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為你精心整理了成人教育PBL課程設計范文,希望能為你的創作提供參考價值,我們的客服老師可以幫助你提供個性化的參考范文,歡迎咨詢。
一、pbl課程教學的優勢
PBL是基于問題的學習。強調把學習設置到復雜的、有意義的問題情境中,通過讓學生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來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和自主學習的能力。筆者認為要開發PBL課程,應從設置問題、班級間、學校間的聯系以及制定年度活動計劃幾方面人手。PBL這種學習思路,綜合了協作學習、發現學習、綜合學習及范例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的特點,能夠比較充分地體現現代學習理論。為學生學習提供了一個問題情境和比較具體的學習任務,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提出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思想,提倡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各種學習能力和排除困難解決各種問題的能力。優勢之一,學習群體范圍廣范。網絡環境下,進行PBL的學習個體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自己的網絡學習伙伴,這種伙伴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接觸和了解與自己民族和文化完全不同的人群,這對促進人類多元化學習具有極其深遠的意義。另外,由于每一位網絡伙伴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思維層次,小組總體智慧水平與課堂環境下的PBL學習小組相比會有所提高,這對提高小組的總體創造性思維極具幫助。優勢之二,資源獲取途徑多樣,資源內容生動豐富。網絡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查詢到所需要的資料,也可以通過給教師或相關專家發送E一MAIL,詢問所需要的信息。優勢之三,群體教師共同參與教學過程。利用網絡進行PBL,教師將由單個教師擴展成一個龐大的教師群體,學生可以在群體中選擇所需要的指導教師,其所獲得的指導將是無法估量的。優勢之四,評價方式多樣。網絡將教師隊伍擴大,學生可以從各方面獲取高質量的評價信息。開發PBL課程中設置問題的方法有兩種。一是在每個學年中設定一個總題目,如信息化社會、國際理解、人類生存環境等領域設置問題,學生在此基礎上各自尋找和確定自己的題目進行調查活動。另一種方法是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和愛好自由選擇問題。針對不同的問題進行自主學習。開發PBL課程制定年度活動計劃。即為各年級的不同課題安排適當的時間,一般來講,一個課題的研究最少安排17小時,最長不超過35小時,每周2一3小時。這樣安排,使學生了解課題的意義和方法,進行資料收集和研究發表的方法。選擇課題和確定題目,對選定的問題進行研究,在班上發表和討論,在課題組、班級和學校范圍內進行發表、討論、評價活動。
二、PBL課程教學設計特點
課程特點之一是具有層次性,課程的層次性為不同背景和具有不同需要的學生的選擇提供了一定的空間,之二是課程詳細,具有多樣性,教學設計的組成方面,有學習者分析、學習需求分析、學習任務分析,評價等。開發中,分不同情形設計。一是有一個開發計劃,學生完成開發過程;二是給出教學中的問題,學生自己拿出開發,并完成開發過程;三是與客戶一起,發現問題、形成計劃、并完成計劃。之三是課程的前沿性。教學人員方面,教授們比較了解社會和職業的需求,使自己的教學和社會的需求與發展聯系比較緊密,而且,教師的教學要根據時代的變化和理論的發展而不斷改進。課程策略方面,有來自世界各國在某個領域處于前沿的專家為學生帶來本專業各個方向最前沿的信息。課程教學方式特點之一,是以項目為基礎,注重學生實際做的能力的培養。項目可以是教授提供,也可以是學生自己聯系。教學中,更關注學生自己的閱讀、思考和參與討論以及做項目。面授的時間不多,但討論、交流的時間很多。之二是基于資源的學習方式,一般包括參考書和網絡資源。當你決定選課,且經過教授同意后,你就會獲得帳號和密碼進人課程的內部。教師把一個學期中每一周的教學活動安排、要討論的題目和問題、需要閱讀的書的章節和其它材料、有關文章放在網上,供學生參考。學生通過網絡,把作業粘在上面,教師進行修改、白板、投影、錄像、計算機及網絡等各種硬件及軟件資源隨處可見。