費時間,孩子年齡這么小,又聽不懂,不如在家里好好做練習。其實,音樂和文學一樣,都是一種交流方式的體現,要想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不僅要多練,還要多看、多聽。就如對文學的學習一樣,不只是認識字、造句,還要通過閱讀、習作等各種學習手段來提升文學素養。兒童只有通過對音樂作品的賞析,才能提升對音樂的鑒賞水平,學會音樂的演奏技巧,音樂欣賞的重要意義也在于此。

四、巧用比喻與游戲,增添課堂生動性

教師應將課堂教學目標與兒童年齡特點結合起來,并提高語言的生動性,進而為鋼琴課堂注入活力。在剛剛接觸鋼琴的一些低幼兒童中,大多數兒童都不識字,教師可以多用恰當的比喻來強調教學的要求,以便使其能夠快速理解樂曲的內容并記住課堂要求。例如,在進行鋼琴的彈奏手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兒童伸出自己的雙手,手掌做半握狀,并將其比作一座小石拱橋,大拇指看作是一條船,其余手指比作一道道拱梁,而且船要從橋下劃過來、劃過去等。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兒童就很容易掌握關于鋼琴彈奏手型方面的基礎知識了。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恰當的比喻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僅能生動地說明問題,而且能使兒童對學習內容產生特別深刻的印象。

五、結束語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兒童學習鋼琴的成果的好壞與“興趣”息息相關。濃厚的興趣可以使兒童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進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因此,鋼琴教師應樹立“快樂教學”的思想,讓兒童在快樂中學習,充分感受音樂給他們帶來的樂趣。

參考文獻:

[1]林俊.兒童鋼琴教育之我見[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4(04).

[2]葛艷秋.幼兒鋼琴教學中提高幼兒學習興趣的對策探析———基于兒童心理學視角[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11(05).

作者:李愛紅 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陳官屯鄉陳官屯小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北安市| 金溪县| 阿尔山市| 鹿邑县| 巴塘县| 淮安市| 漳州市| 邯郸县| 来安县| 百色市| 华阴市| 防城港市| 侯马市| 雷州市| 芒康县| 北宁市| 康定县| 呼和浩特市| 阳西县| 龙门县| 从江县| 黄骅市| 东辽县| 阜城县| 南平市| 浪卡子县| 定襄县| 平阴县| 贺州市| 辽宁省| 桂林市| 溧阳市| 新民市| 盐边县| 且末县| 阜阳市| 北辰区| 阿尔山市| 红原县| 肃南|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