形成了“基于資源的學習、教師只是學習中的資源之一”。之三是項目教學法,它是目前一些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的一種“實踐性”較強的教學方法:即以一個單位為教學項目,由學員進行現場咨詢診斷。其具體步驟是:1.了解單位總體情況;2.進行現場參觀,實際考察、了解單位現場管理、生產工藝流程等情況;3.運用所學知識與實踐經驗,就項目單位的經營戰略、生產管理、市場營銷、技術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等問題進行現場咨詢診斷;4.由“項目教學”指導小組老師進行小結,并提出綜合性診斷意見。這種做法的目的在于鍛煉學員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PBL課程教學設計要求
總體要求包括四個方面,之一,教學設計要圍繞教學對象和教學目的展開,對教學對象的分析是培訓取得成功的關鍵。之二,案例教學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把復雜的學習過程變得輕松有趣。之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留有實習和交流的環節,這一環節對培訓的教學效果至關重要。之四,要設計好教學內容相互關聯的環節。之五,信息技術運用要從實際出發,不能為技術而技術。具體要求包括如下三個方面,之一,教學設計要關注如何構建學生自己的學習方式。現代教學設計改變了傳統教學設計只關注對傳輸—接受過程的優化,注重開發教學媒體、提供學習資源、安排學習環境的優化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水平自由選擇,以形成獨立學習的獨特風格。現代教學設計在指導學生學習方面至少有兩個轉變。一是從“倉庫式”—積累儲存式學習轉變為“蜜蜂式”—采擷釀造式學習,教學設計所關注的是如何向學生展現“春天的原野”,讓學生博采廣擷、自我釀“蜜”;二是從知識學習向體驗學習、發現學習的轉變,教學設計所關注的是如何提供真實情境、模擬情境讓學生體驗與嘗試,發現與探究。之二,教學設計要關注學生學習需要與個性發展。教育技術的開發運用,起點和歸宿都只能是為學生學習需要提供支持,為個性發展創設空間。之三,教學設計要關注社會—教育變革,以實現對教育改革的深層突破。教學設計只有放眼整個系統工程變革的大視野,并以此作為立足點,才能真正對教學進行重塑。隨著教育技術的發展,教學和社會環境的聯系更加密切,教學設計必須把教學改革引向更深的層面:努力實現個性發展需要與社會發展需要的統一。
四、PBL課程教學設計模式
1.學科專家主導的分工負責模式。在課程創作的各個主要階段以及多媒體課程材料的創作設計中,學科專家起主導作用,實行創作設計任務分工負責制。比如,印刷教材實行主編負責制,視聽教材實行主講負責制等。印刷教材編輯、視聽教材編導,教育技術專家、教學設計人員、網絡專家、美工人員等都只是在課程創作設計的相應部分發揮輔助的作用。這種模式最接近傳統教育教師的課程創作設計工作方式和習慣,容易操作。采用這種模式,學科專家必須熟悉教育技術和教學設計,才能創作出高質量的遠程教育課程材料。
2.教學設計人員主導的協作模式。由教學設計人員,通曉課程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的教學人員、媒體專家、教學評估專家組成的教學設計小組與學科專家之間進行協作,由教學設計小組負責課程的教學設計,由學科專家負責課程的教學內容和學術水平。操作方式通常是由教學設計小組的成員對課程進行整體教學設計,然后將確定的教學設計方案交給學科專家。并最終轉化成多媒體的課程材料。這一模式的優點是分工明確、易于操作。特別在學科專家是外聘人員且無法與教學設計小組協同制定教學方案時,協作模式是一種可取的課程開發創作方式。缺點:之一,教學設計小組成員對學科課程內容缺乏深人了解而影響到課程教學設計方案的針對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之二,是學科專家必須按教學方案規定的格式撰寫教學內容,使學科專家的創意受到限制。
3.集體創作的課程模式,由學科專家等組成課程組,以集體創作的方式設計創作多種媒體課程材料的原型。其優勢是:能夠充分發揮各類人員的專業技術特長;實現教學人員、技術人員和教學設計人員之間的合作;充分發揮學術民主和自由;實現多媒體的優化選擇和組合以及教學設計的一體化和最佳化。終生學習將成為教育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網絡將成為世界范圍內教育市場競爭、協作的重要渠道。這就要求教師具備從網上搜集資料,并對資料進行加工處理,制作網絡課程,提供“網”上教學,使更多的人通過網絡接受最好的教育。